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丁千恬 |
---|---|
論文名稱: |
明代中後期戲曲的教化功能研究--以蘇州府為中心 |
指導教授: | 周愚文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8 |
畢業學年度: | 9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48 |
中文關鍵詞: | 教化 、戲曲 、蘇州 、明代中葉 |
英文關鍵詞: | social education, Chinese drama, Suzhou, the Middle-Late Ming Dynasty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20 下載:10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要透過明代中後期蘇州府戲曲文本的創作,以及當時流行的戲曲作品,探討其中傳達的教化意涵,並從劇本流通及演出場所,了解戲曲對明代百姓的影響。研究發現如下:
一、明世宗嘉靖年間,流寓太倉的魏良輔改良崑曲後,受到文人雅士的喜愛,再加上明代中後期的蘇州府,經濟繁榮,商業手工業和城市經濟快速發展,以及文風鼎盛、市民階層興起、印刷術發達等因素,使得蘇州崑曲大盛。
二、蘇州地區劇作家輩出,無論是戲曲作品的創作或是舞台上的搬演都十分頻繁。蘇州書坊與臨近的金陵書坊,自神宗萬曆以降,開始大量刊刻戲曲作品。另外,文人在家中多有蓄養歌妓,而在歌樓酒館、節日廟會、商人會館中,也都能看到戲曲的活動。
三、道德倫理的觀念為戲曲創作的主軸,忠臣、孝子、義民、節婦是多數劇本的主要關節。透過劇情的鋪陳傳達出勸善警世的思想,並透過因果報應以及鬼神之說,呼籲世人不可為惡。另外,作者也善用俗諺俚語,促進教化的傳遞與接收。
四、劇本中反映了當時社會現況及問題,也傳遞出統治者與士人的價值觀。而戲曲作品中歌頌的男女情愛,展現真實情感,乃是受到百姓推崇與讚揚。
總之,中國戲曲一向給予人們「寓教於樂」的印象,透過戲曲演出活動,將忠孝節義等道德觀念,在潛移默化下,影響著眾多百姓,發揮出戲曲勸人為善的教化功能。對於戲曲演出頻繁的明代中後期社會而言,實在具有不容忽視的力量。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quire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and influence of the Chinese dramas at Suzhou Prefect in the Middle-Late Ming Dynasty, by way of studying the scripts, circul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those dramas.
During the Jia Jing reign, Wei Liang-fu reformed the Kunqu (Kun Tune) and made it be popular. Moreover, at Suzhou Prefect in that period, some factors, such as the booming city, business and literature, the emergence of civil societ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rinting technology, made the Kunqu more popular.
At that time, the dramatists came at an unparalleled rate at Suzhou. The creations and performances of dramas appeared constantly. Since the Wan-Li reign, publishers at Suzhou Prefect and in Jinling published a large number of dramas texts (Scenarios). Many literators hired private drama actors/actresses at home. However, commoners could enjoy performances at public houses, temple fairs, or assembly halls.
The main function of Chinese dramas was moral and socialized. The key values in those dramas’ texts were to be the roles of loyal courtiers, dutiful sons, righteous people, or virtuous women. Besides, the Chinese dramas also transmitted a core thoughts or messages of being good but not evil through the karma and ghost stories.
The Chinese dramas also reflected social situations and problems in that period, and transmitted what values the scholars emphasized.
In conclusion , the Chinese dramas always made an impression of “learning by play” on people. Through the performances, the Chinese dramas conveyed moral ideas and influenced people unobtrusively and imperceptibly. There were a lot of drama performances in that period, therefore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the dramas could not be ignored.
