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鄭怡如
Cheng, Yi-Ju
論文名稱: 與障礙共處-升大學之綜合職能科學生社會化歷程研究
How I interact with disability-Research on the College Student Socialization Process of Student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in Vocational High School
指導教授: 陳佩英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4
中文關鍵詞: 綜合職能科學生社會化歷程障礙經驗大學生智能障礙
英文關鍵詞: s: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student in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ocialization process, disability experience, college student,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2164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57下載: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現代社會有愈來愈多綜合職能科學生畢業後繼續升大學,本研究以有念大學的綜合職能科學生對象,回溯兩位學生的成長歷程,他們如何在不同階段與障礙互動,以質性的方法、社會學的觀點進行分析,探討他們在障礙的標籤下社會化的歷程,並分析推動他們社會化的重要動因,

      根據研究資料,兩位學生雖然成長的背景各不相同,但也因為障礙而有類似的經驗,他們與家庭、學校、制度之間的互動,不斷影響他們的選擇。由研究分析與討論中,歸納出以下結論:
    壹、與障礙共處的社會化歷程:
      在研究中,可以看見學生的社會化歷程是反覆在與障礙作互動的。即使他們有權力參與系統,社會卻有著雙重標準,學生渴望擁有「一般人的身分」,逃脫被投以異樣眼光的對待。也因為常是不被信任的,他們對未來表現出矛盾的性格,家人、老師也只是憑藉著經驗給予建議,但不見得能獲得預期的結果,未來是不斷在變動的。權力的鑿痕存在於制度之中,在學校制度裡,學生的教育成就會歸因在自身,而非檢視結構或資源的分配;在鑑定制度中,他們的自我認同也是錯亂的,被界定障礙後,隨之而來的福利可能也是標記。
    貳、綜職科學生社會化的動因
      家庭在學生社會化歷程中緩衝外界帶來的衝擊與壓力,家人也成為他們重要的學習楷模。隨著學生的成長,重要他人還可以加入教師或同儕,在共享的價值系統中對學生有了不同的詮釋,學生的角色形象也可以轉變。但不見得包容的環境就是好的,讓學生最自在的環境,是能夠正視他的差異、提供協助但不會放大他的障礙的所在。

     研究中也發現一些現象,雖不在研究問題中,但也提出供作未來教育、研究之
    參考:
      在面對障礙這件事,教師傾向以「專業」的視角去對待學生,老師們願意傾聽,卻常缺乏等待,但學校教育應教導學生自我決策並為此負責,對於較為弱勢的學生,更是要多充實他們在下判斷以前的基礎知識,讓他們的人生與自己產生關連。以本研究主題為例,教師應多方了解學生畢業後各管道的發展機會,學生入學後能夠理解多少或者對未來的幫助有多少?有非常多的變因。另外,對於未來研究之建議,可探討綜職科學生在國小、國中的適應情形,以更完整的面相來研究學生學習與成長的整體教育經驗。

    In modern society, more and more students with IDD from vocational high school going to college. The study explored the stories of two college students with IDD who graduated from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The study first asked how they experienced their disabilities at different stages? With the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and the use of qualitative methods, the research then explored their socialization in the label of the obstacles and analyzed the important motivations for promoting their socialization.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although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s, the two college students experienced similar encounters because of their obstacles. In constant interaction with family, school, and system, these encounters impacted their life choic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finding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have been drawn:
    1. The socialization with obstacles:
    In the study, we can see that the socialization of students has been occurred in the interaction with the enduring obstacles. Even if they had the rights to participate in the system, the society presented itself with double standards. These particular students eager to become one of "ordinary people", and to escape to from discriminating eyes. Also, because they are often not trusted, they developed themselves with contradictory personality. Their families or teachers advised them according to their own experiences, but not necessarily resulted in the desired outcomes, and the future has been constantly changing. The power exists in the system. In the school system, the educational achievements of the students depend predominantly on their own efforts, rather than association with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structure or the resource. In the system of identification, their self-identity is embedded in “abnormal” category. The social welfare based on such “abnormal” categories enhances such social tags.
    2. The motivations of socializa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with IDD
    Family can buffer the impact of the outside world and the pressure, the family has provided important role models to learn from. With the growth of students, significant others can also be their teachers or peers. If the system treats these disable students with a different perspective, the role of the student's image can also be changed. But the most comfortable environment for students is not a completely inclusive, but an environment is able to face his or her differences, to provide assistance but will not enlarge his or her obstacles.
    The study also recommends some further research direction:
    Teachers tend to take on a "professional" perspective to treat students with IDD, teachers are willing to listen, but often lack of patience for waiting. In addition, the school education should teach students to self-determination and responsible for this. For students with IDD, more is to enrich their basic knowledge before judging, so that their life and their own related. Taking the subject of this research as an example, teachers should learn more about the possibiliti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the students’ future after graduation. There are many factors that influence how many students can learn or use after getting into colleges in the future. A future research could further explore the comprehensive situation of students in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to study the overall learning experiences of students.

