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惠妹
論文名稱: 清代後壠地區的開發與社會變遷
指導教授: 溫振華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2
中文關鍵詞: 後龍鎮後壠後壠社新港社後壠港道卡斯族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76下載:11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後壠位在後龍溪下游平原,加上有河口港機能,不僅是漢人移墾苗栗地區的重要門戶,在有清一代更成為苗栗地區與後龍溪流域的吞吐港。本區沿海砂丘地形發達,土壤肥沃度不夠,加上強勁東北季風,造成沙塵蔽天,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但因背山面海,取水方便,因此後壠地區的開發可追溯自新石器時代中期。在漢人未進入開墾之前,本區主要是道卡斯族後壠社和新港社的社域範圍。康熙末年漢移民漸次墾殖本區,到乾隆中葉進入拓墾興盛期。透過契約的分析,瞭解漢移民的移墾使原有的平埔族勢力逐漸消退、貧化,甚至社會文化也面臨嚴重危機。乾隆晚年到嘉慶年間,漢人聚落、街市逐漸形成,後壠街因具備水路交通優勢、港口商業機能,成為鄰近鄉庄的中心。但漳泉分派相互械鬥,擾亂滋事;盜匪覬覦,破壞境內繁榮景象。因此地方自治組織在官府的授權之下應運而生,「街莊組織」以維護治安、抵禦盜匪為主要任務,整合了民間的力量,成為穩定社會的一種方式。族群關係緊張的現象,也使原有的原鄉神信仰進一步超越血緣、祖籍,改以地緣關係凝聚聚落內的人群,穩定社會秩序。而在開發的過程中,某些人會因為個人的條件、財富、努力以及社會評價,成為社會的領導階層。開墾初期,後壠地區的領導者,是以豪強型或經濟型領導人物為主,之後文教日益興盛,由科舉取得功名而光耀門楣的仕紳階層出現。他們除了透過一般科舉考試取得功名外,也有部分是經由捐納或因械鬥與動亂頻繁藉由軍功進入仕紳階層延續家族的地位,漢人社會已然形成。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回顧……………………………………………3 第三節 研究概念與架構……………………………………6 第二章 漢人入墾前的後壠地區 第一節 後龍地區的發展背景………………………………10 第二節 史前遺址……………………………………………20 第三節 道卡斯族的分布與生活方式………………………27 第三章 漢人的墾殖 第一節 漢移民的祖籍分布…………………………………47 第二節 漢移民墾殖的門戶-後壠港………………………56 第三節 漢移民的開墾情形…………………………………68 第四節 平埔勢力與漢人勢力的消長………………………88 第四章 漢人社會的建立 第一節 聚落的興起與街庄的形成…………………………102 第二節 區域寺廟及祭祀圈的發展…………………………113 第三節 領導階層的興起……………………………………125 第五章 結論……………………………………………………141 參考書目…………………………………………………………144 附錄一:後龍尋古………………………………………………150 附錄二:日治時期臺灣歷次人口普查辦理概要表……………162

