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連雅婷
Lien, Ya-Ting
論文名稱: 蘭菊文化源流及《歷代賦彙》「花果類」蘭賦、菊賦析論
Perspective upon the appreciation of orchid and chrysanthemum and its floral Fu-poems in Collection of Fu-poems among Successive Chinese Dynasties
指導教授: 高秋鳳
Gao, Qiu-Fe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55
中文關鍵詞: 歷代賦彙蘭賦菊賦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3721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14下載:4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春蘭秋菊,雖無牡丹「天香夜染衣猶濕」之香氣,亦非「豔色前後發」之妍麗蓮花,然因其淡雅細緻之風姿,孤貞秀雅之儀態,深受文人雅士所喜,再三品味賞玩。對文人而言,蘭、菊素雅清姿,值得鍾情;其耐霜氣節,深受讚嘆。在蘭賦、菊賦當中,蘭、菊展現豐富且多元風貌,繽紛且繁燦形象,別具一格,實不容忽略,頗具匯集整理、剖析研究之價值。
    本論文以《歷代賦彙》「花果類」蘭賦、菊賦為主要研究對象。故先溯源蘭、菊文化,了解各時代蘭、菊詩文所呈現藝術風格、意象表徵,其次透過耙梳賦作,了解各個作家所寄喻的思想內涵及賦作表現技巧。
    本論文計約二十萬字,共分六章: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文獻探討與回顧、研究範圍與方法、蘭之溯源與義界、菊之別名與義界。第二章、至第三章探討先秦至元明蘭、菊形象衍變與發展。以先秦、兩漢、魏晉六朝、唐宋、元明五個不同時期,透過詩文來了解不同時期蘭、菊發展概況、寫作特色、與重要作家詩文。第四章《歷代賦彙》「花果類」蘭賦析論以第二章蘭文化源流為基礎,探究周弘讓〈山蘭賦〉、顏師古、楊炯、仲子陵、喬彝、韓伯庸、李公進、陳有章、李農夫、李綱、高似孫〈幽蘭賦〉、高似孫〈秋蘭賦〉與楊慎〈伊蘭賦〉賦文藝術、作家主題思想。第五章《歷代賦彙》「花果類」菊賦析論亦以第三章菊文化源流為基礎,探討魏晉六朝至元明時期十四首菊賦所蘊含主題思想,菊所形塑人格典型。第六章總結研究成果,並簡論蘭菊文化源流、《歷代賦彙》「花果類」蘭賦、菊賦所展現意象與風貌及對未來研究展望。

    蘭菊文化源流及《歷代賦彙》「花果類」 蘭賦、菊賦析論 目次 第一章 緒 論 - 1 -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 第二節 文獻探討與回顧 - 4 - 一、「蘭」研究現況 - 4 - 二、「菊」研究現況 - 5 -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 9 - 一、研究範圍 - 9 - 二、研究方法 - 11 - 第四節 蘭之溯源與義界 - 14 - 第五節 菊之別名與義界 - 19 - 第二章 蘭文化源流 - 21 - 第一節 先秦時期 - 22 - 一、采蕑贈芍,祛除不祥 - 22 - 二、吉夢蘭兆,生子迎祥 - 23 - 三、紉蘭為佩,芳美之物 - 23 - 四、蘭馨飄芳,王者之香 - 27 - 第二節 兩漢時期 - 30 - 一、蘭林馨芳,皇家苑池 - 30 - 二、幽蘭棄捐,嘉不受用 - 32 - 三、芳蘭揚輝,閨中愁思 - 33 - 第三節 魏晉六朝 - 35 - 一、蘭皋廣布,遊息其間 - 35 - 二、蘭草芳美,仙界之物 - 36 - 三、蘭草清逸,芳美高潔 - 37 - 第四節 唐宋時期 - 43 - 一、風傳芳搖,國香散馥 - 43 - 二、芳蘭敷彩,繽紛傳神 - 46 - 三、金蘭交契,友情堅貞 - 47 - 四、玉秀蘭芳,祝壽稱頌 - 50 - 五、幽園孤蘭,君子形象 - 51 - 第五節 元明時期 - 59 - 一、守墨自韜,孤標高韻 - 59 - 二、金朋蘭友,思念感別 - 64 - 三、蘭開雙穗,彩衣壽酒 - 65 - 第三章 菊文化源流 - 69 - 第一節 先秦時期 - 70 - 一、菊榮季秋,物侯標誌 - 70 - 二、餐菊落英,芳潔意蘊 - 71 - 第二節 兩漢時期 - 74 - 一、菊華久服,長壽延年 - 74 - 二、秋菊饗宴,重陽避邪 - 75 - 第三節 魏晉六朝 - 77 - 一、食菊成仙,延年益壽 - 77 - 二、金菊吐翹,貞士之風 - 78 - 三、採菊東籬,隱士情操 - 79 - 第四節 唐宋時期 - 83 - 一、金菊纖蕊,素雅姿態 - 84 - 二、芳菊怡情,重陽登高 - 89 - 三、壽菊稱頌,共慶長生 - 91 - 四、寒菊自芳,孤叢隱秀 - 94 - 五、疏籬秋菊,恬淡閒適 - 99 - 六、檻菊愁煙,離散相思 - 102 - 第五節 元明時期 - 107 - 一、秋菊傲霜,晚節寒香 - 107 - 二、籬菊馨芳,倦客思歸 - 110 - 三、叢菊秋芳,飲駐華顏 - 113 - 第四章 《歷代賦彙》「花果類」蘭賦析論 - 116 - 第一節 魏晉六朝 - 118 - 一、陳•周弘讓〈山蘭賦〉 - 118 - 第二節 唐宋時期 - 122 - 一、唐•顏師古〈幽蘭賦〉 - 122 - 二、唐‧楊炯〈幽蘭賦〉 - 125 - 三、唐‧仲子陵〈幽蘭賦〉(以「遠芳襲人,終古無絕」為韻)- 