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心禾
Chen, Hsin-Ho
論文名稱: 冒險教育海洋獨木舟課程學員的自我覺察歷程之研究
The Study on the Self-awareness Process of Students in Adventure Education Sea Kayak Courses
指導教授: 蔡居澤
Tsai, Ju-Tse
口試委員: 蔡居澤
Tsai, Ju-Tse
吳崇旗
Wu, Chung-Chi
王俊杰
Wang, Chun-Chieh
口試日期: 2023/05/17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活動領導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_Continuing Education Master's Program of Scouting Education and Outdoor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23
畢業學年度: 11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92
中文關鍵詞: 冒險教育課程海洋獨木舟自我覺察歷程
英文關鍵詞: Adventure Education Course, Sea Kayak, Self-Awareness, Process
研究方法: 半結構式訪談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300498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78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謝辭 i 摘要 ii 目次 v 表目次 vii 圖目次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10 第三節 名詞釋義 11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5 第一節 冒險教育的內涵及相關理論 15 第二節 自我覺察的內涵及相關理論 37 第三節 冒險教育中的自我覺察之相關研究 5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59 第一節 研究方法 59 第二節 研究流程 61 第三節 研究對象 65 第四節 研究工具 72 第五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 85 第六節 研究倫理 93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95 第一節 冒險教育課程學員的自我覺察經驗 95 第二節 學員的自我覺察經驗之後續意義與影響 142 第三節 研究結果綜合討論 24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260 第一節 研究結論 260 第二節 研究建議 266 第三節 研究者省思 273 參考文獻 276 中文文獻 276 英文文獻 284 附錄一 訪談同意書 288 附錄二 訪談大綱 289 附錄三 訪談札記 290 附錄四 參與研究受訪者之內容檢核表 291 附錄五 效度檢核函 292

    牛格正(1991)。諮商專業倫理。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王文科、王智弘(2010)。質的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彰化師大教育學報,(17),29-50。http://dx.doi.org/10.6769/JENCUE
    何孟軒(2006)。以冒險為本的登山活動對青少年自我概念影響之研究(系統編號:095NCPE5163003)〔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何麗儀(1997)。完形治療與教師情緒管理。諮商與輔導,(143),23-27。
    余欣蓮、陳易芬(2009)。表達性書寫對準諮商員在自我覺察的影響之探究。台灣藝術治療學刊,1(2),99-113。http://dx.doi.org/10.29761/JTAT
    余紫瑛(2000)。探索教育活動影響國中學生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之實驗研究。(系統編號:088NTNU0051007)〔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吳兆田(2017)。冒險教育效益機轉應用於大學生自我認同發展之研究─以東海大學Senior Alpha Leaders為例(系統編號:105NTNU5051025)〔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吳崇旗(2006)。建構戶外冒險教育效益機轉之模式—以繩索挑戰課程為例。東華書局。(系統編號:094NCPE5567009)〔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吳崇旗(2008)。冒險教育生活效能量表之發展。體驗教育學報,(2),42-58。http://dx.doi.org/10.6783/JAAEE
    吳崇旗、李晟偉(2021)。探索與冒險教育:理論與實踐。亞洲體驗教育學會。
    吳崇旗、張維倫(2018)。探索體育:鍛鍊品格、體育加值。國民體育季刊。47(4),4-7+120。
    吳崇旗、謝智謀(2006)。探討戶外冒險教育的效益。中華體育季刊,20(3),43-53。http://dx.doi.org/10.6223/qcpe
    呂岡侃(2012)。冒險教育活動對中學生領導力影響之研究-以新北市某私立學校八年級學生攀登雪山活動為例(系統編號:100NTNU5051055)〔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呂理祿、劉駿耀(2011)。高關懷青少年參與冒險教育效益與歷程之探討。2011年兩岸體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09-326。
