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張佑珍 Yu-Chen Chang |
---|---|
論文名稱: |
文化導入原則之建立與華語文教學之應用 Principles for Guiding Students in Cross-Cultural Understanding in the Context of Teaching Mandarin |
指導教授: |
曾金金
Tseng, Chin-Chin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
論文出版年: | 2014 |
畢業學年度: | 10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03 |
中文關鍵詞: | 文化文本 、華語文教學 、文化導入原則 、文學圈 、文化距離 |
英文關鍵詞: | cultural text, mandarin teaching, principles of cross-cultural introduction, Literature Circle, cultural distance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407 下載:4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說明文化導入原則能提供教學者選擇文本和排定教學順序的參考,這是因為僅依詞彙等級排定教學順序的文本,無法全面反映學習者與目標語之間的文化距離。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有二:一是說明文化文本要經過文化導入原則的檢視,才能選擇出真正符合學習者的內容與程度;二是文化文本在文學圈的教學活動中,能讓學習者思索各國文化之外,也能觸發對文化的個別看法,以達到文化導入的訴求。
基於上述兩個目的,本研究分為理論面與應用面兩個層次。從理論面來看,本研究透過文化共軛、文本共時和社會共識三個文化導入原則,選取學習所適用的文化文本及其教學順序:先使用臺灣《華語詞彙通》斷詞系統所產出的詞彙表來評出文本的難易順序,再經過三個文化導入原則的校正來定位出文本真正的教學順序;從應用面來看,研究者採取文學圈的教學活動,證明所產出的文化文本,能在討論的過程中給予學習者發表相關看法的空間,能夠達到文化導入的目的,具有教學使用上的價值。本研究採用文獻分析法及發展研究法,佐以訪問新加坡高級與特級教師,補充新加坡華文教學場域之第一手資料。在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注意下列各點:
1.文化間需要先合其同,再比其異,以符合文化共軛的原則,作為跨文化的起點。
2.文化必須考慮學習者所在地的問題,要先符合當地社會的共識,才能思考選取何種文化能得到社會的認可。
3.文化文本的語言和內容,要符合學習者的需求與程度,以達到文本與學習者之間共時發展的要求。
是以文化導入原則能夠彌補依詞彙等級排定教學順序的不足,進而使文化文本更切合學習者的需求,若再搭配文學圈的教學活動,會讓學習者在討論提問的過程中,對文化有進一步的體認。
This research illustrates that the principles of cross-cultural introduction can be important references for text selection and setting teaching priorities, as the text selection criteria solely based on graded vocabulary could not fully reflect the cultural distance between the language learners and the target language. The two objectives, as such, to be achieved in this research are: firstly, the cultural text has to be validated by the principles of cross-cultural introduction before its content and difficulty level can be fully aligned with the learner; secondly, the cultural text used in the pedagogical activity of “Literature Circle” can inspire learners to reflect on multiculturalism, and to evoke individual’s insights on cultures, so as to prepare the learners for cross-cultural introduction.
Based on these two objectives, this research could be sub-divided into two levels, i.e., theory and application. From th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three principles of cross-cultural introduction--cultural conjugation, content synchronicity and social consensus--are used to select the suitable cultural text and to set teaching priorities. After determining text difficulty levels by the vocabulary table generated by《TOCFL華語詞彙通》, we then calibrate the teaching priority of the texts through the three principles of cross-cultural introduction. From the application perspective, the cultural texts selected could be validated by the pedagogical activity of “Literature Circle”. During the class discussion, the goal of cross-cultural introduction could be effectively and pedagogically achieved by discussing individual opinions of the cultural texts. This research combines literature review, developmental research method and interviews of senior and master teachers in Singapore, as well as first-hand mandarin teaching information from Singapore. In the process of mandarin teaching, it is imperative to note the following:
1. Under the principle of cultural conjugation, discussing cultural similarities should be the starting point of any cross-cultural issues, and should come before comparing cultural dissimilarities.
2. The learner’s location has to be taken into careful consideration, as the localized social consensus would determine the cultures that are accepted locally.
3. The language and content of cultural texts have to be aligned to the learning needs and standards of the learners, so as to achieve the synchronic development of both cultural texts and learners.
