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美芳 Lin, Mei-Fang |
---|---|
論文名稱: |
「城中之村」的鄉土地理教學行動研究—以社子島福安國中為例 |
指導教授: |
歐陽鍾玲
Ouyang, Chung-Li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
論文出版年: | 2018 |
畢業學年度: | 10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17 |
中文關鍵詞: | 鄉土地理教學 、社子島 、資訊融入教學 、教學行動研究 |
英文關鍵詞: | homeland geography curriculum, Shezi Isl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to instruction, action research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G.028.2018.A05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40 下載:1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社子島位於基隆河匯流淡水河處的沙洲,因大臺北防洪計畫而實施禁建令,形成了臺北市的「城中之村」,因此長期缺乏公共建設、生活機能落後,間接使得福安國中的學生有超過六成以上屬於經濟弱勢,文化刺激不足。被囚禁了近五十年的社子島,即將從禁建令的牢籠中被釋放,而福安國中的學生是否有足夠的背景知識去思考和關心開發案對社子島造成哪些影響?研究者認為,要讓學生面對這些和社子島相關的議題,首先應該從鄉土地理教育開始做起,透過學習鄉土知識和地理技能,來培養學生的鄉土情意與鄉土參與力。
本研究採用行動研究法,以16位八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經過五週共3個單元的教學實驗,以社子島的鄉土地理教學為主軸,試圖運用電子地圖與Google Maps,結合合作學習及資訊融入教學活動,在教學實驗後進行學生前後測成績分析、課後自我檢核量表和開放式問卷調查,作為評估教學成效和課程評量的依據。
研究者透過設計社子島鄉土地理教學模組及教學實施,有以下發現:
一、「城中之村」的福安國中學生,亟需要鄉土地理教學提高他們的鄉土認知與鄉土情意,以面對未來不斷更新的社子島開發案議題。
二、鄉土地理認知前測問卷結果分析顯示學生的地圖判讀技能明顯不足,可以透過資訊融入鄉土地理教學補強。
三、合作學習法對於學生學習鄉土地理有正向影響。
四、實施鄉土地理課程模組教學後,學生對於鄉土的認知與認同情感明顯增加。
Shezi Island, a sandbar formed by Tamsui River and Keelung River, is central-located in Greater Taipei. Since the Greater Taipei Flood Control Plan implemented in 1970s, land development of Shezi Island has been limited. As the designated flood detention area, lacks of modern development makes Shezi “a village in the city.” Students of local community are economically and culturally disadvantage. However, zonal expropriation is on the way once a major developmental project passes. Conducting homeland education may help these disadvantaged students to understand and then appreciate their own community better. These may succor them to cope with the upcoming changes.
This study selects Taipei Municipal Fu-An Middle High School of Shezi Island to blend homeland education into geography curriculum. To enhance students’ map skill and sense of belonging, this homeland geography curriculum incorporates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plus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teaching with pedagogical tools, e.g. Google Maps. Based on progressive in-class observations, homeland geography curriculum has significantly enhanced the students’ sense of place and elevated their identities to Shezi Island.
