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鍾美月
論文名稱: 盛期文藝復興《最後晚餐》之繪畫比較研究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Last Supper ”in The High Renaissance
指導教授: 呂清夫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4
中文關鍵詞: 盛期文藝復興最後晚餐神的世俗化圖像研究文本人神合一現代性現代主義
英文關鍵詞: The High Renaissance, The Last Supper, Secularization of God, Iconographic research, Literature Text, Unity of God and Human, Modernity, Modernism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49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此論文之研究在於從基督教美術作品中「神的世俗化」起因,探究其演變、表現形式與美學思想特質產生對現代性的影響及新時代啟迪的意義,並藉此從中尋找有效解讀宗教語言:「象徵符號」在藝術上的應用為何。其次,有鑒於當前一般觀者除非能同時具備對《聖經》新舊兩約正統神學的基本認知和理解,否則在鑑賞之際難免流於「不求甚解」的解讀疑惑,以致產生以偏概全、似是而非的宗教誤解。筆者站在基督教(改革宗)的信仰立場,以視覺形式分析和忠於聖經文本內涵的並行觀點,解讀盛期文藝復興《最後晚餐》諸繪畫之分析比較,期盼能與一般非基督信仰的藝術研究觀點有所區別。
    本文以聖經中的象徵語言和個人基督信仰以及未來藝術創作尋源之結合如何成為可能,作為一個積極的引發動機。並藉此動機展開對同時能夠完美融合視覺形式與圖像內容分析之盛期文藝復興時期的宗教畫典範鉅作─達文西的《最後晚餐》壁畫為研究主軸,輔以義大利、德國和荷蘭等南北宗畫家共計十一位、十三幅《最後晚餐》諸畫作之平面繪畫媒材為例,加以闡述分析比較。
    本論文內容共分五大章節:第一章緒論,探討本文之研究動機、目的、問題、範圍、流程及方法等;第二章文獻探討,從藝術和宗教兩大觀點,進行交叉探究基督教繪畫在人文主義思潮的巨大衝擊下其繪畫特質,特別是盛期文藝復興新時代的美學觀,「最後晚餐」命題的神聖內涵以及《最後晚餐》繪畫藝術觀的討論;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過程:先從文藝復興「神的世俗化」文獻分析談起和歷代知名藝評家對達文西《最後晚餐》之評價,以圖像學角度切入縷析該繪畫文本背後及其象徵圖像之意義與內涵之解釋原理的分析比較;第四章盛期文藝復興《最後晚餐》繪畫之比較分析,以圖像研究、美術心理學方法探討《最後晚餐》畫作中,十三位人物的角色、動態與表情,構圖形式以及色彩、光影與背景圖像的象徵表現;第五章結論,從達文西《最後晚餐》宗教畫的一字形構圖排出「人神合一」的序幕、文本再見,藝術再現以及現代主義的幕後推手等要點來逐一宣告「現代主義」誕生的啟迪價值、意義與個人研究省思。

