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賴亮郡 Lai Liang Jiun |
---|---|
論文名稱: |
六朝隋唐的東宮研究 |
指導教授: |
邱添生
Qiu, Tian-Sheng 高明士 Kao, Ming-Shih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01 |
畢業學年度: | 8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507 |
中文關鍵詞: | 東宮 、皇太子 、東宮官 、監國 、東宮兵 、六朝 、隋唐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433 下載:38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選擇東宮組織、皇位繼承、太子監國、東宮兵制等四項東宮課題為主軸,試圖從此四大課題中,了解六朝隋唐東宮制度演變之軌跡及其意義。
皇太子作為儲君,其最大的作用與意義,是在穩定代代相傳的家天下王朝體制。因此從兩漢以下,整個東宮制度即越來越詳備,期能藉此抬高皇太子的地位,以免他人窺伺皇位,造成政局動亂或王朝革命。然而東宮建置到了隋唐以後,卻逐漸成為一項死的制度,失去了保障太子地位的功能。
就東宮組織而言,六朝的東宮組織快速成長,到隋唐而燦然大備,如同一小三省。而且由於魏晉以來尊崇諸貳,東宮之師傅及僚長,都由宰相重臣出任或兼領,用以匡輔太子,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隋代唐初。然而因為東宮官具有「清而不要」的特質,除非太子受到尊崇,太子地位得以鞏固,東宮官才有表現的機會,也才能發揮匡輔太子的作用。唐太宗奪嫡以後,皇太子僅是一指定而未必有能力即位的皇位繼承人,東宮官遂逐漸隨著太子地位的下降而滑落,不復具有匡輔的職能。高、武以後,東宮官多成為酬庸性質的贈官或加官,整個東宮組織亦如同虛設,僅成為處理太子私務的機構而已。
就皇位繼承而言,六朝的君主鑒於王朝革命頻仍,大都能謹守嫡長繼承原則,處心積慮地保護太子周全。是以到了隋唐,這項原則遂為律令體制的要素之一。可是隨著宮廷政爭的越演越烈及皇權的不斷集中,嫡長繼承原則卻遭破壞殆盡,太子地位也逐漸下降。隋煬帝奪嫡成功,已開啟藩王窺伺的先例,唐太宗繼起效尤,更使嫡長制度形同具文。唐代前期,具有嫡長子身份的皇太子中,僅中宗李顯一人能繼承皇位,其餘均遭廢殺;唐代後期,太阿倒持於宦官,太子地位更是一落千丈,乃至無法建立儲君。
從太子監國制度觀察,六朝時期因政局演變繁複,故賦予了監國制度新的意義和內容,其最主要目的,是在保障太子的地位,以便皇權順利轉移。唐太宗因政變而監國,他在監國期間的做法,為後世創立了一個典範,既能收訓練儲君之效,又能協調兩宮,避免皇帝與太子過大的權力衝突,可說是六朝以來太子監國制度的一大發展。可是日益完善的監國制度,也在唐太宗身後就漸漸名存實亡。唐代前期,只有武德二年及貞觀朝的太子監國,真正發揮了輔助國家行政、教育太子與保障太子地位的三大功能;高宗朝以後,雖然監國制度大致上還能如常運行,但它一直與政爭或政變相終始,原本立意極美的制度,竟淪為政治角力的手段,完全失去了它原有的功能。唐代後期的監國,則是黨派鬥爭中的制敵手段,變成僅具儀式上的意義,儲君實際上再也無監國之實。
以東宮兵制而言,六朝太子二率、四率、五率、九率、十率、三校尉、二將的陸續設立,顯示東宮制度日趨完備,太子地位日漸提高。然而正是因為東宮兵力的日漸強大,與皇權產生不可避免的矛盾,故兩晉南朝時,以儲位弒君逼宮的政治衝突時有所見,東宮兵也常能左右政局的發展。隋文帝鑑於北周過度集權中央,反而造就了自己以外戚的身份改朝篡位,所以他一方面分派諸子出鎮方面,各領重兵,作為中央的屏障;一方面也確立東宮十率制度,加強東宮兵力,以便與諸王所領重兵相侔。隋煬帝以東宮兵發動政變、唐高祖熟見前代故事,所以二人均減置東宮兵員,以致唐代初年的東宮兵已無法保護太子周全,唐太宗因而得以兵變擊殺太子,逼父退位。唐朝在玄宗之前,以太子為中心的多起政變當中,東宮兵並不居重要的地位,這與隋朝東宮兵常能左右右政局的情形迴異。儘管《大唐六典》所載東宮十率府制度仍然完備,實際上只是徒具形式而已,在不斷強化的皇權底下,十率府已失去原本制度上輔弼太子的作用。皇太子既然失去東宮兵作為後盾,此後的皇太子(或皇太弟),只是名義上成為皇帝的接班人,而無法再左右政局,乃至發動政變。
綜而言之,六朝時期因尊崇儲貳,所以東宮諸項制度也隨之漸次完備,東宮制度的完備與太子地位的崇高呈現正比關係;隋唐以後,東宮制度逐漸變成徒具形式,也反映了太子地位的下降與不穩定。隋唐太子地位的不穩定,究其根源,仍與隋煬帝、唐太宗二人的奪嫡脫離不了關係,影響所及,使得唐代的帝位繼承充滿變數,政局也隨之不穩,以致唐朝的國勢也每下愈況,終至衰亡。
一、基本史料
經部:
《十三經注疏》 1815年阮元刻本,台北,藍燈文化事業公司,1989。
史部:
(一)正史類(按時代先後排序):
(漢)司馬遷 《史記》,點校本,台北,鼎文書局,1983。
(漢)班 固 《漢書》,點校本,台北,鼎文書局,1981。
(宋)范 曄 《後漢書》,點校本,台北,鼎文書局,1984。
(晉)陳 壽 《三國志》,點校本,台北,鼎文書局,1981。
(唐)房玄齡等 《晉書》,點校本,台北,鼎文書局,1983。
(梁)沈 約 《宋書》,點校本,台北,鼎文書局,1984。
(梁)蕭子顯 《南齊書》,點校本,台北,鼎文書局,1983。
(唐)姚思廉 《梁書》,點校本,台北,鼎文書局,1983。
(唐)姚思廉 《陳書》,點校本,台北,鼎文書局,1983。
(北齊)魏 收 《魏書》,點校本,台北,鼎文書局,1983。
(唐)李百藥 《北齊書》,點校本,台北,鼎文書局,1983。
(唐)令狐德棻 《周書》,點校本,台北,鼎文書局,1983。
(唐)李延壽 《南史》,點校本,台北,鼎文書局,1985。
(唐)李延壽 《北史》,點校本,台北,鼎文書局,1985。
(唐)魏 徵 《隋書》,點校本,台北,鼎文書局,1983。
(後晉)劉 昫 《舊唐書》,點校本,台北,鼎文書局,1985。
(宋)歐陽修、宋祁 《新唐書》,點校本,台北,鼎文書局,1985。
(元)脫 脫 《宋史》,點校本,台北,鼎文書局,1983。
(明)宋 濂等 《元史》,點校本,台北,鼎文書局,1980。
(清)張廷玉等 《明史》點校本,台北,鼎文書局,1985。
(二)編年史、別史、雜史、史注(按時代先後排序):
(周)左丘明 《國語》,點校本,台北,里仁書局,1981。
(魏)崔 鴻撰,清湯球輯補 《十六國春秋輯補》,收入點校本《晉書》。
(梁)釋慧皎撰,湯用彤校注 《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1992。
(唐)吳 兢 《貞觀政要》,點校本,台北,宏業書局,1990。
(唐)許 嵩 《建康實錄》,光緒二十八年甘氏校刊本,台灣大學總圖書館藏線裝本,出版資料不詳。
(宋)司馬光 《資治通鑑》,點校本,台北,洪氏出版社,1980。
