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俊霖
Chen, Chun-Lin
論文名稱: 晚清三大詞話比較研究——以詞境論為建構中心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ree major Ci Hua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Based on the theory of Ci Jing
指導教授: 潘麗珠
Pan, Li-Jhu
口試委員: 潘麗珠
Pan, Li-Jhu
林佳蓉
Lin, Jia-Rong
黃培青
Huang, Pei-Ching
口試日期: 2024/06/04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24
畢業學年度: 11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66
中文關鍵詞: 晚清三大詞話《白雨齋詞話》《蕙風詞話》《人間詞話》詞境
英文關鍵詞: The three major Cihua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BaiYuZhai Cihua, HuiFeng Cihua, Human Cihua, Theory of Ci context
研究方法: 比較研究發生研究法解析研究法系統分析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0695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57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白雨齋詞話》、《蕙風詞話》、《人間詞話》並稱為「晚清三大詞話」,是中國古典詞學的集大成之作。三大詞話都以「詞境」作為詞論核心,然而三者在「詞境」的文化精神本質、審美特質、創作表現方式以及批評實踐等方面皆有所不同。
    根據本文之研究結果,可將晚清三大詞話的內在邏輯結構歸納為:「詞境之文化精神本質——詞境之審美風格標準——詞境之藝術表現形式——詞境之理論批評實踐」。上述四個方面互為相關,相互涵攝,構成一個完整的「詞境」論體系。也能據此開展出三大詞話「本質論」、「創作論」、「接受論」、「批評論」的論述架構。就「本質論」而言,《白雨齋詞話》、《蕙風詞話》、《人間詞話》分別以「沉鬱」、「性靈」、「真」作為詞境之精神本質,以「沉鬱」、「重拙大」、「要眇宜修」作為詞境之審美特質;就「創作論」而言,《白雨齋詞話》、《蕙風詞話》、《人間詞話》分別以「比興寄託」、「即性靈即寄託」、「不隔」作為詞境之創作手法;就「接受論」而言,《白雨齋詞話》、《蕙風詞話》、《人間詞話》分別提出「必有所興」、「不求甚解」、「自行詮釋」的讀詞方法。就「批評論」而言,因三大詞話的「詞境論」在文化精神本質、審美特質和創作手法上的差異,他們評價詞史和詞人詞作時,便有著各自不同的詞史觀和詞學評價。
    陳廷焯以上溯詩學的方式,體現出對溫柔敦厚之詩教精神的皈依。況周頤以個體獨有之「性靈」來調和傳統寄託詞論,體現出異於傳統儒家文化的色彩。王國維以現代生命哲學和美學思想融入詞學,體現出洞觀宇宙人生悲劇性真相的現代價值選擇。三大詞話反映出三種不同的詞論取向,更可從中觀察出把詞學上溯傳統詩學,到把詞學重新歸本詞學,再到把詞學從古代傳統詞學範疇拉向現代美學與哲學的一種嬗變邏輯。

    BaiYuZhai Cihua, HuiFeng Cihua and Human Cihua are known as the three major Cihua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They are at the end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ncient Ci, and they are the masterpiece of Chinese classical Ci. The three major Cihua all take "Ci context" as the core of ci theory. However, they hav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and expressions on the cultural spirit noumenon,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artistic expression and critical practice of the "Ci context".
    BaiYuZhai Cihua takes "gentleness" as the root of the Ci context, "melancholy" as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 of the ci context, and "comparison and belief" as the artistic expression of the Ci context. HuiFeng Cihua sticks to Spirit as the foundation of the Word boundary, and "heavy,simple and grand" for the word boundary's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All things are nature "for the word boundary of artistic expression. "Human Cihua" takes "truth" as the root of the Ci context, "solemn and stirring" as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 of the ci context, and "no separation" as the artistic expression of the Ci context. Due to the differences in the cultural spirit noumenon,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artistic expression of the "Ci context" of the three Cihua, they have their own different Ci historical view and Ci evaluation when they consider the same Ci history and the same Ci works with "Ci context" as the aesthetic standard.
