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明宗
Wu, Ming-Tsung
論文名稱: 戰爭之框:兩岸當代戰爭小說的演變
Frames of War: The Transformation of Cross-strait Contemporary War Novels
指導教授: 林芳玫
Lin, Fang-Mei
許俊雅
Hsu, Chun-Ya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臺灣語文學系
Department of Taiwan Culture,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21
中文關鍵詞: 戰爭小說臺灣文學中國當代文學兩岸文學戰爭之框
英文關鍵詞: war novel, Taiwan Literature, Chines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Cross-strait Literature, frames of war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DIS.NTNU.DTCLL.002.2018.A08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64下載:1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在兩岸當代文學發展中,戰爭小說形成了一道難以忽略的風景。面對戰爭歷史,作家們透過努力不輟的筆耕,源源不絕地寫出數量龐大的戰爭小說作品。對此,本論文以《戰爭之框:兩岸當代戰爭小說的演變》為題,即是想從「戰爭之框」的角度,觀察兩岸當代戰爭小說在生成過程中對戰爭之框的接受,以及這些小說對戰爭之框造成的影響。進而,透過本論文各章之討論,筆者以為兩岸當代戰爭之框以及戰爭小說之生成,至少經歷了「出現與初始化」、「延伸與修正」與「顛覆與重構」三個階段,而關於第三階段的重構至今仍在進行中。
      此外,本論文試從兩岸文學比較視野進行討論,以此同步觀察戰爭之框以及戰爭敘事在兩岸社會之發展。在第二章中,筆者以陳紀瀅、徐鍾珮、林衡道、孫犁與茹志鵑之小說為研究對象,探討「共同體」下的集體與個人。第三章則就白先勇、王文興、陳映真、鍾肇政、李渝與浩然等作家之小說加以討論,分析他們對戰爭之框以及戰爭敘事的「延伸與修正」。「顛覆與重構」則是第四章之主題。筆者以陳千武、巴代、莫言以及嚴歌苓之小說為研究對象,說明這些小說對戰爭之框構成的顛覆意義。因此,筆者於本論文試圖突破兩岸學界多以各自社會內之戰爭小說為研究對象的現象,同時也欲打破臺灣學界在戰爭小說研究上的省籍界線,將兩岸之間對特定戰爭歷史經驗之書寫並置觀看,以此做為觀察兩岸自1949年後社會發展之切口。

    It can not be ignored that the war novels made unique pictur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ross-strait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By writing continuously, the writers created a huge number of war novels. From the conception of “Frames of War”, I not only want to observe the writer's acception from the “frames”, but how the war novels made influence on the “frams”. That is why I entitled my dissertation as “ Frames of War: The Transformation of Cross-strait Contemporary War Novels.” According to the discussions in each chapters, I think that there are three phases of transformation of the frames of war and the war novels: “beginning and initialization”, “extension snd modification” and “subversion and reconstruction”, and the last one is still carrying on.
      Besides, to observe the frames of war and the war narratives of Cross-strait simultaneously, I tried to do my study with the way of comparison. In chapter 2, I discussed the collective and individual of Chen Ji-Ying, Xu Zhong-Pei, Lin Heng-Dao, Sun Li, and Ru Zhi-Juan's novel. And in chapter 3, I analyzed how Bai Xian-Yong, Wang Wen-Xing, Chen Ying-Zhen, Zhong Zhao-Zheng, Li Yu, and Hao Ran extended and modified the frames of war also the war narratives. The main idea of chapter 4 is “subverstion and reconstruction”. I intended to highlight the significance of Chen Qian-Wu, Ba Dai, Mo Yan, and Yan Ge-Ling’s novel, because they overthrew the existing frames of war. In addition, I found that there were boundaries between Cross-strait war novel studies. So I tried to view the those novels together, and I hope it will provide us a suitable point to observe the developement of the societies of Cross-strait after 1949.

