研究生: |
胡芳瑄 |
---|---|
論文名稱: |
民間司改會社會行銷《法官法》與公民參與司法改革關聯性之研究 |
指導教授: | 李瑛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4 |
畢業學年度: | 10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38 |
中文關鍵詞: | 司法改革基金會 、法官法 、社會行銷 、公民參與 、司法改革 |
英文關鍵詞: | Judicial Reform Foundation, Judges Act, social marketing, civic participation, Judicial Reform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43 下載: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目的旨在以公民參與觀點,探討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社會行銷《法官法》之內涵。剖析公民團體之社會行銷設計,及其參與者認知、意願以及行動力之關聯性,並瞭解我國司法改革進程中,司改會扮演之角色。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方法,以「深度訪談」、「參與觀察」與「檔案文件」等方式收集及分析資料,對於司改會社會行銷之目標客群:訴訟案件當事人、法律專業背景客群,以及非特定客群進行探究。
研究發現,司改會以《法官法》作為社會行銷產品傳達其司法改革之理念,以通路設計連結公民團體及個別公民參與司法改革,依不同客群採用定價策略,以及傳達參與司法改革相關資訊之推廣策略。如此之社會行銷設計也顯示,司改會能以公民團體角色促進公民參與司法改革,善用社會行銷突破公民團體權力與資源之侷限,並匯集公民參與力量達到最高的公民參與程度。
最後,分別對於司改會、我國政府單位與未來研究提出本研究之建議。
The study aims at exploring the social marketing strategies of the《Judges Act》espoused by the“Judicial Reform Foundation” (JRF)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civic participation. A qualitative research design is adopted to collect data from the three target customer groups of the social marketing. The data analyses focus on (1) the social marketing design of the JRF, (2) the relevance between the social marketing design and the promotion of cognition, willingness and actions of customers’ civic participation, (3) the roles of the JRF within the processes of judicial reform in Taiwan. The main findings of the study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In the “Judges Act” as a social marketing product, the JRF adopts strategic social marketing to buil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civic groups and individual citizens for the purpose of promoting civic participation of judicial reform in Taiwan.
2. The social marketing design of the JRF becomes an effective strategy for raising the cohesion of citizens’ power to the highest level of civic participation.
Certain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JRF, government authorities and future researches are proposed based on the findings.
中文文獻
王己由(2011年7月1日)。貪瀆3法官遭重判 蔡光治處20年。中時電子報。取自www.chinatimes.com
王金壽(2008a)。司法改革二十年:邁向獨立之路。思與言,46(2),133-174。
王金壽(2008b)。司法獨立與民主可問責性: 論台灣的司法人事權。臺灣政治學刊,12(2),115-164。
王時思(1999)。人民對司改有個夢。取自http://www.jrf.org.tw/newjrf/RTE/myform_detail.asp?id=1013
王順民(2006)。當代台灣地區非營利組織的社會行銷及其相關議題論述。53-64。取自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ss/095/ss-r-095-007.htm
司法院(2002)。一般民眾對法院服務滿意度調查報告。台北市:司法院。
司法院(2011)。法官人事改革成效評估委員會。取自
http://www.judicial.gov.tw/revolution/judReform10.asp
司法院(2011年7月6日)。立法院6.14三讀通過《法官法》司法改革邁入新里程。司法週刊,1547,1。
司法院(2012a)。人事審議制度說明。台北市:司法院。取自
http://www.judicial.gov.tw/revolution/人事審議制度說明.pdf
司法院(2012b)。人民觀審網站。台北市:司法院。
取自http://www.judicial.gov.tw/Guan-Shen/intro05.asp
司法院(2013)。業經許可之財團法人社團法人資料。台北市:司法院。取自http://www.judicial.gov.tw/revolution/業經許可之財團法人社團法人資料.doc
江金山(1985)。公共利益團體影響公共政策之研究: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的個案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台北市。
呂佩珊(2000)。立法過程中非營利組織遊說策略與影響-以民間監督健保聯盟遊說全民健康保險法為例(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學研究所,台北市。
呂昭隆、單厚之(2010年9月26日)。回應白玫瑰。中國時報,A3版。
李禮仲(1996)。美國法律專業人員之倫理規範。國政研究報告。取自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FM/095/FM-R-095-001.htm
周鴻騰(2001)。社會行銷於政策決策過程中之應用-以推動購物用塑膠袋及免洗餐具限制使用政策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環境政策研究所,花蓮縣。
尚榮安(譯)(2001)。個案研究法(原作者:Robert K. Yin)。台北市:弘智文化。
松敏麗(2006)。文教類非營利組織參與公共政策過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台中市。
林永頌、施淑貞(1998)。誰來當法官。司法改革雜誌,15。取自http://www.jrf.org.tw/newjrf/RTE/myform_detail.asp?id=1998
林東泰(1996)。社會行銷的理論與實務。社會教育學刊,25,49-75。
林峯正(2007年12月25日)。誰殺了《法官法》。自由時報,A11版。
林峯正(2011)。《法官法》的未竟之功。台灣法學雜誌,179,1-4。
