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蔡坤倫
Tsai, Kun-Lun
論文名稱: 唐代關防研究--以關中四面關為中心
Guans Research in Tang Dynasty:Focus on Four-Sides Guans in Guanzhong
指導教授: 陳登武
Chen, Den-Wu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75
中文關鍵詞: 唐代關中四面關潼關過所
英文關鍵詞: Tang Dynasty, Guanzhong, Four-sides guans, Tong-guan, Guo-suo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2744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02下載:10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交通猶如人體內血管,血管暢通與否繫乎國家穩定,是以各國發展莫不致力於道路的開發。呂思勉曾說:「古代列國之間,交通多有制限,是為關梁」,關隘則是掌控交通順暢的關鍵,如人關節之於四肢,對於道路具有決定性影響。《唐六典》將唐代關隘分為上關、中關、下關三種層級,依據的標準是位於京城四面關,以及是否有驛道經過。都城既然集合國家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核心,居於其中的關隘涉及面向相當廣泛,意義非凡。本文即以唐代長安城所在的關中四面關為中心,以此作為唐代關防研究的一個實踐模式。
      本文除首章緒論與末章結論之外,正文分成五章,並附有圖、表以供對照。第二章從漢至唐出入關的法規範作全面梳理,由此理出通關用語轉變的脈絡,此脈絡隨律令、史家、文學家角度而有不同。三至五章逐步論述關中四面關,首先是黃河ㄇ字流向上的諸關,會州、勝州、同州、華州黃河段各有2關,延、丹州各1關,計10關。其次是西往隴山的諸關,北道有3關,中道有7關,南道有3關,計13關。最後是南越秦嶺東側有4關,西側有2關,北往河套平原有7關,計13關,總計關中四面關共36座,就各關位置、變遷、交通、意義等而闡述。第六章論述關禁、關稅與關證等三種關制,朝廷透過關禁制度,立基於維護國家安全的保民立場,相對於關稅,則屬擾民制度,而為出入關禁產生關證,憑證通關過濾非法分子,是一種保民概念,但同時也涉及禁民隨意進出的防民觀念。可見關禁、關稅、關證實圍繞在朝廷保民、擾民、防民觀念,國家如何透過法掌控社會。
      本文乃是實踐歷史人文地理研究的一個模式,結合親身實地考察,透過唐代關中四面關連接歷史地理脈絡為主體,同時藉著法規範,一方面涉及出入關用語轉變的軌跡;另一方面旁及國家、法律、社會下的關制度。學術理路圍繞著歷史地理為軸心,法制、社會、制度史為支脈,關防研究本身即是一門多議題、跨領域、待深度開發的學問。

    Traffic like the blood vessels in the human body, whether the flow of blood is stable or not, is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ries commit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oad. Lu Si-mian: "between ancient times various nations, the transportation had the limitation much, was Guan Liang ", Guan is the key to smooth traffic, such as human joints in the limbs, the road has a decisive impact. "Tang six Code" divided guan of the Tang Dynasty into superior,medium,inferior three levels, based on the standard is located in four-sides guans of the capital, and whether post road pass through. Since the capital is taked as core of the collection of 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ic, social, cultural and so on, among in which of guans involve with wide range and extraordinary significance. This article is Guanzhong four-sides guans of Chang'an City in the Tang Dynasty as the center, and as practice model of the Tang Dynasty guans research.
      In addition to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first chapter and the conclusion of the last chapter, the text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with maps, tables for the control. The second chapter put law regulations from the Han Dynasty to the Tang Dynasty in order,and discover language change context of pass through guans. This context vary with the perspectives of law, historians, writers. From three to five chapters gradually discuss four sides guans in Guanzhong , first of all, guans of flow direction of ㄇ word in the Yellow River, each Yellow River paragraph in Huizhou,Shengzhou,Tongzhou,Huazhou have two guans, and in Yanzhou,Danzhou each have one guans. To sum up ten guans. Secondly,guans of west to the Longshan, North Road have three guans, Middle Road have seven guans, South Road have three guans. To sum up thirteen guans. Finally,guans of south to east side of the Qinling have four guans, and west side of the Qinling have two guans. Guans of north to the Hetao Plain have seven guans. To sum up thirteen guans. The total number of Guanzhong four-sides guans have thirty-six guans which is described in terms of location, change, transportation and meaning. The sixth chapter discusses system of guan ban, tariff , guan certificate. The court is based on protecting the people of safeguarding national security via system of guan ban. The tariff is a kind of system of disturbing the people. The guan certificate which is clearance of illegal people, is the concept of protection, but also involves the prohibition of free access to the concept of fugitive. It is clear that the guan ban, tariff , guan certificate around the court to protect the people, nuisance, anti-people concept, and the nation is how to control the society through the law.
      This article is a model of the study of historical human geography, combined with the personally field study, through the Tang Dynasty Guanzhong four-sides guans connected to the historical geographical context as the main body, at the same time by law, on the one hand involved in the entry and exit language trajectory , on the other hand involved guan system of nation, law, society. Academic theory around the historical geography as the axis, the rule of law, society, the history of the system as a branch, the guan defense itself is a kind of scholarship of multi-issue, cross-field, to be developed in depth.