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廖天雄
Liao, Tien Hsiung
論文名稱: 說一切有部魔思想研究
The Study of Sarvastivada Māra Theory
指導教授: 李幸玲
Lee, Hsing-L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19
畢業學年度: 10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7
中文關鍵詞: 說一切有部《大毘婆沙論》《順正理論》解脫論
英文關鍵詞: Māra, Sarvāsti-vāda, Abhidharma Mahāvibhāṣā Śāstra, Nyāyānusāriṇī, Liberation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1900120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70下載:2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眾賢《順正理論》總結了《大毘婆沙論》的觀點並且有意識的與世親《俱舍論》對話,為目前漢譯佛典中關於說一切有部相當重要的論書,而《順正理論》如何回應經部的挑戰,進而蛻變為新有部。魔思想在部派時期演變為四魔,有部論師提出四魔體系的原因,在於揭示解脫論上可能遭遇的困難,本文以魔與說一切有部為考察對象,目的在於展示說一切有部在部派時期面對其他部派的挑戰,如何建構自身的解脫理論體系。
    魔思想的發展是相當長遠的一段歷程,在說一切有部提出四魔之前,佛教及印度傳統宗教如何理解魔?佛教的魔相較於吠陀經中的魔,佛教更強調魔對於修行的障礙,但要到部派時期魔才有明確的定義。說一切有部對魔的定義為:斷慧命的天、煩惱、五蘊、死,在這樣的定義下,魔與解脫論有相當大的關係,為修行人都會遭遇到的障礙,而這樣的障礙不是以超自然的力量驅除,而是以修行人自身對於佛法的正知見,及佛教的工夫修為才能夠漸次伏除。
    本文從對治與嬈亂的角度梳理說一切有部的魔思想,並且與天主教比較。天主教對於魔的理解近於佛教中的天魔,為實際存在的眾生,雖然神學中認為人天生帶有七原罪,中世紀也將七原罪配以相關的七位惡魔,但在聖經中並未見到原罪與魔的關係,據此認為天主教的魔還是類似佛教的天魔,要透過神職人員進行儀式才能將魔遣除。透過宗教比較可以看到不同宗教傳統魔思想也有相當的不同,佛教認為解脫要靠自身的努力,天主教認為要信靠上帝便可得救,因此在驅魔的理論背景就有根本的不同。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show the stymie in the path of Buddhism liberation. Hermeneutics used in this thesis for analyzing text forming process. The material focuses on Sarvāsti-vāda theory particular Nyāyānusāriṇī because of it inherit Abhidharma Mahāvibhāṣā Śāstra answer the critique from Abhidharma-kośa-bhāṣya. The results revealed Buddhism Māra did not only a symbol of evil; it contains a substantial function for reminding Buddhist what the stymie is and provide multiple methods to conquer it. Compare to Catholic exorcism, Buddism focuses on contemplative practice rather than a ritual. The study shows the multifaceted of Buddhism Māra and how Buddhism how to conquer them.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一、研究動機 1 二、研究目的 5 第二節 前人研究 6 一、魔的研究 6 二、與說一切有部相關的研究成果 11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16 一、研究範圍 16 二、研究方法 18 第二章 佛教魔思想的溯源與轉化 23 第一節 吠陀時期的魔思想 23 一、吠陀時期魔的定義與種類 25 二、吠陀時期魔的性質 29 第二節 佛教對魔思想的吸收與轉化 32 一、佛教的世界觀 33 二、吠陀時期之魔在佛教的位置與功能 38 第三節 一魔到四魔衍變 41 一、魔在佛典中的定義 41 二、四魔分類評議 48 第四節 小結 53 第三章 魔對佛教修行的障礙 55 第一節 眾生對修行的嬈亂 55 一、天魔與魔軍 55 二、外道 60 第二節 煩惱如何成魔 65 一、煩惱的內容 66 二、煩惱的障礙與傷害 70 第三節 生死結縛之魔 75 一、五蘊魔 75 二、死魔 79 第四節 小結 85 第四章 佛教的降魔方法 87 第一節 修行與伏魔的關係 87 一、從佛陀成道看伏魔的方法 88 二、從四諦與三學看降魔的方法 90 第二節 不同「魔」的對治方法 98 一、對治外境之魔的方法(天子魔、眾生) 98 二、對治根源自身之魔的方法(煩惱魔、蘊魔、死魔) 107 第三節 附魔、驅魔:與天主教的伏魔方法比較 113 一、天主教中惡魔的侵擾 113 二、與佛教魔思想的比較 117 三、附魔與鬼病 124 第四節 小結 130 第五章 結論 133 參考文獻 137 表目次 表格 1各經論魔的名數 52 表格 2 經論中佛陀降魔的方法 86 表格 3說一切有部與天主教魔的比較 129 表格 4思高版與和合版聖經譯詞對照 129

