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蘇舜君
論文名稱: 精神疾病患者復元經驗與歷程的探究
The Exploration of 12 Psychiatric Patients' Recovery Process and Experience
指導教授: 劉曉春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ocial Work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2
中文關鍵詞: 復元經驗精神疾病患者精神醫療社會工作
英文關鍵詞: Recovery Experiences, Psychiatric Patient, Psychiatric Social Work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699下載:10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精神疾病患者的生病經歷,相較於其他疾病來說,有其復元歷程的個別性與特殊性。每一個人受到精神疾病的影響不同,而邁向復元牽涉到的家庭互動、專業服務,及病患內在自我改變歷程,直接影響復元的結果,也在患者的復元歷程中扮演著關鍵性意義,因此值得我們對此現象進行深入探討。
    本研究藉文獻的回顧整理出復元歷程中關鍵的四個面向:發病初始、求醫之路、回歸社區、家人支持,並透過訪談蒐集12位精神疾病患者的復元主觀經驗。研究發現,精神疾病患者在發病初始階段對精神疾病患者的復元具有指標性的意義,但是在社會工作相關的文獻中很少討論,,值得精神醫療社工實務的後續研究持續探討與了解。除此之外,研究者也發現,患者住院次數的多寡不僅呈現在病患復元歷程的個別差異中,且住院次數不同的病患,也表現出不同的復元歷程和不同的復元結果。最後,研究者也發現,社區資源能否即早介入與患者內在自我的建立,是患者能否復元的關鍵面向,而其中患者內在自我的成長似乎是患者能否邁向復元的最重要因素。
    研究者在探討完12位精神疾病患者主觀的復元經驗後,進一步依據精神疾病患者走出醫院的路、回歸社區的路、內在自我的改變,以及精神疾病對患者及社會大眾的意義等四個面向,對精神醫療社工實務與制度面提出對精神醫療三級預防、對社工、對醫療單位、對復健服務、對患者、對家屬的相關建議,以及對後續相關研究的展望。

    Compared to other physical diseases, the recovery experience of each psychiatric patient has their own nature and recovery journey. Everyone’s recovery journey can further differentiated by their family relationships and interactions, professional services they have got, and the patient’s self strengths. These dimensions are not only affecting the outcome of recovery journey but also play critical parts of going through recovery process for patients. Therefore, it’s a phenomenon worthies studying through in depth.
    By reviewing related literatures, this research has sorting out four key dimensions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recovery process of psychiatric patients. They are getting sick, the treatment process, the road of returning community, and family supports. After reading through 12 mentally ill patients’ recovery experience carefully collected by individual interviews, the study firstly finds that the initial stage of the incidence of mental illness is significant indicators for moving toward recovery, but it is rarely discussed in the literatures and worth to explore further. Secondly, the researchers also finds that the effects of times of hospitalized showed not only in the courses of patient's recovery, but also showed in the results of rehabilitation. Finally, the researcher finds the early interventions; proper community resources; and patients’ self strength are key issues for the patients’ recovery, in which the growth of the inner self strength seems to be the most critical element during the patient moving towards recovery.
    After studying12 patients’ experiences, I have discussed key issues of backing toward recovery for psychiatric patients in four dimensions in the final chapter of this thesis. They are the way of leaving hospital, the way of returning community, patients’ internal strength and the meaning of being a psychiatric patient for the patient per se and the whole society. The researcher also has proposed recommendations regarding psychiatric social work practice and institutions, including issues related to the system of three-level-prevention, psychiatric social worker, medical units, rehabilitative services, the families and also for the following researches.

