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顏惠君 Hui-Chun Yen |
---|---|
論文名稱: |
學習領域課程小組課程決定之個案研究--以國中語文領域國文科為例 A Multiple-Case Study of Curriculum Decision-Making at Department Level :Taking the Learning Domain of Chinese Language Art in Junior High School as an Example |
指導教授: |
甄曉蘭
Chen, Hsiao-La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5 |
畢業學年度: | 9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75 |
中文關鍵詞: | 課程決定 、學習領域課程小組 、國中國文科 |
英文關鍵詞: | curriculum decision-making, curriculum team of learning domain, Chinese language art in junior high school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92 下載:4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目前學習領域課程小組課程決定的運作情況,並以國中語文領域國文科為例來加以說明。研究目的包括探究國文科課程小組課程決定的議題、課程決定的產生方式、影響課程決定的因素,以及課程決定過程中的權力運作,進而歸納研究結果,重新確認學習領域課程小組的定位與功能,提供國文科課程小組進行課程決定時的參考。研究者依據課程決定相關文獻的閱讀,做為進行現場研究的理論基礎,並於研究過程中探究理論與實務之間的落差。本研究採用質的個案研究法,研究對象為三所台北市國中的語文領域國文科課程小組,以觀察、訪談、文件分析做為蒐集資料的方式。研究歸納出的發現有:一、課程小組課程決定的議題,多與行政方面交辦事項有關;二、課程決定事務的性質,影響課程決定的方式;三、課程小組的課程決定受環境與教師的因素影響較大;四、課程小組的課程決定尚未達到充分授權的理想;五、課程小組的定位與功能尚待進一步的確認與落實。
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議:一、就發揮課程小組的功能方面,需重新思考課程小組的定位,並養成團體合作的習慣,促進教師文化的改變,以及鼓勵召集人發揮課程領導的角色;二、就提升課程決定自主權方面,課程小組教師由個人的教學自主權擴大到團體的課程自主權,而學校行政方面,也須給予課程小組教師適時的支持;三、就激發教師的課程意識方面,教師應扮演積極的角色,並對「課程決定」的實質內涵能有進一步的深思與體認;四、就後續研究方面,可探究教師非正式的互動如何影響正式會議上的課程決定,以及教師如何落實課程小組的課程決定。
Taking the Curriculum Team of Chinese Language Art as an example, this study aims at examine the operational issues in curriculum decision-making.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are to explore the factors of “what”, “how”, “why”, and “who” in the process of curriculum decision-making at department level. To achieve the research goads, the researcher takes literature review a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field study, and tried to probe into the gaps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Adopting the case study approach, three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ipei City were invited to participate in this study. For data collection, observation, interview, and document analysis were the major techniques applied to clarify the related issues. Based on the study, the research findings include: First, the agenda of curriculum decision-making were related to the tasks assigned by school administration; Second, the nature of curriculum agenda influenced the way that curriculum team made decisions; Third, the factors of environment and teacher had greater impact on curriculum decision-making; Forth, the curriculum team did not practice the ideal of empowerment fully; Fifth, the role and function of curriculum team remained for further clarification and confirmation.
Suggestions provided by the researcher are as follows: First, rethinking the role and function of curriculum team, encouraging group’s cooperative habit, promoting the teacher’s culture for curriculum change, and enhancing the curriculum leadership of the team leader; Second, in turns of raising the autonomy of curriculum team, teachers may expand their individual pedagogical autonomy to collective curricular autonomy, and the school administration must offer sufficient supports to teachers; Third, in turns of increasing teacher’s curricular consciousness, teachers should take more active role, and they also need to have further thought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essence of “curriculum”; Forth, for further studies, it is important to examine how the informal interactions of teachers influence the curriculum decision-making, and how teachers carry out the decision made by the curriculum team.
