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采瀅
論文名稱: 日治時期城市公園圖像研究
Study of the City Park Image during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Period
指導教授: 潘襎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8
中文關鍵詞: 殖民地現代性文化移植文明表徵權力
英文關鍵詞: park, colony, modernity, cultural transplantation, power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79下載:1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日治時期城市公園的圖像偶爾在期刊、論文中被提及、被研究,其討論與研究內容始終將公園圖像附屬於城市空間構成的元素之一,簡略提到;尚未有研究是對公園圖像做完整的探討,因而公園圖像背後的意義常是隱而未見的。本研究將著眼於這些被忽略的日治城市公園圖像。
    在日治時期城市公園圖像裡,有著各式各樣的構成元素-植物、建築物、神社、塑像、廣播塔、動物園等,在日人的規劃之下,穿梭於公園的人們開始散步、做體操、聽音樂會、運動、騎自行車、參加博覽會等,如此充滿休憩空間的公園由殖民者引入後,各種象徵現代文明的活動出現在公園,這樣的圖像經由畫家汲取入畫表徵意涵是什麼?公園圖像還結合了其他元素轉換成了郵戳、車站紀念戳、海報一再的出現,公園不再只是眼見中詩化的公園。以上都是研究本文研究的重點。
    本研究首先建構出臺灣城市公園與殖民之間的關係,與發展的歷程。其次透過當時美術史發展脈絡與社會狀況來認識公園畫作的背景,以此為基礎,來解析日治時期城市公園圖像的表徵意義與圖像隱含的社會意涵。本研究大致獲得以下結論:
    一、日治時期臺灣畫家承接日本移植而來的新觀看方式對公園進行寫生。
    二、公園畫作中臺灣的熱帶植物,經由殖民者的認同,由自然物轉化成了文化象徵的符碼,反映出臺灣人不自覺地透過日本的眼睛來觀看臺灣。
    三、透過圖像分析得知,作為現代化下的公園,可視為展示供公權力的場域。
    四、日本藉由城市公園的植入也一併移殖現代的文明生活,彰顯了殖民母國馴化的過程。
    公園圖像其生產過程與社會環境間存在著無法割裂的關係。仔細推敲驗證的同時,許多細微卻又相當深刻的痕跡一一呈現。透過日治城市公園圖像研究希望能引發大家對公園圖像的關注。

    關鍵詞:殖民地、現代性、文化移植、文明表徵、權力

    Abstract

    A feature or a study of the city park image during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Period would occasionally appear in journals or theses, and most of which delved mainly on the park image as another element composing the urban design framework, and thus fleetingly described. In fact, no thorough discussion of the park image had been made in any of the past related studies; hence, no exploration had been made on the implications behind the park image. Therefore, this paper shall focus on the oft-overlooked city park image during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Period.

    Contained within the city park image during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Period is a wide variety of elements, such as plants, buildings, shrines, statues, broadcast towers, zoos and so forth. Under the meticulous planning of Japanese architects, passersby walking through the park started to take strolls, exercise, listen to concerts, do some sports activities, cycle, and attend exhibits. Following the colonial government’s introduction of these leisure environment parks, a number of activities symbolic of modern civilization began to emerge in the parks. But what were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park images that were captured and depicted into oil canvases by artists? Later, these park images were integrated with other elements and they re-emerged as stamps, memorable bus station stamps, and posters, making the parks more than just the poetic landscapes the eyes could behold. The foregoing developments constitute the salient points of this paper.

    This paper first establish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aiwan city parks and the colonials, and the pertaining development history. Next, through a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trends and social conditions of the contemporary art history, we delved into the background of the park painting and on this foundation, analyzed the symbolic significance and tacit social implications hidden behind the city park images during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Period. This paper reached the following general conclusions:
    1. Taiwanese artists of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Period viewed and painted the parks through the new perspectives that the Japanese had transplanted to Taiwan.
    2. The Taiwan tropical plants depicted in the park paintings were those with which colonists identified and were natural objects that had been transformed into representative cultural symbols. They are the manifestations of the Taiwanese people’s inadvertent adaptation of the Japanese perspective in viewing Taiwan.
    3. Imag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modern parks would be regarded as places for demonstration of public power.
    4. The Japanese, through the infusion of the city park concepts, also transplanted the modern civilization lifestyle. The parks are an apparent manifestation of the indoctrination process of the colonizing motherland.