一、史料
(一)史籍
周‧荀況撰,唐‧楊倞注,《荀子》,收於《二十二子》,台北:先知,1976。
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正義,清‧阮元校勘,《毛詩正義》,收於《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台北:藝文,1985。
漢‧司馬遷,《史記》,上海:上海古籍,1986。
漢‧許慎,《說文解字注》,台北:萬卷樓,1999。
漢‧趙歧注,宋‧孫奭疏,清‧阮元校勘,《孟子注疏》,收於《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台北:藝文,1985。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清‧阮元校勘,《禮記正義》,收於《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台北:藝文,1985。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清‧阮元校勘,《儀禮注疏》,收於《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台北:藝文,1985。
東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上海:上海古籍,1986。
唐‧李延壽,《南史》,上海:上海古籍,1986。
宋‧王慶麟輯,清‧丁杰後定,清‧張惠言訂正,《周易鄭注》,收於《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1995。
《明太祖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1968。
《明神宗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1968。
明‧李東陽等撰,申時行等重修,《大明會典》,台北:文海,1964。
明‧馮應京,《皇明經世實用編》,台北:成文,1967。
清‧李周望輯,《明清歷科進士提名碑錄》,台北:華文,1969。
清‧徐開任,《明名臣言行錄》,收於《明代傳記叢刊》,台北:明文,1991。
清‧張廷玉,《明史》,上海:上海古籍,1986。
清‧龍文彬,《明會要》,台北:世界,1960。
(二)曲學相關論著
明‧王世貞,《曲藻》,收於中國戲曲研究院主編,《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四)》,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
明‧王驥德,《曲律》,收於中國戲曲研究院主編,《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四)》,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
明‧朱權,《太和正音譜》,收於中國戲曲研究院主編,《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三)》,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
明‧何良俊,《曲論》,收於中國戲曲研究院主編,《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四)》,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
明‧呂天成,《曲品》,收於中國戲曲研究院主編,《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六)》,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
明‧李玉,《北詞廣正譜》,台北:台灣學生,1987。
明‧沈德符,《顧曲雜言》,收於中國戲曲研究院主編,《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四)》,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
