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蔡雅慧
論文名稱: 外籍母親與子女生活風格關係之反思-以小琉球漁民外籍配偶家庭為例
指導教授: 蔡順良
Tsai, Shung-Lia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15
中文關鍵詞: 外籍母親外籍配偶子女漁民外籍配偶家庭生活風格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40下載:5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外籍母親與子女生活風格關係之反思-
    以小琉球漁民外籍配偶家庭為例
              
    摘要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小琉球地區漁民外籍配偶家庭的外籍母親與子女生活風格的關係,以了解在外籍母親的教養下,外籍配偶子女受到母親的影響為何,並探討子女所知覺的母親形象對親子關係的影響。
      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針對符合本研究的受訪者進行半結構式的深度訪談。本研究的受訪者共有四對母子,計有八位受訪者,每位受訪者大約訪問一個半小時至兩個小時的時間。透過這些受訪者的訪談資料,依照主題分析法的策略與步驟,進行所有文本資料的分析。並透過這些文本資料的整理,呈現小琉球地區外籍配偶及其子女目前的生活概況。
      本研究結果發現:(1)這群外籍配偶都自認自己很努力地在扮演妻子、母親、媳婦的角色,是一個很盡責的母親,也是一個很盡職的媳婦,但不見得是一個很成功的母親。(2)外籍配偶進入台灣家庭之後,很努力學習成為一個台灣人,盡量符合台灣人對媳婦的期待,但仍遭受當地人莫須有的污名與歧視。(3)在地人對她們的看法影響她們對自己身分的認同;夫家的人包含公婆、先生、孩子等重要他人如何看待她們,影響到她們的自我概念。(4)公婆、先生的認同與支持是影響她們在台適應良好的重要關鍵。(5)外籍配偶子女的自我概念正向,人際關係良好,都認同自己是台灣人。(6)外籍配偶子女並沒有遭受被同儕歧視的情形,顯示小琉球的外在環境對外籍配偶子女還算友善。(7)外籍配偶子女與母親關係良好,並沒有因為媽媽外國人的身分而受到不良的影響,反而帶來正向的影響。(8)外籍母親的教養方式仍以打罵方式居多,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逐漸調整為溝通講理的方式。(9) 外籍母親的教養方式受到原生國文化的影響,有代間傳遞的現象。 (10)外籍配偶與其子女在自我概念、價值觀、世界觀、未來目標、與不同對象的互動經驗等方面,有許多的雷同,顯示外籍母親的生活風格會影響子女的生活風格。(11) 外籍母親在子女的眼中是一個好母親的形象,很認真為家庭付出,很感謝媽媽對家庭的貢獻。
      最後,並根據本研究所得到的結果,針對政府機關及一般社會大眾、學校教育、未來研究等三方面提出建議。

    目 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7 第三節 名詞釋義…………………....………………………………8 第二章 文獻探討.…………………….…………………….………..11 第一節 外籍配偶家庭的家庭圖像……………….…...…………..11 第二節 阿德勒生活風格理論與探討.…………...………………..21 第三節 依附關係理論與探討.……………...……………………..30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41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設計.…………………..…………….………..41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44 第三節 研究工具.………………...…………..……………………47 第四節 研究程序.………………………...………………………..48 第五節 資料分析的檢核.………………………………………….56 第六節 研究倫理.…….……………..………….………………….57 第四章 四對受訪母子「生活風格」的詮釋.…………...…………..59 第一節 A與a的訪談結果.……………………….……… ……...59 第二節 B與b的訪談結果.…...……………………..……………77 第三節 C與c的訪談結果.…………………………..…...……...103 第四節 D與d的訪談結果.…………………………..…………..129 第五節 四對受訪者的綜合討論結果…………...…………….....146 第五章 四對受訪母子「生活風格」內涵分析與討論.………….…159 第一節 外籍母親的生活風格…………..……….……………….159 第二節 外籍配偶子女的生活風格.…………………...…………170 第三節 在外籍母親的教養下子女所知覺的母親形象 對親子關係的影響…………………………..……….….176 第四節 外籍母親的生活風格與其子女生活風格的關係 及影響因素………………………………………………185 第六章 建議與反思……………….……………………...….….…..191 第一節 建議………………………………………………...…….191 第二節 研究者的反思………………………………..……..……196 參考書目………………………………………………...….…………199 一、中文部分………………………………………………………199 二、英文部分……………………………………………….………204 表目次 表3-1:受訪者基本資料…………………………………………..45 表3-2:研究編碼之原則…………………………………………..52 表3-3:逐字稿編碼之示例………………………………………..52 表4-1:外籍母親的生活風格總表……………………………….152 表4-2:外籍配偶子女的生活風格總表………………………….153 表4-3:外籍母親對外籍配偶子女影響總表…………………….155 表4-4:母子關係總表…………………………………………….156 表4-5:母親的教養方式總表…………………………………….157 表4-6:母親與其他重要他人的互動關係總表………………….158 圖目次 圖4-1:A對a生活風格的影響圖………………………………....75 圖4-2:B對b生活風格的影響圖……………………………..…101 圖4-3:C對c生活風格的影響圖…………………………….….127 圖4-4:D對d生活風格的影響圖…………………………….….145 圖5-1:外籍配偶的U型適應型態圖…………………………….170 圖5-2:母親外籍身分對親子關係的影響圖…………………….184 附錄目次 附錄一:訪談同意書………………………………………………207 附錄二:外籍配偶訪談大綱………………………………………208 附錄三:外籍配偶子女訪談大綱…………………………………212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內政部統計處(2003):內政統計通報九十二年第二十五週。線上檢索日期:93年4月12日。網址:http:www.mio.gov.tw/W3/stat/home.asp/。
