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簡金生
Jian, jin sheng
論文名稱: 近代漢人的西藏觀:1912-1949
Modern Han Chinese Perception of Tibet: 1912-1949
指導教授: 張瑞德
Chang, Jui-Te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99
中文關鍵詞: 漢藏關係西藏觀喇嘛教西藏佛教封建農奴制一妻多夫
英文關鍵詞: Sino-Tibet relations, The Perception of Tibet, Lamaism, Tibetan Buddhism, feudal serfdom, polyandr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78下載:6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國際藏學界自1980年代末期起已有不少專著在探討西方人所建構出的特定西藏觀。藉助薩依德(Edward W. Said)東方主義的概念,大體而言,這些著作批判性地指出西方世界的西藏熱潮所隱含的東方主義傾向。數世紀以來,西方人已創造出一個神話的西藏、精神上虛擬的西藏。
    相較之下,在漢人如何塑造西藏形象這一問題上,卻只有極少的討論。從清末起,在西力的衝擊下,漢藏關係完全不同於以往模糊而特殊的天朝藩屬體系;自1912年起,從北洋政府至國民政府的歷屆中央政權,也未曾有效管轄過西藏。當辛亥革命推倒大清帝國後,現代中國關於國家疆界與民族成員的想像裡,始終包含著西藏,在當時的漢人政治與知識菁英看來,西藏仍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並將其主張與想像投射於過往的歷史。因此,在現代中國之民族國家打造的過程裡,西藏並未因其政治上脫離中國的掌控而空缺。西藏不斷地出現在各式各樣的官方檔案、撰著、考察調查報告、旅行日記等文本裡,形成時人認識西藏的知識來源。因此,本文的目的即是從近代中國的民族主義切入,探討漢人是如何書寫西藏與傳佈西藏的論述,以求填補這一議題在目前學界研究上的空缺。再者,辨識出漢人所持有的西藏觀,亦可與西方人之西藏觀做相互比較,以期與國際學界對此項已有不少討論的議題進行對話。民國時期漢人的西藏觀並非特異而斷裂地存在,因此也將探討漢人的西藏觀是否因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意識型態而有所變化。
    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漢人對西藏的種族與地理之認識」,將先從清末至民國時期的中小學教科書入手。教科書文類裡的西藏形象,涵蓋本文要討論的三個議題:宗教、性別與社會。教科書的普羅性,足以證明在政治與知識菁英的上層知識之外,一般社會大眾接收到的西藏觀是最通俗的形式。教科書裡對西藏最重要的偏見是關於「喇嘛教」與「一妻多夫」的解釋,而教科書其實也是知識菁英的作品,這些作者通常又都是西藏問題與佛學研究的外行,所以教科書的寫作依據來自更專業的專家。其次,針對“Bod”、“Tibet”、「西藏」與「吐蕃」等幾個名詞作說明,並指出民國時人在討論西藏的歷史、種族與地理範圍的過程裡,都傾向於將西藏與中國及中華民族作連結。這些討論都與漢人知識分子對中華民族為何的關心密切相關,同時也接收並再轉用來自西方與日本的知識,據以反駁各種不利於漢藏同源的說法。
    第二章「『主權關係』之下的『西藏問題』,主要依據已有的研究成果與相關檔案,說明北洋政府與南京政府在與西藏當局互動的過程,雙方在主權認知上的差異。相對於十三世達賴喇嘛對中國政府提出「檀越關係」的解釋,民國歷屆政府並未接受,而是堅持中國歷史上在西藏的權力是固有主權的一部分。在指出中藏雙方的不同認知之外,也藉由檔案、文獻中「漢藏」與「中藏」這些詞彙的變化,來說明國民政府其實並非一開始就意識到西藏的存在是國家之內民族差異的問題。由於英國始終是中藏交涉過程裡最關鍵的第三者,因此,對英國帝國主義在西藏實力的想像,甚至可依據清中葉關於鐵路修築計畫的傳聞。西藏作為中國民國的一部分,當然也是國家進行現代化事業的一部分,故會依據官方的「籌藏」現代化計畫說明,在各種計畫裡,宗教與教育始終是最受關注的部分,這甚至還表現在同時身負國民政府情報收集之任的漢僧所勾勒的方案裡。
    漢人對西藏佛教、西藏社會與西藏婦女的負面認知,其實都有更久遠的來源。因此,第三章「西藏『喇嘛教』:佛國勝地?抑或婆羅門外道?」,討論自清代起的相關文獻。對西藏宗教的偏見,除了元、明、清三代以來所累積的負面評價外,從清中葉起魏源在《聖武記》裡就已經定下對西藏史與西藏佛教的錯誤敘述。到了清末,這些成見又加入來自當時日本與西方對印度佛教及西藏佛教的「客觀」研究,從而將西藏佛教視為充滿怛特羅與巫術的迷信宗教。其次,要進一步分析,在當時另一股向西藏佛教密宗取經的熱潮裡,漢傳佛教僧俗各界及佛學專家對西藏佛教的看法。不同於過去研究關於民國時期漢藏佛教交流的看法,本文指出,即使是太虛本人也對西藏佛教有一定的排拒,太虛的弟子們對西藏佛教的看法也有批評與擁護的兩方。世俗的佛學菁英,更依據同時期外國的研究指出密宗乃婆羅門外道,試圖抵銷西藏佛教密宗的熱潮。
    第四章「封建之地與神權統治下的西藏」,分析的對象轉向當時關心西藏問題的俗世知識與政治菁英。由於他們更想診斷出西藏無法現代化的禍源,因此他們以「神權統治」和「封建主義」來形容西藏,喇嘛與土司、貴族則是最大的攻擊目標。其次,特別以人類學及民族學者的實地研究為對象,這其實是當時對邊疆研究及邊政學風潮下的一部分。帶著解決邊政問題的心態,這些人類學者仍難放下對西藏佛教及土司的價值判斷。相對於此,李安宅夫婦則是特例。李安宅從藏人的宗教信仰來解釋藏人的政治及社會,這使得他對喇嘛與土司有較為寬容的看法,甚至認為西藏佛教寺院的教育制度,具有溝通漢藏文化的潛能。他對西藏文明前途的看法,是從藏人文化本位來思考。隨後再以1949年前後李有義、柳陞祺的藏學研究為例說明,雖然1949年在政治與意識型態上代表徹底的轉換,但是知識分子對西藏的認識,並未一下子完全跟著轉變。中共官方主張1950年進軍西藏的理由,是為了解救西藏於帝國主義控制之下;封建農奴制的論述則是稍晚於1955年之後才正式宣示。這個變化正好與李有義的西藏研究方向相同。柳陞祺則是另一個對照。他的英文著作展現出與西方讀者對話的企圖,並受到西方西藏觀的影響。然而在新的政治情勢下,柳陞祺急遽地轉變他的西藏論述。
    第五章「情色化的西藏:對西藏婦女的情色化想像」,轉向漢人對西藏婦女與社會性別看法的問題。從清代起,清人就觀察到西藏社會裡不僅兩性分工角色顛倒,而且還有怪異的一妻多夫婚俗。因此,從清代到民國,描述西藏的作品都有著性別族群化的現象,並進一步擴散到康藏歷史地理的性別化。不過,由於西藏婦女的主動角色具有突破父權宗法社會的潛能,在民國時期漢人婦女運動的脈絡下,反而又成為漢人追求兩性平等的想像素材。一妻多夫與喇嘛出家,又嚴重影響著西藏人口問題,男漢女藏的通婚模式正可革除此種負面的種族性。也就是說,康藏女性的性欲與康藏的人口問題需由國家進行監管。然而,在學術性的研究之外,更普遍的文本則是藉由西藏婦女與婚姻習俗來發揮漢人的獵奇想像,並創造出最不堪的情色化文本。這裡將以《西行豔異記》一書為案例,漢人通過創造一情色與妖魔的西藏來滿足漢人自我對異族的性征服。
    在討論一連串漢人對藏人他者的看法之後,第六章「來自他者的西藏觀」分析對象將轉向當時旅居中國內地的藏人與來自西方的文本。第一節「藏人論藏」將以兩個問題為中心,來探討藏人如何展示自身。首先是漢藏歷史與康藏衝突。即使是同意國民政府對西藏的主權主張,然而藏人普遍習慣於檀越關係的歷史敘述。旅居中國內地的藏人一方面反對拉薩政府的「大西藏」計畫,另方面也企圖打出康人治康旗幟來反對西康地方軍閥,並在戰後提出對國家邊疆治理的看法。其次,旅居中國內地的藏人難以接受漢人對自身文化與社會習俗的貶抑,並對種族與性別上的偏見加以回擊。只是藏人自己的聲音終究屬於微弱。第二節再以另一種方式來比較漢人的西藏觀。由於西方人的著作無論是深度、廣度、趣味及情報認識上,都成為中國必須參考的對象,因此通過翻譯外國人的著作,是另一種理解西藏的途徑。外人的著作既可補充中文著作缺漏的不足,亦可洞悉外人對西藏侵略的企圖。但無論如何,在中、西關於西藏的文本裡,中國與西方都是處於西藏之上的指導地位,為西藏開啟現代化的文明。最後,藉由分析當時曾有幾位藏人與西方人和漢人合作著述,藏人的自我表述,在跨語言的翻譯過程中又稀釋、轉化,從而附屬於漢人與西方人關於西藏的論述。

    導論 1 一、問題意識與研究回顧 1 二、章節安排說明 24 第一章 漢人對西藏的種族與地理之認識 31 第一節 史地教科書中的西藏 33 第二節 “Bod”、“Tibet”、「西藏」與「吐蕃」 48 一、「吐蕃」何人:漢人對西藏的種族認知 51 二、「吐蕃」何處:漢人對西藏的地理認知 63 第二章 「主權關係」之下的「西藏問題」 67 第一節 中央主權與檀越關係:漢藏互動的認知差異 67 第二節 主權的認知與帝國主義的干涉 92 第三節 籌藏的現代化方案 99 第四節 五族共和與中華民族以及「漢藏」與「中藏」的修辭109 第三章 西藏「喇嘛教」:佛國勝地?抑或婆羅門外道? 121 第一節 來自清人的西藏史書寫典範 124 一、魏源《聖武記》的典範敘述 124 二、多重轉譯的藏蒙同源史觀 133 三、不純淨的喇嘛教 138 第二節 中國佛教僧俗界關於密宗的爭論 142 一、密宗在現代中國的復興與批評 145 二、佛教發展史上的外道:西藏密教 155 三、太虛與其弟子的意見 161 (一)太虛與法舫對西藏密教的曖昧態度 161 (二)法尊與留藏學法團 165 第四章 封建主義之地與神權統治下的西藏 171 第一節 土司與貴族:喇嘛暴政的共謀 171 一、打著佛陀旗幟實施暴政 171 二、土司與貴族:喇嘛的共謀 178 第二節 人類學視野下的喇嘛與土司 182 一、邊政學的興起 182 二、嘉戎土司的實地研究 187 三、與漢文化具有共通性的他者 192 第三節 李安宅的藏學研究 195 一、藏人宗教的研究意義 196 二、象徵主義的解釋 199 三、辯經制度所蘊含的漢藏文化溝通之潛能 202 第四節 過渡與轉換:李有義與柳陞祺的西藏觀 209 一、李有義 209 二、柳陞祺 213 第五章 情色化的西藏:對西藏婦女的情色化想像 221 第一節 族群性別化的西藏 227 第二節 作為漢人婦女對照組的浪漫化想像 231 第三節 康藏史地性別化 238 第四節 情色化的西藏與種族的性征服:《西行豔異記》 252 一、帝國主義的想像 256 二、對於漢藏政治力量的描述 259 三、情色化與妖異化 263 第五節 對西藏的性別監管 267 第六章 來自他者的西藏觀 279 第一節 藏人論藏:在中國的藏人所展示的西藏觀 279 一、漢藏歷史與康藏衝突的表述 283 (一)漢藏歷史關係的性質 283 (二)康藏之別與康人自治 286 二、西藏佛教的捍衛與西藏婦女的地位 295 (一)「喇嘛教」?還是西藏佛教? 295 (二)西藏婦女與一妻多夫 300 第二節 來自西方的西藏觀 306 第三節 藏人著作的雙重東方化 318 結論 325 附錄 怛特羅佛教、金剛乘與西藏佛教 335 徵引書目 341 圖表目次 圖表一:西藏三區簡圖 50 圖表二:川邊界略圖 75 圖表三:中印邊界爭議與麥克馬洪線 77 圖表四:西姆拉會議議界圖 79 圖表五:1919年北京外交部摹印之「中英康藏議界圖」 79

    一、檔案
    〈西藏僧俗哲色甘三大寺藏政府僧俗官員大眾全體大會呈文〉,見:〈西藏國大總代表圖丹桑批等呈僧俗官員全體大會要求西藏自治等九項呈文〉,〈西藏國大代表問題處理(三)〉,《國民政府檔案》,國史館藏,典藏號:001-059200-0006,入藏登錄號:001000005036A。
    〈吳忠信呈暫停進行組織漢藏佛教會經過及給予西藏駐京辦事處補助辦公費及捐助經堂修建費〉(1943年6月29日),〈藏務(二)〉,《國民政府檔案》,國史館藏,典藏號:001-059200-0017,入藏登錄號:001000005047A。
    〈戴傳賢呈與吳鼎昌、張羣、劉文輝會擬處理西藏僧民大會呈請九項要求辦法〉,附件二:〈戴季陶呈附對藏不宜提出高度自治名詞之意見〉(1946.12.26),〈西藏國大代表問題處理(三)〉,《國民政府檔案》,國史館藏,典藏號:001-059200-0006,入藏登錄號:001000005036A。
    〈戴傳賢呈與吳鼎昌、張羣、劉文輝會擬處理西藏僧民大會呈請九項要求辦法〉,附件三:〈劉文輝對藏方要求逐項應付之意見書〉(1946.12.26),〈西藏國大代表問題處理(三)〉,《國民政府檔案》,國史館藏,典藏號:001-059200-0006,入藏登錄號:001000005036A,典藏號次:085007680。

    二、史料
    〔唐〕杜佑,《通典》,台北:新興書局,1963年。
    〔元〕八思巴(著),沙羅巴(譯),《彰所知論》(漢譯本),收入:中華大藏經編輯局(編),《中華大藏經》(漢文部分),第七十一冊,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
    〔清〕《欽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傳》,卷九十一,傳七十五,《西藏總傳》,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二一二,傳記類,第四五四冊,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
    〔清〕章梫(編纂),《康熙政要》,台北:華文書局,1969年。
    〔清〕趙爾巽(等纂),國史館(校註),《清史稿校註》,卷五百三十二,列傳三百十二,《藩部八‧西藏》,第十五冊台北:商務印書館,1999年。
    〔清〕穆彰阿(等撰),《嘉慶重修一統志》,卷五四七,《西藏圖》,收入:《四部叢刊‧續編‧史部》,台北:商務印書館,1966年,道光二十二年清史館寫本影印。
    〔清〕薩岡,《欽定蒙古源流》,收入:《四庫全書珍本三集》,史部,別史類,第一二五冊,台北:商務印書館,1986年,據清乾隆欽定本影印。

    三、檔案與史料彙編、著作集
    〔清〕張蔭棠,《張蔭棠駐藏奏稿》,收入:吳豐培(編輯),《清代藏事奏牘》,下册,《西藏學漢文文獻匯刻》第三輯,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1994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共西藏自治區委員會(編),《西藏工作文獻選編(1949-2005)》,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共西藏自治區委員會、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編),《毛澤東西藏工作文選》,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中國藏學出版社,2001年。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合編),《十三世達賴圓寂致祭和十四世達賴轉世坐床檔案選編》,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1990年。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合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所存西藏和藏事檔案匯編》,第6冊、第8冊,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10年。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合編),《康藏糾紛檔案選編》,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0年。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中國藏學硏究中心(合編),《黃慕松 吳忠信 趙守鈺 戴傳賢奉使辦理藏事報告書》,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1993年。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等合編),《元以來西藏地方與中央政府關係檔案史料匯編》,第6冊、第7冊,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1994年。
    中國藏學硏究中心、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合編),《九世班禪內地活動及返藏受阻檔案選編》,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1992年。
    北京大學歷史系(等編),《西藏地方歷史資料選輯》,北京:三聯書店,1963年。
    四川省民族硏究所《淸末川滇邊務檔案史料》編輯組(編),《清末川滇邊務檔案史料》,中冊,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四川省檔案館、四川民族研究所(編),《近代康區檔案資料選編》,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0年。
    外交部(編),《外交部檔案叢書‧界務類》,第5冊,《西藏卷》(一),台北:外交部,2005年。
    吳豐培(編),《趙爾豐川邊奏牘》,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年。
    周美華(編),《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第25冊,台北:國史館,2006年。
    徐正光(主編),《民國以來蒙藏重要政策彙編》,台北:蒙藏委員會,2001年。
    秦孝儀(主編),《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第15冊、第19冊、第21冊,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會,1984年。
    秦孝儀(主編),《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第12卷,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4年。
    張羽新、張雙志(編纂),《民國藏事史料彙編‧民國藏事檔案編年(民國二十九年至三十八年)》,第7冊,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
    葉健青(編),《西藏史料彙編:班禪返藏之路‧民國二十四年至二十六年》,台北縣新店市:國史館,2009年。
    蒙藏委員會編譯室(編輯),《蒙藏委員會駐藏辦事處檔案選編》,第3冊、第8冊,台北:蒙藏委員會,2005年。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硏究室、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硏究所中華民國史硏究室、中山大學歷史系孫中山硏究室(合編),《孫中山全集》,第2卷、第5卷,北京:中華書局,2006:11,第2版。