(宋)范祖禹 《唐鑑》,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7。
(清)王鳴盛 《十七史商榷》,收入《王鳴盛讀書筆記十七種》,台北,鼎文書局,1979。
(清)趙 翼撰、杜維運考證 《廿二史劄記》,台北,華世出版社,1977。
(清)趙 翼 《陔餘叢考》,台北,世界書局,1960。
(清)王夫之 《讀通鑑論》,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2。
二十五史刊行委員會編,《二十五史補編》,北京,中華書局重印本,1986。
(三)政書類(按時代先後排序):
(漢)衛 宏撰,(清)孫星衍校 《漢舊儀》,台北,台灣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本,1981。
(唐)長孫無忌等撰,劉俊文點校 《唐律疏議》,北京,中華書局,1983。
(唐)唐玄宗御撰,廣池千九郎訓點,內田智雄補訂 《大唐六典》,東京,廣池學園事業部,1973。
(唐)蕭 嵩等撰,池田溫解題 《大唐開元禮》,東京,古典研究會,1972。
(唐)杜 佑撰,王文錦等點校 《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
(宋)王 溥 《唐會要》,點校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宋)孫逢吉 《職官分紀》,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北京,中華書局,1987。
(宋)徐天麟 《西漢會要》,北京,中華書局,1998。
(宋)徐天麟 《東漢會要》,北京,中華書局,1998。
(元)馬端臨 《文獻通考》,武英殿刊本,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7。
(清)楊 晨 《三國會要》,校點本,北京,中華書局,1998。
(清)汪兆鏞 《稿本晉會要》,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
(清)朱銘盤撰,顧吉辰、張山點校 《南朝宋會要》,台北,弘文館出版社,1986。
(清)朱銘盤撰,顧吉辰、張山點校 《南朝齊會要》,台北,弘文館出版社,1986。
(清)朱銘盤撰,顧吉辰、張山點校 《南朝梁會要》,台北,弘文館出版社,1986。
(清)朱銘盤撰,顧吉辰、張山點校 《南朝陳會要》,台北,弘文館出版社,1986。
(清)秦蕙田著,秦蕙田、盧文弨、姚鼐手校 《五禮通考》,味經窩藏版,台北,聖環圖書公司,1994。
(四)地理類(按時代先後排序):
(漢)佚名撰,何清谷校注 《三輔黃圖校注》,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年。
(唐)李吉甫撰,賀次君點校 《元和郡縣圖志》,北京,中華書局,1983。
(明)崔 銑 《彰德府志》,寧波天一閣藏明嘉靖刻本,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
(清)徐 松 《唐兩京城坊考》,點校本,北京,中華書局,1985。
(五)金石類:
趙 超 《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
武漢大學歷史系等編 《吐魯番出土文書》一至十冊,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1991。
周紹良主編 《唐代墓誌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吳綱主編 《全唐文補遺》第一至六輯,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1999。
(六)類書(按時代先後排序):
(唐)虞世南 《北堂書鈔》,南海孔氏三十有三萬卷堂校注重刊本,台北,文海出版社,1978。
(唐)白居易原本 、(宋)孔傳績撰 《白孔六帖》,明嘉靖年間覆宋刻本,台北,新興書局,1969。
(唐)歐陽詢撰,汪紹楹校 《藝文類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唐)徐 堅 《初學記》,台北,鼎文書局,1976。
(宋)李 昉等 《太平御覽》,北京,中華書局重印宋刻本,1985。
(宋)王欽若等 《冊府元龜》,景明崇禎十五年刻本,台北,大化書局,1984。
(宋)王欽若等 《宋本冊府元龜》,北京,中華書局,1989。
(宋)王應麟 《玉海》,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子部(小說、雜家)(按時代先後排序):
(宋)劉義慶撰,(梁)劉孝標注,余嘉錫箋疏 《世說新語箋疏》,台北,華正書局,1993。
(唐)劉 肅 《大唐新語》,北京,中華書局,1984。
(唐)李 肇 《唐國史補》,台北,世界書局,1978。
(宋)李 昉等 《太平廣記》,標點本,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
(宋)洪 邁 《容齋隨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明)顧炎武著,黃汝成集釋,秦克成點校 《日知錄集釋》,長沙,岳麓出版社,1994。
集部(按時代先後排序):
(梁)劉 勰撰,范文瀾注 《文心雕龍註》,台北,木鐸出版社,1983。
(北齊)顏之推撰,王利器集解 《顏氏家訓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3。
(唐)韓愈撰,馬伯通校注 《韓昌黎文集校注》,香港,中華書局,1984。
(唐)白居易著、朱金城校箋 《白居易集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唐)陸 贄 《陸宣公奏議》,台北,台灣中華書局四部備要本,1980。
(唐)陸龜蒙 《唐埔里先生集》,四部叢刊本,台北,商務印書館,出版年不詳。
(宋)李 昉等 《文苑英華》,北京,中華書局,1990。
(宋)宋綬、宋敏求編 《唐大詔令集》,台北,鼎文書局,1978。
(宋)朱 熹 《朱子語類》,點校本,台北,華世出版社,1987。
(清)清聖祖御撰 《全唐詩》 點校本,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
(清)董 誥等 《全唐文及拾遺》 重編本,台北,大化書局,1987。
(清)嚴可均校輯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91。
二、史料的考證、詮釋、輯逸等
(清)萬斯同 《唐將相大臣年表》,《二十五史補編》第五冊。
(清)萬斯同 《東晉將相大臣年表》,《二十五史補編》第三冊,北京,中華書局,1986。
(清)萬斯同 《宋將相大臣年表》,《二十五史補編》第三冊,北京,中華書局,1986。