一、中文部分
丁金松(2000)。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課程決定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仇小屏(2004)。從「能力」角度看九十三年第二次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國文天地,20(5),92-97。
王文科(1988)。課程論。台北:五南。
王文科(2002)。課程與教學論。台北:五南。
王金柱、廖乃諄(2004)。高職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影響因素。師說,182,42-46。
王春堎(1998)。彰化縣國小教師對體育課程價值取向暨課程決定之調查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前龍(1995)。國民小學道德科課程決定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嘉陵(2002)。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影響因素之評析。教育研究,10,219-227。
司琦(1989)。課程導論。台北:五南。
任潔芳(2002)。北縣板橋高中林繼生老師談「國文科基本學力測驗如何準備?」。康軒教育雜誌,47,38-42。
何三本(2001)。九年一貫語文教育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李子建、黃顯華(1996)。課程:範式、取向和設計。台北:五南。
李郁文(2001)。團體動力學—群體動力的理論、實務與研究。台北:桂冠。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9)。Patton, M. Q. 著。質的評鑑與研究(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2nd ed.))。台北:桂冠。
吳妮真(2003)。高中家政教師課程決定歷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建華、謝發昱、黃俊峰、陳銘凱(2003)。個案研究。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頁199-236)。台北:高等教育。
杜美智(1996)。國小社會科教師課程決定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范信賢(2000)。從後殖民觀點談學校本位課程。北縣教育,30,28-31。
范振倫(2003)。國小教師參與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決定的角色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沐恩(2001)。台中市幼兒園三歲以下班級教師背景因素、適性教學信念與影響課程決定因素之相關研究。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林秀珍、徐世豐(2003)。「制度化」的基本學力測驗對國中教學之影響分析。中等教育,54(5),140-153。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239-264)。高雄:麗文。
林奕瑩(2001)。九年一貫課程政策決定之評析。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林偉人(1999)。淺論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國教之友,51(2),3-13。
林麗雪(2004a,6月3日)。基測只考選擇,杜正勝:教育偏差。民生報,A2版。
林麗雪(2004b,9月10日)。明年起國中小須教作文,偏遠國小多看課外讀物。民生報,A4版。
林繼生(2001)。新的開始,新的震撼—國中基本學力測驗第一次測驗國文科試題分析。國文天地,16(12),97-103。
邱顯忠(2001)。多元文化課程發展決定歷程之研究--以一所國小活動課程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胡幼慧(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41-158)。台北:巨流。
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胡應銘(1999)。從實務觀點看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教師天地,103,30-35。
洪詠善(1999)。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決策過程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洪崇峰(2002)。桃園縣國小體育教師課程決定影響因素之調查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翁安明(2002)。國民小學社會領域教師課程決定之研究-以澎湖地區為例。國立台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課程與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高新建(1991)。國小教師課程決定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強化國語文學習環境,提升新世代知識能力(2003,10月15日)。青年日報,2版。
國立編譯館(主編)(2000)。教育大辭書。台北:文景。
國語文能力退化的原因(2003,10月15日)。國語日報,2版。
教育部(2003a)。九年一貫課程實施要點。2004年5月3日。取自http://140.122.120.230/9cc/brief/brief6.php
教育部(2003b)。九年一貫課程修訂過程及特色。2004年5月3日,取自http://140.122.120.230/9cc/brief/brief7.php
教育部(2004)。教育部新聞稿。2004年12月5日,取自
http://www.bctest.ntnu.edu.tw/
許育健(2003)。九年一貫課程語文領的困境與解決之道—單元統整教學設計。教育資料與研究,52,68-72。
陳玲玲(2004,8月25日)。國語文教學的困境。國語日報,13版。
單文經、高新建、蔡清田、高博銓(譯)(2001)。Glatthorn, A. A. 著。校長的課程領導(The principal as curriculum leader)。台北:學富。
馮永敏(2003)。九年一貫本國語文課程之相關研究。載於教育部(主編),語文(國語文)學習領域研習手冊暨教學示例(頁64-109)。台北:教育部
黃子騰(2003)。我國科技大學課程決定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立欣(2003)。學校層級課程決定之研究--以青水中學自然領域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光雄、蔡清田(1999)。課程設計:理論與實際。台北:五南。
黃光雄(主譯)(2000)。 R. C. Bogdan, & S. K. Biklen著。質性教育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台北:濤石。
黃春木、劉蔚之(2000)。中等學校教學研究會定位與運作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台北: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黃春木(2001)。亟待重新重視的教學研究會。教師天地,114,28-36。
黃政傑(1985)。課程改革。台北:文景。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台北:東華。
黃炳煌(2002)。課程理論之基礎。台北:文景。
黃雯玲(2000)。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決定的個案研究:以一所「學校社區化」之國小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瑞琴(2004)。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黃雅瑛(2000)。國小教師課程決定及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調查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張凱元(2004)。談學校本位課程實施的迷失與策略。師說,182,47-50。
張雁玲(1999)。幼稚園教師在課程發展中課程決定之個案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游淑燕(1992)。國民小學教師課程決定權取向及其參與意願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游適宏(2003)。從閱讀評量看九十二年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國文科試題。國文天地,19(4),13-18。
楊永青(2001)。幼稚園教師課程決定與省思能力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楊志能(2002)。九年一貫課程的內涵與實施。2004年11月5日,取自http://www.eje.edu.tw/ejedata/linda/20024301156/%BBA%B5%D3/page1.htm