林峯正(2011年3月24日)。不改法官入法 司改無望。蘋果日報。取自http://www.jrf.org.tw/newjrf/RTE/myform_detail.asp?id=2953
林峯正(2013年1月10日)。《法官法》不管用。蘋果日報。取自
http://www.jrf.org.tw/newjrf/index_new2014.asp?id=3822
林敏生(1995)。司改會成立大會林董事長敏生致詞。司法改革雜誌,1,1。
林靜萍(2003)。緊急搶救徐自強,請法務部長槍下留人。取自
http://www.jrf.org.tw/newjrf/index_new2014.asp?id=374
法官法(2011年7月6日)。
俞玫妏(譯)(2005)。社會行銷(原作者:Philip Kotler, Ned Roberto, Nancy Lee)。台北: 五南圖書。
姚慕蘭(2007)。非營利組織之社會行銷個案研究-以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 (EMBA) ,台北市。
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巨流。
胡宜如(2010)。法官倫理規範之研究。司法院及所屬機關出國報告。台北市:司法院。取自
http://jirs.judicial.gov.tw/judlib/EBookQRY03.asp?S=all&S=U&S=V&S=W&S=X&S=Y&Y1=&M1=&D1=&Y2=&M2=&D2=&sn=%AAk%A9x%AD%DB%B2z%B3W%BDd%A4%A7%AC%E3%A8s&sa=&src=&kw=&sdate=&edate=&sname=%AAk%A9x%AD%DB%B2z%B3W%BDd%A4%A7%AC%E3%A8s&sauthor=&ssource=&keyword=&EXEC=%ACd++%B8%DF&scode=U
胡芳瑄(2012年12月)。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社會行銷之實踐—以推動法官法專案為例。李明芬(主持人),第三部門的組織創發與人才培育。跨界融合:社會教育與文化事業的創新實踐研討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教系。
夏傳位(2004)。司法院從改革的推手淪為改革的標靶。司法改革雜誌,52。取自http://www.jrf.org.tw/newjrf/RTE/myform_detail.asp?id=1194
財團法人司法改革基金會(1995)。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籌備企劃書。取自
http://www.jrf.org.tw/newjrf/index_new2014.asp?id=720
財團法人司法改革基金會(2011)。關於民間司改會。取自
http://www.jrf.org.tw/newjrf/Layer2/aboutjrf_3.asp
財團法人司法改革基金會申訴中心(2011)。教戰手冊。
取自http://www.jrf.org.tw/newjrf/RTE/myform_detail.asp?id=3289
財團法人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2002)。司法網路民意調查結果。取自
http://www.jrf.org.tw/newjrf/Layer2/aboutjrf_2-1.asp?id=857
財團法人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2011a)。法官法闖關司改會聲明【聲明稿】。取自http://www.jrf.org.tw/newjrf/RTE/myform_detail.asp?id=3149
財團法人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2011b)。「肉圓哥阿順」影片說明。取自
http://www.jrf.org.tw/newjrf/index_new2014.asp?id=3428
財團法人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2012)。Angry Bird檢?全民豬頭!「囂張、跋扈檢察官」記者會【新聞稿】。取自
http://www.jrf.org.tw/newjrf/RTE/myform_detail.asp?id=3567
財團法人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2013a)。NGO外交計畫—邱和順專案學生外交大使招募中。取自
http://www.jrf.org.tw/newjrf/index_new2014.asp?id=3854
財團法人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2013b)。樂見遲來的軍事審判法修正【聲明稿】。取自http://www.jrf.org.tw/newjrf/index_new2014.asp?id=3961
財團法人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2013c)。抗議司法院獨斷修正法庭錄音辦法律師連署聲明【聲明稿】。取自
http://www.jrf.org.tw/newjrf/RTE/myform_detail.asp?id=4072
財團法人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2014)。實習手冊。財團法人司法改革基金會,台北市。
財團法人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台灣法學會、台北律師公會,1998年4月10日。民間版《法官法》草案。取自
http://www.jrf.org.tw/newjrf/index_new2014.asp?id=965
財團法人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何賴傑、黃朝義、李茂生(2003)。徐自強案判決評鑑。取自http://www.jrf.org.tw/newjrf/Layer2/aboutjrf_2-1.asp?id=908
財團法人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法官評鑑。取自
http://www.jrf.org.tw/newjrf/Layer2/aboutjrf_2-1.asp?id=704
財團法人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編輯部(1998)。民間版《法官法》公佈記者會新聞稿。司法改革雜誌,14。取自
http://www.jrf.org.tw/newjrf/RTE/myform_detail.asp?id=2029
財團法人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編輯部(2002)。我們需要怎樣的《法官法》。司法改革雜誌,39。取自
http://www.jrf.org.tw/newjrf/RTE/myform_detail.asp?id=1502
財團法人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編輯部(2013)。你司改志工了嗎。司法改革雜誌,94,11-20。
高涌誠(2005)。司法改革面臨的挑戰在於人。司法改革雜誌,58。取自http://www.jrf.org.tw/newjrf/RTE/myform_detail.asp?id=1037
高瑞錚(1998)。《法官法》需能有助於改革司法【社論】。司法改革雜誌,15。取自http://www.jrf.org.tw/newjrf/RTE/myform_detail.asp?id=1996
高榮志(2014年02月26日)。骨子裡仍不讓人民參與的觀審制。公視新聞議題中心。取自http://pnn.pts.org.tw/main/
畢兆偉(2012)。非營利組織社會行銷與關係網絡之探討:以促進兒童用藥安全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新竹市。
莊文忠、徐明莉、張鐙文(2009)。非營利組織的議程設定與政策倡議的形成:質化研究的檢證。公共行政學報,33,121-163。
