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胡宏駿
Hu, Hung-Chun
論文名稱: 華語教育作為公眾外交實踐–以巴拿馬為例
Chinese Education as the Practice of Public Diplomacy in Panama
指導教授: 楊聰榮
Yang, Tsung-Ro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2
中文關鍵詞: 公眾外交巴拿馬華語教育海外華人替代役
英文關鍵詞: Public Diplomacy, Panama, Chinese Education, Overseas Chinese, Substitute Military Service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CSL.006.2018.A07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83下載:1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中華民國與巴拿馬的外交關係始於晚清時期,到中華民國成立後至遷 台,隨著時間進程不斷地透過政治、經濟、文化等外交途徑加強雙方合 作,企圖穩固邦交。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後數十年來國際情勢的轉變、中華 民國在國際間外交情勢轉弱等因素,中南美洲邦交國對中華民國的重要性 是與時俱增,不同時期的領導者其外交政策都對此處多所著墨,期望在實 質的外交關係往來上能為中華民國在國際間發聲,爭取外交空間,以維護 一國的主權。 身為中南美洲邦交國之一的巴拿馬也存在為數不少的華人。西元 1854 年 首批華人勞工抵達巴拿馬修築鐵路,為巴拿馬現存最早正式記載華人移民 在巴國的史事。在一百六十二年的移民史中,華人不斷地從中國、台灣、 港澳地區等地移民至巴拿馬,從早期從事勞力修築鐵路與運河,進而開始 經商,到近代因教育水準提高,開始涉足其他經濟領域或參與政治,為巴 拿馬的整體發展做出不少的貢獻。 公眾外交做為一種外交理念,輔以軟實力的概念做政策制定與推廣,是 希望在傳統外交模式之外,作為一國爭取外交空間的「第四種外交模式」。 企圖將一國長時間的發展中所累積的無形和有形資產,轉化為承載「國家 形象」的訊息,將國家形象打造成一個「品牌」,來讓他國的人民或政府, 在長期的互動過程中,對訊息內化產生認同,進而制訂對本國有利的外交 政策。為配合國家外交政策之推行,中華民國將華語教育作為公眾外交理 念的一種實踐方式,透過遴選適合的華語教師於巴拿馬大學、巴拿馬科技 大學、中巴文化中心中山學校等三處進行華語教學,來配合並完善台灣對 巴拿馬的外交政策。 本文以參與觀察法並配合相關文獻,來討論在公眾外交理念與僑務政策 實行之下,華語教育在研究者任教的巴拿馬中巴文化中心中山學校的發展 情形,並訪談曾經同時期任教該校的替代役男華語教師,來討論身為國家 外派的外交人員如何協助邦交國的華語教育發展,並就訪談中的內容來討 論成效與限制。

    China established diplomatic relationship with Panama since 1910, then this relations was inherited by Republic of China (ROC). Panama as a member of ROC’s state diplomatic relations in Central and South America, both sides has reinforced diplomatic relations in Political, economical and Cultural way. Since ROC government moved to Taiwan, the international affairs and diplomatic status had changed in decades, the diplomatic relations in Central and South America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for Taiwan to maintain the national sovereignty and extend the diplomatic status in the world by strong and consistent diplomatic relations.
    As a diplomatic member to ROC, there are many overseas Chinese in Panama. 1854 was the first year of Chinese labor reached to Panama to work for railway construction. In 162 years of immigration, Chinese consistently moved to Panama from China and Taiwan. From working for railway and canon construction as a labor, till got involved in business and politics by education, Chinese Panamanians have done great contribution for Panama.
    Public Diplomacy, as an idea of diplomatic strategy, within the conception of Soft Power, also is so-called “The forth diplomatic mode” for a country to extend its diplomatic relations. Public Diplomacy attempts to build a “brand” which represents national image, then broadcast to other countries, hopefully affects a country’s government officials and people to have identity with the brand, in order to formulate the foreign policy that benefits bilaterally.Taiwan sees Chinese education as a way to achieve the goal of public diplomacy, by choosing Chinese teachers to teach in Panama University,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of Panama and Centro Cultrual Chino Panameño.
    This thesis uses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s research method and related literatures to discuss the Chinese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Centro Cultrual Chino Panameño under the idea of public diplomacy, within the achievements and limits by interviewing the Substitute Military Service Chinese teachers.