    There is an unbreakable bond betwee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park images and the social environment. During the detailed and deliberate verification of the study, a number of subtle yet extremely deep-rooted imprints surfaced piece by piece. It is hoped that through an analysis of the city park image during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Period, this paper may stir a general enthusiasm for city park images.

    Keywords: park, colony, modernity, cultural transplantation, power

    日治時期城市公園圖像研究 目 錄 緒 論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 1 二、文獻分析 2 三、研究方法、內容與流程 6 四、研究瓶頸與解決方法 11 五、預期成果 12 第一章、台灣城市公園歷史 第一節、日本近代城市公園的源起 13 一、世界城市公園的發展 二、日本公園的源起 第二節、台灣近代城市公園的源起 17 一、台灣早期的傳統庭園 二、日本殖民時期的公園 第三節、殖民化下的台灣近代城市公園 21 一、新權力象徵的台北公園 二、洋風池亭的台中公園 三、日人理想居住地的嘉義公園 第二章、公園形象彩繪的建構 第一節、新式美術教育的孕育 28 一、圖畫課的設置 二、日籍教師的推動 三、官展開辦的刺激 第二節、視覺的變革 39 一、傳統勝景觀 二、新觀看視野的殖入 三、現代文明景觀 第三節、自然縮影的公園寫生 55 一、台籍人士作品 二、日籍人士作品 三、小結 第三章、政治與文化移植的圖像 第一節、殖民視野下「地方色彩」的植物 55 一、鳳凰樹 二、椰子樹 三、香蕉樹 第二節、權力表徵 60 一、博物館 二、神社 三、塑像 第三節、文化表徵 60 一、摩登造型 二、摩登的活動 三、廣播體操 四、動物園 第四章、殖民化下公園的社會意涵 第一節、作為教育指導的權力空間 86 一、博物教育 二、音樂教育 三、日本美感與文化的陳列場 第二節、帝國視野下的文化移植 93 一、題材的定式化 二、「地方色彩」植物的突顯 三、現代化的生活 結論 102 參考書目 105 附錄 111 一:「日治時期城市公園圖像圖表」 二:「趙老師訪談內容」