(清)徐文范 《東晉南北朝輿地表》,收入《二十五史補編》第五冊,北京,中華書局,1986。
王仲犖 《北周六典》,台北,華世出版社,1982。
仁井田陞 《唐令拾遺》,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64年。
仁井田陞著、池田溫補 《唐令拾遺補》,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97。
吳士鑑 《晉書斠注》,台北,藝文印書館,1970。
盧 弼 《三國志集解》,台北,漢京文化事業,1981。
嚴文儒、嚴萬鈞 《兩京城坊考補》,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三、近人論著(依姓名筆劃與出版年代順序)
專著:
(一)中文:
內藤湖南著,黃約瑟譯 <概括的唐宋時代觀>,原刊《歷史與地理》9:5,1910,收入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北京,中華書局,1992。
王 素 《三省制略論》,濟南,齊魯書社,1986。
王吉林 《唐代宰相與政治》,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9。
王仲孚等 《中國文明發展史》,台北,國立空中大學,1988。
王仲犖 《隋唐五代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王仲犖 《魏晉南北朝史》,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2。
王壽南 《唐代宦官權勢之研究》,台北,正中書局,1971。
王壽南 《隋唐史》,台北,三民書局,1986。
王壽南 《唐代人物與政治》,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
王滌武 《武則天時代》,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1。
毛漢光 《中國中古政治史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
白 綱主編 《中國政治制度通史》一至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田餘慶 《東晉門閥政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
全漢昇 《唐宋帝國與運河》,台北,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1956。
安作璋、熊鐵基 《秦漢官制史稿》,濟南,齊魯書社,1984。
呂春盛 《北齊政治史研究──北齊衰亡原因之考祭》,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1987。
呂思勉 《兩晉南北朝史》,台北,台灣開明書店,1977。
呂思勉 《隋唐五代史》,台北,里仁書局,1977。
岑仲勉 《府兵制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岑仲勉 《唐史餘瀋》,台北,弘文館出版社,1985。
何 磊 《武則天傳》,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1992。
何壽全等 《中國軍事史》,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7。
汪征魯 《魏晉南北朝選官體制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
邱添生 《唐宋變革期的政經與社會》,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9。
李 《北魏平城時代》,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李樹桐 《隋唐史別裁》,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5。
谷霽光 《府兵制度考釋》,台北,弘文館出版社,1985年重排本。
林偉洲 《安史之亂與肅代二朝新政權結構的開展》,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未刊。
周一良 《魏晉南北朝史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63。
周一良 《魏晉南北朝史扎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
周一良 《魏晉南北朝史論集續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
周偉洲 《漢趙國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
周道濟 《漢唐宰相制度》,台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64。
胡 戟 《武則天本傳》,西安,三秦出版社,1986。
胡可先 《中唐政治與文學──以永貞革新為研究中心》,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
高明士 《戰後日本的中國史研究》,台北,文海基金會修訂四版,1996。
高明士、邱添生等 《隋唐史》,台北,國立空中大學,1997。
唐長孺 《唐書兵志箋正》,收入《新舊唐書合鈔》附編,第九冊,台北,鼎文書局,1973。
唐長孺 《魏晉南北朝隋唐史三論──中國封建社會的形成和前期的變化》,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
祝總斌 《兩漢魏晉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
孫同勛 《拓跋氏的漢化》,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1962。
徐連達、朱子彥 《中國皇帝制度》,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6。
秦海軒、盧路 《中國皇帝制度》,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
袁 剛 《隋唐中樞體制的發展演變》,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
馬長壽 《烏桓與鮮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