Therefore, the principles of cross-cultural introduction could supplement the setting of teaching priority solely based on graded vocabulary, so that the cultural texts become more suitable for the learners. Further combining with peer discussions during the pedagogical activity of “Literature Circle”, the learners would be able to have an even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cultures.
一、中文資料
仁玉(1995)。對外漢語文化教學特點初探。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2。38-39。
王平(2008)。試論接受美學與現代閱讀。遼寧師專學報。3。31-32。
王兆寧(2012)。接受美學對語文個性化閱讀的啟示。文學教育。8。132-133。
王雅南(2005)。如何突破對外漢語教學的瓶頸—論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文化因素的教學。語言與文化研究。5。632-633。
王蓉蓉(2011)。接受美學理論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啟示。學子(教材教法研究)。11。10-12。
王曉倩(2011)。接受美學視野下的中學語文閱讀教育。青春歲月。24。232。
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編(2003)。華語(初、中、高)。臺北:國立編譯館出版。
田心喻(譯)(1991)。文化霸權(原作者:Bocock, Robert)。臺北:遠流出版社出版。
田桂民(1997)。對外漢語教學應注重文化知識的傳授。南開學報。6。50-57。
石偉平、王斌華、王紅宇、洪光磊、董志成、吳鋼(合譯)(1995)。結構主義與教育(原作者:Gibson, Rex)。臺北:五南圖書公司出版。
石智青(校閱)(1992)。葛蘭西(原作者:Joll, James)。臺北:桂冠圖書出版。
匡惠敏(2012)。新移民女性的語文教育:讀報讀書會的運用與實例。臺北:秀威出版社出版。
朱志榮(2007)。西方文論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江新(2008)。對外漢語字詞與閱讀學習研究。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
何兆熊(2005)。新編語用學概要。上海。外語教學出版。
何洵怡(2011)。課室的人生舞臺:以戲劇教文學。香港:香港大學出版。
吳玉蓮(編)(1998)。華語文綜合讀本。臺北:南天書局發行。
吳明清(1991)。教育研究。臺北:五南書局出版。
吳英成(2010)。漢語國際傳播︰新加坡視角。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
吳奚真、郭立誠、葉德明(編)(1977)。中國的風俗習慣。臺北:正中書局出版。
吳奚真、郭立誠、葉德明(編)(1977)。中國寓言。臺北:正中書局出版。
吳奚真、馬國光、葉德明(編)(1980)。中國歷史故事一。臺北:正中書局出版。
吳奚真、平啟媛、李孟珍(編)(1989)。中國民間故事一。臺北:正中書局出版。
吳奚真、吳國賢(編)(1992)。當代中國散文選。臺北:正中書局出版。
吳奚真編、趙淑敏、葉德明(編)(1994)。中國歷史故事二。臺北:正中書局出版。
吳奚真、吳國賢(編)(1997)。當代中國短篇小說選。臺北:正中書局出版。
吳奚真、吳國賢(編)(1999)。當代中國散文選。臺北:正中書局出版。
吳奚真、蘇尚耀、葉德明(編)(2002)。中國民間故事二。臺北:國立編譯館出版。
吳敏而(2005)。套圈圈、洋蔥圈、閱讀圈----文學圈之理論與實務。載於候秋玲、吳敏而(編),文學圈之理論與實務。8-22。臺北:朗智思維出版。
吳叡人(譯)(1999)。想像的共同體(原作者:Anderson, Benedict)。臺北。時報公司出版。
吳曉露(1993)。論語言文化教材中的文化體現問題。語言教學與研究。4。109-117。
宋文里(譯)(2010)。教育的文化:文化心理學的觀點(原作者:Bruner, Jerome S.)。臺北:遠流出版社出版。
李子寧(譯)(2006)。神話的智慧:時空變遷中的神話(原作者:Campbell, Joseph)。台北:立緒文化出版。
李文肇(主編)(2005)。新聞華語。臺北:師大書苑出版。
李北辰(2007)。引進文化因素教學豐富對外漢語教學。科教文匯。4。39-40。
李宗義(譯)(2008)。比較霸權:戰後新加坡及香港的華文學校政治(原作者:黃庭康)。臺北:群學書局出版。
李振清、吳連英、葉德明、王光鑑(編)(1982)。實用新聞選讀一。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語中心出版。
李振清、吳連英、葉德明、王光鑑(編)(1988)。實用新聞選讀二。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語中心出版。
李振清(主編)、葉德明(總編輯)(1990a)。實用商業會話。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語中心出版。
李振清(主編)、葉德明(總編輯)(1990b)。商業文選。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語中心出版。
李曉琪(主編)(2006)。對外漢語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