    參考書目
    一、中文書籍
    (一)專書
    李乾朗,《台灣建築史》,台北:雄獅,1978年。
    林進益編著,《公園設計與計畫》,台北:正中書局,1985年。
    黃世孟,〈日據時期台灣都市計畫範型之研究〉,台北:台大土研所,1987年。
    胡道靜校證,沈括,《夢溪筆談校證》〈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曾藍田編輯,《台中市發展史》,台中市政府,1989 年
    松本曉美、謝森展 編,《台灣懷舊》,台北:創意力,1990年。
    蕭瓊瑞,《台灣美術研究論集》,台中:伯亞出版公司,1991年。
    謝里法,《日據時代台灣美術運動史》,臺北:藝術家出版,1991年
    何政廣編,《台灣美術全集1陳澄波》,台北:藝術家,1992年。
    李欽賢,《台灣美術歷程》,台北:自立晚報,1992年。
    李明明,《形象與語言》,台北:三民,1992年,頁46。
    何政廣編,《台灣美術全集13李澤藩》台北:藝術家,1994年。
    何政廣編,《台灣美術全集14陳植棋》,台北:藝術家,1995年。
    顏娟英,〈日據時代台灣美術發展史研究〉,郭繼生編選《台灣視覺文化─藝術家二十年文集》,台北:藝術家,1995年。
    《立石鐵臣 台灣畫冊》,台北縣立文化中心編並出版,1996年。
    白雪蘭,〈倪蔣懷―臺灣第一位水彩畫家與藝術贊助者〉,《藝術行腳―倪蔣懷作品展》,臺北:市立美術館,1996年。
    賴明珠〈台灣總督府教育機制下的殖民美術〉《何謂台灣?近代台灣美術與文化認同論文集》,台灣美術研討會,行政院文建會主辦、雄獅美術承辦,1996年。
    林曼麗,〈日治時期的社會文化機制與台灣美術教育近代化過程之研究〉《何謂台灣?近代台灣美術與文化認同論文集》,台灣美術研討會,行政院文建會主辦、雄獅美術承辦,1997年。
    鍾淑敏等撰,《殖產方略:臺灣產業開發1895〜1945》,臺北:立虹,1997年。
    蕭瓊瑞,《西潮東風─印象主義在台灣》,張艾如、應廣勤執行編輯,高雄:高美館,1997年5月。
    王秀雄,《觀賞、認知、解釋與評價-美術鑑賞教育的學理與實務》,國立歷史博物館,1998年3月。
    林育淳,《油彩・熱情 陳澄波》,台北:雄獅,1998年。
    林一宏,《日治時期桃園地區的建築文化資產》,桃園:桃園文化中心編,1998年。
    呂紹理,《水螺響起:日治時期台灣社會的生活作息》,台北:遠流,1998年。
    楊孟哲,《日治時期 台灣美術教育》,台北:前衛出版社,1999年。
    廖一瑾,《台灣詩史》台北:文史哲,1999年。
    葉立誠,《臺灣服裝史》,臺北:商鼎,2001年,8月。
    吳密察,《台灣近代史研究》,台北:稻香,2001年8月。
    房靖如編輯,《歲月:嘉義寫真第一輯》,嘉義市文化局,2001年。
    韓興興、謝六雪、陳慶豐撰稿,《台中市定古蹟台中公園湖心庭調查研究與修復規劃》,台中:中市府,2002年。
    顏重威,《丹頂鶴:Grus japonensis》,台中:晨星,2002年。
    林良哲等,《台中公園百年風華》,台中市:台中市文化局,2003年。
    白雪蘭,《礦城・麗島 倪蔣懷》,台北:雄獅,2003年。
    陳芳明,《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台灣史觀》,台北:麥田,2004年。
    薛燕玲,《日治時期台灣美術的「地域色彩」》,台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04年。
    邱函妮,《灣生・風土立・石鐵臣》,台北:雄獅,2004年。
    呂紹理,《展示臺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台北:麥田,2005年。
    陳柔縉,《臺灣西方文明初體驗》,臺北:麥田,2005年。
    姚村雄,《設計本事:日治時期臺灣美術設計案內》,臺北:遠足,2005年
    顏娟英、黃琪惠、廖心田編撰,《台灣的美術》,台北:群策會李登輝學校,2006年。
    《神社的建築與思想》,桃園縣政府文化局,2007年9月。
    李瑞宗,《台灣植物園與清代欽差行台的新透視》,台北:南天,2007年。
    潘富俊,《福爾摩沙植物記》,台北:遠流,2007年。
    胡文青,《台灣的公園》,台北:遠足文化,2007年。
    (二)專論
    李麗雪,《由都市公園發展的觀點探討台北市都市公園之演變》,國立台灣大學園藝研所碩士論文,1989年
    蔡厚男,《台灣都市公園的建制歷程》,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年
    魏慶嘉,《台北市公園規劃的社會分析: 1897-1996》,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1996
    趙玲瑜,《臺灣都市公園空間內容變遷之探討-以台中市中山公園為例》,東海大學景觀學系研究所論文,1999年
    宋南萱,《臺灣八景從清代到日據時期的轉變》,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宋曉雯,《日治時期圓山公園與台北公園之創建過程及其特徵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研究所論文,1999年
    邱函妮,《街道上的寫生者–日治時期的台北圖像與城市空間》,國立台大學藝研所碩士論文,2000年
    蔡宗信,〈日據時代臺灣棒球運動發展過程之研究―以1895-1926年為中心〉,師大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陳文錦,《從中國傳統庭園形式之構成探討台灣傳統私家庭園形式之特質》,立台灣大學園藝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
    黃正安,〈日治時期臺灣廣播體操推展情形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蔡俊堯,《日治時期嘉義市區改正計畫與公共建設》,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邱繼賢,《傳統園林運用於現代公園的研究》,大葉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蔡斯薇,《日本時代台北新公園研究》,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建築與古蹟保存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三)期刊
    黃春秀,〈再創自然-楊三郎採訪略記〉,《雄獅美術》,176期,1985年10月。
    李子寧,〈殖民主義與博物館─以日據時代臺灣總督府博物館為例〉,《臺灣省立博物館年刊》,1997年12月。
    顏娟英,〈近代台灣風景觀的建構〉,《國立台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2000年9月。
    廖瑾瑗,〈畫家鄉原古統〉,《藝術家》,2000年1月。
    曾惠裏,〈台灣傳統園林的歷史發展〉,《造園季刊》,2001年。
    廖新田,〈從自然的台灣到文化的台灣:日據時代台灣風景圖像的文化表徵探釋〉,《歷史文物》,2004年1月。
    李王瀚,〈時代容顏─近代台灣城市風景〉,《台灣美術期刊》,2006年7月。
    林惺嶽,〈「帝國風光」的背後:帝國眼光開啟下的臺灣美術之剖析〉,《日治時期臺灣美術的「地方發展」論文集》,國立臺灣美術館,2007年
    林明賢,〈新美術的萌芽(1895〜1945)-淺析日治時期由「寫生」「地方色彩」所建構的台灣美術風貌 〉,《台灣美術期刊》,2007年,7月。