【中文書籍】
吳明隆(2013),班級經營:理論與實務(三版),臺北市:五南。
李薰楓、黃朝恩(2007),生活化地理:美國國家地理課程標準,臺北市:教育部。
林瑞榮(1997),國民小學鄉土教育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師大書苑。
施添福(1983),我國中學的地理教育-反省與展望,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韋煙灶(2002),鄉土教學及教學資源調查,地理研究叢書,第28期,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
夏黎明 (1995),鄉土的範圍、內容與教育意涵。載於黃政傑、李隆盛(主編) 鄉土教育,頁3-9。臺北市:漢文書店。
馬家祉、陳燕鶴(1995),鄉土教學活動意見調查表,臺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張春興(2007),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出版。
張國恩(2003),數位學習導論,臺北市:資策會教育訓練處。
曹治中(1990),國民中學鄉土地理教學理論與實際,臺中市:當代文化出版社。
黃政傑、李隆盛主編(1995),鄉土教育,臺北市:漢文書店。
教育部(1995),國民中小學鄉土輔助教材大綱專案研究報告,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1995),國民中小學鄉土輔助教材大綱專案案研究報告,臺北市: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
教育部(2001a),九年一貫課程的理念與實務:社會學習領域,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1b),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郭生玉(1985),心理與教育測驗,臺北市:精華書局。
陳國川(1995),地理教材設計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師大書苑。
歐用生(1994)。鄉土教育的理念與設計。載於黃政傑、李隆盛(主編)鄉土教育,頁10-22。臺北市:漢文書店。
【中文期刊】
王志文(2007),以地理學的觀點來分析淡水河畔社子地區古契約地圖,淡江史學,第18期,頁 247-275。
王麗雲、甄曉蘭 (2007),臺灣偏遠地區教育機會均等政策模式之分析與反省,教育資料集刊,第36期,頁1-22。
吳美慧(2014),幫臺北背44年十字架的小島,商業週刊,第1389期。
李法琳(2007),話說社子人的寄託,双河彎社子生活文學誌,第6期,頁2-4。
沙學浚(1976),地理教學的重要原則,地理教學,創刊號,頁1-4。
何榮桂(2002),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意義與策略,資訊與教育雜誌,第88期,頁1-2。
林瑞榮(2000),國小鄉土教材的評鑑與設計,課程與教學,第3卷第3期,頁88。
林志峰(1998),社子物語—聚落與人文,土地之歌,常民文化年刊,第3期。
夏黎明(1988),鄉土定義分析,臺東師院學報,創刊號,頁283-299。
夏黎明(1991),鄉土的結構—方法論的探討,臺東師院學報,第3期,頁171-188。
夏黎明 (1992),古地圖在鄉土教學上的應用,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第2卷第6期,頁42-43。
夏黎明(1999),鄉土的結構-方法論的探討,臺東師院學報,第3期,頁 171-188。
徐新逸、吳佩瑾,(2002),資訊融入教學的現代意義與具體作為,教學科技與媒體,第59期,頁63-73。
翁國盈(1985),鄉土資源與地理教學,中等教育,第11期,頁19-24。
張菁芬(2004),空間的排除與區域網絡服務模式一以社子地區爲例,社區發展季刊,第106期,頁276。
曹治中(1996),創造性思考教學在國民中小學鄉土地理教學上的應用,教學與研究,第18期,頁205-226。
陳添球(2002),國小鄉土教學融入九年一貫課程七大學習領域課程綱要之內容分析,花蓮師院學報,第15期,頁53。
陳淑麗(2008),國小弱勢學生課業輔導現況調查之研究,臺東大學教育學報,第19卷第1期,頁1-32。
郭俊呈、侯雅雯(2017),翻轉教室觀點融入偏鄉教育之省思,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第10卷第1期,頁33-48。
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2013),河濱生態小宇宙-社六濕地,臺北畫刊,第546期,頁60-61。
潘朝陽(1988),地理學與人文關懷,中等教育,第39卷,頁88。
賴光真(2016),分組合作學習歷程學習謬誤之警覺,臺灣教育評論月刊,第5卷第5期,頁 92-96。
【中文學術論文】
王志文(1999),社子島人為聚落之變遷(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王淑芬(2003),國民中學戶外鄉土地理教學模式及其評量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慧蘭(2004),鄉土教育與國際視野:迷思與觀照。「現代教育論壇」論文集(頁75-78),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李振任(2001),國民小學鄉土知識與鄉土認同感之研究-以萬丹鄉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吳岡旆(2017),偏鄉特色遊學的環境教育意涵與地方感形塑(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玟秀(2014),幼兒眼中的社子島小世界─幼兒園鄉土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華梵大學,新北市。
林素雯(2009),社子島:社區?社群?還是地方社會?人文社會學院第 26 屆系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私立東吳大學。
施旭真(2006),戶外鄉土教學行動研究--以鹿港市街發展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高忠增(1999),永靖鄉「鄉土教學活動」教材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秦有為(2001),國小五年級學童鄉土知識與鄉土認同之研究-以花蓮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縣。
