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彥君
Chen, Yen-Chun
論文名稱: 人體與異形:《山海經》神怪的創造與認識
Human Body and Abnormality: The Creation and Conception of the Deities and Mythical Creatures in “Shan Hai Jing”
指導教授: 鍾宗憲
Chung, Chung-Hsien
口試委員: 林郁迢
Lin, Yu-Tiao
謝明勳
Hsieh, Min-Hsun
鍾宗憲
Chung, Chung-Hsien
口試日期: 2023/05/25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23
畢業學年度: 11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0
中文關鍵詞: 人體山海經原始思維創造變形
研究方法: 歷史研究法文件分析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300879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64下載:3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山海經》為基礎,探討神話紀載中的「人體」部件在神、怪、妖及獸等「異形」身體上的組合之意義,並針對初民們對異族、異文化者身上各人體部件的變形想像,嘗試釐清他們創造這些身體背後的原始思維,了解人體各部位在文化中的意義與定位。在大致分類與整理《山海經》中的人體後,本研究以「一般人體」作為參照基準,依據書中最常被使用的人面/頭部、手/足及軀幹三類人體部件為討論核心,輔以變形方法「加法」與「減法」,逐一聚焦討論初民們對該部件的變形與想像,最後綜合討論「人體」在神話研究中的重要性。
      本研究第一部分從中外原始思維的相關理論出發,逐步討論物我概念、「人體」作為基準的思維方式,以及中國自古以來「由已知推論未知」的認識方法,梳理初民們在思維上是如何將身體作為已知的「舊符號」,用以認識世界上未知的「新符號」,探究身體在原始思維及神話思維中的重要性。第二部分針對《山海經》中的「人面/頭」討論,此為初民們使用得最為廣泛的部件,需分類探討此部件拼其湊在獸、神及人身上的不同目的,並延伸討論面部器官變形的不同意涵,了解此部位從辨識作用、溝通需求到族群象徵等複雜多層功能的文化意義。第三部分針對《山海經》中的「手/足」討論,手、足與初民們日常所處的環境與勞動相關,也與專精的技藝及紋身文化相關,此部位變形的目的包含實用、表現對技藝專精者的欽慕,以及象徵異族與我族的文化差異。第四部份針對《山海經》中的「軀體」討論,作為身體的中心且為心臟所在處的軀幹處變形不易,但在此處的變形於初民們來說意義重大,或是具勇猛特質、或是具有特殊力量,軀幹變形者幾乎都有異於常人之處。此處的變形可見初民們對於巨大、渺小的文化概念,以及對死亡造成之生命型態轉變的思索。
      在《山海經》中,人與神怪妖獸之間雖然物種不同,卻共享著人體的部件,體現了神話中「神與人、怪、妖、獸共享形似的身體」、現實中則是「人以自己的身體創造神、怪、妖、獸」的思維邏輯。而從本研究所歸納的《山海經》實例來看,初民們選擇的人體部件是很明確且範圍有限的,集中在人面/頭部、手足部及軀幹三類,這樣的選擇或許並非是因為初民們沒有能力去想像更多樣的身體變形,而是因為這些身體部位就是他們人生中所思考之大事的縮影,他們透過將身體變形樸實地思索自己與世界的關係。神話中的身體思維不但影響了相近時代的神話、文學、哲學、醫療與宗教等觀念,對後世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提要 iii 目次 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探討 3 第三節 研究範疇及研究方法 11 第二章 以人體為出發點的認識思維 17 第一節 原始思維中的物我概念 17 第二節 以「人體」作為基準的思維方式 20 第三節 由已知推論未知的認識方法 23 第四節 《山海經》人體紀載分布與感官運用 29 第三章 《山海經》中的人面 37 第一節 獸身與人面:人面的生理意義 37 第二節 神身與人面:人與神的距離 42 第三節 怪異的人首:五官與異文化想像 48 第四章 《山海經》中的手、足變形 59 第一節 手足的加法:日常生活實用的融入 59 第二節 手足的減法:對技巧與奇異的想像 68 第三節 手足黑與紋身:由實用、裝飾而刑罰 76 第五章 《山海經》中的軀體變形 83 第一節 軀體的加、減法:對於巨大與渺小的想像 83 第二節 軀幹的得失之間:軀幹的加減法與對稱 93 第三節 軀體的轉化:從受刑、死亡到復生 100 第六章 結論 107 參考文獻 113

    〔周〕尹文子著,〔清〕錢熙祚校:《尹文子》,北京:中華書局,1954年。
    〔周〕左丘明傳,〔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春秋左傳正義》,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1年。
    〔周〕左丘明撰,〔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春秋左傳正義》,臺北:新文豐出版社,2011年。
    〔周〕左丘明撰,〔清〕徐元浩撰,王樹民、沈長雲點校:《國語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周〕管仲著,黎翔鳳撰,梁運華整理:《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春秋〕文子著,王利器撰:《文子疏義》,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春秋〕老聃著,朱謙之撰:《老子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春秋〕墨翟著,吳毓江撰,孫啓治點校:《墨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戰國〕尸佼著,水渭松注譯,陳滿銘校閱:《新譯尸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96年。
    〔戰國〕呂不韋撰,陳奇猷校釋:《呂氏春秋校釋(上)》,臺北:華正書局,2004年。
    〔戰國〕呂不韋撰,陳奇猷校釋:《呂氏春秋校釋(下)》,臺北:華正書局,2004年。
    〔戰國〕孟子撰,〔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孟子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戰國〕荀況著,〔清〕王先謙撰:《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戰國〕莊周著,黃錦鈜注釋:《新譯莊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91年。
    〔戰國〕穀梁赤撰,〔晉〕范甯集解,〔唐〕楊士勛疏:《春秋穀梁傳注疏.隱公~文公》,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1年。
