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政策使「師生關係」間的衝突逐漸浮上檯面,而新聞媒體對師生衝突事件的處理方式,往往都是站在學生、家長的立場闡發議論,讓大眾對教師專業能力產生質疑,當同時間一連串同質性的事件爆發後,教師的社會地位便隨之下降,傳統上被視為倫理的「師生關係」,從前所強調的「尊師重道」觀念,在現在多元文化的社會中,似乎蕩然無存。
面對教師感嘆師道淪喪的窘境,臺灣社會文化是否可以完全移植國外的教育理念?在長期缺乏文化主體性的自覺下,全盤走向西化的結果,以致於出現「畫虎不成反類犬」或「橘踰淮而為枳」的現象,因此,我們需要對教育失衡的現象進行更深層的哲學反省,才比較容易釐清事情的真相。從中國哲學思想觀點去談,孟子性善論在中國哲學思想中所揭示的意義匪淺,歷代專家學者主要將其應用到政治、教育兩大方面,期許能從中找到使社會國家各方面皆能在穩定中發展的方法,進而實現孔子淑世理想之大同世界。
本研究藉由孟子性善論中三辨之學的理解上逐層分析,最後以師生關係整合之。由「人禽之辨」在哲學上的觀點,相信每一位學生皆有其自覺能力;由「義利之辨」在心理學上的觀點,將其應用在教學活動中,以協助其自我潛能的充分發揮,進而達成人生美好理想抱負的實現;由「王霸之辨」在社會學上的觀點,去瞭解師生互動的歷程,試圖為孟子性善論之研究,找到另一個可能的實踐方向。
一、古籍
(一)(漢)趙歧注:《孟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二)(宋)朱熹:《四書章句集註》(點校新編),臺北:鵝湖出版
社,2003年。
(三)(宋)朱熹:《四書或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一版
一刷。
(四)(清)焦循:《孟子正義》收入《新編諸子集成》,北京:中華書
局,1987年10月第一版(2004年重印)
二、專書(按姓氏筆畫)
(一)王邦雄等著:《孟子義理疏解》,臺北:鵝湖出版社,2002年10月
七版。
(二)王 甦:《中道探微》,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11月初版。
(三)王開府:《儒家倫理學析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7月
二版。
(四)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台灣學生書局,2002年8月
初版九刷。
(五)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5月
九版。
(六)牟宗三:《圓善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4月初版二
刷。
(七)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一》,臺北:正中書局,1989年5月臺初
版第八次印行。
(八)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二》,臺北:正中書局,1989年6月臺初
版第八次印行。
(九)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三》,臺北:正中書局,1990年8月初版
第九次印行。
(十)牟宗三:《歷史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6年出版。
(十一)朱文雄:《班級經營》,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2年6月四
版。
(十二)李明輝:《孟子重探》,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1年6月
初版。
(十三)李明輝主編:《孟子思想的哲學探討》,臺北:中研院文哲所籌
備處,1995年5月初版。
(十四)李明輝:《康德倫理學與孟子道德思考之重建》,臺北:中研院
文哲所,1994年初版。
(十五)李學勤等撰:《儒家思孟學派論集》,濟南:齊魯書社,2008年
12月初版。
(十六)何曉明:《亞聖思辨錄》,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1997年6月
二刷。
(十七)何淑靜:《孟荀道德實踐理論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
年1月初版。
(十八)杜維明:《現代精神與儒家傳統》,臺北:聯經出版社,1996年
2月初版。
(十九)李咏吟、單文經:《教學原理》,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
公司,1997年7月三版。
(二十)李亞彬:《道德哲學之維—孟子荀子人性論比較研究》,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初版。
(二十一)林安梧:《現代儒學論衡》,臺北:業強出版社,1987年5月
初版。
(二十二)林義正:《孔子學說探微》,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987年。
(二十三)林永喜:《孔孟荀教育哲學思想比較分析研究》,臺北:文景
出版社,1986年9月一版。
(二十四)周羣振等撰:《當代儒學論文集‧內聖篇》,臺北:文津出版
社,1991年5月初版。
(二十五)高柏園:《孟子哲學與先秦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
年10月初版。
(二十六)袁保新:《孟子三辨之學的歷史省察與現代詮釋》,臺北:文
津出版社,1992年2月初版。
(二十七)袁保新:《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臺北:文津出版社
1991年初版。
(二十八)袁純正:《先秦儒學之人倫思想—以孔孟思想為中心》,臺
北:文史哲出版社,2007年2月初版。
(二十九)韋政通:《中國思想史‧上》,臺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
公司,2005年9月十三版四刷。
(三十)徐復觀著,蕭欣義編:《儒家政治思想與民主自由人權》,臺
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9月增定再版。
(三十一)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
