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雅婷
Ya-Ting Lin
論文名稱: 桃園閩客交界地帶的族群空間分布特色與族群互動關係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the interaction of ethnic groups in the transitional region of Southern Min and Hakka in Taoyuan
指導教授: 韋煙灶
Wei, Yen-Tsao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2
中文關鍵詞: 族群客家閩南桃園空間分布閩客交界地帶
英文關鍵詞: Ethnic groups, Hakka, Southern Min, Taoyuan, Spatial distribution, The transitional region of Southern Min and Hakka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732下載:12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空間傳統為本文的研究觀點,利用空間分析的研究方法,本文針對桃園閩、客交界地帶族群空間分布特色與族群互動關係進行探討。據統計,研究區的世居宗族主要來自惠州府陸豐縣、嘉應州鎮平縣與長樂縣以及潮州府饒平縣,具有明顯的原鄉血緣性和地緣性色彩。清代漢籍移民遷徙來臺並定居臺灣的過程中,宗族聚集而居且共同開墾,血緣性色彩濃厚;同音系社群大多有集中分布的特色,亦呈現明顯的地緣性特色。
    整體而言,研究區的族群結構以四縣客、海陸客以及海陸閩為主體。個別了解六鄉鎮的族群結構,中壢、平鎮、楊梅實為客家人優勢區,觀音、新屋、八德屬於閩、客混居區。此細緻的族群調查,已打破社會大眾與學界對於桃園地區南、北族群分布的粗略概念。根據研究區和世居宗族大陸原鄉兩地的田野訪查,確認半福佬客、南靖客和祖籍來自福建省永定縣古竹、高頭、湖坑三鄉鎮的永定客為閩、客雙語社群,渡臺之時即具備雙語能力。依據閩、客方言下各音系社群的分布情形,本研究認為夾在桃園北閩(漳州閩)、南客(四縣客和海陸客)強勢音系社群中間的「海陸客、海陸閩混居區」、「次音系社群混居區」和「詔安客優勢區」,可視為桃園地區閩、客族群互動的緩衝地帶,呈現一個帶狀分布的態勢。
    桃園閩、客交界地帶六鄉鎮市的族群結構和族群空間分布態勢,從現今語言分布大致可確認,但已無法細緻反映真實的情形。本研究藉由世居宗族開基祖的祖籍資料,還原清末甚至是更早以前研究區處於傳統農業時期的族群結構和分布特色;進一步探討清代研究區土地拓墾的過程,反映族群間合作與競爭的互動關係;而地方公廟、神祇祭拜的祭祀圈結構,則鮮明呈現閩、客族群意識。

    Spatial tradition is the study main concept. Using the method of spatial analysis, the article will focu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the interaction of ethnic groups in the transitional region of Southern Min and Hakka in Taoyuan. According to the data, the immigrants show strong spatial and blood relationship with Lufeng county in Huizhou prefecture, Zhenping and Changle counties in Jiaying prefecture, and Raoping county in Chaozhou prefecture where their ancestors came from. When immigrants settled in Taiwan in the Qing dynasty, the clan lived together and dialect groups always lived near.
    There are mainly dialect groups of Hakka(belongs to Sixian and Hailu vernacular)and Southern Min(belongs to Fulao vernacular)in the study area. The Hakka is the main ethnic group in the counties of Zhongli, Pingzhen and Yangmei, however it is just half in Guanyin, Xinwu and Bade counties. The accurate survey breaks general view of the people about the distribution of ethnic groups in Taoyuan. According to the fieldwork in Taoyuan of Taiwan and China, we can identify the groups, including the so-called “Half-Hohlo-Hakka” and the immigrants came from the counties of Najing and Yongding in Fujian province, spoke two languages before thay came to Taiwan. And there is a transitional region between the dialect groups of Southern Min(belongs to zhangzhou vernacular)and Hakka(belongs to Sixian and Hailu vernacular)in Taoyuan.
    Present distribution of languages can roughly show the struction and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ethnic groups, but it’s not true. According to the data on ancestral homes, we can ascertain it accurately. The process of land reclamation in the Qing dynasty reflected the ethnic interaction of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and the local belief region also showed the ethnic consciousness of Southern Min and Hakka.

