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愈娟
論文名稱: 國民小學學校本位教師環境教育專業發展模式初探__以一所山區小學為例
An Elementary School Based Study on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Model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 Example from an Elementary School in Northern Taiwan
指導教授: 周儒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環境教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3
畢業學年度: 91
語文別: 中文
中文關鍵詞: 環境教育教師專業發展學校文化
英文關鍵詞: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 Cultur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99下載:2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教師是推動環境教育的關鍵,為補充職前教育之不足並且勝任教學工作,教師必須透過各種管道持續的學習,才能夠充實自己的專業智能。近年來教師專業發展的趨勢是以學校本位的方式來進行,此種方式雖然更能切合學校的需要,但也必須克服學校情境中種種複雜的問題才能達成效果。因此研究者希望從一所推動環境教育有成的學校中,探索該校教師環境教育專業發展的規劃與實施策略及其影響因素,以作為往後的參考。
    本研究以台灣北部一所山區小學為研究對象,以質化取向的個案研究方法,參與了該校一整個學期的週三進修活動。該校推動週三進修的活動類型有:發展學校本位課程、事務性討論、心得報告、校外人士演講、校外參觀等五類。進修時老師們討論的主題有:課程與教學、校園環境議題、社區環境議題、新聞事件。至於在課程方面方面,該校老師則發展出語文、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等領域的學校本位課程,以及步道教學、生態校園營造、城鄉交流等統整課程。教師在進修活動中都能彼此肯定鼓勵、樂於分享,也願意表露自我缺點與相互批判,交換經驗、訊息,並且澄清觀念,這些都是源自於該校教師的個人特質與教育觀點、教師間的和諧關係、觀念開明的校長、彈性的行政運作、充分的教學自主、良好的校園與社區環境、純樸的學生、支持學校的家長等特有的文化,才能有如此的成果。然而由於教師認為專業發展的動力主要來自個人的內在需求,現行的專業發展活動無法增進他們所認定教師應具備的專業能力,對於過去的研習活動不滿,以及部分教師有待調整的心態,再加上活動類型受政策限制、行政主導與介入的力量不足、規劃者本身事務的忙碌且缺乏協助者,雖經活動規劃者的努力帶動,仍然出現了出席人數偏低、參與成員固定、關切主管是否出席、提前離席、避免活動時間太長、參與程度不均、告知多於討論、偏離主題、缺乏後續討論等負面現象。
    未來專業發展活動規劃者宜先了解學校的文化背景、發展目標以及同仁的興趣需求,透過教師間的互相激勵,以及學校行政方面的協助,營造正向的學校文化,以教學經驗分享和發展符合EIC理念的學校本位課程為研討主題,輔以多種類型的活動,來推動教師環境教育專業發展。教師研習主辦機構也應調整專業發展活動的內容與方式,並且提供學員後續的支援與鼓勵,才能夠延續研習的真實效果。在專業發展活動的內容上,建議減少環境知識的介紹,增多其他環境教育目標的引進,以及研習學員回校之後可以開拓的策略等等,才會有實際的成效。

    Teachers are a key point to develop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eachers proceed to learn throughout every way to supplement pre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afford the job of teaching. So they advance enough professional intellect. Recently,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s forward to school-based trend. This way is suitable to the need of school, but teachers must overcome many complicated problems to get effects. The researcher wishes to explore th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al strategies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elements of influence, using as a reference in the future.