    四、地方志
    〔清〕不著撰人,《西藏志》,收入:《西藏硏究》編輯部(編輯),《《西藏志》《衛藏通志》合刊》(西藏研究叢刊之一),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年。
    〔清〕不著撰人,《西藏誌》,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
    〔清〕不著撰人,《衛藏通志》,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第六八三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據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袁昶輯刊《漸西村舍叢刊》刻本影印。
    〔清〕許光世、蔡晉成(纂),《西藏新志》,上海:自治編輯社,1911:7,收入:張羽新(主編),《中國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區方志彙編》,第3冊,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年。
    〔清〕陳登龍(編),《裏塘志略》,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
    〔清〕黃沛翹(編),《西藏圖考》,台北:文海出版社,1965年影印本。
    〔清〕黃沛翹,《西藏圖考》,清光緒20年(1894)京都申榮堂校刊本。
    〔清〕楊芳燦(等撰),《四川通志》,卷一百九十五,〈西域志‧五〉,台北:華文書局,1967年,據嘉慶二十一年重修本影印。

    五、年鑑、辭典、工具書、傳記年譜
    丁福保(主編),《佛學大辭典》,中卷,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4年影版本。
    丹珠昂奔(主編),《歷輩達賴喇嘛與班禪額爾德尼年譜》,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8年。
    丹珠昂奔(主編),《藏族大辭典》,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3年。
    牙含章,《班禪額爾德尼傳》,北京:華文出版社,2000年。
    牙含章,《達賴喇嘛傳》,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王堯、陳慶英(主編),《西藏歷史文化辭典》,杭州:西藏人民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須藤隆仙,《世界宗教用語大事典》,東京都:新人物往来社,2007年。
    劉洪記、孫雨志(合編),《中國藏學論文資料索引》,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1999年。
    劉紹唐(主編),《民國大事日誌》,第二冊,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89年5月,再版。
    蘇發祥(主編),《歷輩班禪額爾德尼》,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六、文集、回憶錄、訪談錄、日記
    孔慶宗,〈黃慕松入藏紀實〉,《西藏文史資料選輯》,第5輯(1985),頁64-84。
    伍培英,〈蔣介石假征藏以圖康的經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硏究委員會(編),《文史資料選輯》,第33輯,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頁140-154。
    刑肅芝〔洛桑珍珠〕(口述),張健飛、楊念群(筆述),《雪域求法記:一個漢人喇嘛的口述史(修訂本)》,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年,第2版。
    江安西、來作中、鄧俊康,〈諾那事變記略〉,中國人民政協會議四川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硏究委員會、四川省省志編輯委員會(編),《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29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頁64-77。
    李明忠,〈劉家駒傳〉,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委員會(編),《甘孜州文史資料》,第11輯,出版地、出版者不詳,1990年,頁73-79。
    周錫銀,〈諾那的部分重要史料輯錄〉,中國人民政協會議四川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硏究委員會、四川省省志編輯委員會(編),《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29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頁88-94。
    拉魯‧次旺多傑,〈德里秘密換文未曾得到原西藏地方政府的承認〉,《西藏文史資料選輯》,第10輯,北京:北京民族出版社,頁6-13。
    柳陞祺,〈我進藏的第一課〉,《西藏文史資料選輯》,第4輯,頁68-77。
    高長柱,〈高長柱赴藏途中日記節選(上)〉,《民國檔案》,2013年第1期,頁3-16。
    張令澳,《我在蔣介石侍從室的日子》,台北:周知文化出版,1995年。
    陳強立,〈格桑澤仁、諾那、劉家駒〉,中國人民政協會議四川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硏究委員會、四川省省志編輯委員會(編),《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27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頁117-129。
    陳錫璋,〈西藏從政紀略〉,《西藏文史資料選輯》,第3輯,頁108-140。
    陳濟博,〈我所知道的諾那〉,中國人民政協會議四川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硏究委員會、四川省省志編輯委員會(編),《四川文史資料選輯》,第29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頁77-87。
    楊質夫(著),吳均、程頤工(整理),〈入藏日記(上)〉,《中國藏學》,2008年第3期,頁207-217。

    七、報紙
    意芬,〈青海人的迷信喇嘛〉,《申報月刊》,第4卷第6號(1935:6),頁86-89。
    鎔青,〈西藏女子實行多夫制之原因 注重宗族血統 保留遺產制度〉,《世界日報》(北平),1928年11月4日第8版「世界要聞」。
    〈治藏七大方策 對藏外交宜採強硬政策 懷柔藏人使之心誠悅服 譚雲山條陳國府及蒙藏會〉,《世界日報》(北平),1931年7月17日第3版,「世界要聞」。
    鄭正(問),編者(答),〈喇嘛教沿革〉,《世界日報》(北平),1935年6月27日第9版,「大眾公僕 問題解答」欄。
    滌滄,〈沒靈魂的西藏婦女〉,《立報》(上海),1936年1月2日第3版。
    吳定良,〈國族融合性在人類學上之證明〉,《中央日報》(重慶),1943年6月20日第3版。
    吳乃越,〈諸夫之間如何為婦?〉,《中央日報》(南京),1947年1月19日第9版。
    鄧珠娜姆,〈西藏婦女〉,《中央日報》(南京),1948年8月12日第6版。
    吳佩,〈神秘的西藏〉,《廣播週報》,復刊第39期(1947),頁6-7。
    徐暢,〈中國民族學研究的先行者——回憶先父徐益棠的治學之路〉,《中國民族報》,2010年11月12日。

    八、教科書
    王成組,《復興高級中學教科書本國地理》(全三冊),上冊,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8月改編本第1版,1948年10月改編本第101版。
    王成組,《復興高級中學教科書本國地理》,下冊,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8月改編本第1版,1946年9月改編本第41版。
    田世英,《開明新編初級本國地理》(全五冊),第五冊,上海:開明書店,1947年11月初版,1948年2月再版。
    白眉初,《高級中國地理教本》,北平:建設圖書館,1934年9月4版訂正。
    任美鍔、沈汝生、夏開儒、張德熙(編著),《初級中學地理》(教育部審定 國定本)(全六冊),第四冊,重慶:國定中小學教科書七家聯合供應處,1946年1月上海白報紙第20版。
    余遜,《余氏高中本國史》(全二冊),上冊,上海:世界書店,1934年12月修正,1946年10月新10版。
    余遜,《余氏高中本國史》,下冊,上海:世界書店,1934年12月初版,1948年7月修正。
    吳繩海,《簡易師範學校及簡易鄉村師範學校 歷史》(全二冊),第二冊,上海:正中書局,1936年8月京初版,1946年10月滬23版。
    呂思勉,《初中標準教本 本國史》(全四冊),上海:中學生書局,1935年6月初版;收入:呂思勉,《呂著中小學教科書五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呂思勉,《高中複習叢書 本國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年5月初版,1943年6月訂正蓉一版;收入:呂思勉,《呂著中小學教科書五種》。
    呂思勉,《復興高級中學教科書 本國史》(全二冊),上冊,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年2月初版,1947年1月90版。
    呂思勉,《復興高級中學教科書 本國史》,下冊,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年8月初版,1946年12月72版。
    呂思勉,《新學制高級中學教科書 本國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24年2月初版;收入:呂思勉,《呂著中小學教科書五種》。
    汪榮寶,《中學中國歷史教科書》(原名《本朝史講義》)(中學堂 師範學堂用),上海:商務印書館,1909年6月初版,1911年1月4版。
    周予同,《初級中學本國史》(全四冊),上海:開明書店,1934年9月初版,1947年1月臺1版。
    金兆梓,《新編高中本國史》(全三冊),中冊,上海:中華書局,1947年10月30-32版。
    金希三、李松蘭,《新編中國地理》,山西:太岳新華書店,1949年。
    姚祖義,《最新中國歷史教科書》(高等小學用)(全四冊),第四冊,上海:商務印書館,1904年12月初版,1910年3月22版。
    姚紹華(編著),金兆梓(校者),《初中本國歷史》(全四冊),第三冊,上海:中華書局,1937年2月5版。
    秦湘蓀,《高小歷史復習》(高小各科復習叢書),上海:正中書局,1945年11月滬初版,1947年6月滬8版。
    國立編譯館(主編),任美鍔(編輯),《初級中學地理》(第一次修訂本)(全六冊),第五冊,上海:商務印書館,1948年6月第19版。
    國立編譯館(主編),任美鍔(編輯),《初級中學地理》,第一次修訂本)(全六冊),第四冊,上海:商務印書館,1948年4月,第27版。
    國立編譯館(主編),任美鍔(編輯),《高級小學地理課本》(全四冊),第二冊,臺北:臺灣省教育廳中小學教科書供應委員會,1947年6月第一次修訂本,1950年1月臺灣版。
    國立編譯館(主編),聶家裕(編輯),《初級中學歷史》,第三冊,南京:正中書局,1948年12月滬5版。
    國立編譯館(主編),聶家裕(編輯),《初級中學歷史》,第四冊,南京:正中書局,1948年12月滬2版。
    國立編譯館(主編)、聶家裕(編輯),《初級中學歷史》(第二次修訂本)(全六冊),第二冊,南京:正中書局,1948年6月滬4版。
    屠寄,《中國地理教科書》(中學堂 師範學堂用),上海:商務印書館,1905年8月初版,1911年7月11版。
    梁園東,《中學各科綱要叢書 本國史》,長沙:商務印書館,1938年10月初版。
    陳慶年,《中國歷史教科書》(中學堂 師範學堂用),上海:商務印書館,1909年3月初版,1911年1月5版。
    章柳泉(等編),《初中會考升學指導 第5集 中外史地問答》,南京:南京書店,1933年5月初版。
    楊東蓴,《開明新編高級本國史》(全二冊),上冊,上海:開明書店,1937年2月初版,1947年5月再版。
    葛綏成,《地理》(新課程標準師範適用)(全二冊),上冊,上海:中華書局,1947年5月,17版。
    葛綏成,《地理》(新課程標準簡易師範適用)(全四冊),第二冊,上海:中華書局,1947年11月11版。
    葛綏成,《新編高中本國地理》(全三冊),下冊,上海:中華書局,1945年12月3版。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歷史》(高級中學適用)(全四冊),第三冊,臺北:臺灣書店,1946年8月初版。
    劉師培,《中國地理教科書》,劉申叔先生遺書七十二,1936年寧武南氏校印刊本。
    潘之賡,《最新中外史地問答》,上海:惠民書局,1947年5月。
    鄧啟東,《高中本國地理》(全三冊),上冊,南京:正中書局,1947年7月初版,1947年9月滬20版。
    鄧啟東,《高中本國地理》,下冊,南京:正中書局,1947年9月初版。
    應功九,《初級中學本國史》,第三冊,上海:正中書局,1938年。
    藏勵龢,《新體中國地理》(中學校用),上海:商務印書館,1908年1月初版,1912年7月9版。
    羅元鯤,《高中本國史》(高級中學學生用)(全三冊),第一冊,上海:開明書店,1934年8月初版,1947年5月12版。
    羅元鯤,《高中本國史》,第三冊,上海:開明書店,1946年11月修正滬初版,1948年5月修正滬3版。
    羅香林,《高級中學本國史》(全三冊),上冊,南京:正中書店,1935年8月京初版,1947年4月滬60版。
    羅香林,《高級中學本國史》,下冊,南京:正中書店,1945年11月滬1版,1946年6月滬11版。
    羅香林,《高級中學本國史》,中冊,南京:正中書店,1935年8月京初版,1947年4月滬20版。