131 - 四、唐•喬彝〈幽蘭賦〉(以「遠芳襲人,終古無絕」為韻) - 135 - 五、唐•韓伯庸〈幽蘭賦〉(以「遠芳襲人,終古無絕」為韻) - 140 - 六、唐•李公進〈幽蘭賦〉(以「遠芳襲人,終古無絕」為韻)- 144 - 七、唐•陳有章〈幽蘭賦〉(以「遠芳襲人,終古無絕」為韻) - 146 - 八、唐•李農夫〈幽蘭賦〉 - 149 - 九、宋•李綱〈幽蘭賦〉 - 150 - 十、宋•高似孫〈幽蘭賦〉 - 160 - 十一、宋•高似孫〈秋蘭賦〉 - 163 - 第三節 元明時期 - 166 - 一、明‧楊慎〈伊蘭賦〉 - 166 - 第五章 《歷代賦彙》「花果類」菊賦析論 - 176 - 第一節 魏晉六朝 - 178 - 一、晉‧傅玄〈菊賦〉 - 178 - 二、晉‧孫楚〈菊花賦〉 - 180 - 三、魏‧鍾會〈菊花賦〉 - 182 - 四、晉‧盧諶〈菊花賦〉 - 186 - 五、晉.潘岳〈秋菊賦〉 - 187 - 六、宋‧卞伯玉〈菊賦〉 - 190 - 第二節 唐宋時期 - 193 - 一、唐‧楊炯〈庭菊賦〉 - 193 - 第三節 元明時期 - 200 - 一、元‧郝經〈牡丹菊賦〉 - 200 - 二、明‧何景明〈白菊賦〉 - 206 - 三、明‧何景明〈後白菊賦〉 - 212 - 四、明‧徐渭〈鞠賦〉 - 220 - 五、明‧張鳳翼〈菊花賦〉 - 224 - 六、明‧俞允文〈菊賦〉 - 229 - 七、明‧徐節婦〈園菊賦〉 - 233 - 第六章 結論 - 236 - 第一節 研究成果總結 - 236 - 一、「蘭」之變衍與蘭賦 - 236 - 二、「菊」之變衍與菊賦 - 239 - 第二節 未來研究展望 - 242 - 參考文獻 - 243 -

    參考文獻
    一、古籍     (依原文著作時代先後排列)
    書名 作( 編 )者 出版處 出版年
    《史記》 (漢)司馬遷撰、裴駟集解、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 北京:中華書局 1963年6月
    《禮記正義》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龔抗雲整理、王文錦審定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9年12月
    《漢書》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 北京:中華書局 1964年11月
    《揚雄集校注》 (漢)揚雄著、張震擇校注 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3年10月
    《新添古音說文解字注》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 臺北:洪葉文化 2001年10月
    《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 (三國吳)陸璣撰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66年1月
    《三國志》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 北京:中華書局 1964年11月
    《南方草木狀》 (晉)嵇含撰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65年12月
    《高士傳》 (晉)皇甫謐 臺北:師範大學 2002年
    《後漢書》 (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 北京:中華書局 1965年5月
    《鮑參軍集注》 (南朝宋)鮑照著、錢仲聯增補集說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年11月
    《世說新語校箋》 (南朝宋)劉義慶撰、徐震堮著 北京:中華書局 2001年8月
    《南齊書》 (南朝梁)蕭子顯撰 北京:中華書局 1974年2月
    《宋書》 (南朝梁)沈約撰 北京:中華書局 1974年10月
    《昭明文選》 (南朝梁)蕭統編、李善注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8月
    《六臣注文選》 (南朝梁)蕭統編、(唐)李善、呂延濟、劉良、張銑、呂向、李周翰注 北京:中華書局 1987年8月
    《齊民要術》 (北魏)賈思勰著 上海:商務印書館 1930年10月
    《魏書》 (北齊)魏收 北京:中華書局 1978年4月
    《初學記》 (唐)徐堅等著 北京:中華書局 1962年1月
    《梁書》 (唐)姚思廉撰 北京:中華書局 1973年5月
    《陳書》 . (唐)姚思廉撰 北京:中華書局 1972年3月
    《南史》 (唐)李延壽撰 北京:中華書局 1985年11月
    《晉書》 (唐)房玄齡等撰 北京:中華書局 1974年11月
    《史通通釋》 (唐)劉知幾著、(清)浦起龍釋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年4月
    《樊川文集》 (唐)杜牧著、陳允吉校點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年9月
    《隋書》 (唐)魏徵撰 北京:中華書局 1982年10月