束定芳(1996)。語言與文化關係以及外語基礎階段教學中的文化導入問題。外語界。1。11-17。
肖奚強(2002)。現代漢語語法與對外漢語教學。上海:學林出版社出版。
言平(2012)。接受美學視域下的對外漢語閱讀教學—以高級閱讀教學為例。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4。23-28。
谷瑞勉(譯)(1999)。鷹架兒童的學習:維高斯基與幼兒教育(原作者:Dixon-Krauss, L.)。臺北:心理出版社出版。
谷瑞勉(譯)(2001)。教室中的維高斯基:仲介的讀寫教學與評量(原作者:Dixon-Krauss, L.)。臺北:心理出版社出版。
周小兵、宋永波(主編)(2005)。對外漢語閱讀硏究。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出版。
周小兵、吳門吉、王璐(2007)。怎樣教閱讀:語法教學理論與實踐。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周小兵、張世濤、干紅梅(2008)。漢語閱讀教學理論與方法。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出版。
周忠厚(主編)(2002)。文藝批評學教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
孟子敏(1992)。交際文化與對外漢語教學。語言教學與研究。1。96-110。
林文韵(2004)。「文學圈」的理論與實務─以教師成長課程的設計為例。教育研究月刊。126。33-45。
林文韵、施沛妤(譯)(2009)。兒童文學—理論與應用(原作者:Lynch-Brown ,Carol、Tomlinson. Carl M.)。臺北:心理出版社出版。
林欣怡(譯)(2001a)。了解閱讀策略(原作者:Short, Kathy G.)。載於九十年度國小課程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44-46。臺北: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究會出版。
林欣怡(譯)(2001b)。文學討論的策略(原作者:Short, Kathy G.)。載於九十年度國小課程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47-49。臺北: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究會出版。
林佳龍(主編)(2001)。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臺北:新自然主義出版。
林俊宏、李延輝、羅云廷、賴慈芸(譯)(2007)。第二語教學最高指導原則(原作者:Brown, H. Douglas)。臺北。臺灣培生教育出版。
林佩璿、黃政傑(2002)。合作學習。臺北:五南書局出版。
林國立(1996)。對外漢語教學中文化因素的定性、定位與定量問題芻議。語言教學與研究。1。100-107。
邱天助(1997)。讀書會專業手冊。臺北:張老師文化出版。
邱運華(2005)。文學批評方法與案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邵瑞珍(譯)(1995a)。布魯納教育論著選(原作者:Bruner ,Jerome S.)。臺北。五南書局出版。
邵瑞珍(譯)(1995b)。教育的歷程(原作者:Bruner, Jerome S.)。臺北:五南書局出版。
金元浦(1998)。接受反應文論。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出版。
金立鑫(2005)。閱讀教學的層次、目標和方法。收於周小兵、宋永波(主編)。對外漢語閱讀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244-271。
幸曼玲、陳欣希(譯)(2001)。學習語文和關於語文的學習(原作者:Short, Kathy G.)。載於九十年度國小課程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3-18。臺北: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究會出版。
侯秋玲(譯)(2001)。富含文學的教室裡的語文教學(原作者:Short, Kathy G.)。載於九十年度國小課程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8。臺北: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究會出版。
劉月華(2006)。教材与语法:中文教材的课文和语法。收於姚道中(編)。中文教材與教學研究:劉月華教授榮退紀念論文集。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出版。28-37。
施秀美(2004)。仲介模式應用於讀寫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胡宗澤、趙力濤(譯)(2005)。民族國家與暴力(原作者:Giddens ,Anthony)。臺北:左岸文化出版。
胡明揚(1993)。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文化因素。語言教學與研究。4。99-102。
胡清國(2004)。對外漢語中語言與文化的教學及其把握。廣西社會科學。3。187-189。
降紅燕(2006)。20世紀西方文學批評理論與中國當代文學管窺。四川:川大學出版。
孫欣欣(1997)。對外漢語教學基礎階段文化導入的方法。世界漢語教學。1。85-87。
孫治本(譯)(2001)。全球化危機(原作者:Beck, Ulrich)臺北:商務印書館出版。