明‧沈寵綏,《度曲須知》,收於中國戲曲研究院主編,《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五)》,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
明‧沖和居士編,《怡春錦》,收於王秋桂主編,《善本戲曲叢刊》,台北:學生,1987。
明‧青溪菰蘆釣叟編,《醉怡情》,收於王秋桂主編,《善本戲曲叢刊》,台北:學生,1987。
明‧胡文煥編,《群音類選》,收於王秋桂主編,《善本戲曲叢刊》,台北:學生,1987。
明‧凌濛初,《譚曲雜劄》,收於中國戲曲研究院主編,《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四)》,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
明‧徐復祚,《曲論》,收於中國戲曲研究院主編,《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四)》,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
明‧徐渭,《南詞敘錄》,收於中國戲曲研究院主編,《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三)》,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
明‧秦淮墨客選輯,《樂府紅珊》,收於王秋桂主編,《善本戲曲叢刊》,台北:學生,1987。
明‧張琦,《衡曲塵譚》,收於中國戲曲研究院主編,《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四)》,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
明‧無名氏編,《歌林拾翠》,收於王秋桂主編,《善本戲曲叢刊》,台北:學生,1987。
明‧鋤蘭忍人選輯,《玄雪譜》,收於王秋桂主編,《善本戲曲叢刊》,台北:學生,1987。
清‧李漁,《閒情偶記》,收於中國戲曲研究院主編,《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七)》,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
清‧焦循,《劇說》,收於中國戲曲研究院主編,《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八)》,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
清‧黃文暘、董康撰,《曲海總目提要》,台北:新興,1979。
清‧錢德蒼輯,汪協如校,《綴白裘》,台北:中華,1967。
(三)戲曲作品
元‧施惠,《幽閨記》,收於明‧毛晉,《六十種曲》,北京:中華,1990,冊3。
明‧王世貞,《鳴鳳記》,收於明‧毛晉,《六十種曲》,北京:中華,1990,冊2。
明‧王實甫,《西廂記》,收於明‧毛晉,《六十種曲》,北京:中華,1990,冊3。
明‧王穉登,《全德記》,收於《全明傳奇續編》,台北:天一,1996。
明‧李玉,《一笠菴彙編清忠譜傳奇》,收於《古本戲曲叢刊(三集)》,上海:商務,1957,冊5。
明‧李玉,《一笠菴新編一捧雪傳奇》,收於《古本戲曲叢刊(三集)》,上海:商務,1957,冊4。
明‧李玉,《一笠菴新編人獸關傳奇》,收於《古本戲曲叢刊(三集)》,上海:商務,1957,冊4。
明‧李玉,《一笠菴新編占花魁傳奇》,收於《古本戲曲叢刊(三集)》,上海:商務,1957,冊5。
明‧李玉,《一笠菴新編永團圓傳奇》,收於《古本戲曲叢刊(三集)》,上海:商務,1957,冊4。
明‧李玉,《一笠菴新編眉山秀傳奇》,收於《古本戲曲叢刊(三集)》,上海:商務,1957,冊5。
明‧沈采,《千金記》,收於明‧毛晉,《六十種曲》,北京:中華,1990,冊2。
明‧沈采,《還帶記》,收於《全明傳奇續編》,台北:天一,1996。
明‧沈璟,《一種情》,收於《古本戲曲叢刊(初集)》,上海:商務,1954,冊11。
明‧沈璟,《重校十無端巧合紅蕖記》,收於《古本戲曲叢刊(三集)》,上海:商務,1957,冊1。
明‧沈璟,《埋劍記》,收於《古本戲曲叢刊(初集)》,上海:商務,1954,冊10。
明‧沈璟,《桃符記》,收於《古本戲曲叢刊(初集)》,上海:商務,1954,冊10。
明‧沈璟,《博笑記》,收於《古本戲曲叢刊(初集)》,上海:商務,1954,冊11。
明‧沈璟,《義俠記》,收於明‧毛晉,《六十種曲》,北京:中華,1990,冊10。