    關鍵字:盛期文藝復興、最後晚餐、神的世俗化、圖像研究、文本、
    人神合一、現代性、現代主義

    Abstract
    The research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demonstrated by starting discussing the origin of “Secularization of God” in Christian artwork and then exploring how its evolution, form of representation and aesthetic ideas had made influence on modernity and what inspiring meanings had been made in new ages. It is expected to find out effective language, being instrumental to interpret Christianity: what “symbolic signs” can be applied to the art. In addition, because ordinary viewers are unable to have basic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on orthodox divinity of both The Old Testament and The New Testament currently, they cannot fully understand the painting The Last Supper when looking at it. Then, sweeping comments and paradoxical misunderstandings of religion can easily happen. From the viewpoint of reformed Christianity, the author discusses and analyzes this High-Renaissance painting and compares it with other pieces of artwork by using visual form and being intended to be faithful to the literature text of The Bible. It is hope that differentiating art research with lack of Christian religious belief can be achieved.
    In this thesis, how it becomes possible that symbolic languages of The Bible and Christian religion have been brought to link up with art work is taken as a positive motivation. Through this motivation, this thesis also uses Leonardo da Vinci’s mural painting of The Last Supper, which is a perfect religious-context model, combining visual form with abundant iconographic contents as a research focus. Also, eleven painters from Italy, Germany, Holland, etc. and 13 pieces of graphic paintings all called The Last Supper are introduced to make full analyses and comparisons.
    This thesis has five chapters as follow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in which research motivation, purpose, question, scope, procedure and methods are explained.
    The second chapter is Literature Review in which from the two major viewpoints of art and religion, characteristics of Christian paintings under great impact of humanism, especially about new aesthetics of the High Renaissance, are explored in a cross-research approach. The divine meaning of “the Last Supper” and pictorial aesthetics of the painting, The Last Supper, are discussed.
    The third chapter is Research Methodology and Process. The discussion is made by the following process -- starting from literature-text analyses on “Secularization of God” in Renaissance Period and historical well-known art critics’ comments on The Last Supper and then continuing to analyze and compare explanatory principles of meanings and implications of the painting and its symbolic icons by using an iconographic angle.
    The fourth chapter is th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n the Painting The Last Supper. Iconographic research and psychological method about fine art are employed to discuss the painting, including the thirteen figures’ roles, dynamism and expressions and symbolic meanings of form of structure, colour, light and shadow, and background.
    The fifth chapter is the Conclusion. Here, the discussion starts with the appearance of “Unity of God and Men” arranged in The Last Supper. The examination then shifts to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framework of texts, the representation of art, and all these points discussed in this chapter gradually unveils the birth of “Modernism.” The last part of this chapter is devoted to researcher’s study reflection on the thesis.

    Key Words: The High Renaissance,The Last Supper,
    Secularization of God,Iconographic research ,
    Literature Text, Unity of God and Human,
    Modernity, Modernism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對象…………………………………………………………5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架構……………………………………………………6 第五節 名詞釋義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16 第一節 人文思想下的基督教繪畫………………………………………………17 第二節 盛期文藝復興的美學觀…………………………………………………23 第三節 神人合一的不朽畫題─「最後晚餐」的神聖…………………………26 第四節 《最後晚餐》繪畫之藝術觀……………………………………………33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過程…………………………………………………………40 第一節 諸神黃昏:從文藝復興時代神的世俗化談起…………………………41 第二節 藝評家對《最後晚餐》諸繪畫表現之分析探究………………………62 第三節 尋匿靈光:縷析《最後晚餐》繪畫的文本背後………………………81 第四節 象徵圖像:《最後晚餐》繪畫之意義與內涵解釋分…………………98 第四章 盛期文藝復興《最後晚餐》繪畫之比較分析 ………………………105 第一節 人物角色、動態與表情表現 …………………………………………107 第二節 構圖形式表現 …………………………………………………………137 第三節 光、色與背景圖像之象徵表現 ………………………………………15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64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展望 ………………………………………………………171 引用書目…………………………………………………………………………172 附錄一……………………………………………………………………………180 附錄二……………………………………………………………………………188