    《王右丞集箋注》 (唐)王維撰、(清)趙殿成箋注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年6月
    《藝文類聚》 (唐)歐陽詢撰、汪紹楹校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年3月
    《駱臨海集箋注》 (唐)駱賓王著、(清)陳熙晉箋注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年9月
    《李賀詩注》 (唐)李賀撰、(明)曾益等注 臺北:世界書局 1992年2月
    《通典》 (唐)杜佑撰 北京:中華書局 1992年6月
    《元氏長慶集》 (唐)元稹撰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年1月
    《韋應物校注》 (唐)韋應物注、陶敏、王友勝注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年12月
    《李太白全集》 (唐)李白著、(清)王琦 北京:中華書局 1999年7月
    《韓昌黎文集校注》 (唐)韓愈撰、(清)馬其昶校注、馬茂元整理 新北市:頂淵文化 2005年11月
    《開元天寶遺事十種》 (五代)王仁裕等撰、丁如明輯校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年1月
    《舊唐書》 (後晉)劉昫等撰 北京:中華書局 1975年6月
    《爾雅翼》 (宋)羅願撰、洪猋祖釋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39年12月
    《離騷草木疏》 (宋)吳仁傑撰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65年12月
    《菊譜》 (宋)劉蒙撰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66年3月
    《緯略》 (宋)高似孫撰 臺北:廣文書局 1970年12月
    《新唐書》 (宋)歐陽脩等撰 北京:中華書局 1975年2月
    《梅堯臣集編年校注》 (宋)梅堯臣著、朱東潤編年校注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年11月
    《蘇軾詩集》 (宋)蘇軾撰、(清)王文誥輯註、孔凡禮點校 北京:中華書局 1982年2月
    《太平廣記》 (宋)李昉撰 北京:中華書局 1986年3月
    《欒城集》 (宋)蘇轍著、曾棗莊、馬德富校點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年8月
    《鄭思肖集》 (宋)鄭思肖著、陳福康校點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年5月
    《南宋館閣續錄》 (宋)陳騤、佚名 北京:中華書局 1998年7月
    《樂府詩集》 (宋)郭茂倩編 北京:中華書局 1998年11月
    《宋詩話全編》 (宋)王直方著 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 1998年12月
    《楚辭補注》 (宋)洪興祖著 臺北:大安出版社 2004年1月
    《楊萬裡集箋校》 (宋)楊萬裡撰、辛更儒箋校 北京:中華書局 2007年9月
    《二晏詞箋注》 (宋)晏殊著、(宋)晏幾道著、張草紉箋注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年12月
    《太平御覽》 (宋)李昉編纂、夏劍欽校點 石家莊市:河北省教育出版社 2003年3月
    《李綱全集》 (宋)李綱著、王瑞明點校 湖南:岳麓書社出版 2004年5月
    《直齋書錄解題》 (南宋)陳振孫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68年3月
    《元史》 (元)宋濂等撰 北京:中華書局 1976年4月
    《宋史》 (元)脫脫等撰 北京:中華書局 1977年11月
    《雁門集》 (元)薩都刺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年1月
    《揭傒斯全集》 (元)揭傒斯著、李夢生標校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年6月
    《湛然居士文集》 (元)耶律楚材著、謝方點校 北京:中華書局 1986年2月
    《聞過齋集》 (元)吳海撰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96年6月
    《張可久集校注》 (元)張可久著、呂薇芬、楊鐮校注 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5年12月
    《誠意伯文集》 (明)劉基著、何鏜編校 上海:商務印書館 1936年12月
    《升菴全集》 (明)楊慎著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68年12月
    《本草綱目》 (明)李時珍著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 1979年5月