    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觀點…………………………………………………………………2 第三節、 文獻回顧與探討…………………………………………………………3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4 第二章、 地理環境概況…………………………………………………………10 第一節、 自然環境介紹…………………………………………………………10 第二節、 漢人開墾歷程…………………………………………………………11 第三節、 水利開發與宗族發展…………………………………………………13 第四節、 行政區沿革……………………………………………………………15 第五節、 日治時期的族群調查…………………………………………………21 第三章、 族群結構………………………………………………………………27 第一節、 清代福建、粵東的閩客方言分布態勢………………………………27 第二節、 世居宗族祖籍地分布態勢……………………………………………33 第三節、 清代臺灣漢籍移民族群屬性與方言能力之確定……………………37 第四節、 六鄉鎮的族群結構……………………………………………………40 第四章、 族群空間分布特色……………………………………………………45 第一節、 清代分類械鬥的影響…………………………………………………45 第二節、 閩、客族群定居開墾的時空變化……………………………………46 第三節、 各音系社群分布的概況………………………………………………49 第四節、 世居宗族分布的血緣性及地緣性空間特性…………………………58 第五節、 閩、客雙語社群的認定及其分布……………………………………59 第五章、 族群互動………………………………………………………………65 第一節、 族群空間分布型態與歷史地理區之關聯性…………………………65 第二節、 大溪墘庄郭氏、姜氏與范姜氏宗族互動所顯現的閩、客族群互動關係……………………………………………………………………………………70 第三節、 公廟及神祇祭祀的祭祀圈結構與閩、客族群的互動關係…………75 第四節、 省籍、族群、音系社群等族群意識的維持與轉向…………………80 第六章、 結論……………………………………………………………………83 引用文獻……………………………………………………………………………86 附錄一:日治時期(1946年底)戶籍登記簿戶長姓氏統計…………………94 附錄二:閩、客式地名用法之差異………………………………………………99 附錄三:大正十年(1921)新竹州第一統計書資料…………………………107 附錄四:研究區世居宗族的祖籍地資料………………………………………110 附錄五:八德詔安秀篆邱姓來臺開墾宗親名單………………………………173 附錄六:新屋、觀音鄉姜姓開臺祖世系表……………………………………174 附錄七:祖籍來自陸河縣河口鎮楓樹林管區四旗田村的徐姓開臺祖世系表177 附錄八:郭振掬派下世系表……………………………………………………179 附錄九:郭振岳與姜勝本對半均分土地之契約………………………………181

    引用文獻
    (一) 碩博士論文
    田金昌(2005),《臺灣三官大帝信仰-以桃園地區為中心》,180-189。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
    何憶如(2002),《桃園縣新屋國小校史之研究(1905-2003)》。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吳中杰(1999),《臺灣福佬客分布及其語言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范佐東(1997),《桃園臺地埤塘形態分布與運作機制之研究》,2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
    范佐勤(2008),《中壢客家的福佬化現象與客家認同之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
    陳世榮(1999),《清代北桃園的開發與地方社會建構(1683-1895)》,229。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
    陳雪玉(2003),《桃園閩客族群與地方政治關係的歷史探討(1950-1996)》,1。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
    陳秀琪(2005),《閩南客家話音韻研究》,11。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陳雪娟(2008),《中壢十三庄輪祀網絡之研究(1826~1945)》,122。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
    張益和(2011),《終戰前楊梅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研究》,頁148-156。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
    游振明(2001),《當客家遇到福佬-中壢地區的社會變遷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
    萬智宇(2008),《客家族群社區參與之研究-以南桃園地區社區發展協會為例》,8。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
    楊淑玲(1994),《桃園臺地之水利社會空間組織的演化》,9、29-44。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
    楊名龍(2005),《新屋水流軍話與海陸客語雙方言現象研究》。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
    溫秀雯(2002),《桃園高家豐順客話音韻研究》。新竹: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
    廖秋娥(1989),《觀音鄉閩客村落的宗族組織與生活方式》。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
