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劉怡彣 Liu Yi-Wen |
---|---|
論文名稱: |
大學校園公共藝術對美感教育之影響─以國立中央大學為例 The Influence of Aesthetic Education from Public Art on University Campus |
指導教授: |
呂清夫
Lu, Ching-Fu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11 |
畢業學年度: | 9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05 |
中文關鍵詞: | 校園公共藝術 、公共藝術 、美感教育 、美感 |
英文關鍵詞: | public art on campus, public art, aesthetic education, aesthetic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95 下載:2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學校是教育與學習的場所,校園環境均有其教育的隱喻,會影響學生的思想、人格、學習、態度和價值觀,所以校園公共藝術不應只是美化校園的藝術品或是閒置空間的裝飾物,更應在互動與教育方面有更深層的意涵;在校園環境中融入公共藝術,期待公共藝術能將藝術帶入學生生活當中,產生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的成效。尤其在沒有藝術專業科系的大學校園內,公共藝術的設置過程及結果,是否能提供學生在接觸或欣賞這些作品時,產生美感體驗,進而產生對其美感教育的影響,是本文主要探討的內容。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校園內所設置之公共藝術對學生美感教育之影響,特別針對未設有藝術專業科系之大學,因此採用個案研究法進行研究,選擇素以理工科系著稱之國立中央大學為調查研究對象,同時運用「文獻分析法」、「問卷調查法」及「深度訪談法」進行校園公共藝術的環境美感及使用者觀感做調查。分析整理出中央大學校園公共藝術給予學生們的印象及所產生的觀感為何,以及參考專家們對本個案之校園公共藝術之評論與想法。
綜合學生及專家之結論,藉以了解國立中央大學之校園公共藝術是否達到美化空間、影響學生美感教育之目的,進而探討如何在未設有藝術專業科系的大學校園內,運用校園公共藝術,使非藝術科系學生也能受其美感教育之影響;並希望藉此提供同樣未設有藝術專業科系之大學未來在設置公共藝術時相關之規劃與建議。
University is a location for education and learning where there is some educational purpose to influence students’ thought, personality, study, attitude and value in its environment. Therefore, public art on campus should have deeper interactional and educational meaning rather than serving as a decorative artwork or decoration in the empty space. By integrating public art into university environment, public art is expected to bring art into students’ lives and achieve the goal of bring art into daily life and bringing art alive. This study aims to determine if the set up processes and results of public art in universities without art departments are capable of producing an aesthetic experience and further influencing student aesthetic education when students contact or appreciate these artworks.
This study aims to determine the influence on student aesthetic education by setting up public art on university campuses, especially those without art departments. Case study method is adopted with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well-know for its departments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s the study target to evaluate the environmental aesthetics of public art on campus, user perspective, the impression and reaction toward the public art from students and the comments from experts. With students’ and experts’ input, we tried to determine if public art in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successfully decorated the environment and influenced student aesthetic education, which may serve as reference for other public art set-up plans in other universities without art departments.
參考文獻
王秀雄(1998),《觀賞認知解釋與評價:美術鑑賞教育的學理與實務》。台北市:史博館,頁:77-102。
王明蘅(2004),2004年公共藝術國際研討會,〈公共空間環境與公共藝術〉,文建會,頁:155。
王柏魁(2005),〈台北縣中等學校校園公共藝術之研究〉,華梵大學工業設計系碩士班,頁:10。
古宴榕(2003),〈公共藝術運用在國小藝術教育課程模式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美勞教學碩士論文,頁:10。
布里姬‧漢莫Brigitte Hammer(1997),〈都市空間裡的藝術─藝術家創作自由與委託人間的衝突〉,《公眾藝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市美術館,頁:225-232。
石瑞仁(1995),〈公共藝術系列座談─藝術在公共空間中的運用及其所扮演的角色〉,《藝術家40:4=239》,頁:404-409。
朱光潛(1983),《論美與美感》,台北市:世華文化社,頁:117。
朱柔若譯(1996),《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揚智文化,頁118-147。(原書Herzog, Thomas (2001), Postmodern theory: Critical interrogations)。
江合建(2000),〈杜威的美育思想〉,《教育美學》,台北市:五南,頁:15。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2),文化藝術獎助條例第九條。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8),《公共藝術設置作業參考手冊》,台北市:文建會。
何清吟(1987),《兒童、美育、美術館─如何培養兒童視覺美感的能力》,台北市立美術館,頁:55。
吳仁潔(1996),〈公共藝術創作者理念與民眾解讀關係之研究─以新竹地區公共藝術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美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頁:50。