    引用書目

    中文書

    《聖經》,三版,英皇欽定本/新標點和合本,香港:國際聖經協會,1994。
    《聖經》中文啟導本紅字版,香港:海天書樓,1992。
    王文科,《質的教育研究法》四版,台北:師苑,2000。
    王任光,《文藝復興時代》,台北:雄獅,1996。
    王珉,《田立克》初版,台北:生智,2000。
    王秀雄,《美術心理學》,台北:三信,1975。
    王秀雄編,《西洋美術辭典》,台北:雄獅圖書,1982。
    王秀雄,《觀賞、認知、解釋與評價─美術鑑賞教育的學理和實務》,台北:史博館,1998。
    王挺之、徐波、劉耀春,《精粹世界史 新世紀的曙光:文藝復興》,北京:中國青年,1999。
    中華書局編輯部編,《思與言》,二版,香港:中華書局,1998。
    朱伯雄主編,《世界美術史》第六卷,山東:山東美術,1990。
    朱龐華,《義大利文藝復興的起源與模式》,北京:人民,2004。
    呂清夫,《後現代的造形思考》,台北:漢光,1993。
    呂清夫,《藝評家群像》,台北:史博館,1997。
    呂清夫,《造形原理》,九版,台北:雄師,2007。
    何恭上主編,《人子耶穌》,台北:藝術圖書,2004。
    林鴻信,《認識基督宗教》,台北:校園,2006。
    趙林,《基督教思想文化的演進》,北京:人民,2007。
    吳澤義,《文藝復興繪畫》,台北:藝術圖書,1998。
    吳獻章,《思想起─從舊約看》,台北:華神,2008。
    陸揚,《西方美學通史 第二卷中世紀文藝復興美學》,上海市:上海文藝,1999。
    周燮藩主編,《猶太教小辭典》,江蘇:上海辭書,2004。
    陳主顯,《歐洲宗教剪影─背景‧教堂‧儀禮‧信仰》,台北:三民,2002。
    陳終道,《以經解經》,香港:金燈臺,2001。
    陳懷恩,《圖像學》,台北:如果,2008。
    趙惠玲,《美術鑑賞》,台北:三民,1995。
    張心龍,《文藝復興之旅》,台北:雄獅美術,2000。
    張世華,《意大利文藝復興研究》,上海市:上海外語教育,2003。
    張志剛,《走向神聖》,北京:人民,1995。
    張育英,《中西宗教與藝術》,南京:南京大學,2003。
    彭立勛、邱紫華、吳予敏,《西方美學史》,第二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5。
    曹意強,《時代的肖像》,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達文西,《達文西論繪畫》,台北:雄獅,1990。
    潘樹林,〈第九章 社會風尚的世俗化〉,《神人之間─激盪的文藝復興》, 成都:四川人民,2002。
    蔣述卓,《宗教藝術論》,北京:文化藝術,2005。
    蔣百里,《歐洲文藝復興史》,北京:東方,2007。
    劉文潭,《西洋美學與藝術批評》,三版,台北:環宇,1984。
    劉華義,《聖經知識小百科》,二版,台北:台福傳播中心,2002。
    劉思量,《藝術心理學:藝術與創造》,四版,台北:藝術家,2004。
    禢浩榮,〈第二章 皮衣蓋身〉,《淺談聖經預表》,香港:宣道,2003。
    翟宗祝,《宗教美術概論》,合肥市:安徽美術,1987。
    蔣勳,〈第三部 破解:最後的晚餐〉,《破解達文西密碼》,台北:天下文化,2007。
    蔣勳,《破解米開朗基羅》,台北:天下文化,2006。
    賴瑞鎣,《早期基督教藝術》,台北:雄獅美術,2001。
    謝豐慶,《信仰造就手冊》,六版,台北:愛鄰舍,2003。