    《陳子龍詩集》 (明)陳子龍著、施蟄存、馬祖熙標校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年7月
    《高青丘集》 (明)高啟著、(清)金檀輯注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年12月
    《何大復集》 (明)何景明撰、李淑毅等典校 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 1989年7月
    《徐渭集》 (明)徐渭撰 北京:中華書局 1999年2月
    《瞿佑全集校注》 (明)瞿佑著、喬光輝校注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2010年4月
    《壹是紀始》 (清)魏祝亭 上海:上海會文堂書局 1925年2月
    《宋會要集稿》 (清)徐松輯 北京:中華書局 1957年11月
    《植物名實圖考》 (清)吳其濬著 北京:中華書局 1963年2月
    《廣羣芳譜》 (清)聖祖敕撰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68年6月
    《全唐詩》 (清)聖祖御製 臺北:明倫出版社 1971年5月
    《歷代官職表》 (清)黃本驥 臺灣:國史研究室編印 1973年3月
    《明史》 (清)張廷玉 北京:中華書局 1974年4月
    《大戴禮記解詁》 (清)王聘珍 北京:中華書局 1983年3月
    《列朝詩集小傳》 (清)錢謙益著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年10月
    《全唐文》 (清)董誥 北京:中華書局 1983年11月
    《登科記考》 (清)徐松撰、趙守儼點校 北京:中華書局 1984年8月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 (清)嚴可均輯校 北京:中華書局 1985年11月
    《元詩選》 (清)顧嗣立編 北京:中華書局 1987年1月
    《靜志居詩話》 (清)朱彝尊著、郭紹虞主編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0年10月
    《鮚埼亭集》 (清)全祖望、詹海雲校注 臺北:國立編譯館 2003年12月
    《歷代賦彙》 (清)陳元龍等編 北京:中華書局 2004年6月


    二、今人專著 (依刊登年代先後排列,同年代以作者姓氏筆劃為序)
    書名 作( 編 )者 出版處 出版年
    《辭賦學綱要》 陳去病 臺北:文海出版社 1927年
    《新元史》 柯劭忞著 上海:開明書店 1935年6月
    《詳註歷代閨秀文選》 葉玉麟選註 上海:廣益書局 1936年3月
    《漢賦之史的研究》 陶秋英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出版 1939年
    《顏師古年譜》 羅香林著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41年4月
    《賦史大要》 鈴大虎雄著、殷石臞譚  臺北:正中書局 1942年
    《楚辭辨證》 楊家駱主編 臺北:世界書局出版 1965年3月
    《全宋詞》 唐圭璋編 北京:中華書局 1965年6月
    《老子今註今譯》 陳鼓應註譯、王雲五主編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78年10月
    《全金元詞》 唐圭章編 北京:中華書局 1979年10月
    《唐代詩人叢考》 傅璇琮 北京:中華書局 1980年1月
    《漢魏六朝論集》 何沛雄著 臺北:聯經出版 1980年4月
    《宋李天紀先生綱年譜》 趙效宣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0年6月
    《白居易年譜》 朱金城著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年6月
    《賦話六種》 何沛雄 香港:三聯書店 1982年12月
    《大戴禮記解詁》 王聘珍撰 北京:中華書局 1983年3月
    《盧照鄰集、楊炯集》 徐明霞 臺北:源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83年4月
    《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 逯欽立輯校 臺北:學海書局出版 1984年5月
    《劍南詩稿校注》 錢仲聯校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年9月
    《蘇軾文集》 孔凡禮點校 北京:中華書局 1986年8月
    《賦史》 馬積高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年7月
    《陳獻章集》 孫通海 北京:中華書局 1987年7月
    《漢賦之寫物言志傳統》 曹淑娟 臺北:文津出版社 1987年8月
    《漢魏六朝辭賦》 曹道衡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年8月