    教育部統計處(2004):九十三學年度國中小外籍配偶人數概況分析。93年12月教育部發布。
    王光宗(2003):台南縣東南亞外籍母親在子女入學後母職經驗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宏仁(2000):階層化下的「生產力」移動:婚姻移民與國內勞動市場。載於全球化下的社會學想像:國家、經濟與社會論文集。台北:台大社會學系。
    王宏仁(2001):社會階層下的婚姻與國內勞動市場:以越南新娘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1期,101~127。
    王美惠(2005):外籍配偶家庭及其幼兒學校生活適應之個案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受榮(1993):教育研究中的研究道德之探究。載於賈馥茗、楊深坑(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1-22)。高雄:麗文。
    方嘉鴻(2003):外籍新娘婚姻暴力求助行為及其保護措施之研究。國立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甘玉霜(2005):屏東地區外籍母親親職角色知覺與親職教育需求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亮演、陳燕禎、黃稚純(2004):大陸與外籍配偶生活調適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05期,66~89頁。
    朱玉玲(2000,12月):澎湖縣家庭教育中心推展外籍新娘方案推展之現況分析。論文發表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學術研討會」。
    朱玉玲(2002):澎湖縣外籍新娘生活經驗之探討。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玉玲(2004):南洋媳婦在澎湖-家庭教育方案暨經驗成果紀實。澎湖縣文化局附設家庭教育中心出版。
    李玫臻(2002):外籍新娘的社會網絡與生活適應-民雄鄉的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美菁(2004):東南亞外籍配偶在台的生活適應與人際關係之研究-以南投縣為例。南華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淑禎(1991):早期家庭經驗對大學生的社會興趣與生活方式之影響-阿德勒觀念的探討。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麗娟(1997):青少年心理發展與適應之整合性研究-父母自我分化、教養方式對青少年子女自我分化、因應方式及適應影響之研究暨親職教育課程效果之實驗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編號:NCS86-2413-H003-011G10)。
    吳秀照(2004):東南亞外籍女性配偶對於發展遲緩子女的教養環境與主題經驗探視-從生態系統觀點及相關研究分析。社區發展季刊,105期,159-175。
    吳建興(2005):迎向多元文化教育的挑戰。學生輔導季刊,97期,109-115頁。
    吳美雲(2001):識字教育作為一個賦權:「以外籍新娘生活適應輔導班」為例。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Patton,M.Q.原著)。台北:桂冠。
    呂美紅(2001):外籍新娘生活適應與婚姻滿意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台灣地區東南亞新娘為例。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車 達(2004):台灣新女性移民子女之心靈世界的探索。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職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汪文聖(2001):現象學方法與理論之反思:一個質性方法之介紹。應用心理學,12期,49-75頁。
    宋湘玲、林幸台和鄭熙彥(1985):學校輔導工作的理論與實施。高雄市:復文書局。
    邱琡雯(2000):在台灣東南亞外籍新娘的識字/生活教育:同化?還是多元文化?社會教育學刊,29期,197-219頁。
    余德慧、徐臨嘉(1993):詮釋中國人的悲怨。本土心理學研究,1期,301-308頁。
    余漢儀(1998):社會研究的倫理。載於嚴祥鸞(主編),危險與秘密-研究倫理(頁1-30)。台北:三民。
    林倖妃(2006年6月6日):移民法未過 7月就掛牌 移民署急上路 警界爆搶官。中國時報,A8。
    林璣萍(2003):台灣新興的弱勢學生-外籍新娘子女學校適應現況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照真(2004年1月27日):認同我 別用異樣眼光看我。中國時報,11版。
    林照真(2004年1月28日):負面標籤 難以承受之重。中國時報,10版。
    林照真(2004年1月29日):積極認同 仍擺脫不了歧視。中國時報,11版。
    周美珍(2001):新竹縣「外籍新娘」生育狀況探討。公共衛生,28(3),255-264。
    武曉霞、陳烘玉(2004):台北縣新移民女性子女教育發展關注之研究。發表於台北縣政府教育局主辦,九十三年新移民女性專案研究成果發表會,台北。
    柯淑慧(2004):外籍母親與本籍母親之子女學業成就之比較研究-以基隆市國小一年級學生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夏曉鵑(2000):資本國際化下的國際婚姻市場:以台灣外籍媳婦為例。宣讀於全球化的社會學想像:國家、經濟與社會學術研討會。台北市:台灣大學社會學系1月。