殷鵬(2011)。從跨文化角度分析對外漢語文化類教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山東大學,濟南市。
馬康淑(編)(1999)。中國文字學。臺北:國立編譯館出版。
馬新國(2002)。西方文論史。臺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高名凱(譯)(1996)。普通語言學教程(原作者:Saussure, Ferdinand)。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
高宣揚(1994)。結構主義。臺北:遠流出版社出版。
唐雪凝等著(2007)。對外漢語語用的多維度研究。青島: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出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編)(1988)。國語會話。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語中心出版。
國立編譯館(編)(1998)。基礎中國語。臺北:國立編譯館出版。
崔淑慧(2004)。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文化滲透。黑龍江高教研究。3。108-109。
張心科(2005)。接受美學與中學文學教育。安徽: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出版。
張占一(1990)。試論交際文化和知識文化。語言教學與研究。3。15-32。
張必隱(2002)。閱讀心理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張佑珍(2007)。華語-全球化與本土化的角力。嘉義大學人文研究期刊。2。217-247。
張佑珍(2011)。語言文化教材的思索-從華語閱讀出發。華文學刊。17。31-45。
張廷琛(譯)(1989)。文本與讀者的相互作用(原作者:Iser, Wolfgang)。載於張廷琛(編),接受理論。44-60。成都:四川文藝社出版。
張郇慧(主編)(2001)。臺灣鄉土教材。臺北:華泰文化出版。
張祖健(譯)(2009)。結構人類學(原作者:Lévi-Strauss, Claude)。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
張湘君(1993)。讀者反應理論及其兒童文學教育的啟示。東師語文學刊。6。285-307。
梅立崇(1994)。試談陳述性文化知識和程序性文化知識。漢語學習。1。49-53。
淩建英(2005)。接受美學與文學教育。山西大同大學學報。8。30-32。
畢繼萬、張德鑫(1994)。對外漢語教學中語言文化研究的問題。語言文字應用。2。44-46。
章國峰(1993)。文學批評的新範式。海口:海南出版社出版
莫雷、張衛(2005)。學習心理研究。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
許惠玲(2007)。探討兒童閱讀理解能力-以「文學圈」在國小六年級閱讀討論活動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陳之權(2006)。新加坡華文課程改革的背景、單元模式特點與相關思考。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編),課程教學的本土化與全球化。213-230。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出版。
陳之權(2013a)。從提高教師職能出發-新加坡華文教師專業發展的實施思考。國際漢語教育研究。2。108-120。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陳之權(2013b)。新加坡獨立以來各階段華文課程與教學改革重點及其影響與評價(1965-2010)。中原華語文學報。11。73-97。
陳久恩(2012)。從接受理論看意境。大眾文藝。13。141-142。
陳光磊(1992)。語言教學中的文化導入。語言教學與研究。3。19-30。
陳光磊(1997)。關於對外漢語課中的文化教學問題。語言文字應用。1。25-28。
陳夜寧(編)(1997)。實用視聽華語(試用版)。臺北:正中書局出版。
陳夜寧(主編)(1999)。實用視聽華語。臺北:正中書局出版。
陳金蓮(2012)。接受美學對多模態語篇研究的指導及啟示。山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2。18-21。
陳美如(1998)。臺灣光復後語言教育政策之研究。高雄:復文書局出版。
陳素櫻(2012)。臺灣東南亞國際研究生學習經驗之研究:文化霸權觀點(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陳賢純(2008)。對外漢語閱讀教學十六講。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出版。
喬倓(2009)。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文化因素述評。考試週刊。47。215-217。
曾金金(2005)。結合第二語言閱讀歷程研究之教學設計─如何進行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語言教學。收於二十一世紀華語機構營運策略與教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431-438。
湯廷池(主編)(2002)。古典散文選。臺北:國立編譯館出版。
程書秋、鄭洪宇(2008)。對外漢語文化教學研究述評。繼續教育研究。3。118-120。