    謝辭 ⅰ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動機及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評述 19 第三節 研究方法、範圍與進行步驟 38 第四節 章節安排 43 第二章 框的出現與初始化:「共同體」中的集體與個人 47 第一節 前言 47 第二節 反共懷鄉的共同體:陳紀瀅《華夏八年》 50 第三節 女記者眼中的大後方:徐鍾珮《餘音》 70 第四節 共同體之解構與重建:林衡道《前夜》 85 第五節 革命的共同體:孫犁《風雲初記》 103 第六節 有血有肉的女兵:茹志鵑〈百合花〉 121 第七節 結語 136 第三章 框的延伸與修正:論臺灣現代主義與中國文革戰爭小說 140 第一節 前言 140 第二節 父輩記憶的重建與省思:《臺北人》與〈龍天樓〉 144 (一)《臺北人》中的同情與批判 147 (二)〈龍天樓〉中的「反共」及其外 157 第三節 探尋太平洋戰爭記憶:〈鄉村的教師〉與〈中元的構圖〉 164 (一)〈鄉村的教師〉的國族想像與失落 167 (二)〈中元的構圖〉的飢餓與失語 175 第四節 記憶的繼承與救贖:李渝《金絲猿的故事》 180 第五節 從「革命」到「再革命」:浩然《西沙兒女》 195 (一)南海漁民有正氣 202 (二)西沙兒女有奇志 207 第六節 結語… 214 第四章 框的顛覆與重構:新敘事主體的出現 218 第一節 前言 218 第二節 特別志願兵的回憶:陳千武《獵女犯》 219 第三節 原住民老兵的故事:巴代《走過》 236 第四節 土匪的傳奇:莫言《紅高粱家族》 255 第五節 邊緣「女聲」:嚴歌苓《金陵十三釵》 273 第六節 結語 289 第五章 結論 292 第一節 兩岸當代戰爭小說的演變 292 第二節 未竟之研究與相關議題展望 299 參考文獻 301

    作品
    巴代,《走過──一個臺籍原住民老兵的故事》(臺北: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11.9)。
    王文興,《龍天樓》(臺北:大林出版社,1982.03)。
    王藍,《藍與黑》(臺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2005.5)。
    甘耀明,《殺鬼》(臺北:寶瓶文化出版,2009.07)。
    白先勇,《臺北人》(臺北:爾雅出版社,1986.07)。
    江振昌編,《野百合花──四十年代延安解放區雜文選》(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6.08)。
    吳明益,《睡眠的航道》(臺北:二魚文化,2015.04)。
    李喬,《寒夜三部曲──孤燈》(新北:遠景出版社事業有限公司,2001.07)。
    李渝,《金絲猿的故事》(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2000.10)。
    ──,《金絲猿的故事》(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2012.08)。
    林衡道:《前夜》(新北:一本文化,2015.10)。
    紀剛,《滾滾遼河》(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7.04)。
    孫犁,《風雲初記》(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3.01)。
    徐鍾珮,《餘音》(臺北:純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1987.03)。
    浩然,《西沙兒女‧正氣篇》(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06)。
    ──,《西沙兒女‧奇志篇》(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12)。
    茹志鵑,〈百合花〉,《人民文學》第6期(1958)。
    曹禺,《曹禺戲劇集:北京人》(臺北:遠東圖書公司,1993.04)
    莫言,《紅高粱家族》(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12.11)。
    郭松棻,《奔跑的母親》(臺北:麥田出版,2002.08)。
    郭沫若,《郭沫若經典作品選:女神 屈原》(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2.01)。
    ──,《郭沫若詩文精選》(北京: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2013.07)。
    陳千武,〈旗語〉,《獵女犯──臺灣特別志願兵的回憶》(臺中:熱點文化事業出版有限公司,1984.11)。
    陳映真,《陳映真散文集1(1976-2004):父親》(臺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2004.10)。
    ──,《陳映真小說集1(1959-1964):我的弟弟康雄》(臺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2015.03)。
    陳紀瀅,《華夏八年》(臺北:重光文藝出版社,1961.03)。
    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著、呂寧思譯,《戰爭沒有女人的臉:169個被掩蓋的女性聲音》(臺北:貓頭鷹出版,2016.10)。
    馮德英,《苦菜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3.01)。
    黃春明,《鑼》(臺北:遠景出版社,1974.03)。
    ──,《等待一朵花的名字》(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6.10)。
    雷馬克著、黃文範譯,《西線無戰事》(新北:書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3.02)。
    端木方,《疤勳章》(臺北:正中書局,1951.03)。
    潘人木,《蓮漪表妹》(臺北: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04)。
    蕭軍,《八月的鄉村》(北京:華夏出版社,2011.01)。
    鍾肇政,《鍾肇政集》(臺北:前衛出版社,1991.07)。
    嚴歌苓,《波西米亞樓》(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2001.02)。
    ──,《金陵十三釵》(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3.06)。

    專書
    文安立著、林添貴譯,《躁動的帝國:從乾隆到鄧小平的中國與世界》(新北:八旗文化,2013.4)。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
    ──,《毛澤東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2)。
    ──,《毛澤東文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8)。
    王德威,〈物色盡,情有餘──李渝《金絲猿的故事》〉,收錄於李渝,《金絲猿的故事》(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2012.08),頁5-15。
