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吳宇惠 WU, Yu-Hui |
---|---|
論文名稱: |
建構取向的幼兒節奏教學之研究 A research of constructivist rhythmic teaching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
指導教授: |
簡淑真
Chien, Shu-Che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Department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Family Studies |
論文出版年: | 2021 |
畢業學年度: | 10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11 |
中文關鍵詞: | 建構取向 、幼兒節奏教學 |
英文關鍵詞: | constructivist, rhythmic teaching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0386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49 下載: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質性研究方法,探討研究者幼兒節奏教學中所運用的教學策略、幼兒的學習情形與成效、研究者在教學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解決方法,以及研究者針對教學歷程的教學檢核與省思。
本研究以天空幼兒園彩虹小班16位幼兒,10位女生及6位男生為研究對象,共進行20次的節奏教學。透過錄影、拍照、教師訪談、蒐集幼兒作品及撰寫研究札記等方式蒐集資料,再進行質性資料分析。此外輔以量化的資料蒐集與進行分析。本研究發現如下:
一、研究者在建構取向幼兒節奏教學所運用的教學策略包括:以幼兒生活經驗出發的多元教學方式進行教學;透過進行小組合作討論與團體分享活動提供幼兒分享自己作品的機會,表達自己的想法;以及運用語言引導給予幼兒鼓勵性的回饋、引導、提問及說明的方式,引發幼兒的學習動機。
二、透過建構取向的幼兒節奏教學,幼兒對於節奏的認識及能力有明顯的提升。在教學過程中,也發現幼兒展現主動、投入且樂於學習節奏的態度。
三、研究者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包括:幼兒分組時與同儕之間的互動不易掌握、活動的難易度不易拿捏及幼兒過於興奮地敲打樂器。研究者經過省思後,解決方法分別為發揮同儕鷹架的效果、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教學活動及滿足幼兒對樂器的好奇。
四、研究者針對整體研究歷程的省思後,發現自身原持的教學信念與教學經驗影響著研究者的教學方式,透過教學信念的改變與教學方法的調整,研擬改善的方法。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針對研究者的改善方向、幼兒園教師對建構取向教學的應用及未來研究議題提出建議。
This study adopted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and it aims to explore the constructivist approach of rhythmic teaching in the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The study examined the researcher’s strategies of teaching, the children’s learning situations as well as achievements, and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researcher were investigated. Furthermore, the researcher did the self-reflection and drew up some ways for improvement. The participants of this study included 16 children, (10 girls and 6 boys). The research was conducted for 20 courses in total of 4 weeks. Qualitative research was mainly used in this study. The data collected through the videotaping, recording, teacher interviews, children’s works, and reflection of researcher.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with a paired sample t-test.
The major findings of the research were as follows:
1. The teacher provided an appropriate 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the children, and teaching content and activities were based on children’s life experience. Through the grouping, discussion, and sharing activities, children received opportunities to share their own work and express their ideas. In addition, the use of language guidance helped stimulate the children’s learning motivation.
2. The rhythmic abilities of children have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d motivated, enthusiastic learning attitude was showed in participants.
3.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the rhythmic teaching, the researcher encountered some challenges. For example, the group discussions are difficult to conduct, the difficulties of the activities cannot be controlled, and children played musical instruments too excitedly. The solutions to these challenges were provided after the reflection of the researcher.
4. Through reflection, researcher now better understands how beliefs and teaching experiences influence teaching methods. Through the change of teaching beliefs and the adjustment of teaching methods, the researcher develops of improvement.
Finally, the recommendations are provided to the researcher, kindergarten teachers and those who will engage in future related research.