    第一章 研究源起………………………………………………………………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由文獻形成的研究方向……………………………………………6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2 第一節 精神疾病患者住院經歷與醫病關係…………………………12 第二節 家人及自我……………………………………………………16 第三節 復元……………………………………………………18 一、 復元的內在改變…………………………………………20 二、 復元的過程……………………………………………………22 三、 復元的面向……………………………………………………26 四、 復元的要素……………………………………………………28 五、 其他關於復元的定義…………………………………………2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2 第一節 研究方法的選取……………………………………………………32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的選取與來源………………………………………33 第三節 受訪者資料總表………………………………………………34 第四節 資料蒐集……………………………………………………………35 一、深度訪談法………………………………………………………35 二、半結構式訪談大綱………………………………………………36 三、關係建立…………………………………………………………36 第四節 研究架構圖…………………………………………………………37 第五節 資料分析方法………………………………………………………37 第六節 研究的嚴謹性………………………………………………………38 一、 可信性…………………………………………………………38 二、 受訪者檢核………………………………………………………40 三、 研究限制………………………………………………………40 第七節 倫理議題……………………………………………………………41 一、 知情同意…………………………………………………………41 二、 隱私及保密………………………………………………………42 三、 潛在傷害與風險…………………………………………………42 四、 研究者的自我揭露………………………………………………42 第四章 復元的故事……………………………………………………………44 1. 阿鶯的故事……………………………………………………44 2. 阿森的故事……………………………………………………46 3. 小辰的故事……………………………………………………48 4. 小秉的故事……………………………………………………49 5. 阿湘的故事……………………………………………………51 6. 阿哲的故事……………………………………………………52 7. 阿貞的故事……………………………………………………54 8. 小珊的故事……………………………………………………55 9. 小穎的故事……………………………………………………56 10. 阿江的故事……………………………………………………58 11. 阿華的故事……………………………………………………59 12. 阿亮的故事……………………………………………………61 第五章 復元之路……………………………………………………………63 第一節 發病初始……………………………………………………63 第二節 求醫之路……………………………………………………70 (一) 求醫歷程…………………………………………………70 (二) 無益的住院經驗………………………………………………75 (三) 混亂的住院經驗…………………………………………………77 (四) 門診求醫經驗…………………………………………………82 第三節 回歸社區…………………………………………………85 一、 復健服務的幫助…………………………………………………85 二、 接受復健服務的不良經驗…………………………………………92 三、 專業人員的影響………………………………………………95 第四節 家人支持的影響………………………………………………99 一、 支持與陪伴…………………………………………………100 二、 家人不願面對的疾病……………………………………………103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108 第一節 從患者的故事看見………………………………………………108 一、 如何走出醫院…………………………………………………108 二、 回歸社區的路……………………………………………………109 三、 精神疾病患者的內在改變………………………………………111 四、 精神疾病對患者及社會大眾的意義………………………113 第二節 討論……………………………………………………………116 一、 門診患者的復元歷程………………………………………116 二、 住院1到3次患者的復元歷程……………………………118 三、 住院4次以上患者的復元歷程………………………………121 四、 共通的議題……………………………………………………122 第三節 建議………………………………………………………123 一、 從精神疾病患者的角度反思社工的服務………………123 二、 三層級預防……………………………………………………128 三、 其他建議……………………………………………………129 第四節 研究展望……………………………………………………………131 文獻…………………………………………………………………………………132 附錄一、訪談大綱…………………………………………………………139 附錄二、受訪者同意書…………………………………………………………142

    文獻
    小史蒂芬.柯維(2008)。高效信任力。台北市: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丁雁琪(1992)。高學歷精神分裂症病患主觀經驗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王雅各、盧蕙馨、范麗娟、成虹飛、顧瑜君、吳天泰、蔡篤堅、魏惠娟、謝臥龍、洛慧文等(2004)。質性研究。第三章:深度訪談。台北:心理出版社。