    九、期刊文本
    〈批西康旅京同鄕請願團呈懇力促實現西康省府並請委任班禪主席一案文(附原呈)〉,《邊政》月刊,第8期(1931:8),「例載」欄目,頁1-2。
    〈班禪在蒙藏委員會紀念週發表〈西藏歷史與五族聯合〉演講〉(1933年1月21日),《蒙藏旬刊》,第88期(1934.8.10),《中國少數民族舊期刊集成》,第32冊,頁27-30。
    〈班禪駐京辦公處成立宣言〉,《西藏班禪駐京辦公處月刊》,創刊號(1929:6),《中國少數民族舊期刊集成》,第24冊,頁740。
    〈記者訪問黎丹(雨民)旅藏三年〉,《西陲宣化使公署月刊》,第1卷第9期(1937:5),「邊疆要聞」欄目,《民國文獻資料叢編‧民國邊政史料匯編》,第7冊,頁514。
    〔印度〕Taraknath Das(著),薛桂輪(譯並註),〈英國侵略西藏史(續)〉,《國聞週報》,第4卷第44期(1927:11),頁1-5。
    〔法〕Alexandra David-Néel(著),西庭(譯),〈藏游歷險記(續)〉,《國聞週報》,第3卷第25期(1926.07.04),頁29-33。
    〔法〕Alexandra David-Néel(著),西庭(譯),〈藏游歷險記(續)〉,《國聞週報》,第3卷第28期(1926.07.18),頁33-35。
    〔法〕Alexandra David-Néel(著),西庭(譯),〈藏游歷險記(續)〉,《國聞週報》,第3卷第29期(1926.07.25),頁28-30。
    〔法〕Francis Goré(著),張鎮國、楊華明(譯),〈旅居藏邊三十年〉(一),《康導月刊》,第5卷第6期(1943:10),頁36-41。
    〔法〕大衛‧尼爾(著),天虹(節譯),〈西藏的婦女〉,《美術生活》,1935年第11期,頁33。
    〔法〕古純仁(F. Goré)(著),李哲生(譯),〈川滇之藏邊〉,《康藏研究月刊》,第15期(1947:12),《《康藏前鋒》《康藏研究月刊》《康導月刊》校勘影印全本》,第6冊,頁3595-3603。
    〔法〕古純仁(著),李哲生(譯),〈康藏民族雜寫〉,《康藏研究月刊》,第26期(1949:4),《《康藏前鋒》《康藏研究月刊》《康導月刊》校勘影印全本》,第7冊,頁3971-3981。
    〔美〕貝納德(作),周學普(譯),〈西藏的危機〉,《改進》半月刊,第2卷第4期(1939),頁163-165。
    〔美〕威廉孟哥(Dr. William Montgomery)(著),馮中權(譯),〈西藏探險記〉,《圖畫世界》,第1卷第3期(1924),頁7-10。
    〔英〕D. MacDonald(著),馬建業(譯),〈英人筆下的西藏〉,《西北世紀》(原名《西北通訊》),第4卷第5期(1949:6),頁13-14。
    〔英〕Eric Teichman(著),高上佑(譯),〈西藏東部旅行記(續)〉,《康藏前鋒》,第1卷第10-11期(1934:7),頁23-28。
    〔英〕Eric Teichman(著),高上佑(譯),〈西藏東部旅行記(續)〉,《康藏前鋒》,第2卷第4-5期合刊(1935:1),頁23-32。
    〔英〕Eric Teichman(著),高上佑(譯),〈西藏東部旅行記(續)〉,《康藏前鋒》,第2卷第8期(1935:4),頁41-47。
    〔英〕Eric Teichman(著),高上佑(譯),〈西藏東部旅行記(續)〉,《康藏前鋒》,第3卷第2期(1935:10),頁31-36。
    〔英〕Eric Teichman(著),高上佑(譯),〈西藏東部旅行記〉,《康藏前鋒》,第1卷第8期(1934:4),頁59-68。
    〔英〕John Claude White(著),陳世騄(譯),〈拉薩遊記〉,《東方雜誌》,第14卷第3號(1917年3月15日),頁77-84。
    〔清〕不著撰人,〈西藏之宗教民俗(錄《中外日報》)〉,《東方雜誌》,第5年第12期(光緒三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909年1月16日),頁38-41。
    〔清〕不著撰人,〈西藏之宗教民俗(錄《中外日報》)〉,《東方雜誌》,第5年第12期(光緒三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909年1月16日),頁38-41。
    〔清〕不著撰人,〈西藏民族源流考〉,《外交報》,第一百五十一期(丙午第十九號)(光緒三十二年六月二十五日,1906年8月14日),頁21-29。
    〔清〕不著撰人,〈蒙藏宗教譚〉,《東方雜誌》,第7年第1期(宣統二年正月二十五日,1910年3月6日),「附錄第二 雜纂」,頁1-6。
    〔清〕不著撰人,〈論西藏弊政〉,《國聞匯編》,第四冊(光緒二十三年十二月十五日,1898年1月7日),收入:盧秀璋(主編),《清末民初藏事資料選編:1877-1919》,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5年,頁1-2。
    〔清〕中國之新民,〈哀西藏〉,《新民叢報》,第三年第七號(第五十五號)(光緒三十年九月十五日,1904年10月23日),「時局」欄,頁1-22。
    〔清〕天僇生,〈西藏大勢通論〉,《廣益叢報》,第一百七十二號(第6年第12期)(光緒三十四年五月二十日,1908年6月18日),「專件」,頁1-2。
    〔清〕林有任(譯),〈喇嘛教之研究(上)〉,《地學雜誌》,第8卷第4期(總第82號)(1917年4月25日),頁61-72。
    〔清〕苕夫,〈西報論中國經營西藏問題續論(未完)〉,《廣益叢報》,第一百五十四號(第五年第二十六期,光緒三十三年十月二十九日,1907年12月4日),「專件」,頁1-3。
    〔清〕袁仲,〈西藏〉,《大同報》〔東京〕,第二號(光緒三十三年六月二十七日,1907年8月5日),收入:張玉法(主編),《淸末民初期刊彙編》第12冊,台北:經世書局,1985年,頁117-123。
    〔清〕張其勤,〈西藏宗教源流考(未完)〉,《東方雜誌》,第8卷第1號(宣統三年二月二十五日,1911年3月),頁13-16。
    〔清〕郭嵩燾,〈上合肥伯相書〉,邵之棠(輯),《皇朝經世文統編》,第十冊,台北:文海出版社,1980年,卷一百,《通論部一》,頁19A-21A(4117-4121)。
    〔清〕陳其昌,〈經藏衛以固蜀疆議〉,《蜀學報》,第十冊(光緒戊戍年六月下旬,1898年8月),收入:姜亞沙、經莉、陳湛綺(主編),《晚清珍稀期刊彙編》,第20冊,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2009年,頁551-557。
    〔清〕黃言昌,〈論諮議局宜派員調查西藏以決存亡問題〉,《蜀報》,第6期(宣統二年十月朔日,1910年11月2日),頁14。
    〔瑞〕Sven Hedin(著),劉其祥(譯),〈發現外喜馬拉雅山八地之偉績〉,《史地學報》,第3卷第3期(1924:10),頁73-80。
    〔瑞〕斯文赫定(著),張星烺(譯),〈羅布卓爾及最先發現喜馬拉雅山最高峰的問題〉,《地學雜誌》,第19卷第2期(1931:2)。
    〔瑞〕斯文赫定(著),絳央尼瑪(譯),〈西藏〉,《禹貢》半月刊,第6卷第12期(1937.02.16),頁1-20。
    〔義〕馬拉已(作),胡謨(譯),〈西藏旅行記〉,《三六九畫報》,第17卷第17期(1942.10.26),頁4-5。
    Shenchi Liu(著),朱正明(譯),〈英國侵略西藏簡史〉,《亞洲世紀》,第3卷2-3期合刊(1948:9),頁21-23。
    一波,〈西藏之女性中心家族制〉,《玲瓏》,第5卷第30期(1935年),頁1997-1998。
    于式玉,〈介紹藏民婦女〉,《旅行雜誌》,上海:上海銀行旅行部,第18卷第2期(1944:2),頁13-15。
    于式玉,〈到黃河曲迎接嘉木樣活佛日記〉,于式玉,《于式玉藏區考察文集》,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1990年,頁103-119。
    于式玉,〈拉卜楞紅教喇嘛的現況、起源與各種象徵〉,于式玉,《于式玉藏區考察文集》,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1990年,頁229-254。
    于式玉,〈記黑水旅行〉,于式玉,《于式玉藏區考察文集》,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1990年,頁173-215。
    于式玉,〈麻窩衙門〉,《邊政公論》,第3卷第6期(1944:6),頁36-43。
    于式玉,〈黑水民風〉,《康導月刊》,第6卷第5-6期(1945:5),頁9-21。
    大勇,〈大勇法師遺書二通并跋〉,《海潮音》,第11卷第1期(1930.01.15),頁6-7,收入:《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74卷,頁450-451。
    大勇,〈留學日本真言宗之報告〉,《海潮音》,第4年第3期(1923.05.05),「記事欄」,頁3,收入:《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55卷,頁537。
    大圓,〈十五年來中國佛法流行之變相〉,《海潮音》,第16卷第1期(1935.01.15),頁48-54,收入:《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89卷,頁216-222。
    小白,〈西藏的男與女之間(通訊)〉,《文藝戰線》,1935年年第3卷第45期,頁12-13。
    不著撰人,〈世界佛學苑漢藏教理院簡則〉,《海潮音》,第13卷第1期(1932.01.15),頁68-69,收入:《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80卷,頁76-77。
    不著撰人,〈白喇嘛蒞湘情形〉,《海潮音》,第7卷第2期(1926.04.02),頁7-10,收入:《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64卷,頁385-388。
    不著撰人,〈西康的婦女生活——以女性為中心的西康社會〉,《女子月刊》,上海:女子月刊社,第3卷第10期(1935:10),頁5172。
    不著撰人,〈西藏女子的裸體風俗〉,《玲瓏》,第6卷第14期(1936年),頁1026-1027。
    不著撰人,〈記留藏學法團〉,《海潮音》,第6年第6期(1925.07.09),「事紀欄」,頁8-9,收入:《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62卷,頁288-289。
    不著撰人,〈發刊詞〉,《女子月刊》,第1卷第1期(1933:8),頁1-2。
    不著撰人〔慧定〕,〈藏密答問(續一)〉,《佛學半月刊》,第95期(1935.01.16),頁6-8,收入:《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50卷,頁278-280。
    丹珍,〈西康鑪霍縣概況〉,《康藏前鋒》,第3卷第6期(1936:2),《中國少數民族舊期刊集成》,第34冊,頁605-611。
    天風無我(等譯),〈西藏女子之自述〉,《婦女雜誌》,上海:商務印書館,第3卷第9號(1917:9),頁1-5。
    天然,〈西藏行〉,《海潮音》,第7年第8期(1926.09.26),「採錄」欄,頁1-7,收入:《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66卷,頁103-108。
    太虛(講),迦林(記),〈中國現時密宗復興之趨勢——中國指本部而言蒙藏在外〉,《海潮音》,第6年第8期(1925.10.07),頁12-17,收入:《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63卷,頁18-23。
    太虛(講),碧松(記),〈漢藏教理融會談〉,《海潮音》,第18卷第12期(1937.12.15),頁10-24,收入:《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98卷,頁16-30。
    太虛,〈今佛教中男女僧俗顯密問題〉,《海潮音》,第6年第4期(1925.04.13),頁6-7,收入:《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62卷,頁12-13。
    太虛,〈我的佛教改進運動略史(續完)〉,《海潮音》,第21卷第12期(1940.12.01),頁14-20,收入:《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200卷,頁246-252。
    太虛,〈我的佛教改進運動略史〉,《海潮音》,第21卷第11期(1940.11.01),頁8-14,收入:《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200卷,頁218-224。
    太虛,〈鬥諍堅固中略論時輪金剛法會〉,《海潮音》,第15卷第5期(1934.5.15),頁1-2,收入:《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87卷,頁9-10。
    太虛,〈密宗道次序〉,《海潮音》,第17卷第9期(1936.9.15),頁27-29,收入:《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94卷,頁441-443。
    太虛,〈現代西藏序〉,《海潮音》,第18卷第5期(1937.5.15),頁76-77,收入:《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96卷,頁438-439。
    太虛,〈發刊詞〉,《世界佛學苑漢藏教理院年刊》,第1期(重慶:漢藏教理院,1934年),頁1-2,收入:《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補編》,第53卷,頁189-190。
    太虛,〈閱書雜評:閱藏密或問〉,《海潮音》,第16卷第3期(1935.03.15),頁19-26,收入:《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90卷,頁25-32。
    心禪,〈西藏歸程記(未完)〉,《小說月報》,第5卷第8號(1914.11.25),「遊記」欄,頁1-5。
    文萱,〈西藏蒙古喇嘛僧之階級〉,《開發西北》,第4卷第1、2期合刊(1935:8),頁25-28。
    王弘願,〈解行特刊序〉,《海潮音》,第14卷第7期(1933.07.15),頁41-45,收入:《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84卷,頁307-311。
    王光璧,〈漢藏同源論〉,《康導月刊》,第2卷第11期(1940:7),頁20。
    王清泉,〈蓉康旅程〉,《旅行雜誌》,第13卷第9期(1939:9),頁11-14。
    弗人,〈探險故事赫戴伊恩與西藏〉,《心潮》,第2卷第7期(1944:8),頁32-38。
    永安,〈西藏的女權〉,《新光雜誌》,北京:新光雜誌社,日佔時期,第1卷第2期(1940:5),頁46-47。
    任乃強,〈吐蕃音義考〉,《康導月刊》,第5卷第4期(1943:7),頁7-10。
    任乃強,〈吐蕃譯變之輻射〉,《邊政公論》,第4卷第9-12期合刊(1945:12),頁26-27。
    任乃強,〈多康的自然區劃〉,《康藏研究月刊》,第9期(1947:6),《《康藏前鋒》《康藏研究月刊》《康導月刊》校勘影印全本》,第6冊,頁3398-3406。
    任乃強,〈西藏的自然區劃〉,《康藏研究月刊》,第8期(1947:5),《《康藏前鋒》《康藏研究月刊》《康導月刊》校勘影印全本》,第6冊,頁3365-3374。
    任乃強,〈岡底斯與崐崙〉,《康藏研究月刊》,第2期(1946:11),《《康藏前鋒》《康藏研究月刊》《康導月刊》校勘影印全本》,第6冊,頁3179-3187。
    任乃強,〈康藏標準地圖提要〉,《康藏研究月刊》,第20期(1948:5),《《康藏前鋒》《康藏研究月刊》《康導月刊》校勘影印全本》,第6冊,頁3785-3788。
    任乃強,〈悼羅哲情錯〉《康藏研究月刊》,第28-29期合刊(1949:8-9),《《康藏前鋒》《康藏研究月刊》《康導月刊》校勘影印全本》,第7冊,頁4016-4038。
    任乃強,〈檢討最近藏局〉,《康藏研究月刊》,第27期(1949:7),《《康藏前鋒》《康藏研究月刊》《康導月刊》校勘影印全本》,第7冊,頁3991-3999。
    向尚,〈女性中心社會的康藏(特約通信)〉,《女子月刊》,第4卷第2期(1936:2),頁110-112。
    朱芾煌,〈與戴傳賢院長論迎請班禪禳除國難書:由佛法真理批評密宗誦咒救國〉,《海潮音》,第14卷第3期(1933.03.15),頁93-94,收入:《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83卷,頁361-362。
    西滄,〈要求密宗大德給與我一個確切的解答〉,《人海燈》,第3卷第9期(1936:9),頁354-355,收入:《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40卷,頁466-467。
    冷亮,〈西藏上古史探討〉,《邊政公論》,第1卷第3-4期合刊(1941:11),頁59-72。
    冷亮,〈西藏宗教與政治之關係〉,《東方雜誌》,第38卷第14號(1941年7月16日),頁35-45。
    冷亮,〈西藏問題之真相及其解決辦法〉,《東方雜誌》,第31卷第9期(1934:5),頁15-26。
    冷亮,〈康藏劃界之問題研究〉,《東方雜誌》,第32卷第9號(1935:5),頁43-55。
    吳文藻,〈邊政學發凡〉,《邊政公論》,第1卷第5、6期合刊(1942:1),頁1-11。
    吳澤霖,〈邊疆的社會建設〉,《邊政公論》,第2卷第1、2期合刊(1943:3),頁1-6。
    吳謐賡,〈帝國主義者在康藏之「挖心」「吸血」術〉,《西北通訊》,第3卷第2期(1948),頁1-3。
    希哲,〈西藏婦女的婚制與教育〉,《婦女雜誌》,北京:婦女雜誌社,日佔時期,第4卷第12期(1943:12),頁8-9。
    李安宅(著),張登國(譯),〈噶舉派——喇嘛教的白教〉,李安宅,《李安宅藏學文論選》,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1992年,頁233-238。
    李安宅(著),張登國(譯),〈藏族家庭與宗教的關係〉,李安宅,《李安宅藏學文論選》,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1992年,頁263-274。
    李安宅(著),陳觀聖、王曉義(譯),〈薩迦派喇嘛教〉,李安宅,《李安宅藏學文論選》,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1992年,頁201-217。
    李安宅,〈西藏系佛教僧侶教育制度——拉卜楞寺大經堂聞思堂的學制〉,《海潮音》,第21卷第5-6期合刊(1940.06.01),頁11-15,收入:《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200卷,頁95-99。
    李安宅,〈宗教與邊疆建設〉,《邊政公論》,第2卷第9-10期合刊(1943:10),頁13-23。
    李安宅,〈宗教與邊疆建設〉,《邊政公論》第2卷第9-10期合刊(1943:10),頁13-23。
    李安宅,〈拉卜楞寺的僧官暨各級職員的類別〉,李安宅,《李安宅藏學文論選》,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1992年,頁6-14。
    李安宅,〈拉卜楞寺概況〉,《邊政公論》,第1卷第2期(1941:9),頁27-36。
    李安宅,〈從拉卜楞寺的護法神看佛教的象徽主義——兼談印藏佛教簡史〉,《邊政公論》,第1卷第1期(1941:8),頁75-90。
    李安宅,〈喇嘛教育制度〉,李安宅,《李安宅藏學文論選》,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1992年,頁108-119。
    李安宅,〈藏民祭太子山典禮觀光記〉,李安宅,《李安宅藏學文論選》,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1992年,頁57-71。
    李安陸,〈西藏風俗記(續)〉,《西北雜誌》,第2期(1912:12),《中國少數民族舊期刊集成》,第1冊,頁367-380。
    李安陸,〈西藏風俗記〉,《西北雜誌》,第1期(1912:11),《中國少數民族舊期刊集成》,第1冊,頁176-188。
    李有義,〈一千五百年來的藏漢民族關係〉,《新建設》,1952年第6期,收入:格勒、張江華(編),《李有義與藏學研究:李有義教授九十誕辰紀念文集》,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3年,頁185-198。
    李有義,〈西藏土地制度二題〉,收入:格勒、張江華(編),《李有義與藏學研究:李有義教授九十誕辰紀念文集》,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3年,頁205-241。
    李有義,〈西藏的活佛〉,《燕京社會科學》,第1卷(1948),頁117-132。
    李有義,〈西藏問題之分析〉,《邊政公論》第7卷第3期(1948:9),頁1-4。
    李有義,〈帝國主義侵略西藏的史實〉,原刊:新華時事叢刊社(編),《待解放的西藏》,上海:新華書店,1950年,收入:格勒、張江華(編),《李有義與藏學研究:李有義教授九十誕辰紀念文集》,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3年,頁166-178。
    李有義,〈黑水紀行〉,收入:易君左(等著),《川康游踪》(出版地與出版者不詳,1943年),《民國史料叢刊》,鄭州:大象,2009年,第860冊,頁307-337。
    李有義,〈雜古腦喇嘛寺的經濟組織〉,《邊政公論》,第1卷第9期(1942:5),頁17-25。
    李有義,《今日的西藏》,天津:知識書店,1951年,收入:格勒、張江華(編),《李有義與藏學研究:李有義教授九十誕辰紀念文集》,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3年,頁311-454。
    李東佛,〈西藏之過去與現在〉,《西陲宣化使公署月刊》,第1卷第6期(1936:4),《民國文獻資料叢編‧民國邊政史料匯編》,第7冊,頁111-114。
    李培芳,〈西康的喇嘛和喇嘛寺〉,《康導月刊》,第1卷第9期(1939:5),頁51-55。
    李復同,〈「喇嘛」與「喇嘛廟」〉,《邊事研究》,第3卷第6期(1936:5),頁46-50。
    狂藝,〈論西藏之佛教〉,《西南和平法會特刊》,「言論欄」,頁8-9,收入:《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補編》,第42卷,頁252-253。
    秀玉,〈西藏婦女之地位與其殊俗〉,《玲瓏》,第4卷第5期(1934年),頁277。
    佘貽澤,〈明代之土司制度〉,《禹貢》半月刊,第4卷第11期(1936年2月1日),頁1-9。
    周長海,〈西藏宗教研究〉,《中央亞細亞》,第1卷第2期(1942:10),頁10-24。
    奇塵,〈對於傳密宗近況之感想〉,《海潮音》,第7年第8期(1926.09.26),「採錄」欄,頁9-11,收入:《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66卷,頁109-111。
    林耀華,〈川康北界的嘉戎土司〉,《邊政公論》,第6卷第2期(1947:6),頁33-44。
    林耀華,〈川康嘉戎的家族與婚姻〉,林耀華,《民族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1985年,頁408-432。
    林耀華,〈康北藏民的生活狀況〉,林耀華,《民族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1985年,頁356-386。
    林耀華,〈邊疆研究的途徑〉,《邊政公論》,第2卷第1、2期合刊(1943:3),頁15-27。
    河口慧海(講演),張鳳舉(口譯),朱偰(筆記),〈西藏文化發達概略〉,《國立北京大學社會科學季刊》,第3卷第2期(1925年1-3月),頁257-279。
    法舫,〈中國佛教的現狀〉,《海潮音》,第15卷第10期(1934.10.15),頁21-31,收入:《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88卷,頁309-319。
    法舫,〈四川佛教〉,《海潮音》,第18卷第3期(1937.3.15),頁2-4,收入:《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96卷,頁134-136。
    法舫,〈全系佛法上之密宗觀〉,《海潮音》,第14卷第7期(1933.7.15),頁27-40,收入:《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84卷,頁293-306。
    法舫,〈喇嘛轉世也由中央核許〉,《海潮音》,第17卷第1期(1936.1.15),頁8-9,收入:《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92卷,頁268-269。
    法舫,〈蒙藏委員會規戒喇嘛嚴守戒律〉,《海潮音》,第16卷第8期(1935.08.15),頁4-5,收入:《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91卷,頁154-155。
    法舫,〈蒙藏學院與菩提學會〉,《海潮音》,第15卷第9期(1934.09.15),頁1-3,收入:《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88卷,頁149-151。
    法舫,〈藏文學院諸師東返宏法〉,《海潮音》,第17卷第8期(1936.8.15),頁2-4,收入:《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94卷,頁278-280。
    法舫,〈歡迎法尊上人主世界佛學苑漢藏教理院事〉,《海潮音》,第15卷第6期(1934.6.15),頁4-7,收入:《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87卷,頁142-145。
    法舫,〈讀西藏佛學原論書感〉,《海潮音》,第14卷第7期(1933.07.15),頁58-63,收入:《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84卷,頁324-329。
    法尊,〈由藏歸來之前與法舫法師書〉,《海潮音》,第15卷第5期(1934.5.15),頁116-117,收入:《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87卷,頁124-125。
    法尊,〈西藏佛教概要〉,《康導月刊》,第6卷第2、3、4期(1945:3),頁5-7。
    法尊,〈從西藏佛教學派興衰的演變說到中國佛教之建立〉,《海潮音》,第17卷第4期(1936.04.15),頁37-45,收入:《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93卷,頁179-187。
    社論,〈論邊疆工作之展望〉,《邊政公論》,第3卷第11、12期合刊(1944:12),頁1-3。
    芝峯,〈今日中國密宗的現象〉,《正信》半月刊,第2卷第10期(1933.06.15),頁1-3,收入:《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60卷,頁331-333。
    芝峯,〈西藏佛教(附誌)〉,《海潮音》,第14卷第5期(1933.05.15),頁107-116,收入:《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84卷,頁115-124。
    姚薇元,〈藏族考源〉,《邊政公論》,第3卷第1期(1944:1),頁50-53。
    恆演,〈大勇阿闍黎並轉世呼都圖合傳〉,《海潮音》,第27卷第9期(1946.09.01),頁28-29,收入:《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203卷,頁68-69。
    持正,〈闢時輪金剛法會〉、〈闢對於時輪論者之解釋〉,《國風》半月刊,第4卷第7期(1934:4),頁30-31、32-33。
    昭奇,〈請問班禪〉,《佛教月報》,第1卷第3期(1936:6),頁10,收入:《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80卷,頁504。
    柯象峰,〈中國邊疆研究計畫與方法之商榷〉,《邊政公論》,第1卷第1期(1941:8),頁47-57。
    柳陞祺,〈西藏地理〉(1947寫稿),收入:柳陞祺,《柳陞祺藏學文集》,漢文卷‧下冊,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10年,頁477-525。
    柳陞祺,〈西藏宗教〉(1947寫稿),收入:柳陞祺,《西藏的寺與僧(1940年代)》,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10年,頁1-125。
    柳陞祺,〈西藏政治〉(1947寫稿),收入:柳陞祺,《柳陞祺藏學文集》,漢文卷‧下冊,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8年,頁425-476。
    柳陞祺,〈西藏喇嘛教與國外關係概述(初稿)〉(1964年,未正式出版),收入:柳陞祺,《柳陞祺藏學文集》,漢文卷‧下冊,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8年,頁689-715。
    柳陞祺,〈評西方若干藏學研究者的藏族史觀〉(1980打印稿),收入:柳陞祺,《柳陞祺藏學文集》,漢文卷‧上冊,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8年,頁367-393。
    柳陞祺,〈關於在蒙藏委員會拉薩辦事處期間的回憶〉,收入:柳陞祺,《柳陞祺藏學文集》,漢文卷‧下冊,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8年,頁761-774。
    洪裕昆,〈旅康寶鑑(續)〉,《康導月刊》,第1卷第4期(1938:12),頁155-160。
    胡巨川,〈西康土司考》,《西北問題季刊〉,第2卷第1、2期(1936),頁170-194。
    胡翼成,〈論康藏喇嘛制度〉,《邊政公論》,第1卷第3、4期合刊(1941:11),頁9-15。
    凌純聲,〈中國邊政之土司制度〉(中),《邊政公論》,第3卷第1期(1944:1),頁4-13。
    凌純聲,〈中國邊政之盟旗制度〉,《邊政公論》,第2卷第9-10期(1943:10),頁1-12。
    凌純聲,〈中國邊政改革芻議〉,《邊政公論》,第6卷第1期(1947:3),頁1-12。
    凌純聲〈中國邊疆文化〉,《邊政公論》,第1卷第11、12期合刊(1942:7),頁55-63。
    徐少凡,〈西康昌都諾那呼圖克圖傳〉,《海潮音》,第14卷第7期(1933.07.15),頁19-25,收入:《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84卷,頁285-291。
    徐益棠,〈十年來中國邊疆民族研究之回顧與前瞻〉,《邊政公論》,第1卷第5、6期合刊(1942:1),頁51-63。
    徐益棠,〈康藏一妻多夫制的又一解釋〉,《邊政公論》,第1卷第2期(1941:9),頁18-23。
    格桑澤仁,〈西康改省計劃提案〉,《蒙藏委員會公報》,第1-2期合刊(1929:5),《民國文獻資料叢編‧民國邊政史料匯編》,第8冊,頁172-176。
    格桑澤仁,〈西藏佛教之勢力與三民主義之推進〉,《康藏前鋒》,第1卷第9期(1934:5),《中國少數民族舊期刊集成》,第33冊,頁135-139。
    班禪,〈西陲宣化使講鞏固國防當以交通入手〉,《西陲宣化使公署月刊》,創刊號(1935:5),《民國文獻資料叢編‧民國邊政史料匯編》,第6冊,頁113-114。
    班禪額爾德尼(述),劉家駒(譯),〈西藏政教之始末〉,《西陲宣化使公署月刊》,第1卷第6期(1936:4),《民國文獻資料叢編‧民國邊政史料匯編》,第7冊,頁147。
    能信,〈能信法師上太虛大師函〉,《海潮音》,第13卷第11期(1932.11.15),頁113-115,收入:《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82卷,頁271-273。
    馬長壽,〈中國西南民族分類〉,馬長壽(著),周偉洲(編),《馬長壽民族學論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頁49-82。
    馬長壽,〈康藏民族之分類體質種屬及其社會組織〉,馬長壽(著),周偉洲(編),《馬長壽民族學論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頁213-300。
    馬長壽,〈嘉戎民族社會史〉,馬長壽(著),周偉洲(編),《馬長壽民族學論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頁123-164。
    馬長壽,〈鉢教源流〉,《民族學研究集刊》,第3期(1943:9),頁69-83。
    馬鶴天,〈反七筆鈎〉,《康導月刊》,第1卷第9期(1939:5),頁167。
    馬鶴天,〈唐代對於西藏文化之影響〉,《西陲宣化使公署月刊》,第1卷第7-8期合刊(1936:10),《民國文獻資料叢編‧民國邊政史料匯編》,第7冊,頁237-244。
    高爾登,〈時輪金剛法會的立場和趨向——招待新聞記者演說詞(同上)〉,《佛學半月刊》,第78期(1934.05.01),頁19-20,收入:《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49卷,頁269-270。
    涂仲山,〈康藏佛教之整理〉,《康導月刊》,第6卷第2、3、4期(1945:3),頁19-20。
    曼苛,〈西藏神秘的宗教〉,《海潮音》,第14卷第4期(1933.04.15),頁27-28,收入:《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80卷,頁421-422。
    國屏,〈西藏婦女的秘密〉,《新人週刊》,第2卷第38期(1936年),頁757-758。
    堅如,〈西藏的婦女——神秘——浪漫——活潑〉,《時代生活》(天津),第4卷第3期(1936),頁96。
    常惺(講),胡繼羅、胡繼木(記),〈密宗大意〉,《海潮音》,第13卷第2期(1932.02.15),「理論」欄,頁5-8,收入:《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80卷,頁141-144。
    張朝麗,〈我的家鄉〉,《康藏前鋒》,第4卷第8-9期合刊(1937:3),《中國少數民族舊期刊集成》,第35冊,頁662-663。
    張蓬舟,〈陳重為‧西行艷異記‧及其他〉,《康藏前鋒》,第1卷第2期(1933:10),《中國少數民族舊期刊集成》,第32冊,頁29-31。
    張癡僧,〈西藏風俗摭拾〉,《中央亞細亞》(北平),創刊號(1942:7),香港:龍門書店影印本,1966年,頁52-61。
    晤一(記),〈三月初十十六兩日受班禪傳法記〉,《海潮音》,第6年第4期(1925.04.13),「事紀欄」,頁10-11,收入:《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62卷,頁44-45。
    梁啟超,〈中國歷史上民族之研究〉(1922年),《梁啟超全集》,第六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頁3435-3451。
    許文超,〈西康喇嘛剝削人民之鐵證〉,《康導月刊》,第1卷第9期(1939:5),頁56-57。
    郭又生,〈諾們罕大喇嘛多傑覺拔格西事略〉,《西南和平法會特刊》,頁1-9,收入:《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補編》,第42卷,頁369-377。
    郭苑,〈西藏男子謀解放——反對女權發達〉,《三六九畫報》,第5卷第2期(1940年),頁12。
    陳永齡,〈四川理縣藏族(嘉戎)土司制度下的社會〉,陳永齡,《民族學淺論文集》,台北:子峰文教基金會、弘毅出版社,1995年,頁312-438。
    陳志良,〈記康藏的一妻多夫制〉,《華安》,第2卷第11期(1934.09.20),頁10-11。
    陳恩鳳,〈藏族農民與邊政〉,《邊政公論》,第3卷第12期(1944:12),頁22-24。
    陳健夫,〈西藏佛教的過去與現在〉,《山西佛教雜誌》,第1年第11期(1934:11),頁19-27,收入:《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40卷,頁269-277。
    陳歷典,〈圓五居士王弘願先生之歷史〉,《圓五居文集》,卷下,潮州:震旦密教重興會出版,1933年1月,頁4-12,收入:《民國密宗期刊文獻集成》,《密教講習錄》,第23冊,北京:東方出版社,2008年,頁358-366。
    陰景元,〈西藏佛教的檢討〉,《東方雜誌》,第33卷第2號(1936年1月16日),頁59-68。
    陰景元,〈拉卜楞寺夏季辯經大會〉,《邊疆通訊》,第4卷第6期(1947:6),頁9-13。
    陶思曾,〈時輪金剛法會之意義和解釋——陶叔惠居士在杭州時輪法會事務所招待新聞記者演說詞〉,《佛學半月刊》,第78期(1934.05.01),頁18-19,收入:《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49卷,頁268-269。
    陶雲逵,〈西南邊疆社會〉,《邊政公論》,第3卷第9期(1944:9),頁11-12。
    陶雲逵,〈論邊政人員專門訓練之必需〉,《邊政公論》,第1卷第3、4期合刊(1941:11),頁2-8。
    喜饒嘉錯,〈從溝通漢藏文化說到民族融合漢民族〉,《海潮音》,第19卷第10期(1938:10),《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99冊,頁73-76。
    喇嘛信徒,〈法海指津〉,《西南和平法會特刊》,頁21-46,收入:《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補編》,第42卷,頁321-346。
    唾葊羅傑,〈諾那呼圖克圖應化述〉,《新亞細亞》,第3卷第3期(1931:12),《中國少數民族舊期刊集成》,第60冊,頁138-140。
    悲華,〈論時事新報所謂經咒救國〉,《海潮音》,第13卷第9期(1932.09.15),頁43-48,收入:《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81卷,頁381-386。
    斯東(記述),〈西藏宦遊之回憶〉,《旅行雜誌》,第4卷第6期(1930:6),頁1-6。
    景昌極,〈印度密教攷〉,《國風》,第8卷5期(1936),收入:藍吉富(主編),《現代佛學大系‧景昌極選集》,台北:彌勒出版社,1984年,第51冊,頁639-651。
    景桓,〈白普仁大師事略〉,《大雲》,第67期(1926:5),頁37-44,收入:《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1卷,頁39-46。
    渡邊海旭(著),洪林(譯),〈密宗之發展觀〉,《海潮音》,第15卷第6期(1934.06.15),頁59-62,收入:《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87卷,頁197-200。
    無畏,〈喇嘛教之我見〉,《康導月刊》,第6卷第2、3、4期(1945:3),頁10-12。
    無無居士,〈時輪金剛法會釋疑〉,《佛學半月刊》,第78期(1934.05.01),頁22-23,收入:《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49卷,頁272-273。
    開瓊,〈康藏風俗漫談(下)〉,《國防週報》,1941年第2卷第8期,頁14-15。
    馮雲仙,〈一個理想的婦女工作區——大小涼山〉,《婦女月刊》,第1卷第2期(1933:10),頁40-44。
    馮雲仙,〈川康寧遠夷族婦女生活譚〉,《婦女共鳴》,第51期(1931:7),頁17-21。
    馮雲仙,〈目前西康興革之要點〉,《新亞細亞》,第2卷第5期(1931:8),《中國少數民族舊期刊集成》,第59冊,頁75-81。
    馮雲仙,〈西康各縣之實際調查〉,《新亞細亞》,第2卷第5期(1931:8),《中國少數民族舊期刊集成》,第59冊,頁83-112。
    馮雲仙,〈婦女應該到邊疆去〉,《婦女月刊》,第6卷第1期(1947:5),頁1-4。
    馮達庵,〈真言四十九世先師王大阿闍黎傳〉,《佛學半月刊》,第147期(1937.03.16),頁5-6,收入:《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53卷,頁375-376。
    黃子翼,〈藏族民稱之商榷〉,《邊政公論》,第1卷第7-8期合刊(1942:3),頁93-94。
    黃仁謙,〈西康婦女的生活與風俗〉,《婦女月刊》,第2卷第5期(1943:4),頁29-32。
    黃文山,〈民族學與中國民族研究〉,《民族學研究集刊》,第1期(1936:5),頁1-26。
    黃籀青,〈西藏民族是炎黃子孫之後裔說〉,《人文月刊》,第8卷第2期(1937:3),頁1-8。
    琭珠,〈Tobbat民族之來源〉,《新亞細亞》,第3卷第4期(1932:1),《中國少數民族舊期刊集成》,第60冊,頁400。
    葛赤峰,〈土司制度之成立及其流弊〉,《邊事研究》,第9卷第5期(1939:7),頁13-19。
    鄒文海,〈西藏官制考略(續)〉,《國聞週報》,第6卷第5期(1929年1月),頁1-6。
    鄒文海,〈西藏官制考略〉,《國聞週報》,第6卷第4期(1929年1月),頁1-8。
    塵隱,〈禪密或問〉,《海潮音》,第15卷第8期(1934.08.15),頁32-39,收入:《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88卷,頁40-47。
    塵隱,〈讀「答海潮音密宗問題專號」發生之感想〉,《海潮音》,第15卷第6期(1934.06.15),頁63-72,收入:《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87卷,頁201-210。
    奪節,〈寺院與喇嘛生活〉,《康導月刊》,第6卷第2、3、4期(1945:3),頁21-30。
    滿智,〈世界佛學苑漢藏教理院之使命〉,《海潮音》,第13卷第1期(1932.01.15),「特載」欄,頁1-19,《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80卷,頁9-27。
    碧松,〈送法尊上人赴藏迎安格西序〉,《海潮音》,第17卷第1期(1936.01.15),頁90-91,收入:《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92卷,頁350-351。
    劉家駒,〈西藏人民之生活〉,《新亞細亞》,第2卷第5期(1931:8),《中國少數民族舊期刊集成》,第59冊,頁33-38。
    劉家駒,〈西藏歷代藏王及達賴班禪史要〉,《西陲宣化使公署月刊》,第1卷第4-5期合刊(1936:3),《民國文獻資料叢編‧民國邊政史料匯編》,第6冊,頁570-576。
    劉家駒,〈折多雪山與西康青年〉,《新亞細亞》,第3卷第4期(1932:1),《中國少數民族舊期刊集成》,第60冊,頁399-400。
    劉家駒,〈康藏之過去與今後建設〉,《新亞細亞》,第3卷第5期(1932:2),《中國少數民族舊期刊集成》,第60冊,頁561-567。
    德潛,〈西藏文化之啟端與佛教傳播之痕爪〉,《新亞細亞》,第11卷第5期(1936:5),頁7-12。
    慧定,〈藏密答問(續)〉,《佛學半月刊》,第106期(1935.07.01),頁14-15,收入:《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51卷,頁148-151。
    編者,〈西康第一次宣慰大會記〉,《康藏前鋒》,第3卷第3期(1935:11),《中國少數民族舊期刊集成》,第32冊,頁33-40。
    編者,〈西藏探險價值〉,《康藏前鋒》,第2卷第6期(1935:1),頁31-33。
    編輯部,〈文化運動與邊疆建設〉,《邊政公論》,第3卷第2期(1944:2),卷首,無頁碼共2頁。
    蔣君章,〈我對於喇嘛教的認識〉,《邊疆通訊》,第2卷第1期(1944:1),頁3-5。
    衛惠林,〈邊疆文化建設區站制度擬議〉,《邊政公論》,第2卷第1、2期合刊(1943:3),頁7-14。
    鄧舍,〈藏民家系制度和婦女地位〉,《婦女新運》,第7卷第1-2期合刊(1945:2),頁13-16。
    鄧珠娜姆,〈今後天下,今後中國,今後邊疆〉,《西北通訊》,1947年第1期,頁8-9。
    穆建業,〈青海藏族的婚姻〉,《旅行雜誌》,第6卷第11期(1932:11),頁53-57。
    穆建業,〈塔爾寺及其燈會〉,《新青海》,第1卷第2期(1932:12),頁53-57。
    蕭瑛,〈藏族婦女的生活〉,《婦女月刊》,第7卷第1期(1948:3),頁17-21。
    懇覺,〈西藏佛教源流考〉,《佛化新青年》,第2卷第7-8期(1924:9),頁1-9,收入:《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補編》,第4卷,頁225-233。
    戴季陶,〈中藏思想溝通之重要〉(1931年6月7日),《新亞細亞》,第2卷第5期(1931:8),《中國少數民族舊期刊集成》,第59冊,頁23-26。
    戴季陶,〈金剛頂發菩提心論淺略識敘〉,《海潮音》,第14卷第7期(1933.7.15),頁16-18,收入:《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84卷,頁282-284。
    舉安〔黃舉安〕,〈達賴圓寂後之西藏問題〉,《康藏前鋒》,第1卷第4期(1933:10),《中國少數民族舊期刊集成》,第32冊,頁557-560。
    謝國安(口述),任乃強(筆記),〈岡底斯山紀異〉,《康藏研究月刊》,第1期(1946:10),《《康藏前鋒》《康藏研究月刊》《康導月刊》校勘影印全本》,第5冊,頁3154-3156。
    謝國安,〈再談羌塘風俗〉,《康藏研究月刊》,第5期(1947:2),《《康藏前鋒》《康藏研究月刊》《康導月刊》校勘影印全本》,第6冊,頁3272-3278。
    謝國安,〈西藏四大聖湖〉,《康藏研究月刊》,第2期(1946:11),《《康藏前鋒》《康藏研究月刊》《康導月刊》校勘影印全本》,第6冊,頁3172-3175。
    避囂室主,〈評藏密答問〉,《海潮音》,第16卷第6期(1935.6.15),頁20-25,收入:《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90卷,頁440-445。
    避囂室主〔法尊〕,〈答閱評藏密答問隨筆〉,《海潮音》,第16卷第11期(1935.11.15),頁62-69,收入:《民國佛教期刊文獻集成》,第192卷,頁72-79。
    韓大載,〈諾那呼圖克圖行狀〉,《康藏前鋒》,第4卷第1-2期合刊(1936:10),《中國少數民族舊期刊集成》,第35冊,頁189-199。
    韓寶善,〈青海一瞥〉,《新亞細亞》,第3卷第6期(1932:3),收入:《中國少數民族舊期刊集成》,第60冊,頁705-718。
    藍銑,〈西康小識〉,《康藏前鋒》,第1卷第1期(1933:9),《中國少數民族舊期刊集成》,第32冊,頁356-360。
    羅哲情錯,〈我在國民大會的提案〉,《康藏研究月刊》,第20期(1948:5),《《康藏前鋒》《康藏研究月刊》《康導月刊》校勘影印全本》,第6冊,頁3758-3764。
    羅哲情錯,〈我的家鄉(續)〉,《康藏研究月刊》,第28-29期合刊(1949:8-9),《《康藏前鋒》《康藏研究月刊》《康導月刊》校勘影印全本》,第7冊,頁4038-4050。
    羅哲情錯,〈我的家鄉〉,《康藏研究月刊》,第27期(1949:7),《《康藏前鋒》《康藏研究月刊》《康導月刊》校勘影印全本》,第7冊,頁3999-4007。
    羅桑益西,〈西藏的四月節〉,《西陲宣化使公署月刊》,第1卷第6期(1936:4),《民國文獻資料叢編‧民國邊政史料匯編》,第7冊,頁143。
    譚英華,〈吐蕃名號源流考〉,《東方雜誌》,第43卷第4號(1947:2),頁25-32。
    譚英華,〈康人農業家庭組織的研究(一)〉,《邊政公論》,第3卷第6期(1944:6),頁43-48。
    譚英華,〈康人農業家庭組織的研究(二續)〉,《邊政公論》,第3卷第8期(1944:8),頁41-49。
    譚英華,〈康人農業家庭組織的研究(三續)〉,《邊政公論》,第3卷第9期(1944:9),頁37-42。
    譚英華,〈康人農業家庭組織的研究(四續)〉,《邊政公論》,第4卷第2-3期合刊(1945:3),頁23-29。
    譚英華,〈康人農業家庭組織的研究(續完)〉,《邊政公論》,第4卷第4-6期合刊(1945:6),頁33-37。
    蘇里虛生,〈從七筆鈎上去體察康藏的風情〉,《康導月刊》,第1卷第9期(1939:5),頁168-171。