    ──,《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臺北:麥田出版,2012.11)。
    ──,〈傷痕書寫,國家文學〉,《歷史與怪獸》(臺北:麥田出版,2014.9)。
    史景平,〈歌唱普通人的心靈美──讀茹志鵑的〈百合花〉〉,收錄於孫露茜、王鳳伯編,《中國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茹志鵑研究專集》(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07),頁265-270。
    白先勇,《第六隻手指》(臺北: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2007.08)。
    何義麟,〈日治時期臺灣廣播事業發展之過程〉,收錄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合編,《臺灣社會文化變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2000.09),頁293-311。
    余岱宗,《被規訓的激情──論1950、60年代的紅色小說》(上海:三聯書店,2004)。
    吳炫,〈高粱地裡的美學──重讀莫言的《紅高粱》系列〉,收錄於孔范今、施戰軍主編,《莫言研究資料》(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12.10),頁199-208。
    吳櫻,《信鴿:文學‧人生‧陳千武》(臺中:臺中市文化局,2010.12)。
    呂正惠,〈歷史的廢墟、烏托邦與虛無感:早期陳映真的世界〉,收錄於陳光興、蘇淑芬編,《陳映真:思想與文學》(臺北:臺灣社會研究雜誌社,2011.11),頁75-109。
    宋澤萊,〈談陳千武小說〉,收錄於陳千武,《獵女犯──臺灣特別志願兵的回憶》(臺中:熱點文化事業出版有限公司,1984.11),頁245-251。
    宋龍生,《臺灣原住民史料彙編(第四輯):卑南族的社會與文化》(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5)。
    李丹慧,〈中國聯美反蘇的戰略出臺(1966-1972)〉,收錄於楊奎松主編,《冷戰時期的中國對外關係》(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06),頁153-179。
    李展平,〈陳千武《活著回來》的太平洋戰爭書寫〉,收錄於游麗芳等著,《意境與意味:陳千武研究論文選輯》(南投:南投縣政府文化局,2012.12),頁68-87。
    汪宏倫,〈把戰爭帶回來!──重省戰爭、政治與現代社會的關聯〉,收錄於汪宏倫編,《戰爭與社會:理論、歷史、主體經驗》(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4.07)。
    汪朝光,《1945-1949:國共政爭與中國命運》(香港: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2011.10)。
    阮美慧編選,《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20):陳千武》(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13.03)。
    周婉窈,《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臺灣史論集》(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07)。
    周揚,《周揚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12)。
    孟悅、戴錦華,《浮出歷史地表──現代婦女文學研究》(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07)。
    孟繁華、程光煒,《中國當代文學發展史(修訂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10)。
    房福賢,《中國抗戰文學新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6)。
    林房雄,《大東亞戰爭肯定論》(臺北:八旗文化,2017.10)。
    林載爵,〈所有人都被幽暗的心靈囚禁:談陳映真的早期小說〉,收錄於封德屏編,《陳映真創作5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訊雜誌社,2009.11),頁35-47。
    林衡道口述,卓遵宏、林秋敏訪問,林秋敏整理,《林衡道先生訪談錄》(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09)。
    花逸文,《國共內戰中的臺灣兵》(臺北:巴比倫出版社,1992.9)。
    近藤正己著、林詩庭譯,《總力戰與臺灣:日本殖民地的崩潰》(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11)。
    洪子誠,《1956:百花時代》(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01)。
    ──,《中國當代文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01)。
    約翰‧基根著、李雯譯,《二戰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1)。
    胡繩主編,《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1.08)。
    范銘如,《眾裏尋她:臺灣女性小說縱論》(臺北:麥田出版,2008.08)。
    徐中約著、計秋楓與鄭會欣譯,《中國近代史》(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15)。
    徐秀慧,《光復變奏──戰後初期臺灣文學思潮的轉折期(1945-1949)》(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13.11)。
    班納迪克‧安德森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新版)》(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10.05)。
    茹志鵑,〈我寫〈百合花〉的經過〉,收錄於孫露茜、王鳳伯編,《中國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茹志鵑研究專集》(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07),頁39-45。
    茹志鵑研究專集,〈茹志鵑傳略〉,收錄於孫露茜、王鳳伯編,《中國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茹志鵑研究專集》(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07),頁3-5。
    馬星野,〈恩難酧白骨,淚可到黃泉〉,收錄於徐鍾珮,《餘音》(臺北:純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1987.03),頁1-5。
    張淑雅,《韓戰救臺灣?:解讀美國對臺政策》(臺北:衛城出版,2011.10)。