份有限公司,1977年4月三版。
(三十二)張春興:《教育心理學》,臺北:臺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
司,1997年5月三版。
(三十三)張奇偉:《亞聖精蘊—孟子哲學真諦》,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7年12月初版。
(三十四)張立文主編:《性》,臺北:七略出版社,1997年7月1日出
版。
(三十五)張祥龍:《先秦儒家哲學九講—從春秋到荀子》,桂林:廣西
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1月初版。
(三十六)康有為、梁啟超等著,董洪利、方麟選編:《孟子二十講》,
北京:華夏出版社,2007年11月初版。
(三十七)梁韋弦:《孟子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7月初
版。
(三十八)許宗興:《孟子的哲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
司,1989年6月初版。
(三十九)陳立驤:《孟子「性善說」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
社,2010年3月初版。
(四十)陳大齊:《陳百年先生文集‧一》,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87年5月初版。
(四十一)陳大齊:《孟子待解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
司,1980年8月初版。
(四十二)陳奎熹主編:《現代教育社會學》,臺北:師大書苑有限公
司,1999年2月增訂一版。
(四十三)陳奎熹、王淑俐、單文經、黃德祥:《師生關係與班級經
營》,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11月初
版。
(四十四)黃慧英:《儒家倫理:體與用》,上海:三聯書店,2005年11
月初版。
(四十五)黃俊傑主編:《孟子思想的歷史發展》,臺北:中研院文哲
所,1995年初版。
(四十六)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一》,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
公司,1991年初版。
(四十七)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二》,臺北:中研院文哲所籌備
處,1997年初版。
(四十八)黃湘陽:《孔孟荀心性天人理論析探》,臺北:文史哲出版
社,1980年6月初版。
(四十九)黃公偉:《孔孟荀哲學證義》,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1975年1月初版。
(五十)傅師武光:《孔孟老莊思想的平等精神》,臺北:文津出版社,
1990年3月出版。
(五十一)曾昭旭:《道德與道德實踐》,臺北: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
公司,1983年10月15日二版。
(五十二)楊澤波:《孟子與中國文化》,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2000
年10月一版。
(五十三)葉繼業:《孟子思想研究》,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
司,1993年10月初版。
(五十四)董承文:《孔孟荀教育思想》,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87
年10月三版。
(五十五)劉執中:《孟子精義選粹》,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
司,2005年1月初版。
(五十六)劉瀚平:《儒家心性與天道》,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6
年12月初版。
(五十七)錢 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二》,臺北:素書樓文教基
金會—蘭臺出版社,2000年11月。
(五十八)錢 穆:《四書釋義》,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8年出版。
(五十九)蔡仁厚:《孔孟荀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2月
第二次印刷。
(六十)歐陽教主編:《教育哲學》,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
司,1999年9月初版。
(六十一)盧雪崑:《儒家的心性學與道德形上學》,臺北:文津出版
社,1991年8月初版。
(六十二)駱建人:《孟子學說體系探賾》,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
二版。
(六十三)魏元珪:《孟荀道德哲學平議》臺北:花木蘭出版社,2010年
3月初版。
(六十四)魏元珪:《孟荀道德哲學》,臺北:海天出版社,1980年12月
初版。
(六十五)譚宇權:《孟子學術思想評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2月初版。
(六十六)Thomas Gordon原著,歐申談譯:《教師效能訓練》,臺北:
教育資料文摘社,1982年二版。
三、學位論文(按通過口試年份順序)
(一)陳怡帆:《朱熹詮釋孟子道德哲學及其社會價值研究》,臺北:臺
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教學碩士班論文,2009年。
(二)曹喻水:《孟子至善倫理研究》,臺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碩士在職專班論文,2008年。
(三)程筠琪:《儒學、公民、與道德教育—以孟子、康德、亞里斯多德
的對比展開》,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教學碩士
班論文,2008年。
(四)祝紹昌:《孟子哲學生命教育研究》,嘉義:南華大學哲學系碩士
論文,2007年。
(五)張怡琦:《孟子心性義理研究》,臺北:輔仁大學哲學系碩士論
文,2007年。
