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硯亭
Chang, Yen-Ting
論文名稱: 國中學生創造思考融入健康教學方案之成效研究
The Effect of Creative Thinking Teaching in Health Education Programs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指導教授: 潘裕豐
Pan, Yu-Fong
口試委員: 陳龍安
Chen, Lung-An
曾治乾
口試日期: 2021/05/25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創造力發展碩士在職專班
Continuing Education Master's Program of Creativity Development
論文出版年: 2021
畢業學年度: 10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8
中文關鍵詞: 創造力創造思考健康教育
英文關鍵詞: Creativity, Creativity Thinking, Health education
研究方法: 準實驗設計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0855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69下載:3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了解國中學生對「創造思考融入健康教學方案」的學習成效。研究對象為桃園市某所市立國民中學9年級學生,兩個班級共計59人。實驗設計採用「不等組前後測準實驗設計」,區分為實驗組以及對照組。兩組分別採用「創造思考融入健康教學方案」教學與「一般講述」教學,課程實施共十週10堂課。研究工具為「新編創造思考測驗」及「健康教育學習表現評量」。所蒐集之資料以單因子共變數分析檢驗研究假設,另整理學生教學活動學習單與學習滿意度問卷作為分析輔助。研究結果如下:
    一、 「創造思考教學融入健康教學方案」對國中生健康教育學習表現之影響未有顯著差異。
    二、 實驗組在語文測驗中,流暢力的表現具有顯著差異,變通力的表現無明顯差異,獨創力的表現有顯著的差異;實驗組在圖形測驗中,流暢力、變通力、獨創力與精進力皆無明顯差異。
    三、 學生對「創造思考融入健康教學方案」之反應與感受是正向的。
    最後,針對本研究結果進行討論,並根據研究之發現,提出相關建議,以供未來創造思考教學相關課程或研究之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Creative Thinking Teaching in health education programs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participants were 9th graders in Taoyuan city ,with a total of 59 students in two classes. The study adopted nonequivalent pretest-postest of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s. Participants are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One of them was using Creative Thinking Teaching in health education programs,and the other was using didactic teaching method. The program was implemented with 10 classes in 10 weeks. Throughout the study,Newly Revised Creative Thinking Tests and Health Education Assessment are the main tools. One-way ANCOVA was used to analyze data in study. Worksheet, feedback from students and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 were also included in analysis. The result indicate that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on the performance of Health Education Assessment. In creative thinking words tests, students from experimental group have difference in influency,but not in flexibility. Among the students with a pre-test score of originality higher than 6.37, there are mo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In creative thinking graphic tests,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fluency, flexibility, originality and elaboration. The reaction and feelings of students to the Creative Thinking Teaching in health education programs are positive.
    Finally, the study provides some suggestions for teaching guidance and future study.

    謝誌 I 摘要 II ABSTRACT III 表次 VI 圖次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研究假設 4 第三節 名詞解釋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健康教育之教學理念與國中階段健康教學之發展 7 第二節 創造力與創造思考教學 19 第三節 健康教學與創造思考的相關研究 3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6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61 第二節 研究對象 64 第三節 研究工具 65 第四節 研究步驟 73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74 第四章 研究結果 77 第一節 創造思考融入健康教學方案對國中學生健康教育學習表現之影響 77 第二節 創造思考融入健康教學方案對國中學生創造力之影響 79 第三節 教學者與實驗組學生對教學實驗之感受與省思 90 第四節 創造思考融入健康教學方案之教學成果紀錄 96 第五章 討論與結論 105 第一節 討論 105 第二節 結論 108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109 參考文獻 112 附錄一:創造思考教學方案 121 附錄二:課程回饋及滿意度問卷 138

    方炳林(1974)。普通教學法。三民。
    仇惟善(2004)。創造性問題解決教學對國中資優學生之應用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毛連塭(1984)。臺北市國民小學推展創造性體育課程實驗報—創造性教學資料彙編。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毛連塭(2000)。創造力研究的發展。創造力研究(56-125頁)。心理。
    毛紅雅(2017)。運用曼陀羅思考法提升國小三年級學童寫作表現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大學。
    古安榆(2013)。曼陀羅思考法在國小二年級句子教學之應用。台北市立大學。
    朱厚儀(2010)。運用遊戲於語文教學以提升國小二學生創造想像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江智弘(2014)。曼陀羅思考技法融入數位說故事對提昇七年級學生英語寫作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