    Chen Tingzhuo reflected his spiritual conversion to traditional Confucian culture by returning to the mainstream poetics. Theory of Guan Zhouyi reflects the heterogeneity of traditional mainstream culture of a certain color. Wang Guowei integrated modern life philosophy and tragic poetics into Ci, reflecting the modern value orientation of the tragic truth of life in the universe. The three major ci studies reflect three different orientations of ci theory. We can also observe a kind of transmutation logic from them that ci studies have been traced back to traditional poetics, that ci studies have been returned to the origin of ci studies, and that ci studies have been pulled from the category of ancient traditional ci studies to modern aesthetics and philosophy.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一、研究動機 1 二、研究目的 3 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回顧 5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14 第四節 研究範圍 17 第二章 背景論——期待視野的重現 25 第一節 晚清的整體時代背景 26 一、政經局勢的動盪 26 二、社會文化的巨變 30 (一)編修群書 31 (二)從科舉取士到廢除科舉 33 第二節 生命歷程與價值選擇 36 一、陳廷焯 36 二、況周頤 38 三、王國維 42 第三節 小結 46 第三章 本質論——「詞以境界為最上」 49 第一節 「境」的發展:從「詩境」到「詞境」50 第二節 「境」的確立:三大詞話的詞境內涵 55 一、《白雨齋詞話》:「沉鬱之境」——沉則不浮、鬱則不薄 55 二、《蕙風詞話》:「穆境」——靜、厚、重、大 60 三、《人間詞話》:「真之境界」——真感情、真景物 63 第三節 「境」的價值:三大詞話的文化精神與審美特質 70 一、《白雨齋詞話》:以「溫厚」為本,以「沉鬱」為用 71 二、《蕙風詞話》:以「性靈」為本,以「重拙大」為用 76 (一)況周頤對傳統「性靈」文化的接受與應用 77 (二)「重、拙、大」的審美特質呈現詞境之「性靈」 82 三、《人間詞話》:以「真」為本,以「要眇宜修」為用 103 (一)論《人間詞話》中「真」的內涵對中西思想的接受 104 (二)「要眇宜修」的悲情特質呈現詞境本質之「真」 112 第四節 小結 120 第四章 創作論 125 第一節 《白雨齋詞話》:比興寄託與頓挫——「終不可一語道破」的創作手法 125 一、「比興寄託」在詩學與詞學上的發展 127 二、《白雨齋詞話》對「比興寄託」詞論的繼承與新變 131 三、《白雨齋詞話》對「頓挫」的詮釋 139 第二節 《蕙風詞話》:「即性靈即寄託」的創作手法 142 一、詞之章法結構——起句、結句與過片 146 二、詞之用字——虛字勾勒與實字呼應 151 三、虛實調和之法——疏密相間與運實於虛 153 四、煉字與煉句之法——「自然從追琢中出」 155 第三節 《人間詞話》:真景物、真感情——「不隔」的創作手法 157 一、「不隔」是詞人「能觀、能感、能寫」的表現 158 二、代字、游詞、隸事——「隔」在字句、修辭上的具體表現 162 第四節 小結 169 第五章 接受論:從閱讀到批評 173 第一節 三大詞話的讀詞方法 174 一、《白雨齋詞話》:「仁智互見」與「必有所興」 174 二、《蕙風詞話》:「心領神會」與「不求甚解」 180 三、《人間詞話》:「詩人之境」與「常人之境」 184 第二節 三大詞話的批評實踐:從詞史到詞人詞作 188 一、三大詞話對詞史觀的建構 189 (一)《白雨齋詞話》:以「風騷」為本的詞史觀 189 (二)《蕙風詞話》:以「性靈」為本的詞史觀 192 (三)《人間詞話》:以「真」為本的詞史觀 194 二、三大詞話對歷代詞人、詞作的評價 197 (一)對唐五代詞人之評——以溫庭筠、韋莊、李煜、馮延巳為例 197 (二)對北宋詞人之評——以蘇軾、晏幾道、秦觀、周邦彥為例 207 (三)對南宋詞人之評——以辛棄疾、姜夔、史達祖、吳文英為例 216 (四)對清代詞人之評——以納蘭性德為例 225 第三節 小結 228 第六章 結論 231 參考文獻 237 附錄 晚清三大詞話有關「詞境」條目摘錄 248

    一、古典文獻
    〔先秦〕老子著,〔魏〕王弼註本:《道德經》,臺北:藝文圖書館,2001年。
    [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毛詩正義》,見[清]阮元《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大化書局,1982年。
    〔漢〕劉歆:〈與楊雄求方言書〉,見〔明〕張溥編《漢魏六朝百三家集》,臺北:新興書局,1963 年。
    〔漢〕蔡邕:〈九勢八訣〉,載陳思:《書苑菁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漢〕鄭玄注:《周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十三經注疏本,1993年。
    〔梁〕蕭統編、〔唐〕李善等注:《古迂書院刊本增補六臣註文選》,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0 年。
    〔南朝〕范曄著、〔唐〕李賢等注:《後漢書》,臺北:新陸書局,1964 年。
    〔南朝〕劉勰著,周振甫注釋:《文心雕龍注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年。