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1   第二節 研究成果述評…………………………………4   第三節 研究材料、方法………………………………18 第二章 通「關」規範與用語的轉變………………………25   第一節 背景概述與章節安排…………………………25   第二節 唐以前出入關規範與用語……………………27 一、禁人………………………………………………………27 二、禁物………………………………………………………38   第三節 唐度關規範與用語……………………………45 一、通則………………………………………………………46 二、私度………………………………………………………54 三、冒度………………………………………………………57 四、越度………………………………………………………61 五、私度、冒度、越度的特點………………………………63   第四節 小結:從出入關到度關的用語轉變…………64 第三章 關中河上諸關………………………………………75   第一節 背景概述與章節安排…………………………75   第二節 會州黃河段……………………………………77 一、會寧關……………………………………………………77 二、烏蘭關……………………………………………………80   第三節 勝州南至同州黃河段…………………………85 一、勝州黃河段:榆林關、河濱關…………………………85 二、延州黃河段:永和關……………………………………88 三、丹州黃河段:烏仁關……………………………………89 四、同州黃河段:龍門關、蒲津關…………………………92   第四節 華州黃河段……………………………………111 一、渭津關……………………………………………………111 二、潼關………………………………………………………113   第五節 小結……………………………………………129 第四章 長安西逾隴山諸關…………………………………133   第一節 背景概述與章節安排…………………………133   第二節 北道烏蘭路……………………………………135 一、原州七關或九關考──從唐宣宗收復三州七關談起…136 二、隴山關興起與瓦亭關沒落………………………………137 三、木峽(硤)關興起與蕭關沒落…………………………141 四、絲路東段中道的興起與關隘……………………………146   第三節 南道秦州路……………………………………152 一、大和關……………………………………………………152 二、大震關……………………………………………………153 三、安夷關……………………………………………………161   第四節 小結……………………………………………165 第五章 長安南逾秦嶺與北去河套諸關……………………167   第一節 背景概述與章節安排…………………………167   第二節 秦嶺山脈東側諸關……………………………168 一、子午關……………………………………………………168 二、庫谷關……………………………………………………175 三、藍田關……………………………………………………177 四、武關………………………………………………………182   第三節 秦嶺山脈西側諸關……………………………188 一、駱谷關……………………………………………………188 二、散關………………………………………………………196   第四節 北往河套平原諸關……………………………203 一、合嶺關、魏平關…………………………………………203 二、蘆子關……………………………………………………204 三、雲伽關、佚名關、定安故關……………………………208 四、驛馬關……………………………………………………209   第五節 小結……………………………………………212 第六章 保民、擾民、防民觀念下的關制…………………215   第一節 背景概述與章節安排…………………………215   第二節 關禁……………………………………………216 一、關的置廢…………………………………………………216 二、物品的管制………………………………………………220   第三節 關稅……………………………………………225   第四節 關證-以過所的申請到通關程序為中心……233   第五節 小結……………………………………………245 第七章 結論…………………………………………………247 參考書目………………………………………………………253 附表 表2-2-1:漢簡闌出入、擅為傳出入、越出入邊關、邊津之規範…………33 表2-3-1:唐律違法、過失啟閉門之規範……………………………………47 表2-3-2:唐代對私家應有與不應有物的處理方式…………………………50 表2-3-3:唐律人、畜私度內、邊關之規範…………………………………54 表2-3-4:唐律官司擅給及私度者接受過所之規範…………………………55 表2-3-5:唐律一般與有他重罪者私度關之規範……………………………55 表2-3-6:唐律隨度人無他重罪,身無過所且妄隨度關與有司之規範……56 表2-3-7:唐律私度、越度邊關與化外人交易、給禁兵器、共為婚姻之規範…57 表2-3-8:唐律冒者與被冒者無關係,且被冒者不知情的冒度關之規範…58 表2-3-9:唐律給受關係下冒度關之規範……………………………………59 表2-3-10:唐律親屬關係下的冒度關之規範…………………………………60 表2-3-11:唐律隨度人無他重罪,身有過所且妄隨度關與有司之規範……60 表2-3-12:唐律牲畜冒度關之規範……………………………………………61 表2-3-13:唐律人、畜越度內、邊關之規範…………………………………63 表2-4-1:唐度關規範中的出入關用語………………………………………66 表2-4-2:唐詩所見「入」、「出」、「過」、「度」通關用字同時存在詩名與詩文…70 表2-4-3:唐詩所見「入」通關用字只用在詩名……………………………70 表2-4-4:唐詩所見「出」通關用字只用在詩名……………………………71 表2-4-5:唐詩所見「出」通關用字只用在詩文……………………………71 表2-4-6:唐詩所見「過」通關用字只用在詩名……………………………71 表2-4-7:唐詩所見「過」通關用字只用在詩文……………………………71 表2-4-8:唐詩所見「度」(渡)通關用字只用在詩名……………………72 表2-4-9:唐詩所見「度」(渡)通關用字只用在詩文……………………72 表2-4-10:唐詩所見「去」通關用字只用在詩文…………………………72 表2-4-11:秦至唐通關用字的使用差異……………………………………72 表3-3-1:唐代京師的橋樑位置………………………………………………101 表4-1-1:隴山南、北段名稱說………………………………………………135 表4-3-1:五畤與五帝…………………………………………………………153 表6-2-1:禁物種類及刑期……………………………………………………221 表6-2-2:偽造、偽寫寶、印、符、節之規範………………………………222 表6-2-3:唐律「坐贓致罪」規範……………………………………………223 表6-2-4:禁兵器私有、私造規範……………………………………………223 表6-2-5:私家應有與不應有物的處理方式…………………………………225 表6-3-1:商稅定義的各家說法………………………………………………225 表6-4-1:刑部尚書職官與人數表……………………………………………237 表7-0-1:唐代關中四面關層級………………………………………………247 附圖 圖1-1-1:唐代關中四面關與對外交通全圖…………………………………4 圖3-2-1:會州黃河段諸關考…………………………………………………83 圖3-3-1:勝州至同州黃河段諸關考…………………………………………97 圖3-3-2:鐵牛…………………………………………………………………105 圖3-3-3:鐵人與鐵牛…………………………………………………………105 圖3-3-4:唐代蒲津橋復原示意圖……………………………………………107 圖3-3-5:曲浮橋………………………………………………………………107 圖3-3-6:唐代蒲津大浮橋示意圖……………………………………………109 圖3-4-1:史念海所謂關中平原東、西面三角防禦地帶……………………114 圖3-4-2:漢潼關周圍示意圖…………………………………………………118 圖3-4-3:今重建的漢潼關……………………………………………………118 圖3-4-4:紅樓觀入口(左)與外觀牌匾(右)……………………………119 圖3-4-5:漢潼關與紅樓觀……………………………………………………119 圖3-4-6:紅樓觀內舊照片地點指引(左)與陳列處入口(右)…………119 圖3-4-7:禁谷關與漢潼關周圍示意圖………………………………………121 圖3-4-8:隋潼關周圍示意圖…………………………………………………123 圖3-4-9:今重建的唐潼關……………………………………………………125 圖3-4-10:金陡關舊照………………………………………………………126 圖3-4-11:唐潼關周圍示意圖………………………………………………126 圖3-4-12:長安至洛陽路線圖………………………………………………129 圖4-1-1:古代隴山地理位置…………………………………………………134 圖4-2-1:隴山關、瓦亭故關位置……………………………………………141 圖4-2-2:元載、沈亞之防禦吐蕃路線圖……………………………………144 圖4-2-3:木峽關、蕭關、石門關位置………………………………………145 圖4-2-4:唐代原州八關與瓦亭故關位置……………………………………150 圖4-2-5:長安西逾隴山北段路線圖…………………………………………151 圖4-3-1:唐代大和關位置及其四周…………………………………………153 圖4-3-2:唐代大震關、安戎關、安夷關位置及其四周……………………158 圖4-3-3:長安西逾隴山南段路線圖…………………………………………164 圖5-1-1:河套平原……………………………………………………………167 圖5-2-1:子午新、舊道路線…………………………………………………173 圖5-2-2:庫谷、義谷、錫谷三道路線………………………………………177 圖5-2-3:藍田關遷徙位置與路線……………………………………………180 圖5-2-4:武關遷徙位置與路線………………………………………………187 圖5-3-1:駱谷關的位置變遷與交通…………………………………………191 圖5-3-2:散關遷徙位置與路線………………………………………………199 圖5-4-1:京城北往河套平原諸關與路線……………………………………211 圖6-4-1:圓珍的越州都督府過所……………………………………………240 圖6-4-2:圓珍的尚書省司門過所……………………………………………241 圖6-4-3:瓜州都督府給石染典的過所………………………………………242 圖7-0-1:唐代關中四面關與對外交通全圖…………………………………252

    一、史料及相關文獻
    (一)經部
    《孟子》,收錄南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10,1版。
    戰國.左丘明傳,西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春秋左傳正義》,收錄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整理委員會整理,《十三經注疏.春秋左傳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12,1版。
    前漢.毛亨傳,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毛詩正義》,收錄《十三經注疏》整理委員會整理,《十三經注疏.毛詩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12,1版。
    晉.郭璞注,宋.邢昺疏,《爾雅注疏》,收入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整理委員會整理,《十三經注疏.爾雅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12,1版。
    後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正義》,收入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整理委員會整理,《十三經注疏.禮記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12,1版。
    後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收入李學勤主編,《十三經注疏》整理委員會整理,《十三經注疏.周禮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12,1版。
    後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2,2版。
