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蔡春美
Tsai, Chun Mei
論文名稱: 一位衛生教育工作者的實踐知識與反思:用愛滋潤我的生命
The Practical Knowledge of a Health Educator in HIV/AIDS education
指導教授: 吳就君
Wu, Chew-Chung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Health Promo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22
中文關鍵詞: 行動研究實踐知識敘說研究自我研究愛滋教育
英文關鍵詞: action research, practical knowledge, narrative, auto- ethnography, HIV/AIDS educait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77下載:9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我在從事愛滋教育工作經驗中,學習而來的衛生教育實踐知識,並描述實踐知識的發展歷程,及檢視我抱持的衛生教育知識視框及價值信念。
    本研究採用的是行動研究的方法,以敘說的方式描寫、批判、反思、回觀我在這五年工作的行動歷程與經驗。從紀錄的事件內容或對我有重要意義的對話中,探尋當時我的情緒、想法及我的類似過去生活與學習經驗,或是我形成的價值觀,再後設、回觀事件的脈絡,並反映實務經驗的意義,最後歸納我學習到的實踐知識。
    這五年走下來,從不同的教育宣導方式及與不同教育宣導目標對象的互動經驗,衝擊我對衛生教育原有的視框,解構再建構,型塑我許多的實踐知識與理念。我的行動歷程從我自認是專家卻尷尬不知道怎麼做(像是個尷尬的生手),到戰戰兢兢的尋找一種標準的、好的做法(像是個焦慮的新手),到變成學習者做做看錯了再說(像是個萌芽的黑手),到發展新的工作模式有信心的做(像是個新生的舵手),最後到不知為何而做(像是個衝突的射手)。
    行動歷程中我看見:第一,衛生教育可再多增加社會學及人類學的眼光及人在情境中的觀點,並觸及對社會多元文化的瞭解。第二,與感染者的服務與互動經驗,讓我在專業位置上有了位移,放低自己成為教育者及助人者的位置,可以增強目標對象的權能。第三,我的衛生教育理念不再以規訓、倡導為首要目的,也不再著重教學活動必須有許多教學技巧,而是先與目標群體建立關係,瞭解他們的次文化,再一起和目標群體尋找接下來的方向及介入時機與策略。第四,教育的現場千變萬化,不能全然地仰賴事先預測及準備的標準化工具和教案,教學者應該可以隨時保持彈性及情境的敏感度,時時檢視自己的主體經驗及價值觀。第五,我和「被教育者」在教育歷程中彼此無時無刻教育著對方,看見彼此的主體性。第六,教學者的立場是在學習者需求之下,協助學習者接受與理解學習者想知道的,並作為資訊提供者。第七,衛生教育工作者應能不迷失在實證典範的洪流中,建立在地化、行動化的衛生教育模式。第八,教學者保持與其他教學工作者的交流與分享,可以隨時檢視自己的教學信念及分享彼此的教學經驗。第九,愛滋教育運用肢體潛能、經驗式的教學法,著重教學中的情境因素,可以更瞭解目標對象的價值觀。第十,愛滋教育應從如何與感染者建立和平共處的生活空間談起,並從生命意義著手。
    我的行動經驗的處遇也反映出我在公務體系、衛生教育專業位置、愛滋領域次文化、衛生教育在衛生行政的處境。公務體系重視的是階級制度的權威,及權力結構內的人和。衛生教育在重行政輕實務、以大量快速及行銷策略為主的衛生行政體系中,逐漸轉變至夾縫中求生存的位置。愛滋次文化中,感染者與愛滋工作者,容易因情境因素,陷入兩難症狀或噤聲中。
    最後我以「從公主脫掉高跟鞋開始」的故事作為本論文的結尾,用高跟鞋隱喻專業的位置及權力,用宮廷代表我所處的境遇文化,期待增加自發性想像的空間及未來的行動力。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ere: 1) to explore the practical knowledge of health education that I learnt from practical HIV/AIDS education experience; 2) to describe the developmental process of that practical knowledge; 3) to review the health education framework and value system what I hold.