    The research subject is an elementary school in the mountain of northern Taiwan. The method of the research is a case study of qualitative approach. The researcher participat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ctivities on every Wednesday of the school for the whole semester. The kinds of activities are developing school-based courses, discussing with school’s stuff, reporting what they has learned, speech of after-school people, and after-school visiting. Teachers discuss topics of courses, teaching, campus’s environment, community’s environment and news during advanced activities. Teachers of the school develop school-based courses, including language, nature, living techniques, art, and culture. And they develop cross-discipline courses, including on-site education along eco-trails, the establishment and management of eco-campus, and urban-rural exchange. Teachers would like to encourage, share, express self-defect, criticize, exchange experiences and messages, and clarify concept each other. These derive from special culture, including characters of teachers and educational views,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of teachers, enlightened views of school’s administrator, flexible procedure of administration. Acting enough on their own in teaching, good campus’s and community’s environment, unsophisticated students, and parents supporting school. However, teachers consideration that the mo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derive from personal inside needs. Recent activities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an’t enhance the in professional abilities they think teachers have to possess. They are not satisfied with past studied activities. Some teachers need to readjust their attitudes. The empowerment of Administration is not enough. The planner is very busy and doesn’t have assistants. Although activities of the planner work hard to lead, negative conditions happened. Participation and assistance from the colleague is few and limited. They do care if directors are absent, leave early, avoid long time of activities, participate differently, diverge topics or don’t proceed to discuss.
    The planner of professional developing activities should understand the background of school culture, developing goals of school, and colleagues’ interests. Push ahead with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hrough teachers encouraging each other, assistance of school’s administration, teachers sharing teaching experiences, developing studied topics of school-based courses that are suitable for EIC(using the environment as an integrated context for learning), and many kinds of activities. The major institution of teachers’ studied activities should re-adjust the content and way of professionally developmental activities and offer to help and encourage. So it will continue the effect of studied activities. Regarding professionally developmental activities the researcher suggests to induce introduction of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add objective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develop strategies for learner after coming back to school. It will be practical effect.