    《中國花經》 陳俊愉、程緒柯主編 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1990年8月
    《全明詩》 章培恒等主編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年12月
    《中國詩學――思想篇》 黃永武 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1991年5月
    《魏晉南北朝賦史》 程章燦 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 1992年2月
    《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探討》 王石番 臺北:幼獅文化 1992年3月
    《全唐詩補編》 陳尚君輯校 北京:中華書局 1992年10月
    《離騷纂義》 游國恩 臺北:洪葉文化事業公司 1993年4月
    《中國菊花》 李鴻漸 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3年7月
    《晚明曲家年譜》 徐朔方著 杭州市 :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3年12月
    《辭賦流變史》 李曰剛 臺北:文津出版社 1994年1月
    《中國古代文學十大主題──原型與流變》 王立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1994年7月
    《列仙傳校箋》 王叔岷撰 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1995年4月
    《李清照評傳》 陳祖美 江蘇:南京大學出版社 1995年9月
    《春秋左傳注》 楊伯峻 北京:中華書局 1995年10月
    《全宋詩》 傅璇琮主編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5年12月
    《清詩匯》 徐世昌輯 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6年3月
    《中國辭賦發展史》 郭維森、許結 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1996年8月
    《抱朴子內篇校釋》 王明著 北京:中華書局 1996年9月
    《天上謫仙人祕密:李白考論集》 鬱賢皓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97年6月
    《二十世紀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史》 趙敏俐、楊樹增 大陸: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7年8月
    《中國花卉詩詞全集》 鄭國光、曲奉先編著 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7年10月
    《君子的風範──梅蘭竹菊》 趙義山著 新北市:雙迪國際事務有限公司, 1998年2月
    《中古文學繫年》 陸侃如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8年7月
    《花與中國文化》 何小顏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年1月
    《心靈的圖景──文學意象的主題史研究》(,1999年 王立著 上海:學林出版社 1999年2月
    《阮籍詠懷詩詳解》 靳極蒼著 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1999年9月
    《六朝駢賦研究》 黃水雲 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 1999年10月
    《尚書正義》 李學勤主編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9年12月
    《中國文學與美學》 蔡宗陽、余崇生主編 臺北:五南出版社 2000年9月
    《李清照集校注》 王仲聞校注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年10月
    《周易正義》 馬辛民編輯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0年12月
    《歷代辭賦研究史料概述》 馬積高著 北京:中華書局 2001年4月
    《黃庭堅全集》 劉琳、李勇先、王蓉貴 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2001年5月
    《郝經傳》 秦鴻昌 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2001年12月
    《六朝賦論之創作理論與審美理論》 李翠瑛 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2002年1月
    《論語新解》 錢穆 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002年2月