    李光哲(2010)。從完形治療的觀點談壓力覺察。諮商與輔導,(295),24-28。http://dx.doi.org/10.29837/CG
    李家嫚(2021)。戶外冒險教育課程對國中生生活適應能力影響之研究–以新北市某中學為例(系統編號:109NTNU5051011)〔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李晟瑋(2018)。體育與戶外探索教育在英國的發展。學校體育,164,17-27。http://dx.doi.org/10.29937/PES
    李晟瑋、王俊杰(2018)。美國推動探索體育的現況簡介。國民體育季刊。47(4),19-22+121。
    李義男(2000)。探索教育之超越心理功能。公民訓育學報,9,63-80。http://dx.doi.org/10.6231/CME
    李義男(2003)。探索教育與諮商治療。水牛。
    李麗紅、楊政議(2020)。質性研究訪談個案數之判定:資料飽和概念之使用。澄清醫護管理雜誌,16(1),47-52。http://dx.doi.org/10.30156/CCMJ
    汪珮渲、賴世烱(2020)。Mindfulness中譯釐正為覺察之佛學與科學實證檢驗:覺察與正念判準量表之研發。佛學與科學,21(1),10-29。http://dx.doi.org/10.30162/BS
    阮璟雅(2019)。野外獨處課程自我覺察經驗之敘說探究(系統編號:107NTNU5051017)〔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林玉英(2019)。一位寄養媽媽的自我敍說:在寄養關係中的自我覺察與成長(系統編號:107NCYU5464036)〔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林妙穗(2004)。實習諮商員的個案概念化與自我覺察能力之研究(系統編號:092NTCTC328003)〔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季刊,3(2),122-136。http://dx.doi.org/10.30072/JDR
    林倩如、林美芳(2014)。諮商師之自我覺察與專業提升。輔導季刊,50(1),67-74。http://dx.doi.org/10.29742/GQ
    林鈺傑(2012)。「完適覺知」與「創造性自我」:正念心理健康機制之探討。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5(4),607-632。http://dx.doi.org/10.30074/FJMH
    邱冠璋(2006)。主題式冒險計畫影響國小六年級學生自我覺察之研究(系統編號:094NCPE5163017)〔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邱珍琬(2002)。自我覺察札記在諮商師養成教育中的運用與實際。輔導季刊,38(3),66-74。
    施香如(1993)。從完形治療法的觀點談諮商過程中的覺察。諮商與輔導,(91),31-34。
    洪惠婷(2016)。以心靈自覺課程提升國小四年級學童自我覺察能力之行動研究(系統編號:104NTPT1788017)〔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紀月涵(2020)。從完形治療和正念觀點探討覺察對心理健康的影響。諮商與輔導,(414),10-13。http://dx.doi.org/10.29837/CG
    范麗娟(1994)。深度訪談簡介。戶外遊憩研究,7(2),25-35。http://dx.doi.org/10.6130/JORS
    徐欽賢、鄭桂玫(2007)。戶外冒險教育之比較研究--以臺灣與美國為例。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6(2),168-176。http://dx.doi.org/0.6169/NCYUJPEHR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麗文文化。
    張昀、謝智謀(2009)。「探險,最能建立性格的力量」-戶外冒險教育與復原力。體驗教育學報,(3),1-12。http://dx.doi.org/10.6783/JAAEE.200912.0001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東華書局。
    張祖德(2012)。澎湖海洋獨木舟運動的發展與挑戰(系統編號:100NPHT1742003)〔碩士論文,國立澎湖科技大學〕。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張婉慈(2019)。以沙盤探究國小新進教師對工作壓力的自我覺察(系統編號:107NTNT0464013)〔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張惠珍(2009)。休閒體驗的自我覺察在生命歷程之連結—以公立高中職女性教師為例(系統編號:097NPUS5420002)〔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張雅筑(2019)。戶外冒險教育課程自我覺察歷程與內涵之研究─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野外獨處課程為例(系統編號:107NTNU5051047)〔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
    教育部(2018)。高級中等學校辦理戶外教育實施原則。
    曹天瑞、周鳳琪、陳穆螢(2001)探索教育在台灣發展之初探。公民訓育學報,(10),179-209。http://dx.doi.org/10.6231/CME.2001
    畢恒達(1995)。生活經驗研究的反省:詮釋學的觀點。本土心理學研究,(4),224-259。http://dx.doi.org/10.6254/IPRCS
    莊秉蓉(2015)。舞蹈治療團體對大學學生自我覺察與情緒調節效果研究(系統編號:103NKNU5464004)〔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許玉佩(1995)。諮商員對諮商歷程中情緒的自我覺察與因應方式之分析研究。(系統編號:083NCUE2464001)〔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許維素(1994)。此時此刻的奧妙。諮商與輔導,(99),34-36。