程棠(1992)。關於當前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幾個問題。語言教學與研究。3。19-30。
馮川、蘇克(譯)(1990)。心理學與文學(原作者:Jung, Carl Gustav)。臺北:久大文化出版(原著出版年:1930、1950)。
馮川(譯)(1997)。榮格文集(原作者:Jung, Carl Gustav)。北京:改革出版社出版。
馮珮珍(2007)。「文學圈」在國小二年級閱讀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黃宣範(1993)。語文、社會與族群意識----臺灣語言社會學的研究。臺北:文鶴書局出版。
黃庭康(2002)。葛蘭西:國家權力與文化霸權。載於蘇峰山(主編),意識、權力與教育-教育社會學理論導讀。12-33。嘉義:南華大學出版社出版。
黃道琳(譯)(1998)。結構主義之父—李維史陀(原作者:Leach, Edmund Ronald)。臺北:桂冠圖書公司出版。
黃嘉雄(1996)。轉化社會結構的課程理論。臺北:師大書苑出版。
單文經、高博銓(譯)(2001)。透過語言學習(原作者:Short, Kathy G.)。載於九十年度國小課程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0-35。臺北: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究會出版。
新加坡教育部課程規劃與發展司編(2011a)。中學華文(高級)一上。新加坡:教育出版社出版。
新加坡教育部課程規劃與發展司編(2011b)。中學華文(高級)一下。新加坡:教育出版社出版。
新加坡教育部課程規劃與發展司編(2011c)。中學華文(高級)四上。新加坡:教育出版社出版。
新加坡教育部課程規劃與發展司編(2011d)。中學華文(高級)四下。新加坡:教育出版社出版。
新加坡教育部課程規劃與發展司編(2012a)。中學華文(高級)二上。新加坡:教育出版社出版。
新加坡教育部課程規劃與發展司編(2012b)。中學華文(高級)二下。新加坡:教育出版社出版。
新加坡教育部課程規劃與發展司編(2013a)。中學華文(高級)三上。新加坡:教育出版社出版。
新加坡教育部課程規劃與發展司編(2013b)。中學華文(高級)三下。新加坡:教育出版社出版。
新加坡華文教研中心(2011)。華文教師專業發展框架(修訂版4)(未出版)。
楊國燕(2002)。關於外語教學中文化導入的思考。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4。48-49。
楊德睿(譯)(2001)。神話與意義(原作者:Lévi-Strauss, Claude)。臺北:麥田出版。
葉德明(主編)(2001)。遠東生活華語。臺北:遠東圖書公司出版。
葛中華(1994)。文化考察的新視角—語言文化與超語言文化。漢語學習。3。55-59。
董之林(譯)(1994)。接受美學理論(原作者:Holub, Robert C.)。臺北:駱駝出版社出版。
賈少甯、張瑞華(2009)。也談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文化導入。時代文學。12。92-93。
鄒嘉彥、游汝杰(2007)。社會語言教程。臺北:五南書局出版。
靳洪剛(1997)。語言獲得理論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
周世箴(譯)(2006)。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原作者:Lakoff, George & Johnson, Mark)。臺北:聯經出版。
趙金銘(主編)(2004)。漢語口語與書面語教學—2002年國際漢語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趙淑梅、繳維(2009)。略論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文化因素。瀋陽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1。142-145。
趙賢州(1989)。文化差異與文化導入論略。語言教學與研究。1。76-83。
趙賢州(1992)。關於文化導入的再思考。語言教學與研究。3。31-39。
劉珣(2006)。對外漢語教學引論。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出版。
蔡艷山(2012)。從接受美學的視角看文學欣賞課。名作欣賞。33。69-70。
鄧嶸(2004)。跨文化交際與新型文化導入。大學英語。1。41-44。
魯迅(1956)。魯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魯苓(2004)。視野融合跨文化語境中的闡釋與對話。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
黎小力(2003)。談留學生非常規個別教學的文化內涵導入。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9。67-70。
盧偉(1996)。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文化因素述評。世界漢語。2。42-46。
龍協濤(1997)。讀者反應理論。臺北:揚智出版。
謝維揚、俞宣孟(譯)(2002)。語言學和人類學中的結構分析。收入朱立元(總主編)、李鈞(主編)。二十世紀西方美學經典文本:結構與解放(第三卷)。297-320。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
藍利萍(2003)。淺談接受美學的讀者觀。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225-227。
魏春木、卞覺非(1992)。基礎漢語教學階段文化導入內容初探。世界漢語教學。1。56-62。.