    夏曉鵑(2001):「外籍新娘」現象之媒體建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3,153-196。
    夏曉鵑(2002):流離尋岸--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現象。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夏曉鵑(2005):解開面對新移民的焦慮。學生輔導季刊,97期,6-25。
    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蒐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唐永暉(1984):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派對兒童輔導的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唐文慧、游美惠(2002):社會母職-女性主義媽媽的願景。婦女與性別研究通訊,63期,13-15頁。
    翁雅萍(2004):國小學童家庭價值觀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芝鳳(2000):青少年與父母以及與同儕間的依附關係之自我價值之影響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張明慧(2005):「新台灣之子」之兒童發展與輔導策略。學生輔導季刊,97期,38-53。
    高淑清(2000a):來自異鄉華人的心聲:海外留學生太太的生活世界。論文發表於家人關係及心理歷程:第五屆華人心理與行為科際學術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
    高淑清(2000b)。現象學方法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95-132頁)。高雄:麗文。
    高敬文(1999):質化研究方法論。台北:師大書苑。
    許維素(1992):家庭組型、家庭氣氛對兒童自卑感、社會興趣、生活型態形成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維素(1994):論個體心理學之生活型態。輔導季刊,30卷,2期,58-65頁。
    許瑞蘭(2002):國中生依附關係、人際問題解決態度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陳庭芸(2002):澎湖地區國際婚姻調適之研究:以印尼與越南新娘為例之比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美惠(2002):彰化縣東南亞外籍新娘教養子女經驗之研究。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湘淇(2004):國小一年級外籍配偶子女在智力、語文能力及學業成就表現之研究。臺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幼教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陳雅鈴(2004):新台灣之子-外籍新娘子女教養問題。幼教資訊,160,25-27。
    陳美芳(1996):學童認同對象與自我觀念之關係研究。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瑩珊(2000):國小學童依附關係、失落經驗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嘉誠(2001):台灣地區外籍新娘幸福感之探討。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源湖(2002):外籍新娘識字教育實施之探析。成人教育,68期,25-34頁。
    陳碧容(2004):外籍新娘子女家庭環境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以台灣地區東南亞籍新娘為例。國立台北護理學院嬰幼兒保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伯璋(2000):質性研究方法的理論基礎。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高雄:麗文。
    陳泱澤(2004):跨國婚姻父母教育態度對子女學業成就之影響。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社會科教學碩士論文。
    范美珍(1996):原生家庭組型與氣氛對父母管教方式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森泉、張雯雁(2003):外籍新娘婚姻適應與子女教養問題之探討。社會科教育研究,8,135-169。
    黃于娟(1994):性別、依附風格與自我坦露、幽默、撒嬌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凱倫、蘇建文(1993):幼兒與母親依附關係及其社會行為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1(4),29-46頁。
    黃以敬(2006年5月11日):新台灣之子 學習未必弱勢。自由電子報。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黃琬玲(2005):東南亞外籍配偶子女的家庭環境與學習適應情形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畢恆達(1995):生活經驗研究的反省:詮釋學的觀點。本土心理學研究,4期,224-259頁。
    曾端真(1995):國小學童偏差行為與生活行態之分析研究。兒童輔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師院,27-40頁。
    曾端真(1996):阿德勒生活型態理論對國小學童之應用與驗證。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85-2413-H152-003)。