    Action research and narrative method were used in this study. I depicted, criticized, and self-examined the practical working experience that I documented in event records, diaries, and other documents. I probed what I felt and thought when those things happened, and sought for any relevant prior learning and living experience. Finally, I adopted a meta-position to reflect the meaning of the situation, deconstructed and reframed the value system and then formed the practical knowledge.
    The action process that I experience in five-years HIV/AIDS education was as follows: 1) I was a professional health educators, but I was embarrassed to talk about ‘sex’; 2) the real education situation was not like my previous training, so I was anxious to find a new standard educational model; 3) I made relationships with target groups, and become a learner to understand their subcultures; 4) I had a new educational model and value system, I was a helper-professional; 5) I lost my position because of my working institute was de-activated.
    The practical knowledge what I learned was: 1) Health education is an action process and holistic model, not just focus on ‘the unique health behavior’ and/or cross evidence-based survey; 2) The ‘position shift of professional’ was contributive to re-understand what I am advocating and empowering the target group for whom I am working; 3) Health education is about working with target groups, to find the intervention time and strategies for their usual method to help them cultivate health behavior, rather than regulating, moralities and blaming victims, or just teaching-process or teaching activities; 4) any education program which includes body-experience and situational factors is a better way to understand and review the target groups’ value system; 5) There is no standard teaching model to fit anyone and any place, so the educator must be more sensitive to what happens between educator and learner, and focus on the subje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other.
    Conclusion: I described my experience into a metaphor story: ‘a princes with a high heel shoes’.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研究目的 6 第三節 我的研究位置 7 第四節 重要名詞釋意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衛生教育的哲理及理論基礎 9 第二節 自我研究文獻 20 第三節 關於實踐知識 2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9 第一節 行動研究 29 第二節 敘說取向的方式 33 第三節 探究生活經驗的意義 34 第四節 研究場境與夥伴 35 第五節 本研究的架構與行動研究歷程 39 第四章 看見我、這些事、這些人 43 第一節 臉紅心跳的生手 43 第二節 戰戰兢兢的新手 55 第三節 緊握榔頭的黑手 68 第四節 握持方向盤的舵手 88 第五節 打不到靶心的射手 123 第五章 再看我、這些人、這些事 143 第一節 公務體系的叢林生存法則 145 第二節 從目標群體看我的衛生教育專業位移 147 第三節 愛滋領域的次文化 150 第四節 檢視我的衛生教育實踐知識 152 第五節 衛生教育在衛生行政體系的生存 156 第六節 研究方法論的省思 159 第七節 行動過程的自我察覺 161 第六章 從公主脫掉高跟鞋開始 163 寫在口試之後… 167 參考文獻 169 附錄 177 附錄一 我在性防所教育訓練組的衛生教育工作內容 177 附錄二 我的愛滋病演講內容大綱 179 附錄三 我的愛滋教育教學活動—傳喉糖教案 183 附錄四—培訓愛滋種子教師的演講內容 184 附錄五 愛滋諮詢原則講綱 189 附錄六 愛滋體驗秀講綱 191 附錄七 性派對事件後投稿報社的文章 194 附錄八 護理理論模式 195 附錄九 改變我思維的學習知識 197 補充資料 203 補充資料一 :心理劇 203 補充資料二 – 健康相關生活品質 213