    中譯本

    柯爾(Alison Cole),李儀芳譯,〈盛期文藝復興〉,《目擊者百科4:文藝復興》,台北:貓頭鷹,2005。
    亞瑟‧丹托(Arthur C.Danto),林雅琪、鄭慧雯譯,《在藝術終結之後:當代藝術與歷史藩籬》,初版三刷,台北:麥田,2005。
    丹布朗(Dan Brown),尤傅莉譯,《達文西密碼》,台北:時報文化,2004。
    愛德華‧策勒爾(Eduard Zeller),翁紹軍譯,《古希臘哲學史綱》,台北:康德,2007。
    Erwin Panofsky,李春元譯,《造型藝術的意義》,台北:遠流,1996。
    E.H.Gombrich,雨云譯,《藝術的故事》,三版,台北:聯經,2000。
    貢布里希(E.H.Gombrich),揚思梁、范景中編選,《象徵的圖像:貢布里希圖像學文集》,上海市:上海書局,1990。
    歐金尼奧‧加林(Eugenio Garin),李玉成譯,〈第七章 藝術家〉,《文藝復興時期的人》,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
    詹明信(Fredric Jameson),唐小兵譯,《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台北:當代,2006。
    哲拉特‧勒格朗(Gérard Legrand),董強、曹勝操、苗馨譯,《文藝復興藝術》
    ,台北:閣林,2002。
    瓦沙利(Giorgio Vasari),黃翰荻譯,《文藝復興的奇葩》,二版,台北:新潮文庫,2000。
    韓瑞屈‧沃夫林(Heinrich Wölfflin),曾亞雲譯,《藝術史的原則》最新版,台北:雄獅,2002。
    海因里希‧沃爾夫林(Heinrich Wölfflin),潘慶耀、陳平譯,《古典藝術─義大利文藝復興導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4。
    海因里希‧沃爾夫林(Heinrich Wölfflin),潘耀昌譯,《藝術風格學─美術史的基本概念》,二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5。
    亨利克‧菲弗(Heinrich Pfeiffer),蕭瀟譯,《基督形象的藝術神學》,江蘇:上海人民美術,2005。
    赫伯特‧里德(Herbert Read),梁錦鋆譯,《藝術的意義》,台北:遠流,2006。
    韋恩‧郝思(H. Wayne House),華神出版社譯,《基督教神學與教義圖表》,台北:中華福音神學院,1999。
    休斯頓‧史密斯(Huston Smith),劉安雲譯,〈基督宗教〉,《人的宗教》,台北:立緒,2004。
    雅各‧布克哈特(Jacob Burckhardt),花亦芬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代的文化》,台北:聯經,2007。
    杰克‧特里錫德(Jack Tresidder),石毅、劉珩譯,《象徵之旅》,北京:中央編譯,2001。
    約翰‧伯格(John Berger),戴行鉞譯,《藝術觀賞之道》十版,台北:商務印書館,2003。
    約翰‧伯格(John Berger),吳莉君譯,《觀看的方式》,台北:麥田,2005。
    肯尼斯‧克拉克(Kenneth Clark),吳玫、甯延明譯,《裸藝術:探究完美的形式》,台北:先覺,2004。
    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鄭福潔譯,《達文西的筆記本:繪畫是怎麼回事》,台北:網路與書,2007。
    里奧奈羅‧文杜里(Lionello Venturi),遅軻譯,〈第四章 文藝復興〉,《西方藝術批評史》,南京:江蘇,2005。
    瑪麗娜‧貝羅澤斯卡亞(Marina Belozerskaya),劉新義譯,《反思文藝復興─遍佈歐洲的勃艮第藝術品》,濟南:山東畫報,2006。
    馬丁‧開姆尼茨(Martin Chemnitz),段琦譯,《基督的神人二性》,台北:中華信義神學院,1997。
    Michael Daves,成文譯,《教會中的象徵》,台北:光啟,1988。
    麥可‧懷特(Michael White),許琳英、王晶譯,《達文西:科學第一人》,二版六刷,台北:貓頭鷹,2006。
    保羅‧里克爾(Paul Ricoeur),公車譯,《惡的象徵》,上海:上海世紀,2003。
    保羅‧田立克(Paul Tillich),魯燕萍譯,《信仰的動力》,台北:桂冠,1994。
    Peter L.Berger,蕭羨一譯,《神聖的帷幕:宗教社會學理論要素》,台北:商周,2003。
    彼得‧伯克(Peter Burke),劉君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文化與社會》,北京:東方,2007。
    梅耶(Ralph Mayer),貓頭鷹編譯小組譯,《藝術名詞與技法辭典》,台北:貓頭鷹,2005。
    理查‧泰勒(Richard Taylor),李毓昭譯,《發現教會的藝術》,台中:晨星,2005。
    孫得力(Risto Santala),顧華德譯,《新約中的彌賽亞》,新竹:信義神學院,2000。
    羅伯‧華爾頓(Robert C.Walton),潘鳳娟譯,《教會歷史背景與年代圖表》,台北:中華福音神學院,2001。
    安海姆(Rudolf Arnheim),李長俊譯,《藝術與視覺心理學》,二版修訂,台北:雄獅,1982。
    Suzi Gablik,滕立平譯,《現代主義失敗了嗎?》,台北:遠流,1991。
    Victoria D. Alexander,張正霖、陳巨擘譯,《藝術社會學:精緻與通俗形式之探索》,台北:巨流,2006。
    華特‧班雅明(Walter Benjamin),許綺玲譯,《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台北:台灣攝影工作室,1998。
    嘉門安雄,呂清夫譯,《西洋美術史》,六版,台北:大陸書局,1981。