    〔南朝〕劉勰著,楊明照校注拾遺:《增訂文心雕龍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 年。
    〔南朝〕蕭統編,李善注:《昭明文選》,臺北:河洛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75年。
    〔南朝〕鍾嶸著、陳延傑注:《詩品注》,香港:商務印書館,1959年。
    〔後蜀〕趙崇祚編,李冰著評注:《花間集評注》,香港:樂知出版社,1960年。
    〔後梁〕荊浩:《筆法記》,收錄於《中國畫論類編》,臺北,華正書局,1997年。
    〔唐〕孔穎達:《毛詩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十三經注疏本,1993年。
    〔唐〕孫過庭著,馬國權譯註:《孫過庭書譜譯註》,臺北:明文書局,1998年。
    〔唐〕皎然著,李壯鷹校注:《詩式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年。
    〔宋〕洪興祖撰:《楚辭補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宋〕胡仔撰,廖德明校點:《苕溪漁隱叢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年。
    〔宋〕張炎著,夏承燾注;〔宋〕沉義父著,蔡嵩雲箋釋:《詞源注、樂府指迷箋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 。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元〕孔克齊:《靜齋至正直記》:見於《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明〕王思任:〈唐詩紀事序〉,收入《王季重十種》,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年。
    〔明〕李贄:《李溫陵集》,《續修四庫全書》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明〕汪璦撰,董洪利點校:《楚辭集解》,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年。
    〔明〕楊慎:《詞品》,收入唐圭璋編《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明〕葉子奇:《草木子・談籔篇》,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清〕任鴻雋著,樊洪業、張久春選編:《科學救國之夢——任鴻雋文存》,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年。
    〔清〕王士禎著,勒斯仁點校:《池北偶談》,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清〕王國維著,吳澤主編:《王國維全集一——書信》,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清〕王國維著,彭玉平疏證:《人間詞話疏證》,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清〕朱彞尊:《詞綜》,臺北:中華書局,1975年。
    〔清〕朱彞尊:《曝書亭集》,臺北:世界書局,1989年。
    〔清〕何啟、胡禮垣:《新政真詮.勸學篇書後》(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4年。
    〔清〕沉辰垣、〔清)王奕清等奉敕編:《御選歷代詩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影印國立故官博物院藏《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清〕沉德潛著,霍松林校注:《說詩晬語》,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
    〔清〕周濟:《介存齋論詞雜著》,收錄於《介存齋論詞雜著・復堂詞話・蒿庵論詞》合訂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年。
    〔清〕況周頤:《眉廬叢話・餐櫻廡隨筆》,臺北:文海出版社,1979年。
    〔清〕況周頤著,屈興國輯注:《蕙風詞話輯注》,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清〕況周頤著、孫克強輯考:《蕙風詞話・廣蕙風詞話》,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清〕查培繼輯:《詞學全書》,臺北:廣文書局,1970年。
    〔清〕孫聯奎:《詩品臆說》,濟南:齊魯書社,1980年。
    〔清〕翁同龢著,陳義傑點校:《翁文恭日記》,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清〕袁枚著:《隨園詩話》,臺北:漢京圖書公司,1984年。
    〔清〕康有為著,湯志鈞編:《康有為政論集(下)》,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清〕張惠言選,姜亮夫箋註:《詞選箋註》,臺北:廣文書局,1980年。
    〔清〕梁啟超著:《李鴻章傳》,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16 年。
    〔清〕陳廷焯著,屈興國校注:《白雨齋詞話足本校注》,濟南:齊魯書社,1983年。
    〔清〕彭定求等編:《全唐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清〕端木埰選錄、何廣棪校評:《宋詞賞心錄校評》,臺北:正中書局,1975年。
    〔清〕劉熙載:《藝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清〕嚴復:《論教育與國家之關係》,見〔清〕嚴復著,王栻編:《嚴復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二、專書
