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素年 CHEN,SU-NIAN |
---|---|
論文名稱: |
台語融入國語文教學模式探究~以小一為例 A Study on the Model for Integrating Taiwanese into Mandarin Teaching: A Case of First Grade School Students |
指導教授: |
李勤岸
Li, Khin-Huan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臺灣語文學系 Department of Taiwan Culture,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
論文出版年: | 2010 |
畢業學年度: | 9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20 |
中文關鍵詞: | 台語 、母語教學 、融入教學 、雙語教育 、語言教學 、國語文教學 |
英文關鍵詞: | Taiwanese, Mother Tongue Teaching, Integrated Teaching, Bilingual Instruction, Language Teaching, Mandarin Teaching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13 下載:2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語言會因人、事、時、地、物的不同而呈現其差異性與變動性,故而其學習也應該橫跨、統整在所有的學習領域中。然而,目前的台語教學,卻停留在以教材為核心的「定時教學」方式,更因每週只有一節而無法精熟學習(mastery learning),因而學習成效不佳。
就母語教學理論建構和語言規劃而言,學習語言最重要的是營造一個有利的學習環境。因此,學校在推展本土語言教學時,若能配合一般課程的教學進度,採「融入教學」方式,應相當具有可行性。
在一個教學語言是華語的教育體制之下,本研究以小一級任老師的立場
,提供學童華、台語雙語並行的教學系統,除善加利用學童原已知、已有的知識經驗外,並將以此為起點,再從中一點一滴將台語文的課程予以轉化、對照後融入教學,以逐步建構小一學童台語文的知識和能力。
本研究旨在探討如何利用台北縣小一學童國語文教學的相關課程實施台
語教學,以拓展台語的學習範疇。研究者在設計國語文課程時,將有規劃、有系統地提供完整、真實、功能性與多元的台語文材料,並給予學習者充分的時間、機會,實際去聽、說、讀、寫,以協助小一學童發展、建構台語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的功能知覺與學習。
A language changes and varies with persons, things, times, places, and objects, so language learning should be included in all of the learning areas. However, Taiwanese language teaching has not only stayed at the Timing Teaching, which is centered on teaching materials, but also limited to one lesson per week. As a result, it fails to achieve mastery learning and decreases learning efficiency.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and design of Mother Tongue Teaching, it is important to create a favorable environment for language learning. Therefore, when promoting vernacular education, it could be feasible to combine it with general curriculums on the one hand, and to adopt Integrated Teaching on the other.
As a teacher in an education system using Chinese to teach, I provide the first-grade school students with a bilingual instruction and take advantage of their own experiences or knowledge. In doing so, I try to transform the Taiwanese language curriculum and compare it with my teaching so as to gradually build their capacity and knowledge of Taiwanese.
The thesis studies how to practice Taiwanese teaching by making use of the Mandarin related curriculums for the first-grade school students in Taipei County and to expand its scope. As organizing the Mandarin curriculum, I systematically offer complete, real, various, and versatile materials of Taiwanese to it. Also, I give students sufficient time and opportunities to listen, to speak, to read, and to write, helping to develop and construct their perceptional function and learning capacity of the spoken and written Taiwanese.