    曾端真(2003):阿德勒學派諮商原理與實例。諮商與輔導特刊,No1,第1-23頁。
    楊芳彰(1997):國小六年級學童依附關係與敵意、社交地位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麗雯(2002):國小學童的家庭狀況、親子互動與依附風格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熊淑君(2004):新移民女性子女的自我概念及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潘彥妃(2003a年1月12日)。越南勸新娘 別嫁台灣郎。聯合報,第3版。
    鄭安居(1995):成人依附量表之編製。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予靜(2004):台灣爸爸的父職經驗-分析台越跨文化家庭之親職互動。國立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鄭雅雯(2000):南洋過台灣:東南亞外籍新娘在台婚姻與生活探究-以台南市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雅婷(2003):以多元文化觀進行外籍新娘識字方案之行動研究-以嘉義縣外籍新娘識字專班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美芳(2001):跨國婚姻中菲籍女性的生命述說。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劉秀燕(2003):跨文化衝擊下外籍新娘家庭環境及其子女行為表現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劉梅居(1997):建構「性別敏感」的公民權:從女性照顧工作本質之探析出發。載於劉毓秀(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15-55頁)。台北:女書文化。
    劉修全(1997):青少年的父母教養方式、依附-個體化、與自我統合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歐陽儀(1999):教養方式與依附關係代間傳遞模式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歐用生(1989):質的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賴建達(2002):國民小學實施外籍新娘識字教育之研究-以一所山區小學為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文悌(2005):外籍配偶子女學業表現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鳳嬌(1997):親子溝通對幼兒社會行為的影響。台東師院學報,8期,133-165頁。
    盧秀芳(2004):在台外籍新娘子女家庭環境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院學校行政碩士論文。
    謝慶皇(2004):外籍配偶子女學業成就及其相關因素探討。台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特殊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蔡秀玲(1997):大學男女學生依附關係、個體化與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順良(1997):客體關係在親職教育上的應用-怎樣做個稱職的好父母。輔導通訊,88期,12-17頁。
    蔡雅玉(2001):台越跨國婚姻現象之初探。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蔣金菊(2005):新移民女性家長參與及其子女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以屏東縣曙光國小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昭娟(2000):國際遷移之調適研究:以彰化縣社頭鄉外籍新娘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顏錦珠(2002):東南亞外籍新娘在台生活經驗與適應歷程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志娟(1996):影響父母教養方式之因素-生態系統理論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春安(1997):家庭會傷人。輔導通訊,88期,1-6頁。
    龔美娟(1994):母親的依附經驗與其教養方式及子女安全依附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薛承泰(2003年4月4日):台灣地區婚姻的變遷與社會衝擊。載於財團法人國家政策基金會國政研究報告。
    嚴久惠(1998):阿德勒取向遊戲諮商團體對國小社會適應困難兒童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鐘重發(2004):台灣男性擇娶外籍配偶之生活經驗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英文部分
    Alder,A.(1964).The individual psychology of Alfred Alder:A systematic presentation in selection form his writings. New York:Harper&Pow.
    Ainsworth, M. D. S.,Blehar, M. C., Waters, E., & Wall, S.(1978). Patterns of attachment: A psychological study of the strange Situation. Hillsdale, NJ: Erlbaum.
    Ainsworth, M. D. S. & Bowlby, J. (1991). An ethological approach to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American Psychologist, 46(2), 333-341.