    〔戰國〕韓非著,〔清〕王先慎撰,鍾哲點校:《韓非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正義:《尚書正義》,臺北:新文豐出版社,2001年。
    〔漢〕毛亨傳,〔唐〕孔穎達正義:《毛詩正義》,臺北:新文豐出版社,2001年。
    〔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毛詩正義•頌》,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1年。
    〔漢〕王充著,張宗祥校注:《論衡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漢〕王符著,彭丙成注釋,陳滿銘校閱:《新譯潛夫論》,臺北:三民書局,1998年。
    〔漢〕王逸章句,劉向編集:《楚辭》,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漢〕司馬相如:《司馬相如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年。
    〔漢〕司馬遷著,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史記三家注并附編二種三》,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漢〕東方朔:〈洞玄靈寶五嶽古本真形圖〉,收入《中華道藏》,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年,冊4,頁348。
    〔漢〕東方朔:《神異經》,收入王國良:《神異經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下編〈校釋〉,頁45-120。
    〔漢〕班固著,〔清〕王先謙補注:《漢書補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漢〕班固著,〔清〕陳立撰,吳則虞點校:《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漢〕班固著,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漢書并附編二種二》,臺北:鼎文書局,1986年。
    〔漢〕張仲景著,〔晉〕王叔和撰,〔宋〕成無己注,〔明〕汪濟川校正:《注解傷寒論》,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李天富總校訂:《新添古音說文解字注》,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6年。
    〔漢〕楊孚:《異物志》,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漢〕董仲舒:《春秋繁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漢〕董仲舒著,蘇輿撰,鍾哲點校:《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漢〕賈誼:《新書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漢〕趙曄:《吳越春秋》,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年。
    〔漢〕劉向撰,向宗魯校證:《說苑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漢〕劉安等撰,劉文典集解:《淮南鴻烈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3年。
    〔漢〕劉熙撰,任繼昉纂:《釋名匯校》,濟南:齊魯書社,2006年。
    〔漢〕蔡邕:《蔡中郎文集》,長沙:商務印書館,1939年。
    〔漢〕鄭元注,〔唐〕孔穎達正義:《禮記注疏(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2001年。
    〔漢〕鄭元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下)》,臺北:新文豐出版社,2001年。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夏官司馬》,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1年。
    〔晉〕王嘉撰,齊治平校注:《拾遺記》,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晉〕常璩:《華陽國志》,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5年。
    〔晉〕張湛注:《列子注》,北京:中華書局,1954年。
    〔晉〕張華撰,范寧校證:《博物志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晉〕郭璞著,張宗祥校錄:《足本山海經圖贊》,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8年。
    〔晉〕陳壽撰,〔南朝宋〕裴松之注,盧弼集解,錢劍夫整理:《三國志集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晉〕葛洪撰:《抱朴子內外篇》,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年。
    〔北魏〕酈道元著,〔清〕王先謙校:《合校水經注》,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南朝〕范曄著,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後漢書並附編十三種四》,臺北:鼎文書局,1991年。
    〔梁〕任昉:《述異記》,收入《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年。
    〔唐〕牛肅撰,李劍國輯校:《紀聞輯校》,北京:中華書局,2018年。
    〔唐〕李冗:《獨異志》,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唐〕杜佑:《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 年。
    〔唐〕柳宗元撰,〔宋〕廖瑩中輯注:《柳河東集》,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年。
    〔唐〕段安節:《樂府雜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唐〕段成式撰,方南生點校:《酉陽雜俎》,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唐〕馬總著,王天海、王韌撰:《意林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唐〕歐陽詢:《宋本藝文類聚.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宋〕周去非著,楊武泉校注:《嶺外代答》,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宋〕范成大撰,胡起望、覃光廣校注:《桂海虞衡志輯佚校注》,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6年。