    《中國詠物詩「託物言志」析論》 林淑貞 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2002年4月
    《宋代文化與文學研究》 張海鷗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2年4月
    《元前陶淵明接受史》 李劍鋒 濟南市:齊魯書社 2002年9月
    《詩經詮釋》 屈萬里 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2年10月
    《元明清詞鑑賞辭典》 錢仲聯等撰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12月
    《隋及初盛唐賦風研究》 韓暉 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2年12月
    《歷史的困惑:治國者卷》 范炯 臺北:昭明出版社 2003年3月
    《陶淵明集箋注》 袁行霈 北京:中華書局 2003年4月
    《中國辭賦研究》 龔克昌 山東:濟南大學出版社 2003年11月
    《全明詞》 饒宗頤初纂、張璋總纂 北京:中華書局 2004年1月
    《李賀資料匯編》 吳企明編 北京:中華書局 2004年1月
    《陳代詩歌研究》 馬海英著 上海:學林出版社 2004年4月
    《全明詞》 饒宗頤初纂、張璋總纂 北京:中華書局 2004年1月
    《菊文化》 秦惠蘭 黃意明著 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 2004年9月
    《文心雕龍讀本》 王更生 臺北:文史哲出版 2004年10月
    《北宋詠物賦研究》 林天祥 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2004年11月
    《全漢賦校注》 費振剛、仇仲謙、劉南平校注 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 2005年9月
    《魯迅全集》 魯迅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5年11月
    《白居易詩集校注》 謝思煒 北京:中華書局 2006年1月
    文淵閣四庫全書補遺 楊納、李曉明主編 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2006年6月
    《全宋文》 曾棗莊、劉琳主編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6年8月
    《周易》 郭彧 北京:中華書局 2006年11月
    《全明詞補編》 周明初、葉曄補編 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2007年1月
    《明代辭賦述略》 孫海洋 北京:中華書局 2007年4月
    《莊子今註今譯》 陳鼓應註譯 臺北:商務印書館 2007年10月
    《宋詞題材研究》 許伯卿 北京:中華書局 2007年12月
    《元代的族群文化與科舉》 蕭啟慶 臺北,聯經出版社 2008年1月
    《歷代辭賦通論》 黃水雲 臺北:文津出版社印行 2008年9月
    《管子》 李山譯註 北京:中華書局 2009年3月
    《蘭文化》 周建忠 北京:中國農業 2009年3月
    《山海經》 方韜譯注 北京:中華書局 2009年4月
    《孔子家語》 王國軒、王秀梅譯註 北京:中華書局 2009年10月
    《夢溪筆談》 張富祥譯注 北京:中華書局 2009年10月
    《中國古代文學桃花題材與意象研究》 渠紅岩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9年12月
    《元明辭賦專題研究》 李新宇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1年4月
    《中華梅文化賞析》 魏明果 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2011年10月
    《全唐賦》 簡宗梧、李時銘主編 臺北:里仁書局 2011年10月
    《漢代士人心態與辭賦創作》 何國正、劉蜀子著 昆明市:雲南大學出版社 2012年4月
    《唐代試賦研究》 王士祥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2年8月


    三、學位論文
    篇名 作者 校別 出版年
    《唐人詠花詩研究》 陳聖萌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2年
    《御定歷代賦彙諷喻類賦篇之研究》 韓中慧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4年
    《宋代散文賦研究》 李瓊英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1991年
    《魏晉太原孫氏的家學與家風》 吳心怡 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3年
