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鄭伊晴 Cheng, Yi-Ching |
---|---|
論文名稱: |
中等學校藝術教師科技藝術專業素養之多重個案研究 Cases Study on the Technological Art Professional Competency of Art Teachers at Secondary Schools Levels |
指導教授: |
陳瓊花
Chen, Chiung-Hua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19 |
畢業學年度: | 10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75 |
中文關鍵詞: | 中等學校藝術教師 、科技藝術 、專業素養 、個案研究 |
英文關鍵詞: | secondary school art teachers, technological art, professional competency, case study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1900413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33 下載:3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中等學校藝術教師科技藝術專業素養之內涵與實踐,為了解藝術教師如何將自身的科技藝術專業學養、美感經驗、教學信念等素養轉化成具體的教學實踐。研究方法採用個案研究法,透過文獻分析、深度訪談、非參與觀察及文件分析來解構藝術教師於教學場域中的理念與行為。本研究立意選取三名任教於臺北市大專院校、高中及國中之現職藝術教師為研究對象,主要探討三個研究問題:一、藝術教師在教學場域中表現出何種可觀察到的科技藝術專業素養?有何具體行為與思維?二、藝術教師如何透過課程設計、教學策略與學生學習評量,展現出這些行為?其特質為何?三、探討個案藝術教師之學習背景及其以科技藝術教育專業發展為職志之學習歷程。
根據本研究之探究結果,歸納如下結論:
一、中等學校藝術教師具備知識、技能、情意等全面性的專業核心素養,包含教學策略性、自發性、反省性、合作性、情感性、開放性、經驗性、道德性之多元面向,以達豐富教學經驗之意義延伸。
二、中等學校藝術教師的科技藝術專業素養的具體實踐涵蓋課程設計、教學策略、學生學習評量等,以融入自我創作、社會議題、國際時事為基調,強調科技藝術教學形式並非以技術面養成為主軸。
三、依循藝術領域課程綱要,中等學校藝術教師有具體的指標性學習目標、內容與表現,教師可參照該標準,擷取所需,並以素養導向教學設計檢核表來檢視自我課程的完善性,對於現職教師十分有幫助。
四、科技藝術教育擁有其與時俱進之獨特性,有利於融入時事議題於教學中,能更有效地深化學生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及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等全方位的素養。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connot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technological art professional competency of art teachers at secondary schools level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how art teachers can transform their own studies of technological art, aesthetic experience, teaching beliefs and relative qualities into specific teaching practice. The research method emploies cases study,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in-depth interview, non-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nd documentary analysis to deconstruct the ideas and behaviors of art teachers in the teaching field. The study intentionally sample three current art teachers who teach at university, senior high school and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ipei as cases. Three main research questions: in terms of 1.What kind of observable competency of technological art profession is taught by art teachers in the teaching field? What specific behaviors and thoughts? 2. How art teachers demonstrate these behaviors through curriculum design,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student learning assessments? What is its trait? 3. Explore the learning background of cases and the learning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ical art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these studies, three conclusions are summarized as below:
First of all, the art teachers of secondary schools have comprehensive cor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such as knowledge, skills and affection, including the multi-faceted orientation of teaching strategy, spontaneous, reflective, cooperative, affective, open, empirical and moral. Extend the meaning of the rich teaching experience.
Secondary, the technological art professional competency of art teachers in secondary schools covers curriculum design, teaching strategies, student learning assessment, etc., based on self-creation, social issues, and international current affairs, emphasizing that the form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eaching is not based on technical aspects.
Thirdly, following the curriculum guidelines of the art area, the art teachers in secondary schools have specific index learning objectives, content and performance. Teachers can refer to the standard to learn the needs, and review the self-curricular perfection with the literacy-oriented instructional design checklist. It is helpful for teachers.
Tourthly, technological art education has its uniqueness of the times, in favor of covering current issues in teaching more effectively deepen students' art conservation and aesthetic qualities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and media literacy a full range of literacy.