    一、古典文獻

    (一)佛典

    〔吳〕支謙譯:《撰集百緣經》(CBETA, T04, no. 200)。
    〔吳〕維祇難譯:《法句經》(CBETA, T04, no. 210)。
    〔西晉〕法炬、法立譯:《法句譬喻經》(CBETA, T04, no. 211)。
    〔北涼〕天竺沙門浮陀跋摩共道泰譯:《阿毘曇毘婆沙論》(CBETA, T28, no. 1546)。
    〔北涼〕馬鳴著,曇無讖譯:《佛所行讚》(CBETA, T04, no. 192)。
    〔北魏〕吉迦夜、曇曜譯:《雜寶藏經》(CBETA, T04, no. 203)。
    〔姚秦〕弗若多羅、鳩摩羅什譯:《十誦律》(CBETA, T23, no. 1435)
    〔姚秦〕佛陀耶舍、竺佛念譯:《長阿含經》 (CBETA, T01, no. 1)。
    〔姚秦〕竺佛念譯:《出曜經》(CBETA, T04, no. 212)。
    〔姚秦〕鳩摩羅什譯:《佛說阿彌陀經》 (CBETA, T12, no. 366)。
    〔姚秦〕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CBETA, T09, no. 262)。
    〔姚秦〕鳩摩羅什譯:《維摩詰所說經》(CBETA, T14, no. 475)。
    〔姚秦〕龍樹著,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卷2,(CBETA, T25, no. 1509)。
    〔東晉〕佛馱跋陀羅譯:《大方廣佛華嚴經》 (CBETA, T10, no. 279)。
    〔東晉〕法顯譯:《大般涅槃經》(CBETA, T01, no. 7)。
    〔東晉〕僧伽提婆譯:《中阿含經》(CBETA, T01, no. 26)。
    〔東晉〕僧伽提婆譯:《增壹阿含經》(CBETA, T02, no. 125)。
    〔東晉〕僧迦提婆譯:《中阿含經》(CBETA, T01, no. 26)。
    〔劉宋〕求那拔陀羅譯:《雜阿含經》 (CBETA, T02, no. 99)。
    〔陳〕真諦譯:《婆藪槃豆法師傳》(CBETA, T50, no. 2049)。
    〔隋〕闍那崛多譯:《佛本行集經》,(CBETA, T03, no. 190)。
    [唐]玄奘譯:《阿毘達磨品類足論》(CBETA, T26, no. 1542)。
    [唐]玄奘譯:《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CBETA, T26, no. 1536)。
    [唐]普光:《俱舍論記》 (CBETA, T41, no. 1821)。
    [唐]慧琳:《一切經音義》 (CBETA, T54, no. 2128)。
    [唐]禮言:《梵語雜名》 (CBETA, T54, no. 2135)。
    〔唐〕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CBETA, T27, no. 1545)。
    〔唐〕玄奘譯:《阿毘達磨發智論》 (CBETA, T26, no. 1544)。
    〔唐〕玄奘譯:《阿毘達磨順正理論》 (CBETA, T29, no. 1562)。
    〔唐〕玄奘譯:《異部宗輪論》(CBETA, T49, no. 2031)。
    〔唐〕玄奘譯:《瑜伽師地論》 (CBETA, T30, no. 1579)。
    〔唐〕玄奘譯:《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CBETA, T14, no. 450)。
    〔唐〕般剌蜜帝譯:《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9(CBETA, T19, no. 945)。
    〔唐〕圓測著:《解深密經疏》 (CBETA, X21, no. 369)。
    〔唐〕實叉難陀譯:《地藏菩薩本願經》 (CBETA, T13, no. 412)。
    〔唐〕輸波迦羅奉譯:《蘇婆呼童子請問經》(CBETA, T18, no. 895)。
    〔後漢〕支曜譯:《阿那律八念經》(CBETA, T01, no. 46)。
    [南宋]法雲:《翻譯名義集》 (CBETA, T54, no. 2131)。
    失譯:《別譯雜阿含經》(CBETA, T02, no. 100)。
    佛音:《清淨道論》(CBETA, N67, no. 35)。