黃惠賢 《中國政治制度通史》第四卷,《魏晉南北朝》,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康 樂 《從西郊到南郊──國家祭典與北魏政治》,台北,稻禾出版社,1995。
陳寅恪 《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台北,里仁書局,1981。
陳寅恪 《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台北,里仁書局,1981。
陳寅恪著、萬繩南整理 《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合肥,黃山書社,1987。
陳國燦 《斯坦因所獲吐魯番文書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5。
陳俊強 《魏晉南朝恩赦制度的探討》,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
張文強 《中國魏晉南北朝軍事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張文昌 《唐代禮典的編纂與傳承──以《大唐開元禮》為中心》,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張國剛 《唐代官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傅樂成 《漢唐史論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1。
逯耀東 《從平城到洛陽》,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9。
曾資生 《中國政治制度史》,台北,啟業書局,1979。
鄔國義等 《國語譯注》,上海,上海古藉出版社,1994),頁236。
雷家驥 《隋唐中央權力結構及其演進》,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
趙和平 《敦煌表狀箋啟書儀輯校》,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
趙文潤、王雙懷 《武則天評傳》,台南,世一書局繁體字版,1995。
鄭欽仁等 《魏晉南北朝史》,台北,國立空中大學,1998。
劉心長、馬忠理編 《鄴成暨北朝史研究》,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
劉伯驥 《唐代政教史》,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74。
劉俊文 《敦煌吐魯番唐代法制文書考釋》,北京,中華書局,1989。
劉淑芬 《六朝的城市與社會》,台北,學生書局,1992。
劉精誠 《魏孝文帝傳》,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
謝元魯 《唐代中央政權決策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戴炎輝 《唐律通論》,台北,正中書局,1964。
繆 鉞 《讀史存稿》,香港,三聯書店,1978。
韓 昇 《隋文帝傳》,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韓國磐 《隋唐五代史綱》,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羅龍治 《唐代后妃與外戚》,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78。
嚴耕望 《唐僕尚丞郎表》,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56。
嚴耕望 《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乙部──魏晉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0年三版。
嚴耀中 《北魏前期政治制度》,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
(二)日文(按作者姓氏漢字筆劃排序):
川勝義雄 《六朝貴族制社會研究》,東京,岩波書店,1982。
中村裕一 《唐代制研究》,東京,汲古書院,1991。
中村裕一 《唐代官文書研究》,京都,中文出版社,1991。
內田吟風 《匈奴史研究》,東京,創元社,1953。
內田吟風 《北史研究:鮮卑柔然突厥篇》,京都,同朋舍,1975。
田村實造 《中國征服王朝研究》,京都,京都大學文學部東洋史研究會,1967。
田村實造 《中國史上民族移動期──五胡.北魏時代政治社會──》,東京,創文社,1985。
外山軍治 《則天武后──女性權力──》,東京,中央公論社,1971。
布目潮渢 《隋煬帝唐太宗──暴君明君、虛實探》,東京,清水書院,1975。
矢野主稅 《門閥社會成立史》,東京,國書刊行會,1976。
西定生 《中國古代帝國形成構造──二十等爵制研究》,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61。
西定生 《中國古代國家東世界》,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83。
西村元佑 《中國經濟史研究》,京都,京都大學東洋史研究會,1968。
早川庄八 《古代史論叢》中卷,東京,吉川弘文館,1978。
谷川道雄 《隋唐帝國形成史論》,東京,筑摩書房,1986。
尾形勇 《中國古代「家」「國家」──皇帝支配下秩序構造──》,東京,岩波書店,1979。
岡崎文夫 《魏晉南北朝通史》(內編),東京,平凡社,1989。
岡崎文夫撰,川合安補訂,秋月觀解說 《隋唐帝國五代史》,東京,平凡社,1995。
宮川尚志 《六朝史研究──政治、社會篇──》,京都,平樂寺書店,1977。
宮崎市定 《九品官人法研究──科舉前史──》,京都,東洋史研究會,1956。
氣賀澤保規 《則天武后》,東京, 白帝社, 1995。
氣賀澤保規 《府兵制研究──府兵兵士社會──》,京都,同朋舍,1999。
滋賀秀三 《譯注日本律令.六.唐律疏議譯註篇一》,東京,東京堂,1979。
築山治三郎 《唐代政治制度研究》,大阪,創元社,1967。
濱口重國 《秦漢隋唐史研究》,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80。
礪波護 《唐代政治社會史研究》,京都,同朋舍,1986。
(三)英文:
R. W. L. Guisso Wu Tse-T'ien And The Politics Of Legitimation In T`Ang China , Bellingham, Wash. : Western Washington, c1978.
