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廖家宏
Liao,Chia-Hung
論文名稱: 當運動遇上性/別:五名男同志運動員的認同與處境
Sport and Gender / Sexual Orientation:The Identity Process and Situation of Five Gay Sportsmen
指導教授: 林伯修
Lin, Po-Hsi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port, Leisure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9
中文關鍵詞: 男同志運動員同性戀認同性/別現身污名策略
英文關鍵詞: gay sportsman, homosexuality identity, gender/sexual orientation, come out, stigma management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14下載:2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目的係以敘說式的生命故事訪談法,針對五名男同志運動員進行深度訪談,並透過生命故事的呈現,以了解男同志運動員的同性戀認同歷程。另外本研究進一步透過深度訪談的方式,來了解台灣男性運動組織中的性/別態度,以及男同志運動員的生存處境為何。研究結果如下:一、五名男同志運動員的性/別展現,顛覆了「只有異性戀男性才能成為頂尖運動員」的刻板印象。二、五位男同志運動員的認同及性別社會化歷程極具個別差異,並沒有辦法簡化、歸納成一個單一個認同模式。三、「社會媒介所承載的同性戀污名」、「同性戀者內化恐同症的情節」、「個人的人格特質」都是影響男同志運動員同性戀認同過程的重要因素。四、五位男同志運動員所感受到來自男性運動組織的性/別態度,仍存在「憎女情節」、「恐同情節」和「娘娘腔恐懼」。四、針對運動組織中的現/隱身策略,五位男同志運動員於運動中「不現身」的考量有四種,分別為「認為運動組織成員缺乏多元性/別觀念,因此推測他們無法接受」、「害怕現身後,會影響與隊友之間的感情」、「沒有主動現身的必要」以及「害怕被攻擊」。五、五位男同志運動員不向運動教練現身的考量可以分為四種情形,分別為「認為教練無法接受」、「害怕教練因為關注自己性傾向議題,而抹殺自己的努力」、「不想替教練帶來困擾」以及「認為沒有主動現身的必要」。六、五位男同志運動員於運動組織中的隱身策略為「偽裝成異性戀」、「掩飾女性特質」、「貶抑女性/同志」、「避免與男性有過度親密的動作」等四種。本研究建議認為,運動表現無關性/別,運動組織不應該以性/別為考量,而將個人排拒於運動組織之外,另外包括運動組織在內的相關單位,應該加強《性別平等教育》的落實,並且強化個人「獨立思辨能力」、「尊重弱勢」、「包容多元」等相關概念的培養。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explore the experiences and identity formation process of gay sportsman and present the gender/sexual orientation attitude of sports organization. The research method of this project is "in-depth interview." The subject of this study are five sportsman. The major findings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ing (1) gender/sexual orientation and sport performance are not necessarily related. (2) Friendly gender/sexual environment can help one’s homosexual identity formation process and gender socialization process. (3) The sexual attitude of sports organization is full of "misogyny"、"homophobia" and "sissyphobia". (4) Five gay-sportsman would have more willing to come out to someone with friendly attitude, and their strategies of stigma management include "acting like a straight"、"hiding the feminine"、"discrimination against gay and female"and "keep distance with other member".The research conclusion shows "it’s important to enforce the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in our society."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意識與背景...........................