    二、外文書籍
    (一)日文
    上松英夫,〈第一回臺北ラヂオ體操の會〉,《臺灣遞信協會雜誌》,昭和8(1933)年1月號。
    尾辻國吉,〈銅像物語〉,《台灣建築會誌》第9輯第1號,昭和12年(1937)1月。
    尾崎秀真,〈臺灣四十年史話〉,《臺灣時報》,1937年7月。
    椎名仙卓,《日本博物館發達史》,東京:雄山閣,1987年。
    《臺北市政二十年史》,台北市役所編,1940年。
    濱田隼雄,〈公園之圖〉,《文藝台灣》,1941年。
    鈴木博之,《見える都市/見ない都市》,東京:岩波書局,1996年。
    志賀重昂,《日本風景論》東京:岩波書店,1999年。

    (二)翻譯
    針ケ古鐘吉,《西洋造園變遷史—從伊甸園到自然公園》,章敬三譯,台北:田園城市文化公司,1995年。
    立花義彰著、廖瑾瑗譯,〈從一八六0年代到一九三0年代來台畫家筆下的台灣〉,「何謂台灣?近代台灣美術與文化認同」研討會論文,行政院文建會主辦、雄獅美術承辦,1996年。
    Erwin Panofsky,李元春譯,《造形藝術的意義Meaning in the Visual Arts》,台北:遠流,1997年。
    又吉盛清,魏朝廷譯,《臺灣今昔之旅:臺北篇》,臺北:前衛,1997年。
    田中一二著,李朝熙譯,《臺北市史–昭和六年》,臺北市文獻委員會印行,1998年。
    顏娟英譯著,《風景心境–台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台北:雄獅,2001年。
    William Norman Bryson,丁寧譯,《注視被忽視的事物─靜物畫四論》,中國杭州,浙江攝影出版社,2001年。
    埃里克•巴拉泰、伊麗莎白•阿杜安•菲吉耶著;喬江濤譯,《動物園的歷史》,台中市:好讀出版,2007年。
    三、報紙
    臺灣日日新報-1916、1920、1941年
    臺灣日日新報漢文版-1906、1907、1911年

    四、網路
    國家文化資料庫
    http://nrch.cca.gov.tw/ccahome/index.htm

    1895-1945日治時期郵戳之數位典藏http://seals.creativity.edu.tw/railroad/main6.html

    故宮文物數位博物館「書畫菁華」http://www.npm.gov.tw/dm2001/B/frame_exhib_personage.htm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