    (一)檔案、史料
    《淡新檔案》,臺灣大學特藏組藏。
    不著撰人,《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台灣文獻叢刊第152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
    不著撰人,《淡新檔案選錄行政編初集》,台灣文獻叢刊第295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2。
    不著撰人,《清職貢圖選》,臺灣文獻叢刊第119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
    不著撰人,《清會典臺灣事例》,臺灣文獻叢刊第226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
    不著撰人,《臺灣私法-物權編》臺灣文獻叢刊第150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
    不著撰人,《清高宗實錄選輯》,臺灣文獻叢刊第186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
    六十七著,《番社采風圖考》,台灣文獻叢刊第90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
    朱仕介,《小琉球漫志》,臺灣文獻叢刊第3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
    吳密察主編,《淡新檔案(十)》,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2001。
    郁永河,《稗海紀遊》,臺灣文獻叢刊第44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胡家瑜,《道卡斯新港社古文書》,台北市: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出版,1999,7月。
    施琅,《靖海記事》,臺灣文獻叢刊第13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姚瑩《東槎紀略》,臺灣文獻叢刊第7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淡新檔案校註出版編輯委員會編輯,《淡新檔案(三)》,台北:國立臺灣大學,1995。
    陳第,<東番記>,收錄於《閩海贈言》,臺灣文獻叢刊第56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頁24~27。
    陳水木、潘英海,《道卡斯後壠社群古文書輯》,苗栗:苗栗縣文化局,2002。
    梁志輝,鍾幼蘭主編,《臺灣原住民史料彙編》第七輯,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台灣文獻叢刊第4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
    楊英,《從征實錄》,臺灣文獻叢刊第32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
    劉澤民,《臺灣總督府檔案平埔族關係文獻選輯續編(下冊)》,南投市:國史館臺灣史文獻館,2004。
    藍鼎元,《平臺紀略》,臺灣文獻叢刊第14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臺灣總督官房臨時戶口調查部,《大正四年 第二次 臨時臺灣戶口調查表概覽》,臺北:捷幼出版社,1992。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調查經濟資料報告》(下),東京:三秀舍,明治35年,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館藏。
    1928年臺灣總督府官房調查課編纂,《台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調查》,昭和三年三月印刷,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藏。

    (二)方志
    沈茂蔭,《苗栗縣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59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21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范咸,《重修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05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周鍾瑄,《諸羅縣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41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清代臺灣方志彙刊第三冊,台北市:文建會,2005。
    周凱,《廈門志》(上),臺灣歷史文獻叢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周璽,《彰化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56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高拱乾,《臺灣府志》,台灣文獻叢刊第65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陳培桂,《淡水廳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72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清代臺灣方志彙刊第二十八冊,台北市:文建會,2006年。
    蔣師轍、薛紹元,《臺灣通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30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鄭鵬雲、曾逢辰,《新竹縣志初稿》,台灣文獻叢刊第61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
    劉良壁,《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74種,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