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7 第三節 研究問題................................8 第四節 研究倫理與限制...........................8 第五節 名詞釋義................................9 第貳章 研究方法論..............................10 第一節 男同性戀/男同志..........................10 第二節 男同性戀認同發展理論.....................16 第三節 運動組織的性/別態度與男同志運動員的現/隱身..24 第四節 研究方法................................32 第參章 認同的生命故事..........................39 第一節 田小白的認同故事與討論...................39 第二節 小斌的認同故事與討論.....................42 第三節 宇霆的認同故事與討論.....................45 第四節 阿克的認同故事與討論.....................48 第五節 Tennis的認同故事與討論...................51 第肆章 男同志運動員同性戀認同歷程...............54 第一節 男同志運動員同性戀認同發展模型之建構......54 第二節 社會化媒介與同性戀認同...................59 第三節 性傾向與污名............................65 第伍章 運動與性/別.............................70 第一節 運動員養成與性別社會化...................70 第二節 櫃內櫃外─男同志運動員的現身與隱藏..........87 第三節 性/別與運動表現之關聯....................94 第陸章 結論與建議...............................97 第一節 研究討論................................97 第二節 研究建議................................99 參考文獻.......................................101 附錄...........................................108 附錄一 受訪同意書...............................108

    中文部份
    王宗吉(譯)(2000)。運動社會學。臺北市:洪葉文化。(NixonⅡ, H.   L., & Frey J. H., 1998)
    王家豪(2002)。娘娘腔男同性戀者的社會處境及其自我認同。未出版碩士   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王雅各(1999)。台灣男同志平權運動史。臺北市︰開心陽光。
    江明親(譯)(2003)。性別多樣化-彩繪性別光譜。臺北市:書林。 
      (Vanessa Baird, 2003)
    江思穎(2003)。基督男同志生命故事之敘說─信仰與性傾向衝突的認同歷
    程。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呂建宏(2006)。青少年運動團隊中女同志性認定及與隊友互動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李美枝、鐘秋玉(1996)。性別與性別角色析論。本土心裡學研究,6,
    267。
    林本蕙(2003)。高中生男同志認同歷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
    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芳玫、張晉芬(2003)。性別社會學。載於瞿海源、王振寰(主編),社會
    學與台灣社會(精簡版)(頁199-238)。臺北市:巨流。
    林文剛(1998)。卡拉OK在身分認同構成中的模糊特性。新聞學研究,56,
    65-83。
    林鶴玲(2002)。新聞報導中的男性形象。載於謝臥龍(主編),性別:解讀
    與跨越(頁157-171)。臺北市:五南。
    吳幸珍(2003)。性別教育外一章-三個國中女同性戀學生的故事。未出版碩
    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振邦(2003)。先報告班長,再成為男人?─國片軍教電影的變遷與性別論  述。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臺北縣。
    吳庶任(譯)(1996)。為何男人憎恨女人。臺北市:正中。(Adam  
      Jukes, 1993)
    邱珍琬(2002)。青少年男同志認同過程與實際。彰化師大輔導學報,23,
      77-107。
    邱珍琬(2004)。青少年女同志認同過程、助力與阻力。兩性平等教育學術研
      討會論文集(頁213-232)。高雄縣:樹德科技大學。
    周華山(1995)。同志論。香港:香港同志研究社。
    社團法人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2005)。臺北同志公民運動-認識同志手
      冊。臺北市:社團法人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
    洪素珍,賴杞豐(2004)。掙扎與超越─一位男同志生命歷程。載於謝臥龍
     (主編),霓虹國度中同志的隱現與操演(頁135-155)。臺北市,唐山。
    洪雅琴(1997)。女同性戀者性取向認同發展歷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施毓琳(2004)。男同志教師性傾向認同歷程與教育職場的生存策略。未出版
      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商雅婷(2006)。運動性別意識、過去接觸經驗與對同性戀運動選手態度之預
      測。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臺中市。
    畢恆達(2003)。男同性戀與父母:現身的考量、策略、時機與結果。女學學
      誌:婦女與性別研究,15,37-78。
    畢恆達(2004)。空間就是性別。臺北市:心靈工坊。
    畢恆達、洪文龍(2006)。GQ男人在發燒。臺北市:女書文化。
    陳杏之(1999)。社會化。載於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
     (頁69-88)。臺北:巨流。
    陳嘉鴻(2007)。鬆動霸權式男性氣概:以男性瑜伽參與之敘說為例。未出版
      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陳嘉瑋(1996)。同性戀傾向青少年的輔導。諮商與輔導,126,21-24。