    內容目次 謝 誌………………………………………………………………………i 中文摘要…………………………………………………………………ii 英文摘要 ………………………………………………………………iii 內容目次 …………………………………………………………………v 圖目錄 …………………………………………………………………vi 表目錄……………………………………………………………………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動機與重要性 ……………………………………2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研究限制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7 第一節 在職教師的環境教育專業發展 ………………………………7 第二節 以學校為本位的教師專業發展………………………………17 第三節 學校文化………………………………………………………2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7 第一節 研究流程………………………………………………………37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研究對象…………………………………………39 第三節 研究資料的蒐集與分析………………………………………44 第四節 研究的信度與效度……………………………………………47 第四章 研究歷程 ……………………………………………………48 第一節 前奏……………………………………………………………49 第二節 序曲……………………………………………………………51 第三節 進行曲…………………………………………………………64 第四節 變奏曲-城鄉交流……………………………………………78 第五節 尾聲……………………………………………………………84 第五章 研究分析與討論………………………………………………88 第一節 樂山國小的進修活動內容……………………………………88 第二節 樂山國小的環境教育教學與活動……………………………93 第三節 樂山國小的學校文化 ………………………………………111 第四節 樂山國小的週三進修文化 …………………………………145 第五節 樂山國小教師眼中的專業能力與專業成長 ………………161 第六節 研究者個人的成長 …………………………………………195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201 第一節 結論 …………………………………………………………201 第二節 建議 …………………………………………………………204 參考文獻 ……………………………………………………………207 附錄 附錄一 研究歷程表 …………………………………………………213 附錄二 訪談大綱 ……………………………………………………214 附錄三 重要敘述句修改說明 ………………………………………216 附錄四 效度檢核表 …………………………………………………217 圖目錄 圖2-1 教師基本素質之概念架構………………………………………12 圖2-2 組織文化的層次…………………………………………………26 圖2-3組織學習循環圖 …………………………………………………31 圖2-4組織文化改變的循環 ……………………………………………32 圖3-1研究流程圖 ………………………………………………………38 表目錄 表2-1屏東師院環境教育種子教師培訓方式與內容 …………………5 表2-2台北縣實踐國小專業成長團體預期成長內容 …………………17 表3-1樂山國小教師基本資料 …………………………………………43 表3-2資料蒐集方式、類別與編碼方式一覽表 ………………………44 表5-1樂山國小的進修活動類型與內容 ………………………………89 表5-2樂山國小週三進修活動中所衍生的環境教育相關議題 ………91

    參考文獻
    丁雪茵(2000):〈讀書會的言談模式與知識建構歷程-以一個個案為例〉。新世紀教育發展願景與規劃研討會,會場資料。
    王佩蓮、陳超仁(2000):〈領航教師-師資培育模式之探討〉。《2000年環境教育研討會手冊》。高雄師範大學,p110-117。
    王昭正、朱瑞淵譯(Jorgensen原著)(1999):《參與觀察法》。台北市 : 弘智文化出版社。
    任立誠(1997):《花蓮縣推動國小教師在職教育現況之研究》。花蓮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文德(2001):《營造校園學習棲地進行校園環境教育之行動研究-以台北市溪山國小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芝儀、李奉儒譯(Patton原著)(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吳金香(2000):《學校組織行為與管理》。台北市:五南圖書公司。
    吳清山(1998):《學校效能研究》。台北市:五南圖書公司。
    呂木琳(1994):〈有效安排教師在職進修因素簡析〉。《師範教育多元化與師資素質》。台北市:師大書苑。
    李文德(1999):〈國小職前師資環境教育解說員培訓之課程設計與實施〉。《中華民國八十八年度環境教育研討會手冊》。台北市立師範學院,p137-140。
    李文德(2000):〈國立屏東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種子教師培訓工作報告〉。《2000年環境教育研討會手冊》。高雄師範大學,p58-59。
    李新鄉(2002):〈探索學校組織的運轉手-學校文化的內涵與研究〉。《教育研究月刊》,95期,p31-42。
    周水珍(1996):〈學校本位的國小教師在職教育之探討〉。《國教園地》,55、56期,p4-7。
    周儒(1998):〈環境教育的神話與迷思〉。《廣州師院學報》,20卷,p18-20。
    周儒(2000):〈行動研究與教師環境教育能力之發展〉。《台灣教育》,589期,p22-28。
    周儒、王昭湄(2001):〈當「環境教育」遇上「全語言」〉。《環境教育課程設計》。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p50-76。
    周儒、張子超、黃淑芬(Engleson & Yockers原著)(2003):《環境教育課程規劃》。台北市:五南圖書公司。
    周儒、陳佩正、許心欣(2000):〈「眾樹歌唱」環境教育系統之發展與實踐模式〉。《2000年環境教育研討會手冊》。高雄師範大學,p110-117。
    林清江(1981):《教育社會學新論》。台北市:五南圖書公司。
    林讚華、廖文彬(1999):〈向下紮根往上結果環境教育成長的足跡〉。《中華民國八十八年度環境教育研討會手冊》。北市立師範學院,p113-120。
    邱憶惠(1999):〈個案研究法:質化取向〉。《教育研究》。7期,p113-127。
    徐治民(1995):《教師在職進修 : 一所國小之自然式探究》。花蓮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晏涵文(1998):《環境教育教學活動設計》。台北市:教育部環境保護小組。
    高新建、單文經、游家政、蔡清田、王麗雲、張明輝譯(Henderson & Hawthorn原著)(2000):《革新的課程領導》。台北市:學富文化。
    高慧芬(1990):〈學校環境教育與教師在職訓練〉。《環境教育季刊》,7期,p25-29。
    張子超(1999):〈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與融入環境教育之研究〉。《中華民國八十八年環境教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立師範學院,p59-62。
    張子超(2000):〈九年一貫課程環境教育融入的內涵與教學〉。《台灣教育》,589期,p12-21。
