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孫嘉吟 Sun, Jia-Yin |
---|---|
論文名稱: |
日治時期學生跨地域旅行研究 |
指導教授: |
張素玢
Chang, Su-Bi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臺灣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15 |
畢業學年度: | 10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90 |
中文關鍵詞: | 日治時期 、跨地域 、學生旅行 、修學旅行 |
英文關鍵詞: |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Transregional, Student Travel, School excursion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19 下載:1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臺灣於1895年由日本統治後,引進新式教育體制,學生旅行的活動方式也隨之帶入。學生旅行的目的,主要在學生實踐課堂所學,透過參觀大城市、博物館、政府機關等,跳脫課本,以現實中的經驗來加深學習的效果,也訓練同儕分工合作、討論溝通的能力。此外,政府也會透過安排行程,以特定的地景加強學生對政府以及國家的認同。臺灣總督府透過各級學校安排學生在本島各地或是前往日本、中國等地旅行,除了讓學生不只在課堂中學習書本上的知識,希望學生能真實體驗現實生活中的各種人地事物。
學生除台灣本島內的平地旅行外,在原住民統治較平穩之際,更是前往高山原住民部落旅行,感受不同的地理環境與文化。此外,臺灣學生也在政府安排下,踏出臺灣前往日本本土的旅行,參訪內地的各大都市觀看日本的繁榮,讓臺灣學生感受到日本的強大。反之,日本學生到臺灣,則希望他們看到的則是快速發展,逐漸日本化的社會。
此外,位在日本南進路線上的中國東南沿海地區也含括在日本推動的旅行圈。日本政府在為了強化在中國東南沿海的實際影響力,積極企圖各種建設,設立學校,也提供中國東南沿海學校的學生到臺灣旅行的機會。透過行程的安排,使中國學生看到比家鄉還要進步的臺灣,也讓總督府藉機的展示其統治成果。這樣流動的跨地域旅行,透過學生旅行的實際感受,了解學生在不同地區旅行有何各別想法,又為何會有這些想法,以及這樣的跨地域旅行對他們是否有帶來影響,將是本文想要討論的主題。
(一)報紙雜誌
《臺灣日日新報》
《臺灣教育會雜誌》
《臺灣時報》
(二)學校刊物
台北州立台北第二商業學校
2009 《臺北州立臺北第二商業學校一覽》,收於阿部洋等編,《日本植民地教育政策史料集成(臺湾篇)》66卷。東京:龍溪書舍。
小池大壽
1937 《麗正》。臺北:臺北州立第一中學校麗正會。
井守逸郎
1938 《瑞穗》。嘉義:臺南州立嘉義農林學校校友會。
五島陽空
1937 《旭陵》8。出版地不祥;嘉義中學校校友會。
內海順昭
1938 《旭陵》9。出版地不詳:嘉義中學校校友會。
臺南市安平水產專修學校校友會
1937 《水產專修學校校友會雜誌(第四回)》。出版地不詳。
李明仁
2007 《嘉大口述歷史-日治時代》。嘉義:國立嘉義大學臺灣文化研究中心。
紀念專輯委員會編輯
1997 《光輝百年: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創校百年紀念誌》。臺北:三高女校友聯誼會。
鈴本仙三
1940 《青芝 紀元二千六百年記念》。臺北:臺北第二中學校。
楊麗祝、鄭麗玲
2008 《百年風華‧北科校史:日治時期校史》。臺北: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三)官方資料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
1999 《高砂族の教育》。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
1921《理蕃志稿》2卷。出版地不詳:臺灣總督府警務局
(四)專書
卞鳳奎
2002 《中村校志教授論文集-日本南進政策與臺灣》。新北:稻鄉出版社。
吳密察監修
2000 《臺灣史小事典》。臺北:遠流出版社有限公司。
呂紹理
1998 《水螺響起:日治時期臺灣社會的生活作息》。臺北:遠流出版社。
李壬揆
1997 《臺灣蕃人-臺灣南島民族的族群與遷徙》。臺北:常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林一民主編
2005 《中一中九十年》。臺中:臺中一中。
林玉体
1980 《西洋教育史》。臺北:文景書局。
2003 《臺灣教育史》。臺北:文景書局有限公司。
林玫君
2006 《從探險到休閒-日治時期臺灣登山活動之歷史圖像》。新北:柏楊文化。
2008 《臺灣登山一百年》。臺北:玉山社。