    陳麗如(2000)。她們的故事:七個女同志的認同歷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
    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張小虹(2000)。女同志理論:性/別與性慾取向。載於顧燕翎(主編),女
      性主義理論與流派(頁243~268)。臺北市:女書文化。
    張娟芬(譯)(1997)。同女出走。臺北市:女書文化。(C. Calhoun,
      1997)
    張銘峰(2002)。彩虹國度之情慾研究─以中年男同志為例。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黃瑞琴(1999)。質性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心理。
    黃郁婷(2005)。運動閱聽人性別意識型態之研究-以第20屆亞洲女子籃球
      錦標賽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大學,桃園縣。
    楊巧玲(2002)。學校中性別差別待遇體驗之分析。載於謝臥龍(主編),性
      別平等教育—探就與實踐(頁381-399)。臺北市:五南。
    喀飛、王蘋(2000)。同志人權。載於陳俊宏(主編),兩千年之人權在台灣
     (頁139-146)。臺北市:台灣人權促進會。
    彭懷真(1994)。社會學概論。臺北市:洪葉。
    彭懷真(1996)。男性角色的變遷與困境。現代化研究,7,16-26。
    葉至誠(1997)。蛻變的社會-社會變遷的理論與現況。臺北市:洪葉文化。
    葉紹國(1986)。大學生的女性角色態度與相關因素之研究。臺北市:台大人
      口研究中心婦女研究室。
    劉安真(2001)。「女同志」性認同形成歷程與污名處理之分析研究。未出版
      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劉安真,程小蘋,劉淑慧(2004)。現身或隱藏:女同志的污名處理。載於謝
      臥龍(主編),霓虹國度中同志的隱現與操演(頁63-98)。臺北市,唐
      山。
    劉仲冬(1998)。女性醫療社會學。臺北市:女書文化。
    劉秀娟(1998)。兩性關係與教育。臺北市:揚智。
    劉泗翰(譯)(2004)。性/別—多元時代的性別角力。臺北市,書林。(R.
      W. Connell, 2004)
    劉達臨(2001)。性的歷史。臺北市:商務。
    劉建台、林宗德(譯)(2003)。男子氣概的當代觀點。臺北市:女書文化。
      (Kenneth Clatterbaugh, 1997)
    陳宜倩(2007)。性/性慾特質、隱私權與同志人權—評析LAWRENCE V.
      TEXAS一案判決。載於焦興鎧(主編),美國最高法院重要判決之研究:
      2000~2003(頁151-188)。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陳建涵(2003)。「看見」同志運動-同志團體的多元發展與參政。未出版碩
      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陳難能(譯)(2003)。20世紀性史。臺北市:智慧事業體有限公司。
      (Angus McLaren, 2003)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黎亮吟(1993)。同性之愛,愛什麼?。載於王桂花(主編),中國人的同性戀(頁13-20)。臺北市:張老師出版社。
    廖美貞(2004)。女同志球聚空間之形塑。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
      學,臺北市。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顧愛如(1993)。住宅空間使用的性別差異:三個家庭空間的個案經驗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淡江大學,臺北縣。
    賴麒中(1998)。性傾向與就業歧視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
      學,臺北市。
    賴鈺麟(2002)。台灣同志運動與同志諮詢熱線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
      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鍾兆佳(2002)。運動場上的彩虹足跡:以女同志球聚與「雷斯盃」為例。未
      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蕭湘文(2000)。閱讀同性戀漫畫與性認同關聯性研究。民意研究季刊,
      212,89-111。
    釋俊明(2006)。男同志認同歷程之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
      學,高雄市。

    英文部分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1975). Minutes of the
      council of representatives. American Psychologist, 30,
      620-651.
    Angrosino, M. V. (1989). Documents of interaction:
      Biography, autobiography, and life history in social
      science perspective. Gainesville, FL: University of
      Florida Press.
    Bandura, A. (1989). Human agency in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American Psychology, 44(9), 1175-1184.