    〔宋〕陳元靚:《重編群書事林廣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宋〕樂史撰,王文楚等點校:《太平寰宇記》,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宋〕羅泌:《路史》,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6年。
    〔元〕周致中:《異域志》,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清〕丁紹儀:《東瀛識略》,收入《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七輯》,臺北:臺灣大通書局,1987年。
    〔清〕李汝珍撰,尤信雄校注,繆天華校閱:《鏡花緣》,臺北:三民書局,2021年。
    〔清〕屈大均:《廣東新語》,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清〕馬驌:《繹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清〕張隱菴集註:《黃帝內經素問集註》,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59年。
    〔清〕張隱菴集註:《黃帝內經靈樞集註》,上海:上海衛生出版社,1957年。
    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輯:《緯書集成》,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徐子宏譯注:《周易.上經》,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2年。
    馬昌儀:《古本山海經圖說》,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1年。
    莊雅州、黃靜吟註譯:《爾雅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2年。
    程樹德撰,程俊英、蔣見元點校:《論語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
    王孝廉:《中國的神話與傳說》,臺北:聯經出版,1977年。
    王孝廉:《中國神話世界(下編)——中原民族的神話與信仰》,臺北:洪葉文化,2006年。
    王孝廉:《東北、西南族群及其創世神話》,臺北:時報出版,1977年。
    王懷義:《中國史前神話意象》,臺北:里仁書局,2016年。
    何星亮:《中國圖騰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
    扶永發:《神州的發現——《山海經》地理考》,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
    李豐楙:《山海經——神話的故鄉》,臺北:時報出版,1998年。
    李豐楙:《神化與變異:一個「常與非常」的文化思維》,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杜正勝:《編戶齊民:傳統政治社會結構之形成》,臺北:聯經出版社,1990年。
    林素娟:《美好與醜惡的文化論述——先秦兩漢觀人、論相中的禮儀、性別與身體觀》,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1年。
    邱宜文:《山海經的神話思維》,臺北:文津出版社,2010年。
    茅盾:《中國神話ABC》,上海:世界書局,1929年。
    茅盾:《中國神話研究初探》,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09年。
    祝平一:《漢代的相人術》,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
    袁珂:《中國神話史》,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5年。
    馬昌儀:《古本山海經圖說.下卷》,臺北:蓋亞,2017年。
    張再林:《作為身體哲學的中國古代哲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
    郭凈:《中國面具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陳連山:《《山海經》學術史考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陳夢家:《殷虛卜辭綜述》,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陳懷義:《中國史前神話意象》,臺北:里仁書局,2016年。
    陳躍紅、徐新建、錢蔭榆等:《中國儺文化》,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8年。
    鹿憶鹿:《異域異人異獸——山海經在明代》,臺北:秀威經典,2021年。
    葉舒憲、蕭兵、【韓】鄭在書:《山海經的文化尋蹤:「想像地理學」與東西文化碰撞》,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 年。
    葉舒憲:《《莊子》的文化解析》,陝西:陝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葉舒憲:《神話意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三卷本)》,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9年。
    鄧啟耀:《中國神話的思維結構》,重慶:重慶出版社,2004年。
    謝選駿:《空寂的神殿》,成都:四川出版社,1987年。
    鍾宗憲:《中國神話的基礎研究》,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
    鍾宗憲:《中國神話的符號現象》,臺北:臺灣師大出版社,2020年。
    【日】高木敏雄:《比較神話學》,東京:博文館,1904年。
    【法】列維.布留爾著,丁由譯:《原始思維》,北京:商務印書館,1995年。
    【法】克勞德.列維—斯特勞斯著,陸曉禾、黃錫光等譯:《結構人類學——巫術.宗教.藝術.神話》,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9年。
    【法】克勞德.李維史陀著,楊德睿譯:《神話與意義》,臺北:麥田出版社,2010年。
    【英】J.C.佛雷澤著,汪培基、徐育新、張澤石譯:《金枝》,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
