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銘豐
論文名稱: 評量與教學同步的教學策略
指導教授: 陳文典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物理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s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7
中文關鍵詞: 教學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07下載: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的目標在於探討「評量與教學同步」的教學策略如何影響學生在物理科的學習成效。本研究中,我們改變「講述式教學」直接把答案給學生的模式,利用前導的小題目來引領學生思路和搭配討論的方式,讓學生建構物理概念,此為本教學策略之特色;另外設計一系列的問卷,來分析、調查學生在這種教學情境下學習的狀況。根據「評量與教學同步」的實施結果,我們發現:經過新的教學策略後,受測班級的學生對於所學習的概念有很大的澄清,這可以由我們利用前瞻性的小問題引導後,跟學生討論問題的過程中發現到;另外,對於班級上原本物理程度低落的學生,更是有明顯提高學習參與度和自信心的改變。由於「評量與教學同步」的教學策略實施後,我們也發現學生學習的態度有了很大的轉變,由原先一遇到物理問題不知如何解決,甚至於採取放棄的態度,到願意跟著教師所規劃的教學藍圖,亦步亦趨的跟著引導,慢慢地建構概念,此結果即達到研究者當初設計此教學策略的用意。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4 第三節 名詞解釋………………………………………………………5 第二章 文獻探討………………………………………………………7 第一節 對知識學習的見解……………………………………………7 第二節 認知心理學對學習的認識……………………………………18 第三節 概念的形成、改變方面的研究………………………………24 第三章 研究方法………………………………………………………31 第一節 研究流程………………………………………………………31 第二節 研究設計………………………………………………………32 第三節 研究工具………………………………………………………35 第四節 研究測試的限制………………………………………………39 第四章 資料整理與分析………………………………………………41 第一節 學生過去在物理課的學習情況和可能的影響因素…………42 第二節 學習狀況問卷分析……………………………………………46 第三節 學習回饋資料整理……………………………………………51 第五章 結果與討論……………………………………………………53 第一節 「評量與教學同步」的教學策略之成效……………………53 第二節 影響「評量與教學同步」的教學策略成效之因素…………56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59 第一節 結論……………………………………………………………59 第二節 建議……………………………………………………………60 參考文獻 ………………………………………………………………61 附錄 附錄一 學習活動狀態問卷調查表……………………………………67 附錄二 學生過去上物理課的學習情形調查結果……………………70 附錄三 實施新的教學策略後,學生的反應記實……………………79 附錄四 試驗教學教材…………………………………………………93 附錄五 問題學習單……………………………………………………111 圖次 圖1 研究工作大要……………………………………………………31 圖2 教學活動流程……………………………………………………33 表次 表3-3-1學習情形的向度……………………………………………35 表3-3-2學習情形向度的程度分數表………………………………36 表4-1-1過去物理課的學習情況……………………………………42

    中文文獻
    朱則剛(1994)。教育工學的發展與派典演化,台北:師大書苑。
    朱則剛(1996)。建構主義對教學設計的意義,教學科技與媒體,26期,3-12。
    王雅玄(1998)。建構主義理論與教學實證研究,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9卷1期,151-170。
    曾志華(1997)。以建構論為基礎的科學教育理念,教育資料與研究,14期,
    74-80。
    郭重吉(1988)。從認知的觀點探找自然科的學習,教育學院學報,13期,352-378。
    郭重吉(1992)。從建構主義的觀點探討中小學數理教學的改進,科學發展月刊,20卷5期,548-570。
    郭重吉(1996)。建構論:科學茁學的省思,教育研究雙月刊,49期,16-24。
    張世宗(2000)。建構教學-理論與應用,台北:五南圖書。
    楊龍立(1997)。建構主義評析-在課程設計上的啟示,台北市立師院學報,28期,41-55。
    楊龍立(1998)。建構教學的研究,台北市立師院學報,29期,21-37。
    張靜嚳(1995)。建構教學:採用建構主義,如何教學?建構與教學,7期,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
    陳品華(1997)。從認知觀點談情境學習與教學,教育資料與研究,15期,53-59。
    朱湘吉(1992)。新觀念、新挑戰-建構主義的教學系統,教學科技與媒體,
    2期,17-25。
    江文慈(1998)。一個新評量理念的探討-多智力取向的評量,教育資料與研究,20期,6-12。
    張美玉(1996)。歷程檔案評量在建構教學之應用,教學科技與媒體,27期,31-46。
    陳麗華(1997)。情境模式的教學設計,教育資料與研究,18期,26-34。
    楊馥如(2001)。現象學說及其對美術教育之啟示,美育雙月刊,122期,87-90。
    羅清水(1998)。九年一貫課程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研習資訊,15卷5期,1-8。
    高熏芳(1996)。情境學習中教師角色之探討-共同調節師生關係模式之應用,教學科技與媒體,29期,32-40。
    許良榮(1993)。談建構主義之理論觀點與教學的爭論,國教輔導,33卷2期,7-12。
    吳芝儀(2002)。建構論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得研究方法,高雄:麗文,183-241。
    張惠博(1995)。學習的社會基層面觀點:科學教師的基本見解,建構與教學,2。
    甯自強(1993)。經驗、察覺、及瞭解在課程中的意義-由根本建構主義的觀點來看,論文發表於台東師範學院國小數理科教育學術研討會,台東市台東師範學院六月五日。
    甯自強(1996)。數學的格式與內容-皮亞傑對維高斯基,論文發表於85年台北市立師院皮亞傑與維高斯基的對話百年校慶學術研討會,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元月二十五、六日。
    余民寧(1997)。有意義的學習-概念構圖之研究,台北市:商鼎文化。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
    張春興(1999)。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李緒武(1990)。社會科教材教法,台北:五南。
    林清山譯(Richard E.Mayer著)(1990)。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初版,台北市:遠流初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黃台珠(1998)。實驗室氣氛與學生對科學的態度之關係研究,科學教育學刊,
    7卷4期,393-410。