    鄧雅雲(2010),《桃園臺地埤塘水質研究》,26。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
    賴文英(2004),《新屋鄉呂屋豐順腔客話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臺灣語言及教學研究所。
    (二) 專書
    十一世渡臺祖姜朝鳳公派下族系譜增編修委員會(2003),《天水堂姜世良公派下至十一世族譜》:105。臺北:祭祀公業姜朝鳳。
    尹章義總編纂(2008b),《新屋鄉志-拓墾篇》。桃園:新屋鄉公所。
    尹章義總編纂(2008a),《新屋鄉志-住民篇》。桃園:新屋鄉公所。
    尹章義總編纂(2008c),《新屋鄉志-宗教信仰篇》。桃園:新屋鄉公所。
    王秀斌主編(2008),《福建省地圖冊》,版9。福州:福建省地圖出版社。
    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編(1928),《臺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調查》,4-13。臺北:臺灣時報發行所。
    司徒尚紀(2001),《廣東文化地理》,381。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吳學明(2000),《金廣福墾隘研究》。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邱彥貴、吳中杰(2001),《臺灣客家地圖》,28、45。臺北:果實出版社。
    邱文能(2010),《丘道陞公派下來臺六大房族譜》,14。
    李亦園(1992),〈臺灣民間宗教的現代趨勢-對彼得柏格教授東西發展文化因素論的回應〉,《文化的圖像(下)-宗教與族群的文化觀察》,119-121。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李如龍(2009),《漢語方言研究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
    林瑤棋(2007),《請問貴姓?-溯源舊臺灣》。臺北:大康出版社。
    周振鶴、游汝杰(1998),中國文化史叢書《方言與中國文化(修訂本)》,版5,34。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施添福(1999),《清代在臺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再版,70、86。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施添福(2001),《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45-46、53、276-277。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施添福(2009a),《臺灣地名辭書卷十五桃園縣(上)》,1。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施添福(2009b),《臺灣地名辭書卷十五桃園縣(下)》。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韋煙灶(2010),《臺灣全志(卷二)土地志‧土壤篇》,166-172、312。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柯志明(2001),專書第三號《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18、327。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姜阿李主編(1976),《姜姓宗譜》。新竹:姜姓宗譜籌備委員會編印。
    姜仁通主編(2001),《天水堂姜姓族譜》。桃園:財團法人姜世良公祭祀公業基金會。
    郭薰風主修(1964),《桃園縣誌卷二(人民志)》,72。臺北:桃園縣文獻委員會。
    郭清(1978),《郭氏祖公忌日暨陽孫生庚簿》,1。
    郭時文(1983),《郭氏族譜》,16-25。
    郭志超(2007),〈客家人與閩南人雙言區社群關係的歷史考察〉。周雪香主編,《多學科視野中的客家文化》,299-310。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陳正祥(1997),《臺灣地誌(下冊)》,1103。臺北:南天書局。
    陳國章(1997):《臺灣地名辭典(上)》。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陳國章(1998):《臺灣地名辭典(中)》。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陳國章(1999):《臺灣地名辭典(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陳淑娟(2004),《桃園大牛欄方言的語音變化與語言轉移》。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主辦委員會。
    桃園縣平鎮市戶政事務所(1946),《日據時期戶口調查簿》。桃園:平鎮市戶政事務所。
    桃園縣八德市戶政事務所(1946),《日據時期戶口調查簿》。桃園:八德市戶政事務所。
    桃園縣楊梅市戶政事務所(1946),《日據時期戶口調查簿》。桃園:楊梅市戶政事務所。
    桃園縣中壢市戶政事務所(1946),《日據時期戶口調查簿》。桃園:中壢市戶政事務所。
    桃園縣新屋鄉戶政事務所(1946),《日據時期戶口調查簿》。桃園:新屋鄉戶政事務所。
    桃園縣觀音鄉戶政事務所(1946),《日據時期戶口調查簿》。桃園:觀音鄉戶政事務所。
    徐茸輝(1996),(各渡臺祠堂血脈系統參考圖),《東海祠堂徐氏歷代族譜》,82。
    徐金龍主編(1984),《徐氏族譜》,164。臺北:學藝出版社。
    莊初昇(1994),〈閩南四縣閩、客雙方言現象探析〉。陳恩泉主編,《乙種:雙語雙方言(三)》,369-382。香港:漢學出版社。
    莊初昇(2002),〈論閩南方言島〉。丁邦新、張雙慶,《閩語研究及其與周邊方言的關係》,281-289。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莊吳玉圖主編(1996),《范姜姓族譜》。中壢:百族姓譜社。