    十、著作文本
    《新西北》通訊社南京總社(編),《邊疆異俗漫譚》,南京:編者刊,1935年。
    〔日〕山縣初男(編著),〔清〕吳季昌(等譯),《西藏通覽》,台北:華文書局,1969年,出版於光緒34年(1908)。
    〔日〕太田保一郎(編),四川西藏調查會(譯),《西藏》,成都:四川西藏硏究會,1907年。
    〔日〕西藏研究會(纂),太田保一郎(校補),《西藏》,東京:嵩山房,1904年。
    〔清〕杜昌丁,《藏行紀程》,〔淸〕楊復吉(編),昭代叢書•辛集別編,第二十五卷,吳江沈楙惪世楷堂藏板,道光十三年(1833)刊。
    〔清〕和寧,《西藏賦》,收入:《廣州大典》,第五輯,《守約篇叢書》,第2册,廣州:廣州出版社,2008年。
    〔清〕松筠,《鎮撫事宜‧西招紀行詩》,《西藏學漢文文獻彙刻》,第一輯,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1991年。
    〔清〕姚瑩,《康輶紀行》,台北:廣文書局,1969年,出版於咸豐四年(1854),據同治六年(1867)跋刊本影印。
    〔清〕張其勤,《爐藏道里最新考》,收入:吳豐培(編),《川藏遊踪匯編》,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
    〔清〕陳康祺,《郎潛紀聞‧初筆‧二筆‧三筆》,上冊,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清〕陶思曾,《藏輶隨記》,出版地、出版者不詳,1911年9月,再刊版,收入:邊丁(編),《中國邊疆行紀調查記報告書等邊務資料叢編‧初編》,第47冊,香港:蝠池書院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
    〔清〕劉錫鴻(著),朱純、楊堅(校點),《英軺私記》,《走向世界叢書》,第7冊,長沙:岳麓書社,2008年。
    〔清〕魏源,《聖武記》,台北:中華書局,1962年影印本,成書年代是道光二十二年(1842)刻印,二十四年(1844)、二十六年(1846)兩次修訂。
    〔瑞〕斯文赫定(著),李述禮(譯),《亞洲腹地旅行記》,上海:開明書店,1932年。〔Sven Anders Hedin, Mein Leben als Entdecker. Leipzig, 1926.〕
    于式玉,《于式玉藏區考察文集》,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1990年。
    大村西崖,《密教發達志》,共5卷,東京:佛書刊行會圖像部,1918年;台北:華宇出版社,1986年影印本。
    不著撰人,《西藏政教合一制》,出版地不詳:行政院新聞局印行,1947年11月。
    王桐齡,《中國民族史》,北京:文化學社,1934年。
    王勤堉(著),壽景偉(校),《西藏問題》,上海:商務印書館,1929年。
    白眉初,《西藏始末紀要》,北平:北平建設圖書,1930年。
    任乃強,《西康札記》,上海:新亞細亞月刊社,1931年初版,1932再版。
    任乃強,《西康詭異錄》,四川日報社,1931年。
    任乃強,《西康圖經‧民俗篇》,南京:新亞細亞學會,1934年。
    任乃強,《西康圖經‧境域篇》,南京:新亞細亞學會,1933年。
    任乃強,《康藏史地大綱》,雅安:建康日報社,1942年。
    任乃强(著),任新建(編),《川大史學‧任乃强卷》,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6年。
    朱少逸,《拉薩見聞記》,上海:商務印書館,1947年。
    朱繡〔朱錦屏〕(編),《西藏六十年大事記》,出版地、出版者不詳,1925年。
    呂思勉,《中國民族史》,上海:世界書局,1934年;上海:上海書店,1989年影印本。
    呂澂,《西藏佛學原論》,上海:商務印書館,1933年;台北:老古出版社,1978年。
    妙舟,《蒙藏佛教史》,上海:佛學書局,1934年;台北縣永和市:文海出版社,1988年。
    宋文炳,《中國民族史》,上海:中華書局,1935年。
    李安宅,《李安宅藏學文論選》,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1992年。
    李安宅,《藏族宗教史之實地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李安宅,《邊疆社會工作》,上海:中華書局,1946年,再版。
    李明榘,《籌藏政策》,出版資料不詳,收入:張羽新、張雙志(編纂),《民國藏事史料彙編》,第14冊,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
    李翊灼,《西藏佛教史》,上海:中華書局,1933年。
    沈宗濂、柳陞祺(著),柳曉青(譯),《西藏與西藏人》,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6年。〔Shen, Tsung-lien and Liu, Sheng-chi, Tibet and the Tibetans. New York: Octagon Books, 1953.〕
    沈與白,《西藏社會調查記》,收入:《東方雜誌》社總纂,張其勤、沈與白(合著),《西藏調查記》,上海:商務印書館,1924年。
    周希武(編著),吳均(校譯),《玉樹調查記》,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林惠祥,《中國民族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39年;北京:商務印書館,1993年影印本。
    林耀華,《民族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1985年。
    俞湘文,《西北游牧藏區之社會調查》,上海:商務印書館,1947年。
    河口慧海(著),長沢和俊(編),《チベット旅行記》,東京:白水社,1978年。
    法尊,《現代西藏》,重慶:漢藏教理院,1937年。
    法尊,《西藏民族政教史》,北碚縉雲山:漢藏教理院出版,1941年,西藏社會科學院西藏學漢文文獻編輯室(編輯),《西藏民族政教史》,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復製中心,1991年,七卷線裝二冊。
    恆演,《西藏佛教略記》,上海:佛學書局,1931;台北:佛教出版社,1978年。
    洪滌塵,《西藏史地大綱》,南京:正中書局,1936年初版,1947年6月滬1版。
    胡樸安(編著),《中華全國風俗志》,台北:啟新書局,1968年。
    格桑澤仁,《康藏概況報告》,1932年,收入:《民國史料叢刊》,第867冊,鄭州:大象出版社,2009年。
    格桑澤仁,《邊人芻言》,重慶:西藏文化促進會,1946年11月,鉛印本,收入:張羽新、張雙志(編纂),《民國藏事史料彙編》,第19冊,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
    梅心如,《西康》,台北:正中書局,1970年,台一版。
    莊學本,《羌戎考察記》,上海:良友圖書公司,1937年。
    莊學本,《莊學本全集》,上冊,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陳重生,《西行豔異記》,上海:時報館,1940年6月,重印本。
    陳重為,《西康問題》,上海:中華書局,1930年。
    陳健夫,《西藏問題》,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年。
    陸興祺,《西藏交涉紀要》,出版地、出版者不詳,1931年。
    傅嵩炑,《西康建省記》,南京:中華印刷公司鉛印本,1932年,陳棟梁據1912年鉛印本重刊。
    華企雲,《西藏問題》,上海:大東書局,1930年。
    黃郛,《戰後之世界》,上海:中華書局,1922年,再版。
    黃慕松,《使藏紀程》,出版地、出版者不詳,1947年,收入:張羽新、張雙志(編纂),《民國藏事史料彙編》,第17冊,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
    圓覺宗智敏慧華金剛上師教育基金會編輯組(整理),《諾那呼圖克圖法語開示錄》,臺北:圓覺宗智敏慧華金剛上師教育基金會,2002年,3版。
    楊仲華,《西康紀要》,又名:《西康調查記》,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年,收入:繆文遠(主編),《西南史地文獻》,第21卷,蘭州:蘭州大學,2003年。
    葛赤峰,《藏邊採風記》,重慶:商務印書館,1944年。
    熊禹治,《解決康藏問題建議書》,出版者、出版地不詳,1931:4。
    劉家駒(編譯),《班禪大師全集》,重慶:班禪堪布會議廳,1943年。
    劉家駒,《西藏政教史略》,出版地不詳:中國邊疆學會,1948年。
    劉家駒,《康藏》,上海:新亞細亞月刊社,1932年。
    劉曼卿,《康藏軺征》,上海:商務印書館,1933年鉛印本,收入:吳海鷹(主編),《回族典藏全書》,第235冊,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
    劉曼卿,《邊疆教育》,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年。
    劉贊廷,《三十年遊藏記》,收入:張羽新、張雙志(編纂),《民國藏事史料彙編》,第20冊,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
    劉贊廷,《邊藏芻言》,上海:聚珍倣宋印書局,1921年。
    歐陽無畏,《大旺調查記》,台北:蒙藏委員會,1954年。
    歐陽無畏,《藏尼遊記》,台北:蒙藏委員會,1954年。
    蔣介石,《中國之命運》,重慶:正中書局,1944年。
    蔣智由,《中國人種考》,上海:華通書局,1929年。
    鄭鶴聲,《中學歷史教學法》,南京:正中書局,1936年。
    戴季陶(著),陳天錫(編訂),《戴季陶先生文存》,第一冊,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1959年。
    謝彬,《西藏問題》,上海:商務印書館,1926年。
    藏族簡史編寫組,《藏族簡史》,出版地不詳: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