    (三)專書
    尹章義,《後龍鎮誌》,苗栗:後龍鎮公所,2002。
    尹章義,《臺灣開發史研究》,台北:聯經,1989。
    江明慧、江明菁,《懷念古早味:後龍寫真》,苗栗:苗栗縣立文化中心,1990。
    林朝棨,《臺灣之河谷地形》,台北:臺灣銀行,1966,6月。
    林聖欽等撰述,《臺灣地名辭書 卷十三 苗栗縣(上)》,南投市 : 臺灣文獻館,2006。
    伊能嘉矩,楊南郡譯,《臺灣踏查日記(上)》,台北:遠流出版社,1996。
    伊能嘉矩,《台灣番政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7,12月。
    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台中:台灣省文獻會,1980。
    洪英聖,《畫說乾隆台灣輿圖》,台北:聯經出版社,2002。
    洪英聖,《畫說康熙台灣輿圖》,台北:聯經出版社,2002。
    施添福,《清代在臺漢人的祖籍分佈和原鄉生活方式》,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印行,1887。
    施添福,《臺灣人口移動和雙元性服務部門》,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9。
    商衍鎏,《清代科舉考試述略》,台北:文海出版社,1956。
    張仲禮,李榮昌譯,《中國紳士-關於其在19世紀中國社會中作用的研究》,上海市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出版 :新華書店上海發行所發行,1991(1992印刷) 。
    陳正祥,《臺灣地名辭典》,台北市:敷明產業地理研究所研究報告報告一○五號,1961年。
    陳正祥,《臺灣地誌》下,台北:南天,1997。
    陳朝棟,《戀戀後龍鄉土情:發現後壠》,苗栗:苗栗縣立文化中心,2002。
    陳運棟,《新竹風雲錄》,華夏,1999。
    陳運棟文教基金會,《三灣鄉志》,苗栗縣:三灣鄉公所,2005。
    連橫,《臺灣通史》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第二輯,台北市,眾文圖書,1994一版二刷。
    黃鼎松,《苗栗山水紀事》,苗栗:財團法人苗栗縣文化基金會,1991,6月。
    黃新亞、鍾建英等纂,《苗栗縣志》〈卷一 地理志〉,臺北市:成文, 1983。
    湯慧敏,《再見道卡斯-苗栗縣後龍鎮新港東、西社之調查研究》,苗栗:苗栗縣政府,1998。
    詹素娟、張素玢,《臺灣原住民史 平埔族史篇(北)》,南投:臺灣省文獻會,2001。
    劉益昌,《臺灣原住民史-史前篇》,南投:臺灣文獻館,2002。
    劉枝萬,《臺灣民間信仰論文集》,台北市:聯經,1983。
    劉益昌,《大安溪後龍溪上游的住民》,內政部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1997。
    劉益昌,《藝文資源調查作業參考手冊5 - 考古遺址類》,臺北:文建會,1998。
    劉明錡,《臺灣西北部河階之地形學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2004。
    劉定國,《苗栗縣志》卷三政事志地政篇,苗栗:苗栗縣文獻委員會,1960。
    蕭瓊瑞,《島民‧風俗‧畫-十八世紀臺灣原住民生活圖像》,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9。
    潘英,《臺灣拓殖史及其族姓分佈研究》,台北:自立晚報,1992。
    鄭用錫,《北郭園全集》,台北:龍文出版社,1992。
    賴志彰,《苗栗縣後龍溪沿岸客家人文地景之歷史變遷》,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2004。
    戴寶村,《近代臺灣海運發展-戎克船到長榮巨舶》,台北縣:玉山社,2000。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譯,《臺灣土地慣行一般》,中研院民族所藏。
    戴炎輝,《清代臺灣之鄉治》,台北市:聯經,1979。
    謝福弘,《臺灣省苗栗農田水利會誌》,苗栗:苗栗農田水利會,民82年5月。
    臺灣省文獻會,《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七<政治志>建置沿革篇,1991。