    張德銳(1995):《教育行政研究》。台北市 : 五南圖書公司。
    張德銳(1998):〈以教師同儕合作化解教學專業的危機〉。《教師天地》。93期,p12-16。
    張德銳、李俊達(1999):〈以學校為中心的教師專業成長〉。《研習資訊》。16卷6期,p25-32。
    張麗芬(1990):〈學校組織文化與領導〉。《台灣教育》,475期,p19-21。
    梁明煌、許心欣(1998):〈我國中小學校園環境保護小組的實施及教育訓練需求〉。《中華民國八十七年度環境教育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台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中心,p115-120。
    許文勇(2000):《國小教師發展環境教育融入自然科課程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文勇、熊召弟(2001):〈國小教師發展環境教育融入自然科課程之行動研究〉。《中華民國九十年度環境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p328-335。
    許世璋(1998):〈影響教師負責任環境行為的變項分析研究〉。《中華民國八十七年度環境教育研討會論文集-新世紀環境教育的回顧與展望》。國立台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中心,p198-205。
    許世璋(2001):〈環境議題與行動導向的環境教育〉。《中華民國九十年度環境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新世紀環境教育的回顧與展望》。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p51-58。
    郭重吉,江武雄,程秀山(1998):〈輔導中學數理教師設計教學活動之行動研究〉。《中華民國第十四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彙編》。國立高雄師範大學,p52-59。
    郭進隆譯(P.M Senge原著)(1995):《第五項修練一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台北市:天下文化。
    郭實渝(1999):〈以生態文化教育的觀點看環境教育〉。《環境教育季刊》。40期,p15-23。
    郭實渝(2000):〈探討深度生態學做為環境教育之哲學基礎〉。《第四屆當代教育哲學-環境教育哲學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p1-24。
    陳佩正(2000):《從心教學-行動研究與教師專業成長》。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陳佩正(2001):〈國內環境教育總體檢與建議〉。《中華民國九十年度環境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新世紀環境教育的回顧與展望》。國立台灣師範大學,p45-50。
    陳幸仁(1996):〈學校文化與學校效能關係的探討〉。《國民教育》,36卷5期,p56-62。
    陳忠照(1994):〈國民小學環境步道教學活動設計與實施之研究〉。《教育部八十三年度委託專案研究計劃》。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學系。
    陳奎熹(1994):〈學校組織與學校文化〉。《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36輯,p55-81。
    陳慧芬(1997):《國民小學組織文化之研究-一所台中市國民小學的個案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彭仁晃(2000):《國民小學實施學校本位教師進修現況及其成效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森明(1999):〈教師人格特質量表〉。《中小學教師素質與評量研討會: 會議手冊暨論文實錄》。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p71-91。
    湯志民、廖文靜(2003):〈校園文化藝術環境的建構〉。《教育研究月刊》。95期,p43-56。
    黃芳裕(1999):〈科學教師成長的培育與啟示〉。《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17期,p4-10。
    黃建榮(2000):《探索劉力學(Pierre Loisel)的重要生命經驗與環境行動在環境教育上的意義》。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家懋、范明鐸、廖文斌(1999):〈台北市環境教育輔導團工作之落實---從本市環境教育的現況及實施的問題需求探討談起〉。《中華民國八十八年度環境教育研討會手冊》。台北市立師範學院,p206-212。
    黃素惠(1997):《高級中等教育階段學校文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黃富順(1992):《台灣地區成人教育資源手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中心。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黃嘉莉(2000):〈台灣國民中小學教師在職進修政策專業典範轉移之分析〉。《願景與承諾-展望新世紀的師資培育》。台北市:台灣書店。p53-78。
    黃錦樟、葉建源編譯(Fullan & Hargreves原著)(2000):《學校與改革-人本主義的傾向》。台北縣:稻田出版社。
    黃鴻博(1998):〈教師與研究者的合作行動研究—兩所學校的比較〉。《中華民國第十四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彙編》。國立高雄師範大學,p430-437。
    楊冠政(1997):《環境教育》。台北市:明文書局。
    楊冠政(2001):〈邁向二十一世紀永續發展的環境倫理〉。《環境教育課程設計》。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p2-25。
    詹志禹(1997):〈你的學校是一個學習型組織嗎?〉。《教育研究雙月刊》,56期,p63-67。
    靳知勤(1995):〈環境教育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能力之養成〉。《環境教育季刊》,27期,p46-59。
    歐用生(1994a):〈教師自我成長〉。《國民教育》,35卷,1-2期,p8-13。
    歐用生(1994b):〈國小教師進修教育的新境界〉。《研習資訊雙月刊》,11卷6期,p1-7。
    潘正德(1999):《團體動力學》。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蔡孟育(2001):一所國民小學鄉土教學活動課程發展、實施與評鑑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敏玲(1996):〈教育質性研究者請在文本中現身:兩項重要思慮〉。《國民教育》,37卷2期,p21-30。
    蔡進雄(2000):《轉型領導與學校效能》。台北市:師大書苑。