    張壽山(1991)。學習理論與教學應用,台灣省政府教育廳。
    陳瓊森(1998)。從建構觀點談概念形成及概念轉變,國民中學學生概念學習學術研討會。
    鍾聖校(1994)。對科學教育錯誤概念研究之省思,教育研究資訊,2卷3期,89-110。
    黃萬居(1993)。國小學生的概念構圖和自然科學學習成就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4期,47-66。
    彭泰源(1999)。國小五年級學童「力與運動」概念學習。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論文。
    張惠博(1999)。迷思概念的研究方法,發表於行政院國科會主辦之「科學概念學習研究」研討會,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耿筱曾(2000)。國小學童概念學習之研究,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自然與科技》課程發展研究國際研討會,國立台北師範學院,63-67。
    邱美虹(2000)。概念改變研究的省思與啟示,科學教育學刊,8卷1期,1-34。

    英文文獻
    Ausubel,D.P.(1968).Educational psychology:A connitive view.
    New York:Holt,Rinehart,and Winston.
    Airasian,P.W.&Walsh,M.E.(1997).Constructivist cautions.
    Phi Delta Kappan,(78),444-449.
    Abdal-Haqq,I.(1998).Constructivism in teacher education: Consideration for those who would link practice to theory.ERIC Digest.Clearinghouse on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Washington,DC U.S.,District of Columbia.
    Bagley,C.&Hunter,B.(1992).Restructuring,constructivism,and technology:
    Forgoing a new relationship.Education Technology,32(7),22-27.
    Cobb,P.(1991).Restructing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Focus on Learning Problems in Mathematics,13(2),3-22.
    Fosnot,C.T.(1989).Enquiring teachers,enquiring learners:A constructivist approach for teaching.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
    Linderman,E.W.&Herberholz,D.W.(1972).Developing artistic and perceptual awareness.Dubuque Lowa:WM.C.Brown Company.
    Millar,R.(1989).Constructive criticism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11,587-596.
    Meyer,R.E.(1992).Thinking,problem solving.New York:W.H.Freeman
    and Company.
    Murphy,P.K.&Press,P.A.(1994).The research base for APA’s learner-centered psychological principles.Paper presented at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annual meeting,New Orleans,LA.
    Osborne,R.&Wittrock,M.(1985).The generative learning model and implications for science education.Studies in science education,(12),59-87.
    Piaget,J.(1970).Genetic epistemology.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Puckett,M.B&Black,J.B.(1993).Authentic assessment of the young child:Celebrating development and learning.New York:Macmillan College Publishing.
    Roth,W.M.(1995)Authentic school science:Knowing and learning in open-inquiry science laboratories.London: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Simons,P.R.J.(1993).New learning:three ways to learn in a new balanc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Learning about learning.
    Helsinki:University of Helsinki,September 7-8.
    Simpson,T.L.(2002).Dare I Oppose Constructivist Theory?The Educational Forum,66(4),347-354.
    Von Glasersfeld,E.(1984).An introduction to radical constructivism.
    Von Glasersfeld,E.(1995).Radical constructivism:A way of knowing&Learning.
    London:Falmer.
    Weatley,G.H.(1991).Constructivist perspectives on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learning.Science Education,75(1),9-21.
    Wolffe,R.J.&McMullen,D.W.(1996).The Constructivist connection:
    Linking theory,best practice,and technology.Journal of
    Computing in Teacher Education,12(2),25-28.EJ526775.
    Walling,D.R.(2001).Rethinking visual art education:A convergence of Influence.Phi Delta Kappan,82(8),626-631.
    Wiliam,D.(2001).An overview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ssessment and the curriculum.In Scott,D.(Eds.).Curriculum and assessment(165-181),Westport,Connecticut:Ablex Publishing.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