    十一、研究專書
    于凌波,《中國近現代佛教人物志》,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年。
    于凌波,《民國高僧傳‧續編》,台北:知書房出版社,2005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西藏民主改革50年》白皮書,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09:3。
    王力雄,《天葬:西藏的命運》,台北:大塊文化,2009年。
    王小強、白南風,《富饒的貧困:中國落後地區的經濟考察》,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
    王明珂,《羌在漢藏之間:一個華夏邊緣的歷史人類學研究》,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3年。
    王明珂,《英雄祖先與弟兄民族:根基歷史的文本與情境》,台北:允晨文化,2006年。
    王俊中,《五世達賴政教權力的崛起》,台北:新文豐出版社,2001年。
    王建民,《中國民族學史》,上卷(1903-1949),昆明:雲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
    王柯,《20世紀中国の国家建設と「民族」》,東京:東京大學出版会,2006年。
    王啟龍,《八思巴生平與《彰所知論》對勘研究》,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3年。
    王堯、王啟龍、鄧小詠(著),《中國藏學史(1949年前)》,北京:民族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
    王森,《西藏佛教發展史略》,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
    王遠大,《近代俄國與中國西藏》,北京:三聯書店,1993年。
    平川彰(著),莊崑木(譯),《印度佛教史》,台北:商周出版,2002年。
    平野聡,《清帝国とチベット問題:多民族統合の成立と瓦解》,名古屋:名古屋大學出版会,2004年。
    石碩,《藏族族源與藏東古文明》,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
    石濱裕美子,《清朝とチベット仏教:菩薩王となった乾隆帝》,東京:早稻田大學出版部,2011年。
    伍昆明,《早期傳教士進藏活動史》,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1992年。
    印順,《太虛大師年譜》,竹北市:正聞出版社,2000年,新版一刷。
    江燦騰,《太虛大師前傳(1890-1927)》,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3年。
    吳彥勤,《清末民國時期川藏關係研究》,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
    吳豐培、曾國慶,《清代駐藏大臣傳略》,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88年。
    吳豐培、曾國慶,《清朝駐藏大臣制度的建立與沿革》,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1989年。
    呂建福,《中國密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
    呂秋文,《中英西藏交涉始末》,台北:商務印書舘,1974年。
    沈衛榮,《尋找香格里拉》,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
    汪暉,《東西之間的“西藏問題”(外二篇)》,北京:三聯書店,2011年。
    周昆田,《邊疆政策概述》,台北:蒙藏委員會,1978年,3版。
    周開慶,《民國川事紀要》,台北縣新店市:四川文獻月刋社,1971年。
    東初,《中國佛教近代史》,台北:東初出版社,1984年,再版。
    東嘎‧洛桑赤列,《論西藏政教合一制度》,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年。
    林冠群,《唐代吐蕃史硏究》,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1年。
    林恩顯,《清朝在新疆的漢回隔離政策》,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
    林恩顯,《邊政通論》,台北: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
    林耀華,《在大學與田野間:林耀華自傳》,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松本ますみ,《中國民族政策の研究──清末から1945年までの「民族論」を中心に》,東京:多賀出版,1999年。
    金梁(編纂),牛力耕(校訂),《雍和宮志略》,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1994年。
    洪金蓮,《太虛大師佛教現代化之研究》,台北:法鼓文化,1999年,修訂一版。
    格勒(等編著),《藏北牧民:西藏那曲地區社會歷史調查報告》,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4年,第2版。
    格勒,《論藏族文化的起源形成與周圍民族的關係》,廣州:中山大學,1988年。
    烏蘭,《《蒙古源流》研究》,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0年。
    索南才讓《西藏密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馬菁林,《清末川邊藏區改土歸流考》,成都:巴蜀書社,2004年。
    張羽新,《清政府與喇嘛教》,許昌:西藏人民出版社,1988年。
    張啟雄,《外蒙主權歸屬交涉,1911-1916)》,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5年。
    許明銀,《西藏佛教史》,香港:佛哲書舍,2006年。
    郭卿友(編著),《民國藏事通鑑》,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8年。
    陳波,《李安宅與華西學派人類學》,成都:巴蜀書社,2010年。
    陳慶英(主編),《藏族部落制度研究》,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2年。
    陳慶英、高淑芬(主編),《西藏通史》,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陳慶英、陳立健,《活佛轉世及其歷史定制》,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9年。
    陳慶英、馮智,《藏族地區行政區劃簡說》,北京:五洲出版社,1995年。
    陳謙平,《抗戰前後之中英西藏交涉(1935-1947)》,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年。
    彭明輝,《歷史地理學與現代中國史學》,台北:東大圖書,1995年。
    程恭讓,《歐陽竟無佛學思想研究》,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0年。
    馮有志,《西康史拾遺》,康定:中國人民政協會議甘孜藏族自治州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1994年。
    馮明珠,《近代中英西藏交涉與川藏邊情:從廓爾喀之役到華盛頓會議》,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6年。
    黃克武,《一個被放棄的選擇:梁啟超調適思想之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年。
    黃維忠,《法座下的較量:十四世達賴喇嘛尋訪認定與坐床紀實》,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2年。
    蒙藏委員會編譯室(編),《蒙藏委員會簡史》,台北:蒙藏委員會,1971年。
    趙雲田,《清代治理邊陲的樞紐——理藩院》,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
    劉學銚,《蒙藏委員會簡史續篇‧附歷任委員長簡歷》,台北:蒙藏委員會,1996年。
    潘守永,《林耀華評傳》,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
    蔡志純、黃顥,《藏傳佛教中的活佛轉世》,北京:華文出版社,2000年。
    鄧銳齡(等著),《元以來西藏地方與中央政府關係研究》,第2冊,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1994年。
    蕭金松,《清代駐藏大臣》,台北:蒙藏委員會出版:唐山發行,1996年。
    韓同(編),《民國六十年來之密宗》,台北縣新店市:蓮花精舍,1972年,再版。

