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盧玉燕 Yu-Yen Lu |
---|---|
論文名稱: |
情境式正向管教策略之分析研究 The Development of Situational Positive Discipline Strategies |
指導教授: | 陳學志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
論文出版年: | 2013 |
畢業學年度: | 10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83 |
中文關鍵詞: | 管教情境 、正向管教策略 |
英文關鍵詞: | discipline situation, positive discipline strategie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06 下載:3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教師如何採取最有效的管教策略,以達到正向管教的目的。研究首先採用調查研究法,蒐集教師的管教情境及策略,再依開放性問卷回覆內容,採用質性研究方法來分析資料。共分為兩個研究。研究一目的在搜集教師管教情境,以立意抽樣方式選取30位國中教師為參與者。依據問卷回覆資料分別整理歸納出最令教師感到困擾的管教情境和最令教師感到滿意的管教情境。結果發現,最令教師感到困擾的三類管教情境分別為:1.課堂上違規行為和其他反覆的違規行為;2.學習意願低落;3.同儕糾紛。最令教師感到滿意的三類管教情境分別為:1.融洽的團隊氣氛;2.師生信任關係;3.學生主動協助。
研究二目的在搜集得獎教師之管教策略。本研究針對27位參加教育部正向管教範例徵選中獲獎之國中教師進行開放性問卷調查,將所得資料進行內容分析。分別依照各情境的回覆內容,編碼為七個主類目,分別為:1.確實有效運用規範;2.教師充分運用輔導技巧,以協助解決問題;3.教導學生對自己行為後果負起責任並接受管教;4.教師身教並彈性運用教學技巧;5.發揮同儕的影響力;6.善用支持系統;7.事後追蹤。
最後,根據本研究結果進行討論並整理出一套教師正向管教有效策略流程圖,據以提出具體建議做為教師和相關單位與未來研究之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how teachers take the most effective discipline strategies to achieve the positive discipline. This research was adopted the survey method and used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to analyze data of the contents of open-ended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re were two studies in this research. The purpose of the first study was to collect discipline situations from a purposive sample of 30 teachers who teach in junior high school. Based on the data of questionnaire, the most of the disturbing discipline situations and the satisfied discipline situations were revealed. The most of the disturbing discipline situations were as the followings:disbehaviors in class and other repeated disbehaviors;lower learning willingness; disputements between peers. The first three satisfied discipline situations were as the followings:the harmonious atmosphere among team members; the trust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 voluntarily assistance from students.
The purpose of the second study was to collect discipline strategies from 27 teachers, who were rewarded positive-discipline exemplifications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Then a quantitative content analysis of the data was conducted.
The findings of the second study were indicated the core categories of the most effective discipline strategies in each discipline situations:using regulation indeed;teachers take advantages of counseling skills to solve problem;instructing students to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the consequences of their misbehaviors and accepting punishment;setting a good example for students and using teaching skills well;exerting peer influence;using the supporting system well;tracking afterward.
Finally, the results were discussed at the final part of this research. Some concrete suggestions for teachers, related educational systems were provided for future studies.
中文部份
王文科(1997)。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
王文科(2002)。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佳煌、潘中道、郭俊賢、黃瑋瑩譯(2000)。Neuman, W. L.著。當代社會研究法:質化與量化途徑(Social research methods: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台北:學富。
王碩禧(2008)。人權教育作為友善校園的建構與實踐。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司徒懿譯(2009)。Carol Grbich著。簡明質性研究法分析(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台北:韋伯文化。
邢泰釗(2004)。教師法律手冊(二版)。臺北:教育部。
朱倫萱(2006)。國小教師與家長對學生之管教態度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雪齡(2008)。正向心理學—生活、工作和教學的實用。台北:心理。
吳清山(1996)。教師管教權責之探討。初等教育學刊,5,123-136。
吳清山(1998)。教育革新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吳清山(2008)。教育法規—理論與實務。台北:心理。
吳清山、林天佑(2008)。正向管教。教育研究,176,133。
吳芝儀(2007)。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中的輔導議題。教育研究,164,5-15。