    許世融(2011),〈日治時期「新」舊濁水溪間的族群分布與變遷(1901-1935)〉,《跨域青年學者臺灣史研究第四集》,76。臺北:稻鄉出版社。
    黃叔璥(1957),《臺海使槎錄》,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4種,92。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曾祥委(2005),〈從多姓村到單姓村:客家的生存策略-粵東豐順縣的個案〉,《田野視角:客家的文化與民性》,71。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馮阿水、莊吳福(1970),《范氏大族譜》,系21、23、24、119。臺中:創譯出版社。
    楊緒賢(1979),《臺灣區姓氏堂號考》。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楊貴三、沈淑敏(2010),《臺灣全志(卷二)土地志‧地形篇》,253。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葉國泉、羅康寧(1999),〈廣東雙方言區的分布及其成因〉。陳恩泉主編,《雙語雙方言與現代中國》,328-335。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新竹州廳(1923),《新竹州第一統計書》。新竹:新竹州廳。
    鄭明枝(1985),《郭氏宗族北臺移民拓墾史》,7-8。
    鄧曉華、王士元(2009),《中國的語言及分言的分類》。北京:中華書局。
    廖景淵(2009),《老祖公的腳印:消失的行業及屋舍》。新竹:新竹縣政府文化局。
    劉寧顏(1991),《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七)政治志‧建置沿革篇》。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褒忠義民廟創建兩百週年紀念慶典籌備委員會(1989),《褒忠義民廟創建兩百週年紀念特刊》,6-7、106-109。新竹:褒忠亭義民廟。
    蔣炳釗(2008),〈南越•趙陀•龍川客家〉。鄔觀林主編,《客家古邑研究文選》。河源:河源市委宣傳部。
    賴澤涵總編纂(2010a),《新修桃園縣志【住民篇】》,129、371。桃園:桃園縣政府。
    賴澤涵總編纂(2010b),《新修桃園縣志【開闢篇】》。桃園:桃園縣政府
    賴澤涵總編纂(2010c),《新修桃園縣志【宗教禮俗志】》。桃園:桃園縣政府。
    賴玉玲(2005),《褒忠亭義民爺信仰與地方社會發展-以楊梅聯庄為例》。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謝重光(2005),《客家文化與婦女生活—12-20世紀客家婦女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羅杰瑞(1995),《漢語概說(張惠英譯)》。北京:語文出版社。(原著出版於1992)。
    (三) 期刊
    任茹.王柏山(1998),〈明清臺灣中北部地區水利之開發-從北港溪到大漢溪〉,《臺灣文獻》,卷49第3期,144。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邱創進(2002),〈試問客從何處來?〉,《文化視窗》,期42:80-81。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吳正龍(2009),〈員林福佬客祖籍與客家意識的調查研究〉,《客家文化研究通訊》,期10:106-144。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文化研究中心籌備處。
    林衡道(1963),〈員林附近的「福佬客」村落〉,《臺灣文獻》,卷14第1期:153-158。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林雅婷、韋煙灶(2010),〈桃園縣新屋地區粵東族群的空間分布特色及其與歷史地理區域劃分之關聯性〉,《社會與區域發展學報》,3卷1期:97-140。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
    施志汶(2000),〈臺灣史研究的史料運用問題:以清代渡臺禁令為例〉。《臺灣史蹟》,期36,148-189。
    施添福(1990),〈地理學中的空間觀點〉,《地理研究報告》,期16:115-137。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洪惟仁(1995),〈臺灣閩南語方言調查的一些發現〉,《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期27:10-25。臺北:中研院臺灣史田野研究室。
    韋煙灶、張智欽(2002),〈臺灣漢人之堂號—兼論閩南人與客家人堂號之差異〉,《宜蘭技術學報人文社會專輯》,期9,12-28。宜蘭:宜蘭技術學院。
    韋煙灶、張智欽(2004),〈新竹市南寮地區的區域開發、聚落及宗族發展之探討〉,《地理研究報告》,期40:91-12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韋煙灶、曹治中(2008),〈桃竹苗地區臺灣閩南語口音分布的區域特性〉,《地理學報》,期53:49-83。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地理學系。
    韋煙灶(2010),〈桃竹地區姜姓宗族源流與分佈的考察〉,《新竹文獻雜誌》,期42,58-67。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陳芳惠(1978),〈桃園臺地生活空間的辨認〉,《地理學研究》,期2,54-55。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
    陳芳惠(1979),〈桃園臺地的水利開發與空間組織之變遷〉,《地理研究報告》,期5,54。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
    徐貴榮(2003),〈桃園饒平客家的來源與分布調查〉,《客家文化研究通訊》,期5。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中心編印。