    目次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I 謝誌 VI 目次 VII 表圖次 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6 第三節 名詞釋義 7 第二章 文獻討論 8 第一節 障礙者社會化的理論基礎 8 第二節 綜合職能科學生求學歷程 16 第三節 綜合職能科學生升大學機會與成本 20 第四節 國外智能障礙學生升大學情況 29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33 第一節 研究方法 33 第二節 研究對象 35 第三節 研究流程 38 第四節 研究倫理 40 第四章 研究分析與討論 42 第一節 小優的故事 42 第二節 阿綸的故事 82 第三節 綜合討論 10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8 第一節 結論 118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22 第三節 研究者省思 125 參考文獻 127 中文部分 127 西文部分 131 附錄 133 訪談同意書133 訪談大綱 136 105學年度智能障礙類大專生人數 143 105學年度註冊率未滿三成之大專校院智障生人數 145

    壹、中文部分
    大學法(2015)
    王文科(2006)。緒論:特殊教育的定義、發展與趨勢。載於許天威、徐享良、張勝成(主編),新特殊教育通論(1-38)。臺北市:五南。
    王文科、王智弘(2008)。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
    王政茹(2009)。亞斯伯格青少年自我概念之生命故事敘說(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國羽(2013)。障礙概念模式與理論發展。載於王國羽、林昭吟、張恆豪(主編),障礙研究理論與政策應用(43-70)。臺北市:巨流。
    王麗雲(2005)。學校教育的社會功能。載於臺灣教育社會學學會(主編),教育社會學(27-56)。臺北市:巨流。
    朱道凱(譯)(2006)。Bauman, Z.著。社會學動動腦。臺北:群學。
    羊憶蓉(1994)。教育與國家發展-台灣經驗。臺北:桂冠。
    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2013)
    身心障礙學生升學輔導辦法(2014)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2015)
    李玉錦(2010)臺北市高職綜職科身心障礙學生就業轉銜現況探討。特殊教育季刊,117,33-40。
    李宛怡(2012)。不設限,凡事試看看-唐氏症大學生的母親之教養經驗(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李素卿(譯)(2000)。學習心理學教師指南(原作者:Michael J. A Howe)。台北:五南。(原著出版年:1999)
    林文瑛、王震武(1996)。分流教育的社會效果分析。臺北: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林坤燦(2001)。智能障礙者職業教育與訓練。臺北:五南。
    林幸台(2002)。高職特教班智能障礙學生轉銜模式之研究-組織與運作模式之探討。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2,189-215。
    林怡華(2009)。身心障礙者的“鑑定/安置":一個身體政治的觀點。政策研究學報,(9),147-170。
    林素貞、丘愛鈴、莊勝義(2010)。教育人員對我國身心障礙學生就讀大專校院教育議題之調查研究。高雄師大學報,28,61-83。
    林清江(1981)。教育社會學新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林惠芬(2006)。智能障礙者教育。載於許天威、徐享良、張勝成(主編),新特殊教育通論(137-162)。臺北市:五南。
    林堤塘、張嘉文(2008)。國際功能、障礙與健康分類系統(ICF)的發展、應用及其對特殊教育的影響。特殊教育季刊,106,1-8。
    林寶貴(2012)。特殊教育的發展與趨勢。載於林寶貴(主編),特殊教育理論與實務(3-36)。臺北市:心理。
    周玫君(2010)一位輕度智障大專畢業生就業歷程之個案研究。「第十五屆特殊教育課程教學研討會」成果報告,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吳惠慈(2003)。身心障礙者之身心障礙認同歷程-以肢體障礙者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臺北市。
    周平(2006)。肯認、分配與權力:社會正義三個向度之理論分析。載於周平(主編),台灣教育問題的批判與反省(39-58頁)。嘉義縣: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邱惠姿、李建承(2009)。身心障礙者自我決策與轉銜實務之探究。特教論壇,(7), 34-41。
    邱滿豔(2012)。生涯與轉銜。載於林寶貴(主編),特殊教育理論與實務(615-650頁)。臺北市:心理。
    施建彬(2006)。夢想起飛:全方位大學生活規劃手冊。臺北市:心理。
    胡幼慧(2009)。質性研究的分析與寫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133-144)。臺北市:巨流。
    胡曼莉(2013)。智能障礙學生大學升學之路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特殊教育法(2014)
    許天威、蕭金土、吳訓生、林和姻、陳亭予(2002)。大專校院身障礙學生學校適應狀況之研究。特殊教育學報,(16),159-198。
    教育部(2008)。高職教育階段特殊教育課程大綱。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7)。105學年度大專院校身心障礙學生特教類別統計。2017年4月23日取自特殊教育通報網https://www.set.edu.tw/Stastic_WEB/
    sta2/default.asp
    教育部(2017)。大專校院新生註冊率查詢系統。2017年4月23日取自教育部統計處https://stats.moe.gov.tw/enrollweb/
    教育基本法(2013)
    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招收及輔導身心障礙學生實施要點(2015)
    專科學校法(2014)
    陳志軒(2005)。智能障礙者的社會形貌:「孩子」、「病人」、「小兄弟」。台東特教,42,9-17。
    陳秋燕(2014)。中部地區高職綜合職能科學生升學意願和動機調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麗如(2008)。大專校院身心障礙學生生活困擾與資源運用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3(3),25-54。
    陳麗如(2009)。特殊學生鑑定與評量。臺北:心理。
    鈕文英(2011)。啟智教育課程與教學設計。臺北:心理。
