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牛涵釗
Niu, Han-Jau
論文名稱: 以品質機能展開探討技術型高中跨領域課程發展指標之研究
An Application of 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 to the Interdisciplinary Learning for Skills-Based Senior High School
指導教授: 宋修德
Sung, Hsiu-Te
林騰蛟
Lin, Teng-Chiao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工業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25
中文關鍵詞: 技術型高中課程發展跨領域課程品質機能展開
英文關鍵詞: Skills-Based Senior High School,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terdisciplinary Learning, 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DIS.NTNU.DIE.060.2018.E01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40下載:9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究「技術型高中跨領域課程發展」之關鍵因素指標及其權重比例,其次,透過品質機能展開技術,提出跨領域課程發展品質提升要素,進一步對技術型高中跨領域課程之研發提出建議相關。具體而言,本研究之目的:(1)建構解析技術型高中跨領域課程發展指標及其相對之重要程度;(2)進行技術型高中跨領域課程發展指標之品質機能展開。
    文獻分析顯示,技術型高中跨領域課程發展,除課程目標對準國際人才及產業人才需求外,在教學上應務實考量教育資源負荷。本研究運用「德懷術」的研究方法,分別徵詢課程發展專長之學者專家、教育政策規劃及推動人員及辦理課程綱要總體課程計畫前導學校之技術型高中學校校長共12位,取得學者專家之共識並確立指標項目,並進一步應用「階層程序分析法」求得指標間相對應之權重比例。再將權重比例代入「品質機能展開技術」進行正反轉換分析,得到課程發展項目及政策推動項目間之相互對應權重及品質提升項目順序。
    經由本研究之分析,共發展三個指標構面,分別為「需求進路」、「課程教學」、「揚才展能」,以及二十五個指標項目,其中權重值最高之前五個指標均在「課程教學」指標構面,內容涵蓋教材教法、教學評量、教師專長及空間設備之指標項目。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not only to explore the key factors and weightings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disciplinary learning in skills-based senior high school", but also to propose the quality improvement elements of interdisciplinary learning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Quality Function Development technology(QFD). Further relevant suggestions were made on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disciplinary learning in skills-based senior high school. Specifically, the following two research proposes were achieved: (1) constructing and analyzing indicators and relative importan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disciplinary learning in skills-based senior high school; (2) conducting the QFD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disciplinary learning in skills-based senior high school for indicators.
    The literatur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disciplinary learning in skills-based senior high school showed that the course objectives aimed at the needs of international talents and industrial talents. Additionally, it should consider the burnout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load in the curriculum teaching. Initial developed indicators were then applied for Delphi technique. A total of 12 principals in skills-based senior high school acquired the consensus of scholars and experts and establish indicators. Then,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was applied to obtain the corresponding weight ratio between indicators. Setting up the the weighting ratio of indicators and data analysis of bilateral with QFD, the orders of the development project and the indicator project in mutual weight and the customer quality improvement project then receive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is study, a total of three indicator demensions are developed: "demands and career",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and "nurturing and exhibiting talents ", and twenty-five indicator projects. The five top of indicators are in the dimension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including teaching and content, teaching evaluation, teachers’ expertise and teaching facilities.