一、 中文部分
大前研一(2006)。大前研一:未來唯一生存之道就叫專業。遠見雜誌,2006年4月號。取自https://www.gvm.com.tw/article.html?id=10873
大森民戴(2002)。迪士尼 : 迪士尼世界創始人的故事(趙之正譯)。臺北:大步文化。
大衛.白金漢(2006)。媒體教育:素養、學習與現代文化(林子斌譯)。臺北:巨流。
王柏偉、王冠婷、王聖閎、石昌杰、史旻玠、邱誌勇、吳嘉瑄、孫平、梁容輝、張晏榕、張賜福、葉杏柔、駱麗真(2017)。給下一輪台灣數位藝術的文件:2006-2016。臺北:典藏藝術家庭。
王柏偉、林平、邱誌勇、黃建宏、駱麗真(2013)。台灣科技藝術發展政策灰皮書。臺北:數位藝術基金會。
王韻婷(2015)。專業素養的認同、實踐與失落:臺灣華語文教師職業生涯發展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文藻外語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高雄。
王麗琪(2004)。從美學價值觀探究中等學校音樂教師應具備之專業素養及認知-以臺中縣市音樂教師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臺北。
安赫莉斯.索拉、克利斯蒂娜.莫雷諾(2012)。藝術與科技學習化身研究計畫。2018年8月14日,取自http://ed.arte.gov.tw/uploadfile/periodical/3195_p75~p87.pdf。
吳孟蓉(2010)。探索跨領域教育中師生互動之因素與其影響-以科技藝術工作坊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新竹。
吳俊憲(2007)。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推動與省思。2018年12月3日,取自www.tyai.tyc.edu.tw/tch/231/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推動與省思.doc
吳俊憲, 吳錦惠, 姜宏尚, 王婉怡, 洪詩鈴, 紀藶珊, 胡惠珊, 陳佩旻, 楊家惠(2018)。教師專業發展新取徑:學習共同體與翻轉教學策略。臺北:五南。
吳嘉瑄、朱庭逸(2008)。臺灣數位藝術發展的下一步?。典藏今藝術,184,134-143。
吳翠珍、陳世敏(2007)。媒體素養教育。臺北:巨流。
宏碁數位藝術中心、李欣穎、林書民(2000)。數位藝術:歐洲.奧.德.荷三國採樣報告。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
李俊奇(2012)。高職廣告設計科電腦繪圖課程規劃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碩士班,雲林。
李翊駿(2010)。數位藝術教育現況之探討-以電腦繪圖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資訊傳播學系,臺中。
奈思比、奧伯汀(1990)。2000年大趨勢(尹萍譯)。臺北:天下文化。
孟慶東(2012)。國中視覺藝術課程進行電腦繪圖教學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彰化。
林大偉(2015)。以辨識係數評估美式動畫電影中的怪獸型態。藝術學報,97,135-160。
林文玲(2006)。一位高中美術老師教學信念與教學省思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在職進修班,臺北。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239-264頁)。高雄:麗文文化,初版。
林書民(2000)。什麼是數位藝術?-擋不住的界面魅力,由媒體藝術到「科技」媒體藝術。典藏今藝術,98,44-49。
林珮淳(2002a)。科技‧文化‧新美學-藝術在科技媒體時代的認識與省思。藝術家,320,194-199。
林珮淳、吳佩芬(2005)。數位藝術相關理論研究與創作探討。藝術學報,70,43-58。
林曼麗(2000)。臺灣視覺藝術教育研究。臺北:雄獅。
林莉庭(2009)。高中教師發展新興科技學校本位課程對教師專業成長及學生科技學習影響之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課程教學與科技研究所,南投。
邱誌勇(2009)。科技與藝術的融合-演化中的新媒體藝術。載於王麗玲(執行編輯),跨界視域:林珮淳+數位藝術實驗室創作聯展(頁4-7)。臺中:靜宜大學藝術中心。
邱誌勇(2013)。關鍵論述與在地實踐:在地脈絡化下的新媒體藝術。臺北:雅墨文化。
洪任賢(2018)。來自色情國度的辛辣研究──1990年代出生之臺灣男同志G片觀看經驗與生活實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臺北。
約翰.哈特利(2012)。全民書寫運動:改寫媒體、教育、企業的運作規則,你不可不知的數位文化素養(鄭百雅譯)。臺灣:漫遊者文化。
胡幼慧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巨流。
紐文英(2003)。如何建立質的研究之品質指標。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質的研究法上課講義。
袁汝儀(2010)。哈佛魔法:從Do Harvard到 Do World 的哈佛人領袖性教育民族誌。臺北:遠流。
馬丁.鮑爾、喬治.加斯克爾(2008)。質性資料分析:文本、影像與聲音(羅世宏、蔡欣怡、薛丹琦合譯)。臺北:五南。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2006)。科光幻影,音戲遊藝-第一屆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科技藝術創作發表專案」。6。
張力中(2012)。三位高中美術教師的教學信念、型塑與轉化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彰化。
張春興(2009)。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重修二版)。臺北:東華。
張栢烟(2013)。臺灣藝術教育志業者的精神性特質:吳正雄與丘永福的生命敘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臺北。
張晴文(2008)。用已知的換取更多未知-臺灣數位藝術知識與創作流通平台。藝術家,397,286-287。
張鈿富(1996)。臺灣地區教育指標建構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4(3),18-40。
張輝誠(2018)。學思達增能:張輝誠的創新教學心法。臺北:親子天下。
教育部(2011)。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核定本。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3)。數位學習推動計畫。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6)。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6)。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規準。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藝術領域。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藝術領域。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9)。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綜合型高級中等學校-藝術領域。臺北:教育部。
曹筱玥(2008)。台灣數位藝術發展史。2019年2月28日,取自http://taiwaneseart.ntmofa.gov.tw/page06.html。