明‧沈璟,《雙魚記》,收於《古本戲曲叢刊(初集)》,上海:商務,1954,冊11。
明‧周履靖,《錦箋記》,收於明‧毛晉,《六十種曲》,北京:中華,1990,冊9。
明‧邵璨,《香囊記》,收於明‧毛晉,《六十種曲》,北京:中華,1990,冊1。
明‧邱濬,《伍倫全備忠孝記四卷》,收於林侑蒔主編,《全明傳奇》,台北:天一,1985。
明‧徐復祚,《投梭記》,收於明‧毛晉,《六十種曲》,北京:中華,1990,冊8。
明‧徐復祚,《紅梨記》,收於明‧毛晉,《六十種曲》,北京:中華,1990,冊7。
明‧徐復祚,《宵光記》,收於《古本戲曲叢刊(初集)》,上海:商務,1954,冊12。
明‧徐霖,《繡襦記》,收於明‧毛晉,《六十種曲》,北京:中華,1990冊7。
明‧袁于令,《西樓記》,收於明‧毛晉,《六十種曲》,北京:中華,1990,冊8。
明‧袁于令,《鷫鸘裘》,收於《古本戲曲叢刊(二集)》,上海:商務,1955,冊11。
明‧高明,《琵琶記》,收於明‧毛晉,《六十種曲》,北京:中華,1990,冊1。
明‧高濂,《玉簪記》,收於明‧毛晉,《六十種曲》,北京:中華,1990,冊3。
明‧張鳳翼,《虎符記》,收於《古本戲曲叢刊(初集)》,上海:商務,1954,冊8。
明‧張鳳翼,《紅拂記》,收於明‧毛晉,《六十種曲》,北京:中華,1990,冊3。
明‧張鳳翼,《徐孝克孝義祝髮記》,收於《古本戲曲叢刊(初集)》,上海:商務,1954,冊8。
明‧張鳳翼,《灌園記》,收於明‧毛晉,《六十種曲》,北京:中華,1990,冊10。
明‧張鳳翼,《竊符記》,收於《古本戲曲叢刊(三集)》,上海:商務,1957,冊1。
明‧梁辰魚,《浣紗記》,收於明‧毛晉,《六十種曲》,北京:中華,1990,冊1。
明‧陳繼儒,〈西樓記‧原序〉,收於魏同賢主編,《馮夢龍全集(十三)》,南京:江蘇古籍,1993,〈墨憨齋重定西樓楚江情傳奇〉。
明‧湯顯祖,《還魂記》,收於明‧毛晉,《六十種曲》,北京:中華,1990,冊4。
明‧湯顯祖原著,徐朔方、楊笑梅校注,《牡丹亭》,台北:里仁,1995。
明‧無名氏,《白兔記》,收於明‧毛晉,《六十種曲》,北京:中華,1990,冊11。
明‧馮夢龍,《墨憨齋定本傳奇(下)》,收於魏同賢主編,《馮夢龍全集(十三)》,南京:江蘇古籍,1993,〈墨憨齋重定永團圓傳奇〉。
明‧馮夢龍,《墨憨齋定本傳奇(上)》,收於魏同賢主編,《馮夢龍全集(十二)》,南京:江蘇古籍,1993,〈墨憨齋重定三會親風流夢傳奇〉。
明‧馮夢龍,《墨憨齋定本傳奇(上)》,收於魏同賢主編,《馮夢龍全集(十二)》,南京:江蘇古籍,1993,〈墨憨齋重定新灌園傳奇〉。
明‧馮夢龍,《墨憨齋定本傳奇(上)》,收於魏同賢主編,《馮夢龍全集(十二)》,南京:江蘇古籍,1993,〈墨憨齋重定萬事足傳奇〉。
明‧馮夢龍,《墨憨齋定本傳奇(上)》,收於魏同賢主編,《馮夢龍全集(十二)》,南京:江蘇古籍,1993,〈墨憨齋重定雙雄記傳奇〉。
明‧馮夢龍,《墨憨齋定本傳奇(上)》,收於魏同賢主編,《馮夢龍全集(十二)》,南京:江蘇古籍,1993,〈墨憨齋詳定酒家傭傳奇〉。
明‧顧大典,《青衫記》,收於明‧毛晉,《六十種曲》,北京:中華,1990,冊7。
明‧顧大典,《葛衣記》,收於《古本戲曲叢刊(五集)》,上海:上海古籍,1986,冊1。
(四)文集筆記
唐‧宋若華,《女論語》,收於明‧陶宗儀編,《說郛》,台北:台灣商務,1983。
唐‧若那跋陀羅、會寧等譯,《大般涅槃經》,收於《龍藏》,台北縣:世樺,2003。
唐‧鄭氏,《女孝經》,收於明‧陶宗儀編,《說郛》,台北:台灣商務,1983。
宋‧汪洙,《神童詩》,收於李宗為校注講析,《千家詩神童詩續神童詩》,上海:上海古籍,1993。
宋‧高承,《事物紀原》,台北:台灣商務,1982。
宋‧葉夢得,《石林燕語》,台北:藝文,1965。
宋‧歐陽脩,〈瀧岡阡表〉,收於陰法魯主編,柯昆霖校諃,《古文觀止譯注》,台北:建安,1996。
宋‧蘇軾撰,清王文誥、馮應榴輯注,《蘇軾詩集(下)》,台北:學海,1985。
明‧王守仁,《王陽明全書》,台北:正中,1966。
明‧王錡,《寓圃雜記》,北京:中華,1984。
明‧王穉登,《吳社編》,收於《筆記小說大觀(四)》,台北:新興,1974。
明‧朱彝尊,《靜志居詩話》,北京:人民文學,1990。
明‧何良俊,《四友齋叢說》,收於《元明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1959。
明‧余繼登,《典故紀聞》,台北:新興,1983。
明‧吳偉業,《吳詩集覽》,收於《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2002。