李旻燕、王俊傑(2005)。談「合法管教」與「體罰」。人權會訊,76,41-46。
李美華譯(2007)。UNESCO著。正面管教法—接納、友善學習的教室(Positive Discipline in the Inclusive, Learning-Friendly Classroom-A Guide for Teachers and Teacher Educators)。台北:人本教育基金會。
李蕙如(2009)。國小教師實施正向管教現況與情緒管理策略之研究—以績優教師為例。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班。
李政賢譯(2009)。Catherine Marshall與Gretchen B. Rossman著。質性研究:設計與計畫撰寫(Desig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Third Edition)。台北:五南。
李政賢譯(2011)。Steve R. Baumgardner & Marie K. Crothers著。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台北:五南。
阮貞樺譯(2008)。John Gray著。正向教養這樣教(Children are from Heaven)。台北:晨星。
呂佳玲(2011)。桃園縣國民中學導師正向管教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碩士論文。
呂珈誼(2012)。臺中市國民中學教師之學生人權認知與正向管教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
周志宏(2003)。教育法與教育改革。台北:高等教育。
周淑華(2009)。臺北縣國民小學教師正向管教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府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孟皇(1995)。論教師的教育權與管教學生的合理界限。師說,84,9-23。
林斌(2006)。中美學生管教制度之比較研究:教育法學之觀點。稻江學報,1卷1期,1-26。
林佳範(2006年5月)。把大法官帶進教室─學生的言論自由在校園。(主持人),高等教育與學生事務。臺灣「高等教育與學生事務」國際學術研討會,臺灣師範大學。
林佳範(2008)。講「理」不講「力」的輔導與管教-- 淺論人權法治品德教育與「友善校園」的落實。研習資訊,25(1),3-8。
林生傳(2007)。教育研究法:全方位的統整與分析。台北:心理。
林弘杰(2007)。宜蘭縣國民小學教師管教行為與友善校園成效之相關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學校行政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林來利(2008)。創造雙贏!營造積極正向的管教環境。學生輔導,105,129-138。
林靜坪(2009)。臺中縣市國中教師公民參與行為與正向管教相關性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林項爵(2010)。父母教養型態、教師管教方式與國小高年級學生霸凌行為之相關探討。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林瑞英(2011)。國小學生知覺教師管教方式與校園霸凌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學視導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
林綸昕(2012)。國中生知覺教師正向管教與其自我控制、偏差行為關聯性之探討。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雅玲(2009)。國小教師管教方式與學生人權態度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碩士論文。
胡幼慧(2010)。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胡幼慧、姚美華(2010)。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收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洪蘭譯(2003)。Martin E.P. Seligman著。真實的快樂(Authentic Happiness)。台北:遠流。
洪蘭譯(2012)。Martin E.P. Seligman 著。邁向圓滿(Flourish)。台北:遠流。
洪莉嬌(2007)。國小家長對教師管教知覺及參與管教態度之探討。國立台南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施盈廷、劉忠博、張時健譯(2011)。Mats Alvesson & Kaj Skoldberg著。反身性方法論:質性研究的新視野(Reflexive Methodology:New Vista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台北:韋伯文化。
徐西森、連廷嘉、陳仙子、劉雅瑩(2002)。人際關係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心理。
徐春燕(2009)。教師管教學生之民事法律問題研究—論我國國民中小學教師在民事上之責任。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
徐美鈴(2012)。學校行政執行力之研究—以新北市國民中學執行「校園正向管教」政策為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學院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博士論文。
秦夢群(2002)。教育人員(二)權利與義務。載於教育行政-實務部份。臺北:五南。
秦夢群(2006)。教育行政-實務部份。台北:五南。
夏明華、王清芳(2004)。辭海。台北:三遠。
孫旻儀(2008)。「教師管教方式量表」之編製及模式之驗證研究。測驗學刊,55(3),611-633)。
高宏忠(2010)。轉型領導理念運用在國中學務處推動正向管教之行動研究。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連廷嘉(1997)。諮商質化研究初探。諮商輔導文粹,2,81-101。
連廷嘉 (2007)。學生管教輔導的議題與省思-正向心理學觀點。教育研究月刊,164,16 -23。
張春興(2006)。現代心理學—現代人研究自身問題的科學。台北:東華。
張春興(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春興(2007)。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佩雯(2010)。國中學生正向管教素養與態度之研究~以臺南縣市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
教育部(2007)。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訓育委員會 (1995)。教師管教學生的權限與問題。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 (1995)。教師法。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3)。 人權教育推廣與深耕。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7)。教育部正向管教工作計畫。2007年6月22日台訓(一)字第0960093909號函訂定。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訓育委員會(2007)。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2007年6月22日台訓(一)字第0960093909號函修正。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 (2008)。校園正向管教範例。台北:教育部。