    十二、期刊與單篇論文
    于道泉,〈譯注明成祖遣使召宗喀巴紀事及宗喀巴覆成祖書〉,《慶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歲論文集》,下冊,南京: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35年,頁939-966。
    小林亮介,〈ダライラマ政権の東チベット支配(1865-1911):中蔵境界問題形成の一側面〉,《アジア・アフリカ言語文化研究》,76号(2008:9),pp. 51-85。
    小林亮介,〈一九世紀末~二〇世紀初頭、ダライラマ政権の東チベット支配とデルゲ王国(徳格土司)〉,《東洋文化研究》,13号(2011:3),pp. 21-52。
    不著撰人,〈歐陽無畏老師事略〉,張駿逸(主編),《歐陽無畏教授逝世八週年紀念論文集》,台北:蒙藏委員會,2000年,共3頁,無頁碼。
    尹曉彬,〈唐大圓生卒年辨證〉,《呂梁學院學報》,第1卷第1期(2011:2),頁52-56。
    六鹿桂子,〈チベット族における兄弟型一妻多夫婚の形成理由の考察〉,《多元文化》(名古屋大学大学院国際言語文化研究科),第11号(2011:3),頁145-157。
    王川,〈孔慶宗時期蒙藏委員會駐藏辦事處對在藏漢人的管轄及其意義〉,《上海大學學報》,2010年第4期,頁27-36。
    王川,〈格桑澤仁傳略〉,《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第211期,2009:3,頁28-32。
    王川,〈諾那活佛在內地的活動及對康藏關係的影響〉,《中國藏學》,2008年第3期,頁121-127。
    王先梅,〈五十書行出邊關,何懼征鞍路三千——憶李安宅、于式玉教授〉,《中國藏學》2001年第4期,頁125-137。
    王汎森,〈晚清的政治概念與「新史學」〉,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研討會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輯),《學術史與方法學的省思: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0年,頁125-146。
    王欣,〈馬長壽先生的邊政研究〉,《西北民族論叢》,第六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頁88-118。
    王明珂,〈台灣地區近五十年來的中國西南民族史研究〉,收入:徐正光、黃應貴(主編),《人類學在台灣的發展:回顧與展望篇》,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1999年,頁281-317。
    王明珂,〈論攀附:近代炎黃子孫國族建構的古代基礎〉,《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3本3分(2002:9),頁583-624。
    王宗維,〈馬長壽先生傳略〉,王宗維、周偉洲(編),《馬長壽紀念文集》(西北大學出版社,1993年),頁65-84。
    王俊中,〈「滿洲」與「文殊」的淵源及西藏政教思想中的領袖與佛菩薩〉,《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8期(1997:12),頁89-132。
    王建民,〈中國近代知識分子與邊疆民族研究——以任乃強先生為個案的學科史討論〉,《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10期,頁45-50。
    王啟龍,〈《彰所知論》傳承過程及〈情世界品〉補訂〉,《中華佛學學報》,第15期(2002:7),頁367-397。
    王爾敏,〈清季學會與近代民族主義的形成〉,《中國近代思想史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頁209-232。
    札奇斯欽,〈佛教在蒙古〉,《華崗佛學學報》,第5期(1981年),頁145-161。
    甘德星,〈「正統」之源:滿洲入關前後王權思想之發展與蒙藏轉輪王觀念之關係考辨〉,汪榮祖、林冠群(主編),《民族認同與文化融合》,嘉義:中正大學臺灣人文研究中心,2006年,頁152-159。
    石川禎浩,〈20世紀初年中國留日學生“黃帝”之再造——排滿、肖像、西方起源論〉,《清史研究》,2005年第4期,頁51-62。
    任建新,〈論清代的瞻對問題〉,賈大泉(主編),《四川歷史研究文集》(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1987年),頁158-178。
    任新建,〈任乃強先生對西康建省的貢獻〉,《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10期,頁51-57。
    任新建,〈康藏研究社介紹〉,《中國藏學》,1996年第3期,頁21-29。
    吉開將人,〈民族起源學說在20世紀中國〉,《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5期,頁30-40。
    朱如如、朱建華,〈辛亥南北議和與朱芾煌——緬懷祖父朱芾煌先生〉,《兩岸關係》,2011年第8期,頁25-27。
    朱浤源,〈再論孫中山的民族主義〉,《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2期(1993:6),頁325-356。
    朱麗雙,〈現實與表述:國民政府的特派大員與十四世達賴喇嘛的認證〉,《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60期(2008:6),頁85-126。
    汪洪亮,〈藏學界的「天涯同命鳥」——于式玉與李安宅的人生與學術〉,《民族學刊》,總第5期(2011:3),頁32-41。
    何翠萍,〈從中國少數民族研究的幾個個案談「己」與「異己」的關係〉,收入:徐正光、黃應貴(主編),《人類學在台灣的發展:回顧與展望篇》,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1999年,頁357-404。
    伯希和,〈漢譯「吐蕃」名稱〉,馮承鈞(編譯),《西域南海史地考證譯叢乙集》,台北:商務印書館,1972年,頁61-64。〔Paul Pelliot, “Quelques transcriptions chinoises de noms tibétains,” T’oung Pao,(《通報》) Vol. 16:1 (1915:3), pp. 18-20.〕
    吳均,〈青海藏文研究社記〉,《吳均藏學論文集》,上冊,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7年,頁543-556。
    吳啟訥,〈民族自治與中央集權——1950年代北京藉由行政區劃將民族區域自治導向國家整合的過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65期,2009:9,頁81-137。
    吳燕和,〈中國人類學發展與中國民族分類問題〉,《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第47期(1991:12),頁36-50。
    李玉偉,〈內蒙古人民代表會議與內蒙古自治政府的成立〉,《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08年第3期(總178期),頁13-18。
    李亦園,〈民族誌學與社會人類學——臺灣人類學研究與發展的若干趨勢〉,《清華學報》,23:4(1993:12),頁341-360。
    李紹明,〈李安宅〉,四川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省志人物志編輯組(編),《四川近現代人物傳》,第6輯,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0年,頁321-326。
    李紹明、石碩,〈馬長壽教授對藏學研究的貢獻〉,《西北民族論叢》,第二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頁264-283。
    李國祁,〈中國近代民族思想〉,周陽山、楊肅獻(編),《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民族主義》,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0年,頁19-44。
    李愛勇,〈新清史與“中華帝國”問題——又一次衝擊與反應?〉,《史學月刊》,2012年第4期,頁106-118。
    村田雄二郎,〈孫中山與辛亥革命時期的“五族共和”論〉,《廣東社會科學》,2004年第5期,頁121-128。
    杜永彬,〈《虛擬的西藏——從喜馬拉雅山到好萊塢尋找香格里拉》評介〉,《西藏大學學報》,第24卷第1期(2009:3),頁82-88。
    杜永彬,〈西方人眼中的西藏(之一)〉,《中國西藏》,2001年第2期,頁9-12。
    沙培德(Peter Zarrow),〈啟蒙「新史學」:轉型期中的中國歷史教科書〉,王汎森(等著),《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7年,頁51-80。
    沈松僑,〈江山如此多嬌──1930年代的西北旅行書寫與國族想像〉,《臺大歷史學報》,第37期(2006::6),頁145-216。
    沈松僑,〈我以我血薦軒轅:黃帝神話與晚清的國族建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8期(1997:12),頁1-77。
    沈松僑,〈近代中國民族主義的發展:兼論民族主義的兩個問題〉,《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3期(2002:12),頁49-119。
    沈松僑,〈振大漢之天聲——民族英雄系譜與晚清的國族想像〉,《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3期(2000:6),頁77-158。
    沈衛榮,〈“懷柔遠夷”話語中的明代漢、藏政治與文化關係〉,《國際漢學》,第13輯(2005:9),頁213-240。
    沈衛榮,〈幻想與現實:《西藏死亡書》在西方世界〉,《西藏歷史和佛教的語文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頁642-684。
    沈衛榮,〈再論《彰所知論》與《蒙古源流》〉,《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十七本第四分(2006:12),頁697-727。
    沈衛榮,〈神通、妖術和賊髡:論元代文人筆下的番僧形象〉,《漢學研究》,第21卷第2期(2003:12),頁219-247。
    沈衛榮,〈簡述西方視野中的西藏形象:以殖民主義話語中的妖魔化形象為中心〉,《西藏學術會議論文集》,台北:蒙藏委員會,2000年,頁135-165。
    沈衛榮、李嬋娜,〈“十六天魔舞”源流及其相關藏、漢文文獻資料考述〉,沈衛榮(主編),《文本中的歷史:藏傳佛教在西域和中原的傳播》,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12年,頁499-564。
    沈衛榮、汪利平,〈背景書和書之背景:說漢文文獻中西藏和藏傳佛教形象〉,《九州學林》,第7卷第2期(2009: 夏季),頁206-249。
    汪榮祖,〈中國近代民族主義的回顧與展望〉,劉青鋒(編),《民族主義與中國現代化》,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4年,頁187-200。
    汪榮祖,〈論梁啟超史學的前後期〉,《文史哲》,第280期(2004:1),頁20-29。
    協饒益西,〈近代康區著名政治活動家——格桑澤仁〉,《康定民族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4卷第6期,2005:12,頁8-11。
    卓鴻澤,〈“吐蕃”源出“禿(偷)髮”問題析要〉,卓鴻澤,《歷史語文學論叢初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頁70-97。
    卓鴻澤,〈“演揲兒”為回鶻語考辨:兼論番教、回教與元、明大內秘術〉,卓鴻澤,《歷史語文學論叢初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頁126-167。
    卓鴻澤,〈論鮮卑語“拓( )跋”不同於“禿髮”〉,卓鴻澤,《歷史語文學論叢初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頁59-69。
    周偉洲,〈馬長壽先生的學術思想和治學方法〉,《西北民族論叢》,第六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頁38-43。
    周偉洲,〈關於十四世達賴喇嘛坐床典禮的若干問題〉,《中國邊疆史地研究》,第17卷第2期(2007:6),頁77-89。
    周霞,〈妙舟《蒙藏佛教史》評介〉,《西藏大學學報》,第23卷第2期(2008:6),頁40-43。
    房建昌,〈英國秘密檔案中記載的民國初年護理西藏辦事長官陸興祺——兼論印度華僑在維護中央對西藏的主權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西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4期,頁1-6。
    林孝庭,〈戰爭、權力與邊疆政治:對1930年代青、康、藏戰事之探討〉,《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45期(2004:9),頁105-141。
    林冠群,〈「大西藏」(Greater Tibet)之商榷——西藏境域變遷的探討〉,《蒙藏季刊》,第20卷第3期(2011:9),頁30-47。
    林冠群,〈試論孫文「五族共和」思想〉,《中國邊政》,第169期(2007:3),頁1-17。
    松長有慶,〈印度密教研究之現況及其研究方法〉,收入:藍吉富(主編),《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72冊,《密教研究法》,台北:華宇出版社,1986年,頁13-19。〔按:該文譯者不明〕
    邱熠華,〈民國政府任命的西藏辦事長官——以陸興祺研究為中心〉,《中國藏學》,2011年第3期,頁46-58。
    侯坤宏,〈從太虛大師到印順法師:一個思想史角度的觀察〉,侯坤宏,《真實與方便:印順思想研究》,台北:法界,2009年,頁13-107。
    柳陞祺、常鳳玄,〈西藏名義辨析〉,《中國藏學》,1988年第2期,頁21-31。
    唐美軍,〈人類學在中國〉,《人類與文化》,第7卷第9期(1976),頁1-9。
    孫江,〈拉克伯里“中國文明西來說”在東亞的傳布與文本之比較〉,《歷史研究》,2010年第1期,頁116-137。
    孫隆基,〈清季民族主義與黃帝崇拜之發明〉,《歷史研究》,2000年第3期,頁68-79。
    烏蘭,〈印藏蒙一統傳說故事的由來〉,《蒙古史研究》,第6輯,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2000年,頁237-242。
    馬戎,〈試論藏族的“一妻多夫”婚姻〉,《民族研究》,2000年6期,頁33-44。
    堅贊才旦,〈論兄弟型限制性一妻多夫家庭組織與生態動因——以真曲河谷為案例的實證分析〉,《西藏研究》,2000年3期,頁9-22。
    堅贊才旦、許韶明,〈論青藏高原和南亞一妻多夫的起源〉,《中山大學學報》(社科版),第46卷,2006年1期,頁54-61。
    張建世,〈康區藏族的一妻多夫家庭〉,《西藏研究》,2000年第1期,頁78-82。
    張秋雯,〈清代嘉道咸同四朝的瞻對之亂——瞻對賞藏的由來〉,《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2期(上)(1993:6),頁397-420。
    張秋雯,〈清季鹿傳霖力主收回瞻對始末〉,《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9期(1998:6),頁1-45。
    張雲,〈“大西藏”與“西藏獨立”的夢想〉,張雲,《西藏歷史問題研究》,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8),頁167-169。
    張雲,〈再論西藏行政區劃與“大西藏”問題〉,張雲,《西藏歷史問題研究》,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8,180-191。
    張瑞德,〈「欽差」使命:沈宗濂在西藏(1943-1946)〉,《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67期(2010:3),頁59-96。
    張踐,〈班禪返藏與“甘孜事變”〉,《青海民族研究》,第18卷第4期(2007:10),頁117-121。
    惟善,〈太虛大師的衣鉢傳人——記當代高僧法舫法師〉,《法音》,2012年第1期,頁40-44。
    梅靜軒,〈民國以來的漢藏佛教關係(1912-1949)——以漢藏教理院為中心的探討〉,《中華佛學研究》,第二期(1998:3),頁251-288。
    梅靜軒,〈民國早期顯密佛教衝突的探討〉,《中華佛學研究》,第三期(1999:3),頁251-270。
    梅靜軒,〈獻身譯經事業的法尊法師〉,《慧炬》,第419期(1999:5),頁38-53。
    陳一石,〈清代瞻對事件在藏族地區的歷史地位與影響(一)〉,《西藏研究》,1986年第1期,頁37-42。
    陳一石,〈清代瞻對事件在藏族地區的歷史地位與影響(二)〉,《西藏研究》,1986年第2期,頁47-54。
    陳一石,〈清代瞻對事件在藏族地區的歷史地位與影響(三)〉,《西藏研究》,1986年第3期,頁40-50。
    陳永革,〈民初顯密關係論述評——以密教弘傳浙江及其效應為視角〉,《普門學報》,第24期(2004:11),頁139-180。
    陳永齡、王曉義,〈二十世紀前期的中國民族學〉,收入:陳永齡,《民族學淺論文集》,台北:子峰文教基金會、弘毅出版社,1995年,頁1-40。
    陳波,〈徐益棠的民族學與西康研究〉,《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12期,頁13-18。
    陳寅恪,〈《彰所知論》與《蒙古源流》〉,陳美延(編),《金明館叢稿二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頁115-125。
    陳慶英,〈漢文「西藏」一詞的來歷簡說〉,《燕京學報》,1999年第6期,頁129-140。
    喜饒尼瑪,〈九世班禪出走內地述略〉,喜饒尼瑪,《近代藏事研究》,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2000年,頁163-179。
    馮明珠,〈川青藏邊域史地考察——近代中英康藏議界之再釋〉,《公元兩千年兩岸藏學學術會議論文集》,台北:蒙藏委員會,2001年,頁21-70。
    黃天華,〈民國西康格桑澤仁事件研究〉,《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第36卷第5期(2009:9),頁117-123。
    黃英傑,〈上師生命的聖與俗——諾那活佛轉世身份初探〉,《輔仁宗教研究》,第19期,2009:9,頁167-200。
    黃英傑,〈太虛大師的顯密交流初探——以日本密宗為例〉,《玄奘佛學研究》,第14期(2010:9),頁135-163。
    黃英傑,〈民國佛教懸案——諾那活佛死亡之謎初探〉,《輔仁宗教研究》,第21期,2010:9,頁181-203。
    黃英傑,〈藏傳佛教對生命禮俗的看法——以天葬爲例〉,《輔仁宗教研究》,第20期(2010:3),頁67-95。
    黃興濤,〈清朝滿人的“中國認同”〉,《清史研究》,2011年第1期,頁1-12。
    黃興濤,〈現代“中華民族”觀念形成的歷史考察——兼論辛亥革命與中華民族認同之關係〉,《浙江社會科學》,2002年第1期,頁128-141。
    黃應貴,〈光復後台灣地區人類學研究的發展〉,《人類學的評論》,台北:允晨文化公司,2002年,頁10-15。
    楊長虹,〈《劉贊廷藏稿》研究〉,《中國藏學》,2006年第4期,頁34-42。
    楊嘉銘,〈民初遊學西藏的漢僧及其貢獻〉,張駿逸(主編),《歐陽無畏教授逝世八週年紀念論文集》,台北:蒙藏委員會,2000年,頁56-88。
    廖祖桂,〈重印《西康建省記》弁言〉,傅嵩炑(撰),廖祖桂(點校),《西康建省記》,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1988年,頁1A-1B。
    劉宇光,〈藏傳佛教學問寺辯經教學制度的因明實踐及背後所依據的佛學理念〉,《哲學與文化》,第27卷第6期(2000:6),頁564-572。
    劉婉俐,〈民國時期(1912-1937)漢傳佛教的現代化轉折:兼談藏傳佛教傳入民間的互涉與影響〉,《世界宗教學刊》,第12期(2008:12),頁29-80。
    劉曉原,〈從「五族共和」到五域統合——辛亥革命與中國國家形態近代轉型〉,「近代國家的型塑: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國際學術討論會會議論文,台北:國史館,2012年。
    鄧銳齡,〈讀《西藏志》札記〉,《中國藏學》,2005年第2期,頁18-25。
    蕭金松,〈歐陽無畏教授(君庇亟美喇嘛)事略〉,《蒙藏季刊》,第20卷第1期(2011:3),頁56-71。
    賴惠敏,〈從宗教場所到廟會中心——清代北京藏傳佛寺的演變及其與喀爾喀蒙古王公朝覲貿易的互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72期(2011:6),頁1-54。
    鍾叔河,〈“用夏變夷”的一次失敗〉,《走向世界叢書》,第7冊,長沙:岳麓書社,2008年,頁11-37。
    藍吉富,〈呂澂的生平與學術成就〉,《二十世紀的中日佛教》,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1年,頁199-212。
    藍吉富,〈楊仁山與現代中國佛教〉,《華岡佛學學報》,第2期(1972),頁97-112。