呂佩怡(2005),〈藝術能做什麼?─從「台北城市行動」談起〉,《藝術家60:3=358》,頁:180-211。
呂清夫(1997),〈台灣公眾藝術諸多問題〉,《公共藝術研習實錄》,台北: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頁:32。
呂清夫(1998),〈曲高和眾的公共藝術〉,《台灣建築報導雜誌34》,頁:34-41。
呂清夫(2002),〈公共藝術:大眾美感提升的歷程─論壇引言〉,《空間雜誌141/142》,頁:138。
李如儀(1995),〈百分比公共藝術示範計劃執行及審議作業要點〉,財團法人台北市開放空間文教基金會,頁:2,3。
李佳育(2004),〈台北捷運公共藝術設計與社區民眾互動之研究─以南勢角站為例〉,銘傳大學商業設計學系碩士論文,頁:7。
李美華等譯(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時英,頁:384,385。(原書Babbie, Earl (1998)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8th ed., Belmont. C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
李雄揮(1979),〈蔡元培美感教育思想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22。頁:495-503。
李意銘(2002),〈校園公共藝術推動與設置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頁:114。
林金龍(2002),〈「公共藝術」:空間、文化與實踐〉,《建築師28:4=329》,頁:96-101。
林保堯(1997),《公共藝術的文化觀》,台北市:藝術家,頁:2。
林珮淳(2003),〈不可能空間的再造〉,《藝術家57:3=340》,頁:184。
林曼麗(2003),〈藝術教育與二十世紀教育中應有的角色〉,《國家政策季刊》,頁:97,98。
林熺俊(2005),《街頭美學─設施公共藝術》,台北市:文建會,頁:37。
邱永裕(2004),〈兒童對校園公共藝術的美感判斷之個案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頁:7。
洪揚政(2008),〈地景藝術融入景觀設計中效應之研究〉,輔仁大學景觀設計學系碩士論文,頁:85,86。
胡寶林(2002a),〈校園公共藝術之參與和營造〉,《九一年公共藝術國際研討會實錄:校園規劃與公共藝術》,台北:文建會,頁:11-27。
胡寶林(2002b),〈台灣推動公共藝術「新」課題〉,《空間141/142》,頁:8-13。
胡寶林(2002c),〈本質與省思─公共藝術與本土城市藝術的遇合〉,《建築師28:10=335》,頁:72-77。
倪再沁(1997),《台灣公共藝術的探索》,台北市:藝術家,頁:28-76。
倪再沁(2003),《十年磨劍─台灣公共藝術的荊棘之路》,台北市:藝術家,頁:138,139。
徐壬衍(2008),〈彰化縣國民小學校園公共藝術表現方式分析研究〉,大葉大學造形藝術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頁:20,21。
高博銓(2002),〈教育研究法:焦點團體訪談法〉,《教育研究月刊103》,台北市:高等教育文化事業,頁:101。
張俊傑(1992),〈建立美育的基本觀念〉,《高雄師大『學校美感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研究論文與研討紀錄》,頁:24-36。
許芳菊(2006),〈美感教育 健全身心 啟發創造力〉,《天下雜誌2006教育特刊》,頁:47-50。
郭瓊瑩(1993),《都市開放空間與都市美學》,台北市:藝術家,頁:71。
陳文菁(2001),〈一位國小教師美感教育教學決定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頁:14。
陳木金(1999),〈美感教育的理念與詮釋之研究〉,刊載於88.04.17《國立臺灣藝術學院教育學程中心主辦『全人教育與美感教育詮釋與對話研討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6-51。
陳健(2003),〈創意的過程─由創作者觀點看公共藝術〉,公共藝術 網站,http://publicart.cca.gov.tw/enjoy/en.php?id=6,2010/04/18。
陳章瑞(1993),〈美術館外之公共藝術〉,《都市開放空間與都市美學》,台北市:藝術家,頁:72-80。
陳琳(2006),〈台灣高度視覺污染年代的來臨〉,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 網站,http://www.deoa.org.tw/events/780/2006,2010/03/15。
陸蓉之(1994),《公共藝術的方位》,台北市:藝術家,頁:12。
游淑惠(1997),〈公共藝術與人親近的生活美術館〉,《科技博物》,頁:80,81。
黃才郎(1995),〈百分比公共藝術示範計劃執行及審議作業要點〉,財團法人台北市開放空間文教基金會,公共藝術系列講座,黃才郎主講,頁:5-48。
黃光男(1985),〈美學與美術教育思想關係之研究〉,《高市文教19》,頁85-94。
黃承令(2003),〈作品自明性─議題、基地、場域的公共藝術〉,《藝術家57:3=340》,頁:192-196。
黃健敏(1992),《美國公眾藝術》,台北市:藝術家,頁:19。
葉立誠、葉至誠編(1999),《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鼎文化公司,頁:123-166。
葉朗(1987),《中國美學的巨擘》,台北市:金楓。
劉伯樂(1997),《和青少年談公共藝術》,台北市:藝術家,頁:29。
劉俊毅(1994),〈公共藝術在都市環境中運用之探討〉,成功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頁:14。
慕心,戴育賢譯(1999),《美國公共藝術評論》,台北市:遠流,頁:239-264。(原書Harrier F. Senie & Sally Webster(1992),Critical Issues in Public Art。)
鄭乃銘(1997),《藝術家看公共藝術》,台北市:藝術家,頁:14-68。
黎志文(1995),〈百分比公共藝術示範計劃執行及審議作業要點〉,財團法人台北市開放空間文教基金會,黎志文發言記錄,頁:5-15。
賴純純(2005),〈我們共同的情感、記憶與夢想〉,《美育145》,頁:12-18。
賴新龍(1997),〈公共藝術在台灣〉,《公眾藝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市:高雄市立美術館,頁:276。
謝義勇(1990),〈蔡元培以美感教育為基礎的社會教育觀〉,《社教雙月刊37》,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頁50-57。
顏名宏(2004),〈92年公共藝術台灣現象〉,中華民國公共藝術教育發展協會 網站,http://www.patw.org.tw/patw/read.php?97,2010/04/20。
羅美蘭(1993),〈藝術教育的美學理論基礎─各派美學理論對藝術教育的啟示〉,《現代美術48》,頁27-32。
蘇永森(2004),〈校園公共藝術作為空間美感教育媒介之研究─以台北市福星、文昌及士東國小為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頁:13。
蘇振明(2002),〈公共藝術:大眾美感提升的歷程─論壇引言〉,《空間雜誌141/142》,頁:136-143。
Benjamin F. Crabtree & William L. Miller (1999) .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2nd Ed.) . Thousand Oaks,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Michael Cummings(2002), Percent for Art in New York City/Artist, http://www.ci.nyc.ny.us/html/dcla/html/panyc/cummings.html,NYC.gov,2010/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