    (二)其他古典文獻

    《禮記》,《斷句十三經經文》(臺北市:臺灣開明,1991年)。
    〔清〕陳廷敬等編:《康熙字典》(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吳雅凌:《神譜箋釋》(北京:華夏出版社,2010年7月)。
    思高聖經(臺北:佳播企業,2017年1月)。
    黃寶生譯:《奧義書》(臺北:自由之丘,2017年10月)。
    Ralph T. H. Griffith,The Hymns of the Rigveda(Benares: E.J. Lazarus and Co).

    二、近人研究

    (一)專書

    1、中文文獻

    [法]弗朗索瓦.高提耶(Francois Gautier)著:《被誤解的印度大歷史》,(臺北:本事出版,2018年6月)。
    〔日〕木村泰賢著。釋演培譯:《小乘佛教思想論》(臺北:天華出版社,2013年4月)。
    〔日〕水野弘元:《佛典成立史》(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17年1月)。
    〔日〕水野弘元:《佛教教理研究》(臺北:法鼓文化事業,2013年3月)。
    〔日〕平川彰:《印度佛教史》(臺北:商周出版,2004年12月)。
    〔日〕赤沼智善:《印度固有名詞辭典》(東京:法藏館,1979年),頁39-41。
    〔日〕高楠順次郎、木村泰賢著;釋依觀譯:《印度哲學宗教史》(新北市:臺灣商務,2017年3月)。
    〔印〕Majumdar等著;李志夫譯:《印度通史》(臺北:國立編譯館,1981年12月),頁34。
    〔法〕馬克.布洛赫(Marc Bloch)著;張旭山譯:《國王神跡》(北京:商務印書館,2018年)。
    〔美〕太史文:《《十王經》與中國中世紀佛教冥界的形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12月)
    〔美〕理查德·E.帕爾默(Richard E.Palmer):《詮釋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年3月)。
    〔義〕加俾額爾.阿摩特(Gabriele Amorth)著;王念祖譯:《驅魔師:梵蒂岡首席驅魔師的真實自述》(臺北:啟示出版,2017年)。
    〔德〕伽達默爾:《真理與方法》(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年)。
    中國佛教協會編:《中國佛教》第三輯(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89年5月)。
    主教團禮儀委員會:《驅邪禮典》(臺北:主教團秘書處,2001年)。
    任繼愈主編:《宗教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年8月)。
    印順:《戒律學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8月)。
    印順:《性空學探源》(新竹縣:正聞出版社,1992年4月)。
    印順:《原始佛教之集成》(新竹縣:正聞出版社,2010年9月)。
    印順:《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10月)。
    印順:《雜阿含經會編》(北經:中華書局,2013年8月)
    呂澂:《印度佛學源流略論》(臺北:大千出版社,2011年,9月)。
    巫白慧:《印度哲學-吠陀經探義和奧義書解析》(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年12月)。
    李世代等執行編輯; 行政院衛生署主編:《國際疾病分類標準第十版(ICD-10)》(臺北:行政院衛生署,1997年),頁362。
    杜繼文主編《佛教史》(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
    季羨林主編:《印度古代文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8月)。
    林太:《梨俱吠陀精讀》(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12月)。
    金克木:《梵語文學史》(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9月)。
    奎格.史蒂芬森(Craig E. Stephenson)著;吳菲菲譯:《附身-榮格的比較心靈解剖學》(臺北:心靈工坊,2017年7月)。
    惟善:《說一切有部之禪定論研究:以梵文《俱舍論》 及其梵漢注釋為基礎》(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5月)
    曹彥:《《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實有觀念研究》(湖北:武漢大學出版社,2014年11月)。
    黃俊威:《無我與輪迴》(中壢:圓光出版社,1995年)
    慈怡主編:《佛光大辭典》(高雄:佛光文化,2015年1月)。
    楊白衣:〈俱舍要義〉,《現代佛學學術叢刊第22冊(俱舍論研究上)》(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二月) 頁138。