    張道藩著、道藩文藝中心主編,《張道藩先生文集》(臺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
    1999.10)。
    張頌聖,《現代主義‧當代臺灣:文學典範的軌跡》(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5.04)。
    梅家玲,《性別,還是家國?:五○與八、九○年代臺灣小說論》(臺北:麥田出版,2004.09)。
    ──,《從少年中國到少年臺灣:二十世紀中文小說的青春想像與國族論述》(臺北:麥田出版,2013.03)。
    ──,〈無限山川:李渝的文學視界〉,收錄於李渝著、梅家玲等編,《那朵迷路的雲:李渝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11),頁1-20。
    莫言,〈我的故鄉與我的小說〉,收錄於孔范今、施戰軍主編,《莫言研究資料》(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12.10)頁23-29。
    莫言、羅強烈,〈感覺和創造性想像──關於中篇小說〈紅高粱〉的通信〉,收錄於孔范今、施戰軍主編,《莫言研究資料》(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12.10),頁11-14。
    莫言口述,陳薇、溫金海訪問,〈與莫言一席談〉,收錄於孔范今、施戰軍主編,《莫言研究資料》(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12.10),頁15-22。
    許子東,《當代小說與集體記憶──敘述文革》(臺北:麥田出版,2000.07)。
    許昭榮,《臺籍老兵的血淚恨》(臺北:前衛出版社,1995.1)。
    許雪姬,《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臺灣史論集》(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7)。
    郭冰茹,《十七年(1949-1966)小說的敘事張力》(湖南長沙:岳麓書社,2007)。
    ──,《20世紀中國小說中的性別建構》(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3)。
    郭松棻主筆,〈中國近代史的再認識〉,收錄於郭松棻著,李渝、簡義明編,《郭松棻文集:保釣卷》,頁46-47。
    陳大為、鍾怡雯編,《20世紀臺灣文學專題I:文學思潮與論戰》(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6.9)。
    陳芳明,《臺灣新文學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1.10)。
    ──,《現代主義及其不滿》(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3.09)。
    陳建忠,〈臺灣歷史小說的研究芻議:關於研究史、認識論與方法論的反思〉,收錄於李勤岸、陳龍廷主編,《臺灣文學的大河:歷史‧土地與新文化──第六屆臺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春暉出版社,2009),頁10-50。
    陳建忠等合著,《臺灣小說史論》(臺北:麥田出版,2010.11)。
    陳思和,《批評與想像》(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11)。
    陳思和主編,《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第二版)》(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2013.01)。
    陳順馨,《中國當代文學的敘事與性別(增訂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05)。
    彭瑞金,〈戰爭中的人類愛──試評陳千武的〈默契〉〉,收錄於陳千武,《獵女犯──臺灣特別志願兵的回憶》(臺中:熱點文化事業出版有限公司,1984.11),頁253-255。
    ──,〈由詩人桓夫蛻變的小說家陳千武──論臺灣小說的異數《獵女犯》〉,收錄於陳千武著、彭瑞金編,《陳千武集》(臺北:前衛出版社,1991.07),頁233-246。
    ──,〈臺灣文學戰爭小說先驅──陳千武集序〉,收錄於陳千武著、彭瑞金編,《陳千武集》(臺北:前衛出版社,1991.07),頁9-12。
    曾健民,《1949‧國共內戰與臺灣──臺灣戰後體制的起源》(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4.01)。
    湯銘,〈美麗的花朵,純樸的詩篇──讀〈百合花〉〉〉,收錄於孫露茜、王鳳伯編,《中國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茹志鵑研究專集》(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07),頁261-264。
    黃英哲,《「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臺灣文化重建(1945-1947)」》(臺北:麥田出版,2011.08)。
    黃啟峰,《戰爭‧存在‧世代精神:臺灣現代主義小說的境遇書寫研究》(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6.04)。
    葉石濤,《臺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出版社,2007.10)。
    葉榮鐘,《葉榮鐘選集:文學卷》(臺北:人間出版社,2015.11)。
    綠漪,〈純樸的詩篇──讀茹志鵑的〈百合花〉〉,收錄於孫露茜、王鳳伯編,《中國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茹志鵑研究專集》(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07),頁255-260。
    歐陽子,《王謝堂前的燕子:《臺北人》賞析》(臺北: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2014.12)。
    蔡翔,《革命/敘述:中國社會主義文學──文化想像(1949-1966)》(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8)。
    蔡慧玉編,《走過兩個時代的人──臺籍日本兵》(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7.11)。
    鄭明娳,〈一個女作家的中性文體──徐鍾珮作品論〉,收錄於鄭明娳編,《當代臺灣女性文學論》(臺北:時報文化,1993),頁309-334。
    鄭鴻生,〈陳映真與臺灣的「六十年代」:試論臺灣戰後新生代的自我實現〉,收錄於陳光興、蘇淑芬編,《陳映真:思想與文學》(臺北:臺灣社會研究雜誌社,2011.11),頁343-380。
    蕭阿勤,《重構臺灣:當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12)。
    錢理群,《毛澤東時代和後毛澤東時代(1949-2009):另一種歷史書寫(上)》(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3)。
    應鳳凰,〈「反共+現代」:右翼自由主義思潮文學版──五○年代臺灣小說〉,收錄於陳建忠等合著,《臺灣小說史論》(臺北:麥田出版,2010.11),頁111-195。
