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廖家宏 Liao,Chia-Hung |
---|---|
論文名稱: |
當運動遇上性/別:五名男同志運動員的認同與處境 Sport and Gender / Sexual Orientation:The Identity Process and Situation of Five Gay Sportsmen |
指導教授: |
林伯修
Lin, Po-Hsiu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port, Leisure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
論文出版年: | 2008 |
畢業學年度: | 9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09 |
中文關鍵詞: | 男同志運動員 、同性戀認同 、性/別 、現身 、污名策略 |
英文關鍵詞: | gay sportsman, homosexuality identity, gender/sexual orientation, come out, stigma management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14 下載:2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目的係以敘說式的生命故事訪談法,針對五名男同志運動員進行深度訪談,並透過生命故事的呈現,以了解男同志運動員的同性戀認同歷程。另外本研究進一步透過深度訪談的方式,來了解台灣男性運動組織中的性/別態度,以及男同志運動員的生存處境為何。研究結果如下:一、五名男同志運動員的性/別展現,顛覆了「只有異性戀男性才能成為頂尖運動員」的刻板印象。二、五位男同志運動員的認同及性別社會化歷程極具個別差異,並沒有辦法簡化、歸納成一個單一個認同模式。三、「社會媒介所承載的同性戀污名」、「同性戀者內化恐同症的情節」、「個人的人格特質」都是影響男同志運動員同性戀認同過程的重要因素。四、五位男同志運動員所感受到來自男性運動組織的性/別態度,仍存在「憎女情節」、「恐同情節」和「娘娘腔恐懼」。四、針對運動組織中的現/隱身策略,五位男同志運動員於運動中「不現身」的考量有四種,分別為「認為運動組織成員缺乏多元性/別觀念,因此推測他們無法接受」、「害怕現身後,會影響與隊友之間的感情」、「沒有主動現身的必要」以及「害怕被攻擊」。五、五位男同志運動員不向運動教練現身的考量可以分為四種情形,分別為「認為教練無法接受」、「害怕教練因為關注自己性傾向議題,而抹殺自己的努力」、「不想替教練帶來困擾」以及「認為沒有主動現身的必要」。六、五位男同志運動員於運動組織中的隱身策略為「偽裝成異性戀」、「掩飾女性特質」、「貶抑女性/同志」、「避免與男性有過度親密的動作」等四種。本研究建議認為,運動表現無關性/別,運動組織不應該以性/別為考量,而將個人排拒於運動組織之外,另外包括運動組織在內的相關單位,應該加強《性別平等教育》的落實,並且強化個人「獨立思辨能力」、「尊重弱勢」、「包容多元」等相關概念的培養。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explore the experiences and identity formation process of gay sportsman and present the gender/sexual orientation attitude of sports organization. The research method of this project is "in-depth interview." The subject of this study are five sportsman. The major findings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ing (1) gender/sexual orientation and sport performance are not necessarily related. (2) Friendly gender/sexual environment can help one’s homosexual identity formation process and gender socialization process. (3) The sexual attitude of sports organization is full of "misogyny"、"homophobia" and "sissyphobia". (4) Five gay-sportsman would have more willing to come out to someone with friendly attitude, and their strategies of stigma management include "acting like a straight"、"hiding the feminine"、"discrimination against gay and female"and "keep distance with other member".The research conclusion shows "it’s important to enforce the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in our society."