壹、 中文部份
Charles R. Hoffer(2013)。音樂教育概論 (Introduction to Music Education)(李茂興譯)。台北:揚智文化。(原著出版年:1983)。
王文科(1983)。認知發展理論與教育。台北:五南。
王文科和王智弘(2011)。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朱敬先(1983)。幼兒教育。台北:國立編譯館。
何思慧(2007)。遊戲教學應用於國小低年級節奏教學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吳明隆(2001)。教育行動研究導論-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吳美玲(2001)。兒歌在幼兒音樂課中的觀察與分析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李永華(2005)。嬰幼兒音樂教案設計與實務教學分析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市。
李佳燕(2007)。由建構論觀點探究一位教師進行幼兒科學方案之教學歷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李重光(2008)。音樂理論基礎-最權威的中文樂理教本。台北:世界文物。
李舒中(1998)。文化、語言與發展:維高斯基(Vygotsky)的文化歷史心理學。發表於文化‧語言與認知學術研討會。台北: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沈竹安(2006)。肢體律動應用在國小節奏教學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周淑惠(2004)。建構取向之幼兒自然科學教學之歷程性研究。新竹師院學報,19,61-88。
林生傳(1998)。建構主義的教學評析,課程與教學,1(3),1-13。
林朱彥(1994)。音樂基礎教育發展之理論與實際。台南:供學。
林朱彥(2009)。幼兒聽覺與音樂能力發展知多少。國教之友,60,37-44。
林朱彥和顏筱婷(2008)。幼稚園實施創造性音樂節奏遊戲教學需要性之探究。奧福教育年刊,9,1-15。
林庭君(2010)。多元智能理論於幼兒音樂教學之應用初探,大同技術學院學報,267-284。
林榮吉(2002)。柯大宜教學法的節奏唱名應用於國小低年級音樂教學之實徵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姚世澤(2002)。音樂教育與音樂行為理論基礎及方法論。台北:師大書苑。
洪菁筠(2012)。節奏遊戲化教學之研究—以國小三年級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馬昕瑋(2014)。以音樂概念為主軸之幼兒音樂課程設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張春興(2007)。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台灣東華。
張雅婷(2011)。建構取向幼兒科學探究教學檢核表之發展(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教育部(1987)。幼稚園課程標準。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7)。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9)。幼兒教保活動課程:幼兒學習評量手冊。台北:教育部。
許均(2014)。以金門地方本位課程培養幼兒科學能力之教學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台東市。
連今萍(2017)。學齡前幼兒團體音樂遊戲之設計與應用(未出版碩士論文)。東吳大學,台北市。
郭以婷(2009)。運用音樂美語教學對大班幼兒節奏、合奏能力之實徵性研究。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台中市。
郭美女(1998a)。基礎的音樂教育-節奏教學。國教之聲,32(1),8-14。
郭美女(1998b)。聲音與音樂教育。台北:五南。
陳弘哲和劉唯玉(2013)。音樂節奏電玩對國小學童節奏感影響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44(1),85-118。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伯璋(2001)。新世紀課程改革的省思與挑戰。台北:師大書苑。
陳宏仁(2007)。一位中學數學教師指導國中學生進行獨立研究之歷程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音如(2009)。音樂美語教學對幼兒美語理解力及節奏能力之實徵性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市。
陳詩瑾(2011)。不同互動焦點之電子白板三方互動模式對國小六年級學童節奏教學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甯自強(1996)。淺談建構教學的幾個概念。教育研究雙月刊,49,4-6。
黃書瑢(2019)。應用桌上遊戲融入國民小學音樂課程節奏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市。
黃雯琪(2003)。藝術與人文領域統整課程教學之研究-達克羅茲教學法於音樂與表演藝術之應用(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台北市。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市:心理。
黃蓉珊(2015)。幼兒物理科學建構教學之行動研究。輔仁大學,新北市。
黃麗卿(1998)。創意的音樂律動遊戲。台北市:心理。
黃麗卿(2006)。以主題探索建構幼兒音樂律動課程之行動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黃麗卿(2009)。創意的音樂律動遊戲(第二版)。台北:心理。
楊艾琳(1993)。幼兒自發性音樂行為之研究。國科會研究報告。NSC-81-0301- H-152-502。
葉重新(2004)。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心理。
廖美瑩、薛鈞毓、潘彥如、李佳穎和陳惠娟(2010)。以故事形式做為音樂欣賞教學之設計、執行與評估。 奧福音樂-基礎音樂教育研究,1,53-68。
廖美瑩和魏麗卿(2012)。幼兒園音樂區之實施現況與困境。明新學報,39(2),259-278。
廖瑞琳(2013)。培養幼兒的音樂智能。BabyLife育兒生活,273,109-112。