楊秀慧(2001)。高級職業學校教師課程決定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楊美玲(1998)。國小兩性平等教育課程決定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甄曉蘭(1998)。知識論辯證對課程發展的影響—以台灣國小課程改革為例。論文發表於上海教育科學院舉辦之「一九九八海峽兩岸小學教育」學術研討會,上海。
甄曉蘭(2000)。批判俗民誌及其在教育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369-393)。高雄:麗文。
甄曉蘭(2002)。中小學課程改革與教學革新。台北:高等教育。
甄曉蘭、簡良平(2002)。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權力重整問題之批判分析。教育研究集刊,48(1),65-93。
甄曉蘭、鐘靜(2002)。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相關問題及其相應措施之研究。師大學報,47(1),1-16。
甄曉蘭(2004)。課程理論與實務:解構與重建。台北:高等教育。
劉雅心(1997)。台中地區幼稚園教師課程決定之相關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蔡清田、童正德(2002)。國民中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問題、影響因素與因應策略—以南部兩所試辦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的國中為例。教育研究月刊,103,119-131。
蔡敏玲(1994,1月)。教育民族誌中研究者的角色。論文發表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主辦之「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檢討與前瞻」第二次科際研討會:質化研究、次級分析與綜合方法,台北。
蔡敏玲(2001)。尋找教室團體互動的節奏與變奏:教育質性研究歷程的展現。台北:桂冠。
鄭圓鈴(2004)。九十三年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國文科試題分析。國文天地,20(4),78-86。
鄭瑞隆(譯)(2000)。R. C. Bogdan, & S. K. Biklen著。實地工作。載於黃光雄(主譯),質性教育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頁105-156)。台北:濤石。
潘麗珠、王秀玲、李玉馨、許力仁、連育仁、康瀚文(2003)。國中國文教師的課程焦慮與因應之道。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4(4),61-80。
歐用生(2001)。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高雄:復文。
歐自偉(2001)。國小社會學習領域課程小組課程決定之個案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詹惠雪(2000,5月)。從九年一貫談教師角色的再定位。載於淡江大學主辦之「教師專業發展與師資培育:九年一貫課程革新的因應與挑戰」研討會論文集(頁74-88),台北。
潘正德(編)(1997)。團體動力學。台北:心理。
鄧鈞文(2001)。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困境與解決之道。研習資訊,18(4)。39-48。
簡良平、甄曉蘭(2001)。學校自主發展課程之相關因素分析。教育研究集刊,46,51-80。
簡良平(2002)。學校課程決定:理論與實證。台北:師大書苑。
羅秋昭(2000)。面向新的語文學習—談九年一貫課程語文教材的趨勢。台北師院語文集刊,5,113-130。
TVBS民調中心(2004)。基層教師對九年一貫教改看法。2004年12月12日,取自http://www.jges.tpc.edu.tw/ta1/TVBS%B0%DD%A8%F7.htm
二、英文部分
Atkins, E. (1986). The deliberation process: An analysis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Journal of Curriculum and Supervision, 1(4), 256-293.
Beane, J. A., Toepfer, Jr. C. F., & Alessi, Jr. S. J. (1986). Curriculum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Boston : Allyn and Bacon
Beyer, L. E., & Apple, M. (1988). Values and politics in the curriculum. In L. E. Beyer & M. Apple (Eds.). The curriculum: Problems, politics, and possibilities (pp.3-16).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Beyer, L. E. (1991). Curriculum deliberation. In A. Lewy (Ed.).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urriculum (pp.304-306). New York: Pergamon.
Gay, G. (1991).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A. Lewy (Ed.).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urriculum (pp.293-302). New York: Pergamon.
Johnston, S. (1989). Towards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value issue in curriculum decision making. In B. Moon, P. Murphy & J. Raynor (Eds.). Policies for the curriculum (pp.228-236). London: Hodder & Stoughton.
Klein, M. F. (1991).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curriculum decision making. In M. F. Klein (Ed.). The politics of curriculum decision-making (pp.24-41) .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Lacey, C. (1977). The socialization of teachers. London: Methuen.
Lawton, D. (1980). The politics of the school curriculum.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McCutcheon, G. (1995). Developing the curriculum: Solo and group deliberation. N. Y.: Longman.
Goodlad, J. (1979). Curriculum inquiry: The study of curriculum practice. New York: McGraw-Hill.
Goodlad, J. (1991). Curriculum making as a sociopolitical process. In M. F. Klein (Ed.). The politics of curriculum decision-making (pp.9-23).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Oberg, A. A. (1991). Curriculum decision. In A. Lewy (Ed.).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urriculum (pp.302-303). New York: Pergamon.
Oliva, P. F. (1997). Developing the curriculum (4th ed.). New York: Haper Collins.
Roby, T. W. (1985). Habits impeding deliberation.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17(1), 17-35.
Saylor, J. G., & Alexander, W. M. (1980). Curriculum planning for modern schools. N. Y. : Macmillan.
Schwab, J. J. (1969). The practical: A language for curriculum. School Review, 78, 1-23.
Schwab, J. J. (1973). The practical 3: Translation into curriculum. School Review, 81(4), 501-522.
Walker, D. F. (1978). A naturalistic model for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J. R. Gress & D. E. Purpel (Eds.). Curriculum (pp.268-280). Berkeley, CA: McCutchan.
Walker, D. F. (1990). Fundamentals of curriculum. San Diego: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