陳怡如(2006)。屏東縣國小教師工作壓力對管教行為影響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初等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陳文家(2008)。「小小童心,教師愛心」共築正向管教。學生輔導,105,139-149。
陳雅慧(2011)。校園管教頭號難題—家長。親子天下,20,130-135。
陳秀冠(2011)。國民小學正向管教績優學校實施正向管教之策略與困境研究。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泊旭(2012)。國中導師正向管教與班級經營效能相關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張民杰(2005)。班級經營:學說與案例應用。台北:高等教育。
張佩雯(2010)。國中學生正向管教素養與態度之研究~以臺南縣市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畢恆達(2013)。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2010全見版。新北市:小畢空間出版社。
傅木龍(1999)。讓我們攜手落實「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之精神。學生輔導雙月刊,601,102-113。
傅木龍(2002)。九年一貫教改列車中做一個快樂的教育工作者。認真學習快樂成長-九年一貫課程理論與實做經驗分享,26-60。臺北:國立臺北師範學院。
傅木龍(2008a)。正向管教--班級經營大未來。學生輔導,105,6-29。
傅木龍(2008b)。教育新希望—校園禁止體罰之實踐。研習資訊,25(1),9-18。
傅木龍(2011)。談「學生管教與師生關係」--專訪教育部訓委會傅木龍專門委員兼秘書。中等教育,62(1),8-19。
葉重新(2001)。教育研究法。台北:心理。
單文經譯(2004)。M. Lee Manning & Katherine T. Bucher 著。班級經營:理論與實務(Classroom Management:Models , Applications,and Cases)。台北:學富。
黃家燊(2004)。國小高年級學童內外控信念、父母及教師管教方式與焦慮之相關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郁珉(2009)。國中生人格特質、知覺教師管教方式與偏差行為之關係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黃曼琳(2011)。高雄地區國小教師正向管教與學生幸福感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游本祺(2010)。建構正向管教策略選擇模式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彭致遠(2007)。從法律觀點論教師之體罰行為。國民教育,47(4),27-33。
曾端真(2011)。正向管教與紀律的養成。中等教育,62(1),20-31。
楊孟麗, 謝水南譯(2003)。Jack R. Fraenkel, Norman E. Wallen著。教育研究法:研究設計實務(How to design and evaluate research in education)。台北:心理。
楊智惠(2009)。台南縣國民小學教師人權教育知能與管教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管所學校經營與管理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廖志文(2012)。運用正向管教課程降低言語霸凌之行動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學專業發展數位學習碩士在職碩士論文。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潘勛譯(2010)。Po Bronson & Ashley Merryman著。教養大震撼(Nurture Shock: New Thinking Aabout Children)。台北:雅言。
鄭崇趁(2006a)。國民中小學校務評鑑指標與實施方式研究。台北市:心理。
鄭崇趁(2006b)。教育的著力點。台北:心理。
鄭崇趁(2008)。正向管教理念中的班級經營策略。學生輔導,105期,30。
蔡欣芹(2008)。高雄市國小學生知覺教師正面管教策略與利社會行為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劉瑛玫(2009)。臺北市高中職學生知覺校園零體罰與正向管教實施現況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
鄭鈞丰(2011)。國中導師正向管教、班級氣氛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以新竹區為例。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霍恩比(2008)。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辭典(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5th Edition)。台北:商務印書館。
賴進龍(2010)。屏東縣國小教師正向管教知覺與班級經營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碩士論文。
謝明昌(2008)。高雄縣國中校園零體罰與正向管教政策實施成效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謝明宏(2011)。新北市國中教師人際關係與正向管教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簡春安、鄒平儀(2004)。社會工作研究法。台北:巨流。
瞿海源、畢恆達、劉長萱、楊國樞(2012)。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二):質性研究法。台北:東華。
羅世宏、蔡欣怡、薛丹琦譯(2008)。Martin W. Bauer & George Gaskell著。質性資料分析:文本、影像與聲音(Qualitative researching with text, image and sound: a practical handbook)。台北:五南。
蘇莎莉(2010)。親師管教方式的異同對小六生學習態度影響之探究。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明進(2013)。親師SOS:寫給父母、老師的20個教養創新提案。台北:天下雜誌。
英文部份
Bonanno, G., & Isen, A. M. (2004). Loss, trauma, and human resilience. American Psychology, 59, 20-28.
Cameron, M. (2006). Managing school discipline and implications for school social workers: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Children & Schools, 28(4), 219-227.
Charles, C. M.(1999). Building Classroom discipline(6th ed.). New York: Longman.
Coloroso, B.(1995). Kids are worth it! Giving your child the gift of inner discipline. New York: Avon Books.
Danielowich, R. (2007). Negotiating the conflicts: ReExamining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reflection in science teacher learning. Science Education, 91(4), 629-663.
Eggen, P. & Kauchak, D. (1994). Educational Psychology(2th ed). New York, NY: Merrill.