    環球聖經公會,《聖經──中英對照(新譯本‧NIV)神字版》(臺北:環球聖經公會有限公司臺灣辦事處,2007.06)。
    謝靜國,《論莫言小說(1983-1999)的幾個母題和敘述意識》(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6.07)。
    鍾怡雯,《莫言小說:「歷史」的重構》(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11)。
    Butler, Judith, Frames of War. London: Verso, 2009.
    Goffman, Erving, Frame Analysi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4.
    Lee, Haiyan, Revolution of the Heart. Stanford: Stanford UP, 2007.

    期刊
    山口守,〈白先勇小說中的現代主義──《臺北人》的記憶與鄉愁〉,《臺灣文學學報》第14期(2009.06),頁1-18。
    川島真,〈戰爭與廣播:東亞的電波戰爭〉,《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5期(2006.05)頁37-70。
    中文系七二級工農兵學員評論組,〈新的一代 新的篇章──讀中篇小說《西沙兒女──奇志篇‧下卷》〉,《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5年第1期,頁100-102。
    卞新國,〈對於〈百合花〉的再認識〉,《鎮江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1年第4期,頁35-38。
    巴代,〈走過,一段人生〉,《文學臺灣》第79期(2011.07),頁261-266。
    方賢緒,〈論〈百合花〉對政治功利主義和意識形態解讀的超越〉,《湖北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2期(2008),頁39-42。
    王文隆,〈臺灣中學地理教科書的祖國想像(1949-1999)〉,《國史館學術集刊》第17期(2008.09),頁201-246。
    王文興,〈鄉土文學的功與過〉,《夏潮》第4卷第2期(1978.02),頁64-68。
    王世中,〈論陳千武「臺灣特別志願兵」系列小說之人物形象及其省思〉,《樹人學報》第3期(2005.07),頁17-41。
    王卉,〈歷史‧女性‧救贖──評嚴歌苓的《金陵十三釵》〉,《世界華文文學論壇》2007年第3期,頁64-66。
    王光東,〈民間的現代之子──重讀莫言的《紅高粱家族》〉,《當代作家評論》2000年第5期,頁95-99。
    王培增,〈哪家政治傾向的代表?──《西沙兒女》的阿寶形象剖析〉,《山東文藝》1978年第6期,頁60-61。
    王堯,〈「文革」主流意識形態話語與浩然創作的演變〉,《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3期,頁48-54。
    王德威,〈戰爭敘事與敘事戰爭:延安,金門,及其以外〉,《中國現代文學》第27期(2015.6),頁1-26。
    古遠清,〈臺灣「反共文學」的興起與逝去〉,《傳記文學》第100卷第3期(2012.3),頁42-48。
    甘藻芝,〈倒錯的「豐碑」──評《紅高粱家族》〉,《廣西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0年第4期,頁60-65。
    田文兵,〈正義戰爭經典敘事模式的建構──兼論「十七年」戰爭小說與意識形態關係〉,《海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3期,頁97-101。
    任玲玲,〈浩然的政治化寫作及其歷史定位〉,《文藝爭鳴》2015年第3期,頁52-57。
    朱旭晨,〈浩然的創作經歷及其對文壇的貢獻〉,《華北科技學院學報》第4卷第2期(2002.06),頁110-114。
    朱惠足,〈從「戰爭的記憶」到「記憶的戰爭」:宋澤萊、陳映真與目取真俊的二戰記憶書寫〉,《文化研究》第12期(2011),頁13-44。
    朱雙一,〈論陳映真的身分建構〉,《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5期,頁99-105。
    羊子喬,〈歷史悲劇的見證者──《獵女犯》的太平洋戰爭經驗〉,《臺灣文藝》第77期(1982.10),頁27-32。
    何丹,〈美麗的國土 英雄的人民──喜讀浩然新作《西沙兒女──正氣篇》〉,《中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版)》1975年第1期,頁64-67。
    余曉泉,〈人性意蘊和政治主題的巧妙結合──〈百合花〉主題新探〉,《貴陽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1期,頁83-85。
    吳明宗,〈重讀李榮春:論《祖國與同胞》的身分編輯與戰爭觀〉,《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24期(2017.04),頁7-40。
    吳舒潔,〈「光復事件」與中國想像──讀陳映真《鄉村的教師》〉,《文藝理論與批評》2017年第1期,頁23-33。
    呂正惠,〈臺北人傳奇〉,《文星》第104期(1987.02),頁96-101。
    呂紹理,〈日治時期臺灣廣播工業與收音機市場的形成〉,《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19期(2002.05),頁297-334。
    宋悅魁,〈人的本性在血與火的洗禮下復活──《金陵十三釵》評析〉,《名作欣賞》2007年第8期,頁126-129。
    宋雅姿,〈鄉在文字中:專訪李渝〉,《文訊》第309期(2011.07),頁30-42。
    宋劍華,〈知識分子的民間想像──論莫言《紅高粱家族》故事敘事的文本意義〉,《廣東社會科學》2009年第2期,頁150-155。
    宋劍華、張冀,〈革命英雄傳奇神話的歷史終結──論莫言《紅高粱家族》的文學史意義〉,《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0卷第5期(2006.09),頁92-97。
    岑優波、李杭春,〈陌生的愛情話語──淺析「十七年」小說的愛情書寫模式〉,《海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3卷第3期(2010),頁17-21。
    李友益,〈〈百合花〉內在意蘊新解〉,《文學評論》1991年第6期,頁146-148。
    李文彬,〈〈龍天樓〉中的象徵技巧〉,《中華文藝》第12卷第5期(1977.01),頁75-89。
    李冰之,〈評浩然的《西沙兒女》〉,《人民文學》1978年第3期,頁80-85。
    李宗剛、余瓊,〈從邊緣走向中心──莫言小說〈紅高粱〉經典化的歷史探析〉,《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54卷第3期(2014.05),頁146-155轉176。
    李渝,〈國之本在家〉,《中國一周》第380期(1957.08.05),頁18。
    ──,〈母親〉,《中國一周》第403期(1958.01.13),頁21。
    ──,〈年趣〉,《中國一周》第411期(1958.03.10),頁20。
    ──,〈我的志願〉,《中國一周》第437期(1958.09.08),頁22。