明‧李維禎,《大泌山房集》,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台南:莊嚴文化,1997。
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台北:偉文,1976。
明‧祁彪佳,《祁忠敏公日記》,收於《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北京:書目文獻,1993。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收於《叢書集成》,台北,新文豐,1989。
明‧范濂,《雲間據目鈔》,收於《叢書集成三編》,台北:新文豐,1986。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台北:世界,1986。
明‧唐寅,《唐伯虎全集》,台北:水牛,1987。
明‧徐樹丕,《識小錄》,台北:新興,1985。
明‧海瑞,《海忠介公全集》,台北:海忠介公全集輯印委員會,1973。
明‧袁中道,《遊居柿錄》,收於《筆記小說大觀(七編)》,台北:新興,1982。
明‧袁宏道,《袁中郎全集》,台北:學人月刊,1971。
明‧袁黃,〈功過格分類彙編〉,收於《叢書集成續編》,台北:新文豐,1989。
明‧張大復,《梅花草堂集》,台北:新興,1979。
明‧張岱,《陶庵夢憶》,台北:漢京,2004。
明‧張翰,《松窗夢語》,上海:上海古籍,1986。
明‧陸容,《菽園雜記》,台北:廣文,1970。
明‧湯顯祖,《湯顯祖集》,台北:洪氏,1975。
明‧馮夢禎,《快雪堂日記》,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台南:莊嚴文化,1997。
明‧馮夢龍,《太霞新奏》,收於魏同賢主編,《馮夢龍全集(十四)》,南京:江蘇古籍,1993。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收於魏同賢主編,《馮夢龍全集(二)》,南京:江蘇古籍,1993。
明‧馮夢龍,《挂枝兒》,收於魏同賢主編,《馮夢龍全集(十八)》,南京:江蘇古籍,1993。
明‧馮夢龍,《情史類略》,收於魏同賢主編,《馮夢龍全集(七)》,南京:江蘇古籍,1993。
明‧馮夢龍,《醒世恆言》,上海:上海古籍,1996。
明‧葉紹袁,《啟禎記聞錄》,收於《痛史》,台北:廣文,1968。
明‧劉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北京:北京古籍,1983。
明‧潘之恆,《潘之恆曲話》,北京:中國戲劇,1988。
明‧鄭敷教,〈周鐵墩傳〉,收於清‧褚人穫,《堅瓠集》,濟南:齊魯書社,2001。
明‧鄭敷教,《鄭桐庵筆記補逸》,收於《叢書集成續篇》,上海:上海書店,1994。
明‧薛瑄,《敬軒文集》,收於《四庫全書珍本》,台北,台灣商務,1982。
明‧謝肇淛,《五雜俎》,台北:新興,1971。
明‧歸有光,《震川先生集》,台北:源流,1983。
明‧魏校,《莊渠遺書》,收於《四庫全書珍本》,台北:台灣商務,1974。
明‧顧起元,《客座贅語》,收於《元明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1959。
清‧王抃,《王巢松年譜》,收於《叢書集成續編》,上海:上海書店,1994。
清‧余懷,《板橋雜記》,收於《叢書集成新編》,台北:新文豐,1986。
清‧侯方域,《壯悔堂集》,台北:台灣中華,1966。
清‧冒襄,《影梅庵憶語》,收於《叢書集成續編》,上海:上海書店,1994。。
清‧袁棟,《書隱叢說》,收於《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2002。
清‧張潮,《虞初新志》,北京:北京,2000。
清‧曹雪芹,《紅樓夢》,台北縣:智揚,1994。
清‧陸文衡,《嗇菴隨筆》,台北:廣文,1969。
清‧鄒樞,《十美詞紀》,收於《叢書集成續編》,上海:上海書店,1994。
清‧雷琳,《漁磯漫鈔》,上海:掃葉山房石印本,1913。
清‧蒲松齡,《聊齋誌異》,台北:大中國,1996。
清‧錢謙益,《列朝詩集》,台北:明文,1991。
《三字經》,收於《國學精粹》,台北:哲志,1971。
《增廣昔時賢文》,收於《國學精粹》,台北:哲志,1971。
馬可波羅著,《馬可波羅遊記》,台北:商周,2005。
(五)地方志