    丁放:《金元明清詩詞理論史》,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1年。
    方智範等:《中國詞學批評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
    王文錦:《禮記譯解》,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王余光、徐雁:《中國閱讀大辭典》,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
    王紅:《明清文化體制與文學關係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10年。
    王英志編《袁枚全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
    王娟:《況周頤詞學文獻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年。
    王運熙、周鋒:《文心雕龍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王德威著:《王國維年譜》,臺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67年。
    王德昭:《清代科舉制度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2年。
    朱立元:《接受美學導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
    朱崇才:《詞話史》,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朱崇才:《詞話理論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朱惠國、劉明玉:《明清詞研究史稿》,濟南:齊魯書社,2006年。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何文煥編:《歷代詩話》,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2月初版。
    余傑:《英雄路:轉型時代知識分子的心靈史》,臺北:聯經出版,2009年。
    吳宏一:《清代詞學四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年。
    吳宏一:《清代詩學初探》,臺北:牧童出版社,1977年。
    吳熊和主編:《唐宋詞彙評・兩宋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
    李健:《比興思維研究:對中國古代一種藝術思維方式的美學考察》,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年。
    李澤厚:《美的歷程》,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年。
    汪茂林:《晚清文化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卓清芬《清末四大家詞學及詞作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2003年。
    林從龍:《遺山詞注析》,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
    邱世友:《詞論史論稿》,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
    金元浦:《接受反應文論》,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
    姚柯夫:《〈人間詞話〉及評論彙編》,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3年。
    唐圭璋:《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唐圭璋等著:《唐宋詞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年。
    孫克強:《清代詞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孫維城:《千年詞史待平章——晚清三大詞話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10年。
    徐瑋:《世變、抒情與晚清詞之書寫》,香港:中華書局,2018年。
    馬志嘉、章心綽編:《吳文英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馬茂元選注:《唐詩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年。
    張仲禮:《中國紳士:關於其在19世紀中國社會中作用的研究》,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1年。
    張伯偉:《全唐五代詩格彙考》,南京:鳳凰出版社,2002年。
    曹明升:《清代宋詞學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9年。
    梁榮基:《詞學理論綜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1991年。
    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
    陳水雲:《明清詞研究史》,武漢:武漢大學出版,2006年。
    陳水雲:《唐宋詞在明末清初的傳播與接受》,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陳水雲:《清代詞學發展史論》,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