    李遇春,〈茹志鵑五六十年代消說創作的心理動因分析〉,《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42卷第1期(2003.01),頁111-115。
    汪宏倫,〈理解當代中國民族主義:制度、情感結構與認識框架〉,《文化研究》第19期(2014),頁189-250。
    沈陽,〈革命歷史題材小說的異類──重讀〈百合花〉〉,《湖北社會科學》2004年第3期,頁34-35。
    周政保,〈〈紅高粱〉的意味與創造性〉,《小說評論》,1986年第6期,頁43-46轉65。
    周英雄,〈紅高粱家族演義〉,《當代作家評論》1989年第4期,頁59-66。
    周黎燕,〈裂縫中的個人話語──《風雲初記》尾聲重寫緣由〉,《信陽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7卷第1期(2007.2),頁18-21。
    松永正義作、陳明臺譯,〈戰爭的記憶──閱讀陳千武〉,《新地文學》第8期(2009.06),頁256-270。
    林淑貞,〈飲食‧記憶與身分變換──論白先勇〈花橋榮記〉所豁顯的悲劇意識〉,《嘉大中文學報》第2期(2009.09),頁151-168。
    威廉姆‧H. 肖著、莊忠正譯,〈正義戰爭理論〉,《國外理論動態》第6期(2013),頁16-22。
    思兼,〈白先勇「臺北人」的世界〉,《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7卷第11期(1974.11),頁49-52。
    施戰軍,〈茹志鵑小說與中國當代文學〉,《南方文壇》2001年第1期,頁13-15。
    段崇軒,〈青春與生命的輓歌──重讀茹志鵑的〈百合花〉〉,《名作欣賞》1989年第1期,頁96-99。
    ──,〈「革命時代」的一脈溫情──重讀茹志鵑〉,《理論與創作》2010年第3期,頁53-58轉113。
    洪治綱,〈集體記憶的重構與現代性的反思──以《南京大屠殺》、《金陵十三釵》和《南京安魂曲》為例〉,《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2年第10期,頁20-30。
    胡紹軒,〈記臺灣老作家陳紀瀅〉,《文史雜誌》1991年第4期,頁25-26。
    茅盾,〈談最近的短篇小說〉,《人民文學》1958年第6期,頁4-8。
    夏志清,〈白先勇論〉,《現代文學》第39期(1969.12),頁1-15。
    孫正軍,〈從「史」到「詩」──關於「金陵十三釵」故事〉,《揚子江評論》2016年第2期,頁28-34。
    孫德喜,〈女性視野中的情感世界──〈百合花〉的重新解讀〉,《淮陰師專學報》第17卷第4期(1995),頁20-21。
    郜元寶,〈柔順之美:革命文學的道德譜系──孫犁、鐵凝合論〉,《南方文壇》2007年第1期,頁15-25。
    高天生,〈現代小說的歧途:試論王文興的小說〉,《文學界》第1期(1982.01),頁75-85。
    高旭國,〈遮蔽和誤讀──〈百合花〉內涵辨析〉,《名作欣賞》2008年第11期,頁139-144。
    高俊平、高巍,〈走資派〉,《檔案天地》2012年第3期,頁11-13轉36。
    高紅梅,〈《金陵十三釵》的女性話語與歷史闡釋〉,《創作與評論》2013年第12期,頁41-45。
    常根榮、顧森賢、張林杲,〈西沙兒女多奇志──評中篇小說《西沙兒女‧奇志篇》〉,《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75年第1期,頁96-101。
    張冬梅、胡玉偉,〈建立起個體生命與歷史進程的緊密關聯──「十七年文學」的愛情敘事與延安文學歷史聯繫的一種詮釋〉,《蘭州學刊》2006年第6期,頁63-65。
    張厚剛,〈〈紅高粱〉對「紅色經典」的繼承與超越〉,《山東文學》2011年第8期,頁69-71。
    張健,〈苦難與女性──解讀嚴歌苓的《金陵十三釵》〉,《株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2卷第1期(2007.02),頁61-64轉68。
    張清華,〈敘述的極限──論莫言〉,《當代作家評論》2003年第2期,頁59-74。
    ──,〈莫言與新歷史主義文學思潮──以《紅高粱家族》、《豐乳肥臀》、《檀香刑》為例〉,《海南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8卷第2期(2005),頁35-42。
    張清華、馮強、曹霞、周航,〈《西沙兒女》:作為政治文本的「奇怪的文學性」〉,《長城》第3期(2011.02),頁159-168。
    張錦忠,〈現代主義與六十年代臺灣文學複系統:《現代文學》再探〉,《中外文學》第30卷第3期(2001.08),頁93-113。
    畢光明,〈〈百合花〉:故事的擦邊性與文本生產的困境〉,《創作評譚》1998年第5期,頁40。
    莫言,〈關於〈紅高粱〉的寫作情況〉,《南方文壇》2006年第5期,頁47。
    莫言、王堯,〈從〈紅高粱〉到〈檀香刑〉〉,《當代作家評論》2002年第1期,頁10-22。
    許俊雅,〈記憶與認同──臺灣小說的二戰經驗書寫〉,《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2期(2006.4),頁59-93。
    郭斌,〈論陳映真小說文本中的「癲狂」形象〉,《現代臺灣研究》2010年第1期,頁61-66。
    陳玉箴,〈從溝通記憶到文化記憶:1960-1980年代臺灣飲食文學中的北平懷鄉書寫〉,《臺灣文學學報》第25期(2014.12),頁33-68。
    ──,〈「家」的身體實踐:林海音飲食書寫中的烹與食〉,《成大中文學報》第53期(2016.06),頁155-188。
    陳光興,〈重新認識左翼精神史的資產──論陳映真〈鄉村的教師〉〉,《杭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2012.03),頁34-40。
    陳明成,〈永遠的革新號──側論《筆匯》遺漏在文學史上的密碼及其重要性〉,《屏東教育大學學報──人文教育類》第40期(2013.03),頁61-88。
    陳采玉,〈《獵女犯》的版本與日譯問題〉,《科學與人文研究》第2卷第2期(2013),頁27-40。
    陳建忠,〈國共鬥爭的歷史再現:姜貴《旋風》與楊沫《青春之歌》的比較研究〉,《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期(2005.10),頁169-193。
    ──,〈流亡者的歷史見證與自我救贖──由「歷史文學」與「流亡文學」的角度重讀臺灣反共小說〉,《文史臺灣學報》第2期(2010.12),頁9-44。
    陳思和,〈民間的浮沉──對抗戰到文革文學的一個嘗試性解釋〉,《上海文學》1994年第1期,頁68-80。
    ──,〈民間的還原──文革後文學史某種走向的解釋〉,《文藝爭鳴》1994年第1期,頁53-61。
    ──,〈「歷史─家族」民間敘事模式的創新嘗試〉,《當代作家評論》2008年第6期,頁90-101。
    陳思廣,〈新時期戰爭小說中的軍人創傷者形象──兼及文學史意義〉,《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2004年第1期,頁74-77。
    ──,〈20世紀80-90年代戰爭小說人性探索歷程透視〉,《煙臺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2卷第2期(2005.6),頁39-43。
    陳紀瀅口述、李宗慈整理,〈大公報與我〉,《文學月刊》第7、8期(1984.02),頁129-136。
    陳義芝,〈借象徵的方式:王文興短篇小說分析〉,《淡江中文學報》第21期(2009.12),頁153-176。