羅青哲(主編)、黃桂英、吳彰英、孫懿芬(編)(1999)。初級中文閱讀。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語中心出版。
羅青哲(主編)(2001)。新聞選讀。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語中心出版。
蘇豔(2009)。列維斯特勞斯的結構主義神話學研究。湖北第二師範學院學報。1。35-36。
顧鳳威、巫育民(2003)。文藝學批評方法概論。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
二、西文資料
Anderson, B.(1991).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Verso.
Anderson, N. J. (2009). Exploring second language reading.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Aniskiewicz, R. (2001). Cultural hegemony in the United States [ Review of the book Cultural hegemony in the United States].Contemporary Sociology,30(6), 594-595.
Askeland, G.A. & Payne, M. (2006). Social work education’s cultural hegemony. 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 49(6),731–743.
Bakhtin, M. M.(1981).The dialogic imagination: four essays. Ed. Michael Holquist. Trans. Caryl Emerson and Michael Holquist. Austin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Bates,T. R.(1975). Gramsci and the theory of hegemony .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36(2), 351-366.
Bernhardt, E. B. (1991). Reading development in second language: theoretical, empirical, and classroom perspectives. New Jersey: Ab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
Bocock, R.(1986). Hegemony. New York: Tavistock Publications.
Bourdieu, P.(1977).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rown, H. D. (2000).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4th ed.). New York: Longman.
Bruner, J. S. (1960).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runer, J.S. (1996). The culture of education.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runer, J. S. (1963).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s, 31, 468-469.
Campbell, J. (1990). Transformations of myth through time.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Carrell, P. L. (1983). Some issues in studying the role of schemata, or background knowledge, in second language comprehension. Reading in a foreign language, 1, 81-92.
Chase, N. D. & Hynd, C. R.(1987). Reader response: an alternative way to teach students to think about text. Journal of Reading, 30, 530-540.
Daniels, H. (1994). Literature circles: voice and choice in the student-centered classroom. York, ME: Stenhouse Publishers.
Daniels, H. (2002). Literature circles: voice and choice in book clubs and reading groups (2nd ed.). Portland, ME: Stenhouse Publishers.
Foucault, M. (1980). Power/knowledge: selected interviews &other writings 1972-1977.(edited by Gordon Colin)New York: Pantheon Books.
Gibson, R. (1984). Structuralism and education. London: Hodder and Stoughtoo.
Giddens, A. (1992). The nation-state and violenc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Goodman, K. S. (1967). Reading: a psycholinguistic guessing game. Journal of the Reading Specialist, 6, 126-135.
Gough, P. B. (1972). One second of reading . In E. Kavanagh & I. G. Mattingly (Eds.), Language by ear and by eye (pp.331-358). Cambridge, MA: MIT Press.
Goddard, A. (2002). Development of the accounting profession and the practices in the public sector: A hegemonic analysis. Accounting, Auditing & Accountability Journal, 15(5), 655- 688.
Gramsci, A. (1971). Selection from the prison notebooks of Antonio Gamsci. N. Y.: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Gramsci, A. (1988). The Antonio Gramsci reader: selected writings 1916-1935. (D. Forgacs, Ed.).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Hinkel, Eli. (1999). Introduction: culture in research and second language pedagogy .In Eli Hinkel (Ed.).Culture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pp.1-8).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olub, R. C. (1984). Reception theory: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New York: Methuen.
Jakobson, R., & Halle,M., (1965). Fundamentals of language, New York: de Gruyter, Hawthorne Mouton.
Joll, J. (1977). Antonio Gramsci. New York: Penguin.
Krashen, S. D. (1981).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Oxford: Pergamon.
Kircher, A.(1667). China monumentis. Amstelodami: apud Joannem Janssonium à Waesberge &; Elizeum Weyerstraet.