劉秀枝(2003)。單元主題中幼兒音樂欣賞教學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歐陽冰瑩(2005)。節奏基本型應用於國小六年級節奏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南大學,台南市。
潘世尊、徐映慈和黃儒傑(2011)。幼教師之數學教學信念、教學行為及幼兒的數概念:建構與直接教學取向之分析。兒童與教育研究,7,39-76。
潘世尊、陳淑琴、鄭舒丹、陳振明、柳嘉玲和張斯寧(2007)。建構主義取向的幼兒課程與教學-以台中市愛彌兒探究課程為例。台北:心理。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鄭于甄(2013)。以美育奧福音樂律動教材促進幼兒創造力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鄭琇月(2004)。國小四到六年級兒童節奏聽音能力及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台北市。
鄭群英(2008)。律動化音樂欣賞教學應用於不同學習風格學童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
鄭增財(2006)。行動研究原理與實務。台北:五南。
謝鴻鳴(2006)。達克羅士音樂節奏教學法。台北:鴻柏。
簡淑真(1998)。建構論及其在幼兒教育上的應用。課程與教學季刊,1(3),61-80。
簡淑真(2005)。建構取向幼兒科學方案課程之實施與其啟示。檢自: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41714
藍菀如(2015)。運用合作學習於國小四年級節奏教學對學習動機影響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顏端儀(2008)。影響南部地區公幼教音樂教學因素之調查研究。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
貳、英文部分
Alvarez, B.(1981). Preschool music educ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musical development of preschool children:1900 to 1980.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42(19), 3898A.
Bruner, J. S. (1960):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pbell, P. S., & Scoot-Kassner, C. (1994). Music in childhood: From preschool through the elementary grades. Boston: Schirmer.
Choksy L., Abramson, R. M., Gillespie, A. E. & Woods, D.(1986). Teaching music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NJ: Prentice-Hall.
Cooper, G., & Meyer, L. (1963). The rhythmic structure of music.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Dewey, J. (1934). Art as experience. New York: Capricorn Books.
Kodaly, Z (1969). The Kodaly concept of music education (G. Russell-Smith Trans.), London: Boosey and Hawkes.
Orff, C. (1992). The Schulwerk - its origin and aims. In D. Hall, Orff-Schulwerk in Canada (pp. 29-37). Toronto, ON: Schott.
Piaget, J. (1970). The priniciples of genetic epistemology.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Pollatou, E., Pantelakis G., Agdiniotis I., Mepnta N., Zissi V. & Karadimou K. (2012). How is the rhythmic ability of preschool children affected by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music- movement program? European Psychomotricity Journal, 4(1), 49-56.
Radocy, R. E., & Boyle, D.E.(1997). Psychological foundations of musical behavior. Springfield: Charles C. Thomas.
Ramsy, J.H. (1981).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s of age, singing ability and experience with pitched instruments on preschool children’s melodic perception.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usic Education, 31(2), 133-145.
Özmenteş, S. (2010). Pre-school teachers’ implications about the rhythm applications in music lessons.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9, 255-259.
Tobin, K. (1993). The practice of constructivism in science education. Hillsdale, NS:Lawrence Erlbarum Associates.
von Glasersfeld, E. (1989). Cognition, 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and teaching. Synthese, 80(1), 121-140.
Vygotsky, L. S. (1978), Mind in societ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