    Ainsworth, M. D. S. (1969). Object relations , dependency , and attachment:A theoretical review of the infant-mother relationship. Child Development ,40, 969-1025.
    Anderson,J.M.(1985).Perpectives on the health of immigrant women :A feminist analysis.Advances in Nursing Science,8(1).pp.61-76.
    Ansbacher, H. & Ansbacher, R.(1956).The individual psychology of Alfred Adler :A systematic presentation in selections from his writings. New York :Harper Torchbooks.
    Bartholomew, K., & Horowitz, L. M.(1991). Attachment styles among adults: A test of a four-category mode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1( 2), 226-244.
    Bowlby, J. (1969/1982, 1973, 1980). Attachment and Loss (Vol.1 Attachment; Vol. 2. Separation: anxiety and anger; Vol 3: Loss: sadness and depress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Bowlby, J.(1988).A secure base:Parent-child attachment and healthy human development. New York: Basic Books.
    Bronfebrenner,U.(1979).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Experiments by Nature and Design .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orey, G.(1995). Theory and practice of group Counseling.California :Brook/Cole Publishing Company.
    Collins, N. L. & Read, S. J. (1994). Cognitive representation of attachment: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working models. In Bartholomew, K., & Perlman, D. (Eds), Advances in personal relationships: Vol 5. Attachment Processes in Adulthood(p53-92). London: Jessica-Kingsley.
    Dewey, E.(1971).Family atmosphere.In A. Nikelly(ED.),Teachniques for behavior change (pp.41-47).Springfield,IL:Charles C Thomas.
    Dinkmeyer,C , Dinkmeyer, C,Jr , & Sperry,L.(1987).Alderian counseling and psychology. Columbus :Merrill Publishing Company.
    Feguson, E. D(1984). Alderian theory:An introduction.Columbia: Alderian Psychology Association of British Coumbia.
    Holmes, J. (1993). John Bowlby and attachment theory. London : Routledge.
    Hurlock,E.(1978).Child development .(5th ed .)New York:McGram-Hill.
    Ishii,Yuka(1996).Forward to better life:The situation of Asian women married to Japanese men in Japan in the 1990.Asian Women in Migration. Quezon City:Scalabrini Migration Center,pp147-164.
    Kottman,T.(1995):Partners in play :an Adlerian approach to play therapy.American Counseling Association.
    Kvale,S. (1996).Interviews:An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Interviewing. Thousand Oaks,CA:Sage.
    Liebert, R. M. & Liebert, L. L.(1998).Personality: strategy and issues(8th Eds). California:Cole.
    Main, M., Kaplan, N., & Cassidy, J. C. (1985). Security in infancy, childhood and adulthood: A move to the level of representation. Monographs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50 ,66-104.
    Mccormick,C. B.,&Kennedy,J H.(1993).Parent-child attachment working models and self-esteem in adolescence.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23(1).1-17.
    Mosak,H.(1995)Alderian psychology.In J Corini & D.Wedding(5rd eds), Current Psychotherapies.F.E.Peacock Publishers,Inc.
    Perry, Bruce D.(2001). Raising A Nonviolent Child: The Powre of Aattachment. Scholastic Parent & Child, Oct2001, 9(2), p32.
    Rice, K. G. (1995). Cross-sectional and longitudinal examination of attachment, separation-individualization, and college student adjustment.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73(4),463-474.
    Shulman,B. H.&Mosak, H. H.(1988).Manual for life style assessment.Accelerated Development In c.
    Sroufe, L. Alan(1985). Attachment Classifi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ant-CaregiverRelationships and Infant Temperament. Child Development 56(1)p1-14.
    Sroufe, L. A. & Waters, E.(1997). Attachment as an Organizational perspective. Child Development, 48 , 184-199.
    Sweeney,T.j.(1989).Adlerian counseling:A practical approach for a new decade. Indiana:Accelerated Devlopment Inc.
    Weiss,R.S.(1993).The attachment bond in childhood and adulthood.In C.M. Parkes,J.Stevenson-Hindes&P.Marris(Eds),Attachment across the life cycle. Routledge:London and New York.
    Weaver, J. J. & Ussher, J. M. (1997). How motherhood changes life: A discourse analytic study with mothers of young children. Journal of Reproductive & Infant Psychology, 15, 51-68.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