    余香青(2007)。創造力融入作文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李依蓉(2016)。我手寫我心-創造思考寫作方案對國中八年級學生寫作表現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李倍締(2012)。創造與批判思考融入教學對國中生之教學效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李金泉、鄭世岳、魏榮男、蕭景祥(2018)。新職業安全衛生概論。文京。
    林妙茹(2013)。未來想像評量方案之發展-以「我的未來職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林恩如(2014)。曼陀羅課程在國小學生創造思考力教學之實驗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林幸台(1987)。生計輔導的理論與實施。五南。
    林佳均(2011)。曼陀羅思考法應用於譬喻寫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林偉文(2011)。創意教學與創造力的培育-以「設計思考」為例。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100,53-74。
    林嘉琪(2009)。「創造思考教學法」對國中生創造力、寫作能力及寫作興趣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吳統雄(1985)。態度與行為研究的信度與效度:理論,應用,反省。民意學術專刊,夏季號,29-53。
    吳靜吉、陳甫彥、郭俊賢、林偉文、劉士豪、陳玉樺(1998)。教育部輔導工作六年計劃研究報告-新編創造思考測驗研究。教育部。
    吳芝儀(2000)。生涯輔導與諮商:理論與實務。濤石文化。
    吳思華(2005)。知識經濟要以創新為引擎。天下,315,40。
    邱婉芬(2007)。繪本創意教學對國小二年級學生譬喻修辭創造力表現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
    邱亞文、黃靜宜、李明亮(2008)。WHO 六十週年的回顧與展望:兼論台灣人民的健康衛生權。新世紀智庫論壇,30(42),20-28。
    姚佩吟(2005)。利用腦力激盪術於專題導向學習對提昇國小學童創造思考能力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洪文徽(2010)。曼陀羅思考法在國小社會領域教學之應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大學。
    洪玉婷(2008)。Super3技能融入國小一年級國語文閱讀教學之發展設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
    胡雅茹(2017)。九宮格思考法。星辰。
    姜郁芝(2009)。STS教學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激發國小三年級學生創造力之協同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
    柯佩蓉(2019)。創造思考技法融入輔導活動課程自我發展主題軸對國中生創造力及自我概念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范信賢(2016)。核心素養與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導讀《國民核心素養:十二年國教課程改革的DNA》。教育脈動電子期刊,16(5),1-7。
    侯宏誼、吳煜蓁(2015)。職業衛生。全華圖書。
    唐維璘(2014)。國中英語多元智能創意教學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符元馨(2020)。創造思考融入全球公民教育課程對國中學生創造力與全球公民素養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陳小蘋(2012)。曼陀羅思考法融入國小三年級記敘文寫作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陳李綢(1997)。教育測量與評量。五南。
    陳宜君(2013)。製作健康兒童—日治時期台灣學校衛生事業之發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陳秀娟(2007)。曼陀羅思考法在國小六年級國語文修辭教學之應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陳沛蓉(2009)。創造思考技法融入國小六年級劇本創作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陳怡伶(2013)。「英語創造性教學方案」對國小低年級不同族群學生的英語學科能力與創造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陳彥如(2013)。未來想像評量方案之發展-以「走進未來的時光隧道」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陳諭蓁(2005)。曼陀羅創造性寫作教學方案對國小學生寫作表現,寫作態度,創造力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大學。
    陳龍安(1984)。創造思考教學對國小資優班與普通班學生創造思考能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
    陳龍安(2005)。創造思考的策略與技法。教育資料集刊,30,201-221。
    陳龍安(2006)。 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心理。
    陳耀茂(1998)。創意激發術。探索文化。
    陳秋蓉、徐儆暉、謝曼麗(2006)。中小企業健康促進策略。工業安全科技,58,6-10。
    莊杏如(2009)。創意思考技能教學對國小六年級創造力的成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
    國家教育研究院(2000)。Health Education名詞釋義【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1313977/
    郭有遹(1989)。創造的定義及其所衍生的問題。創造思考教育,1,10-12。 https://tpl.ncl.edu.tw//NclService/JournalContentDetail?SysId=A95005177
    郭雅惠(2004)。「創造思考教學融入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對國中生創意表現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郭萱瑞(2012)。社會變遷對當代大學生職涯發展輔導的挑戰及反思。家庭教育雙月刊,40,77-81。
http://doi.org/10.6422/JFEB.201211.0077
    許良仲(2010)。技藝競賽選手涉入程度、學習動機對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以高中職商業類科餐旅群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
    教育部(2003)。創造力教育白皮書。教育部。
    教育部(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健康與體育領域。http://www.rootlaw.com.tw/Attach/L-Doc/A040080081017400-1070608-1000-001.pdf
    康軒文教(2014)。國民中學健康與體育課本第六冊。康軒。
    張玉成(1983)。創造性發問技巧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張竣賀(2011)。安全領導、安全氣候、職場健康促進措施與職業安全衛生績效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張筱岑(2013)。未來想像評量方案之發展—以國中語文學習領域英語科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彭淑玲(2013)。未來想像評量方案之發展-以「2030年的中國西部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黃衍慶(2015)。環境教育教學活動對提升國小五年級學童環境素養之探究─以臺北市某國小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大學。