中文部份
王宗吉(譯)(2000)。運動社會學。臺北市:洪葉文化。(NixonⅡ, H. L., & Frey J. H., 1998)
王家豪(2002)。娘娘腔男同性戀者的社會處境及其自我認同。未出版碩士 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王雅各(1999)。台灣男同志平權運動史。臺北市︰開心陽光。
江明親(譯)(2003)。性別多樣化-彩繪性別光譜。臺北市:書林。
(Vanessa Baird, 2003)
江思穎(2003)。基督男同志生命故事之敘說─信仰與性傾向衝突的認同歷
程。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呂建宏(2006)。青少年運動團隊中女同志性認定及與隊友互動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李美枝、鐘秋玉(1996)。性別與性別角色析論。本土心裡學研究,6,
267。
林本蕙(2003)。高中生男同志認同歷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
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芳玫、張晉芬(2003)。性別社會學。載於瞿海源、王振寰(主編),社會
學與台灣社會(精簡版)(頁199-238)。臺北市:巨流。
林文剛(1998)。卡拉OK在身分認同構成中的模糊特性。新聞學研究,56,
65-83。
林鶴玲(2002)。新聞報導中的男性形象。載於謝臥龍(主編),性別:解讀
與跨越(頁157-171)。臺北市:五南。
吳幸珍(2003)。性別教育外一章-三個國中女同性戀學生的故事。未出版碩
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振邦(2003)。先報告班長,再成為男人?─國片軍教電影的變遷與性別論 述。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臺北縣。
吳庶任(譯)(1996)。為何男人憎恨女人。臺北市:正中。(Adam
Jukes, 1993)
邱珍琬(2002)。青少年男同志認同過程與實際。彰化師大輔導學報,23,
77-107。
邱珍琬(2004)。青少年女同志認同過程、助力與阻力。兩性平等教育學術研
討會論文集(頁213-232)。高雄縣:樹德科技大學。
周華山(1995)。同志論。香港:香港同志研究社。
社團法人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2005)。臺北同志公民運動-認識同志手
冊。臺北市:社團法人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
洪素珍,賴杞豐(2004)。掙扎與超越─一位男同志生命歷程。載於謝臥龍
(主編),霓虹國度中同志的隱現與操演(頁135-155)。臺北市,唐山。
洪雅琴(1997)。女同性戀者性取向認同發展歷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施毓琳(2004)。男同志教師性傾向認同歷程與教育職場的生存策略。未出版
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商雅婷(2006)。運動性別意識、過去接觸經驗與對同性戀運動選手態度之預
測。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臺中市。
畢恆達(2003)。男同性戀與父母:現身的考量、策略、時機與結果。女學學
誌:婦女與性別研究,15,37-78。
畢恆達(2004)。空間就是性別。臺北市:心靈工坊。
畢恆達、洪文龍(2006)。GQ男人在發燒。臺北市:女書文化。
陳杏之(1999)。社會化。載於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
(頁69-88)。臺北:巨流。
陳嘉鴻(2007)。鬆動霸權式男性氣概:以男性瑜伽參與之敘說為例。未出版
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陳嘉瑋(1996)。同性戀傾向青少年的輔導。諮商與輔導,126,21-24。
陳麗如(2000)。她們的故事:七個女同志的認同歷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
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張小虹(2000)。女同志理論:性/別與性慾取向。載於顧燕翎(主編),女
性主義理論與流派(頁243~268)。臺北市:女書文化。
張娟芬(譯)(1997)。同女出走。臺北市:女書文化。(C. Calhoun,
1997)
張銘峰(2002)。彩虹國度之情慾研究─以中年男同志為例。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黃瑞琴(1999)。質性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心理。
黃郁婷(2005)。運動閱聽人性別意識型態之研究-以第20屆亞洲女子籃球
錦標賽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大學,桃園縣。
楊巧玲(2002)。學校中性別差別待遇體驗之分析。載於謝臥龍(主編),性
別平等教育—探就與實踐(頁381-399)。臺北市:五南。
喀飛、王蘋(2000)。同志人權。載於陳俊宏(主編),兩千年之人權在台灣
(頁139-146)。臺北市:台灣人權促進會。
彭懷真(1994)。社會學概論。臺北市:洪葉。
彭懷真(1996)。男性角色的變遷與困境。現代化研究,7,16-26。
葉至誠(1997)。蛻變的社會-社會變遷的理論與現況。臺北市:洪葉文化。
葉紹國(1986)。大學生的女性角色態度與相關因素之研究。臺北市:台大人
口研究中心婦女研究室。
劉安真(2001)。「女同志」性認同形成歷程與污名處理之分析研究。未出版
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劉安真,程小蘋,劉淑慧(2004)。現身或隱藏:女同志的污名處理。載於謝
臥龍(主編),霓虹國度中同志的隱現與操演(頁63-98)。臺北市,唐
山。
劉仲冬(1998)。女性醫療社會學。臺北市:女書文化。
劉秀娟(1998)。兩性關係與教育。臺北市:揚智。
劉泗翰(譯)(2004)。性/別—多元時代的性別角力。臺北市,書林。(R.
W. Connell, 2004)
劉達臨(2001)。性的歷史。臺北市:商務。
劉建台、林宗德(譯)(2003)。男子氣概的當代觀點。臺北市:女書文化。
(Kenneth Clatterbaugh, 1997)
陳宜倩(2007)。性/性慾特質、隱私權與同志人權—評析LAWRENCE V.
