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施若婕
論文名稱: 「五十而知天命?」-50歲以上已婚女性知天命歷程與生涯規劃
指導教授: 田秀蘭
Tien, Hsiu-La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1
中文關鍵詞: 天命生活規劃生涯發展
英文關鍵詞: vocation, life design, career development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5635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58下載:4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了解50歲以上女性「知天命」的心路歷程,並探討曾經影響參與者發掘自身天命的重大事件與共同問題,以及其「知天命」後續有的生涯規畫及心態轉變。研究者以立意取樣的方式,選取三位自覺已「知天命」的女性為參與者,進行生命故事敘說,並以「整體─內容」、「類別─內容」模式進行分析。
    研究結果發現,參與者「知天命」的心路歷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依序為:(1)摸索生涯以實現理想生活;(2)進入婚姻後壓縮自我;(3)接連發生關鍵事件而漸進改變。影響參與者發掘天命的關鍵事件包括:(1)危機出現,促使其深入思考;(2)跨出家庭,擁有自己的生活圈;(3)回顧過去,認識並回應自我;(4)偶發事件的影響。參與者在婚姻與家庭面臨的共同問題包括:(1)另一半的理解與支持;(2)母親角色的責任;(3)婚姻對女性的束縛。參與者知天命後的心境回應與改變包括:(1)冥冥中自有安排之感;(2)自在圓滿的心理狀態;(3)坦然面對生活及自己的不完美;(4)對未來的人生有明確的目標;(5)利社會的具體行動。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建議女性應以具體行動突破不滿意的現狀,並擁有家庭與工作之外的生活圈,以及回顧過往人生、找出自己少時憧憬或擅長的事物,方能有機會發掘天命、活出自我。此外,根據研究過程和結果提出本研究的限制與建議。

    The process of vocation knowing and life development for women who are over fifty years old
    Abstract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were:(1) exploring the psychological course of women over fifty years old and knowing their vocation; (2) discussing the major events affecting the participants to explore their vocation and their common problems, and (3) their life developments and changes of mentality after knowing vocation. The researcher used purposive sampling to choose three women over fifty years old and thinking they had known their vocations. The narrative interview data were analyzed by “holistic-content” as well as “categorical-content” approach.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re are three similar steps of the psychological course of those participants knowing their vocations: (1) they explored career goals to make an ideal life come true; (2) they were self-oppressed during their marriage, and (3) they were changed gradually after key events happened.
    The key events affecting participants to explore their vocations were: (1) the emergence of crisis prompting them to think deeply; (2) Having their own social network beyond their family; (3) reviewing the past and realizing their selves, and (4) the influences of infrequent events.
    The common experiences of the participants in marriages including: (1) The understandings and supports from their husband, (2) the responsibility for children’s upbringing, and (3) The fetters for women from their marriage.
    The changes of the participants’ thoughts after knowing their vocation including: (1) Responding to the calling from a Higher Power and accepting its arrangement; (2) satisfaction and fulfillment in their mind; (3) accepting the life and imperfection of themselves; (4) getting a clearer goal of life, and (5) contributing the society.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omen should take a concrete action to break up the unsatisfied circumstances, and have other social networks beyond family and work. In addition, they should review their lives to find out their wishes in youth and specialties. These were the possible ways for them to know the vocations of themselves. In the end,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process and finding, the limits of this study and suggestions were also proposed.