    程樹德撰,程俊英、蔣見元點校,《論語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8,1版。
    (二)史部
    1.正史類
    前漢.劉向編集,繆文遠校注,《戰國策新校注》,成都:巴蜀書社,1987.9,1版。
    前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82.11,2版。
    後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6,1版。
    劉宋.范曄,《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5,1版。
    西晉.陳壽,《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82.7,2版。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11,1版。
    北齊.魏收撰,《魏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6,1版。
    唐.令狐德棻等撰,《周書》,北京:中華書局,1971.11,1版。
    唐.李百藥,《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1972.11,1版。
    梁.沈約,《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6,初版。
    唐.姚思廉,《梁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5,1版。
    唐.李延壽,《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10,1版。
    唐.魏徵、令狐德棻,《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8,1版。
    後晉.劉昫,《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5,1版。
    北宋.歐陽修、宋祁撰,《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2,1版。
    北宋.王溥,《五代會要》,臺北:九思出版社,1978.11,臺1版。
    北宋.歐陽修撰,徐無黨註,《新五代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12,1版。
    元.脫脫等撰,《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77.11,1版。
    2.編年、地理類
    漢.王褒等撰,陳曉捷輯注,《關中佚志輯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1,1版。
    北魏.酈道元注,楊守敬、熊會貞疏,段熙仲點校,陳橋驛復校,《水經注疏》,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6,1版。
    北魏.酈道元注,陳橋驛校釋,《水經注校釋》,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9.4,1版。
    唐.李吉甫撰,賀次君點校,《元和郡縣圖志》,北京:中華書局,1983.6,1版。
    唐.李泰等著,賀次君輯校,《括地志輯校》,北京:中華書局,1980.2,1版。
    北宋.司馬光編著,元.胡三省音註,《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1956.6,1版。
    北宋.樂史,王文楚等點校,《太平寰宇記》,北京:中華書局,2007.11,1版。
    北宋.程大昌撰,黃永年點校,《雍錄》,北京:中華書局,2002.6,1版。
    南宋.王應麟著,傅林祥點校,《通鑑地理通釋》,北京:中華書局,2013.10,1版。
    南宋.王象之,《輿地紀勝》,北京:中華書局,1992.10,1版。
    元.駱天驤撰,黃永年點校,《類編長安志》,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1,1版。
    清.畢沅撰,張沛校點,《關中勝蹟圖志》,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12,1版。
    清.向淮修,王森文纂,《續潼關縣志》(影清嘉慶廿二年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69,臺1版。
    清.饒應祺修,馬先登纂,《同州府續志》(影清光緒七年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臺1版。
    清.顧祖禹撰,賀次君、施和金點校,《讀史方輿紀要》,北京:中華書局,2005.3,1版。
    清.毛鳳枝撰,李之勤校注,《南山谷口考校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1,1版。
    方詩銘、王修齡,《古本竹書紀年輯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2,1版。
    鄭炳林,《敦煌地理文書匯輯校注》,甘肅:甘肅教育出版社,1989.12,1版。
    永濟縣志編纂委員會編纂,《永濟縣志》,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12,1版。
    吳松弟編著,《兩唐書地理志匯釋》,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7,1版。
    劉慶柱輯注,《三秦記輯注.關中記輯注》(合刊本),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1,1版。
    3.政書類
    程樹德,《九朝律考》,北京:中華書局,1963.5,1版。
    清.沈家本著,鄧經元、駢宇騫點校,《漢律摭遺》,收錄氏著,《歷代刑法考》,北京:中華書局,1985.12,1版。
    張鵬一遺著,徐清廉校補,《晉令輯存》,陝西:三秦出版社,1989.1,1版。
    唐.長孫無忌等撰,劉俊文點校,《唐律疏議》,北京:中華書局,1983.11,1版。
    唐.長孫無忌等撰,劉俊文箋解,《唐律疏議箋解》,北京:中華書局,1996.6,1版。
    唐.長孫無忌等撰,錢大群注,《唐律疏義新注》,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3,1版。
    唐.杜佑撰,王文錦等點校,《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12,1版。
    唐.李林甫等撰,陳仲夫點校,《唐六典》,北京:中華書局,1992.1,1版。
    唐.吳兢撰,謝保成集校,《貞觀政要集校》,北京:中華書局,2003.11,1版。
    北宋.王溥撰,牛繼清校證,《唐會要校證》,西安:三秦出版社,2012.5,1版。
    北宋.宋敏求編,洪丕謨、張伯元、沈敖大點校,《唐大詔令集》,上海:學林出版社,1992.10,1版。
    天一閣博物館,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天聖令整理課題組校證,《天一閣藏明鈔本天聖令校證附唐令復原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6.10,1版。
    4. 考古類
    羅振玉、王國維編著,《流沙墜簡》,北京:中華書局,1993.9,1版。
    中國文物研究所、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龍崗秦簡》,北京:中華書局,2001.8,1版。
    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編,《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9,1版。
    王子今,《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疏證》,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2,1版。
    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編著,《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11,1版。
    朱紅林,《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集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10,1版。
    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編著,《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釋文修訂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5,1版。
    彭浩、陳偉、工藤元男主編,《二年律令與奏讞書──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出土法律文獻釋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8,1版。
    國家文物局古文獻研究室等編,《吐魯番出土文書》(九),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4,1版。
    (三)子部(諸子、小說、雜家、類書)
    佚名著,張金泉注譯,《新譯尉繚子》,臺北:三民書局,1996.2,初版。
    佚名著,方韜譯注,《山海經》,北京:中華書局,2009.3,1版。
    前漢.賈誼撰,閻振益、鍾夏校注,《新書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7,1版。
    前漢.劉向著,陳茂仁校證,《新序校證》,新北:花木蘭出版社,2007.9,初版。
    前漢.劉安撰,何寧集釋,《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8.10,1版。
    前漢.劉向著,黃清泉注譯,陳滿銘校閱,《新譯列女傳》,臺北:三民書局,2008.9,2版。
    西晉.干寶著,黃滌明譯注,《搜神記》,臺北:臺灣書房,2007.7,初版。
    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
    唐.李肇,《唐國史補》,收錄楊家駱主編,《唐國史補等八種》,臺北:世界書局,1962.2,初版。
    唐.釋道世著,周叔迦、蘇晉仁校注,《法苑珠林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3.12,1版。
    唐.徐堅等著,《初學記》,北京:中華書局,2004.2,2版。
    唐.孫思邈,《千金翼方》,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8,1版。