壹、中文部份
Á瘂弦、陳義芝(1997)。《世界中文報紙副刊學綜論》。行政院文化
建設委員會。
Âng洪惟仁(1992)。《台灣語言危機》。台北:前衛出版社。
Âng洪惟仁( 1992d)。〈日據時代的台語教育〉。《台灣風物》,
42卷3期,頁49-80。
Au歐用生(1995)。〈鄉土教育的理念與設計〉。載於黃政傑、李隆盛主編
《鄉土教育》。台北:漢文出版社。
Au歐用生(2003b)。《課程典範再建構》。高雄:麗文
Bí米雅釋,真珠真理子著(2006)。《怕浪費的奶奶》。台北:三之三文化
事業公司
Giâm顏弘志、蔡佩芳、蔡沛婕(2006)。〈生命教育的實踐:國小九年一
貫課程之合作行動研究〉。載於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主編《建置台灣主體性的課程教學-課程與教材設計》。台北:冠學
文化出版社。
Gôo吳信鳳、沈紅玫譯,Patton O.Tabors著(2002)。《一個孩子,兩種
語言》。台北:心理出版社。
Gôo吳明隆(2002)。《教育行動研究導論-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出版社。
Gôo吳美慧(2004)。《解嚴後臺灣語言教育政策之發展》。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
Gôo吳敏而(2005)。〈另類的語文評量:學生的宣言〉。 《現代教育論
壇(十五)》。
Gôo吳玫瑛(2009)。〈裴瑞˙諾德曼-西方兒童文學批評論述開拓者〉。
國語日報98.1.18第4版。
Hā 夏林清等譯,Altrichter,Posch & Somekh著(1997)。
《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台北:遠流出版社。
Hái海翁台語文學雜誌囡子詩:「創刊號、1、3、7、13、16、17、21、
19、24、26、27、29、30、31、32、37、38、40、43、44、49、46、
52、54、56、59、60、64、66、67、74、75、74」等期。台南:開朗
雜誌事業有限公司。
Hô何三本(1995)。〈第一屆小學語文課程教材教法國際學術研討籌備經過
及其意義〉收錄於台東師院主編《第一屆小學語文課程教材教法國際學術
研討會論文集》。
Hô何三本(2002)。《九年一貫聽說教學》。台北:五南出版社。
Iâu姚榮松(2001)。〈談九年一貫課程本國語文閩南語第一階段的兩種教
學策略〉。《國文天地》,17(7),頁8-15。
Iû 游家政(2002)。《課程革新》。台北:師大書苑。
Iûnn楊智穎(2002)。《國民小學鄉土語言課程實施之研究—以三所國小
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Iûnn楊嵐智(2002)。《小學教師實施閩南語課程之個案研究》。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Kán簡紅珠、蔡宗河(2006)。〈從全球化的觀點省思教學效能的研究〉。
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課程教學的本土化與全球化》。
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Kang江文瑜(1994)。〈國語科〉。載於吳密察、江文瑜編《體檢國小教
科書》。台北:前衛書局。
Kang江春標(1998)。〈讓台語教學活絡起來-台語嘛亦通〉。《教師
之友》39(3),頁10-16。
Kàu教育部(1994)。《國民小學鄉土教學活動課程標準》。台北:省政府
公報冬字第73期.
Kàu教育部(1995)。《國民中小學臺灣鄉土語言輔助教材大綱專案研究
報告》。台北:教育部。
Kàu教育部(1998)。《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台北:
教育部。
Kàu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
教育部。
Kàu教育部(2001)。《國民中小學原住民語言、閩南語及客家語教學模式
設計與評量方法》。台北:教育部國民教育司。
Kàu教育部(2003a)。《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語文學習領域》。
台北:教育部。
Kàu教育部(2004)。《國民中小學鄉土語文教科書評鑑總報告書》。
台北:國立編譯館。
Khu邱兆偉(1995)。〈質的研究的訴求與設計〉。《教育研究》4,
頁1-33。
Kì紀肇聲(1998)。〈談鄉土語言教學〉。《教師之友》39(3),
頁7-9。
Kì紀清珍(2005)。〈從台北市的經驗談國小鄉土語言教學〉。收錄於台
北市立教育大學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主編《第四屆多元語言、文學與思想
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Kín耿志華(1995)。〈中小學鄉土史地教育的理念與設計〉。載於黃政
傑、李隆盛主編《鄉土教育》。台北:漢文出版社。
Ko高培倫(2003)。《國小一年級實施閩南語拼音直接教學之個案研究》。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Kok谷瑞勉譯,Lisbeth Dixon-Krauss編著(2001)。《教室中的維高斯
基-仲介的讀寫教學與評量》。台北:心理出版社。
Kok國語日報2008.9.23看圖說故事(文:林良/圖:莊孝先)
Kok國語日報2008.11.10看圖說故事(文:林良/圖:洪義南)
Kok國語日報2008.9~2008.12(標題)
Kok國語日報2009.5.1第2版日日談
Kóo許信雄、董宜俐等(2000)。《給孩子一把學習的鑰匙-國語科閱讀理
解策略教學之研究》。台北:台北市忠孝國民小學。
kueh郭美辰、郭隸德(2001)。〈大腦研究學習機會之窗論對認知和國小
英語教學的啟示〉。《教育研究》10,頁88-95。
Kueh郭秀兮(2002)。《高屏地區國小三年級學童作文受閩南語影響之研
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Kueh郭媛玲(2003)。〈H國小低年級H班「閩南語」教學實施之行動研