    2、外文文獻

    Arthur Anthony Macdonell, Vedic Mythology,( India:Motilal Banarsidass, April 1995).
    Brain P. Levack, The Devel Within(New Haven:Yale University,2013)
    Charles Rockwell Lanman, Atharvaveda(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1905 )
    John Milton, Paradise Lost, (California: CreateSpace Independent Publishing Platform ,2016)
    Monier William,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0).
    Ward, C. A.(1980). Spirit possession and mental health : A psycho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 Human Relations, 33(3)

    (二)學報/期刊

    1、中文文獻

    〔日〕水野弘元:〈《長阿含經》研究〉《佛光大藏經・阿含部・附錄》網址:http://etext.fgs.org.tw/search01.aspx?index=1
    李世傑:〈「說一切有部」的業力論〉《佛光學報》第3期(1978年8月),頁39-49。
    李世傑:〈原始佛教資料論〉《佛光大藏經・阿含部・附錄》網址:http://etext.fgs.org.tw/search01.aspx?index=1
    周柔含:〈《婆沙論》三譯本及其成立〉《臺大佛學研究》第十五期(2008年6月)。
    周柔含:〈心不相應行「得法」之研究〉《法鼓佛學學報》第十期(2012年),頁1-51。
    周柔含:〈四無量心初探〉《正觀雜誌》第16期(2001年3月),頁93-127。
    周柔含:〈說一切有部的斷惑理論〉《法鼓佛學學報》第四期(2009年),頁1 – 45。
    林福神:〈有部思想的特色與業力觀(上)〉《中國佛教》第32期9/10卷(1988年10月),頁28-34。
    林福神:〈有部思想的特色與業力觀(下)〉《中國佛教》第32期11卷(1988年10月),頁25-30。
    陳世賢:〈世親、眾賢對「三世實有」思想所據「認識條件」的論辯〉《正觀》第42期(2007年9月),頁135-187。
    蘇錦坤:〈再探漢巴文獻的〈比丘尼相應〉--馬德偉教授〈《別譯雜阿含經》的比丘尼相應〉一文的回應〉《正觀》第51期(2009年12月),頁5-34。
    釋大田:〈《俱舍論》解脫道的一些省思〉《法光雜誌》第175期(2004年4月),頁1-3。
    釋慧敏:〈佛教修行體系之身心觀〉《法鼓人文學報》第二期(2005年12月),頁64-83。

    2、外文文獻

    〔日〕三友健容:〈プドガラ輪廻論と有部業論との一考察〉《大崎学報》第25期(1970年07月),頁299-312。
    〔日〕三友健容:〈説一切有部の成立〉,《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41卷第1號(1996年),頁1-11。
    〔日〕大野榮人:〈仏教における「魔」の考察〉《愛知学院大学文学部紀要》第 20期(愛知縣:愛知学院大学文学会,1990年),頁427-413。
    〔日〕平沢一:〈《順正理論》における有漏道断惑の対論〉《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三十八巻第二號(1990年3月),頁743-749。
    〔日〕平沢一:〈断惑の実践と心不相応行法「得」との関係〉《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2期第二號(1984年)頁911-914。
    〔日〕田端哲哉:〈順正理論における経主〉《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1期1卷(1982年12月),頁316-319;那須円照:〈『順正理論』弁業品における衆賢の外教批判〉《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47期2卷(1999年3月),頁894-890。
    〔日〕吉元信行:〈三世実有説再考:法体恒有〉,《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7卷第2號(1989年),頁915-910。
    〔日〕吉瀬勝:〈阿毘達磨順正理論に於ける禅定〉《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2期1卷(1973年),頁351-354;平沢一:〈順正理論における有漏道断惑の対論〉《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8期2卷(1990年3月),頁744-749。
    〔日〕那須円照:〈『順正理論』における無表をめぐる論争 : 経量部の無表仮有説〉《宗教研究》 第82期4卷(2009年),頁 1156-1157;三友健容:〈アビダルマ仏教における無表業論の展開〉《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6期2卷(1978年),頁875-879。
    〔日〕岩井昌悟:〈マーラの變容〉《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58期1卷(東京:日本印度学仏教学会,2009年),頁364-359。
    〔日〕青原令知,若原雄昭,武田宏道,那須良彦:〈説一切有部思想史の文献学的考察〉,《佛教文化研究所紀要》第 53期(2015年3月),頁1-28。
    〔日〕青原令知:〈『順正理論』における有の体系〉《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4期2卷(1986年),頁765-768。
    〔日〕清水俊史:〈説一切有部における与果と得〉《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62期(2014年3月),頁1199-1205。
    〔日〕清水俊史:〈説一切有部における業果の理論〉《インド学チベット学研究》第18期(2014年),頁83-102。
    B. P. Radhakrishna,“ Holocene Chronology and Indian Pre-History”Journal of Geological Society of Indian ,51.2(Feb.1998):134-135
    Bingenheimer, Marcus(馬德偉), The Bhiksunī Saṃyukta in the Shorter Chinese Saṃyukta Agama, Buddhist Studies Review, v.25 n.1(2008),p.5-26.
    James W Boyd, “Symbols of Evil in Buddhism”,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31.1(1971):63-75.