    摘要 i Abstract ii 目次 iii 表次 v 圖次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2 第二節 研究目的 6 第三節 待答問題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五節 名詞解釋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課程發展理論基礎 11 第二節 跨領域課程之理念及實施 27 第三節 跨領域課程相關研究 62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73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73 第二節 研究步驟 75 第三節 研究對象 78 第四節 研究工具 78 第五節 研究樣本與實施 82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88 第七節 學術倫理 93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95 第一節 第一次德懷術問卷調查分析 95 第二節 第二次德懷術問卷調查分析 104 第三節 德懷術問卷統計分析 115 第四節 階層程序分析問卷統計分析 122 第五節 品質機能展開技術 13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53 第一節 結論 153 第二節 建議 157 參考文獻 165 附 錄 175

    方德隆(譯)(2004)。課程發展與設計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Design)(原作者:Allan C. Ornstein & Francis P. Hunkins)。臺北市:高等教育。
    王文科(1999)。課程與教學論。臺北市:五南。
    王奕涵(2003)。跨領域人才心路歷程與企業組織文化互動之敘說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雲林縣。
    王恭志(2012)。德國彼得彼得森學校精神於新竹縣後山偏遠小學實踐的可行性評估。竹縣文教,43,24-29。
    但昭偉(2000)。實驗主義Experimentalism(名詞翻譯)。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13055/?index=2
    吳清山、林天祐(1996)。教育名詞-分流教育。教育資料與研究,8,85。
    吳培源(2006)。教學視導-觀念、知能與實務。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吳盈萱(2006)。臺法兩國藝術創作實務課程研究:以臺灣藝術大學與法國高等裝飾藝術學院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新北市。
    呂虹霖(2013)。教育部發布「人才培育白皮書」,擘劃未來十年人才培育藍圖。取自https://depart.moe.edu.tw/ed2100/News_Content.aspx?n=1BC1E5C3DD8E7C26&sms=5EDCB810B9A5DA84&s=4EBDBE69C3C8C001
    呂奕葶(2016)。以多元文化為主軸之跨領域美感教育實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縣。
    李錦旭(譯)(1987)。教育社會學理論(原作者:布列克里局、杭特)。臺北市:桂冠圖書。
    李大偉、王昭明(1997)。技職教育課程發展理論與實務(二刷)。臺北市:師大書苑。
    李奉儒(2000)。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名詞翻譯)。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4775/?index=2
    李宜甄(2002)。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教師課程設計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謙、彭傑(2009)。教育社會學重要人物思想暨理論要義(上)。教育趨勢導報,34,108-113。
    李韋毅(2012)。跨領域人才培育之學習模式研究-以機械工程專業背景跨領域學習工業設計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李隆盛(2017年10月11日)。有可轉用能力才能跨領域。經濟部人才快訊電子報。取自http://itriexpress.blogspot.com/2017/10/blog-post.html
    李隆盛(2017年3月9日)。跨領域人才培育須先考量的三件事。經濟部人才快訊電子報。取自http://itriexpress.blogspot.com/2017/03/blog-post.html
    沈欣宜(2005)。大學生跨領域整合核心能力評量工具建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縣。
    杜振宗(2002)。多目標決策分析在港灣工程方案評選上之應用。取自http://www.ceci.org.tw/book/53/ch53_1.htm
    周業謙、周光淦(譯)(1998)。社會學辭典(原作者:Jary & Jary)。臺北市:貓頭鷹。
    周珮儀(2003)。課程統整。高雄市:復文。
    林本(1970)。教育思想與問題。臺北市:臺灣書店。
    林孝儒(2018年4月21日)。美國教育熱搜字是它 STEM到底在夯啥?蘋果日報。取自https://tw.news.appledaily.com/international/realtime/20180421/1338632/
    林珮萱(2015年12月)。六大產業轉型方向,改善台灣四大困境。遠見雜誌。取自https://www.gvm.com.tw/article.html?id=21274
    林燦螢、尤品琇(2012)。跨界招募,關注冰山下的關鍵人才。能力雜誌,674,36。
    金繼春(2016)。跨領域教學的理念及課程設計。臺灣護理教育學會會訊,28。
    侯孟君(2006)。我國大學跨領域學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縣。
    洪晨惠(2017)。跨領域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之社會資本研究-以桃園市慈文國中閱讀社群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開南大學:桃園縣。
    范信賢(2016)。核心素養與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導讀《國民核心素養:十二年國教 課程改革的DNA》。教育脈動電子期刊,5,1-7。
    高級中學法(1979年5月2日公布,2016年5月11日廢止)。
    高級中等教育法(2014年7月10日)。
    孫憶明(2005)。為何「跨領域學習能力」如此重要?天下雜誌部落格。取自http://blog.cw.com.tw/blog/profile/256/article/2661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發展建議書。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國家發展委員會(2017)。106-108年重點產業人才供需調查及推估彙整報告。臺北市:國家發展委員會。
    張春興、林清山(1991)。教育心理學。臺北巿:東華。
    張美玉(1999)。教育實習對實習教師的意義─從三位實習老師說起。教育實習輔導季刊,5(2),36-39。