究〉。載於台北市政府教育局主編《台北市第四屆教育創新與行動研
究》頁345-376。
Kueh郭金川(2004)。《國民小學推行鄉土語言教學之研究-以台中市為
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Kueh郭木山(2006)。〈從課程典範的轉移探究九年一貫課程之實際〉。
載於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主編《建置台灣主體性的課程
教學-課程與教材設計》。台北:冠學文化出版社。
Lâu劉春榮、楊坤堂(1995)。《國小兒童閩南語教學型態實驗研究》。
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Lâu劉宛妮(2006)。〈以女性關懷視野重建後現代思維下九年一貫課
程〉。載於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主編《建置台灣主體性
的課程教學-課程與教材設計》。台北:冠學文化出版社。
Lâu劉宜芳(2008)。〈以視導模式探究不同學習風格兒童在國語文領域學
習行為之行動研究〉。載於台北縣政府教育局主編《台北縣96年度精進
課堂教學能力行動研究成果精選上冊》。
Lí李亦園、歐用生、李春芳、何維清(1992)。《我國山胞教育之方向定位
與課程內容設計研究》。台北: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
Lí李漢偉(1995)。《國小語文科教學探索》。高雄:麗文文化。
Lí李曉萱(2000)。《華語文教師教學專業知能之探究》。國立台灣師範大
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Lí李俊榮(2001)。《學習歷程檔案輔助鄉土植物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
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Lí李連珠(2006)。《全語言教育》。台北:心理出版社。
Lí李勤岸(2005)。〈漢堡〉。《海翁台語文學雜誌》,44,頁135。
Lí李勤岸(2008)。《台灣羅馬字拼音圖解》。台南:開朗雜誌。
Lí李勤岸(2008)。〈母語文學佇現代教育應該扮演ê角色〉。《海翁台語
文教學季刊2》。台南:開朗雜誌事業有限公司。
Lí李勤岸(2008)。〈沒有名字的語言?台灣話、閩南話還是Hh-ló
話?〉。《台灣文學館通訊》n.15。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
Lîm林壽華(1997)。《外語教學概論》。台灣:書林出版社。
Lîm林心智(1999)。《台灣的水果歌》。台北:開拓出版社。
Lîm林心智(2004)。《台灣節日童謠》。台南:開朗雜誌。
Lîm林心智(2007)。《台灣的點心歌》。台南:開朗雜誌。
Lîm林雅雯(2000)。《兒童母語教學活動與社會支持之研究-以臺北縣
國小客語教學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Lîm林玉環(2001)。《桃園縣國民小學河洛語教學之研究》。台北市立
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Lîm林慶勳(2001)。《臺灣閩南語概論》。台北:心理出版社。
Lîm林育志(2004)。《台北縣國小教師閩南語教學態度與學生對教師教學
行為知覺之研究》。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Lîm林紀慧(2005)。《繪本故事教學對不同族群學童在「陂塘」主題學習
及客家文化態度之實驗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
士論文。
Lîm林慧珍(2008)。〈圖畫書是大人念給孩子聽的書〉。國語日報97.
9.28第4版。
Liok陸又新(1995)。〈看圖說話教學探討〉。收錄於台東師院主編《第
一屆小學語文課程教材教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Lô羅肇錦(1995)。〈客家語教學的規劃與實施〉。載於黃政傑、李隆盛主
編《鄉土教育》。台北:漢文出版社。
Lôo盧廣誠(2003)。《台灣閩南語概要》。台北:南天出版社。
Lôo盧廣誠(2005)。〈閩南語教材編寫與語言規劃〉。載於國立台北教育
大學台文所主編《台灣文學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Lū呂翠華譯,Susan Winebrenner著(2008)。《普通班教師的教學魔法
書:改造學習困難的孩子》。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Ng黃宣範(1993)。《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灣語言社會學研究》。
台北:文鶴出版社。
Ng黃春明(1995)。〈閩南語教學的規劃與實施〉。載於黃政傑、李隆盛
主編《鄉土教育》。台北:漢文出版社。
Ng黃政傑、張嘉育(1997)。〈多元文化教育的問題與展望〉。收錄於國
立台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主編《當前語文學習問題研討會會前論文集》。
Ng黃炳煌(1999)。〈談課程統整:以九年一貫社會課程〉。載於中華民國
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編《九年一貫課程論文集:邁向新紀元(下)》
頁252-257。
Ng黃瑞琴(1999)。《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Ng黃嘉政(2001)。《戰後以來台灣台語教育發展之研究(1945-
2002)》。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Ng黃順賢(2004)。〈割包戰漢堡〉。載於何志平主編《逐家來唸囡仔歌-
台中市閩南語兒歌創作專輯》。台中市政府。
Ng黃怡甄、黃萬居(2006)。〈建置台灣主體性國小低年級生活課程〉。載