論文:
(一)中文:
王永興、李志生 <吐魯番出土氾德達告身校釋>,《敦煌吐魯番文獻研究論集》第二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3。
王吉林 <北魏繼承制度與宮闈鬥爭之綜合研究>,《華岡文科學報》11,1978。
王吉林 <從唐太宗的用人看貞觀年間宰相制度的變動>,《世界華學季刊》5:1~2,1984。
王吉林 <從黨派鬥爭看唐高宗武后時代宰相制度的演變>,刊《中國史新論:傅樂成教授紀念論文集》,台北,學生書局,1985。
王伊同 <崔浩國書獄釋疑>,《清華學報》新1:2,1957。
王芸生 <論二王八司馬政治革新的歷史意義>,《歷史研究》1963:3。
王光照 <隋文獻獨孤皇后與開皇世政治>,《中國史研究》,1998:4。
王壽南 <論太平公主與唐玄宗之政爭>,《第二屆國際唐代學術會議論文集》,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本文後來以<太平公主與玄宗之政爭>為題,收入氏著:《唐代人物與政治》,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
王濱生 <關于拓跋氏繼統制的幾個問題>,《晉陽學刊》,1991:3。
毛漢光 <五朝軍權轉移及其對政局之影響>,原載《清華學報(新)》8:1、2合刊,後收入氏著:《中國中古政治史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
毛漢光 <西魏府兵史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58本第3份,1987;收入氏著:《中國中古政治史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
毛漢光 <論唐代之封駁>,《國立中正大學學報.人文分冊》3:1,1992。
毛漢光 <唐代給事中之分析>,《第二屆國際唐代學術會議論文集》,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
田餘慶 <論郗鑒──兼論京口重鎮的形成>,收入氏著:《東晉門閥政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
田餘慶 <庾氏之興和庾、王江州之爭>,收入氏著:《東晉門閥政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
田餘慶 <論東晉門閥政治>,收入氏著:《秦漢魏晉史探微》,北京,中華書局,1993。
甘懷真 <中國中古時期「國家」的型態>,《東吳歷史學報》創刊號,1995。
任士英 <馬嵬之變發微>,《揚州師院學報》(社科版),1995:3。
向 群 <略論唐判所見唐禮法中的繼嗣問題>,鄭學檬、冷敏述編:《唐文化研究論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朱 鴻 <明永樂朝皇太子首度監國之研究(永樂七年二月至八年十一月)>,《台灣師大歷史學報》,12,1984。
牟潤孫 <崔浩與其政敵>,《注史齋叢稿》,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0。
西定生著,杜正勝譯 <中國古代統一國家的特質──皇帝統治之出現>,杜正勝編:《中國上古史論文選集》,台北,華世出版社,1979。
余英時 <君尊臣卑下的君權與相權>,《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出版社,1976。
何啟民 <南朝的門第>,原載《食貨月刊(復刊)》3:5,1973;後收入氏著:《中古門第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2年二版。
何茲全 <魏晉南朝的兵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十六本,1947。
何茲全 <魏晉的中軍>,《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十七本,1948。
何茲全 <崔浩之死>,《文史哲》,1993:3。
何啟民 《中古門第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2年二版。
何燦浩 <關於二王新政的兩個問題>,《寧波師院學報》,1990:4。
邱添生 <由政治形態看唐宋間的歷史演變>,《大陸雜誌》49:6,1974。
邱添生 <論唐宋間的歷史演變>,《幼獅月刊》47:5,1978。
邱添生 <論唐宋變革期的歷史意義──以政治、社會、經濟之演變為中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7,1979。
李 方 <唐折衝府增考>,《文史》36,1992。
李 <北魏明元帝以太子燾監國考>,《文史》38,1994。
李 <北魏子貴母死故事考述>,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魏晉南北朝隋唐史》,1990:4。
李斌城 <唐代上朝禮儀初探>,收入鄭學檬、冷敏述編:《唐文化研究論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李廣健 <《漢書》顏注與貞觀朝儲位之爭>,《新史學》,8:1,1997。
李樹桐 <唐太宗的模仿高祖及其對唐帝國的影響>,《唐史新論》,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72。
李樹桐 <玄武門之變及其對政治的影響>,《唐史考辨》,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79。
李樹桐 <唐隱太子建成軍功考>,《唐史考辨》,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79。
李樹桐 <天寶之亂的本源及其影響>,《唐史研究》,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79。
李樹桐 <唐代帝位繼承之研究>,《唐史研究》,台北,台灣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79。
李樹桐 <開元盛世之研究>,《唐史研究》,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79。
李樹桐 <玄武門之變的再認識>,《唐史索引》,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8。
李樹桐 <論唐高祖成功及失敗的關鍵>,《第一屆國際唐代學術會議論文集》,台北,中華民國唐代學者聯誼會,1989。
李錦 <試論唐睿宗、玄宗地位的嬗代>,《原學》第三輯,1995。
邢義田 <中國皇帝制度的建立與發展>(原名<奉天承運──皇帝制度>,載《中國文化新論──制度篇》,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2。後收入氏著:《秦漢史論稿》,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7。