    目錄 i 表目錄 ii 圖目錄 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主題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 5 第五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6 第六節 文獻與相關資料參考 13 第七節 名詞界定 17 第二章 論文背景 18 第一節 中華民國建國前後對中南美洲的外交發展 18 第二節 中華民國與巴拿馬外交關係緣由 35 第三節 建交後的巴拿馬華人社經發展 49 第三章 公眾外交與華語教育 62 第一節 公眾外交 64 第二節 華語教育作為公眾外交實踐 68 第四章 華語教育現場 73 第一節 巴拿馬華語教育 73 第二節 在中巴的華語教育現場 74 第三節 華語教育在中巴的實踐成效與限制 8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01 參考文獻 105 附錄一 113 附錄二 114 附錄三 115

    書籍
    卜正珉(2009)。公眾外交–軟性國力、理論與策略。台灣:允晨文化。
    白方濟(Francisco Luis Pérez Expósito)(2006)。柳嘉信等譯。台灣與拉丁美洲關係。台灣:麗文文化。
    李威宜(1999)。新加坡華人游移變異的我群觀:語群、國家社群與族群。台灣:唐山。
    呂必松(2007)。漢語和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中國:北京大學出版社。
    吳劍雄(1993)。海外移民與華人社會。台灣:允晨文化。
    吳勇毅(2012)。對外漢語教學法。中國:北京商務印書館。
    高朗(1993)。中華民國外交關係之演變(1950-1972)。台灣:五南圖書。
    高朗(1993)。中華民國外交關係之演變(1972-1992)。台灣:五南圖書。
    陳翰笙(1984)。華工出國史料彙編。中國:北京中華書局。
    麥留芳(1985)。方言群認同-早期新馬華人的分類法則。台灣: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張旭成(1997)。一個新時代的開端–台灣外交與台灣安全。台灣:月旦出版社。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灣:東華書局。
    劉宏、黃堅立主編(2002)。海外華人研究的大視野與新方向。美國:八方文化企業公司。
    劉達人、謝孟圜(2001)。中華民國外交行政史略。台灣:國史館。
    鄭健士(Jenkins, Richard)(1996)。王志弘、許妍飛譯。社會認同。台灣:巨流圖書。
    譚堅(2004)。巴拿馬華僑150年移民史。台灣:展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僑務委員會(1981)。十年來僑務工作。台灣:僑務委員會。
    A. N. Oppenheim(1992)。呂以榮譯。問卷設計、訪談及態度測量。台灣:六和出版社。
    John W. Creswell(2015)。林正昌等譯。研究設計:質性、量化與混合方法取向。台灣: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Charles M. Judd, Eliot R. Smith and Louise H Kidder(2000)。黃銘惇譯。社會科學研 究法–社會關係研究取向(下)。台灣:桂冠圖書。
    Cornell, S. E. and Hartmann, D. (1998). Ethnicity and Race : Making Identities in a Changing World. Thousand Oaks, California : Pine Forge Press, c1998。
    Johnson, B. and Christensen L. (2004). Educational Research : Quantitative, Qualitative, and Mixed Approaches. Pearson Education, Inc.
    Joseph, S., Nye Jr. (2004). Soft Power : 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Public Affairs.