    致謝詞 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v 目次 vii 表次 ix 圖次 x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定義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中國儒家思想對於「天命」的論述 7 第二節 中國道家思想對於「天命」的論述 13 第三節 西方學者對於「天命」的論述 16 第四節 中西方對於「天命」觀點之整合 22 第五節 中年女性生涯規劃之相關理論 23 第六節 「知天命」後的生涯規劃理論探討 2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9 第一節 研究取向 29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32 第三節 研究工具 34 第四節 研究實施程序 37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38 第六節 資料的可信賴度 42 第七節 研究倫理 45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47 第一節 采琴的生命故事 47 第二節 孟潔的生命故事 72 第三節 慧儀的生命故事 98 第四節 綜合討論 126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141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41 第二節 研究者的省思 143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148 參考文獻 151 中文部分 151 西文部分 154 附錄 157 附錄一 訪談大綱 157 附錄二 第二階段訪談說明書 159 附錄三 參與研究同意書 160 附錄四 研究檢核函 161

    中文部分
    呂旭亞(2011):向心的深處,探尋療癒的真諦。載於易之新(譯)(主編),榮格心理治療推薦序(7-11)。台北:心靈工坊。
    沈允元(2012)。已婚中年女性的自我追求與婚姻關係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宜蘭。
    何粵東(2005)。敘說研究方法論初探。應用心理研究,25,55-72。
    李佩怡(2013)。榮格個體化思想—由負傷到療癒的整合之道。台北:天馬。
    林美蓉(1999)。中年婦女的生涯轉換(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林姵含(2005)。四位中年職業婦女的生命故事—以利文森的成人發展理論為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
    金谷治(1997)。中國古代の自然觀と人間觀。東京:平河出版社。
    金樹人(2006)。推薦序-在靈魂深處相知相遇。載於黃素菲(譯)(主編),敘事取向的生涯諮商(5-10)。台北:張老師文化。
    胡幼慧主編(1997)。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化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142-144、148、150-152、157)。台北:巨流。
    高民凱(2011):生涯發展歷程中真實自我的發現與實踐(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徐復觀(1982)。中國思想史論集續編。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徐宗國(1994)。紮根理論研究法及其對婦女研究的若干啟示。「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檢討與前瞻第二次科際研討會」發表之論文,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陳聰文(1998)。教師的生涯規劃。教育實習輔導月刊,4,1-4。
    陳盈君(2004)。在生命中飛翔-非科班出身戲劇工作者之生涯抉擇(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陳政揚(2005)。孟子與莊子「命」論研究。接諦,4,135-158。
    陳佳銘(2009)。從孔孟的命論談儒家意義治療學之建構。生死學研究,9,45-80。
    陸九淵(2010)。象山全集。臺北:中華書局。
    黃心郁(1998)。中年女性空巢期的生活轉變(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
    黃俊傑(2006)。德川日本《論語》詮釋史論。臺北: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黃錦鋐(2007)。新譯莊子讀本。台北:三民。
    黃光國、蔡協利、夏允中、黃創華、吳胤辰、廖立宇、吳致廷(2012)。華人戒治處遇及品格教育的理論與實踐。諮商輔導學報,24,1-28。
    游庶鑫(2005)。更年期婦女自述症狀與夫妻更年期態度、婚姻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台北市。
    甄曉蘭(1996):從典範轉移的再思論質的研究崛起的意義。嘉義師院學報,10, 119-146。
    臺美光(2003)。女性自我與中年對話(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廖曉煒(2011)。「窮」、「通」之道─《莊子》與先秦儒學「命」論的比較分析。淡江人文學報,48,28-49。
    鄭慧娟(2009)。女性婚姻經驗與自我認同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
    劉慧俐、藍忠孚、藍采鳳(1995)。女醫師專業生涯、婚姻與家庭之研究。中華衛誌,14(6),461-469。
    劉淑慧(2005)。全人生涯發展模式之構思。「全人發展取向之輔導與諮商專業人力培育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
    蔡惠如(2014年7 月17日)。偶發力──意外之所以美麗的原因。生涯電子報。取自http://www.tcdca.org.tw/。