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巨流。
莊敬璞(2012)。基於情緒識別技術探討動畫互動型多媒體教材對於學習情緒、認知負荷及學習成效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應用電子科技學系,臺北。
許惠惠(2012)。數位藝術實驗室學習社群特質及其藝術教育意義之個案研究-以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數位藝術實驗室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臺北。
許寧倢(2017)。虛擬博物館作為兒童藝術教育之推手—以Tate Kids網站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臺北。
陳永賢(2008)。什麼是數位藝術?-數位時代的藝術表徵。藝術家,66(6),276-279。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
陳李綢(1996)。個案研究。臺北:心理出版社。
陳育祥(2018)。以素養導向觀點探討中等藝術教材教法課程實踐。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4(4),頁89-117。
陳怡君(2005)。電腦繪圖課程網路教學現況及相關問題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高雄。
陳美玉(2002)。教師個人知識管理與專業發展。臺北:學富文化。
陳美玉(2004)。合作發展經驗教師專業實踐理論之研究。師大學報:教育類,49(1),123-138。
陳紘(2018)。中小學教師專業素養指標建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臺北。
陳瓊花(2012)。藝術、性別與教育:六位女性播種者的生命圖像。臺北:三民書局。
陳瓊花譯(1998a)。美國藝術教育國家標準。臺北:教育部。
傅斌暉(2006)。數位學習融入藝術教育課程理論與實務。載於趙惠玲等編著,高中藝術領域課程輔助教學參考手冊1,美術,141-168。臺北: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斯諾.C.P.(2000)。兩種文化(林志成、劉藍玉譯)。臺北:貓頭鷹。
曾鈺涓(2009)。缺席的一段歷史-「藝術與科技」到「數位藝術」。美育,169,12-21。
曾鈺涓(2010)。當代數位互動藝術之特質。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新竹。
黃淑玲(2011)。以研究證據為基礎之多媒體學習理論:劍橋多媒體學習手冊之分析。課程研究,6,113-119。
黃祺惠(2015)。高中美術科數位藝術課程之教學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臺北。
黃瀞瑩、黃哲彬(2010)。從教師賦權增能〈Teather Empowerment〉析論教師專業成長。教育趨勢導報,37,110-123。
葉乃菁(2013)。教改十年對藝術與人文課程與教學的影響:從資深視覺藝術教師的觀點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臺北。
葉謹睿(2005)。數位藝術概論:電腦時代之美學、創作及藝術。臺北:藝術家。
廖翊恬 (2013)。國小補校教師專業素養與教學支持需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臺北。
趙惠玲(2005)。視覺文化與藝術教育(二版)。臺北:師大書苑。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的理論與應用。臺北:心理。
潘慧玲(2003)。社會科學研究典範的流動。教育研究資訊,11(1),115-143。
蔡清田(2014)。國民核心素養:十二年國教課程改革的DNA。臺北:高等教育。
蔡清田(2018)。核心素養的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臺北:五南。
談麗(2015)。小阿瑟‧施萊辛格史學思想研究。上海:復旦大學。
鄧又甄(2013)。A/r/tography信念之高中美術教師專業發展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臺北。
鄧宗聖(2016)。創作中學習:台灣視覺媒體創作碩士之個案探究。藝術學報,98,199-231。
鄭伊晴(2018)。深植人心的動態藝術-讓動畫來說話。美育,225,頁63-69。
鄭育惠(2012)。臺中市國民小學教師經濟教育專業素養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臺中。
麗貝嘉.納珊(2006)。當敎授變成學生: 一位大學教授重讀大一的生活紀實(張至璋譯)。臺北:立緒文化。
蘇永明編(2002)。科技對教育的衝擊-教育哲學與文化4。臺北:五南。
蘇雍慈(2017)。非正規教育對美術教學工作者教師信念及學科教學知識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臺北。
鐘生官(2006)。數位說故事在統整藝術教育之應用。國際藝術教育學刊,4(1),51-63。
饒見維(2003)。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
顧潔心、顧大維(2010)。針對不同學習風格學習者的多媒體呈現原則歸納與分析研究。2010電腦與網路科技在教育上的應用研討會,新竹。
二、 英文部分
Brown.I. (2004). Global trends in art education: New technologies and the paradigm shift to visual literacy. 國際藝術教育學刊,2(3),頁50-61(中譯:頁62-71)。
Candy, L. & Edmonds, E. (2002). Explorations in art and technology. Springer- Verlag, London.
Freire, M; McCarthy, E. (2014). Four approaches to new media art education. Art Education, 67(2), 28-31.
Lincoln, Y. S. & Guba, E. G.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Beverly Hills, Calif. : Sage.
Lowe, R. K. (2003). Animation and learning: selsctive processing of information in dynamic graphics.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13(2), 157-176.
Manovich. L. (2001). The language of new media. Cambridge, MA: MIT Press.
Mathews, J. C.(1997). Computers and art education. Clearinghouse for Social Studies/Social Science Education, Bloomington, IN. (ERIC Digest No. ED 410180)
Mayer, R. E. (2009). Multimedia learning second editio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oland, C. (2010). Preparing art teachers to teach in a new digital landscape. Art Education, 63(1), 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