    期刊論文
    王士皓(2008)。晚清外交近代化的天然試驗場:對拉丁美洲國家的外交實踐。拉 丁美洲研究,5,56-60。
    王姍姍(2006)。論19世紀中期拉丁美洲的契約華工–以古巴為例。安陽師範學院 學報,1,79-81。
    王愛平(2006)。漢語言使用與華人身分認同–對四百餘名印尼華裔學生的調查研 究。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86-90。
    王維菁(2015)。輸出美國:美國新聞署與美國公眾外交。傳播、文化與政治,1,201-205。
    王應棠(2010)。研究訪談的特性:哲學詮釋學的觀點。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2,1-20。
    向駿(2004)。台灣對拉丁美洲外交關係之回顧與展望。全球政治評論,1,1730。
    江惜美(2009)。華語文教學的原理–如何教僑校子弟華語文。中原華語文學報,3,43-53。
    何英奇(1988)。大專學生之責任感與自我統整:艾立克森青年自我統整理論之倫 理分析。教育心理學報,21,77-98。
    吳德偉(2016)。海外僑校的需求與未來導向。華文世界,117,93-95。
    肖剛(2004)。面向21世紀中葉的中國外交戰略。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15(1),47-52。
    李方(1998)。含有母語基因的非母語教學-海外華文教育管見。語言文字應用, 3,39-42。
    李元瑾(2001)。新加坡華人身分認同意識的轉變。載於李元瑾(主編)。新馬華人: 傳統與現代的對話(pp. 55-76)。新加坡 : 南洋理工大學。
    李安山(2013)。拉丁美洲華僑華人的生存、適應與融合。載於丘進(主編)。華僑華 人藍皮書:華僑華人研究報告(pp. 149-190)。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李其榮(2004)。融合與認同:美國新華人與華人新生代的比較。國際移民與海外 華人研究,313-337。
    李寶貴(2004)。加拿大華裔中文教育的隱憂與對策。國外漢語教學動態,3,3134。
    李嘉郁(2005)。漢語方言與華文教育。北京華文學院(華文教育),第6期。
    李亞群(2006)。台灣海外華文教育的特點及評價。八桂僑刊,3,70-78。
    李嘉郁(2007)。華文教育研究現狀簡析。北京華文學院(華文教育),6,215-222。
    汲傳波(2014)。再論對外漢語教學模式的構建。北京大學對外漢語教育學院(華文 教語與研究學報),2,19-22。
    柯美詩、陳慧蓉(2013)。台灣與中國之中美洲結盟競爭–以哥斯達黎加外交轉向 之媒體報導分析為例。台灣國際研究季刊,9(1),139-178。
    范永鵬(2013)。論文化外交。國際安全研究,3,21-38。
    唐燕兒(2007)。論基於現代信息技術的華語教學模式。暨南大學學報(現代遠距離 教育版),1,40-42。
    陳志明(1999)。華裔族群:語言、國籍與認同。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 版),4,27-35。
    莊國土(2002)。略述東南亞華族的族群認同與發展趨勢。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 科學版),第3期。
    陳水勝(2009)。關於華文教育中非華裔學生現象的思考。海外華文教育,4,5759。
    陳牧民(2010)。主權理論與當前台灣外交戰略。全球政治評論,31,105-124。
    陳雪妮(2016)。海外中文班之專業華語教學志工師資需求。僑教與海外華人學報,5,85-102。
    郭熙(2004)。海外華人社會中漢語(華語)教學的若干問題:以新加坡為例。世界 漢語教學,3,79-88。
    張向前(2006)。世界華文教育發展趨勢及影響研究。百川橫流:全球化背景下的 多元文化教育國際論壇論文集,3(4),1-8。
    張義傑(2016)。日本動漫外交對中國文化外交的啟示。現代商貿工業,16,3536。
    張國誠(2015)。從「攻勢現實主義」看台灣的「活路外交」與「外交休兵」。台灣 國際研究季刊,11(1),77-95。
    張效民、徐春峰(2006)。晚清外交變化的觀念因素。國際政治科學,2,28-58。
    黃富娟(2005)。以文化外交突破台灣外交封鎖線。台灣經濟研究月刊,4,3642。
    曾祥明(2015)。文化外交的學理分析。五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79-82。
    黃亞平、劉曉寧(2008)。語言的認同性與文化心理。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 版),6,78-81。
    楊金發(2006)。走進巴拿馬華人。僑務工作研究,6,1-11。
    楊宜音(2002)。文化認同的獨立性和動力性–以馬來西亞華人文化認同的演進與 創新為例。海外華族研究論集第三卷:文化、教育與認同(pp. 407-420)。
    管彥忠(2002)。中國人移居巴拿馬的歷史進程。拉丁美洲研究,2,32-36。
    鄧中堅(2007)。崛起的中國在拉丁美洲的政策與作為:追求霸權或是建立夥伴關 係。國際關係學報,23,15-47。
    董鵬程(2008)。歷史的省思:海外華文教育的功能改變與前景。台灣:世界華語 文學會。
    董允雯(2012)。軟實力訴求下的台灣對外華語文教學研究。台灣研究.文化教 育,1,57-62。
    劉沛慈(2013)。語言認同與文化提升。終身學習網通訊,62,15-20。
    劉雯、余偉斌(2017)。文化外交的功能探析。海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 2(30),105-111。
    廖顯謨(2015)。馬政府的「活路外交」與「外交休兵」的政治迷思。台灣國際研究季刊,11(4),179-199。
    廖宜瑤、夏誠華、張榮顯(2012)。菲律賓華文學校之現況與展望。中原華語文學 報,9,99-118。
    蔡政修(2013)。「一個中國原則」與台灣的國際空間:以民進黨參與聯合國的策略 為例(2000-2008)。全球政治評論,41,45-76。
    嚴安林(2009)。論馬英九外交理念與主張、特點及其影響。台灣研究學刊,2, 15-24。
    Hediegger, M. (1969). The Principle of identity. In Hediegger, M. (Eds.), 《Identity and Difference》Transla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Joan Stambaugh (pp. 23-41).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edition.