    潘彥秀(2010)。在家庭與工作之間-已婚女性成為全職家庭主婦之抉擇歷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錢穆(1977)。從中國歷史來看中國民族性及中國文化。臺北:聯經。
    蕭景方(2006)。打開生命的禮物─幸福生涯之建構與追尋歷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羅安憲(2007)。道家天命論的精神追求。中國人民大學學報,3,38-42。
    魏淑瓊(2006)。雙生涯家庭婦女照顧娘家父母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戴靜文(2002)。婚姻與家庭。嘉義市:濤石文化。
    王勇智、鄧明宇(譯)(1993)。敘說分析(原作者:Riessman, C. K.)。台北:五南。
    朱愷如(譯)(2009)。榮格心靈地圖(原作者:Murry Stein)。台北:立緒。(原著出版年:1993)。
    吳芝儀(譯)(2008)。敘事研究—閱讀、分析與詮釋(原作者:Lieblich, A., Tuval-Mashiach, R., & Zilber, T.)。嘉義:濤石文化。(原著出版年:1998)。
    易之新(譯)(2011)。榮格心理治療(原作者:von Franz, M.)。台北:心靈工坊。 (原著出版年:1990)。
    洪慧芳(譯)(2013)。挺身而進(原作者:Sheryl Sandberg)。台北:天下。
    徐詩思(譯)(2000)。家屋,自我的一面鏡子(原作者:Marcus, C. C.)。台北:張老師文化。(原著出版年:1995)。
    陳世勳(譯)(2011)。轉化之旅──自性的追尋(原作者:Murry Stein)。台北:心靈工坊。
    彭慧玲、蔣美華、林月順(譯)。成人生涯發展:概念、議題及實務(原作者:Spencer G. Niles.)。台北:心理出版社。
    廖婉如(譯)(2006)。榮格解夢書—夢的理論與解析(原作者:Hall, J. A.)。台北:心靈工坊。(原著出版年:1989)。
    廖世德(譯)(2008)。榮格與密宗的29個覺(原作者:Rob Preece)。台北。人本自然。
    劉慕沙(譯)(1990)。孔子(原作者:井上靖)。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原著出版年:1989)。
    薛絢 (譯)(1998)。靈魂符碼 : 橡實原理詮釋人的命運(原作者:J. Hillman)。臺北:350天下文化。(原著出版年:1997)。
    魏宏晉(譯)(2013)。中年之旅──自性的轉變(原作者:Murry Stein)。台北:心靈工坊。
    劉國彬、楊德友(譯)(1997)。榮格自傳:回憶、夢、省思(原作者:Jung, C. G)。台北:張老師文化。(原著出版年:1983)。
    龔卓軍(譯)(1999)。人及其象徵:榮格思想精華的總結(原作者:von Franz, M.)。台北:立緒。(原著出版年:1964)。
    西文部分
    Bardwick, J. (1971). Psychology of women. NY: Harper and Row.
    Duffy, R. D. & Dik, B. J. (2009). Calling and vocation at work: Definitions and prospectsfor research and practic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37, 424-450.
    Elangovan, A. R., Pinder, C. C., & McLean, M.(2010). Callings an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76, 428-440.
    Guindon, M. H., & Hanna, F. J. (2002). Coincidence, happenstance, serendipity, fate, or the hand of God: Case studies in synchronicity. 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 50, 195-208.
    Gaitz, C.M.(1978). Aged patients, their families and physicians, In G. Usdin (Ed.) , Aging: The process and the people (pp. 23-29). NY: Brunner & Mazel.
    Kovan, J. & Dirkx, J. (2003). Being called awake: The role of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in the lives of environmental activists. Adult Education Quarterly, 53(2), 99-118.
    Levinson, D. J. (1986). A conception of adult development. American Psychologic, 41, 3-113.
    Levinson, D. et al (1978). The seasons of a man's life. New York: Knopf.
    Rayburn, C. A. (1997). Vocation as calling: Affirmative response of wrong number. In D. P. Bloch, & L. J. Richmond (Eds.), Connections between spirit and work in career development: New approaches and practical perspectives (pp. 3-25). Palo Alto, CA: Davies-Black.
    Savickas, M. L. (1997). The spirit in career counseling: Fostering self-completion through work. In D. P. Bloch, & L. J. Richmond (Eds.), Connections between spirit and work in career development: New approaches and practical perspectives (pp. 3-25). Palo Alto, CA: Davies-Black.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