    陳榮彬,〈戰後臺灣小說中「將軍書寫」初探〉,《臺灣文學研究集刊》第11期(2012.2),頁61-84。
    陳穎,〈管窺國共對峙時代海峽兩岸抗日小說──以《大江風雷》和《狼煙》為闡述對象〉,《東南學術》2013年第1期,頁195-202。
    ──,〈國共對峙年代兩岸地下抗日小說管窺〉,《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2期,頁70-76。
    ──,〈齊魯大地抗戰歷史的兩岸敘事比較──以長篇小說《大動亂》和《苦菜花》為例〉,《山東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60卷第3期(2015),頁68-75。
    陳穎、張暢,〈相同的抗爭母題 不同的鬥爭書寫──海峽兩岸鄉土抗日小說母題比較系列研究之二〉,《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3期,頁89-95。
    陳繼會,〈耿耿正氣滿胸膛──讀浩然中篇小說《西沙兒女──正氣篇》〉,《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4年第3期,頁89-91。
    陸文虎,〈莫言和他的〈紅高粱〉〉,《文學自由談》1986年第6期,頁103-110。
    單德興訪問、整理,〈王文興談王文興〉,《聯合文學》第3卷第8期(1987.06),頁166-195。
    曾秀萍訪問、整理,〈白先勇談創作與生活〉,《中外文學》第30卷第2期(2001.07),頁189-200。
    曾若涵,〈將軍之死──白先勇〈國葬〉中的國族符碼〉,《臺北大學中文學報》第12期(2012.09),頁135-154。
    程光煒,〈關於五十至七十年代文學中的知識分子形象〉,《文學評論》2001年第6期,頁65-72。
    黃子平,〈「故鄉的食物」:現代文人散文中的味覺記憶〉,《中外文學》第31卷第3期(2002.08),頁41-53。
    黃文倩,〈莫言在臺灣的接受史及其意義〉,《師大學報(語言與文學類)》第60卷第2期(2015.09),頁1-28。
    黃昌勇,〈生命的光華與陰影──王實味傳〉,《新聞學史料》1994年第1期,頁169-195。
    黃啟峰,〈主觀的真實──論臺灣現代主義世代小說家的國共內戰書寫〉,《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9期(2014.10),頁9-49。
    黃儀冠,〈女體與國體之互文──論嚴歌苓小說與電影改編之性別與國族〉,《中國現代文學》第30期(2016.12),頁79-98。
    楊聯芬,〈孫犁:革命文學中的「多餘人」〉,《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8年第4期,頁1-29。
    楊霞,〈時運交移,其文代變──浩然研究述評〉,《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1年第4期,頁54-60。
    葉石濤,〈論《中元的構圖》〉,《幼獅文藝》第30卷第1期(1969.01),頁145-154。
    雷亞平,〈主題先行:文革戰爭題材長篇小說的構思侷限〉,《齊魯學刊》2006年第4期,頁98-100。
    ──,〈意義的絕對控制──文革時期出版的戰爭題材長篇小說敘述方式分析〉,《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3期,頁88-92。
    ──,〈五四與古典傳統敘述資源的隱與顯──文革期出版的戰爭題材長篇小說之敘述資源分析〉,《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46卷第3期(2006.5),頁147-153。
    熊坤靜,〈長篇小說《風雲初記》創作的前前後後〉,《黨史博采》2013年第9期,頁33-36。
    ──,〈短篇小說〈百合花〉創作的前前後後〉,《黨史博采》2014年第8期,頁57-59。
    褚昱志,〈吳濁流與《臺灣文藝》〉,《問學集》第3期(1993.05),頁153-161。
    趙天才,〈革命話語的現代性危機──趙樹理、孫犁小說的敘事文化身份解讀〉,《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1期,頁85-89。
    趙天儀,〈太平洋戰爭的歷史經驗──論陳千武的詩與小說〉,《文學臺灣》第19期(1996.07),頁204-222。
    趙立寰,〈政治‧暴力‧自由主義──司馬桑敦及其小說之戰爭書寫析論〉,《中國現代文學》第21期(2012.6),頁97-115。
    劉心皇,〈自由中國五十年代的散文〉,《文訊月刊》第9期(1984),頁54-82。
    劉青,〈論嚴歌苓小說的戰爭書寫模式〉,《淮陰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9卷第5期(2017),頁499-501。
    劉泰隆,〈毛主席革命路線的勝利頌歌──讀浩然同志《西沙兒女──正氣篇》〉,《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4年第12期,頁12-15。
    劉雲,〈《金陵十三釵》中篇到長篇的歷史敘述演變〉,《名作欣賞》2012年第27期,頁73-75。
    歐陽文彬,〈試論茹志鵑的藝術風格〉,《上海文學》1959年第10期,頁126-130。
    潘新寧,〈〈紅高粱〉的失誤及其原因〉,《文藝爭鳴》1987年第5期,頁56-57。
    蔡秀菊,〈陳千武的小說與詩表現和「死」、「生」、「愛」的關聯〉,《文學臺灣》第24期(1997.10),頁172-213。
    鄧禮峰、丁偉,〈怒濤1974:西沙自衛反擊作戰終極解密〉,《軍事歷史》2005年第6期,頁10-13。
    黎湘萍,〈思想家的「孤獨」?──關於陳映真的文學和思想與戰後東亞諸問題的內在關聯〉,《新地文學》冬季號(2009),頁42-64。
    錢理群,〈批判蕭軍──1948年8月〉,《文藝爭鳴》1997年第1期,頁22-29。
    鍾梅音,〈華夏八年讀後〉,《中國一周》第543期(1960.09),頁29-30。
    鍾淑敏、沈昱廷、陳柏棕,〈由靖國神社《祭神簿》分析臺灣的戰時動員與臺人
    傷亡〉,《歷史臺灣》第10期(2015.11),頁67-101。
    鍾肇政,〈談日據時期的臺灣志願兵──讀陳千武的《獵女犯》〉,《文訊》第16期(1985.02),頁157-163。
    隱地,〈《家變》與〈龍天樓〉〉,《書評書目》第6期(1973.07),頁87-93。
    韓雲彤,〈別具風格的藝術之花──重讀茹志鵑的〈百合花〉〉,《徐州師範學院學報》1978年第1期,頁86-88轉119。
    顏元叔,〈苦讀細品談《家變》〉,《中外文學》第1卷第11期(1973.04),頁60-85。
    曠新年,〈莫言的〈紅高粱〉與「新歷史小說」〉,《杭州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4期,頁96-101。
    蘇瑤崇,〈戰後臺灣米荒問題新探(1945-1946)〉,《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86期(2014年12月),頁95-134。
    鐘麗慧,〈「雙冠」女作家──徐鍾珮〉,《文藝月刊》(1985.08),頁8-19。
    饒博榮(Steven L. Riep)作、李延輝譯,〈〈龍天樓〉情文兼茂,不是敗筆──王文興對官方歷史與反共文學的批判(節譯)〉,《中外文學》第30卷第6期(2001.11),頁93-114。
    Jameson, Fredric. “ Third-World Literature in the Era of Multinational Capitalism. ”Social Text 15 (1986): 65-88.