    朱淑怡(2007)。康復之家精神疾病患者的復元內涵探討。台灣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杜培寧(2013)。醫病關係對服務接觸與病患忠誠度之影響的中介效果。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林珈羽(2011)。門診服務品質、病患情緒與醫病關係品質關聯性之研究—以某精神科教學醫院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洪千惠(2006)。慢性精神病患從醫院回歸社區─為何回家是一條漫長的路。中正大學社會福利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余漢儀(2009)。從社區復健到社區就業─以台北地區醫院的支持性就業為例。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0,33-62。
    吳來信、廖榮利(2005)。精神病理社會工作。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吳曉明(1999)。精神分裂症病患於疾病適應過程中自我力量激發的過程及其相關因素之初探。台灣大學護理學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宋麗玉(2005)。精神疾病患者之復健與復元─一個積極正向的觀點。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8(4),1-29。
    宋麗玉(2010)。復元與優勢觀點之理論內涵與實踐成效:台灣經驗之呈現。社會科學論叢,4(2),1-34。
    宋麗玉、施教裕(2009)。優勢觀點社會工作概論,優勢觀點─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台北:洪葉文化,41-68。
    李栩慧(2004)。抵抗異化:醫院精障就業輔導員的行動反思。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李雅敏(2006)。成年就業精神分裂症病患之康復經驗及其歷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復健諮商研究所,位出版之碩士論文。
    李錦鳳(2010)。精神醫療社會工作者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長榮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李建德、柯乃熒、徐碧卿(2006)。照顧精神病患之經驗─一男性家屬之觀點。實證護理,2(3),180-187。
    唐宜楨、吳慧菁(2008)。精神疾患汙名化與去汙名化之初探。身心障礙研究,6(3),175-196。
    沈詩涵(2008)。精神疾病患者在就業服務中的復元與復健。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周煌智、龍佛衛、石義方、楊秀蘭、江大雄、吳炳輝、陳國東(1997)。急性精神病房暴力發生率。疫情報導,13(2),37-47。
    林淑蓉(2006)。藥物治療與身體經驗:精神疾病患者的自我建構。考古人類學刊,64,59-96。
    林瓊珠(2003)。在醫療體制下形塑其主體經驗探討─從三個被稱為「精神分裂症」者談起。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姚瀛志(2007)。澳門社會服務質素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20,137-148。
    思瑀(2011)。親愛的我,你好嗎?十九歲少女的躁鬱日記。台北:心靈工坊。
    柯素、林美珠、陸汝斌(1991)。精神醫療社會工作簡介。國防醫學,13(3),237-240。
    洪秀汝(2002)。精神分裂症病患疾病復元歷程之探討。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洪昭安(2002)。情感性疾病患者的住院需求及其相關因素探討。中山醫學雜誌,13(2),209-218。
    彭彥慈(2005)。精神分裂症患者求醫行為對醫療利用影響之研究。亞洲大學健康管理癌計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胡正申(2001)。個案管理在精神醫療社工的應用─一個實務個案的分析。復興崗學報,73,223-245。
    胡海國(1996a)。全國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時之臨床分析。當代醫學,23(8),89-93。
    胡海國(1996b)。全國一年中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之臨床分析(1)。當代醫學,23(12),85-91。
    胡海國(1996c)。全國一年中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之臨床分析(2)。當代醫學,23(12),85-91。
    胡海國(1996d)。全國住院中精神分裂症患者之個人、家庭狀況。當代醫學,23(9),90-95。
    胡海國(1997)。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後兩年追蹤之病程與病情。當代醫學,24(11),964-968。
    郭芬如(2013)。精神障礙者家屬之照顧經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未發表之碩士論文。
    孫凡軻、曹麗英、黃惠滿、林秀玲、郭雅玲、李昱(2007)。自殺病人接受精神醫療照護的住院經驗。長庚護理,18(2),156-168。
    張如杏(2009)。精神醫療社會工作專業發展與危機。台灣社會工作學刊,6,119-145。