    期刊論文

    尤美玉主編,〈文藝復興的巨人─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藝術大師世紀畫廊》,第四期,2001,頁2-32。
    羊憶蓉,〈新批評─用事實挑戰信仰,從神聖走向世俗〉,《新新聞周刊》,1998.10,頁59-61。
    宋千儀,〈充滿象徵的北方文藝復興〉,《藝術欣賞》,第二卷,第八期,2006.8,頁4-10。
    吳振岳,〈試析潘諾夫斯基之圖像學研究法及其在藝術鑑賞之功能〉,《大葉學報》,第十卷,第二期,2001,頁69-78。
    周功鑫總策畫,《藝術與宗教─義大利十四世紀至十七世紀黃金時期繪畫特展 導覽手冊》,台北:輔仁大學,2006。
    林伯賢,〈藝術欣賞的理論基礎(二):圖像研究與圖像學〉,《藝術欣賞》,第二卷,第一期,2006,頁24-27。
    林陽杰,〈文藝復興早期藝術之發軔及特色〉,《研究與動態》,第十二期,2005.6,頁235-256。
    陳美杏,〈簡論貢布里希之「藝術風格轉變」〉,《美術學報》,創刊號,2006,頁93-110。
    張敏琪,〈尋譯聖像─縷析隱匿的神聖靈光〉,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曾昭旭,〈論宗教世俗化的危機─兼論宗教活動的正邪之辨〉,《鵝湖月刊》,第二十四卷,第七期,1999,頁1-5。
    黃慧婷(英)譯,《藝術長廊─達文西》,第一冊,台灣:雨禾國際,2008,頁1-40。
    劉梅琴,〈藝文論叢─從〈最後晚餐〉到〈獻給女性〉看西方藝術的轉向〉,《歷史文物》,第一六八期,2007.7,頁42-57。
    蔡秀卿,〈基督教藝術中的敘事及象徵〉,《藝術欣賞》,第一卷,第五期,2005.5,頁90-94。
    蔡維民,〈從「宗教」與「宗教感」的理解來省思人文宗教─兼論批判理論宗教觀〉《哲學與文化》,第二十六卷,第九期,1999,頁858-894。
    賴貞儀,〈西洋藝術史中瑪麗‧抹大拉之形象與變化初探〉,《史博館學報》,第三十一期,2005.11,頁87-109。
    賴瑞鎣,〈盛期文藝復興繪畫成就的探討─構圖中完美與和諧的分析〉,《藝術評論》,第一六期,2006.8,頁151-180。

    外文書

    Panofsky,E., Meaning in the Visual Arts:Iconography and Iconology: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Renaissance.Garden City, NY:Doubleday & Company,Inc., 1955, pp.26-54.
    Phaidon eds., Last Supper, London:phaion press, 2007.

    網路文章

    詹益誠,藝術史話:盛期文藝復興及矯飾主義,上網日期:2007.12. 26,網址:
    http://content.edu.tw/primary/art/ch_js/early-rena/rena.htm

    黃朱倫,2008.07,第71期,金燈台:聖靈的洗,上網日期:2007.12.26,網址:http://www.goldenlampstand.org/glb/readglb.php?GLID=07103)

    Berean,永恆的答問,上網日期:2007.12.26,網址:
    http://www.fhl.net/main/eternal_qa/eternal_qa541456.html

    鐘鵬章,保惠師聖靈,上網日期:2007.12.26,網址:
    http://www.pcchong.net/Sermons/HolySpiritTheComforter.htm

    巫奇,2006.10.07,亞洲時報在線上:雅虎、師濤、贖罪券,上網日期:2008.05.28,網址:http://www.atchinese.com/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23219&Itemid=63

    余秋雨,行者無疆:城市的符咒,上網日期:2008.05.28,網址:
    http://book.readcn.com/xiandai/yuqiuyu/xingzhewujiang/5.htm)

    石衡潭,2006.01.22,中華讀書報:文藝復興的華彩樂章,上網日期:2008.06.01,網址:http://culture.people.com.cn/BIG5/22219/4050974.html

    福音真理:神愛世人─再讀一次約翰福音三章十六節,第一卷,第一期,上網日期:2008.06.06,網址:http://jubilee.recovery.org.tw/03/001-1-3-1.htm

    林皙陽 ,2006.10.22,尼西亞前期教父,上網日期:2008.06.06,網址:
    http://www.bostontcc.org/ASS-CH/CH14.htm

    楊鍾錄整理,1998.06.07,最後晚餐的教訓:教會的合一,上網日期:2008.06.10,網址:http://vicchew.tripod.com/newpage122.htm

    莊百億,2006.08,中信月刊,第534期,上網日期:2008.06.10,網址: http://www.cdti.org.tw/cdti//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311&Itemid=82

    提歐多文件﹝die Dokumente des Theodor﹞,2006.02.20,閱讀達文西的「最後晚餐」,上網日期:2008.06.06,網址:http://blog.roodo.com/songn/archives/1147199.html

    William G. John著,Adventist Review主編,猶大福音書的真實故事,,上網日期:2008.06.06.,網址:http://www.adventist-chinese.org/judasgospel.htm。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