    學位論文
    王梅香,《肅殺歲月的美麗/美力?戰後美援文化與五、六○年代反共文學、現代主義思潮發展之關係》(臺南: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06)。
    朱妍淩,《陳千武小說《活著回來》及其相關事例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
    江育錡,《巴代小說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吳智偉,《戰爭、記憶與政治──戰後臺灣本省籍人士的戰爭書寫》(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吳慧婷,《記實與虛構:陳千武自傳性小說「臺灣特別志願兵的回憶」系列作品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李展平,《太平洋戰爭書寫──以陳千武《活著回來》、李喬《孤燈》、東方白《浪淘沙》為論述場域》(臺中:國立中興大學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林怡君,《鉅史與私情:李渝小說研究》(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06)。
    林明孝,《鍾肇政長篇自傳體小說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06)。
    林婉蓉,《嚴歌苓第一人稱小說敘事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12)。
    孫寶靈,《浩然:一個緊張的話語場──浩然的文學道路及其發生語境》(開封:河南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博士論文,2007.04)。
    秦慧珠,《臺灣反共小說研究(一九四九至一九八九)》(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
    袁婉禎,《記得志願兵:論陳千武的《活著回來》》(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3)。
    馬翊航,《生產‧禁制‧遺緒:論臺灣文學中的戰爭書寫(1949-2015)》(臺北: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7.02)。
    教鶴然,《一九四九年前後大陸遷臺作家的故土想像》(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6.06)。
    莊嘉玲,《臺灣小說殖民地戰爭經驗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2002)。
    傅勤閔,《戰爭記憶與戰爭認識──世代觀點下的臺灣戰爭小說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02)。
    彭婉蕙,《戰後臺灣小說將軍書寫之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3.06)。
    曾婉琳,《徐鍾珮《餘音》之研究》(臺北: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06)。
    曾鈴月,《女性、鄉土與國族──戰後初期大陸來臺三位女作家小說作品之女性書寫及其社會意義初探》(臺中:靜宜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01)。
    黃怡菁,《《文藝創作》(1950-1956)與自由中國文藝體制的形構與實踐》(新竹: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7)。
    楊昌賓,《王文興與國共內戰:論《龍天樓》》(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07)。
    董淑玲,《白先勇、歐陽子、王文興小說觀念之形成與實踐》(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2)。
    潘柔邑,《反共交響裡的和鳴與變奏──徐鍾珮創作歷程與書寫位置的位移》(新竹: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2009.07)。
    潘超青,《論浩然在意識形態化時代的個人敘事──以《艷陽天》《金光大道》為中心》(福州:福建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論文,2004.06)。
    鄧安琪,《鶴與鷺鷥的飛行──閱讀李渝與郭松棻》(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4.06)。
    謝惠芳,《論陳千武小說《活著回來》:一部臺灣特別志願兵紀錄《獵女犯》的綜合考察》(臺中: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
    簡弘毅,《陳紀瀅文學與五○年代反共文藝體制》(臺中: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07)。
    羅秋英,《太平洋戰爭的記憶書寫︰以陳千武《活著回來》、陳映真〈忠孝公園〉、宋澤萊〈最後一場戰爭〉為例》(臺中:國立中興大學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
    嚴苹菁,《紙糊大士爺及其儀式的探討:以新埔枋寮義民廟2009年中元為例》(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客家社會與文化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2011.01)。
    蘇鵲翹,《臺灣當代飲食文學研究:以後現代與後殖民為論述場域》(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07)。

    報紙
    人民日報訊,〈貫徹毛主席文藝路線的光輝樣板革命現代戲以全新的政治內容和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吸引千萬觀眾〉,《人民日報》,1996.12.26,第1版。
    孫曼蘋、蘇妙嫻採訪,王韻齡整理,〈訪中國第一位女記者徐鍾珮〉,《中央日報‧副刊》,1989.09.01,16版。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