    Birrell, S. & Cole, C. L. (1990). Double fault: Renee
      richards and the construction and naturalization of
      difference. Sociology of Sport Journal, 7 (1), 1-21.
    Cass, V. (1979). Homosexual identity formation: A
      theoretical model. Journal of Homosexuality, 4, 219-235.
    Cass, V. (1996). Sexual orientation identity formation: A
      western phenomenon. In R. P. Cabau & T. S. Stein
      (Eds.), Textbook of homosexuality and mental health (
      pp. 227-251).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iatric
      Press.
    Connell, R. W. (1995). Masculinities.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Coakley, J. (1990). Sport in society: Issues and
      controversies (4th ed.). St Louis: Times Mirror/ Mosby
      College Publishing.
    Curry, T. J. (1991). Fraternal bonding in the locker room:
      A profeminist analysis of talk about competition and
      women. Sociology of Sport Journal, 8 (2), 119-135.
    Dundes, A. (1985). The American game of “smear the queer ”
      and the homosexual component of male competitive sport
      and warfare. Journal of Psychoanalytic Anthropology, 8,
      115-129.
    Grotevant, H. D., Bosma, H. A., De Levita, D. J., &
      Graafsma, T. L. G. (1994).Introduction. In H. A. Bosma,
      T. L. G. Graafsma, H. D Grotevant, D. J. De Levita
      (Eds.), Identity and development: An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pp.1-20).CA: Sage.
    Goffman, E. (1963). Stigma: Notes on the management of
      spoiled identity.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Inc.
    Hekma, G. (1998). As long as they don’t make an issue of
      it....gay men and lesbians in organised sports in the
      Netherlands. Journal of Homosexuality, 35 (1), 1-23.
    Herek, G. M. (2000). Homosexuality. In A. E. Kazdin (Ed.),
      Encyclopedia of psychology (pp. 149-153).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ock, R. A., & Curry, J. F. (1983). Sex role identification
      of normal adolescent males and females as related to
      school achievement.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12, 461-470.
    Klein, Michael. (1990). The macho world of sport-A
      forgotten realm? Some introductory remarks.
      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the Sociology of Sport, 25,
    175-184.
    Messner, M. A. (1992). Power at play:sports and the
      problem of masculinity. Boston: Beacon Press.
    Palkovitz, R. (1984). Parental attitudes and fathers’
      interactions with their 5-month-old infant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 1054-1060.
    Pronger, B. (1990). The arena of masculinity: Sports,
      homosexuality, and the meaning of sex.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Rothblum, E. D. (2000). Somewhere in Des Moines or San
      Antonio: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on lesbian, gay, and
      bisexual mental health. In Ruperto Perez, Kurt DeBord,
      and Kathleen Bieschke (Eds.), Handbook of counseling
      and therapy with lesbians, gays, and bisexuals (pp. 57-
      79).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Russell, G. (1978). The father role and its relation to
      masculinity, femininity, and androgyny. Child
      Development, 49, 1174-1181.
    Shidlo, A. (1994). Internal homophobia: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issues in measurement. In B. Greene & G. M. Herek (Eds.), Lesbian and gay psychology: Theory , 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pp. 176-205). Thousand Oaks,
      CA: Sage.
    Smart, L., & Wegner, D. M. (2000). The hidden costs of
      hidden stigma. In T. F. Heatherton, R. E. Kleck, M. R.
      Hebl, & J. G. Hull (Eds.),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stigma (pp. 220-242).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Stephen, J., Fraser, E., & Marcia, J. E. (1992). Moratorium-
      achievement (mama) cycles in lifespan identity
      development: Value orientations and reasoning system
      correlates. Journal of Adolescence, 15, 283-300.
    Warren, C. (1980). Homosexuality and stigma. In J. Marmor
      (Ed.), Homosexual behavior: A modern reappraisal (pp.
      123-141). New York: Basic Book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