    (三)會議論文

    黃俊威:〈有關說一切有部的「三世實有、法體恆存」的論諍〉,《華梵大學第七屆儒佛會通暨文化哲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縣:華梵大學哲學系,2003年9月),頁351-362。
    蔡奇林:〈《漢譯南傳大藏經‧相應部》譯文的若干問題-兼談語言文獻學對佛教學研究的眾要性〉)(臺南:阿含經及巴利佛典的翻譯與教學綜合研討會,2003年11月30)。
    蔡耀明:〈思考由生死輪迴引發的住地遷移—以《不增不減經》為主要依據的世界觀〉《人間佛教的當今態勢與未來走向」海峽兩岸學術研討會,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主辦,2009年3月24日頁263-274。
    釋有信〈四諦現觀之略探──以《大毘婆沙論》及《清淨道論》為主〉《福嚴佛學院第九屆學生論文集(上冊)》(新竹市:福嚴佛學院,2002年6月),頁185 – 222。
    釋戒祥:〈止觀對治禪病的研究 —— 以天臺《小止觀》為主〉,《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臺北:華嚴專宗學院,2013年),頁1-58。
    釋開仁:〈初探四無量心的修行方法與次第〉《福嚴佛學院第八屆初級部學生論文集》(新竹:福嚴佛學院,1999年6月),頁683 – 706。
    釋德範:〈《雜阿含經》「魔」的探微〉,《宗教與心靈改革研討會》(高雄:道德院,1997年)

    三、學位論文

    (一)碩士論文

    李綺玟:《《楞嚴經》中五十陰魔生、住、異、滅相狀考述》(臺北: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施湘雲:《敦煌壁畫與變文的降魔主題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黃慧禎:《《相應部.魔相應》譯註與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2002年)。
    廖少華:《四無量心思想之研究-以早期說一切有部阿毘達磨為中心》(臺北: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1月)。
    蔡旻芳:《明末註疏對《楞嚴經》「五十陰魔」之研究》(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簡汝恩:《從煩惱到解脫──《唯識三十頌》心所與意義治療學的對話》(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2015年)。
    釋宗平(許暖宜):《無表業、無表色與無表戒之研究─以說一切有部的論書為中心》(嘉義:南華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釋覺宏:《四無量心於說一切有部解脫次第的意義與作用——以三本漢譯《婆沙論》為主》(臺北: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碩士論文,2015年1月)。
    Michael David Nichols, “Malleable Māra: the Transformations of a Buddhist Symbol of Evil”( M.A. thesis , Miami University,2004)

    (二)博士論文

    高穎:《《大毘婆沙論》修心思想研究》(四川:成都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年3月)。
    陳世賢:《「法體」與「時間」關係之研究——以《俱舍論》與《順正理論》對「三世實有」之論辯為主》(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2008年)。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