張程昭(2008),Google Earth在國中區域地理教材的設計與應用--以中國地理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智遠(2002),國小五年級學童鄉土知識與態度之研究─以高雄市前鎮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黃冠達(2003),資訊科技融入社會領域之教學成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陳韋聿(2005),電子參與對公民信任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詹玫芳(2009),九年一貫學校本位課程的行動研究--以屏東縣崁頂鄉的鄉土地理教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詹涵茹(2016),i-voting制度對民主治理的反思:以臺北市個案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東海大學,臺中市。
蔡欣嘉 (2006),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對國中、小學生學習成效影響之後設分析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蔡明芬(2007),三重市國小五年級學童鄉土環境認知與鄉土認同態度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歐陽鍾玲(1999),國小鄉土地理教學:孩童鄉土空間意識的形成與範圍的認定,第三屆臺灣地理學術研討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謝梅華(2008),都市政權、規劃政治與居民意識的萌發:社子島開發案的想像與真實(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世新大學,臺北市。
魯藝文(2014),社子島我的家-臺北市富安國民小學校史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顏大欽(2015),資訊科技結合社區資源以提升國小學童鄉土知識與鄉土認同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網路資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社會領域草案。
https://www.naer.edu.tw/files/15-1000-14153,c1174-1.php?Lang=zh-tw
張國恩(2001),從學習科技的發展看資訊融入教學的內涵。
http://enjoy.phy.ntnu.edu.tw/mod/resource/view.php?id=12389
教育部(2017),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臺北市:教育部。https://www.naer.edu.tw/files/15-1000-7944,c639-1.php?Lang=zh-tw
臺北市政府(2016),社子島開發方向i-voting總結報告。https://shezidao.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AEA93F141CE2FDEB&sms=19EF6846B86205F2&s=83095E7D39B60BCA
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2016),變更臺北市士林社子島地區主要計畫案,頁13。https://shezidao.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C1529F4201F821C7&sms=BC7B0578228D3660&s=D03F0236C22886A2
【外文部份】
Akinbobola, A. O. (2009). Enhancing students’ attitude towards Nigerian senior secondary school through the use of cooperative,competitive and individualistic learning strategies. Australia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34(1),1-9.
Denzin, N. K. (1978). The research act:A theoretical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ical methods. NewYork:McGraw-Hill.
Denzin,N.K. (1970). The research act. Chicago:Aldine.
Heinich, R., Molenda, M., Russell, J., & Smaldino, S. (2002). Instructional media and technologies for learning(7th ed.). New York: Prentice-Hall.
Johnson, D.W. & Johnson, R.T. (1987). Learning Together and Alone:Cooperative, Competitive, and Individualistic Learning.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Johnson, D. W. & Johnson, R. T. (1988). Circles of learning. Alexandria,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Krathwohl, R. D. ,Bloom, B. S. & Masia, B. B. (1964). The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a goal, Handbook II, affective domain. New York:Mckay.
Lilley, K. (2002). Imagined Geographies of the Celtic Fringe.In David C.Harvey,Rhys Jones,Neil Mclnroy & Christine Milligan(Eds.),Celtie Geographies:old culture,new times(pp.21-36). New York:Routledge.
Manzo, L. C., & Perkins, D. D. (2006). Finding common ground: The importance of place attachment to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and planning. Journal of Planning Literature, 20(4), 335-350.
Orr, D. W. (1992). Ecological Literacy: Education and the Transition to a Postmodern World. 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Tuan, Y.-F. (1974). Topophilia: A study of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attitudes, and value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