    張文龍(2004)。創新能力之建構因素分析~以台灣設計科系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張羽函(2004)。大學促進青年就業力措施之考察:綜合大學與技職校院之比較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教育部(2013)。教育部人才培育白皮書。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7)。教育部中小學師資課程教學與評量協作中心「技術型高中適性教學與多元選修」議題小組第4次會議紀錄。取自https://depart.moe.edu.tw/ED7600/News.aspx?n=83397C021D906DE1&sms=C5D097AE49AFEE4C
    曹雅筑(2016)。運用跨領域教學提升國中學生自我認同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新北市。
    許仁豪(2017)。2016年芬蘭國家課程綱要政策形成之研究-制度邏輯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郭禎祥(2008)。當代藝術教育的省思―創造力、視覺文化與當代藝術。教師天地,153,36-41。
    郭權瑋(2016)。探討跨領域技術演進的技術發展趨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臺中市。
    陳雯蕙(2000)。大學生就業力發展之縱貫性研究:多層次分析架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陳奎熹(2007)。教育社會學(增訂三版)。臺北市:三民。
    陳新轉(2003)。「課程統整」理論與設計解說。臺北市:商鼎。
    陳照雄(2007)。芬蘭教育制度:培育高品質之國民,建立平等、安全、福利之社會。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陳嘉璐、呂昆懋(2009)。芬蘭中小學科技教育內涵。生活科技教育月刊,42(6)。
    喻薈融(2016)。中等學校跨領域美感課程教學案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喻薈融(2017)。中等學校跨領域美感課程教學案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曾祥榕(2016)。跨領域統整的教與學。國家教育研究院研討會。取自http://www.naer.edu.tw/ezfiles/0/1000/img/89/414127595.pdf/
    湯堯、徐慧芝及蘇建洲(2016)。大學校院理工科系跨領域課程品質評估量表發展之研究。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1(1)。
    馮惠敏、郭洪瑞(2018)。芬蘭國家核心課程改革中橫貫能力的培養。中國社會科學網。取自http://www.cssn.cn/jyx/jyx_ptjyx/201804/t20180427_4217479_3.shtml
    曹雅筑(2015)。運用跨領域教學提升國中學生自我認同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新北市。
    黃光雄(2000)。教學理論。高雄市:復文。
    黃光雄、蔡清田(1999)。課程設計─理論與實際。臺北市:五南。
    黃光雄、蔡清田(2001)。課程設計:理論與實踐。臺北市:五南。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臺北市:東華。
    黃政傑(1994)。課程教學之變革。臺北巿:師大書苑。
    黃政傑(2000)。落實實施職校新課程。載於黃政傑,技職教育的發展與前瞻。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政傑、李隆盛(1996)。高職課程標準修訂方向和共同架構之規劃研究。教育研究資訊,2,22-36。
    黃瑽寧(2017年5月)。從STEM教育,進化為STEAM教育。親子天下。取自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74185-%E9%BB%83%E7% 91%BD%E5%AF%A7%EF%BC%9A%E5%BE%9ESTEM%E6%95%99%E8%82%B2%EF%BC%8C%E9%80%B2%E5%8C%96%E7%82%BASTEAM%E6%95%99%E8%82%B2/
    黃譯瑩(1999)。從課程統整的意義與模式探究九年一貫新課程之結構。新北市:康軒。
    黃詩媚(2017)。教師領導應用於跨領域統整課程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淑雯(2013)。影響科技大學學生修讀跨領域學分學程因素之研究-以中部地區某國立科技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楊思偉(2006)。推動十二年國民教育政策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52(2),1-31。
    楊沛穎(2017)。不同學習風格對學習動機與投入之探究–以數位說故事法融入專題導向跨領域課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臺北市。
    經濟部(2011)。定義跨領域人才。經濟部人才快訊電子報。取自http://itriexpress.blogspot.com/2011/02/blog-post_9794.html。
    經濟部工業局(2017)。2018-2020年重點產業專業人才需求推估調查。臺北市:經濟部。
    葳格教育體系國際部(2018年2月)。教育4.0 跨領域學習 培育國際化未來領袖人才。商業週刊。取自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article.aspx?id=34648&type=Indep
    甄曉蘭(2003)。課程行動研究-實例與方法解析。臺北市:師大書苑。
    蔡清田(2014)。國民核心素養:十二年國教課程改革的DNA。臺北市:高等教育。
    蔡清田(2017)。核心素養的課程發展。臺北市:五南。
    鄭麗玉(1998)。認知心理學:理論與應用。臺北市:五南。
    鄭立婷(2016)。跨領域思維下運用科學史於大學通識課程之取徑(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賴婉媛(2004)。國民小學「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教師課程設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賴鳳照(2007)。芬蘭「不分年級制」高中課程改革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謝高橋(2004)。教育社會學。臺北巿:五南。
    劉彥均(2003)。跨領域教育課程培育跨領域人才之成效研究—以世新傳管系碩士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職業學校法(1932年12月17日公布,2016年5月11日廢止)。
    羅文基(1990)。技職教育專題研究。高雄市:復文。
    傅斌暉(2012)。高中藝術教師跨領域領導與協同教學之個案研究—以中山女中高瞻計畫(2007~2010)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戴世祐(2014)。臺灣高等教育跨設計領域課程現況之研究-以一般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Akao, Y. (1994). Development History of 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 The Customer Driven Approach to Quality Planning and Deployment. Minato, Tokyo: Asian Productivity Organization. ISBN 92-833-1121-3.