    《唐代詠花詩研究》 張琪蒼 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所碩士論文 1996年
    《北宋園林詩之研究》 林秀珍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1997年
    《屈賦意象研究》 陳秋吟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7年
    《李白詩歌中植物意象研究》 孫鐵吾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1998年
    《文人繪畫美學中的雅俗觀》 任淑華 國立成功大學藝術所碩士論文 2002年
    《香草美人傳統研究──從創作手法到閱讀模式的建立》 吳旻旻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2003年
    《張九齡與初盛唐之交的詩文風尚》 張玉娟 山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004年
    《《御定歷代賦彙》禎祥類賦篇之研究》 陳曉薇 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5年
    《人與自然的對話──陶詩自然意象研究》 鄭淳云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2005年
    《魏晉時期花木賦研究》 陳溫如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2005年
    《《歷代賦彙》中的神話典故引用研究――以天象、禎祥、仙釋類為範圍》 游淑如 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所碩士論文 2006年
    《《歷代賦匯》賦序研究》 劉偉生 大陸:湖南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院碩士論文 2006年
    《謝靈運山水詩新探》 張靜妙 首都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008年
    《六朝詠植物詩研究》 江凱弘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2008年
    《唐詩中牡丹、菊花、蓮花之意象探討》 蔡幸吟 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 2008年
    《古代飲食賦初探》 羅瑩 大陸:首都師範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系碩士論文 2009年
    《歷代賦匯》 王京華 大陸:河北師範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系碩士論文 2009年
    《王維詩的色彩研究》 留樺楨 玄奘大學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2010年
    《〈離騷〉意象群》 詹詠翔 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10年
    《采菊:「菊」的原始意象與文學象徵──以屈賦陶詩為主》 李珮慈 東華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2010年
    《明代正德及嘉靖朝廷杖之研究》 黃榮郎 國立中央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 2010年
    《宋代詠菊詞研究》 蘇千懿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2011年
    《中國古代植物寓言研究》 賴筱絜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2011年
    《孫楚詩文研究》 林詩穎 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2013年
    《唐詩菊花意象研究》 陳淑芬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學系碩士論文 2014年


    四、期刊
    篇名 作者 刊名 出版年
    〈歷代賦匯影印本解說〉 吉川幸次郎 《華學月刊》 第33期,1974年9月
    〈悲秋――中國文學傳統中時空意識的一種典型〉 何寄澎 《臺大中文學報》 第七期,1995年4月
    〈騷體賦的界定及其在賦體文學中的地位〉 郭建勛 《求索》 5期,2000年
    〈中國古典文學中的桃花意象〉 洪濤 《古典文學知識》 02期,2001年
    〈《離騷》的抒情結構及意象表現〉 潘嘯龍 《中國社會科學》 第六期,2003年
    〈玉石原型中的人文象徵意義及其文學意涵解讀〉, 任群英 《經濟與社會發展》 第5卷第7期,2007年7月
    〈唐詩桂意象的傳襲與開展——以唐代詠桂詩作為考範圍〉 廖浿晴 《應華學報》 第一期,2007年12月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