    Özkan, Abdullah. (2015). Strategic practices of public diplomacy policies in educational field and Turkey’s potential for cultural diplomacy.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176, 35-43. White, H., C. (2008). Identities seek control. In White, H., C. (Eds.),
    《 Identity & Control- How social formations emerge》 (pp. 1-19).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學位論文
    吳欣潔(2005)。後冷戰時期中國與拉丁美洲關係對台拉外交之影響。台灣:淡江大學。
    朱啟華(2003)。中華民國務實外交之研究(1988-2000)。台灣:國立政治大學。
    李沂臻(2014)。巴拿馬華人史–兩岸僑務政策之研究(1949-2014)。台灣:淡江大學。
    林佳瑩(2010)。祕魯華人移民與華文學校之研究(1849-2010)。台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周容卉(2012)。公眾外交的理論與實踐–以台灣獎學金為例。台灣:國立政治大學。
    陳正敏(2010)。馬政府的「活路外交」與兩岸外交休兵之研究。台灣:淡江大學。
    陳祖欽(2014)。邦交國海外僑校文理教育素質提升之研究–以巴拉圭中正及中山僑校為例。台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梁其超(2008)。台灣與巴拿馬之外交關係現況與展望。台灣:淡江大學。
    黃一軒(2014)。華族認同影響下的菲律賓華語教學。台灣: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黃振宇(2014)。兩岸推動中華文化政策國際化比較研究-孔子學院與台灣書院之比較。台灣:國立東華大學。
    廖玉仙(2014)。胡錦濤時期的文化外交。台灣:東吳大學。
    蔡函君(2012)。英國文化政策之研究–以英國文化創意產業為例。台灣:南華大學。
    簡御群(2012)。陳水扁政府與馬英九政府的外交策略之比較:國際關係理論建構主義的觀點。台灣:中正大學。

    工作報告
    柯華葳、林慶隆、張俊盛、陳浩然、高照明、蔡雅薰、張郁雯、陳柏熹、張莉萍(2016)。華語文八年計畫「建置應用語料庫及標準體系」。105年度工作計畫期末報告。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財團法人中華經濟研究院(2015)。提升我國公眾外交與國家行銷之研究。台北市:國家發展委員會。

    網路資料
    大紀元(2004)。巴拿馬華文教師呼籲家長重視子女華文教育。大紀元電子報。2004年9月28日,取自http://www.epochtimes.com/b5/4/9/28/n674153.htm
    中山大學(2014)。推動華文學習環境 巴拿馬中巴文化中心董事會率團參訪華語中心。中山大學新聞電子報。2014年5月14日,取自http://epaper.nsysu.edu.tw/files/15-1216-95964,c11794-1.php
    中央社(2014)。巴拿馬地區華文教師研習會始業。中央社電子報。2014年7月12日,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40712002399-260408
    中山市華僑誌(2015)。中山華僑歷史–海外中山人興辦華文教育。中山市華僑誌。2015年10月19日,取自http://tw.112seo.com/cityarticle-518776.html
    外交部電子報(2015)。中華⺠國駐巴拿⾺周麟⼤使應邀出席巴拿⾺運河博物館展覽「海巫號」(Sea Witch)帆船模型開幕儀式。外交部。2015年9月15日,取自https://www.mofa.gov.tw/PrintContent.aspx?n=BD3B450373053909
    光裕堂(2013)。世代傳承、永續經營–記中美洲暨巴拿馬六國中華/華僑總會聯合總會第48屆年會。僑協雜誌,第143期。2013年11月19日,取自https://ocah.org.tw/2013/11/19/%E4%B8%96%E4%BB%A3%E5%82%B3%E6%89%BF-%E6%B0%B8%E7%BA%8C%E7%B6%93%E7%87%9F-%E8%A8%98%E4%B8%AD%E7%BE%8E%E6%B4%B2%E6%9A%A8%E5%B7%B4%E6%8B%BF%E9%A6%AC%E5%85%AD%E5%9C%8B%E4%B8%AD%E8%8F%AF%E8%8F%AF/
    林暉(2015)。旅行是一場修行。時報出版。2015年9月14日,取自https://m.life.tw/?app=view&no=326573
    陳水扁(1999)。跨世紀政策白皮書。民主進步黨。1999年11月。取自
    http://forums.chinatimes.com/report/newgov/paper/520-4.htm#b