    曾格妮(2006)。當個一人和障礙相遇~兩名國三學生的障礙經驗敘說。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君玫(譯)(1997)。Jonathan H. Turner著。社會學概念與應用。臺北:巨流。
    張建成(2002)。批判的教育社會學研究。臺北市:學富。
    張苙雲(2002)。醫療與社會:醫療社會學的探索。臺北市:巨流。
    張恆豪(2007)。特殊教育與障礙社會學:一個理論的反省。教育與社會研究,13,71-94。
    黃淑婷(2010)。身心障礙學生參與個別化教育計畫在增進自我決策能力的應用。國小特殊教育,52,96-103。
    黃照耘(2013)。法國高中階段身心障礙學生轉銜升學輔導之初探與省思。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201312,223-235。
    黃瑞琴(2008)。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心理。
    黃鈴雅(2007)析論高職特教班轉銜教育之實踐。雲嘉特教。6,50-55。
    黃毅志(2011)。台灣的教育分流、勞力市場階層結構與地位取得。臺北:心理。
    黃瀅潔(2010)。台灣身心障礙者人權運動議程建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黃鴻文(2000)。中學生次文化-反智主義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刊。29,171-195。
    楊梅芝(2015)成年.生涯.夢:談智能障礙學生的生涯發展。學生事務與輔導。
    54(1),51-54。
    楊潔欣(2015)。當代瑞典高等教育制度及其終身教育機構之體現。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11(3),81-114。
    葉肅科(2008)。健康、疾病與醫療:醫療社會學新論。台北:三民書局。
    趙麗華、王天苗(2006)。身心障礙學生升大學甄試簡章之分析研究。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16,1-24。
    齊力(2005)。家庭、社區與教育。載於臺灣教育社會學學會(主編),教育社會學(97-132)。臺北市:巨流。
    蔡宜璇(2014)。大專校院智能障礙學生學校適應狀況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嘉義大學師範學院),嘉義縣。
    劉芷晴(2010)。身心障礙學生升大學政策之探討。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年刊。201012,45-60。
    劉鶴群、林秀雲、陳麗欣、胡正申、黃韻如(譯)(2010)。Babbie, E.著。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臺北:雙葉。
    鄭雅莉(譯)(2010)。AAIDD專有名詞和分類特別委員會著。智能障礙定義、分類和支持系統。臺北:心路。
    鄭聖敏(2014)。從增能觀點談大專校院身心障礙學生之輔導。特殊教育季刊。133,9-16。
    潘慧玲(2010)緒論:轉變中的教育研究觀點。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1-31)。臺北市:高等教育。
    聯合國(1948)。世界人權宣言。
    韓福榮、曹光文(譯)(2011)。Kirk, Gallagher, Anatasiow, & Coleman.著。特殊教育概論(第二版)。臺北:雙葉書廊。
    譚康榮(2010)。教育。載於瞿海源、王振寰(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211-236)。臺北市:巨流。
    龔瑀婷(2013)。綜合職能科智能障礙學生升大專校院轉銜技能準備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貳、英文部分
    Ballantine J. H. (1993)。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A systematic analysis.(3rd ed.)。Englewood, N.J.: Prentice Hall.
    Donna C & Jessica.(2010)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for student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The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HEATH Resource Center
    European Commission/EACEA/Eurydice.(2014).Modern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Europe: Access, Retention and Employability 2014. Eurydice Report. Luxembourg: Publications Office of the European Union.
    Grigal, M., Hart, D., & Weir, C. (2012). A survey of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programs for student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Journal
    of Policy and Practice in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9(4), 223-233.
    Mcllroy, G., & Storbeck, C. (2011). Development of deaf identity: An
    ethnographic study.Journal of deaf studies and deaf education, 16(4), 494-511.
    Mock, M., & Love, K. (2012). One state's initiative to increase access to higher education for people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Journal of Policy and Practice
    in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9(4), 289-297.
    Marginson, S. (2011). Equity, status and freedom: A note on higher education.Cambridge Journal of Education, 41(1), 23-36.
    Schaefer, R. T., & Lamm, R. P.(1995)。Sociology (3rd ed.)。New York:McGraw-Hill.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