    黃玟旗(2013)。未來想像評量方案之發展-「以遇見未來領袖」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黃美珍(2013)。創造思考教學與創新能力培養之研究-以機器人課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
    黃慧珊(2012)。創造思考教學對國中學生創造力與樂觀特質之成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董奇(1995)。 兒童創造力發展心理。五南。
    賈馥茗(1979)。英才教育。臺灣開明。
    詹斯匡(2008)。兒童創造力開發之教學研究-以圖畫書創作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東大學。
    詹瓊華(2003)。高中家政課程實施創造思考教學之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鄭雅文、葉婉榆、林宜平(2007)。台灣職場疲勞問題的社會性。台灣術誌,26(4),251-253。http://doi.org/10.6288/TJPH2007-26-04-01
    鄭尊仁、李蘭、張蓓貞、陳保忠、潘怜燕、陳怡君、余曉荃、林宜平(2001)。工作場所健康促進介入模式計畫。衛生福利部委託研究計畫之委託研究成果報告(計畫編號:DOH89-TD-1179)。衛生福利部。
    潘裕豐、原來、孫易新、黃惇勝、游健弘、蕭詠今、許和捷(2013)。創造力關鍵思考技法。華騰。
    劉潔心(2018)。中小學健康教育課程發展史。國家教育研究院。
    鄧文珺(2019)。STEAM教育融入國小領域及彈性課程對學生學習成就與創造力之影響-以營養教育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蔡松翰(2019)。小組競賽合作學習模式對國小STEAM營養教育活動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黎珈伶(2010)。全腦學習策略課程發展及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賴英娟(2007)。創造力的理論與應用。國教新知,54(4),65-76。http://doi.org/10.6701/TEEJ.200712_54(4).0005
    戴裕惠(2015)。應用創造力思考技法於國中音樂創作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魏俊華(1995)。創造思考教學與學策在小輔導活動的應用。國教之聲,29 : 1, 39-56。
    簡匯文(2012)。曼陀羅思考法融入多媒體成語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蕭敏秀(2017)。健康教育課程融入剩食議題之學習成效-以國中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南應用科技大學。
    羅文酉(2009)。看見自己的思考─以圖像組織提升國小三年級學生寫作能力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
    羅莉雯(2020)。應用曼陀羅思考法於國小六年級寫作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
    饒見維(2005)。 創造思考訓練:創造思考的心理策略與技巧。五南。
    Amabile, T. M. (1983).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Springer-Verlag.
    Amabile,T. M.(1996).Creativity in context. Westvoew.

    Crites, J. O. (1969). Vocational psychology: The study of vocational behavior and development. McGraw-Hill.
    Ebel, R. L. (1979). Essentials of educational measurement (3rd ed.).Prentice Hall.
    Florida, R. (2002). 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Basic Books.
    Green, L. W., & Kreuter, M. W. (1991). Health promotion planning: an educ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approach. Mayfield Publishing Company
    Guilford, JP. (1967). The nature of human intelligence. McGraw-Hill.
    Ivancevich, J. M., & Glueck, W. F. (1979). Foundations of personnel. Business.
    Lubart, T. (1994). Creativity,thinking and problem solving. Academic Press.
    Osborn, A.F. (1957). Applied Imagination. Scribner.
    Parnes, S. J. (1967). Creative behavior guidebook. Charles Scribner’s Sons.
    Pesut, D. J. (1990). Creative thinking as a self-regulatory metacognitive process: A model for education, training and further research. The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24(2), 105–110.
    Plucker, J., Beghetto, R., & Dow, G. (2004).Why Isn’t Creativity More Important to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s?Potential, Pitfalls, and Future Directions in Creativity Research.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39, 83-96.
    Rhodes, M. (1961).An analysis of creativity.The Phi Delta Kappan, 42(7), 305-310.
    Society for Public Health Education.(2010).Health Education Specialist. Retrieved from https://www.sophe.org/careerhub/health-education-profession/
    Super,D. E. (1981). A developmental theory: Implementing a self-concept. Charles C. Thomas.
    Savickas, M. L.(2013).Career construc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Career development and counseling: Putting theory and research to work, 2, 147-180.
    Sternberg, R. J., & Lubart, T. I. (1995). Defying the crowd: Cultivating creativity in a culture of conformity.The Free press.
    Wallas, G. (1926).The art of thought. Solis Press.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1997).Skills-based health education including life skill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a Child-Friendly/Health Promoting School (information series on school health document 9).Retrieved from https://apps.who.int/iris/handle/10665/42818
    Williams, F. E. (1970).Classroom Ideas for Encouraging Thinking and Feeling. Dok Pub.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