    張倍瑄(2010)。穩定就業精神障礙者的就業支持。亞洲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張尚文、胡海國、葉英堃(2007)。生活事件、社會支持與精神疾病。當代醫學,34(9),697-707。
    許育光(2005)。切斷與復合─一段治療關係的敘說、反思與探究。輔導與諮商學報,27(2),33-52。
    許文耀、戴傳文(1991)。社區居民與病患家屬對精神病患態度之探討。中華心理衛生學刊,5(1),35-48。
    郭展榮(2010)。走不出的他者:精神病患社會化過程的問題探究。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陳儀卉(2010)。少年與外展社工員專業關係建立歷程之研究─以台北市西區少年服務中心為例。靜宜大學社會工作與兒童少年福利學系,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陳雯婷(1999)。情感性疾病患者住院期間對精神科護理人員的感受與期望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護理學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陳奎林(2005)。精神醫療社會工作專業角色與困境探討─實務工作者的觀點。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陳建泓(2003)。精神分裂症患者疾病適應歷程之敘說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心理與輔導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陳淵渝、林志強、諶立中、楊斯年(2007)。經急診室收住院之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臨床特徵。臺灣精神醫學,21(3),167-185。
    凱.傑米森(1998)。李欣容譯。躁鬱之心。台北:天下文化。
    馮怡菁(2000)。社會工作者在精神醫療團隊之角色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黃梅羮(1992)。精神醫療社會工作。社區發展季刊,60,13-15。
    黃宗正、劉智民、劉震鐘、謝明憲、簡意玲、胡海國(2011)。精神分裂症的臨床與精神病理。台北醫學,15(4),365-374。
    楊青青(2009)。精神分裂症病患家屬家庭教育支持方案之評估。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與諮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萬心蕊(2007)。「破牆」的分離與重返:台灣精神醫療社工返回根本的一種道路。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未出版之博士論文。
    葉東豐(2008)。精神疾病患者庇護性就業服務模式之研究─以服務供給者觀點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廖榮利(1993)。台灣精神醫療社會工作之展望。精神病理社會工作。台北:五南書局。
    齊光復(1985)。論社會工作對精神病治療的角色。政治評論。43(6),32-35。
    劉素芬(2011)。社會功能與社區面性精神病人復元之相關性研究─以社區復健中心與康復之家為例。臺大社工學刊,23,137-180。
    潘淑滿、葉明昇(1999)。精神醫療社會工作者專業倫理之探討。社會工作學刊,5,63-93。
    鄭夙芬(2003)。精神科社會工作,2002年下學期,未出版之上課講義
    蕭真真、林維芬、楊馥璟(2010)。「疾病管理與復元方案」對精神疾病患者復元成效之研究。中華團體社會心理處遇,16(2),11-53。
    蕭淑貞、李依伶、康云瑄、楊秋月、張凱雁、黎于萍、楊聰財(2009)。探討某區域醫院精神病患出院準備服務之成效。精神衛生護理雜誌,4(2),1-10。
    簡春安、鄒平儀(2004)。第五章:社會工作與質性研究。社會工作研究法。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羅佳(2004)。精神醫學社會工作師。諮商與輔導。217,55。
    羅惠敏、李麗花、葉靜宜(2011)。社交技巧訓練對住院精神分裂症病患表達與溝通成效之探討。護理暨健康照護研究,7(1),65-72。
    蔡敏玲、余筱雯譯(2003)。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原作者:Clandinin, D.J. & Connelly, F.M)。台北:心理出版社。(原著出版年:2000)
    王金永譯(2000)。質化研究與社會工作(原作者:Deborah K. Padgett.)。台北:洪葉文化。
    陳秋山、王玉馨、郭慧琳譯(2008)。社工質性研究(原作者:Ian Shaw & Nick Gould)。台北:華都文化。
    張葦譯(2003)。不要叫我瘋子(原作者:Patrick Corrigan & Robert lundin)。台北:心靈工坊。
    劉曉春譯(1999)。建立專業關係的技巧:同理且真誠的溝通。社會工作直接服務理論與技巧上(原作者:Dean H. Hepworth, Ronald H. Rooney, Jo Ann Larsen)。台北:洪葉文化。
    社團法人華人伴侶與家族治療協會(2012)。諮商輔導。下載網址http://www.acft.org.tw/qTutorShip.asp。下載時間2012年6月15日。
    Kevin Fan(2013年12月28日)。這樣說話有關係。自由時報,D4版。
    Anthony W.A(1993). Recovery from mental illness: the guiding vision of the mental health service system in the 1990s. Psychosocial Rehabilitation Journal, 16(4), 11-23.