於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主編《建置台灣主體性的課程教學
-課程與教材設計》。台北:冠學文化出版社。
Ng黃慧娟(2007)。《台語教學支援人員教學實踐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社會教育與文化行政在職進修碩士專班學位論文。
Ông王洪鈞(1987)。《大眾傳播與現代社會》。台北:正中書局。
Ông王蒞文(1995)。〈小學語文教學〉。收錄於台東師院主編《第一屆小
學語文課程教材教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Ông王玲玲(1995)。〈詞匯教學與詞匯的習得〉。收錄於台東師院主編
《第一屆小學語文課程教材教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Ông王順隆(1995)。〈從近百年的台灣閩南語教育探討台灣的語言社
會〉。《台灣文獻》,46卷3期,頁109-172。
Ông王伶俐(2003)。〈國中閩南語教學在聯課活動的運用〉。載於高雄市
政府教育局主編《高雄市政府國教輔導團教育論壇成果彙編》,頁45-59
Ông王文科、王智弘(2007)。《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出版社。
Ông王萬清(2007)。《培養幼兒創造思考能力》。台北:五南出版社。
Ông王秀園(2008)。〈前額葉抗拒惡夢循環〉。國語日報97.5.21第12
版。
Ông王秀園(2008)。〈腦子與學習,用故事創造學習高峰〉。
國語日報98.10.8第12版。
Ông王秀園(2009)。〈鏡像神經元透視你的心〉。國語日報98.1.7第12
版。
Ông王秀園(2009)。〈為什麼要讀這些書〉。國語日報98.4.22第12版。
Phênn彭麗蓉(2005)。《閩南語拼音教學實驗-到底哪個系統較有
效?》。明道管理學院教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Png方南強 (1994)。〈閩南語教學的回顧與前瞻〉。《華文世界》,74
期,頁48-52。
Png方淑貞(2003)。《FUN的教學-圖畫書與語文教學》。台北:心理
出版社。
Png方耀乾(2008)。《Uí邊緣kàu多元中心:台語文學ê主體建構》。
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博士論文。
Siā謝國平(1995)。〈雙語教育與語言規劃〉。《華文世界》75,
頁32-36。
Siā謝宛真(2004)。《應用兒歌於鄉土語言教學之研究-以閩南語
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Siān單文經等譯,Gary D.Borych&Martin L.Tombari著(2006)。
《中小學課堂的教學評量》。台北:心理出版社。
Siau蕭瑞琪(2003)。《從語言習得探討客語教學及文化傳承之個案研
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Siông常雅珍(2007)。《全腦開發記憶策略與實務》。台北:心理
出版社。
Soo蘇文鈴(2007)。《華語課堂師生提問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
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Sun孫敏芝(1996)。〈國小教室生活面貌探討:質化經驗之旅〉。載於黃
政傑主編《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頁183-218。台北:漢文出
版社。
Sun孫藝萍(2008)。《解決低年級同儕衝突的行動研究-以生命教育課程
為取向》。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Tâi臺北縣讀報教育成果專刊2008年9月 初刊。
Tân陳明德(1995)。〈學校鄉土教育的推動〉。載於黃政傑、李隆盛主編
《鄉土教育》。台北:漢文出版社。
Tân.陳美如(1998)。《臺灣語言教育政策之回顧與展望》。高雄:
復文圖書出版社。
Tân陳惠邦(1998)。《教師行動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Tân陳金盛(2001)。《教師寶典(1)班級教學錦囊》。台北:師大
書苑。
Tân陳向明(2002b)。《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頁198-200。臺北市:
紅葉文化
Tân陳伯璋(2003)。〈課程統整的迷失與省思〉。載於歐用生、陳伯璋主
編《課程與教學的饗宴》。高雄:復文出版社。
Tân陳惠萍(2003)。《高雄市國小教師閩南語教學態度與教師自我效能感
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Tân陳清溪(2003)。〈從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內涵談鄉土語言教
學〉。《研習資訊》20(1)。頁53-58。
Tân陳麗雲(2005)。《閩南語教學理念的實踐》。國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Tân陳靜婷(2007)。〈試論賴馬圖畫書中的遊戲性-以十二生肖的故事為
例〉載於趙天儀主編《第十一屆兒童文學與兒童語言學術研討會論文
集》。
Tân陳幼君(2008)。《臺北市公立國民小學雙語教育班實施現況之研
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Tè戴寶雲(1995)。〈小學說話訓練的研究〉。載於台東師院主編《第一屆
小學語文課程教材教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Tēnn鄭良偉(1993)。〈從本土化與自主化看母語教材的編寫〉。《台灣
評論》10,頁23-36。
Tēnn鄭良偉、張學謙(2006)。〈雙語讀寫kah語文教育-母語kah第二語
言互相幫贊相添ê方法〉。載於李勤岸主編《母語文學tī母語教育中ê角
色》。台灣師大台文所、國家台灣文學館籌備處。
Thng湯廷池(1997)。〈母語教育的理論與實際〉。《華文世界》86,