Krashen, S. D. (1982).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New York: Pergamon.
Lakoff G. & Johnson M. (2003).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eech, G.N. (1983).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London: Longman.
Leach, E. (1985). Lévi-Strauss. New York: Viking Press.
Lévi-Strauss, C. (1963). Structural anthropology. New York: Basic Books.
Lévi-Strauss, C. (1965). Le triangle culinaire, L’Arc (Aix-en-Provenee) No.26, pp.19-29 [English version in New Society (London) 22 December 1966, pp.937-940].
Lévi-Strauss, C. (1978 ). Myth and meaning: five talks for radio.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Oberg, K. (1960). Culture shock: adjustment to new cultural environments. Practical Anthropologist, 7, 177-182.
Rosenblatt, L. M. (1938). Literature as exploration. New York: Appleton Century.
Rosenblatt, L. M. (1977). The reader, the text, the poem: the transactional theory of the literary work. Carbondale, IL: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Rosenblatt, L. M.(1985). The transactional theory of the literary work: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In Cooper , C R (Ed.). Researching response to literature and the teaching of literature. Norwood, NJ: Ablex.
Rosenblatt, L. M. (1986). The athetic transaction. Journal of Aesthetic Education, 20 (4), 122-128.
Rumelhart, D.E. (1977). Toward an interactive model of reading .In S. Dornic (Ed.) .Attention and performance, 6, 573-603.Hillsdale,NJ:Erlbaum.
Schumann ,J (1978). The pidginization process: a model for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owley, MA: Newbury House.
Short, K.G. & Pierce, K. (Eds.). (1990). Talking about books. Portsmouth, NH: Heinemann.
Short, K.G.,& Kauffman,G.(1995).So what do I do? The role of the teacher in literature circles. In N. L. Roser & M.G. Martinez (Eds.), Book talk and beyond: children and teachers respond to literature (pp. 140-149). Newark, : 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
Short, K. G., Harste, J.C., & Burke, C. (1996). Creating classrooms for authors and inquirers. Portsmouth, NH: Heinemann.
Short, K. G. (1999).The search for 「balance」 in a literature-rich curriculum. Theory into Practice, 38(3), 130-137.
Short,K.G., Kauffman,G, & Kahn,L.H.(2000)."I Just Need To Draw": responding to literature across multiple sign systems. The Reading Teacher,54(2),160-171.
Short, K.G.(2001). Literacy instruction within literature-rich classrooms. In 2001 Elementary Curriculum Research Conference (九十年度國小課程研究學術研討會英文參考資料) (p1-16), Taipei:NAER.
Spolsky, Bernard. (1989). Conditions for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introduction to a general theo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tern, H.H. (1992). Issues and options in language teachin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aussure, F. (1983) .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Roy Harris, Trans.). London: Duckworth.
Tylor, E. B. (1971). Primitive culture: researches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mythology, philosophy, religion, art, and custom. London: John Murray.
Volosinov, V. N. (1973). Marxism and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L. Matejka & I. R. Titunik, Tran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Vygotsky, L.S. (1978). Mind in society.( M. Cole, V. John-Steiner, S. Scribner Trans), Ma.: E. Souberman Cambridge.
Vygotsky, L.S. (1981). The genesis of higher mental functions. In J.V. Wertsch (ed.) The concept of activity in soviet psychology (pp.144-188). Armonk, NY: M.E. Sharpe.
Williams, Raymond (1961). The long revolution. London: Chatto & Windus.