    唐.慧立、彥悰著,孫毓棠、謝方點校,《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收錄《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釋迦方誌》(合刊本),北京:中華書局,2000.4,1版。
    北宋.錢易撰,黃壽成點校,《南部新書》,北京:中華書局,2002.6,1版。
    北宋.王欽若等編纂,周勛初等校訂,《冊府元龜》,南京:鳳凰出版社,2006.12,1版。
    北宋.李昉等編,《文苑英華》,北京:中華書局,1966.5,1版。
    北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1961.9,新1版。
    北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覽》,北京:中華書局,1960.2,1版。
    北宋.曾公亮等撰,《武經總要前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收錄李勇先主編,《中國歷史地理文獻輯刊》,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9.6,1版。
    南宋.王應麟輯,《玉海》,揚州:廣陵書社,2003.8,1版。
    南宋.陳思,《寶刻叢編》,收錄嚴耕望編,《石刻史料叢書》(乙編之四)(原刻景印),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
    清.王先慎撰,鍾哲點校,《韓非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8.7,1版。
    (四)集部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8,1版。
    唐.王維著,陳鐵民校注,《王維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7.8,1版。
    唐.劉禹錫著,《劉禹錫集》整理組點校,卞孝萱校訂,《劉禹錫集》,北京:中華書局,1990.3,1版。
    唐.白居易著,顧學頡校點,《白居易集》,北京:中華書局,1979.10,1版。
    唐.白居易撰,宋.孔傳續撰,《白孔六帖》,臺北:新興書局,1969.5,新1版。
    唐.柳宗元,吳文治等校點,《柳宗元集》,北京:中華書局,1979.10,1版。
    唐.韓愈著,錢仲聯、馬茂元校點,《韓愈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10,1版。
    唐.王勃著,丹丘先生校定,《王勃集》,收錄日.長澤規矩也編,《和刻本漢詩集成》,東京:古典研究會,昭和50.2。
    唐.杜甫著,清.仇兆鱉注,《杜詩詳註》,北京:中華書局,1979.10,1版。
    唐.李白著,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臺北:九思出版社,1979.3,臺1版。
    唐.張九齡著,熊飛校注,《張九齡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8.11,1版。
    唐.盧照鄰著,祝尚書箋注,《盧照鄰集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10,2版。
    唐.高適著,孫欽善校注,《高適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2,1版。
    唐.李商隱著,葉葱奇疏注,《李商隱詩集疏注》,臺北:里仁書局,1987.7。
    唐.岑參著,廖立箋注,《岑嘉州詩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9,1版。
    北宋.文同,《丹淵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臺1版。
    明.董其昌,《畫禪室隨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2.8,初版。
    清.彭定求等編,《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60.4,1版。
    清.董誥等編,《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3.11,1版。
    清.顧炎武著,黃汝成集釋,栾保群、呂宗力校點,《日知錄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12,1版。
    二、近人論著(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一)專書
    1.中文
    《陝西軍事歷史地理概述》編寫組,《陝西軍事歷史地理概述》,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5.6,1版。
    中國公路交通史編審委員會編著,《中國古代道路交通史》,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1,1版。
    王國維,《古史新證——王國維最後的講義》,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4.12,1版。
    王開主編,《陝西古代道路交通史》,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8,1版。
    史念海,《黃土高原歷史地理研究》,鄭州:黃河水利出版社,2001.8,1版。
    白壽彝,《中國交通史》,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2,1版。
    安介生編著,《天下雄關》,長春:長春出版社,2007.1,1版。
    呂思勉,《秦漢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7,1版。
    李玉生,《唐令與中華法系研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12,1版。
    李孝聰,《中國區域歷史地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10,1版。
    李曉杰,《疆域與政區》,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1.1,1版。
    辛德勇,《隋唐兩京叢考》,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1,2版。
    周一士,《中國公路史》,臺北:公路出版社,1957.8,初版。
    林頫編著,《中國歷史地理學研究》,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1,1版。
    胡阿祥、彭安玉、郭黎安,《兵家必爭之地——中國歷史軍事地理要覽》,海口:海南出版社,2007.8,1版。
    胡戟等主編,《二十世紀唐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1,1版。
    唐寰澄編著,《中國古代橋梁》,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11.1,1版。
    夏婷婷,《唐代擬制判決中的法律發現—對唐代判詞的另一種解讀》,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7,1版。
    翁俊雄,《唐初政區與人口》,北京:北京師範學院出版社,1990.8,1版。
    高明士,《律令法與天下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12,1版。
    曹雲忠、席木森、朱彥武、史友仁編著,《中華名關》,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8.11,1版。
    陳直,《漢書新證》,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3,2版。
    程光裕,《五柳集》,臺北:世新大學出版中心,2007.3。
    程志、韓濱娜,《唐代的州和道》,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5,1版。
    程喜霖,《唐代過所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0.6,1版。
    楊建,《西漢初期津關制度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3,1版。
    董平均,《出土秦律漢律所見封君食邑制度研究》,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7.4,1版。
    劉希為,《隋唐交通》,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2.3,臺1版。
    劉俊文,《敦煌吐魯番唐代法制文書考釋》,北京:中華書局,1989.3,1版。
    蔡萬進,《張家山漢簡《奏讞書》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5,1版。
    鄭顯文,《唐代律令制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12,1版。
    穆渭生,《唐代關內道軍事地理研究》,陝西:陝西人民出版社,2008.7,1版。
    錢穆,《史記地名考》,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7,1版。
    戴炎輝,《唐律各論》,臺北:成文出版社,1988.5,增訂版。
    譚宗義,《漢代國內陸路交通考》,香港:新亞研究所專刊,1967.12。
    嚴耕望,《治史答問》,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6,初版。
    嚴耕望,《治史經驗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11,5版。
    嚴耕望,《唐代交通圖考》(一),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八十三,1985.5,初版。
    嚴耕望,《唐代交通圖考》(二),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八十三,1985.5,初版。
    嚴耕望,《唐代交通圖考》(三),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八十三,1985.9,初版。
    嚴耕望,《錢穆賓四先生與我》,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3,初版。
    寶雞市公路交通史志編寫辦公室編,《寶雞古代道路志》,西北:陝西人民出版社,1988.5,1版。
    蘇秉琦,《中國文明起源新探》,北京:三聯書店,1999.1,1版。
    2.外文
    日.仁井田陞著,池田溫編輯代表,《唐令拾遺補》,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97.3,初版。