    十三、博碩士論文
    王雨巧,〈任乃強(1894-1989)學術及其治學特點之研究〉,四川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3。
    朱麗雙,〈在真實與想像之間:民國政府的西藏特使們(1912-1949)〉,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年。
    何潔,〈漢藏教理院(1932-1950)研究〉,重慶:四川師範大學中國近現代史碩士論文,2004年。
    黎裕權,〈駐藏辦事處的設置、功能與影響──兼論國民政府的西藏政策〉,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盧雪燕,〈趙爾豐經營川邊之研究(1905-1911)〉,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十四、翻譯文獻與翻譯著作
    Charles Bell(著),董之學、傅勤家(譯),《西藏志》,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Bell, Sir Charles A., The People of Tibet.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28.〕
    大司徒‧絳求堅贊(著),贊拉‧阿旺、佘萬治(譯),陳慶英(校),《朗氏家族史》,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88年。
    列文森(著),鄭大華、任菁(譯),《儒教中國及其現代命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Levenson, Joseph R., Confucian China and Its Modern Fat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8.〕
    安瑪莉‧布隆鐸、卡提亞‧畢菲特里耶(等編著),謝惟敏(譯),《遮蔽的圖伯特:國際藏學家解讀(中共版)《西藏百題問答》》,台北:前衛出版社,2011年。〔Blondeau, Anne-Marie, Buffetrille, Katia, (eds.), Authenticating Tibet: Answers to China’s 100 Question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8.〕
    米歇爾‧泰勒(Michael Taylor)(著),耿昇(譯),《發現西藏》,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1999年。〔Taylor, Michael, Le Tibet: De Marco Polo À Alexandra David-Néel. Paris: Office du Livre, 1985.〕
    杜贊奇(著),王憲明(等譯),《從民族國家拯救歷史:民族主義話語與中國現代史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2003年。〔Duara, Prasenjit, Rescuing History from the Nation: Questioning Narratives of Modern China.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5.〕
    狄雍(J. W. de Jone)(著),霍韜晦(譯),《歐美佛學研究小史》,台北:華宇出版社,1985年。〔de Jone, J. W., A Brief History of Buddhist Studies in Europe and America.〕
    芮哈特(著),王綬(譯),《與西藏人同居記》,上海:商務印書館,1931年。〔Rijnhart, Susie Carson, With the Tibetans in Tent and Temple: Narrative of Four Years' Residence on the Tibetan Border, and of a Journey into the Far Interior. Cincinnati, Ohio: Foreign Christian Missionary Society, 1901; Edinburgh, London: Oliphant, Anderson & Ferrier1 1902, 2ed.〕
    查理士柏爾(著),宮廷璋(譯),竺可楨、向達(校),《西藏之過去與現在》,上海:商務印書館,1930年,1935年重刊時改書名為《西藏史》。〔Bell, Sir Charles A., Tibet: Past and Present.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24.〕
    倫琴拉木(Rin Chen Lha Mo, Mrs Louis King)(著),汪今鸞(譯),《西藏風俗志》,上海商務印書館,1931年。〔Rin-chen Lha-mo (Mrs. Louis King), & King, Louis Magrath, We Tibetans. London: Seeley service & Co. ltd., 1926.〕
    根敦瓊培(Dge-vdun-chos-vphel, 1903-1951)(著),法尊(譯),王沂暖(校訂),《白史》,蘭州:西北民族學院,1981年。
    班納迪克‧安德森(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文化,2010年,二版。〔Anderson, Benedict,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New York: Verso, 2006, Rev.〕
    班欽索南查巴(著),黃顥(譯注),《新紅史》,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
    索南堅贊(著),劉立千(譯注),《西藏王統記》,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
    茨仁夏加(著),謝惟敏(譯),《龍在雪域:一九四七年後的西藏》,新北市:左岸文化,2011年。〔Tsering Shakya, The Dragon in the Land of Snows: A History of Modern Tibet Since 1947.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9.〕
    康齊(Edward J. D. Conze)(著),胡國堅(譯),《佛教的本質及其發展》,台北:華宇出版社,1986年。〔Conze, Edward, Buddhism: Its Essence and Development. New York: Harper, 1959.〕
    張灝(著),崔志海、葛夫平(譯),《梁啟超與中國思想的過渡,1890-1907)》,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年。〔Chang, Hao, Liang Ch’i-ch’ao and Intellectual Transition in China, 1890-1907.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丹增嘉措(著),丁一夫(譯),李江琳(校),《我的土地,我的人民》,台北:台灣圖博之友會,2010:3,初版。〔Dalai Lama XIV, Howarth, David, (ed.), My Land and My People: The Autobiography of His Holiness the Dalai Lama. London: Weidenfeld and Nicolson, 1962.〕
    陳榮捷(著),廖世德(譯),《現代中國的宗教趨勢》,台北:文殊出版社,1987年。〔Chan, Wing-tsit, Religious trends in modern China. New York: Columbia Univ. Press, 1953.〕
    麥克唐納(David Macdonald)(著),孫梅生、黃次書(譯),張守義、丁雲孫、劉家駒、廖文奎(校),《旅藏二十年》,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Macdonald, David, Twenty Years in Tibet: Intimate & Personal Experiences of the Closed Land among all Classes of its People fro the Highest to the Lowest. London: J.B. Lippincott Company, 1932.〕
    麥唐納(著),鄭寶善(譯),《西藏之寫真》,南京:考試院印刷所,1935年。〔MacDonald, David, The Land of Lama: A Description of a Country of Contrasts & of its Cheerful, Happy-Go-Lucky People of Hardy Nature & Curious Customs; Their Religion, Ways of Living, Trade & Social Life. London: Seeley, Service and Co., 1929.〕
    智觀巴‧貢卻乎丹巴繞吉(Zhiguanba Gongquehu Danba Raojie, 1801-?)(著),吳均、毛繼祖、馬世林(譯),《安多政教史》,蘭州:甘肅民族出版社,1989年。
    費正清(編),張玉法(主譯),李國祁(總校訂),《劍橋中國史‧晚清篇,上,1800-1911)》,第10冊,台北:南天書局,1987年。〔Fairbank, John King, & Twitchett, Denis, (ed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ume 10, Late Ch'ing 1800 1911, Part 1.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
    達倉宗巴‧班覺桑本(著),陳慶英(譯),《漢藏史集:賢者喜樂贍部洲明鑒》,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
    榮赫鵬(著),孫煦初(譯),《英國侵略西藏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年。〔Francis E. Younghusband, India and Tibet. London: J. Murray, 1910.〕
    蔡巴‧貢噶多吉(著),東嘎‧洛桑赤列(校注),陳慶英、周潤年(譯),《紅史》,青海西寧:西藏人民出版社,1988年。
    顧定國(著)、胡鴻保、周燕(譯),《中國人類學逸史:從馬林諾斯基到莫斯科到毛澤東》,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Guldin, Gregory Eliyu, The Saga of Anthropology in China: from Malinowski to Moscow to Mao. Armonk, New York: M.E. Sharpe, 1994.〕。

    十五、西文部分
    Beckwith, Christopher I., “On Fu-kuo and T’u-Fan,” in 趙鐵寒先生紀念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趙鐵寒先生紀念論文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78年,頁1-19。
    Benavides, Gustavo, “Giuseppe Tucci, or Buddhology in the age of Fascism,” in Lopez, Donald S. (ed.), Curators of the Buddha: The Study of Buddhism under Colonialis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5, pp. 161-196.
    Bishop, Peter, “Not Only a Shangri-la: Images of Tibet in Western Literature,” in Dodin, Thierry, & Räther, Heinz, (eds.), Imagining Tibet: Perceptions, Projections, and Fantasies. Boston: Wisdom Publications, 2001, pp. 201-221.
    Chia, Ning, “The Lifanyuan and the Inner Asian Rituals in the Early Qing, 1644-1765,” Late Imperial China, 14:1 (1993:6), pp. 60-92.
    Coleman, William M. IV, “The Uprising at Batang: Khams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Chinese and Tibetan History,” in Epstein, Lawrence, (ed.), Khams pa Histories: Visions of people, Place and Authority. Leiden, The Netherlands; Boston Mass.: Brill, 2002.
    Coleman, William M., “Writing Tibetan History: The Discourses of Feudalism and Serfdom in Chinese and Western Historiography,” Ann Arbor, Michigan: Master's Thesis, 1998, ch3, pp. 3-13, www-Link: http://www.columbia.edu/itc/ealac/barnett/pdfs/link3-coleman-ch3-4.pdf
    Cosmo, Nicola Di, “Qing Colonial Administration in Inner Asia”, The International History Review, 20:2(1998:6), pp. 287-309.
    Dagyab Kyabgön Rinpoche, “Buddhism in the West and the Image of Tibet,” in Dodin, Thierry, & Räther, Heinz, (eds.), Imagining Tibet: Perceptions, Projections, and Fantasies. Boston: Wisdom Publications, 2001, pp. 379-388.
    Dawa Norbu, ““Otherness” and the Modern Tibetan Identity,” in Himal, 1992:5-6, pp. 10-11.
    Dawa Norbu, “The 1959 Tibetan Rebellion: An Interpretation,” The China Quarterly, No. 77(1979:3), pp. 74-93.
    Dibeltulo, Martino, “The Genealogy of Tibetan Buddhism and Modern China: Religion, Knowledge, and Power”,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寰宇漢學講座,2011年6月30日發表論文。
    Dodin, Thierry, & Räther, Heinz, “Imagining Tibet: Between Shangri-la and Feudal Oppression, Attempting a Synthesis,” in Dodin, Thierry, & Räther, Heinz, (eds.), Imagining Tibet: Perceptions, Projections, and Fantasies. Boston: Wisdom Publications, 2001, pp. 391-416.
    Duara, Prasenjit, “De-Construction the Chinese Nationalism,” in Unger, Jonathan, (ed.), Chinese Nationalism. Armonk, N.Y.: M. E. Sharpe, 1996, pp. 31-55.
    Esherick, Joseph, “How the Qing Became China,” in Esherick, Joseph, & Kayali, Hasan, & Young, Eric Van, (eds.), Empire to Nation: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on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2007, pp. 229-259.
    Farquhar, David, “Emperor as Bodhisattva in The Governance of The Ch’ing Empire,”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 38:1 (1978:6), pp. 5-34.
    Gladney, Dru C., “Representing Nationality in China: Refiguring Majority/Minority Identities,”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53:1 (1994: 2), pp. 92-123.
    Goldstein, Melvyn C., “Change, Conflict and Continuity among a Community of Nomadic Pastoralists: A Case Study from Western Tibet, 1950-1990,” in Barnett, Robert, & Akiner, Shirin, (eds.), Resistance and Reform in Tibet. London: Hurst & Co., 1994, pp. 79-86.
    Goldstein, Melvyn C., “Fraternal Polyandry and Fertility in a High Himalayan Valley in Northwest Nepal,” Human Ecology, 4:2 (1976: 6), pp. 223-233.
    Goldstein, Melvyn C., “On the Nature of Tibetan Peasantry,” Tibet Journal, 13:1 (1988), pp. 61-65.
    Goldstein, Melvyn C., “Pahari and Tibetan Polyandry Revisited”, Ethnology, 17:1(1978), pp. 325-337.
    Goldstein, Melvyn C., “Re-examining Choice, Dependency and Command in the Tibetan Social System: Tax Appendages and Other Landless Serfs’,” Tibet Journal, 11:4 (1986), pp. 79-112.
    Goldstein, Melvyn C., “Serfdom and Nobility: an Examination of the Institution of ‘Human Lease’ in Traditional Tibetan Social,”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30:3 (1971), pp. 521-534.
    Goldstein, Melvyn C., “Stratification, Polyandry, and Family Structure in Central Tibet,” Southwestern Journal of Anthropology, 27:1 (1971), pp. 64-74.
    Goldstein, Melvyn C., “When Brothers Share a Wife: Among Tibetans, the Good Life Relegates many Women to Spinsterhood,” Natural History, 96:3 (March, 1987), pp. 39-48.
    Gómez, Luis O., “Oriental Wisdom and the Cure of Souls:Jung and Indian East,” in Lopez, Donald S., (ed.), Curators of the Buddha: The Study of Buddhism under Colonialis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5, pp. 197-250.
    Grupper, Samuel Martin, “Manchu Patronage and the Tibetan Buddhism during the First Half of the Ch’ing Dynasty: A Review Article,” The Journal of the Tibet Society, no. 4 (1984), pp. 47-76.
    Hansen, Peter H., “Tibetan Horizon: Tibet and the Cinema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in Dodin, Thierry, & Räther, Heinz, (eds.), Imagining Tibet: Perceptions, Projections, and Fantasies. Boston: Wisdom Publications, 2001, pp. 91-110.
    Harrell, Stevan, “Introduction: Civilizing Projects and the Reactions to Them,” in Harrell, Stevan, (ed.), Cultural Encounters on China’s Ethnic Frontiers.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95, pp. 3-36.
    Herberer, Thomas, “Old Tibet a Hell on Earth? The Myth of Tibet and Tibetans in Chinese Art and Propaganda,” in Dodin, Thierry & Räther, Heinz, (eds.), Imaginging Tibet: Perceptions, Projection and Fantasies. Boston: Wisdom Publications, 2001, pp. 111-150.
    Hevia, James L., “Lamas, Emperors, and Rituals: Political Implications of Qing Imperial Ceremonies,”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 16:2 (1993), pp. 243-278.
    Hoffman, Frank J., “‘Orientalism’ in Boddhology: Western Pre-understanding in Understanding Buddhism,” in Hoffman, Frank J., & Mahinda, Deegalle, eds., Pāli Buddhism. London: Curzon Press, 1996, pp. 207-226.
    Hostetler, Laura, “Introduction: Early Modern Ethnography in Comparative Historical Perspective,” in Deal, David M. & Hostetler, Laura Trans., The Art Of Ethnography: A Chinese “Miao Album”.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06, pp. xvii-lxvii.
    Huber, Toni, “Shangri-la in Exile: Representations of Tibetan Identity and Transnational Culture,” in Dodin, Thierry, & Räther, Heinz, (eds.), Imagining Tibet: Perceptions, Projections, and Fantasies. Boston: Wisdom Publications, 2001, pp. 357-371.
    Jagou, Fabienne, “The Thirteenth Dalai Lama’s Visit to Beijing in 1908: In Search of a New Kind of Chaplain-Donor Relationship,” Kapstein, Mattew T., (eds.), Buddhism between Tibet & China. Boston: Wisdom Publication, 2009, pp. 349-377.
    Jamyang Norbu, “Behind the Lost Horizon: Demystifying Tibet,” in Dodin, Thierry, & Räther, Heinz,(eds.), Imagining Tibet: Perceptions, Projections, and Fantasies. Boston: Wisdom Publications, 2001, pp. 373-378.
    Jamyang Norbu, “Opening of the Political Eye: Tibet’s Long Search for Democracy,” Tibetan Review, 25:11, 1990:11, pp. 14-19.
    Karmay, Samtem G., “Mountain Cults and National Identity in Tibet,” in Barnet, Robert, and Akiner, Shirin, (eds.), Resistance and Reform in Tibet. London: Hurst, 1994, pp. 112-120.
    Kaschewsky, Rudolf, “The Image of Tibet in the West before the Nineteenth Century,” in Dodin, Thierry, & Räther, Heinz, (eds.), Imagining Tibet: Perceptions, Projections, and Fantasies. Boston: Wisdom Publications, 2001, pp. 3-20.
    Korom, Frank J., “The Role of Tibet in the New Age Movement,” in Dodin, Thierry, & Räther, Heinz, (eds.), Imagining Tibet: Perceptions, Projections, and Fantasies. Boston: Wisdom Publications, 2001, pp. 167-182.
    Liu, Xiaoyuan, “Communism, Nationalism, Ethnicism, and China’s ‘National Question’, in 1921-1945,” in Wei, C. X. George & Liu, Xiaoyuan, (eds.), Chinese Nationalism in Perspective: Historical and Recent Cases. Westport, Conn.: Greenwood Press, 2001, pp. 121-148.
    Lopez, Donald S. Jr., “Foreigner at the Lama’s Feet,” in Lopez, Donald S. Jr., (ed.), Curators of the Buddha: the study of Buddhism under Colonialis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5, pp. 251-296.
    Mcgranahan, Carole, “Empire and the Status of Tibet: British, Chinese and Tibetan Negotiations, 1913-1934,” in McKay, Alex, (ed.), The History of Tibet. Vol. 3,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Curzon, 2003, pp. 267-295.
    McKay, Alex, “‘Truth’, Perception, and Politics: The British Construction of an Image of Tibet,” in Dodin, Thierry, & Räther, Heinz, (eds.), Imagining Tibet: Perceptions, Projections, and Fantasies. Boston: Wisdom Publications, 2001, pp. 67-89.
    Michael, Franz, “Letter to Editor: Tibetan Social System,” Tibet Journal, 13:3 (1986), p. 78.
    Michael, Franz, “Tibetan Traditional Polity and Its Potential for Modernization,” Tibet Journal, 11:4 (1986), pp. 70-78.
    Miller, Betrice D., “A response to Goldstein’s Re-examining Choice, Dependency and Command in the Tibetan Social System, Tibet Journal, 12:2 (1987), pp. 65-67.
    Miller, Betrice D., “Last Rejoinder to Goldstein on Tibetan Social System,” Tibet Journal, 13:3 (1988), pp. 64-66
    Paul, Hyer, “Japanese Expansion and Tibetan Independence,” in Li Narangoa and Cribb, Robert, (eds.), Imperial Japan and National Identities in Asia, 1895-1945. London: Routledge Curzon, 2003, pp. 69-89.
    Pedersen, Poul, “Tibet, Theosophy, and the Psychologization of Buddhism,” in Dodin, Thierry, & Räther, Heinz, (eds.), Imagining Tibet: Perceptions, Projections, and Fantasies. Boston: Wisdom Publications, 2001, pp. 151-166.
    Peng, Wenbin, “Frontier Process, Provincial Politics and Movements for Khampa Autonomy during the Republican Period,” in Lawrence Epstein (ed.), Khams pa Histories: Visions of people, Place and Authority. Leiden, Netherlands; Boston Mass.: Brill, 2002, pp. 57-84.
    Ruegg, D. Seyfort, “MCHOD YON, YON MCHOD AND MCHOD GNAS / YON GNAS: On the Historiography and Semantics of a Tibetan Religio-Social and Religio-Political Concept”, in McKay, Alex, (ed.), The history of Tibet.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Curzon, 2003, Vol. 2, pp. 362-372.
    Saklani, Girija, “The Hierarchical Pattern of Tibetan Society,” Tibet Journal, 13:4 (1987), pp. 27-33.
    Sanderson, Alexis, “Purity and Power among the Brahmans of Kashmir,” in Carrithers, Michael, Collins, Steven & Lukes, Steven, (eds.), The Category of the Person: Anthropology, Philosophy, Histo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pp. 190-216
    Schein, Louisa, “Gender and Internal Orientalism in China,” Modern China, Vol. 23:1, 1997:1, pp. 69-98.
    Sferra, Francesco, “Some Consideration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ndu and Buddhist Tantras,” in Verardi, Giovanni and Vita, Silvio, (eds.), Buddhist Asia 1: Papers from the First Conference of Buddhist Studies Held in Naples in May 2001. Kyoto: Italian School of East Asian Studies, 2003, pp. 57-84.
    Shen, Weirong & Wang, Liping, “Background Books and a Book’s Background: Images of Tibet and Tibetan Buddhism in Chinese Literature,” in Esposito, Monica (ed.), Images of Tibet: in the 19th and 20th Centuries. Paris: École française d'Extrème-Orient, 2008, Vol. I, pp. 267-300.
    Slobodnik, Martin, “The Perception of Tibet in China: Between Disdain and Fascination”,《輔仁歷史學報》(台北),第17期(2006年11月),頁71-109。
    Sperling, Elliot, “Red Army’s First Encounter with Tibet: Experiences on the Long March,” Tibetan Review, Vol. 11:10 (1976:10), pp. 11-18.
    Tatsuo, Nakami, “Mongol Nationalism and Japan,” in Li Narangoa and Cribb, Robert, (eds.), Imperial Japan and National Identities in Asia, 1895-1945. London: Routledge Curzon, 2003, pp. 90-106.
    Townsend, James, “Chinese Nationalism,” in Unger, Jonathan, (ed.), Chinese Nationalism. Armonk, N.Y.: M. E. Sharpe, 1996, pp. 1-30.
    Waley-Cohen, Joanna, “The New Qing History,” Radical History Review. Issue 88, winter 2004, pp. 193-206.
    Wedemeyer, Christian K., “Beef, Dog and Other Mythologies: Connotative Semiotics in Mahāyoga Tantra Ritual and Scriptur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Religion, vol. 75, No. 2 (2007:6), pp. 383-417.
    Wedemeyer, Christian K., “Tropes, Typologies, and Turnarounds: A Brief Genealogy of the Historiography of Tantric Buddhism,” History of Religions, vol.40, no.3 (2001:2), pp. 223-259.
    White, David Gordon, (ed.), Tantra in Practic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0, introduction, pp. 1-37.
    Willett, Jeff, “Tibetan Fraternal Polyandry: A Review of its Advantages and Breakdown,” Nebraska Anthropologist Paper 113, 1997. Web-link: http://digitalcommons.unl.edu/cgi/viewcontent.cgi?article=1112&context=nebanthro
    Wylie, Turrell V., “Reincarnation: A Political Innovation in Tibetan Buddhism,” in Ligeti, Louis, (ed.), Proceedings of the Csoma de Kőrös Memorial Symposium. Budapest: Akademiai Kiado, 1978, pp. 579-586.
    Zhao, Gang, “Reinventing China: Imperial Qing Ideology and the Rise of Modern Chinese National Identity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Modern China, Vol. 32:1, 2006:1, pp. 3-30.