周一良 <南齊書丘靈鞠傳試釋兼論南朝文武官位及清濁>,《魏晉南北朝史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63。
周一良 <北朝的民族問題和民族政策>,《魏晉南北朝史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63。
周一良 <領民酋長與六州都督>,《魏晉南北朝史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63。
周一良 <崔浩國史之獄>,《魏晉南北朝史札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
周雙林 <試析圍繞曹魏立嗣展開的鬥爭>,《洛陽師專學報》1990:4。
周偉洲 <論十六國時期的「胡漢分治」>,《西北歷史研究》1986年號。
吳 震 <從吐魯番出士「氾德達告身」談唐碎葉鎮城>,《文物》,1975:8。
Arthur Wright著,段昌國譯:<隋代思想意識的形成>,《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6。
柳春新 <崔琰之死與毛玠之廢>,《武漢大學學報》(哲社版)1997:2。
胡 戟 <唐代儲君>,載朱雷主編:《唐代的歷史與社會──中國唐史學會第六屆年會暨國際唐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選集》,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7。
胡如雷 <隋文帝楊堅的篡周陰謀與即位後的沉猜成性>,《中國唐史學會論文集》,西安,三秦出版社,1991。
高明士 <光被四表──中國文化與東亞世界>,收入《中國文化新論.根源篇》,台北,聯經出版事業,1981。
高明士 <從天下秩序看古代的中韓關係>,《中韓關係史論文集》,台北,中華民國韓國研究學會,1983。
高明士 <政治與法制>,王仲孚等編:《中國文明發展史》,台北,空中大學,1988。
高明士 <隋唐的帝王學>,載《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1989。
高明士 <治國平天下>,收入《中國文明的精神26.政治理想與政治制度》,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會,1990。
唐長孺 <拓跋國家的建立及其封建化>,《魏晉南北朝史論叢》,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55。
唐長孺 <拓跋國家的建立及其封建化>,《魏晉南北朝史論叢》,北京,三聯書店,1955。
唐長孺 <論北魏孝文帝定姓族>,《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北京,中華書局,1983。
唐長孺 <南朝寒人的興起>,收入氏著:《魏晉南北朝史論叢續編》,台北,帛書出版社,1985。
唐長孺 <拓跋族的漢化過程>,《魏晉南北朝史論叢續編》,台北,帛書出版社,1985。
唐長孺 <唐代的內諸司使及其演變>,《山居存稿》,北京,中華書局,1989。
唐華全 <試論隋文帝廢立太子的原因>,《河北學刊》1991:5。
烏廷玉 <唐代士族地主和庶族地主的歷史地位>,《中國史研究》1980:1。
徐蘋芳 <唐代兩京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生活>,《考古》,1982:6。
孫同勛 <北魏初期胡漢關係與崔浩之獄>,《幼獅學誌》3:1,1964。
孫國棟 <唐代三省制之發展研究>,《唐宋史論叢》,香港,龍門書店,1980。
孫繼民 <吐魯番所出「唐尚書省牒」殘卷考釋>,《敦煌研究》1990:1。
陝西省文管會、昭陵文管所 <唐臨川公主墓出土的墓誌和詔書>,《文物》,1977:10。
祝總斌 <高昌官府文書雜考>,《敦煌吐魯番文獻研究論集》2,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3。
陸 沉 <新辨馬嵬兵變的歷史真相>,《湖北大學學報》(哲社版),1990:4。
夏 燕 <「永貞革新」辨析>,鄭學檬、冷敏述編:《唐文化研究論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馬得志、楊鴻勳 <關於唐長安東宮範圍問題的研討>,《考古》1978:1。
馬得志 <唐代長安與洛陽>,《考古》,1982:6。
馬浙軍 <略論甘露之變>,鄭學檬、冷敏述編:《唐文化研究論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袁 剛 <唐代的翰林學士>,《文史》33,1990。
康 樂 <民爵與民望>,《漢學研究》4:1,1986。
郭 鋒 <試論唐代的太子監國制度>,《文史》40,1994。
崔廣彬 <北魏「立子殺母」制度考證>,《北方文物》,1991:1,1997。
陳 勇 <劉宋時期的皇權與禁衛軍>,《北京大學學報》,1988:3。
陳仲安 <唐代的「三司」>,《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8,1986。
陳寅恪 <崔浩與寇謙之>,《金明館叢稿初編》,台北,里仁書局,1981。
陳寅恪 <記唐代之李武韋楊婚姻集團>,《金明館叢稿初編》, 台北,里仁書局,1981。
陳寅恪 <武曌與佛教>,《金明館叢稿二編》,台北,里仁書局,1981。
陳寅恪 <順宗實錄與續玄怪錄>,《金明館叢稿二編》,台北,里仁書局,1981。
陳啟雲 <兩晉三省制度之淵源、特色及演變>,《漢晉六朝文化.社會.制度──中華中古前期史研究──》,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7。
陳漢平、陳漢玉 <崔浩之誅與民族矛盾何干?>,《民族研究》1982:5。
張 沛、樊光春 <昭陵出土墓志補正唐史舉例>,《人文雜誌》1992:1。
張先昌 <楊廣立為皇太子述論>,《武陵學刊》1997:5。
張承宗、陳學貴 <試論楊堅家庭關係與隋朝的滅亡>,《煙臺師範學院學報》1996:4。
張國剛 <唐代府兵淵源與番役>,《歷史研究》1989:6。
張國剛 <唐代北衙六軍述略>,收入氏著:《唐代政治制度研究論集》,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
張國剛 <『新唐書.百官志』關於禁衛軍的幾點錯誤記載>,收入氏著:《唐代政治制度研究論集》,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
黃永年 <說隋末的驍果──兼論我國中古兵制的變革>,《燕京學報》新三期,1997。
黃永年 <所謂「永貞革新」>,收入氏著:《唐代史事考釋》,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
黃永年 <唐肅宗即位前的政治地位和肅代兩朝中樞政局>,《唐代史事考釋》,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
黃永年 <說李武政權>,《唐代史事考釋》,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
黃永年 <高演政變非鮮卑抑漢>,《樹新義室筆談》,上海,上海書店,2000。
黃惠賢 <輯校《鄴中記》>,《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第9、10期合刊本,1988。