    日.仁井田陞著,栗勁等編譯,《唐令拾遺》,長春:長春出版社,1989.11,1版。
    日.池田雄一,〈《奏 書》—中國古代的審判記錄》,刀水書房,2002.11,初版。
    日.足立喜六著,王雙懷、淡懿誠、賈雲譯,《長安史迹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1,1版。
    日.黑板勝美編輯,《令集解》,東京:吉川弘文館,1972.5〔昭和47年〕,普及版。
    日.黑板勝美編輯,《令集解》,東京:吉川弘文館,1972.5〔昭和47年〕。
    日.圓仁著,白化文、李鼎霞、許德楠校著,周一良審閱,《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校注》,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2007.11,1版。
    日.圓珍著,白化文、李鼎霞校注,《行歷抄校注》,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2004.1,1版。
    經濟雜誌社編,《令義解》,東京:經濟雜誌社,1900.9〔明治33年〕。
    3.學位論文
    朱祖德,〈唐代淮南道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歷史碩士論文,1996。
    何有祖,〈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之《賊律》、《盜律》、《告律》、《捕律》、《復律》、《興律》、《徭律》諸章集釋〉,湖北:武漢大學碩士論文,2005.5。
    周波,〈《二年律令》錢、田、□市、賜、金布、秩律諸篇集釋〉,湖北:武漢大學碩士論文,2005.5。
    林世清,〈唐代嶺南道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歷史碩士論文,1997。
    邵承芬,〈唐代江南道研究——以經濟發展為探討重心〉,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歷史博士論文,2003。
    桂齊遜,〈唐代河東軍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歷史碩士論文,1990。
    許益,〈漢唐關津問題研究〉,甘肅:蘭州大學歷史碩士論文,2008.5。
    郭啟瑞,〈唐代後期關中防衛中形勢之演變〉,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歷史碩士論文,1985。
    黃錦前,〈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之《置吏律》、《戶律》、《效律》、《傅律》、《置後律》、《爵律》校釋〉,湖北:武漢大學碩士論文,2005.5。
    廖幼華,〈初唐河東道研究——對外策略的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歷史碩士論文,1980。
    趙國光,〈唐代河南道及都畿道與國勢興衰之關係〉,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歷史博士論文,2003。
    蔡坤倫,〈漢代函谷關研究〉,臺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9.6。
    穆渭生,〈唐代關內道軍事地理研究〉,陝西:陝西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2.4。
    謝德隆,〈唐代前期對關內道北部的經營〉,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歷史碩士論文,1992。
    羅凱,〈唐前期道制研究──以民政區域性質的道為中心〉,上海:復旦大學碩士論文,2009.5。
    4.工具書、電子資料庫
    方詩銘編著,《中國歷史紀年表》(修訂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3,1版。
    陝西省文物事業管理局編制,《中國文物地圖集》(陝西分冊)(上、下),西安:西安地圖出版社,1998.12,1版。
    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1982.10,1版。
    西安地圖出版社編,《陝西省地圖冊》(32開),西安:西安地圖出版社,2015.5,21版。
    西安地圖出版社編,《陝西省地圖冊》(16開),西安:西安地圖出版社,2015.8,1版。
    趙鵬超、羅傳甲,《潼關縣新志》(影民國廿年鉛印本),臺北:臺大中國方志庫電子資料庫。
    「中研院史語所漢籍電子文獻—漢典全文檢索系統」:http://www.sinica.edu.tw/~tdbproj/handy1/
    「中研院史語所文物圖象研究室」:http://saturn.ihp.sinica.edu.tw/~wenwu/
    (二)論文
    1.中文
    (1)專書論文
    孔祥軍,〈《隋書.地理志》關官考〉,收錄氏著,《漢唐地理志考校》,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2.1,1版,頁147-161。
    王文楚,〈西安洛陽間陸路交通的歷史發展〉,原載《歷史地理研究》,1986第1輯,後收錄氏著,《古代交通地理叢考》,北京:中華書局,1996.7,1版,頁82-103。
    王文楚,〈唐代兩京驛路考〉,原載《歷史研究》,1983年第6期,頁62-74。後收錄氏著,《古代交通地理叢考》,北京:中華書局,1996.7,1版,頁46-81。
    王北辰,〈內蒙古後套平原的幾個歷史地理問題--兼考唐西受降城〉,收錄氏著,《王北辰西北歷史地理論文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00.7,1版,頁358-370。
    王仲犖,〈吐魯番出土的幾件唐代過所〉,收錄氏著,《㟙華山館叢稿》,北京:中華書局,1987.4,1版,頁274-314。
    史念海,〈唐代的地理學和歷史地理學〉,收錄氏著,《河山集》(六),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7.12,1版,頁173-202。
    史念海,〈唐代長安和洛陽〉,收錄氏著,《中國古都和文化》,北京:中華書局,1998.7,1版,頁493-540。
    史念海,〈唐代原州的木峽關和石門關〉,收錄氏著,《河山集》(七),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1,1版,頁239-248。
    史念海,〈陝西北部的地理特點和在歷史上的軍事價值〉,收錄氏著,《河山集》(四集),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12,1版,頁75-144。
    史念海,〈陝西省在我國歷史上的戰略地位〉,收錄氏著,《河山集》(四集),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12,1版,頁1-74。
    史念海,〈隋唐時期農牧地區的變遷及其對王朝盛衰的影響〉,收錄氏著,《河山集》(七),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1,1版,頁77-99。
    史念海,〈潼關古城的遷徙〉,收錄氏著,《河山集》(二集),北京:三聯書店,1981.5,1版,頁176-180。
    史念海,〈論唐代貞觀10道和開元15道〉,收錄氏著,《河山集》(七集),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1,1版,頁520-557。
    史念海,〈關中的歷史軍事地理〉,收錄氏著,《河山集》(四集),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12,1版,頁145-244。
    成一農,〈唐代的地緣政治結構〉,收錄李孝聰主編,《唐代地域結構與運作空間》,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8,1版,頁8-59。
    李之勤,〈唐代藍武道上的七盤嶺與韓公堆〉,收錄氏著,《西北史地研究》,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12,1版,頁126-133。
    李健超,〈函谷關與潼關〉,原載《晉秦豫訪古》,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收錄氏著,《漢唐兩京及絲綢之路歷史地理論集》,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7,1版,頁595-605。
    杜正勝,〈古代的關〉,收錄氏著,《古代社會與國家》,臺北,允晨文化有限公司,1992.10,頁584-607。
    辛德勇,〈唐代的地理學〉,收錄氏著,《歷史的空間與空間的歷史》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1,1版,頁272-296。
    辛德勇,〈隋唐時期長安附近的陸路交通——漢唐長安交通地理研究之二〉,收錄氏著,《古代交通與地理文獻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96.7,1版,頁142-165。
    邢義田,〈「試釋漢代的關東、關西與山東、山西」補正〉,收錄氏著,《秦漢史論稿》,臺北:東大書局,1987.6,初版,頁114-120。
    邢義田,〈試釋漢代的關東、關西與山東、山西〉,收錄氏著,《秦漢史論稿》,臺北:東大書局,1987.6,初版,頁85-113。
    侯甬堅,〈論唐以前武關的地理位置〉,《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6年第3期,頁82-88。後收錄氏著,《歷史地理學探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6,1版,頁304-316。
    張伯元,〈《二年律令.津關令》與漢令之關係考〉,收錄氏著,《出土法律文獻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6,1版,頁50-65。
    張榮芳,〈試論隋唐的山東與關東〉,原載《食貨》復刊第13卷1、2期,民國72.5,後收錄中國唐代學會編,《唐代研究論集》(第三輯),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92.11,初版,頁737-766。
    張澤咸,《唐代工商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12,1版,頁401-409。
    曹旅寧,〈《津關令》考述〉,收錄氏著,《張家山漢律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5.8,1版,頁249-266。
    傅斯年,〈歷史語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收錄氏著,《傅斯年全集》(四),臺北:聯經出版社,1980.9,初版,頁253-266。
    傅樂成,〈唐代夷夏觀念之演變〉,收錄氏著,《漢唐史論集》,臺北:聯經出版社,1977.9,初版,頁209-226。