Eisenberg, N., Fabes, R. A., & Liew, J. (2005). Relations among positive parenting, children's effortful control, and externalizing problems: A three-wave longitudinal study. Child Development, 76( 5), 1055-1071.
Fredrickson, B. L., Tugade, M. M., Waugh, C. E., & Larkin, G. R. (2003). What good are positive emotions in crises? A prospective study of resilience and motions following the terrorist stacks on the United States on September 11th, 2001. Personality Processes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84, 365-376.
Fredrickson, B. L., & Branigan, C. (2005). Positive emotions broaden the scope of attention and thought-action repertoires. Cognitive and Emotion, 19, 313-332.
Bear, G.(2011). Positive Psychology and School Discipline: Positive Is Not Simply the Opposite of Punitiv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hool Psychologists, 39(5), 8-9.
Krippendorff, K. (1980). Content analysis. Newbury Park. La: Sage.
Kayoun, C. (2003). Classroom Discipline and Socializ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75593).
Kennedy, M., & Barnes, H.(1994). Implications of cognitive science for teacher education. In J. N. Mangieri & C. C. Block(Eds.), Creating powerful thinking in teachers and students diverse perspectives(pp.196-212) Harcourt Brane College.
Lindgren, H. C., & Suter, W. N. (1985). Educational psychology in the classroom. Montereyo, CA: Brooks/Cole.
Modica, M.(1990). A positive approach to discipline in an early childhood setting. Day care and early education, Summer, 32-34.
Nelsen,J., Lott,L. &; Glenn, H. S. (2000). Positive discipline in the classroom(3rd ed.). Roseville, California: Prima.
Nelsen, J.(2006). Positive Discipline. Ballantine Books.
Oklahoma State Department of Health(2007). Positive discipline. Research Oct.8,2009 ,from: http://www.health.state.ok.us/program/mchecd/posdisc.html
Patton, M. Q.(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2nd ed).Newbury Park, CA : Sage.
Peterson, C. (2006). A primer in positive psychology.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eligman, M. E. P., & Csikszetmihalyi, M. (2000). Positive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 5-14.
Simpson, J. A. & Weiner, E. S. C. (Eds).(1989).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xford, England: Clarendon Press.
Watkin,J.A.,& Mohr.B.J.(2001). Appreciative inquiry: Change at the speed of imagination. San Francisco:Jossey-Bass/Pfeiffer.
網頁資料
中廣新聞網(2012)。師被控不當管教 校方啟動不適任教師處理機制。2012年12月3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E6%95%99%E5%B8%AB%E8%A2%AB%E6%8E%A7%E4%B8%8D%E7%95%B6%E7%AE%A1%E6%95%99-%E6%A0%A1%E6%96%B9%E5%95%9F%E5%8B%95%E4%B8%8D%E9%81%A9%E4%BB%BB%E6%95%99%E5%B8%AB%E8%99%95%E7%90%86%E6%A9%9F%E5%88%B6-112020632.html
唐在馨、蔡淑媛(2012)。國二生沒交作業 師連打6巴掌。2012年12月1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E5%9C%8B%E4%BA%8C%E7%94%9F%E6%B2%92%E4%BA%A4%E4%BD%9C%E6%A5%AD-%E5%B8%AB%E9%80%A3%E6%89%936%E5%B7%B4%E6%8E%8C-202217598.html
涂鉅旻(2012)。人本:台灣九成國中小仍有體罰。2013年12月1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E4%BA%BA%E6%9C%AC-%E5%8F%B0%E7%81%A39%E6%88%90%E5%9C%8B%E4%B8%AD%E5%B0%8F%E4%BB%8D%E6%9C%89%E9%AB%94%E7%BD%B0-084057707.html。
連芯(2013)。同儕溝通,青少年的成長課題。2013年6月1日,取自:http://mag.nownews.com/article.php?mag=6-36-17982。
教育部(2011)。禁止體罰及輔導管教配套措施對照表及流程圖。2013年1月10日,取自:http://guidepaper.edu.tw/?menu=4&subject_sn=138。
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資源網 (2010)。性別差異與性別角色。2013年1月2日,取自:http://www.gender.edu.tw/gender/paper/paper_13.htm。
陳念怡(2009)。愛的管教從何開始—好規矩養成計畫。2012年12月13日,取自:
http://www.parenting.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45092&page=1。
Rock, D.(2012). 5 Big Discoveries About Parenting In 2012. 取自:http://www.psychologytoday.com/blog/your-brain-work/201212/5-big-discoveries-about-parenting-in-2012?pag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