    盧秀琴(1999):〈鄉土教學的種子教師培訓〉。《中華民國八十八年度環境教育研討會手冊》。台北市立師範學院,p113-120。
    賴雅芬、周儒(1998):〈國小教師利用鄉土教學活動進行環境教育之參與式行動研究〉。《中華民國八十七年度環境教育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台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中心,p255-262。
    錢清泓(2000):〈一堵無法穿透的牆?-教師文化對課程改革影響之探討〉。《願景與承諾-展望新世紀的師資培育》。台北市:台灣書店,p233-249。
    謝瑞榮(1999):《教師成長團體之協同行動研究》。花蓮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良平(2000):〈學校學習型組織的建構與校長的角色〉。《台灣教育》,594期,p54-62。
    簡茂發(1997):〈中小學教師專業態度量表初探〉。《中小學教師素質與評量研討會: 會議手冊暨論文實錄》。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p39-69。
    簡茂發、彭森明、李虎雄(1998):〈中小學教師基本素質之分析與評量〉。《教育部八十六年度專案研究計劃報告》。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簡茂發、彭森明、李虎雄、毛連塭、林來發、吳明清、吳清山、黃長司、黃瑞榮、張敏雪、唐書志(1997):〈中小學教師專業態度量表使用手冊〉。《中小學教師素質與評量研討會:會議手冊暨論文實錄》。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p56-60。
    饒見維(1996):《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台北市:五南圖書公司。
    顧瑜君(2000a):〈學校、鄉土與環境:環境教育模式之區域性意義〉。《第四屆當代教育哲學-環境教育哲學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p1-19。
    顧瑜君(2000b):〈從壓迫到增能 -- 談教師進修模式之變革〉。《新世紀教育發展願景與規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會場資料。
    Bolam, R. (1982). Conceptualizing in service, interim report/final report, In Hopkins, D. (Eds) (1986) Inservice training and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A international survey. London: Croom Helm.
    Bridges, D. (1993). School-based Teacher Education. In D.Bridges & T. Kerry(Ed), Developing teachers professionally. London: Routiedge, 51-66.
    Fien J., Heck, D. Ferreira, J. (1997). Learning for a Sustainable Environment- A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Guide for Teacher Educators. UNESCO-ACEID & Griffith University, Brisbane.
    Guba, E. & Lincoln, Y. (1994). Competing Paradigms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N.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105-117. Thousand Oaks, CA: Sage.
    Hargreaves, A. (1995) Changing teachers, changing times.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Lieberman, Gerald A. and Hoody, Linda. L. (1998). Closing the achievement Gap: Using the environment as integrating context for learning. CA: Science Wizard.
    May, Theodore S. (2000). Elements of Success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hrough Practitioner Eye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31(3), 4-8.
    Orr, D. W., (1992). Ecological Literacy.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Orr, D. W., (1994). Earth In Mind. Washington, DC: Island Press.
    Scheidecker, D. & Freeman, W. (1998) Bringing out the best in students. Thousand Oaks, CA: Corwin Press.
    Schein, E. H., (1985).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leadership.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Schein, E. H., (1992).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leadership (2nd ed.).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Sparks, D. & Loucks-Horsley, S. (1990) Models of staff development in Houston, W. R. et al.(eds.)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 A project of the association of teacher educators. New York: Macmillan.
    Stake, R. E. (1995). The Art of case study. Thousand Oaks, CA: Sage.
    Wade, K. S. (1996). EE teacher inservices education: the need for new perspectiv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7(2), 11-17.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