    Anthony W.A(2000).A recovery-oriented service system: setting some system level standards. Psychosocial rehabilitation journal, 24, 159-168.
    Anthony, W., Cohen, M., Farkas, M., & Gagne, C.(2002).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Bostonm US:Center for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Boston University.
    Chanberlin J.(1990). The ex-patients’ movement: where we’ve been and where we’re going. The Journal of Mind and Behavior, 11, 323-336.
    Corrigan PW, Giffort D, Rashid F, Leary M , Okeke, I(1999). Recovery as a psychological construct.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Journal, 3(3), 231-239.
    Deegan, P. E. (1988). Recovery: The lived experience of rehabilitation. Psychosocial Rehabilitatio Journal, 11(4), p11-19.
    Deegan, P. E. (1996). Recovery and the conspiracy of hope. The sixth annual mental health services conference of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Brisbane, Australia.
    Farley, J, E,(1994)Transitions in psychiatric inpatient clinical social work. Social workers, 39(2), 207-212.
    Jacobson N. & Greenley D.(2001). What is recovery? A conceptual model and explication. Psychiatric Service. 52(4), 482-485.
    Kelly, M. & Gamble, C. (2005). Exploring the concept of recovery in schizophrenia. Journal of Psychiatric and Mental Health Nursing, 12, 245-251.
    Leete, E.(1989). How I perceive and manage my illness. Schizophrenia Bulletin. 15(2), 197-200.
    Henderson, Holly(2004). From Depths of despair to heights of recovery.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Journal, 28, 82-88.
    Noordsy, D., Torrey, W., Mueser, K., Mead, S., O’Keefe,C., & Fox. L.(2002). Recovery from Severe Mental Illness:An Intrapersonal and Functional Outcome Definition.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Psychiatry. 14, 318-326.
    Pratt, C.W., Gill, K.J., Barrett, N.M. & Roberts, M.M.(1999).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Academic Press.
    Retta Andresen, Lindsay Oades, Peter Caputi(2003). The experience of recovery from schizophrenia: towards an empirically validated stage model.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Journal of Psychiatry, 37, 586–594.
    Rosenson M. K.(1993). Social work and the right of psychiatric patients to refuse medication: A family advocate’s respons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 38(1), 107-112.
    Russinova, Z.(1999). Providers’ hope-inspiring competence as a factor optimizing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outcomes.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65(4), 50-57.
    Schiff A.C(2004). Recovery and mental illness; analysis and personal refections.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Journal. 27(3), 212-218.
    Sowers, W.(2005). Transforming Systems of Care: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mmunity Psychiatrist Guidelines for Recovery Oriented Services.Community Mental Health Journal . 41(6), 757-774.
    Spaniol, L., Wewiorski, N., Gagne, C., & Anthony, W.A. (2002). The process of recovery from schizophren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iatry, 14, 327-336.
    Struass, J. S.(1989). Subjective experiences of schizophrenia: toward a new dynamic psychiatry-Ⅱ. Schizophrenia Bulletin, 15(2), 179-188.
    Sullivan, W.P.(1994). A Long and Winding Road: The Process of Recovery from Severe Mental Illness. Innovations & Research. 3(3),19-27.
    Torgalsboen A.K, Rund B.R.(2002). Lessons learned from three studies of recovery from schizophrenia.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Psychiatry, 14, 312-317.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