宋‧范成大,《吳郡志》,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1983。
明‧牛若麟纂輯,《崇禎吳縣志》,收於《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編》,上海:上海書店,1990。
明‧林世遠、王鏊纂修,《正德姑蘇志》,收於《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編》,上海:上海書店,1990。
明‧張采,《太倉州志》,明崇禎十五年(1642)刊,清康熙十七年(1678)修補本。
明‧郭經修,唐錦纂,《弘治上海志》,昆明:中華,1940。
明‧董斯張,《吳興備志》,收於《叢書集成續編》,台北:新文豐,1991。
清‧王祖畬,《江蘇省太倉州志》,台北:成文,1975。
清‧李銘皖等修,馬桂芬等纂,《江蘇省蘇州府志》,台北:成文,1970。
清‧陳纕等修,倪師孟等纂,《乾隆‧吳江縣志》,收於《中國方志叢書》,台北:成文,1975。
淸‧趙廷璣修,柳上芝纂,《福建省壽寧縣志》,台北:成文,1974。
劉兆佑編,《萬曆嘉定縣志》,台北:台灣學生,1987。
二、今人論著
(一)專書
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戲曲志‧江蘇卷》,北京:中國ISBN中心,1992。
孔祥文,《中國女性史話》,台北:青文,1991。
毛禮銳,《中國教育通史》,濟南:山東教育,1987。
王安祈,《明代傳奇之劇場及其藝術》,台北:台灣學生,1986。
王安祈,《明代戲曲五論》,台北:大安,1990。
王利器,《元明清三代禁毀小說戲曲史料》,上海:上海古籍,1981。
王強,《會館戲臺與戲劇》,台北:文津,2000。
王璦玲,〈晚明清初戲曲中情理觀之轉化及其意義〉,收於《傳統中華文化與現代價值的激盪與調融(一)》,台北:喜瑪拉雅研發會,2002。
古吳軒出版社,《蘇州戲曲志》,吳縣:古吳軒出版社,1998。
白新良,《中國古代書院發展史》,天津:天津大學,1995。
任繼愈主編,《宗教詞典》,上海:上海辭書,1981。
江澄波、杜信孚、杜永康,《江蘇刻書》,南京:江蘇人民,1993。
吳宣德,《中國教育制度通史》,濟南:山東教育,2000。
吳毓江校注,《墨子校注》,台北:廣文,1978。
李致忠,《歷代刻書考述》,成都:巴蜀書社,1990。
李嘉球,《蘇州狀元》,蘇州:蘇州大學,1999。
李嘉球,《蘇州梨園》,福州:福建人民,1998。
李劍南,《朱子治家格言》,台北:永安,1973。
杜信孚,《明代版刻綜錄》,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83。
汪詩佩,《乾嘉時期崑劇藝人在表演藝術上因應之探討》,台北:學海,2000。
周何總主編,《國語活用辭典》,台北:五南,2003。
周貽白,《中國戲劇史長編》,上海:上海書局,2004。
周傳家,《中國古代戲曲》,北京:商務,1996。
周愚文,《中國教育史綱》,台北:正中,2001。
周臘生,《明代狀元奇談‧明代狀元譜》,北京:紫禁城,1993。
孟森,《西樓記傳奇考》,收於《心史叢刊》,台北縣:文海,1982。
林金村、高壽先、梁勇,《中國明代經濟史》,北京:人民,1994。
南炳文、湯綱,《明史》,上海:上海人民,2003。
洪煥春,〈明清蘇州地區資本主義萌芽初步考察:蘇州工商業碑刻資料剖析〉,收於南京大學編,《明清資本主義萌芽研究論文集》,上海:人民,1981。
胡世厚、鄭紹基主編,《中國古代戲曲家評傳》,鄭州:中州古籍,1992。
張秀民,《中國印刷史》,上海:上海人民,1989。
張秀民,《中國印刷術的發明及其影響》,台北:文史哲,1988。
張庚、郭漢城,《中國戲曲通史》,台北:丹青,1986。
張燕瑾,《中國戲劇史》,台北:文津,1993。
莊一拂,《古典戲曲存目彙考》,上海:上海古籍,1982。
郭成康、王天有、成崇德主編,《元明清史》,台北:五南,2002。
陳谷嘉、鄧洪波,《中國書院制度研究》,杭州:浙江教育,1997。
陳東原,《中國婦女生活史》,台北:河洛,1979。
陳學文,《明清社會經濟史研究》,台北:稻禾,1991。
陳寶良,《明代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4。
陸蕚庭,《崑劇演出史稿》,台北:國家,2002。
傅衣凌主編,楊國禎、陳支平著,《明史新編》,台北:昭明,1999。
傅佩榮解讀,《論語》,台北:立緒文化,1999。
曾永義,〈論說「戲曲劇種」〉,收於《論說戲曲》,台北:聯經,1997。