三、網路資料
《TOCFL華語詞彙通》。http://140.122.110.83/TS/,2014年1月31日查詢。
牛文績。列維斯特勞斯的結構人類學思想綜述。取自http://courses.dec.lzu.cn/WXGL/tszy/xsyd/xsyd/llyjl/lt04.pdf。2013年1月20日查詢。
日本銀行。http://www.boj.or.jp/。2013年6月30日查詢。
中國人民銀行。http://www.pbc.gov.cn/。2013年6月30日查詢。
中國銀行(香港)。www.bochk.com。2013年6月30日查詢。
中華民國僑委會編(2005)。菲律賓版新編華語課本。取自http://www.huayuworld.org/edu_in_huayu/cat16100/cat16100_lesson_1tw.pdf。2013年8月15日查詢。
中華民國僑委會編(2010)。華語(泰北版)課本。http://edu.ocac.gov.tw/interact/ebook/huayu_taibay/book9/03/%E7%AC%AC%E4%B9%9D%E5%86%8A-%E8%AA%B2%E6%9C%AC%E5%85%A7%E6%96%87n.pdf。2013年8月15日查詢。
余光中。剪掉散文的辮子。選自http://www.my285.com/xdmj/ygz/023.htm。2013年8月15日查詢。
余光中。鈔票與文化。選自http://www.nsysu.edu.tw/files/14-1000-57927,r1235-1.php。2013年8月15日查詢。
波蘭中央銀行。http://www.nbp.pl。2013年6月30日查詢。
英格蘭銀行。http://www.bankofengland.co.uk/。2013年6月30日查詢。
香港上海滙豐銀行。http://www.hsbc.com.hk。2013年6月30日查詢。
香港渣打銀行。http://www.standardchartered.com.hk/。2013年6月30日查詢。
馬來西亞國家銀行。http://www.bnm.gov.my。2013年6月30日查詢。
許正義(2003a)。培育終身閱讀的愛書人Part One─文學小圈圈的理念。敦煌英語教學電子雜誌。取自http://cet.cavesbooks.com.tw/htm/m0120910.htm。2012年12月11日查詢。
許正義(2003b)。培育終身閱讀的愛書人Part Two─文學小圈圈的理論背景。敦煌英語教學電子雜誌。取自http://cet.cavesbooks.com.tw/htm/m0121110.htm。2012年12月11日查詢。
許正義(2004)。培育終身閱讀的愛書人Part Three—文學小圈圈的實例運用。敦煌英語教學電子雜誌。取自http://cet.cavesbooks.com.tw/htm/m0130110.htm。2012年12月11日查詢。
國家華語測驗推動工作委員會。〈華語八千詞表說明〉。http://www.sc-top.org.tw/download/8000_description.pdf。2014年1月31日查詢。
張佑珍(2012)。貨比三家不吃虧。選自僑教雙周刊http://edu.ocac.gov.tw/biweekly/665/a2.htm。2013年8月15日查詢。
張佑珍(2012)。網拍。選自僑教雙周刊http://edu.ocac.gov.tw/biweekly/665/a1.htm。2013年8月15日查詢。
張佑珍(2012)。買東西?買南北?。選自僑教雙周刊http://edu.ocac.gov.tw/biweekly/665/a3.htm。2013年8月15日查詢。
富士電視臺。インタビュー。選自http://www.tbs.co.jp/hanzawa_naoki/interview/。2013年10月28日查詢。
琦君。壓歲錢。選自http://www.wzsxzx.net/literature/?action=view&caseid=2215&sid=151。2013年8月15日查詢。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http://www.mas.gov.sg。2013年6月30日查詢。
新加坡教育部(2011)。新加坡教育部母語檢討委員會報告書。http://www.moe.gov.sg/media/press/files/2011/01/mtl-review-report-2010-chinese.pdf。2013年8月19日查詢。
新加坡教育部課程規劃與發展司編(2011)。中學華文課程標準。http://www.moe.gov.sg/education/syllabuses/mother-tongue-languages/files/chinese-secondary-2011.pdf。2013年8月15日查詢。
新加坡教育部課程規劃與發展司編(2013)。中學華文文學課程標準。http://www.moe.gov.sg/education/syllabuses/mother-tongue-languages/files/2013-literature-in-chinese-syllabus-secondary.pdf。2013年10月15日查詢。
新加坡國慶慶典官方網頁(2013)。http://ndp.org.sg/。2013年10月15日查詢。
新加坡。維基百科。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6%B0%E5%8A%A0%E5%9D%A1。2013年8月15日查詢。
臺灣人口史。維基百科。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臺灣人口史。2013年1月3日查詢。
華人地區。維基百科。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F%AF%E4%BA%BA%E5%9C%B0%E5%8D%80。2013年12月31日查詢。
臺灣中央銀行。http://www.cbc.gov.tw/mp1.html。2013年6月30日查詢。
韓國銀行。http://eng.bok.or.kr。2013年6月30日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