    Beane, J. A. (1997). Curriculum integration-Designing the core of democratic education. New York and London: Teachers College Press.
    Caldwell, B. & Harris, J. (2006). Comparative Governance, Administration and Finance for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in Selected Countrie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Center on Education and the Economy.
    Casey, M. S. (2005). Training Needs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for New Technologies Through the Use of Problem-based Inquiry,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Quarterly, 18(1), 110-124.
    DeVries, R., Zan, B., Hildebrandt, C., Edmiaston, R. & Sales, C. (2002). Developing constructivist early childhood curriculum: practical principles and activities. Teachers College Press: New York.
    Drake, S. M., & Burns, R. C. (2004). Meeting standards through integrated curriculum. Alexandria, Va: Associac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Eurydice (2010). Organization of the education system in Finland. Brussels, Belgium: European Commission.
    Feltovich, Spiro, Coulson, Spiro Feltovich, Coulson, Spiro & Boerger (1987). Multimedia learning environments: Issues of learner control and navigation.
    FNBE (2014). National Core Curriculum for Basic Education 2014. Helsinki city, Finland: Next Print Oy.
    Fruchter, R. & K. Emery (1999). Teamwork: assessing cross-disciplinary learning. Proceedings of the 1999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upport for collaborative learning. Palo Alto, California,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
    Glickman, C. D. (1990). Supervision in transition: A developmental approach. (2nd ed.). Boston: Allyn & Bacon.
    Kliebard, H. M. (1997). The rise of scientific curriculum making and its aftermath, In D.J. Flinders & S. J. Thornton (Eds.), The curriculum studies reader (pp.31-44). New York: Routledge.
    Kockelmans, J. J. (1979). Interdisciplinarity and higher education. University Park.
    Kron, F. W. (2008). Grundwissen Didaktik (5. Aufl). München: Reinhardt Verlag.
    Kuiper, W., Nieveen, N. en Visscher-Voerman, I. (2003). Curriculum development from a technical-professional perspective. In J. van den Akker, W. Kuiper, & U. Hameyer (Eds.), Curriculum Landscapes and Trends (pp. 1-10).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Legrady, G. (2006). Perspectives on collaborative research and education in media arts. Leonardo, 39(3), 214-218.
    McNeil, J. D. (1998). Reading comprehension: New direction for classroom practice (2nd Ed.). Glenview, IL: Scott, Foresman and Company.
    NAEA (1994). The National Visual Arts Standards. Retrieved from http://www.arteducators.org/store/NAEA_Natl_Visual_Standards1.pdf
    Noordegraaf, M. (2007). From Pure to HybridProfessionalism: Present-Day Professionalismin Ambiguous Public Domains. Administration & Society, 39(6), 761-785.
    Saaty, T. L. (1980).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McGraw Hill, Inc., New York.
    Siegmund, M., & Broecher, J. (2009). Pädagogische Grundlagen der Angewandten Kindheitswissenschaften. Norderstedt, Germany: Books on Demand.
    Simola, H. (2015). The Finnish Education Mystery: Historical and sociological essays on schooling in Finland. London, England: Routledge.
    Skilbeck, M. (1984).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London: Harper & Row.
    Spiro, R.J., Vispoel, W.P., Schmitz, J.G., Samarapungavan A., & Boerger A.E. (1987). Knowledge acquisition for application: Cognitive flexibility and transfer of training in ill-structured domains. Technical Report No. 409.
    Tyler, R. W.(1949). 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