    徐貴榮(2010),〈八德市官路缺袁姓守備公派下的饒平客家墾殖與語言特色〉,《客家雜誌》,期236。臺北:客家風雲雜誌社。
    莊初昇、嚴修鴻(1994),〈漳屬四縣閩南話與客家話的雙方言區〉,《福建師範大學學報》,1994年3期:81-94。福州:福建師範大學。
    盛清沂(1980),〈新竹、桃園、苗栗三縣地區開闢史(上) 〉,《臺灣文獻》,卷31期4,155-177。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盛清沂(1981),〈新竹、桃園、苗栗三縣地區開闢史(下) 〉,《臺灣文獻》,卷32期1,136-157。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黃志繁、周偉華(2009),〈生態變遷、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客家學刊》,創刊號:66-93。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潘家懿、鄭守治(2010),〈粵東閩南語的分布及方言片的劃分〉,《臺灣語文研究》,期5-1:145-165。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賴志彰(2004),〈夢裡不知身是客-認識福佬客的歷史和文化〉,《文化視窗》,期67:84-89。。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魏鴻志(2011),〈南靖縣客家源流考〉,《環球客家》,期2,54-57。龍岩:中國閩西客屬論壇組織、龍岩市客家文化研討會。
    (四) 研討會論文
    吳中杰(2002),〈臺灣漳州客家與客語〉,《客家方言調查研究:第四屆客家方言研討會論文集》,475-488。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吳學明(2007),〈客家的地域社會與宗教活動-楊梅地區的土地開墾與義民信仰的形成〉,《客家地方社會比較研究工作坊研討會》,1-19。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國際客家中心。
    洪惟仁(2009),〈桃園地區的語言分布〉,《全球化之應用與社會語言學研討會》。臺北: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韋煙灶(2005),〈地名調查時界定「正式地名」的指標-新竹南寮地區調查的實例〉,《第一屆地名學術研討會論文集》,71-100。臺北:中央研究院歷 史語言研究所。
    許世融(2010),〈日治時期新豐、新屋、觀音地區的族群分布與變遷(1915-1935)〉,
    《臺灣語言文化分佈與族群遷徙工作坊》。
    楊鏡汀(1998),〈認識舊地名落實鄉土教學-以新竹客家地區之考察為例〉,《地方志與鄉土教育論文集》,21-32。臺北:中國地理學會。
    (五) 研究報告
    林雅婷(2009),〈桃園縣新屋地區族群互動關係之探討〉,1-43。97年度大專學生參與專題研究計畫結案報告。
    韋煙灶(2009),〈桃園地區粵東移民分布的地理意涵解析-以觀音、新屋、楊梅三地調查為例〉。《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九十八年度計畫成果報告》。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楊聰榮(2004),《一個客家單姓村的形成與發展–以武威廖姓村為例》。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六) 祠堂(公廳)碑文、祖塔墓誌
    未註撰者,(年代未詳),〈汾陽堂郭氏源流記要〉。(新屋永安郭家)
    汾陽佳城興建委員會(2000),〈汾陽堂永安祖塔興建誌要〉。(新屋永安郭姓)
    姜興芝公派下委員會(2000),《姜興芝公之派下裔孫系統表暨通訊錄》。
    姜朝璋公祖塔管理委員會編印(2003),〈十一世渡臺始祖姜朝璋公派下族系表〉,13。(新屋後庄村)。
    徐茂森(2004),〈東海堂徐姓子齊公派下世系源流及重要記事〉。(楊梅鎮:富岡里伯公岡)
    莊榮龍(1989),〈本塔興建沿革誌〉。(楊梅鎮:瑞坪里矮坪仔)
    馮清浪(1965),《馮氏族譜郡號始平》。
    葉上編著(1981),《葉氏五美家譜》,9。作者自印。
    楊梅市富岡里伯公岡徐姓宗族(2004),〈子齊公派下世系表〉。
    鄧盛才(1969),〈南洋鄧氏族譜源流考〉。
    羅拾和宗親會(1982),〈桃園縣新屋鄉羅拾和豫章堂改建記略〉(新屋鄉:石磊村水流)。
    (七) 網路資料
    中壢市戶政事務所(2010),〈桃園縣中壢市歷年村里行政區域調整一覽表〉,《桃園縣政府民政局》。(瀏覽日期:2011/03/22)網址:http://www.tycg.gov.tw/site/news_detail.aspx?site_id=029&page=1&messages_type=01&input_search=&sn=31233
    邱彥貴(年代未詳),〈「客家源流」的討論:一個書寫抵抗、正統到翻案的歷程〉,《數位臺灣客家庄》。(瀏覽日期:2011/11/05)
    網址:http://archives.hakka.gov.tw/new/origin/
    南陽子(2009),〈鄧氏家譜〉。(瀏覽日期:2011/6/15)
      網址:http://blog.udn.com/ctteng0309/2856460
    姜尚禮(年代未詳),〈葉春日公家族發展史〉(客家政經啟示錄),《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瀏覽日期:2011/5/17)
    網址:http://hakka.ncu.edu.tw/Hakkacollege/big5/network/paper/paper26/33.html
    廈門江夏堂(2010),〈清朝(1704—1877期間)大陸東渡臺灣黃氏41流派〉。(瀏覽日期:2011/2/27)
    網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6d83b6b20100m8nm.html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