華瑋,《明清婦女戲曲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史哲研究所,2003。
黃彰健編,《明代律例彙編》,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史哲研究所,1979。
葉長海,《中國戲劇學史稿》,台北:駱駝,1987。
董家遵,《歷代節婦烈女的統計》,收於鮑家麟編,《中國婦女史論集》,台北:牧童,1979。
劉鋒,《道教的起源與形成》,台北:文津,1994。
鄭如斯、肖東發,《中國書史》,北京:書目文獻,1996。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台北:風雲,1990。
賴炎元、黃俊郎注釋,《新譯孝經讀本》,台北:三民,1992。
羅錦堂,《中國戲曲總目彙編》,香港:萬有,1966。
羅錦堂,《明代劇作家考略》,香港:龍門,1966。
(二)學位論文
丁淑萍,《明代社學之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2,未出版。
李佳蓮,《清初蘇州劇作家研究》,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未出版。
李相喆,《明代戲曲創作論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未出版。
林淑蕙,《清初前期話本小說之命運觀研究:以命運與角色之互動及其教化功能為考察點》,台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9,未出版。
邵曼珣,《明代中期蘇州文人生活研究》,台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1,未出版。
柯瓊瑜,《三言教化功能之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未出版。
洪麗淑,《明中葉至清初文人與戲劇關係之研究》,台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未出版。
高美華,《明代時事新劇》,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未出版。
張仁淑,《明雜劇之歷史劇研究》,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5,未出版。
郭姿吟,《明代書籍出版研究》,台南,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未出版。
陳昭珍,《明代書坊之研究》,台北,台灣大學圖書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未出版。
陳慧珍,《明代文士化南戲之研究》,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7,未出版。
麥杰安,《明代蘇常地區出版事業之研究》,台北,台灣大學圖書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未出版。
詹康,《明代的教化思想》,台北,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未出版。
(三)期刊文章
巫仁恕,〈明清之際江南時事劇的發展及其所反映的社會心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集刊》,31,1999.06,頁5-48。
柯香君,〈明代徽商與戲曲關係之研究〉,《逢甲人文社會學報》,14,2007.06,99-129。
徐扶明,〈折子戲簡論〉,《戲曲藝術》,2,1989。
曾永義,〈中國戲曲之本質〉,《世新中文研究集刊》,1,2005.06,頁23-66。
曾永義,〈明代帝王與戲曲〉,《台大文史哲學報》,40,1995.06,頁1-23。
程毅中,〈試論古代歷史劇〉,《文學遺產增刊》,9,1962.01。
三、英文資料
Ping-ti Ho, 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 Aspects of Social Mobility, 1368-1911. New York: John Wiley& Sons. 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