    一、中文部分
    王文華(2002):發展學習型公務人力組織之研究-以屏東縣政府研考室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秀媞、王瑞霞(2000):有性經驗五專生安全性行為相關因素的探討。高雄醫學科學雜誌,16(11):574-581。
    王卓聖(2002):香港社會工作專業發展的研究,1950-1997。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系碩士論文。
    王秋絨(1991):批判教育論在我國教育實習制度規劃上的意義。台北:師大書苑。
    王浩威(2004):與自己和好:一位精神科醫師的生命看法。台北:聯合文學。
    王道還、傅大為、程樹德譯(1985):科學革命的結構。Kuhn, T原著,台北:允晨。
    王增勇(2004):透視專家權力:以台北市居家服務為場域的行動研究。應用心理研究,23: 51-77。
    王釋逸、程小蘋(2001):同儕對具性經驗之國中學齡青少年性行為影響之研究。輔導學報,22:89-123。
    朱仲謀譯(2004):行動研究原理與實務。McNiff, J. & Whitehead, J.原著,Action Research: principle and practice。台北:五南。
    吳武典(1995):社會計量法。於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李亦園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東華書局。
    吳美枝、何禮恩譯(2001):行動研究—生活實踐家的研究錦囊。嘉義:濤石出版。
    吳就君(1993):與人接觸。台北:張老師文化。
    吳嘉玲(1991):醫院病人衛生教育。台北:大洋。
    吳臻幸(2001):我的班、我的故事—國小導師型塑班風歷程的敘事性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槃、姚克明、黃松元(1995):衛生教育的理論與實際。台北:中華民國衛生教育學會。
    呂槃、黃松元、吳就君、陳桂琁(1995):衛生教育與行為科學。台北:大洋出版社。
    宋陳寶蓮(2001):從行動研究到社會工作教育理論建立:促進有經驗工作者學習新實務方法的理論模式。社會工作學刊,8:23-48。
    李引玉(1997):專業性人際關係及溝通。見陳月枝、李選、張媚等合著,護理學導論。台北;匯華。
    李文忠(1992):大學生對愛滋病的認知、態度、行為改變、訊息訴求之綜合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學系碩士論文。
    李文英(2000):身體的包袱—一位國小老師主體探究與身體教育實踐的故事。私立輔仁大學應用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玉華(2001):解開「生氣」的鎖鍊--一個小學女老師的探索、實踐之路。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李燕鳴(1998):花蓮市高中生之性知識、態度和行為調查。慈濟醫學,10(3):211-219。
    李麗慧(2000):關於兩個女人的「變」─受創婦女轉捩現象之探討。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阮凱利(2001):理論與實踐的辯證---國小教師實踐知識之敘說性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易之新譯(2002):生命的禮物,原著:Yalom, I.D.,the gift of the therapy。台北:心靈工坊。
    林烘煜、Davis, CM(1995):決定保險套使用的社會心理因素:一項因果模式的分析。臺灣性學學刊,1(2):43-57。
    林熒譯(2000):權力世界的叢林法則:48則顛覆傳統的成功秘訣。Greene, R. & Elffers, J. 原著,The 48 Laws of Power。台北:維京國際。
    林曉萍(1999):轉化困境到出路─一個原住民老師的生命行動與實踐。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志彥(1980):臺灣地區高中生對預防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的健康信念。公共衛生,17(3):256-272。
    邱明昌(2001):校長學校經營的理論與實際。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姜逸群、黃雅文(民80)衛生教育與健康促進。台北:文景。
    施侒圴(1998):台灣地區HIV感染者生活適應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段曉林(unknown):學科教學知識對教師教學的啟示。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WWW 文件】URL: http://www.yuntech.edu.tw/~aax/my-webs /myweb/new_page_105.htm
    洪文綺、黃淑貞(2000):高職女學生愛滋病防治教學介入效果研究。衛生教育學報,13:17-36。
    洪玉水(2003):台中縣市高職進修學校成人學生學習障礙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夏林清(2003):行動研究。網址:http://stmail.fju.edu.tw/~a8635612/clinical/ theory/action.htm。
    夏林清(2004):一盞夠用的燈:辨證發現的路徑。應用心理研究,23: 131-156。
    夏林清、洪雯柔、謝斐敦譯(2003):反映回觀—教育時間的個案研究。台北:遠流。
    夏林清譯(2000):行動科學。Agyris, C., Putnam, R. & Smith, D.M.(1985)原著,Action Science。台北:遠流出版社。