    陳發昌(2013)。自重人重、自敬人敬–尼加拉瓜、巴拿馬的華人節。華僑協會總會。2013年1月21日,取自https://ocah.org.tw/2013/01/21/%E8%87%AA%E9%87%8D%E4%BA%BA%E9%87%8D-%E8%87%AA%E6%95%AC%E4%BA%BA%E6%95%AC-%E5%B0%BC%E5%8A%A0%E6%8B%89%E7%93%9C%E3%80%81%E5%B7%B4%E6%8B%BF%E9%A6%AC%E7%9A%84%E8%8F%AF%E4%BA%BA%E7%AF%80/
    郭篤為(2016)。台灣「變天」牽動兩岸拉丁美洲外交態勢。BBC中文網,2016年1月18日,取自www.bbc.com/.../160118_ana_taiwan_election_latin_america
    楊金發(2006)。走進巴拿馬華人。僑務工作研究。2006年,取自http://qwgzyj.gqb.gov.cn/hwzh/133/791.shtml
    萬維讀書網(2017)。蔡英文要去的中美洲,特流行台灣偶像劇。萬維讀書網。2017年1月9日,取自http://news.creaders.net/china/2017/01/09/big5/1770904.html
    僑務電子報(2014)。巴拿馬台灣文化日,展現巧實⼒。僑務委員會。2014年5月18日,取自http://ocacnews.net/overseascommunity/article/article_story.jsp?main
    僑務電子報(2015)。巴拿馬市府表揚傑出華人。僑務委員會。2015年4月9日,取自http://ocacnews.net/overseascommunity/article/article_story.jsp?main
    環球網(2014)。中國巴拿馬貿易發展辦事處王衛華代表參觀科隆市拉沙耶國際學校。環球網。2014年3月17日,取自https://read01.com/BRdOM.html
    Aprochipa(2009)。Contribuye comunidad china al desarrollo de Panamá。2009年3月31日,取自http://aprochipa.blogspot.tw/2009/04/xinhua-comunidad-china-contribuye-al.html
    BBC News(2007)。Panama schools to teach Chinese。2007年12月6日,取自http://news.bbc.co.uk/2/hi/americas/7131205.stm
    BBC News(2016)。Por qué llegan tantos chinos a Panamá y por qué han puesto en problemas al gobierno。2016年7月15日,取自http://www.bbc.com/mundo/noticias-america-latina-36788935
    El Gobierno de La Repúlica de Panamá(2017)。Program Panama Bilingual to become state policy。2017年1月17日,取自https://www.presidencia.gob.pa/en/Education/Program-Panama-Bilingual-to-become-State-policy
    El Gobierno de La Repúlica de Panamá(2017)。Panama Bilingual will evolve education as a new State policy。2017年5月10日,取自https://www.presidencia.gob.pa/en/Vice-President-Isabel-De-Saint-Malo-de-Alvarado-/Panama-Bilingual-will-evolve-education-as-a-new-State-policy
    Harvard Review of Latin America(2013)。The Chinese of Panamá Also Have a Story to Tell。2013年4月,取自https://revista.drclas.harvard.edu/book/chinese-panam%C3%A1-also-have-story-tell%E2%80%A6
    La Prensa(2015)。La Etnia China en Panamá。2015年4月3日,取自https://impresa.prensa.com/opinion/Panama-Itzel-Karina-Chen-Chan_0_4177832230.html
    Panamá América(1999)。Torrijos destaca contribución de cultura china en Panamá。1999年3月11日,取自http://www.panamaamerica.com.pa/content/torrijos-destaca-contribuci%C3%B3n-de-cultura-china-en-panam%C3%A1
    Peopledaily(2010)。Reconocen a representantes de comunidad china panameña。2010年3月31日,取自http://spanish.peopledaily.com.cn/31617/6936216.html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