    (四)期刊論文
    中村孝志著,吳密察、許賢瑤譯,〈荷蘭時代的臺灣番社戶口表〉,《臺灣風物》44:1,1994年,3月,頁197~234。
    石文誠,〈清代拍瀑拉(Papora)社群社址與社域範圍之探討〉,《臺灣風物》51卷3期,2000年9月,頁113~140。
    尹章義,〈閩粵移民的協和與對立:以客屬潮州人開發臺北以及新莊三山國王廟的興衰史為中心所作的研究〉,《臺北文獻》,直字74期,1885,頁1~27。
    林玉茹,〈清代臺灣中港與後壠港口市鎮之發展與比較〉,《臺北文獻》直字111期,1995,3月,頁59-107。
    林玉茹,〈閩粵關係與街莊組織的變遷-以清代吞霄街為中心的討論〉,《曹永和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曹永和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編輯委員會,台北:樂學,2001,頁81~99。
    林美容,〈從祭祀圈來看臺灣民間信仰的社會面〉,《臺灣風物》37:4,1987,12月,頁143~168。
    李壬癸,〈臺灣平埔族的種類及其相互關係〉,收錄於李筱峰、張炎憲、戴寶村等人主編《臺灣史論文精選》上,台北市:玉山社,2003,4月初版七刷,頁43~68。
    吳密察,〈歷史教育與鄉土教育-一個提供討論的意見〉,《當代》,120期,1997,8月,頁32~37。
    吳東南,〈從口傳資料與文獻記載來看平埔道卡斯族與賽夏族之關係〉,《民族所資料彙編》,第一期,1990,1月,頁135~141。
    施添福,〈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土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究〉,收錄於李筱峰、張炎憲、戴寶村等人主編《臺灣史論文精選(上)》,台北:玉山社,2003,4月初版七刷,頁157~219。
    馬有成,〈閩臺單口對渡時期的臺灣港口管理(1684-1784)〉,《臺灣文獻》,57:4, 2006,12月,頁37~88。
    宮本延人,〈臺灣新竹州的新港熟蕃部落〉,收錄於黃秀敏譯,李壬癸編審《臺灣南島語言研究論文日文中譯彙編》,台東市: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出版,民1993。
    張素玢,〈從契字看後壠社群的分化與貧化〉,《臺灣文獻》,54:1,2003,3月,頁75~104。
    陳漢光,〈臺灣移民史略〉,收錄於林熊祥等撰《臺灣文化論集》,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954年,頁65-66。
    陳憲明,〈澎湖村落祭祀的空間結構〉,《第一屆臺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5,頁523~542。
    許嘉明,〈祭祀圈之於臺灣人社會的獨特性〉,《中國文化復興月刊》11:6,1978,6月,頁59~68。
    盛清沂,〈新竹、桃園、苗栗三縣地區開闢史〉(上),《臺灣文獻》31:4,1981年12月,頁154~176。
    盛清沂,〈新竹、桃園、苗栗三縣地區開闢史〉(下)〉,《臺灣文獻》32:1,頁136~157。
    黃富三,〈清代台灣之移民的耕地取得問題及其對土著的影響〉(上),《食貨月刊》復刊11:1,1981年4月,頁19~36。
    黃富三,〈清代台灣之移民的耕地取得問題及其對土著的影響〉(下),《食貨月刊》復刊11:2,1981年5月,頁26~34。
    黃鼎松,〈從古文書看苗栗市的早期開拓〉,《苗栗文獻》13,1998,11月,頁99~110。
    富田方郎,〈臺灣鄉鎮之研究〉,《臺灣銀行季刊》第7卷第3期,1955,頁85
    ~109。
    楊宗惠,〈土壤〉,收錄於石再添主編《臺灣地理概論》,臺北:中華書局,2000。
    劉枝萬,〈清代臺灣之寺廟(一)〉,《台北文獻》4,1963,6月,頁101~120。
    劉枝萬,〈清代臺灣之寺廟(二)〉,《台北文獻》5,1963,9月,頁45~110。
    劉益昌主講,高淑媛紀錄,〈史前文化與原住民關係初步探討〉,《臺灣風物》45:3,1995,9月,頁75~98。

    (五)學位論文
    白順裕,〈清代竹塹地區的交通〉,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林欣宜,〈樟腦產業下的地方社會與國家──以南庄地區為例〉,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林恩睦,〈清代苗栗大湖地區的土地開發(1861-1895)〉,新竹: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區域人文社會學系碩士班,2005。
    高世賢,〈清代苑裡地區之拓墾-以漢番聚落消長為中心〉,台中:私立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郭慈欣,〈清代苗栗地區的開發與漢人社會的建立〉,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陳怡瑾,《中港溪流域民間信仰之空間性》,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黃國峯,〈清代苗栗地區街庄組織與社會變遷〉,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溫振華,〈清代台北盆地經濟社會的變遷〉,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78。
    楊宗穆,〈卓蘭地方的拓墾與聚落發展(1790-1945)〉,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蔡淵洯 ,〈清代台灣的社會領導階層(一六八四-一八九五)〉,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
    劉慧真,〈清代苗栗地區之族群關係〉,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鍾文娟,〈清代苑裡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1683-1895)〉,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簡志維,〈清代苗栗大湖墾隘的發展─國家與地方社會的互動〉,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戴寶村,〈近代台灣港口市鎮之發展〉,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87。

    (六)網路資料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朱瑪瓏、王祿驊整理,http://thcts.ascc.net/template/sample6.asp?id=rc01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朱瑪瓏、王祿驊整理,http://thcts.ascc.net/template/sample6.asp?id=rc02

    (七)微縮資料
    《後龍》,大正十四年測圖,昭和二年四月發行,台北市: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攝製,1990。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