(六)劉哲富:《孟子教育思想的哲學省察》,嘉義:南華大學哲學系碩
士論文,2007年。
(七)王慧茹:《孟子「談辯語言」的哲學省察》,臺北:臺灣師範大學
國文研究所碩士專班論文,2006年。
(八)劉瑋剛:《孔孟政治思想研究》,臺南:臺南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
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九)沈錦發:《孟子民本思想之研究》,嘉義:南華大學哲學系碩士論
文,2003年。
(十)劉安剛:《孟子仁政思想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碩士論文,1999年。
(十一)許義灶:《孟子性善論研究》,臺北:文化大學碩士論文,1986
年。
(十二)滕春興:《孟子教育哲學思想體系與批判》,臺北:文化大學博
士論文,1981年。
四、論文期刊(按出版年份順序)
(一)邵秋艷:〈由王霸之辨看早期儒家理想政治的確立〉,《三峽論
壇》,第1期(2011年)。
(二)祝若穎:〈從老子哲學的蘊義對師生關係之反省與啟示〉,《中等
教育》第61卷,第2期(2010年6月)。
(三)英冠球:〈《孟子》反映的倫理學型態—從德行倫理學的觀點
看〉,《哲學與文化》第37卷,第5期(2010年5月)。
(四)王雷松:〈論孟子的人性說〉,《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
版》第8卷,第2期(2010年4月)。
(五)楊麗峰:〈孟子人性論視國中的自我完善模式〉,《重慶理工大學
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4卷,第4期(2010年4月)。
(六)潘 勇:〈孟子人性論思想探析〉,《今日南國》,第151期
(2010年3月)。
(七)李友廣:〈孟子心性關係之研究〉,《宜賓學院學報》第10卷,第2
期(2010年2月)。
(八)袁恒雷:〈孟子的道德思想論芻議〉,《歷史‧文明‧文化》第8
卷,第1期(2010年2月)。
(九)何淑靜:〈比較孟子與荀子的「性善說」〉,《鵝湖學誌》,第43
期(2009年12月)。
(十)周克浩:〈論孔孟之善何以可能〉,《廈門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第4期(2009年12月)。
(十一)趙瑞芳:〈先秦儒家人性論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新論〉,《湖北
函授大學學報》第22卷,第4期(2009年12月)。
(十二)徐儷玲:〈從「五倫」及「師生關係」談勸諫之道〉,《國文天
地》第25卷,第6期(2009年11月)。
(十三)焦瑞鋒、侯玲:〈孟子性善論及“反求諸己”的道德自律意
識〉,《牡丹江大學學報》第18卷,第10期(2009年10
月)。
(十四)劉文斌:〈孟子“仁政”理論形成過程蠡測—兼談“性善說”在
其中的標誌性地位〉,《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社會科學
版》第30卷,第9期(2009年9月)。
(十五)劉振維:〈從「性善」到「道德心」—論當代儒學對人性概念的
探討〉,《哲學與文化》第36卷,第8期(2009年8月)。
(十六)郝建山、彭坤:〈孟子的教育思想及其現實意義淺析〉,《遼寧
行政學院學報》第11卷,第6期(2009年6月)。
(十七)楊欽英、王曉峰:〈孟子“居仁由義”的理想人格及當代價
值〉,《中共山西省直機關黨校學報》,第6期(2009年6
月)。
(十八)鍾英戰:〈孟子性善論的證明與效果推理〉,《湖北第二師範學
院學報》第26卷,第6期(2009年6月)。
(十九)張瑞利、江渝:〈孟子與告子的辯爭及其思想關聯〉,《牡丹江
教育學院學報》,第117期(2009年5月)。
(二十)何麗艷:〈堯舜典範化與孟子性善論證成〉,《玉溪師範學院學
報》第25卷,第3期(2009年3月)。
(二十一)胡啟勇:〈性善與禮法—孟子禮法思想的人性根基〉,《河南
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6卷,第1期(2009年
1月)。
(二十二)王 華:〈孟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對高校德育的啟示〉,《重慶
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9期(2008年9月)。
(二十三)杜永泰:〈國小導師與學生關係分類指標之建構—以儒家關係
主義理論為基礎〉,《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第24期
(2008年9月)。
(二十四)周燦德:〈師生關係理論及實徵研究分析〉,《教育研究》,
第166期(2008年2月)。
(二十五)黃東桂、張瑞:〈從孟子論的邏輯維度看社會主義榮辱觀〉,
《唐都學刊》第22卷,第6期(2006年11月)。
(二十六)趙源一:〈關於孟子思想之新詮釋—以政治思想為中心〉,
《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0卷,第3期(2006年5
月)。
(二十七)王美宜:〈從《論語‧侍坐》試探現代師生關係與師生溝
通〉,《國文天地》第21卷,第11期(2006年4月)。
(二十八)辛麗麗:〈善的形上學追問—孟子善惡觀的道德解析〉,《齊
魯學刊》,第193期(2006年4月)。
(二十九)周鵬偉、郭齊勇:〈孟子性善論新探〉,《齊魯學刊》,第193
期(2006年4月)。
(三十)周吉林:〈孟子人格教育思想述論〉,《青島大學師範學院學
報》第22卷,第3期(2005年9月)。
(三十一)雷僑雲:〈運用中國文化的道統來輔導我們的學生〉,《文與
哲》,第3期(2003年12月)。
(三十二)楊海文:〈在禽獸與聖人之間—略論孟子的主體定位觀〉,
《東方論壇》,第1期(2003年)。
(三十三)曾春海:〈評述陳大齊對義利之辨的研究〉,《哲學與文化》
第28卷,第11期(2001年11月)。
(三十四)楊昌裕:〈教訓輔層面的師生關係〉,《訓育研究》第39卷,
第2期(2001年3月)。
(三十五)傅木龍:〈教訓輔三合一與師生關係之促進〉,《技術及職業
教育雙月刊》,第56期(2000年4月25日)。
(三十六)黃信二:〈《禮記‧學記篇》之教育哲學思想〉,《哲學與文
化》第26卷,第1期(1999年1月)。
(三十七)駱芳美:〈師生互動對師生關係的影響〉,《諮商與輔導》,
第33期(1988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