    陳旭麓:《中國近代史十五講》,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陳鼓應:《莊子今注今譯》,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彭玉平:《王國維詞學與學緣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彭玉萍:《況周頤與晚清民國詞學》,北京:中華書局,2021年。
    費孝通:《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9年。
    黃景進:《意境論的形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
    黃維樑:《中國詩學縱橫談》,臺北:洪範書店,1977年。
    黃慶萱著:《修辭學》(增訂三版),臺北:三民書局,2002年。
    黃靈庚疏證:《楚辭章句疏證》,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楊海明:《唐宋詞史》,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葉嘉瑩:《中國詞學的現代觀》,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21年。
    葉嘉瑩:《王國維及其文學批評》,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葉嘉瑩:《風景舊曾諳:葉嘉瑩說詩談詞》,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04年。
    葉嘉瑩:《唐宋詞十七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劉永濟:《詞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劉若愚著,杜國清譯:《中國文學理論》,臺北:聯經出版,1981年。
    劉揚忠:《唐宋詞流變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
    蔣哲倫、傅蓉蓉:《中國詩學史─詞學卷》,廈門:鷺江出版社,2002年。
    蔣哲倫、傅蓉蓉合著《中國詩學史.詞學卷》,廈門:鷺江出版社,2002年。
    鄧子勉:《宋金元詞話全編》,江蘇:鳳凰出版社,2008年。
    鄭煒明:《況周頤先生年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錢基博:《現代中國文學史》,長沙:嶽麓書社,1986年。
    繆鉞:《繆銊說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薛礪若:《詞學通論》,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82年。
    謝桃坊:《中國詞學史》,成都:巴蜀書社,2002年。
    謝維揚、房鑫亮主編:《王國維全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年。
    龐樸:〈文化結構與近代中國〉,見張立文主編:《傳統文化與現代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7年。
    嚴迪昌:《清詞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年。
    蘇珊玉:《人間詞話之審美觀》,臺北:里仁書局,2009年。
    饒宗頤著《文轍:文學史論集》,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
    三、學位論文
    金鮮:〈陳廷焯早晚期詞學觀念之轉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葉高樹:《清朝前期的文化政策》,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
    侯雅文:《〈白雨齋詞話〉「沉鬱說」析論》,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林千詩:《況周頤〈蕙風詞話〉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陳茂村:《王國維人間詞話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4年。
    黃柏禎:《文學的境界與人格的境界──從「境界說」論王國維生命意義之追尋》,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7年。
    張美娟:《王國維〈人間詞話〉研究——以人格三境界美學意涵為詮釋進路》,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林玫儀:《晚清詞論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79年。
    穆豔美:《晚清三大詞話的詞史觀研究》,安徽:安慶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8年。
    蘇明珠:《晚清三大詞話「詞境論」比較研究》,安慶:安慶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20年。
    四、期刊論文
    胡建次:〈民國時期以來傳統詞學中的詞境論〉《社會科學輯刊》2013年第四期。
    王水照:〈況周頤與王國維:不同的審美範式〉,《文學遺產》2008年第二期。
    王秀珊:〈從常州詞派的寄託說論《蕙風詞話》的「重」、「拙」、「大」〉,《東華中國文學研究》,2005年6月第三期。
    王昌元:〈詩詞與真實——由比較美學觀點重構王國維的境界說〉,《中外文學》1997年7月第26卷第二期。
    王南:〈中國詩學文化學論綱〉,,《淡江中文學報》2007年12月第17期。
    何玉蔚:《對「過度詮釋」的詮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
    余英時:〈試說科舉在中國史上的功能與意義〉,《中國文化史通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10年。