邱文鸞、劉範徵、謝鳴珂等著,周永芳校釋
2004 《臺灣旅行記校譯》。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
康培德
2001 《臺灣蕃人史:政策篇(一)》。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張勝彥等編著
1996 《臺灣開發史》。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梁華璜
2001 《臺灣總督府的「對岸」政策研究》。新北:稻鄉出版社。
陳玉珍
2011 《臺灣女童在一九四○年代的學校經驗》。臺北:學富文化。
陳運棟總編纂
2006 《重修苗栗縣志 大事志 卷一 第一冊》。苗栗:苗栗縣政府。
彭煥勝
2009 《臺灣教育史》。高雄:麗文文化。
黃新憲
2003 《閩臺的教育與交融》。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
鄭振誠
2005 《認識他者的天空:日治時期臺灣原住民的觀光行旅》。新北:柏楊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鍾淑敏、詹素娟、張隆志訪問;吳美慧等記錄
2010 《曹永和院士訪問記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藤井志津枝
1999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理番政策》。臺北:文英堂出版。
騰邑文化編輯部
2003 《臺灣教育世紀回顧(荷西-日治)》。新北:零極限文化出版社。
(五)論文著作集
呂紹理
2003 〈日治時期臺灣的旅遊活動與地理景象的建構〉,收於黃克武主編,《畫中有話:近代中國的視覺表述與文化構圖》,頁290-326。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陳海忠
2004 〈遊樂與黨化:1921-1936的汕頭中央公園〉,《潮学研究》第11辑。汕頭:汕頭大学出版社。
蘇碩斌
2012 〈日治時期的臺北都市觀光:殖民與本地的交會〉,收於蘇碩斌、石守謙主編,《旅行的視線:近代中國與臺灣的觀光文化》,頁277-302。臺北:國立陽明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院。
(六)期刊論文
朱雙一
2008 〈從旅行文學看日據時期臺灣文人的民族認同:以彰化文人的日本和中國大陸經驗為中心〉,《臺灣研究集刊》100:1-9。
汪毅夫
2000 〈臺灣遊記裡的臺灣社會舊影-讀日據時期的三種臺灣遊記〉,《臺灣研究集刊》2:78-81。
陳室如
2007 〈日治時期臺人大陸遊記之認同困境:以連橫《大陸遊記》與吳濁流《南京雜感》為例〉,《人文研究學報》41(1):33-50。
2007 〈對鏡引喻:日治時期臺灣遊記的重層觀照〉,《臺灣文獻》58(4):237-268。
葉龍彥
2005 〈一九○八年在臺灣觀光史上的意義〉,《臺北文獻直字》151:103-135。
蔡龍保
2002 〈日治時期臺灣鐵路與觀光事業的發展〉,《臺北文獻直字》142:69-86。
鄭政誠
2006 〈日治時期臺灣原住民的修學旅行-以蕃童教育所為例〉,《臺灣教育史研究會通訊》46,頁2-14。
蘇碩斌
2006 〈觀光/被觀光:日治臺灣旅遊活動的社會學考察〉,《臺灣社會學刊》36:167-210。
鐘淑敏
2004 〈臺灣總督府的「南支南洋政策」─以事業輔助為中心〉,《臺大歷史學報》34(150):149-194。
(七)學位論文
林玫君
2003 〈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登山活動〉。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博士論文。
林雅慧
2009 〈「修」臺灣「學」日本:日治時期臺灣修學旅行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梁廷瑜
2010 〈日治時代臺灣修學旅行之研究─以昭和時期初等教育為中心─〉。新北:淡江大學亞洲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毓凌
2006 〈日治時期小學校臺灣兒童的跨文化經驗〉。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文學系碩士論文。
陳煒翰
2011 〈日本皇族的殖民地臺灣視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黑崎淳一
2001〈臺北高等商業學校與南支南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八)網路資料
修學旅行情報中心,網址:http://shugakuryok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