    傅樂成,〈唐型文化與宋型文化〉,收錄氏著,《漢唐史論集》,臺北:聯經出版社,1977.9,初版,頁339-382。
    黃人二,〈張家山漢簡奏讞書案例三試釋兼論函谷關之地位〉,收錄氏著,《出土文獻論文集》,臺中:高文出版社,2005.8,初版,頁101-113。
    劉燕儷,〈水上交通管理〉,收錄高明士主編,《唐律與國家社會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9.1,初版,頁361-401。
    劉馨珺,〈〈衛禁律.齎禁物私度關〉與《天聖令》的應禁之地〉,收錄氏著,《「唐律」與宋代法文化》,嘉義:國立嘉義大學,2010.12,頁339-396。
    賴亮郡,〈罪與刑:《唐律》的加刑探討〉,收錄氏著,《唐宋律令法制考釋》,臺北:元照出版社,2010.7,初版,頁7-40。
    錢大群,〈唐律贓罪辨析〉,收錄氏著,《唐律與唐代法制考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11,1版,頁130-169。
    閻步克,〈《二年律令》中的「宦皇帝者」〉,收錄氏著,《從爵本位到官本位》,北京:三聯書店,2009.3,1版,頁370-407。
    閻曉君,〈張家山漢簡《奏讞書》考釋(一)〉,收錄張懋鎔等編,《追尋中華古代文明的蹤跡—李學勤先生學術活動五十年紀念文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8,1版,頁74-80。
    嚴耕望,〈括地志序略都督府管州考〉,收錄氏著,《嚴耕望史學論文選集》(上),北京:中華書局,2006.12.,1版,頁132-166。
    嚴耕望,〈景雲十三道與開元十六道〉,收錄氏著,《嚴耕望史學論文選集》(上),北京:中華書局,2006.12.,1版,頁167-174。
    (2)期刊、合集論文
    牛樹林、郭敏厚,〈「藍關」考〉,《人文雜誌》,1994年增刊。
    牛樹林、郭敏厚,〈秦漢嶢關、唐藍關小考〉,《商洛學院學報》,2008年第3期,頁1-4。
    牛樹林、郭敏厚、耶磊,〈秦漢嶢關、唐藍關續考——從文獻所載「藍田縣東南」的里程說起〉,《商洛學院學報》,2009年第1期,頁46-48。
    王子今,〈秦漢區域地理學的「大關中」概念〉,《人文雜誌》,2003年第1期,頁86-91。
    王子今、劉華祝,〈說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津關令》所見五關〉,《中國歷史文物》,2003年第1期,頁44-52。
    王元林,〈隋唐以前黃渭洛匯流區河道變遷〉,《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6年第3輯,頁71-87。
    王元林,〈蒲津大浮橋新探〉,《文物季刊》,1999年第3期,頁52-58。
    王少華,〈淺論我國古代關隘旅游資源的開發--以河南古代關隘旅游資源為例〉,《桂林旅遊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7:5(2006.10),頁546-549。
    王北辰,〈唐代長安-夏州-天德軍道路考〉,《歷史地理》,1990年第9輯,頁264-274。
    王永興,〈讀《唐六典》的一些體會〉,《文史知識》,2009年第2期,頁17-23。
    王成成,〈隴坻古道的繁榮與衰敗〉,《天水師院學報》(綜合版),2000年第3期,頁40-42。
    王亞勇,〈三受降城修築時間考〉,《內蒙古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漢文版),1988年第3期,頁50-52。
    王昌富,〈早期武關地望初探〉,《文博》,1989年第4期,頁20-22,轉82頁。
    王偉,〈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編聯初探〉,收錄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主辦,《簡帛》(第一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10,1版,頁353-367。
    王蘭蘭,〈唐朝皇帝的避難所〉,《唐都學刊》,2011年第4期,頁21-24。
    史念海,〈西安地區地形的歷史演變〉,《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5年第4輯,頁33-54。
    史念海,〈唐代通西域道路的淵源及其途中的都會〉,《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5年第1輯,頁1-25。
    史念海,〈隋唐時期的交通與都會〉,收錄氏主編,《唐史論叢》(第六輯),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5.10,1版,頁1-57。
    史念海,〈論我國歷史上東西對立的局面和南北對立的局面〉,《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2年第1輯,頁57-112。
    史念海、史先智,〈長安和洛陽〉,收錄史念海主編,《唐史論叢》(第七集),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2,1版,頁1-45。
    田亞岐、楊曙明,〈絲綢之路南線長安至隴山段考察研究〉,《秦漢研究》(第三輯),2009年,頁135-144。
    石維娜,〈唐長安通往「三受降城」的驛路及其歷史作用〉,《華夏文化》,2011年第4期,頁27-29。
    任艷艷,〈唐代勝州轉運的設置——讀敦煌所出《唐開元水部式》殘卷〉,《晉陽學刊》,2008年第5期,頁123-125。
    安志平,〈固原歷代軍事史述略〉,《固原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2期,頁76-79。
    曲守約,〈古代之關〉,《大陸雜誌》,16:10(1958.5),頁15-19。
    艾冲,〈古代潼關城址的變遷〉,《歷史地理》,2002年第18輯,頁122-129。
    艾冲,〈唐代靈、鹽、夏、宥四州邊界考〉,《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4年第1輯,頁26-31。
    艾冲,〈隋唐永豐倉考論〉,《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2期,頁139-144。
    艾冲,〈潼關創建年代考辨〉,《渭南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1期,頁10-13,轉17頁。
    艾冲,〈論唐代「河曲」內外駐防城群體的分布及其對北疆民族關系的作用〉,《唐史論叢》,2008,頁131-146。
    余方平、王昌富,〈武關早期位置探索新論〉,《商洛學院學報》,2008年第1期,頁27-31。
    吳亞娥,〈試論安康境內的幾條古交通要道〉,《安康師專學報》,1994年第1期,頁81-82。
    吳昌廉,〈論「新發現」與「新學問」之關係——王國維「新材料」觀念試釋〉,《簡牘學報》,17期(臺北,1999.12),頁321-350。
    吳洁生,〈唐大震關考〉,《歷史地理》,1990年第7輯,頁134-138。
    李之勤,〈《讀史方輿紀要》卷五六《子午道》條校釋〉,《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0年第3輯,頁27-38。
    李之勤,〈《讀史方輿紀要》陜西省漢中府「儻駱道」條校釋〉,《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0年第1輯,頁229-237。
    李之勤,〈陳倉古道考〉,《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8年第3輯,頁118-124。
    李之勤,〈歷史上的子午道〉,《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1年第2期,頁38-41。
    李之勤,〈藍田縣的兩個石門與唐長安附近藍武道北段的水陸聯運問題〉,《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2年第2輯,頁63-70。
    李之勤,〈儻駱古道的發展特點、具體走向和沿途要地〉,《文博》,1995年第2期,頁44-53。
    李天虹,〈漢簡「致籍」考辨──讀張家山漢簡〈津關令〉札記〉,《文史》,2004年第2輯,頁33-37。
    李仲操,〈歷代散關遺址小考〉,《人文雜誌》,1985年第6期,頁74-75。
    李全德,〈《天聖令》所見唐代過所的申請與勘驗——以「副白」與「錄白」為中心〉,《唐研究》,2008年第14卷,頁205-220。
    李均明,〈漢簡所反映的關津制度〉,《歷史研究》,2002年第3期,頁26-35。
    李冠廷、游逸飛,〈〈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均輸律》譯注〉〉,《史原》,復刊2期(臺北:2011.9),頁239-256。
    李春茂,〈絲路東段的隴山古道〉,《甘肅社會科學》,1996年第2期,頁76-78。
    李健超,〈絲綢之路之陜西、甘肅中東部線路的形成與發展〉,《絲綢之路》,2009年第6期,頁31-32。
    李培娟,〈淺析隋唐勝州軍事地位的興衰原因〉,《蘭臺世界》,2013年第6期,頁91-92。
    李葉宏,〈唐朝絲綢之路貿易管理法律制度探析——以過所為例〉,《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5期,頁135-138。
    李德輝,〈唐京北地區交通與唐後期邊塞行旅詩〉,《唐代文學研究》,2004年,頁60-65。
    李鴻賓,〈唐朝三受降城與北部防務問題〉,收錄中國長城學會編,《長城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瀋陽: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12,1版,頁143-153。
    辛德勇,〈三崤山補證〉,《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1年第1輯,頁58。
    辛德勇,〈西漢至北周時期長安附近的陸路交通——漢唐長安交通地理研究之一〉,《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88年第3輯,頁85-113。
    辛德勇,〈長安城興起與發展的交通基礎——漢唐長安交通地理研究之四〉,《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89年第2輯,頁131—140。
    辛德勇,〈崤山古道瑣證〉,《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89年第4輯,頁37-66。
    周佩妮,〈絲綢之路上的「六盤鳥道」〉,《寧夏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10年第4期,頁16-19。
    周尚兵,〈讀程喜霖先生新著《唐代過所研究》〉,《敦煌研究》,2002年第2期,頁105-108。
    周殿杰,〈唐代商稅和商人三十稅一〉,《史林》,1986年第2期,頁38-44。
    孟彥弘,〈唐代「副過所」及過所的「副白」、「錄白案記」辨釋〉,收錄黃正建主編,《《天聖令》與唐宋制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3,1版,頁174-210。