傅樂成 <荊州與六朝政局>,原刊台灣大學《文史哲學報》4,1952;收入氏著:《漢唐史論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7。
傅樂成:<玄武門事變之醞釀>,《漢唐史論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7。
勞 榦 <論漢代的內朝與外朝>,《勞榦學術論文集.甲編》,台北,藝文印書館,1976。
勞 榦 <漢代尚書的職任及其和內朝的關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1:1,1980。
雷海宗 <皇帝制度之成立>,原刊《清華學報》9:4,1936;收入韓復智編:《中國通史論文選輯》,台北,南天書局,1984。
雷家驥 <漢趙國策及其一國兩制下的單于體制>,《國立中正大學學報(人文分冊)》3:1,1992。
雷家驥 <後趙文化適應及其兩制統治>,《國立中正大學學報(人文分冊)》5:1,1994。
雷家驥 <慕容燕的漢化統治與適應>,《東吳歷史學報》1,1995。
雷家驥 <氐羌種姓文化及其與秦漢魏晉的關係>,《國立中正大學學報(人文分冊)》6:1,1995。
雷家驥 <前後趙軍事制度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學報(人文分冊)》8:1,1997。
楊 寬 <「贄見禮」新探>,收入氏著:《古史新探》,北京,中華書局,1965。
楊耀坤 <東魏北齊兵制概論>,收入氏著:《魏晉南北朝史論稿》,成都,成都出版社,1993。
趙雨樂 <唐代宮廷防衛與宦官權力淵源>,收入朱雷主編:《唐代的歷史與社會──中國唐史學會第六屆年會暨國際唐史學會研討會論文選集》,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7。
寧志新 <略論唐太平公主的政治傾向>,《河北師院學報》,1985:2。
寧志新 <唐代羽林軍初探>,《河北師院學報》1990:4。
劉健明 <論北門學士>,《中國唐史學會論文集》,西安,三秦出版社,1989。
劉健明 <仁壽宮變>,本文原以<隋仁壽宮之變發微>為題,發表於《古代文獻研究集林》3,1995;後收入氏著:《隋代政治與對外政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
劉健明 <開皇年間的政爭>,本文原以<論隋開皇年間的政爭>為題刊載於《食貨月刊(復刊)》16:7,1987;後收入氏著:《隋代政治與對外政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
劉堯庭 <鮮卑大人的繼承制度>,《新史學通訊》,1953:12。
劉精誠 <北魏馮太后與獻文帝、孝文帝的關係>,收入劉心長、馬忠理編:《鄴成暨北朝史研究》,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
劉蓬春 <玄武門之變伏兵考辨>,《四川師範大學學報》1998:4。
鄭英德、劉光勝 <略論唐太平公主>,《史學月刊》,1984:3。
鄭欽仁 <北魏中常侍稿──兼論宗愛事件──>,《食貨月刊》復刊,2:9,1972。
鄭欽仁 <北魏中常侍稿──兼論宗愛事件>,《北魏官僚機構研究續編》,台北,稻禾出版社,1995。
鄭敬高 <元嘉皇權與門閥政治>,收入谷川道雄編:《日中國際共同研究:地域社會在六朝政治文化中所起的作用》,玄文社出版,1989。
蔡幸娟 <北魏立后立嗣故事與制度研究>,《成功大學歷史系歷史學報》16,1990。
樊英峰 <唐薛元超墓誌考述>,《人文雜誌》,1995:3。
錢 穆 <略論魏晉南北朝學術文化與當時門第之關係>,收入氏著:《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三)》,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77。
謝元魯 <隋唐的太子親王與皇位繼承制度>,載朱雷主編:《唐代的歷史與社會──中國唐史學會第六屆年會暨國際唐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選集》,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7。
繆 鉞 <東魏北齊政治上漢人與鮮卑之衝突>,原刊四川大學《史學論叢》第一期,1949,後收入氏著:《讀史存稿》,香港,三聯書店,1978。
嚴耕望 <北魏尚書制度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8,1948。
嚴耕望 <唐代六部與九寺諸監之關係>,《大陸雜誌》,2:11,1951。
嚴耕望 <秦漢郎吏制度考>,原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二十三本上冊,1951,收入《嚴耕望史學論文選集》,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1。
嚴耕望 <論唐代尚書省之職權與地位>,《唐史研究叢稿》,香港,新亞研究所,1969。
蘇慶彬 <元魏北齊北周政權下漢人勢力之推移>,《新亞學報》6:2,1964。
(二)日文(按作者姓氏漢字筆劃排序):
川本芳昭 <北魏封爵制>,《東方學》,57,1979。
川本芳昭 <北魏高祖漢化政策考察──北族社會變質關係見>,《東洋學報》,62:3 、4,1981。
川本芳昭 <景穆太子崔浩──北魏太武帝廢佛前後政局──>,《東方學》第91輯,1996。
川勝義雄 <劉宋政權成立寒門武人──貴族制關連──>,原刊《東方學報》(京都)36,1964;補訂後收入氏著:《六朝貴族制社會研究》,東京,岩波書店,1982。
川勝義雄 <東晉貴族制確立過程──軍事的基礎問題關連──>,《六朝貴族制社會研究》第二部第四章,東京,岩波書店,1982。
上田早苗 <貴族的官制成立──清官由來性格──>,《中國中世史研究》,東京,東海大學出版社,1970。
山崎宏 <北魏大人官就>(上、下),《東洋史研究》,9:5、6,1947。
山崎宏 <隋朝官僚性格>,《東京教育大學文學部紀要》6,<史學研究>,1956。
大庭脩 <唐告身古文書學的研究>,《西域文化研究》3,1961。
石井仁 <孫吳軍制再檢討>,中國中世史研究會編:《中國中世史研究(續編)》,京都,京都大學學術出版會,1995。
古賀昭岑 <北魏徒民計口授田>,《九州大學東洋史論集》1,1973。
古賀昭岑 <北魏部族解散>,《東方學》59,1980。
內田吟風 <魏書序紀特世系事就>,《史林》22:3,1937。
內藤乾吉 <唐三省>,原刊《史林》15:4,1930;後收入氏著:《中國法制史考證》,東京,有斐閣,1963。
中村圭爾 <除名>,收入氏著:《六朝貴族制度研究》,東京,風間書房,1986。
中村裕一 <令書──吐魯番出士永淳元年氾德達告身中心──>,《唐代官文書研究》,京都,中文出版社,1991。
田村實造 <代國時代政權>,《東方學》10,1955。
安田二郎 <晉安王子勛叛亂──南朝貴族體制豪族土豪>,《東洋史研究》25:4,1967。
西定生 <漢代即位禮儀>,《中國古代國家東世界》,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83。原載《榎博士還曆記念東洋史論叢》,山川出版社,1975。
