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施崇武
Shih Chung-Wu
論文名稱: 桃園縣觀音與新屋地區的農業經營特色
The Character of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of Guanyin and Sinwu Township ,Taoyuan
指導教授: 陳國川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5
中文關鍵詞: 農業糧食鏈社會空間休閒農業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88下載:6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將觀音與新屋地區從戰後到現代的農業活動,以民國60年和民國87年為界,依序分為傳統、工業化以及現代三個階段,來瞭解這三階段的農業經營背景與發展,以及農地利用的轉變。並且試圖透過「農業糧食鏈」(agro-food chain)的研究概念,探究各階段的農業經營型態,以及農場經營網絡的聯繫關係與農民經營時的社會空間。
    在觀音與新屋地區的傳統農業時代,漢移民為了延續原鄉的雙冬式稻作,付諸相當大的心力來克服土壤與水文上對農業活動的限制。而且以緊湊的耕作過程,來達到提供農家自給糧食的目的,「集約」因而成為了傳統農業經營的最大特色。傳統時代的農民也為了降低生產成本,而大多採用家戶內的勞力,生產資材也可納入生態系統中重複使用,因此經營網絡的聯繫關係,大多分佈在以自家田厝為中心的村庄範圍之內,人際互動關係較為單純,社會空間也不大。
    臺灣戰後長期的「以農業培養工業,以工業發展農業」政策,造成部門分配不均,因而自民國60年之後,整體開始進入工業化時代,環境氛圍也隨之轉向都市社會,觀音與新屋地區的農業勞動力與資金因此大量外流。工業區進駐、都市擴張與運輸革新,也帶來工業污染與環境破壞等問題,農民因而逐漸無心耕作,農業經營轉為粗放。
    民國60年之後的農業經營,由於化肥、農藥、大型農機的陸續使用,讓農戶內所能自行製造的生產資材越來越少,同時也由於農業勞動力的流失,使得集約的經營方式無法繼續維持,甚至要藉外界的勞力協助才能耕作,因此農業經營逐漸趨向專業分工,農具、土地、勞力、技術等資源,也隨專業分工的經營,而必須以金錢才能從外界取得。因此專業分工與金錢買賣取代傳統農業的垂直包工與濃厚人情,成了民國60年之後農業經營的最大特色。
    觀音與新屋地區現代的農業經營,除了延續工業化時期所遭遇的困境之外,還必須面對日益自由化的全球市場競爭,因此農民在民國87年之後,結合了一至三級的產業經營特色與地方傳統文化,而出現了新式農業農場。新式農場與政府、民間社會團體與各項觀光資源整合,共同行銷宣傳,並在經營的過程中,與其他行業如廣告、餐廳、旅遊等業者合作,以擴大生產規模。所以從事現代新式農業的農民經過與多方面對象的合作聯繫後,經營時的社會空間也達到有史以來最為廣闊的階段。
    在本文對觀音與新屋地區戰後至今的農業經營特色的探討下,看到了農業的發展與土地利用型態由同質性轉為異質性;農業經營型態由垂直包工轉為專業分工;經營聯繫關係網絡與社會空間持續的「分散」、「擴大」;農民與更複雜更龐大的其他行業部門做互動關係;最後現代新式農業以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經營活動為最終目的,以持續取得農業經營的優勢。
    從觀音與新屋地區農民在面對全球化浪潮的挑戰過程中,可反映出臺灣農民的經營性格相當堅毅且善於變通,農民也普遍期盼政府能配合其本身的經營意願來輔導農業活動,而不是以強勢的國家力量主導農業發展。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文獻探討…………………………………… 1 第二節 研究概念與研究目的…………………………………… 7 第三節 研究區域與研究對象的選取………………………… 10 第四節 研究架構與研究方法…………………………………… 16 第二章 觀音與新屋地區傳統農業的發展與經營………………… 18 第一節 農業經營背景…………………………………………… 18 第二節 傳統農業的發展………………………………………… 24 第三節 傳統農業的經營方式…………………………………… 31 第四節 小 結…………………………………………………… 41 第三章 觀音與新屋地區工業化時期農業的發展與經營………… 44 第一節 工業化時期農業的發展………………………………… 44 第二節 工業化時期農業的經營方式…………………………… 57 第三節 小 結…………………………………………………… 73 第四章 觀音與新屋地區現代新式農業的發展與經營…………… 75 第一節 現代新式農業的發展與分類…………………………… 76 第二節 休閒農業農場的經營方式……………………………… 87 第三節 有機稻作農業農場的經營方式…………………………106 第四節 小 結……………………………………………………114 第五章 觀音與新屋地區農業經營網絡關係的轉變………………117 第一節 垂直聯繫關係的轉變……………………………………117 第二節 水平聯繫關係的轉變……………………………………119 第三節 小 結……………………………………………………123 第六章 結 論………………………………………………………124 參考文獻………………………………………………………………127 附 錄…………………………………………………………………133