    Ahmad, Zahiruddin, Sino-Tibetan Relations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Roma: Instituto Italiano per il Medio ed Estremo Oriente, 1970.
    Anand, Dibyesh, Geopolitical Exotica: Tibet in Western Imagination.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07.
    Aziz, Barbara, Tibetan Frontier Families: Reflections of Three Generations from D’ing-ri. New Delhi: Vikas Publishing House, 1978.
    Beckwith, Christopher I., The Tibetan Empire in Central Asia: A History of the Struggle for Great Power among Tibetans, Turks, Arabs, and Chinese during the Early Middle Ages.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7.
    Bell, Sir Charles A., Portrait of a Dalai Lama: The Life and Times of the Great Thirteenth. London: Wisdom, 1987; originally published as Portrait of the Dalai Lama, London: Collins, 1946.
    Bell, Sir Charles A., Tibet: Past and Present.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68, original published in 1924.
    Bell, Sir Charles A., The People Of Tibet.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28.
    Bishop, Peter, Dreams of Power: Tibetan Buddhism and the Western Imagination. London: Athlone Press; Rutherford, N.J.: Fairleigh Dickinson University Press, 1993.
    Bishop, Peter, The Myth of Shangri-La: Tibet, Travel Writing, and the Western Creation of a Sacred Landscape.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9.
    Brauen, Martin, in collaboration with Koller, Renate, and Vock, Markus, translated by Willson, Martin, Dreamworld Tibet: Western Illusions. Trumbull, CT.: Weatherhill Inc.; Bangkok: Orchid Press, 2004; first published as Traumwelt Tibet: Westliche Trugbilder, Berne: Verlag Paul Haupt, 2000.
    Carrasco, Pedro, Land and polity in Tibet.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59.
    Combe, G. A., A Tibetan on Tibet. London: T. Fisher Unwin, 1926.
    Crossley, Pamela K., A Translucent Mirror: History and Identity in Qing Imperial Ideolog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9.
    Crossley, Pamela K., Siu, Helen F. & Sutton, Donald, (eds.), Empire at the Margins: Culture, Ethnicity, and Frontier in Early Modern China. Berkeley, Cali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6.
    Dai, Yingcong, The Sichuan Frontier and Tibet: Imperial Strategy in the early Qing. Seattle, Wash.: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09.
    Davidson, Ronald M., Tibetan Renaissance: Tantric Buddhism in the Rebirth of Tibetan Cultur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5.
    Davidson, Ronald M., Indian Esoteric Buddhism: A Social History of the Tantric Movemen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3.
    Dikötter, Frank, The discourse of race in modern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Dodin, Thierry& Heinz Rather (eds.), Imagining Tibet: Perceptions, Projections, and Fantasies. Boston: Wisdom Publications, 2001.
    Dreyfus, Georges B. J., The Sound of Two Hands Clapping: The Education of a Tibetan Buddhist Monk.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3.
    Ekai Kawaguchi, Three Years in Tibet. Delhi: Book Faith India, 1995 originally published: Adyar, Madras: Theosophist office; Benares and London: Theosophical publishing society, 1909.
    Elliott, Mark C., The Manchu Way: The Eight Banners and Ethnic Ident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Fleming, Peter, Bayonets to Lhasa: The First Full Account of the British Invasion of Tibet in 1904. New York: Harper, 1961.
    Goldstein, Melvyn C., A History of Modern Tibet, 1913-1951: The Demise of the Lamaist Stat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9.
    Goldstein, Melvyn C., Dawei Sherap, and Siebenschuh, William R., A Tibetan Revolutionary: The Political Life and Times of Bapa Phüntso Wangye. Berkeley, Cali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Goldstein, Melvyn C., The Snow Lion and the Dragon: China, Tibet, and the Dalai Lama. Berkeley, Cali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7.
    Guenther, Herbert V., Treasures on the Tibetan Middle Way: A Newly Revised Edition of Tibetan Buddhism without Mystification. Boulder; Colorado: Shambhala Publications, Inc., 1976, 2d.
    Harris, Clare E., The Museum on the Roof of the World: Art, Politics, and the Representation of Tibet.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2.
    Harrison, James, Modern Chinese Nationalism. New York: Hunter College of the City of New York, Research Institute on Modern Asia, 1969.
    Hopkirk, Peter, Trespassers on the Roof of the World: the Race for Lhasa.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Jagou, Fabienne, translated by Buechel, Rebecca Bissett, The Ninth Panchen Lama (1883-1937): A Life at the Crossroads of Sino-Tibetan Relations. Paris: École Française d'Extrême-Orient; Chiang Mai, Thailand: Silkworm Books, 2011.
    Keevak, Michael, Becoming Yellow: A Short History of Racial Thinking.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1.
    Kolås, Åshild and Thowsen, Monika P., On the Margins of Tibet: Cultural Survival on the Sino-Tibetan Frontier.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05.
    Kolmaš, Josef, Tibet and Imperial China: A Survey of Sino-Tibetan Relations up to the End of the Manchu Dynasty in 1912. Canberra: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1967.
    Lamb, Alastair, The McMahon Line: A study in the Relations between India, China and Tibet, 1904-1914. Vol 2,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66.
    Lamb, Alastair, Tibet, China & India 1914-1950: A History of Imperial Diplomacy. Hertingfordbury: Roxford Books, 1989.
    Leibold, James, Reconfiguring Chinese Nationalism: How the Qing Frontier and its Indigenes Became Chinese.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7.
    Levine, Nancy E., The Dynamics of Polyandry: Kinship, Domesticity and Population on the Tibetan Border.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8.
    Li, Tieh-Tseng, Tibet, Today and Yesterday. New York: Bookman Associates, 1960, previously published under title: The Historical Status of Tibet, New York: King's Crown Press, Columbia University, 1956.
    Lin, Hsiao-Ting, Tibet and Nationalist China’s Frontier: Intrigues and Ethnopolitics, 1928-49. Vancouver: UBC Press, 2006.
    Lin, Hsiao-Ting, Modern China's Ethnic Frontiers: A Journey to the West.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11.
    Lipman, Jonathan N., Familiar Strangers: A History of Muslims in Northwest China.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97.
    Lopez, Jr., Donald S., Prisoners of Shangri-La, Tibetan Buddhism and the West.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8.
    Macdonald, David, Twenty Years in Tibet: Intimate & Personal Experiences of the Closed Land among all Classes of its People fro the Highest to the Lowest. London: J.B. Lippincott Company, 1932.
    MacGregor, John, Tibet: A Chronicle of Explorati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London, 1970.
    McKay, Alex, Tibet and the British Raj: The Frontier Cadre, 1904-1947. Richmond, Surrey: Curzon, 1997.
    Mehra, Parshotam, Tibetan Polity, 1904-37: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13th Dalai Lama and the 9th Panchen: A Case Study. Wiesbaden: O. Harrassowitz, 1976.
    Millward, James A., Beyond the Pass: Economy, Ethnicity, and Empire in Qing Central Asia, 1759-1864.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Mullaney, Thomas S., Coming to Terms with the Nation: Ethnic Classification in Modern China. Berkeley, Cali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1.
    Naquin, Susan, Peking: Temples and City Life, 1400-1900.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0.
    Neuhaus, Tom, Tibet in the Western Imagination. Houndmills, Basingstoke, Hampshire;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12.
    Nietupski, Paul Kocot, Labrang: A Tibetan Buddhist Monastery at the Crossroads of Four Civilizations. New York: Snow Lion Publications, 1999.
    Onon, Urgunge, & Pritchatt, Derrick, Asia’s First Modern Revolution: Mongolia Proclaims Its Independence in 1911. Leiden; New York: E. J. Brill, 1989.
    Petch, Luciano, China and Tibet in the Early 18th Century: History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ese Protectorate in Tibet. Leiden: E. J. Brill, 1950.
    Pittman, Don. A., Toward a Modern Chinese Buddhism: Taixu's Reforms.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1.
    Powers, John, History as Propaganda: Tibetan Exiles versus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Pratt, Mary Louise, Imperial Eyes: Travel Writing and Transculturation.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1992.
    Rhoads, Edward J. M, Manchus and Han: Ethnic Relations and Political Power in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an China, 1861-1928.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00.
    Richardson, Huge E., Tibet and Its History. Boston: Shambhala, 1984, 2nd.
    Rin-chen Lha-mo(Mrs. Louis King), King, Louis Magrath, We Tibetans. London: Seeley service & Co. ltd., 1926.
    Rockhill, William Woodville, The Land of the Lamas: Notes of a Journey through China, Mongolia, and Tibet. New York: The Century Co., 1891.
    Said, Edward W., Orientalism.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94.
    Samuel, Geoffrey, Civilized Shamans: Buddhism in Tibetan Societies, Washington DC: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 1993.
    Samuel, Geoffrey, The Origins of Yoga and Tantra: Indic Religion to the Thirteenth Century.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Schell, Orville, Virtual Tibet, Searching for Shangri-La from the Himalayas to Hollywood. Henry Holt& Company, Inc, 2000.
    Shakabpa, Tsepon W.D., Tibet: A Political Histor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7.
    Shen, Tsung-lien and Liu, Sheng-chi, Tibet and the Tibetans. New York: Octagon Books, 1953.
    Smith, Warren W. Jr., Tibetan Nation: A History of Tibetean Nationalism and Sino-Tibetan Relations. Boulder,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1996.
    Spurr, David, The Rhetoric of Empire: Colonial Discourse in Journalism, Travel Writing, and Imperial Administration.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3.
    Stein, Rolf A., trans. by J. E. Stapleton Driver, The Tibetan Civilization. London: Faber, 1972.(Originally published as La civilisation tibétaine. Paris: Dunod Éditeur, 1962)
    Teichman, Eric, Travels of a Consular Officer in Eastern Tibet: Together with a History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Tibet and Indi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22.
    Teng, Emma Jinhua, Taiwan’s Imagined Geography: Chinese Colonial Travel Writing and Pictures, 1683-1895. Cambridge and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04.
    Thubten Jigme Norbu and Turnbull, Colin M., Tibet.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1968.
    Tsu, Ting Yuen, Failure, Nationalism and Literature: The Making of Modern Chinese Identity, 1895-1937.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Tucci, Giuseppe, The Religions of Tibet. London: Routledge & K. Paul, 1970.
    Tuttle, Gray, Tibetan Buddhists in the Making of Modern China.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5.
    Urban, Hugh, Tantra: Sex, Secrecy, Politics, and Power in the Study of Religion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3.
    Wang, Xiuyu, China's Last Imperial Frontier: Late Qing Expansion in Sichuan's Tibetan Borderlands. Lanham, MD: Lexington Book, Rowman and Littlefield Publishing Group, 2011.
    Welch, Holmes, The practice of Chinese Buddhism, 1900-1950.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7.
    Welch, Holmes, The Buddhist Revival in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Williams, Paul, with Anthony Tribe, Buddhist Thought: a Complete Introduction to the Indian Tradition.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2000.

    十六、網路資源
    “Memorandum on Geniune Autonomy for the Tibetan people”,「藏人行政中央官方網」,網址:http://tibet.net/important-issues/sino-tibetan-dialogue/memorandum-on-geniune-autonomy-for-the-tibetan-people/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