    徐美苓(2001):愛滋與媒體。台北:巨流。
    徐美苓、黃淑貞(民86):大台北地區民眾愛滋病認知與相關態度之分析。民意研究季刊,202: 10-50。
    徐森杰(2004):從支持到自助:我與愛滋感染者支持團體的行動與反思。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徐森杰、蔡春美、吳就君(2004):愛滋病毒感染者心理劇之經驗,中華團體心理治療學刊,第九期。
    徐學正(2001):運用合作學習教學法與班級經營策略改進國中學生學習之行動研究。彰化師範大學物理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
    晏涵文、林燕卿、劉潔心(2000):青少年同儕愛滋病防治教育推廣效果研究。衛生教育學報,13:125-142。
    翁英欽(2004):清水溝重建工作的自身俗民誌:一場觀照中的主體化歷程。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碩士論文。
    高松景、晏涵文(1995):高職學生愛滋病及其它性病教學實驗研究。臺灣性學學刊,1(1):47-63。
    高淑清、連雅慧、林月琴等譯(2004):探究生活經驗:建立敏思行動教育學的人文科學。Van Manen, M.原著,Researching lived Experience: human science for action sensitive pedagogy。嘉義:濤石。
    高薰芳等譯(2001):質化研究設計:一種互動取向的方法。台北:心理。
    張笠雲(2003):醫療與社會:醫療社會學的探索。台北:巨流。
    張惠津(2001):一個國小班級師生反省教學之行動研究--以數學科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景然、吳芝儀譯(1995):團體諮商的理論與實務。Corey, G原著,台北:揚智。
    張菊惠(2001):充權導向之職場經痛行動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許秀月、劉長安、林燕卿(1997):屏東地區原住民國小高年級學童性知識、性態度及性行為之探討。護理雜誌,44(2):38-50。
    郭玉霞(1997):教師的實務知識。高雄:復文。
    陳九五(1980):大學生對愛滋病之態度調查。公共衛生,7(1):47-59。
    陳月枝、李選、張媚等合著(1997):護理學導論。台北;匯華。
    陳美玉(1996):教師專業實踐理論及其應用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雙月刊,4(3): 120-147。
    陳珠璋、吳就君(2000):由演劇到領悟—心理演劇方法之實際應用。台北:張老師文化。
    陳國泰(1999):國小初任教師實際知識的發展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陳惠邦(1998):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陳雅玲(2003):公部門社會工作績效評鑑之發展--以台北市社會局社會福利服務中心為例。台灣大學社會工學系碩士論文。
    陶蕃瀛(2003):行動研究的理論基礎。網址:http://www2.thu.edu.tw/~edupage/ meeting/tue.htm。
    陶蕃瀛(2004):行動研究:一種增強權能的祝人工作方法。應用心理研究,23: 33-48。
    曾慶台(2001):面面俱到?處處保留?~一個國小男性教師的自我敘說。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程小蘋(2000):社會劇簡介及應用。見吳秀碧編著:角色扮演在輔導上的應用,臺北市:教育部,。
    童淑琴(2003):高壓力科技工作場所健康促進之行動研究—一位找位置的衛生教育工作者的故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系博士論文。
    黃明勇(2002):一位國民小學候用校長專業發展之自我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
    黃凱旻(2002):一個輔導中學數學實習教師教學概念轉變的行動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志能(2002):國民中學九年一貫課程實施之行動研究:以高雄市立翠屏國中環境教育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楊金裡、晏涵文(1998):某夜二專學生與性伴侶使用保險套情形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臺灣性學學刊,4(2):50-62。
    楊深坑、劉文惠(1994):我國實習教師制度之規劃研究。教育研究資訊,2(4): 1-15。
    楊瑞珍、黃璉華、左如梅、尹祚芊、黃子庭(1997):臺北市兩所國民中學學生性知識、態度及行為之探討。國立臺北護理學院學報,5:21-29。
    楊慧鉑(2000):建構論地理環境資源教學研究:一個高中教師的行動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楊爵光(2002):一位國小訓導主任的自我行政信念之反省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昭幸(2001):有性經驗之高職及大專學生是否使用保險套之相關因素。長庚護理,11(4):24-35。
    廖彩言(1991):中部五專學生對愛滋病之知識、態度、求知意願的調查研究。中臺醫專學報,6: 226-254。
    齊宗豫(2001):男性身分、自我探索與教育實踐—一位國小準校長的成長之路。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華娟(1999):成為一個老師:一個生手追尋教師意涵的歷程。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建福(1999):鄉村社區自證過程之行動研究。國立臺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蔡春美、吳秀英、林瓊照,2001:某網站對愛滋相關問題留言之內容分析初探。健康促進暨衛生教育雜誌,21,71-79。