    見黃進興:〈清初政權意識形態之探究:政治化的「道統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58本第1分,1987年3月。
    卓清芬:〈試析況周頤《蕙風詞話》之重拙大理論〉,《中央大學人文學報》2003年6月第27期。
    林玫儀:〈新出資料對陳廷焯詞論之證補〉,收錄於《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編印,1989年。
    洪若蘭:〈從《白雨齋詞話》對碧山詞的評論看陳廷焯的「沉鬱」、「比興」說〉,《慈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刊》,2003年6月第二期。
    洪慧敏:〈《人間詞話》境界說之理論核心——主「真」〉,《東吳中文研究集刊》第十一期,2004年7月。
    胡建次:〈清代詞學批評視野中的詞境論〉,《社會科學輯刊》2009年第四期。
    胡家祥:〈況周頤所謂的「詞境」辨識〉,《文學遺產》2005年第二期。
    孫克強:〈況周頤詞學文獻考論〉,《文史哲》2005年第1期,頁97-102
    孫維城:〈《蕙風詞話》、《人間詞話》、《白雨齋詞話》比較〉,《古代文學理論研究》2009年第三十輯。
    秦瑋宏:〈況周頤家世生平考〉,《河池學院學報》2005年第25卷第1期。
    張利群:〈論况周頣《蕙風詞話》的「風格」說〉,《學術論壇》第6期1992年。
    梅向東:〈論況周頤詞學的「豔骨」說〉,《文學遺產》第3期,2006年。
    陳水雲〈晚清詞學「溫柔敦厚」說之檢討〉,《臺大中文學報》第45期,2014年。
    寒冬虹:〈新見況周頤墓誌銘拓本〉,《文獻雜誌》1994年第1期。
    黃雅莉:〈「以心換心」與「返本復歸」——從讀者的接受視角論「詞心」說的義涵〉,《空大人文學報》第22期,2013年12月。
    黃雅莉:〈清代詞論中的「比興寄託說」析論——以雲間、陽羨、浙西三大詞派為探究中心〉,《彰化師大國文學誌》第二十期,2010年6月。
    黃墨谷:〈《詞林翰藻》殘璧移珠〉,載《詞學》第七輯,1989年。
    楊保國:〈《蕙風詞話》重拙大理論新探〉,《上海師範大學學報》第3期,1992年9月。
    萬雲駿:〈《蕙風詞話》論詞的鑑賞和創作及其承前啟後的關係〉,《文學遺產》第3期,1984年。
    葉淑真:〈試探《人間詞話》與《白雨齋詞話》,《立人學報》1991年2月第二期。
    熊月之:〈晚清社會對西學的認知程度〉,收入王宏志編:《翻譯與創作——中國近代翻譯小說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趙山林:〈晚唐詩境與詞境〉,《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五期。
    鄭煒明、陳玉瑩:〈論《蕙風詞話》的文獻整理〉,《止善》2010年第九期,2010年12月。
    錢志熙:〈唐詩境說的形成及其文化與詩學上的淵源——兼論其對後世的影響〉,《文學遺產》,2013年第二期。
    魏春吉:〈《蕙風詞話》中的重拙大理論〉,《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羅愛華:〈晚清士人生態與文學活動〉,《湖南大學學報》2008年第22卷第6期。
    五、西方翻譯著作
    〔美〕M‧H‧艾布拉姆斯(M. H. Abrams)著,酈雅牛、張照進、童慶生等譯:《鏡與燈:浪漫主義文論及批評傳統》,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
    〔美〕費正清、劉廣京編,張玉法主譯:《劍橋中國史晚清篇1800-1911》
    ,上海:南天書局,1987年。
    〔英〕雷蒙德・威廉斯(Raymond Henry Williams)著,王爾勃、周莉譯:《馬克思主義與文學》,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8 年。
    〔英〕愛德華‧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著,連樹聲譯:《原始文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2年。
    〔德〕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著、石沖白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年。
    〔德〕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著,劉崎譯:《瞧!這個人》,臺北:志文出版社,1982年。
    〔德〕伽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著,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5年。
    〔德〕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著,彭富春譯:《詩‧語言‧思》,香港:文化藝術出版社,1991年。
    六、網路資源
    〔晉〕陸機:〈遂志賦並序〉,詳見《全晉文》卷九十六,引自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https://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422557)。
    〔晉〕陸機:〈文賦並序〉,收錄於〔梁〕蕭統輯、〔淸〕方廷珪評註:《昭明文選大成》(上海:碧梧山莊),卷八,頁60。引自臺灣華文電子書庫(https://taiwanebook.ncl.edu.tw/zh-tw/book/NTUL-9910003671/reader)。
    〔唐〕柳宗元:《龍城錄》,(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https://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580442)。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