    【英】戴維.方坦納:《象徵的名詞》,臺北:知書房,2003年。
    【德】卡西勒(Ernst Cassirer)著,甘陽譯:《人論》,臺北:桂冠圖書公司,2005年。
    【德】埃西利•諾伊曼著,李以洪譯:《大母神——原型分析》,北京:東方出版社,1998年。
    【德】恩斯特.卡西勒著,黃漢青、陳衛平譯:《國家的神話》,臺北:成均出版社,1983年。
    丁建平:〈道成吏身──《韓非子》與師曠形象的沿革〉,《文教資料》,2008年1期(2008年1月),頁62-64。
    王允亮:〈從歷史到讖緯──先唐師曠形象演變考論〉,《山西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8卷第5期(2011年9月),頁70-74。
    王明坤:〈對「穿胸民」的探析〉,《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學報》,2007年第8期(2007年8月),頁6-9
    王昱升:〈由「穿胸國」之記錄解析六朝志怪與地志之命意同異〉,《東吳中文線上學術論文》,第32期(2015年12月),頁27-39。
    王森:〈從歷史「方國」到神話「異國」的斷裂與重構——基於《山海經.海外南經》「貫匈國」的考證〉,《民族學刊》,第80期(2022年6月),頁76-87、146。
    伊藤清司:〈眼睛的象徵——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創世神話的研究〉,《民族譯叢》,1982年第6期(1982年12月),頁39-44。
    朱心怡:〈盤古神話探源〉,《東華人文學報》,第6期(2004年7月),頁1-24。
    何觀洲:〈《山海經》在科學上之批判及作者之時代考〉,收入苑利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民俗學經典•神話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頁35-61。
    吳光明:〈莊子的身體思維〉,收入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1997年,頁393-414。
    李森:〈從人面獸身到三寸金蓮──論神話與藝術中的足部意象〉,《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6期(2015年11月),頁20-25。
    杜而未:〈宇宙巨人神話解釋〉,《現代學人》,第10期(1963年8月),頁39-58。
    周士琦:〈穿胸之謎〉,《文史雜誌》,第5期(1992年10月),頁28。
    林翠雲:〈旱魃——「女英雄」至「女魔鬼」的轉變探析〉,《長江叢刊》,2018年第18期(2018年6月),頁51-52。
    武世珍:〈神話思維辨析〉,收入劉魁立、馬昌儀、程薔編:《神話新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7年,頁1-19。
    胡建國:〈古儺面具與《山海經》〉,《民族藝術》,1995年第4期(1995年12月),頁41-57。
    宮哲兵:〈羽民、穿胸民、鑿齒民與南方民俗——《山海經》奇談的人類學詮釋〉,《廣西右江民族師專學報》,第13卷第3期(2000年9月),頁16-17
    徐志平:〈《山海經》神話的身體思維〉,《興大中文學報》,第23期(2008年10月),頁55-93。
    戚劍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身體傳承——以京族為例〉,《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51卷4期(2019年7月),頁66-71。
    陳元朋:〈身體與花紋──傳統社會的文身習尚及其流變〉,「健與美的歷史」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9年,頁1-54。
    陳鳳梅、樊道智、萬輔彬:〈京族高腳罾的傳承與發展——以東興市江平鎮澫尾村為例〉,《北部灣大學學報》,第35卷第1期(2020年1月),頁24-29。
    陳器文:〈神鳥/禍鳥:試論神族家變與人化為鳥的原型意義〉,《中興大學中文學報》,第23期(2008年11月),頁95-122。
    黃俊傑:〈中國思想史中「身體觀」研究的新視野〉,《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0期(2002年3月),頁541-564。
    楊乃喬:〈神話三界與華夏神話的生成〉,《江西社會科學》,1993年第2期(1993年2月),頁44-49。
    楊太辛、沈松勤:〈關於師曠及其故事〉,《杭州大學學報》,第4期(1980年12月),頁69-76。
    楊義:〈《山海經》的神話思維〉,《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3卷3期(2003年5月),頁1-10、122。
    詹堅固:〈試說蜑名變遷與蜑民族屬〉,《民族研究》,2012年第1期(2012年1月),頁81-91。
    劉亞惟:〈異族傳說的圖文流傳:「恆與鶴戰」的小人國故事〉,《中國學術年刊》,第44期(2022年3月),頁89-116。
    劉捷:〈從《山海經》知識的傳承看國人地理觀的變遷——以「儋耳國」為例〉,《楚雄師範學院學報》,第34卷第4期(2019年7月),頁32-38。
    樂蘅軍:〈中國原始變形神話試探(上)〉,《中外文學》,第2期第8卷(1974年1月),頁10-21。
    Mori, M., MacDorman, K. F., & Kageki, N. (2012). The uncanny valley. IEEE Robotics &Automation Magazine, 19, 98-100. https://doi.org/10.1109/MRA.2012.2192811
    王仁鴻:《《山海經》的神話思維——以空間、身體、食物、樂園為探討核心》,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9年。
    張宜欣:《《山海經》羽族類型研究》,臺南: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9年。
    曹昌廉:《旅行視野下的《山海經》》,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20年。
    陳妤諳:《《山海經》中的人物形象與蛇關係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陳威溶:《《山海經.海外經》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
    黃哲安:《《山海經》中的「死亡」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年。
    鍾麗秋:《《山海經》中的龍神話研究》,臺北: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3年。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