許文傑(2000)。公民參與公共行政之理論與實踐-「公民性政府」的理想型建構(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台北市。
許正順(2003)。我國法官職務監督之研究─以職務法庭之設立為中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台北市。
陳文通(2009)。法官之職務監督(未出版碩士論文)。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花蓮縣。
陳孝庭(2004)。社會資本與公民參與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台北市。
陳金貴(1992)。公民參與的研究。行政學報,24,95-128。
陳彗萍(2011年11月2日)。高院法官集體貪污 監院彈劾房阿生、蔡光治。自由電子報。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陳麗萍(2012)。非營利組織的倡導行為:以全人健康照護理念推展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系,嘉義縣。
傅麗英(2000)。非營利組織與公民參與:民間教育改革團體個案研究。載於江明修(主編),第三部門-經營策略與社會參與(325-395頁),台北市:智勝文化。
湯德宗、黃國昌主編(2010)。司法改革十週年的回顧與展望會議實錄。台北市:中研院法研所籌備處。
楊湘鈞、蘇位榮(2011年6月14日)。盤算多《法官法》今再角力。聯合報。取自http://www.jrf.org.tw/newjrf/rte/myform_detail.asp?id=3142
劉恆妏(2002)。戰後台灣司法人之研究:以司法官訓練文化為主的觀察。思與言,40(1),125-182。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
蔡烱燉(2001)。「法官評鑑」的省思。司法改革雜誌,36。取自http://www.jrf.org.tw/newjrf/RTE/myform_detail.asp?id=78
瞿海源(2003年12 月7日)。民間推動司改三法 兼評王金平院長之回應。民眾日報。取自http://www.jrf.org.tw/newjrf/index_new2014.asp?id=410
羅秉成(1999)。人民不關心 司法難有成。司法改革雜誌,21。取自http://www.jrf.org.tw/newjrf/RTE/myform_detail.asp?id=78
嚴震生(2005)。布希新政府大法官的任命考量。問題與研究,44(2),35-64。
顧立雄(1998)。法官評鑑及懲戒。司法改革雜誌,15。取自http://www.jrf.org.tw/newjrf/RTE/myform_detail.asp?id=2001
英文文獻
ABA NOW. (2013, August 13). Hillary Clinton urges ABA to take up cause of voting rights [ Online news ]. Retrieved from
http://www.abanow.org/2013/08/hillary-clinton-urges-aba-to-take-up-cause-of-voting-rights/
Andreasen, A. R. (1994). Social Marketing: its Definition and Domain. Journal of Public Policy & Marketing, 13(1), 108-114.
Arnstein, S. R. (1969). A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planners, 35(4), 216-224.
Berry, J. M. (1977). Lobbying for the People: The Political Behavior of Public Interest Group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Cappelletti, M. (1983). " Who Watches the Watchmen?" A Comparative Study on Judicial Responsibility.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 1-62.
Creswell, J. W. (2013). Qualitative inquiry and research design: Choosing among five traditions(3r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della Porta, Donatella. (2001). A Judges' Revolution? Political Corruption and the Judiciary in Italy.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Research, 39 (1), 1-21.
Guarnieri, Carlo. (2001). Judicial Independence in Latin Countries of Western Europe. In P. H. Russell and D. M. O'Brien (Eds.), Judicial Independence in the Age of Democracy: Critical Perspectives from around the World. Charlottesville and London, VA: University Press of Virginia.
Hammergren, A. Linn. (2002). Do Judicial Councils Further Judicial Reform? Lessons From Latin America.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Washington, D.C..
Kotler, P. & Zaltman, G. (1971). Social Marketing: An Approach to Planned and Social Changed ? Journal of Marketing, 35(1971 July), 5.
Kotler, P. (1982). Marketing for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Englewood Cliffs : Prentice-Hall.
Kramer, R. M. (1981). Voluntary Agencies in the Welfare State.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incoln, Y. S., & Guba, E. G. (1985). Establishing trustworthiness. Naturalistic inquiry, 289-331.
McCarthy, E. Jerome. (1981). Basic Marketing:A Managerial Approach(7th ed.). Homewood, Illinois: Richard D. Irwin Inc.
Putnam, Robert D. (1993). Making Democracy Work : Civic Traditions in Modern Italy. NJ: Princetion University Press Inc.
Resnik, Judith. (2005). Judicial Selection and Democratic Theory: Demand, Supply, and Life Tenure. Cardozo Law Review, 26(2), 579-647.
Schutz, A. (1964). Collected Paper II: Studies in Social Theory. The Hague: Martinus Nijho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