    一、統計書
    《新竹州第一、第五、第十統計書》
    《桃園縣統計要覽》
    《農林漁牧業普查報告》
    《臺灣主要作物生產成本調查統計報告》
    《臺灣地區農村經濟概況》
    《中華民國統計年鑑》

    二、中文資料
    于宗先、王金利
    2001 《臺灣土地問題》,台北:聯經出版社。
    王世慶
    1994 《清代臺灣社會經濟》,台北:聯經出版社。
    王偉哲
    1996 《遊客對休閒農業之認知與體驗之研究》,台中,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中央大學
    1997 《桃園縣綜合開發計畫》,桃園,桃園縣政府。
    石文珊
    1989 《桃園台地上的客家埤塘》,台北,漢聲雜誌出版社。
    何春蓀
    1986 《臺灣地質概論》,台北,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周憲文
    1980 《台灣經濟史》,台北:開明書店。
    林佳慧
    2002 《臺南縣南化鄉菜寮溪流域人文生態系統的變遷》,台北: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美月
    2000 《臺灣有機蔬菜農場經營管理之研究》,台北:臺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秋雄
    2002 〈農業新興族群主繁殖與營造〉,《農訓雜誌》,19(8):44-49。
    林朝棨
    1957 《臺灣地形》,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林福瑩
    2001 《台灣蓮業生產空間與經營特性變遷研究-延續水田生態永續經營之途徑》,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湧忠
    2000 〈農村文化整體營造〉,《農訓雜誌》,17(4):10-16。
    2002 《休閒農業經營學》,臺北,茂昌圖書有限公司。
    郁永河
    1996 《裨海紀遊》,台灣歷史文獻叢刊,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柯志明
    1989 〈日據台灣農民之商品化與小農經濟之形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8:1-40。
    1991 〈台灣農民的分類與分化〉,《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2:107-150。
    1995 〈農民、國家與農工部門關係-臺灣農業發展過程中家庭農場之存續與轉型(1895-)〉,《臺灣的國家與社會》,15-38。
    2003 《米糖相剋:日本殖民主義下臺灣的發展與從屬》, 台北:群學出版社
    施添福
    1982 《臺灣的人口移動與雙元性服務部門》,地理研究叢書第一號,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01 《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侯鳳舞
    1986 〈蓮的培植〉,《台南區農業改良場技術專刊》,43:1-4。
    照彥
    1993 《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人間臺灣政治經濟叢刊第一卷,台北:人間出版社。
    段承璞等著
    1992 《台灣戰後經濟》,人間臺灣政治經濟叢刊第三卷,臺北:人間出版社。
    孫文章
    1998 〈甘藍穴盤育苗技術〉,《台南區農業改良場技術專刊》,76:1-10。
    孫林耀明
    1980 〈桃園臺地群活斷層的地形學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細
    2000 〈從區域特色重構台南白河地區未來的生活藍圖〉,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惠如
    2002 《臺南東山和雲林崙背洋香瓜產銷活動的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藍鼎元
    1997 《東征集》,台灣歷史文獻叢刊,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廖正宏、黃俊傑、蕭新煌
    1986 《光復後臺灣農業政策的演變》,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乙種第十八號,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廖秋娥
    1989 《觀音鄉閩客村落的宗族組織與生活方式》,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范姜群豪
    1994 《農業生產組織關係網路對其經濟行動之影響-以青埔蔬菜產銷班為例》,臺北,臺灣大學農學推廣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笠雲編
    1999 《網絡臺灣﹕企業的人情關係與經濟理性》,臺北,遠流出版社。
    張漢裕
    1974 〈臺灣米糖比價之研究〉,《經濟發展與農村經濟 張漢裕博士文集(一)》,張漢裕博士文集出版委員會。
    盛清沂
    1980 〈新竹、桃園、苗栗三縣地區開闢史(上)〉,《台灣文獻》,31(4):154-176,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陳仁炫
    2000 《有機肥料對作物生長與產量之影響》,台中:國立中興大學土壤調查試驗中心
    陳正祥
    1993 《臺灣地誌下》,台北:南天書局。,
    陳玉璽
    1992 《臺灣的依附型發展》,台北,人間出版社。
    陳芳惠
    1979 《桃園台地的水利開發與空間組織的變遷》,地理學研究報告,第五期,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陳武雄
    2000 〈小農的春天-當前農業政策問題探討〉,《農訓雜誌》,17(4):4-9。