    孟彥弘,〈再談唐代過所申請、勘驗過程中的「副白」與「錄白案記」〉,收錄黃正建主編,《隋唐遼宋金元史論叢》(一),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1.2,初版,頁176-188。
    孟彥弘,〈唐代的驛、傳送與轉運——以交通與運輸之關係為中心〉,收錄榮新江主編,《唐研究》(第十二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12,1版,頁27-52。
    孟彥弘,〈唐關市令復原研究〉,收錄天一閣博物館,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天聖令整理課題組校證,《天一閣藏明鈔本天聖令校證附唐令復原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6.10,1版,頁521-540。
    況臘生、張勝輝,〈唐律中關防制度考析〉,《西安政治學院學報》,2001年第3期,頁86-91。
    姚春敏、趙曉峰,〈試論唐王朝修建「蒲津橋」的經濟目的與動機〉,《運城學苑學報》,2008年第6期,頁18-21。
    施和金,〈隋唐《地理志》陝西地理誤述考訂〉,《人文雜誌》,1982年第3期,頁82-87。
    胡德經,〈兩京古道考辨〉,《史學月刊》,1986年第2期,頁1—7,轉79頁。
    孫長龍,〈唐會州及其屬縣、關口考〉,《絲綢之路》,2009年第16期,頁45-47。
    孫長龍,〈關於唐代會州的幾個問題〉,《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09年第3期,頁18-22。
    徐日輝,〈「陳倉渭水道」與街亭戰役考〉,《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1年第2輯,頁90-96。
    徐志斌,〈論唐代儻駱道的特點與價值〉,《陝西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3期,頁17-20,轉29頁。
    桂齊遜,〈《唐律.衛禁律》沿革考〉,收入中國中古史研究編輯委員會編輯,《中國中古史研究》(第七期),臺北:蘭臺出版社,2007.12,初版,頁95-126。
    桂齊遜,〈唐代律令關係試析——以捕亡律令關於追捕罪人之規範為例〉,《唐研究》,2008年第14卷,頁221-245。
    桂齊遜,〈唐代宮禁制度在政治與法律上的意義〉,收錄高明士編,《東亞傳統教育與法制研究》(二),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7,初版,頁109-183。
    馬正林,〈關於古散關遺址〉,《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6年第1期,頁105-106。
    馬東海,〈唐木峽關、摧沙堡、石門關考〉,《寧夏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10年第4期,頁20-22。
    高震寰等,〈〈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錢律》譯注〉〉,《史原》,復刊3期(臺北:2012.9),頁295-352。
    張金銑,〈鳳翔之戰與唐末政治嬗變〉,《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5期,頁111-116。
    張建國,〈漢簡《奏讞書》和秦漢刑事訴訟程序初探〉,《中外法學》,1997年第2期,頁。
    張思足,〈連接秦晉有一橋——唐代的蒲津大浮橋考略〉,《西安教育學院學報》,1998年第4期,頁5-8。
    張玲,〈滻灞二水與隋唐長安城的關系及其現實意義〉,《西安社會科學》,2010年第1期,頁71-73。
    張家山漢簡研讀班,〈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校讀記〉,收錄李學勤、謝桂華主編,《簡帛研究2002、2003》,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6,1版,頁177-195。
    張國藩、趙建平,〈絲綢之路隴坂古道考察散記〉,《絲綢之路》,2001年S1期,頁107-111。
    張榮芳,〈試論隋唐的山東與關東〉,原載《食貨》復刊第13卷1、2期(1983年5月)。收錄中國唐代學會編,《唐代研究論集》(第三輯),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11月,初版,頁737-766。
    張劍光,〈唐代藩鎮割據與商業〉,《文史哲》,1997年第4期,頁74-80。
    張鄰、周殿杰,〈唐代的關津制度〉,《中華文史論叢》,1985年第3輯,頁185-210。
    張鄰、周殿杰,〈唐代商稅辨析〉,《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6年第1期,頁29-34,轉頁28。
    張豔云,〈唐代過所制度略述〉,《史學月刊》,1996年第4期,頁112-114。
    梁建邦,〈漫話潼關〉,《渭南師專學報》(綜合版),1989年第1期,頁103-106。
    梁建邦,〈潼關古城的建制〉,《滄桑》,2005年第2期,頁17,轉24頁。
    梁福義,〈古散關遺址辨正〉,《人文雜誌》,1984年第1期,頁36。
    許正文,〈漢州唐道的設置與分裂割據王朝的形成〉,《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3年第3輯,頁139-144。
    許正文,〈潼關沿革考〉,《人文雜誌》,1989年第5期,頁93-97。
    許成、余軍、王惠民,〈瓦亭故關考略〉,《寧夏社會科學》,1993年第6期,頁58-64。
    郭清華,〈陳倉道初探——兼論「暗度陳倉」與陳倉道有關問題〉,《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9年第2期,頁100-106。
    陳正奇、穆渭生,〈唐後期隴右失陷與京畿安全危機述略〉,《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9年第4輯,頁90-102。
    陳明光,〈唐五代「關市之征」試探〉,《中國經濟史研究》,1992年第4期,頁84-91。
    陳偉,〈張家山漢簡〈津關令〉涉馬諸令研究〉,《考古學報》,2003年第1期,頁29-43。
    陳偉,〈張家山漢簡雜識〉,收錄單周堯、陸鏡光主編,《語言文字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12,1版,頁36-37。
    陳婭玲、孟來果,〈「唐蕃古道」文化線路之開發初探〉,《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5期,頁97-100。
    陳習剛,〈論武則天時期關津的職能及其興廢〉,《中州學刊》,2007年第5期,頁168-171。
    陳登武,〈白居易「百道判」中的禮教思想〉,《法制史研究》,23期(臺北,2013.6),頁113-143。
    陳登武,〈白居易「百道判」試析——兼論經義折獄的影響〉,收錄柳立言主編,《傳統中國法律的理念與實踐》,臺北:中研院史語所,2008.5,頁343-411。
    陳登武,〈再論白居易「百道判」——以法律推理為中心〉,《臺灣師大歷史學報》,45期(臺北,2011.6),頁41-72。
    陳夢家,〈畝制與里制〉,《考古》,1966年第1期,頁36-45。
    陳維緒,〈漢唐嶢關、藍關考略——兼與牛樹林、郭敏厚先生商榷〉,《商洛學院學報》,2006年第1期,頁28-29,轉46頁。
    陸敬嚴,〈蒲津大浮橋考〉,《自然科學史研究》,1985年第1期,頁35-41。
    彭浩,〈《津關令》的頒行年代與文書格式〉,《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3期,頁15-16。
    彭浩,〈談《奏讞書》中的西漢案例〉,《文物》,1993年第8期,頁32-36。
    程喜霖,〈唐代過所與胡漢商人貿易〉,《西域研究》,1995年第1期,頁97-103。
    程喜霖,〈從唐代過所文書所見通「西域」的中道〉,《敦煌研究》,1988年第1期,頁58-67。
    程喜霖,〈論唐代關津與過所的關系及其國防治安功能〉,《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2期,頁69-74。
    賀潤坤,〈安史之亂中潼關為何失守〉,《漢中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年4期,頁47-50。
    黃兆宏,〈過所制度研究述略〉,《甘肅社會科學》,2003年第6期,頁145-146。
    黃怡君等,〈〈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置吏律》譯注〉〉,《史原》,復刊1期(臺北:2010.9),頁287-337。
    黃運喜,〈玄奘的四川之行〉,《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7年總第185期,頁166-171。
    黃瓊儀等,〈〈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傳食律》譯注〉〉,《史原》,復刊4期(臺北:2013.9),頁263-300。
    楊建,〈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津關令》簡釋〉,收錄丁四新主編,《楚地出土簡帛文獻思想研究》(一),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12,1版,頁316-341。
    楊軍輝,〈關於唐大震關的幾個問題〉,《甘肅農業》,2006年第6期,頁292-293。
    楊朝霞,〈渭河沿流港口碼頭津渡的興衰〉,《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4期,頁95-100。
    楊曙明,〈陝西鳳翔境內古絲綢之路考略〉,《絲綢之路》,2009年第6期,頁26-30。
    葛劍雄、華林甫,〈導論:二十世紀的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收錄葛劍雄、華林甫編,《歷史地理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1,1版,頁1-35。
    賈雲,〈唐貞觀諸道的產生及其使職的作用〉,《漢中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第3期,頁47-54。
    雍際春、蘇海洋,〈絲綢之路隴右南道隴山段的交通路線〉,《絲綢之路》,2009年第6期,頁33-36。
    雷富饒,〈唐與吐蕃在西域的爭奪〉,《宜春學院學報》,2010年第9期,頁147-148,轉169頁。
    雷聞,〈唐開元獄官令復原研究〉,收錄天一閣博物館,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天聖令整理課題組校證,《天一閣藏明鈔本天聖令校證附唐令復原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6.10,1版,頁603-649。
    雷震,〈歷史時期的儻駱道及其作用〉,《陝西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4期,頁40-44。