    蔡春美、徐森杰(2004):『愛滋體驗秀』:運用行動方法於愛滋預防教育之經驗,高雄:亞洲第二屆性教育研討會。
    蔡春美、許雲霞(2001):愛滋病毒感染者遵從處方行為之研究。台北市立性病防治所,未出版。
    蔡春美、郭玫吟、林素蓉、殷蘊雯、許雲霞,2002:臺北市高中生性行為態度、知識、保險套使用率之調查研究。臺灣性學學刊,8(2),1-14。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台北。
    蔡盛明(2002):公營事業工作價值觀、工作特性、員工屬性與組織承諾之關聯性研究—以中國石油公司為實證對象。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賴念華(2001):災後心理重建歷程之合作行動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
    賴秋絨、劉波兒、郭憲文(1999):中部地區城鄉國中生性知識、態度及行為之研究。弘光學報,34:127-165。
    賴慈芸譯(2003):當天使穿著黑衣出現。Lachenmeyer, N.原著,台北市:大塊文化。
    謝美蓉(2001):情意教育融入國小三年級自然科統整課程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紅珠(1996):專家與新手教師的班級管理實作與決定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雙月刊,4(4): 36-48。
    簡紅珠、江麗莉(1994):國小成功、不成功經驗教學與實習教學的班級管理認知與內隱信念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八十一、八十二學年度國科會教育學門研究計畫成果發表論文集,345-382。
    藍雪瑛(1995):我國國民中學國文教師教學信念及形成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明華(1996):國民小學實習教師實務知識的發展及其影響因素之個案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譚文海(1980):臺灣地區高中生對預防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的信念與行為調查研究。臺灣省公共衛生研究所。
    二、英文部分
    Ajzen, I. & Fishben, M. (1980). Understanding Attitudes and Predicting Social Behavior.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Ajzen, I. & Madden, T.J. (1986). Prediction of goal-directed behavior: Attitude, intentions, and 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22: 453-474.
    Alsop, C.K. (2002). Home and away: self-reflexive auto-ethnography. In Quality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hematic Issues Volume 3, No. 3. http://www.qualitative- research.net/fqs-texte/3-02/3-02alsop-e.htm.
    Backer, T.E., Rogers, E.M. & Sopory, P.(1992). Designing Health Communication Campaigns: What Works? Newbury Park. Calif: Sage Publications.
    Baltzer, J. A. (1991). People and process: Managing the human sid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Professional Paper Series, #7.
    Bandura, A. (1986).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Blakeslee, D. (1999). Adherence to therapy. 【WWW Document】URL: http:// www. ama-assn.org /special /hiv /newsline /briefing /adhere. htm
    Calderhead, J., & Miller, E. (1986). The integration of subject matter knowledge in student teachers’ classroom practice. Research Monograph, School of Educaiotn, University of Lancaster.
    Clandinin, D.J. (1986). Classroom practice: teachers images in action. London: Falmer Press.
    Connelly, F. M., & Clandinin, D. J. (1988). Teachers as curriculum planners: narratives of experiences.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Cottrell, R.R., Girvan, J.T. & McKenzie, J.F. (1999). Principles & Foundations of Health Promotion and Education. Boston: Allyn & Bacon.