    陳國川
    1985 〈台灣主要作物的地區性集中和耕地利用的雜異化〉:《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報告》,11:229-252。
    2002 《清代雲林地區的農業墾殖與活動形式》,地理研究叢書,第二十九號,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
    陳培桂
    1993 《淡水聽志》,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黃萬傳
    1996 〈論農業企業化經營之理念與實踐〉,《農業世界》,155:48-52。
    葉宛錡
    2001 《阿蓮區域社會間結構的變遷》,臺北,臺灣師大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貴三
    1974 《桃園地區氣候之研究-及與台北新竹二地氣候之比較》,台北: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淑玲
    1994 《桃園台地之水利社會空間組織的演化》,台北: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綜開計劃
    1977 《台灣地區綜合開發計劃》,台北:行政院經濟設計委員會都市規劃處。
    劉建哲
    1996 《農業政策之原理與實務》,臺北:國立編譯館。
    劉進慶著,王宏仁等譯
    1992 《台灣戰後經濟分析》,人間臺灣政治經濟叢刊第二卷,臺北:人間出版社。
    謝奇明
    1999 《臺灣地區休閒農業之市場區隔研究-以消費者需求層面分析》,台北:臺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桑煙
    2002 〈景觀作物綠肥用向日葵栽培〉,《台南區農業改良場技術專刊》,119:1-10。
    魏碧珠
    1999 〈農業產銷班輔導體系之整合與規劃〉,《農政與農情》,86(323):23-31。
    蕭全政
    1991 《臺灣地區的新重商主義》,臺北市: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國家政策研究中心
    臺灣北部區域計畫
    1995,《臺灣北部區域計畫(第一次通盤檢討)》,內政部。
    臺灣省桃園農田水利會誌編審委員會
    1984 《臺灣省桃園農田水利會創立六十五週年紀念會誌》,桃園:臺灣省桃園農田水利會

    三、西文資料
    Atkins, P.T.
    1988 〈Redefining agriculture geography as the geography of food〉,《Area》,20(3):281-283。
    Bowler, I.R.
    1992 〈The geography of agriculture in developed market economies〉,New York:Longman。
    Bowler, I.R. and B.W. Ilbery
    1987 〈Redefining agriculture geography〉,《Area》,19(4):327-332。
    Friedmann, H. and P. McMichael
    1989 〈Agriculture and the state-the rise and decline of national agricultures, 1870 to the present〉,《Sociologia ruralis》,29(2):93-116。
    Frindland, W.H.
    1994 〈The new globalization:the case of fresh produce〉,《From Columbus to ConAgra The glob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food》,CH10。
    Grigg, D.
    1983 〈Agricultural geography〉,《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9(3):242-246。
    Hollander, C.M.
    1995 〈Agroenvironment conflict and world food system theory:sugarcan in the Everglades Agricultural Area〉,《Journal of rural studies》,11(3):309-318。
    Ilbery, B.W.
    1985 〈Agricultural geography, a social and economic analysis〉,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Johnston, R.T.
    2000 《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Oxford:Blackwell

    Marsden, T. et al.
    1996 〈Agricultural geography and the political economy approach:a review〉,《Economic Geography》,72(4):361-375。
    Page, B.
    1996 〈Across the great divide:agriculture and industrial geography〉,《Economic Geography》,72(4):376-397。
    Rigg, J.
    1998 〈Rural-urban interaction, agriculture and wealth:a southeast Asian perspective〉,《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24(4):497-522。
    Ufkes, F.
    1993 〈Trade liberation, agro-food politics and the globalization of agriculture〉,《Political Geography》,12(3):215-231。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