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楊語庭 |
---|---|
論文名稱: |
《內化與形塑》我的音樂創作理念與實踐 |
指導教授: | 柯芳隆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音樂學系 Department of Music |
論文出版年: | 2014 |
畢業學年度: | 10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05 |
中文關鍵詞: | 內化 、形塑 、音色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01 下載:1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音樂的創作是抽象且具靈性的,是作曲家表達內在情感及外在感知的媒介,藉由音樂傳達給聽眾。然而創作是個漫長的歷程,如何將豐沛的感受及對事物的情愫轉化成樂念,是無止盡的學習道路。大多作曲家經由模仿他人而起,先學會技法、熟練手法,進而將抽象情感幻化成為音符,但單純的模仿對於創作者而言,是不足以表達自身情感的,故筆者將學習技法的過程稱為「內化」,內化並賦予自身的思想後,經由活化,漸漸「形塑」出自己的音樂語彙,以此醞釀出每一首不同樣貌的作品。
許多作曲家均認為音樂創作是一種賦予「時間成為有機體生命」的藝術,每一個時間點所碰撞出來的聲響,須經由仔細的設計及思考,而對筆者現階段創作而言,「音色」正是其中極為重要且著重的層面,故本論文第一章以探究音樂創作的根本及研究動機作為前言,第二章則是探討及分析音色的可能性,分別以「點描音樂的語法」與「音色素材的建構」以及「音響組合的展現」論述之。
第三章為筆者的音樂創作過程,對於「音色」的嘗試與運用,如何將第二章節的分析,經由內化並融入筆者想法,透過不同編制的四首作品呈現之,《雨落》為中提琴與鋼琴二重奏、《丑神》為女高音、長笛、單簧管、打擊與大提琴五重奏、《老鼠仔》為混聲四部合唱與鋼琴、《蝶舞》為兩管編制管弦樂團,以這四首作品形塑出筆者的樂念。第四章以研究心得及感想作為結語,並思考未來創作方向的可能性。
摘要:內化、形塑、音色
外文書目
Stockhausen, Karlheinz. Stockhausen on Music: Lecture and Interview compiled by
Robin Maconie. London: Marion Boyars Publishers Limited, 2000.
Ligeti, György. György Ligeti in conversation. London: Eulenberg, 1983.
Schoenberg, Arnold. Style and Idea. Trands. D. Newlin. London: Williams and
Norgate, 1951.
中文書目
潘皇龍。《讓我們來欣賞現代音樂》。台北:全音樂譜出版社,1987。
潘皇龍。《現代音樂的焦點》。台北:全音樂譜出版社,1999。
潘世姬。〈阿諾.荀貝格—尋找十二音列的和聲及曲式統一性(上)〉。《藝術評論》。 第六期,台北:國立台北藝術大學,1995)。
潘世姬。〈阿諾.荀貝格—尋找十二音列的和聲及曲式統一性(下)〉。《藝術評論》。 第六期,台北:國立台北藝術大學,1995)。
陳鴻鋒。《利蓋蒂結構思維研究》。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7。
中文期刊
嚴福榮。〈潘德瑞茨基《廣島殉難者的輓歌》中音響技法的探詢〉,關渡音樂學刊,
第三期。台北: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學院,2005年。頁149-184。
潘皇龍。〈音響意境音樂創作的理念〉。《藝術評論》,第六期(1995)。頁117-136。
中文論文
陳羿婷。〈以節奏脈動、音響及美學觀點來探討自我學習歷程〉。國立台灣師範大 學碩士論文,2013。
李若瑜。〈音樂「陌生化」與《狂想曲》、《對話遊戲》、《重生》的創作理念〉。國 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3。
張譽馨。〈我的音樂創作理念-「音樂母語」的應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