    郭託有、廖淑惠、施慧怡(編)(2010)。體驗教育理論與實務。華都。
    郭瓈灩(2010)。生涯偶發事件及其同時性之詮釋研究(系統編號:098NTNU5328059)〔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陳志軒、王盈婷、徐畢卿(2017)。專業人員的反省—疾病烙印的自我覺察。護理雜誌,64(3),12-18。http://dx.doi.org/10.6224/JN
    陳金燕(1993)。從諮商員的「自我覺察」(Self - awareness)談諮商員教育。輔導季刊,29(3),62-69。
    陳金燕(1996)。諮商實務工作者對「自我覺察」的主觀詮釋之研究。彰化師大輔導學報,19,193-246。
    陳金燕(1997)。諮商實習中的自我覺察訓練。諮商與輔導,(134),16-22。
    陳金燕(2003)。自我覺察在諮商專業中之意涵:兼論自我覺察督導模式。應用心理研究,(18),59-87。
    陳金燕、王麗斐(1998)。諮商學習者在自我覺察課程之學習歷程與追蹤效果研究。中華輔導學報,(6),116-153。
    陳逸京(2012)。準諮商員,從培養自我覺察開始。諮商與輔導,(322),49-52。http://dx.doi.org/10.29837/CG
    鈕文英(2018)。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二版)。雙葉書廊。
    黃瑛琪(1996)。諮商關係中諮商員的自我覺察。諮商與輔導,(136),9-12。
    楊明磊(2000)。從「身份」到「生命」,一個擁有「諮商師」身份的「人」之詮釋性探究。輔導季刊,36(1),6-10。
    楊國賜(1995)。社會教育的理念(三版)。臺北:師大書苑。
    楊梵妤、張文哲(2010)。心情與自我覺察對助人意向及助人行為之影響。教育心理學報,42(2),339-358。http://dx.doi.org/10.6251/BEP
    葉育豪(2019)。海外自助旅行逆境的自我覺察之敘說研究(系統編號:107MCU01331067)〔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詹雲雅(2007)。美國國家戶外領導學校訓練系統之研究(系統編號:096NCYU5567001)〔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齊力、林本炫(2005)。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劉依玫(2007)。海洋雙人獨木舟划行者之溝通行爲與人際關係發展研究。體驗教育學報,(1),48-71。http://dx.doi.org/10.6783/JAAEE.200712.0007
    蔡佳容(2014)。失智症家庭照顧者照顧經驗之質性研究─女兒的觀點(系統編號:102NTNU5328019)〔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蔡居澤(2003)。戶外經驗治療。公民訓育學報,(14),125-141。http://dx.doi.org/10.6231/CME.2003(14)07
    蔡居澤、廖炳煌(2001)。探索教育與活動學校。翰林。
    戴亦梁(1999)。孔子與蘇格拉底—兼議中西倫理學傳統的差異。哲學與文化,26(12),1178-1182。http://dx.doi.org/10.7065/MRPC.199912.1178
    謝佳純(2021)。戶外冒險教育課程效益與機轉之研究─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戶外領導課程為例(系統編號:109NTNU5051029)〔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謝智謀(2005)。冒險治療。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6(3),193-204。http://dx.doi.org/10.6591/JPES.2005.12.15
    謝智謀(2010)。以戶外冒險教育為本的登山課程對復原力之影響。體育學報,43(3),127-146。http://dx.doi.org/10.6222/pej
    謝智謀、洪瑋蔓(2014)。冒險治療培訓工作坊對高中職輔導教師自我覺察之影響-以「99年度高級中等學校冒險輔導種子教師培訓工作坊」。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39。59-90。http://dx.doi.org/10.7082/CJGC
    簡正鎰(2005)。進行質性訪談研究有關倫理議題之探討。輔導季刊,41(1),47-57。http://dx.doi.org/10.29742/GQ
    簡淑怡(2009)。冒險教育活動引導員的自我覺察研究(系統編號:097NTCP5163030)〔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羅元駿(2004)。以體驗學習為本之戶外教育活動對個人生活效能的影響與影響因素之研究(系統編號:092NCPE5567001)〔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體育署學校體育組(2020)。體育加值 體育署邀請學生走到戶外探索。體育署。https://www.sa.gov.tw/News/NewsDetail?Type=3&id=3036&n=92
    Bronfenbrenner, U.(1974).Developmental research, public policy, and the ecology of childhood. Child Development,45(1),1-5.
    Bunting, C. (1990) Interdependency: A Key In Environmental And Adventure Education. In Miles, J. and Priest S. (Eds.) Adventure Education, (pp.453-458).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Inc.