頁51-61
Tīng鄧博臣譯,Harold R. Isaacs著(2004)。《族群》。台北:立緒
文化。
Tiō趙天儀(1999)。《兒童文學與美感教育》。台北:富春文化出版社。
Tiō趙天儀(2006)。《台灣兒童文學的出發》。台北:富春文化出版社。
Tioh趙家誌(2008)。〈運用合作學習進行補救教學之行動研究〉。載於
台北縣教育局主編《台北縣96年度精進課堂教學能力行動研究成果精選
上冊》。
Tiunn張春發(1995)。〈本土語言教學的規劃與實施〉。載於黃政傑、
李隆盛主編《鄉土教育》。台北:漢文出版社。
Tiunn張霄亭、朱則剛(1998)。《教學媒體》。台北:五南出版社。
Tiunn張素蓉(2005)。《閩南語音標創意教學》。台中縣政府。
Tiunn張學謙(2008)。〈母語文學教育kah語言意識啟發-以台灣詩歌做
例〉。《海翁台語文教學季刊2》。台南:開朗雜誌事業有限公司。
Tsan曾金金(2001)。〈九年一貫課程中的閩南語教材教法〉。《國文天
地》,17(1),頁8-13。
Tshî徐煥昇(2006)。〈母語文學在母語教材中的運用〉。載於李勤岸主
編《母語文學tī母語教育中ê角色》。台灣師大台文所、國家台灣文學
館籌備處。
Tshî徐麗慧(2006)。《臺北市國民小學閩南語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Tshuà蔡真宜(2001)。《臺灣母語教育政策之研究-以閩南語教育為
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Tshuà蔡雅薰(2005)。〈鄉音的詩歌,語言的藝術-談閩南語詩歌的語言
教學與教法運用〉。收錄於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文所主編《台灣文學
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Tshuà蔡綉珍(2005)。〈談閩南語教學之在地化〉。收錄於台北市立教育
大學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主編《第四屆多元語言、文學與思想國際學
術研討會論文集》。
Tshuà蔡文山(2006)。〈多元智慧理念與實踐-一位山區特殊偏遠學校教
師的行動研究〉。載於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主編《建置
台灣主體性的課程教學-課程與教材設計》。台北:冠學文化出版社。
Tsiu周泰順(1999)。〈閩南語教學之探討〉。《師說》,388期,
頁90-93。
Tsng莊淇銘(2004)。《神奇的語言學習法》。台北:新自然主義有限
公司。
Tsu朱阿莉(2002)。〈閩南語融入統整課程教學之研究-以國小一年級為
例〉。實小學報,1,頁33-68。
Tsu朱阿莉(2005)。〈閩、客語羅馬拼音直接教學法〉。載於台北市立教
育大學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主編《第四屆多元語言、文學與思想國際學
術研討會論文集》。
Tsu朱奕爵(2003)。《台灣閩南語母語教育之研究-以台南市為例》。
國立臺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Tsu朱玉惠(2005)。《主題式鄉土語言教學歷程之研究-以國小一年級閩
南語課程為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Tsu朱紹菱(2007)。《提升鄉土語言教學成效之行動研究》。國立東華大
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網路資源
教育部全球資訊網
http://www.edu.tw/index.aspx
國民教育社群網
http://teach.eje.edu.tw./
國家圖書館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http://etds.ncl.edu.tw/theabs/index.html
國民教育司
http://www.edu.tw/eje/index.aspx
國語推行委員會
http://www.edu.tw/mandr/index.aspx
教育部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http://twblg.dict.edu.tw/tw/index.htm
國立教育資料館教育專題區
http://www.nioerar.edu.tw/education/linkpage/
aborigines_project_1.jsp
國立教育資料館鄉土教育教學資源網
http://3w.nioerar.edu.tw/natural/comprehensive.htm
教育部國教司電子報
http://epaper.edu.tw/vlog.aspx?vlog_sn=180
全國法規資料庫
http://law.moj.gov.tw/
貳、英文部分
Bogdan,R.C., & Biklen,S.K.(1992).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cation.Boston:Allyn & Bacon.
David Crystal,Language Death
(Cambridge,UK:CambridgeUP.,2000),136.
Gagne, R. M. (1977). The conditions of learning
(3rd ed.).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Garcia,E(1982).Language acquisition:Phebomenon theory
and research,Handbook of research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pp:47-64
UNESCO.(1953)The use of vernacular languages in
education. (Monographs on fundamental education, 8.)
Paris: UNES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