    臧知非,〈張家山漢簡所見漢初馬政及相關問題〉,《史林》,2004年第6期,頁69-77。
    趙靜,〈武關煙雲漫談〉,《文博》,2005年第2期,頁50-55。
    劉永生,〈古城古渡古橋──永濟黃河蒲津渡遺址考古瑣記〉,《文物世界》,2000年第4期,頁4-8。
    劉玉峰,〈試論唐代的公驗、過所制度與商品流通的管理〉,《敦煌研究》,2000年第3期,頁160-168。
    劉希為,〈隋唐交通的特點及其歷史地位〉,《中國唐史學會論文集》,三秦出版社,1991,頁213-228。
    劉軍剛,〈秦、西漢時期關中通往隴西郡交通線路考析〉,《絲綢之路》,2011年第16期,頁11-13。
    劉滿,〈大震關考辨〉,《西北史地》,1983年第3期,頁18-23。
    劉滿,〈秦漢隴山道考述〉,《敦煌學輯刊》,2005年第2期,頁264-269。
    劉樹友,〈「哥舒白谷兩英雄,痛哭催軍萬年淚」——唐軍與安史叛軍的潼關、靈寶之戰探析〉,《渭南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1期,頁27-34。
    劉樹友,〈武關考——關中要塞研究之七〉,《渭南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第3期,頁44-49。
    劉樹友,〈秦嶺諸關考——關中要塞研究之四〉,《渭南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4期,頁23-27,轉46頁。
    劉馨珺,〈評《天一閣藏明鈔本天聖令校證附唐令復原研究》.關市令〉,《唐研究》,2008年第14卷,頁530-535。
    蔡坤倫,〈評介穆渭生,《唐代關內道軍事地理研究》〉,《臺灣師大歷史學報》,53期(臺北,2015.6),頁191-206。
    蔡坤倫,〈學通古今的法史學家:程樹德(1877-1944)〉,《法制史研究》,18期(臺北,2010.12),頁269-300。
    鄭顯文,〈敦煌吐魯番文書中所見的唐代交通管理的法律規定〉,《西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6期,頁135-142。
    黎虎,〈唐代軍鎮關津的涉外事務管理職能〉,《北方論叢》,2000年第2期,頁77-82。
    黎虎,〈唐前期邊疆軍區「道」的外交管理職能〉,《學術研究》,1999年第4期,頁碼不詳。
    穆渭生,〈唐代潼關述略——唐關內道軍事地理研究之一〉,《陜西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第4期,頁63-66。
    蕭錦華,〈唐前期兩京畿內制建立考論〉,《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2008年第48期,頁35-79。
    戴炎輝,〈唐律衛禁律之遡源〉,收錄韓忠謨等主編,《薩孟武先生七十華誕政法論文集》,臺北:海天出版社,1966.2,頁103-114。
    薛軍禮,〈大散關〉,《絲綢之路》,2006年第10期,頁66-67。
    鮮于煌,〈論杜甫的「軍事意識」〉,《渝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3期,頁72-77。
    羅凱,〈十五採訪使始置於開元二十二年論〉,《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11年第1輯,頁44-52。
    羅凱,〈唐十道演化新論〉,《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12年第1輯,頁98-109。
    譚其驤,〈積極開展歷史人文地理研究〉,收錄葛劍雄、華林甫編,《歷史地理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1,1版,頁169-175。
    關治中,〈潼關天險考證——關中要塞研究之三〉,《渭南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3期,頁35-39。
    關治中,〈論曹操平定關隴的奠基戰役——潼關之戰〉,《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2年第1期,頁27-31。
    關治中,〈關中要塞考序--關中要塞研究之一〉,《渭南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3期,頁51-55。
    關治中、王克西,〈隴山諸關考——關中要塞研究之六〉,《渭南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第1期,頁58-61。
    關治中、李金俠,〈臨晉關考證——關中要塞研究之五〉,《渭南師範學院學報》,2000年第3期,頁111-115。
    嚴耕望,〈我撰「唐代交通圖考」的動機與經驗〉,《興大歷史學報》,第3期(臺中,1993.4),頁1-9。
    蘇海洋、雍際春、晏波、龍曉妮,〈唐蕃古道大震關至鄯城段走向新考〉,《青海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3期,頁62-67。
    蘇海洋、雍際春、晏波、龍曉妮,〈絲綢之路隴右南道甘肅東段的形成與變遷〉,《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3期,頁126-131。
    蘇涵、景國勁,〈黃河蒲津渡開元鐵牛雕塑群考論〉,《晉陽學刊》,2004年第4期,頁88-91。
    蘇瑩輝,〈唐宣宗收復河湟地區與三州七關的年代略論〉,原載《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29期(1970)。收錄中國唐代學會編,《唐代研究論集》(第一輯),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2.11,初版,頁773-808。
    黨天正,〈大散關詩話〉,《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5期,頁96-98。
    2.外文
    (1)專書論文
    日.加藤繁著,吳杰譯,〈宋代商稅考〉,收錄氏著,《中國經濟史考證》(第二卷),北京:商務印書館,1963.6,初版,頁148-180。
    日.青山定雄,〈唐、五代の關津と商稅〉,收錄氏著,《唐宋時代の交通と地誌地圖の研究》,吉川弘文館,1969.8,再版,頁127-160。
    日.礪波護著,韓昇等譯,〈唐代的過所與公驗〉,收錄氏著,《隋唐佛教文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1,1版,頁153-208。
    (2)期刊、合集論文
    日.井上以智為,〈唐十道の研究〉,《史林》,第6卷3號(1921),頁9-24。
    日.內藤虎次郎,〈三井寺藏唐過所考〉,收錄萬斯年輯譯,《唐代文獻叢考》,上海:商務印書館,1957.9,1版,頁51-71。
    日.日野開三郎著,黃正建譯,〈唐代商稅考〉,收錄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四)(北京,中華書局,1992.7,1版),頁405-444。
    日.宮宅潔,徐世虹譯,〈秦漢時期的審判制度--張家山漢簡《奏讞書》所見〉,收錄楊一凡總主編,《中國法制史考證》,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9,1版,(丙編)第一卷,頁287-322。
    日.礪波護著,胡寶珍譯,白子明校,〈唐代的畿內與京城四面關〉,《河北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3年第4期,頁31-37,轉51頁。
    「三國時代出土文字資料の研究」班,〈江陵張家山漢墓出土「二年律令」譯注稿〉(一),《東方學報》,76冊(京都,2004.3),頁109-208。
    「三國時代出土文字資料の研究」班,〈江陵張家山漢墓出土「二年律令」譯注稿〉(二),《東方學報》,77冊(京都,2005.3),頁1-119。
    「三國時代出土文字資料の研究」班,〈江陵張家山漢墓出土「二年律令」譯注稿〉(三),《東方學報》,78冊(京都,2006.3),頁113-239。
    專修大學「二年律令」研究會,〈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訳注(一)—賊律—〉,《專修史學》,第35號(川崎,2003.11),頁106-160。
    專修大學「二年律令」研究會,〈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訳注(二)—盜律—〉,《專修史學》,第36號(川崎,2004.3),頁104-141。
    專修大學「二年律令」研究會,〈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訳注(三)—具律—〉,《專修史學》,第37號(川崎,2004.11),頁123-181。
    專修大學「二年律令」研究會,〈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訳注(四)—告律.捕律.亡律—〉,《專修史學》,第38號(川崎,2005.3),頁163-227。
    專修大學「二年律令」研究會,〈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訳注(五)—收律.襍律.錢律.置吏律.均輸律.傳食律—〉,《專修史學》,第39號(川崎,2005.11),頁93-171。
    專修大學「二年律令」研究會,〈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訳注(六)—田律.□市律.行書律—〉,《專修史學》,第40號(川崎,2006.3),頁45-99。
    專修大學「二年律令」研究會,〈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訳注(七)—復律.賜律.戶律—〉,《專修史學》,第41號(川崎,2006.11),頁99-184。
    專修大學「二年律令」研究會,〈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訳注(八)—效律.傅律.置後律—〉,《專修史學》,第42號(川崎,2007.3),頁198-262。
    專修大學「二年律令」研究會,〈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訳注(九)—爵律.興律.徭律—〉,《專修史學》,第43號(川崎,2007.11),頁153-198。
    專修大學「二年律令」研究會,〈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訳注(十)—金布律—〉,《專修史學》,第44號(川崎,2008.3),頁97-143。
    專修大學「二年律令」研究會,〈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訳注(十一)—秩律.史律—〉,《專修史學》,第45號(川崎,2008.11),頁31-119。
    專修大學「二年律令」研究會,〈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訳注(十二)—津關令—〉,《專修史學》,第46號(川崎,2009.3),頁122-182。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