    Deverell, K. (2001). Sex, Work and Professionalism—working in HIV/AIDS. London: Routledge.
    DiClemente, C.C. & Prochaska, J.O. (1982). Self change and therapy changes of smoking behavior. A comparison of processes of change in cessation and maintenance. Addiction Behavior, 7: 133-142.
    Duffee, L., & Aikenhead, G. G. (1992). Curriculum change, student evaluation, and teacher practical knowledge. Science Education, 76(5): 493-506.
    Elbaz, F. (1983). Teacher Thinking: a study of practical knowledge. New York: Nichols.
    Elliott, J. (1991). Action Research for Educational Change. London: Open University Press.
    Family Health International (1999). Behavior change through Mass Communication. [WWW Document]. URL: http://www.fhi.org/en/aids/aidscap/ aidspubs/handbooks/bccmedia.html.
    Foucault, M. (1979). 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prison. New York: Vintage Books.
    Glanz, K., Lewis, F.M. & Rimer, B.K.(1997). Health Behavior and Health Education—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nd ed.).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Green, L.W. (1984). Health Education Models, Behavioral Health. USA: John Woley & Sons.
    Hart, E. & Bond, M. (1995). Action Research for Health and Social Care: A Guide to Practice.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Lange, J. D., & Burroughs, L. S. G. (1994). Professional uncertainty and professional growth.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76128).
    Laura R.S. & Heaney S. (1990).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 of Health Education. New York: Routledge.
    Lazarus, R.S. & Cohen, J.B. (1977). Environment stress. In I. Altman and J.F. Wohlwill(eds.), Human Behavior and Environment. Vol. 2. New York: Plenum.
    Lazarus, R.S. & Folkman, S. (1984). 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New York: Springer.
    Leinnhardt, G. (1990). Capturing craft knowledge in teaching.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9(2): 18-25.
    Mckernan, J. (1996). Curriculum Action Research: A Handbook of Methods and Resources for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2nd ed.). London: Kogan Page.
    Meyer, J.E. (1993). New paradigm in practice: the trials and tribulations of action and research.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18(7): 1066-1072.
    Minkler, M. & Wallerstein, N. (1997). Improving health through community organization and community building. In Glanz, K., Lewis, F.M. & Rimer, B.K.(ed), Health Behavior and Health Education—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nd ed.).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Rankin, S.H. & Stallings, K.D. (1996). Patient Education—issues, principles, practices (3rd ed.) Philadelphia: Lippincott.。
    Redman, B.K. (1988). The Process of Patient Education (6th ed.)C.V. Mosby Company.
    Reid, D. (1996). How effective is health education via mass communications? Health Educational Journal, 55: 332~344.
    Richardson, V. (1990). Significant and worthwhile change in teaching practice. Educational Research, 19(7): 10-18.
    Schon, D. (1983).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New York: Basic Books.
    Schon, D.A. (1987). Educating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Toward a New Design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Profession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Sheridan, C.L. & Radmacher, S.A. (1992). Health Psychology.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Shulman, L. S. (1987). Knowledge and teaching: foundation of the new reform.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57(1): 1-22.
    Shulman, L.S. (1986). Those who understand: knowledge growth in teaching.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5(1): 4-14.
    Stephenson, J. (1999). AIDS researchers target poor adherence. Journal of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81(12), 1069.
    Strecher, V.J. & Rosenstock, I.M. (1997). The Health Belief Model. In Glanz, K., Lewis, F.M. & Rimer, B.K.(ed), Health Behavior and Health Education—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nd ed.).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Weiss, J.J. (1999). Adherence to HARRT: Impressions from the 12th World AIDS Conference, Geneve, June28-July 3, 1998. Patient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 36, 287-289.
    Wilson, S. M., Shulman, L. S., & Richert, A.E. (1987). 150 different ways of knowing: representations of knowledge in teaching’. In Calderhead, J. (ed.). Exploring Teaching Teachers’ Thinking, London, Cassell.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