    Dewey, J. (1938/1991) Logic: The Theory of Inquiry, In: J. A. Boydston (ed.) John Dewey: The Later Works, vol. 12. University of Southern Illinois Press.
    Dowd,J(1997)Sea Kayaking A Manual for Long-Distance Touring.Vancouver, Canada: Greystone Books.
    Duval, S., & Wicklund, R. A. (1972). A theory of objective self-awarenes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Edwards-Leeper, L. A. (2004). A longitudinal investigation of the psychological benefits of a wilderness program for adolescent girls. Graduate College of Bowling Green State University.
    Ewert, A.W.(1989). Outdoor adventure pursuits: Foundations, Models, and Theories, Columbus, Ohio : Pub. Horizons.
    Festinger, L. (1957). A 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Gardner, H. (1983). Frames of mind :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New York: Basic Books.
    Gerstein, J. S. (1990). North Illinois University corporate adventure handbook. DeKalb, IL: North Illinois University College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Goldenberg, M. A. (2001), Outdoor and risk educational practices, In A. Fedler (Ed.), Defining best practices in boating, fishing, and stewardship education, (pp.129-141), Recreational Boating and Fishing Foundation.
    Hattie, J., Marsh, H.W., Neill, J.T. & Richards, G.E. (1997). Adventure Education and Outward Bound: Out-of-dass experiences that have a lasting effect.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7, 43–87.
    Hickcox, A. K. (1998). The canoe is their island. Educational Leadership, 55(8), 58-59
    Hopkins, D., & Putnam, R. (1993). Personal growth through adventure. London: David Fulton
    Hudson, S. and Beedie, P. (2007) Kayaking. In Jennings, G. (Ed.), Water-Based Tourism, Sport, Leisure, and Recreation Experiences. (pp.171-186). Oxford, UK: Elsevier.
    Kaplan, R. & Kaplan, S. (1989). The experience of nature: A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Kolb, D. A. (1984)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ing and development.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Luckner, J. L. & Nadler, R.S. (1997) Processing the Experience: Strategies to Enhance and Generalize Learning. Dubuque, lowa: Kendall/Hunt.
    Marshall B, Cardon P, Poddar A, et al, : Does Sample Size Matter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A Review of Qualitative Interviews in is Research. Journal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Systems 2013:54(1),11-22
    McKenzie, M.D. (2003). Beyond the Outward Bound process: Rethinking student learning. Journal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 26(1), 8-23.
    McKenzie, M.D. (2003). Beyond the Outward Bound process: Rethinking student learning. Journal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 26(1), 8-23.
    Muller, T.E. and Cleaver, M. (2000)Targeting the CANZUS baby boomer explorer and adventurer segments. Journal of Vacation Marketing, 6(2), pp. 154-169.
    Neill, J. T. (2000). The Life Effectiveness Questionnaire: A tool for measuring change. Unpublished manuscript. University of Canberra, Australia.
    Nicholson, J. A. (1986). Risk Recreation: A Context for Developing Client Potential.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64(8), 528-530.
    Pfeiffer, J. W. & Jones, J. E. (1980 ). The 1980 annual handbook for group facilitators. San Diego: University Associates.
    Pinel, E. C., & Bosson, J. K. (2013). Turning our attention tostigma: An objective self-awareness analysis of stigma andits consequences. 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35(1), 55–63. doi:10.1080/01973533.2012.746593
    Priest, S. (1999). The semantics of adventure programming. In J. C. Miles, & S. Priest (Eds.), Adventure programming(pp.111-114).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Ralston, H. III. (1991). Creation and recreation: Environment benefits and human leisure, In Driver, B. L., Brown, P. J. & Peterson, G. L. (Eds.) Benefits of Leisure (pp.393-403),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Raynolds, J.(2007). Leadership the Outward Bound Way. Seattle, WA: The Mountaineers Books.
    Richards, A. (1999) Kurt Hahn. In J.C. Miles &S. Priest (Eds.). Adventure Programming (pp.65-76).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Rowe, R.(1989)Canoeing handbook. Guildford: Biddles Ltd.
    Simkin, J. (1976). Gestalt Therapy Mini-Lectures.The Gestalt Legacy Press.
    Varly, P. J. (2011) Sea kayakers at the margins: the liminoid character of contemporary adventures. Leisure Studies, 30(1), January, pp. 85-98.
    Walsh, V., & Golins, G.(1976)The exploration of the Outward Bound process. Garrison, NY: Outward Bound.

    無法下載圖示 電子全文延後公開
    2028/05/17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