TEXAS一案判決。載於焦興鎧(主編),美國最高法院重要判決之研究:
2000~2003(頁151-188)。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陳建涵(2003)。「看見」同志運動-同志團體的多元發展與參政。未出版碩
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陳難能(譯)(2003)。20世紀性史。臺北市:智慧事業體有限公司。
(Angus McLaren, 2003)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黎亮吟(1993)。同性之愛,愛什麼?。載於王桂花(主編),中國人的同性戀(頁13-20)。臺北市:張老師出版社。
廖美貞(2004)。女同志球聚空間之形塑。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
學,臺北市。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顧愛如(1993)。住宅空間使用的性別差異:三個家庭空間的個案經驗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淡江大學,臺北縣。
賴麒中(1998)。性傾向與就業歧視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
學,臺北市。
賴鈺麟(2002)。台灣同志運動與同志諮詢熱線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
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鍾兆佳(2002)。運動場上的彩虹足跡:以女同志球聚與「雷斯盃」為例。未
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蕭湘文(2000)。閱讀同性戀漫畫與性認同關聯性研究。民意研究季刊,
212,89-111。
釋俊明(2006)。男同志認同歷程之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
學,高雄市。
英文部分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1975). Minutes of the
council of representatives. American Psychologist, 30,
620-651.
Angrosino, M. V. (1989). Documents of interaction:
Biography, autobiography, and life history in social
science perspective. Gainesville, FL: University of
Florida Press.
Bandura, A. (1989). Human agency in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American Psychology, 44(9), 1175-1184.
Birrell, S. & Cole, C. L. (1990). Double fault: Renee
richards and the construction and naturalization of
difference. Sociology of Sport Journal, 7 (1), 1-21.
Cass, V. (1979). Homosexual identity formation: A
theoretical model. Journal of Homosexuality, 4, 219-235.
Cass, V. (1996). Sexual orientation identity formation: A
western phenomenon. In R. P. Cabau & T. S. Stein
(Eds.), Textbook of homosexuality and mental health (
pp. 227-251).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iatric
Press.
Connell, R. W. (1995). Masculinities.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Coakley, J. (1990). Sport in society: Issues and
controversies (4th ed.). St Louis: Times Mirror/ Mosby
College Publishing.
Curry, T. J. (1991). Fraternal bonding in the locker room:
A profeminist analysis of talk about competition and
women. Sociology of Sport Journal, 8 (2), 119-135.
Dundes, A. (1985). The American game of “smear the queer ”
and the homosexual component of male competitive sport
and warfare. Journal of Psychoanalytic Anthropology, 8,
115-129.
Grotevant, H. D., Bosma, H. A., De Levita, D. J., &
Graafsma, T. L. G. (1994).Introduction. In H. A. Bosma,
T. L. G. Graafsma, H. D Grotevant, D. J. De Levita
(Eds.), Identity and development: An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pp.1-20).CA: Sage.
Goffman, E. (1963). Stigma: Notes on the management of
spoiled identity.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Inc.
Hekma, G. (1998). As long as they don’t make an issue of
it....gay men and lesbians in organised sports in the
Netherlands. Journal of Homosexuality, 35 (1), 1-23.
Herek, G. M. (2000). Homosexuality. In A. E. Kazdin (Ed.),
Encyclopedia of psychology (pp. 149-153).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ock, R. A., & Curry, J. F. (1983). Sex role identification
of normal adolescent males and females as related to
school achievement.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12, 461-470.
Klein, Michael. (1990). The macho world of sport-A
forgotten realm? Some introductory remarks.
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the Sociology of Sport, 25,
175-184.
Messner, M. A. (1992). Power at play:sports and the
problem of masculinity. Boston: Beacon Press.
Palkovitz, R. (1984). Parental attitudes and fathers’
interactions with their 5-month-old infant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 1054-1060.
Pronger, B. (1990). The arena of masculinity: Sports,
homosexuality, and the meaning of sex.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Rothblum, E. D. (2000). Somewhere in Des Moines or San
Antonio: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on lesbian, gay, and
bisexual mental health. In Ruperto Perez, Kurt DeBord,
and Kathleen Bieschke (Eds.), Handbook of counseling
and therapy with lesbians, gays, and bisexuals (pp. 57-
79).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Russell, G. (1978). The father role and its relation to
masculinity, femininity, and androgyny. Child
Development, 49, 1174-1181.
Shidlo, A. (1994). Internal homophobia: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issues in measurement. In B. Greene & G. M. Herek (Eds.), Lesbian and gay psychology: Theory , 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pp. 176-205). Thousand Oaks,
CA: Sage.
Smart, L., & Wegner, D. M. (2000). The hidden costs of
hidden stigma. In T. F. Heatherton, R. E. Kleck, M. R.
Hebl, & J. G. Hull (Eds.),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stigma (pp. 220-242).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Stephen, J., Fraser, E., & Marcia, J. E. (1992). Moratorium-
achievement (mama) cycles in lifespan identity
development: Value orientations and reasoning system
correlates. Journal of Adolescence, 15, 283-300.
Warren, C. (1980). Homosexuality and stigma. In J. Marmor
(Ed.), Homosexual behavior: A modern reappraisal (pp.
123-141). New York: Basic B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