西定生 <武帝死>,《中國古代國家東世界》,原載《古代史講座》第11卷,學生社,1965。
正博 <唐代流刑考>,載梅原郁編:《中國近世法制社會》,京都, 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1993。
谷川道雄 <武后朝末年玄宗朝初年政爭>,《東洋史研究》14:4,1956。
谷川道雄 <北齊政治史漢人貴族>,《名古屋大學文學部研究論集》26(《史學》9)》,1962。
谷川道雄 <慕容燕權力構造>,《名古屋大學文學部研究論集》29,1963。
谷川道雄 <南匈奴國家前後兩趙政權性格>,《名古屋大學文學部研究論集》35,1964。
谷川道雄 <高熲隋政界>,《田村博士頌壽東洋史論叢》,京都,田村博士退官記念事業會,1968。
谷川道雄 <西魏、北周、隋唐政權府兵制>,收入唐代史研究會編:《中國律令制展開國家.社會關係──周邊諸地域場合含》,東京,唐代史研究會,1984。
谷川道雄 <府兵制國家府兵制>,收入唐代史研究會編:《律令制──中國朝鮮法國家》,東京,汲古書院,1986。
谷川道雄 <府兵制國家論>,《龍谷大學論集》443,1993。
谷川道雄 <西魏二十四軍成立豪族社會>,《東洋史苑》40、41,1993。
志田不動磨 <代王世系批判>,《史學雜誌》48:2、3,1937。
尾形勇 <中國古代帝位繼承>,《史學雜誌》58:3,1976。
金子修一 <唐太宗—睿宗郊廟親祭──唐代皇帝郊廟親祭(1)──>,載唐代史研究會編:《中國都市農村》,東京,汲古書院,1992。
金子修一 <唐玄宗謁廟禮>,《山梨大學教育學部研究報告》42,1992。
金子修一 <玄宗朝皇帝親祭>,載池田溫編:《中國禮法日本律令制》,東京,東方書店, 1992。
金井之忠 <隋高熲政術通典食貨典>,《文化》3:4,1936。
岡野誠 <唐戶婚律立嫡違法條>,《東古文書史的研究》(唐代史研究會報告第Ⅶ集),東京,刀水書房,1990。
宮川尚志 <禪讓王朝革命研究>,《六朝史研究──政治社會篇》,京都,平樂寺書店,1977。
宮川尚志 <魏晉及南朝寒門、寒人>,《六朝史研究──政治、社會篇──》,京都,平樂寺書店,1977。
氣賀澤保規 <隋代鄉里制關一考察>,《史林》58:4,1975。
氣賀澤保規 <唐代府兵制府兵位置──中國中世的兵士形態>,中國中世史研究會編:《中國中世史研究(續編)》,京都,京都大學學術出版會,1995。
氣賀澤保規 <隋煬帝期府兵制一考察>,《府兵制研究──府兵兵士社會──》,京都,同朋舍,1999。
氣賀澤保規 <驍果制考──隋煬帝期兵制一側面──>,《府兵制研究──府兵兵士社會──》,京都,同朋舍,1999。
淺見直一郎 <煬帝第一次高句麗遠征軍──規模兵種──>,《東洋史研究》44:1,1985。
野田俊昭 <梁武帝官位改變策>,《九州大學東洋史論集》13,1984。
野田俊昭 <南朝官位一考察>,《九州大學東洋史論集》15,1986。
渡邊信一郎 <《臣軌》小論──唐代前半期國家國家──>,載礪波護編:《中國中世文物》,京都,明文社,1993。
菊池英夫 <唐府兵制成立過程北衛禁軍起源>,《東洋史學》13,1955。
菊池英夫 <府兵制度展開>,《岩波講座世界歷史》5,東京,岩波書店,1970。
菊池英夫 <北朝.隋二十四軍制度「團」>,《日野開三郎博士頌壽記念論集 中國社會.制度.文化史諸問題》,東京,中國書店,1987。
葭森健介 <六朝貴族制形成期吏部官僚──漢魏革命魏晉革命至政治動向吏部人事>,收入中國中世史研究會編:《中國中世史研究續編》,京都,京都大學學術出版會,1995。
越智重明 <梁天監改革次門層>,《史學研究》97,1966。
越智重明 <梁陳時代甲族層起家官>,《史淵》97,1966。
越智重明 <南朝清官濁官>,《史淵》98,1967。
愛宕元 <唐代府兵制一考察──折衝府武官職分析通>,中國中世史研究會編:《中國中世史研究(續編)》,京都,京都大學學術出版會,1995。
福原啟郎 <西晉代宗室諸王特質──八王亂手掛>,《史林》68:2,1985。
橫山裕男 <唐官僚制宦官──中世的側近政治終焉序說──>,收於中國中世史研究會編:《中國中世史研究》,東京,東海大學出版會,1970。
橫山裕男 <北齊恩倖>,中國中世史研究會編:《中國中世史研究(續編)》,京都,京都大學學術出版會,1995。
橫田滋 <武周政權成立前提>,《東洋史研究》14:4,1956。
濱口重國 <府兵制新兵制>,原刊《史學雜誌》41:11、12,1930,後收入氏著:《秦漢隋唐史研究》上,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66。
濱口重國 <正光四五年交於後魏兵制就>,原刊《東洋學報》22:2,1935。收入氏著:《秦漢隋唐史研究》,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66。
濱口重國 <東魏兵制>,原刊《東洋學報》24:1,1936。收入氏著:《秦漢隋唐史研究》,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66。
濱口重國 <西魏二十四軍儀同府>,原刊《東方學報》(東京)第8、9號,1938、39。收入氏著:《秦漢隋唐史研究》,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66。
濱口重國 <兩漢中央諸軍>,原刊《東方學報》10:2,1939,收入氏著:《秦漢隋唐史研究》,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66。
濱口重國 <所謂隋鄉官廢止就>,《秦漢隋唐史研究》,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66。
濱口重國 <隋天下一統君權強化>,《秦漢隋唐史研究》,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66。
礪波護 <三司使成立>,《唐代政治社會史研究》,京都,同朋舍,1986。
(三)英文:
Arthur Wright, The Sui Dynasty., in Denis Twitchett ed, The Cambt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 3 T’ang China 589-906, Part 1 ,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
Howard S. Levy , “How a prince became emperor: the accession of Hsuan-tsung ( 713-755)” Sinologica 6, 1958.
Peter A. Boodberg, “Marginalia to the Histories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 4 , No. 3ƀ, 1939.
陶天翼: “The System of Imperial Succession During China’s Former Han Dynasty (206 B.C. – 9 A.D.)”,Papers on Far Eastern History, 18,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