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尹曉陽 Hiu-Yeung, Wan |
---|---|
論文名稱: |
臺灣職業籃球運動明星之英雄形象及網路輿情探究 A Study on The Heroic Image and Online Public Opinion of Professional Basketball Star Athletes in TAIWAN |
指導教授: |
劉立行
Liu, Li-Hsing |
口試委員: |
劉立行
Liu, Li-Hsing 杜聖聰 Tu, Sheng Tsung 邱琪瑄 Chiu, Chi-Hsuan |
口試日期: | 2024/06/29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圖文傳播學系 Department of Graphic Arts and Communications |
論文出版年: | 2024 |
畢業學年度: | 11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84 |
中文關鍵詞: | 運動明星 、英雄形象 、運動英雄 、大數據分析 、網路輿情 |
英文關鍵詞: | Star Athletes, The Heroic Image, Sport Hero, Big Data, Online Public Opinion |
研究方法: | 內容分析法 、 大數據分析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1136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02 下載: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籃球是為臺灣熱門的運動項目。自 2020 年起,臺灣建立了兩個職 業籃球聯盟,吸引了不少閱聽人。 職業球隊為補強球員而從海外招覽外 籍選手,無論是上賽季之「魔獸」霍華德或是臺裔球員林書豪加入臺灣 職業籃球聯盟,都引起臺灣運動閱聽人的廣泛關注與討論。過往多篇研 究已經證實運動明星能夠有效 吸引媒體報導,亦對職業籃球競爭力有相 當提升。臺灣運動傳播學者亦曾以明星運動員為主題進行研究。目前為 ,臺灣學者對運動明星的研究均聚焦於其價值、魅力、對行銷的影響、 以及國族認同的建立過程等等。然而,大部分研究者都忽略了臺灣運動 明星的形象為何。過去由於職業籃球運動發展尚未成熟,運動產業的話 題性往往只局限於旅外國際征戰的運動選手。而目前臺灣擁有兩個職業 籃球聯 盟都分別帶出話題性,球員亦有更多表現的機會。由於職業籃球 聯賽的缺乏,過往學界對於整體臺灣運動明星之形象沒有全面探究,大 部分都是集中在王建民、林書豪等等的個別之知名運動員。故此本研究 以臺灣職業籃球明星之形象為研究主題。本研究對十位征戰於 2022-2023 年職業籃球聯賽賽季之運動明星,以內容分析法分析他們的運動英雄形 象為何。再者本研究以大數據分析閱聽眾關心之運動明星相關內容為何。
Basketball is a popular sport in Taiwan. Since 2020, Taiwan has established two professional basketball leagues, attracting significant viewership. Professional teams recruit foreign players to strengthen their roster; players like Dwight Howard and Taiwanese-American player Jeremy Lin joining Taiwan's professional basketball leagues have garnered widespread attention and discussion among Taiwanese sports audiences. Previous studies have confirmed that sports stars effectively attract media coverage and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professional basketball. Taiwanese scholars in sports communication have studied the impact of sports stars on values, charisma, marketing influence, and national identity formation. However, most studies overlook the specific image of Taiwanese sports stars. Due to the relatively immatur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basketball in the past, discussions in the sports industry focused mainly on internationally competing athletes. With Taiwan now having two professional basketball leagues, there is increased topicality, providing players more opportunities for visibility. This study addresses the overlooked aspect of the overall image of Taiwanese sports stars, which has previously been narrowly focused on individual well-known athletes like Chien-Ming Wang and Jeremy Lin.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image of Taiwanese professional basketball stars. Using content analysis, the study examines the sports hero images of ten stars from the 2022-2023 professional basketball season. Additionally, the research employs big data analysis to explore what content about these sports stars captures audience interest.
王玉柱、陳子軒(2016)。高爾夫、國族主義與性別:曾雅妮的媒體再現分析。臺灣體育學術研究,第60期,73-96。
王宗吉、楊筠芃(2010)。布萊恩的表現對運動鞋銷售策略與銷售量的影響。南亞學報,第30期,349-357。
王智立、林宛妮 (2012)。新聞網站之品牌形象、品牌認同奧品牌忠誠度之關聯性研究。傅播管理擊刊,13 (2),47-70。
王慶堂、林房儹、黃永助(2009)。臺灣運動行銷產業現況與策略之分析。休閒事業研究,7(3),85-98。
何哲欣(譯)(2008)。運動明星:現代運動與運動明人的文化經濟學分析。台北縣:國立編譯館與韋伯文化。(原作 Barry Smart,2005)
吳佳玲(2006)。淺談運動觀賞之價值。體育學系(所)刊,第6期, 55-62。
吳崇旗、周靈山(2002)。淺析全球化潮流中運動傳播媒體的發展。大專體育,第60期,104-110。
吳慧卿、黃薇伊(2020)。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使用APP觀賞運動賽事消費者之行為意圖。體育學報,53(1),75-94。
吳慧卿、黃薇伊(2020)。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使用APP觀賞運動賽事消費者之行為意圖。體育學報,53(1),75-94。
李孟霖、何信弘(2014)。新媒體世代-從運動員性別報導角度分析網路新聞媒體現況。中華體育季刊,28(1),31-37。
李惠真(2001)。傳播媒體對運動發展的影響。大專體育,第52期,89-94。
周靈山(2006)。運動傳播媒體實務。台北市:峰正行。
周靈山(2008)。2008北京奧運談台灣運動觀賞能力的提升,學校體育, 26-33。
周靈山(2009)。運動賽事電視轉播與觀賞動機之初探。吳鳳學報,第17期,453-459。
周靈山(2010)。大學生觀賞電視轉播運動賽會行為研究—以2009年高雄世界運動會為例。吳鳳學報,第18期, 581至592。
林怡秀(2013)。運動團隊認同感、訊息型態與社群媒體對運動消費者訊息處理之影響。大專體育學刊,15(2),148-159。
林怡秀、陳成業(2008)。運動組織之網路媒體關係。中華體育刊季,22(4),125-133。
林盈秀(2010)。體育新聞報道多元化之研究-以《蘋果日報》、《自由時報》為例。兩岸體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01-308)。桃園:海峽兩岸體育研討學會。
林照真(2022)。臺灣報紙受平台科技影響:新聞與民主的警訊。傳播文化與政治,第16期,139-163。
邱建章(2011)。運動員「明星化」的現象——王建民與臺灣之子。運動文化研究,第16期,33-96。
俞蘋(2019)。有心或無意?:社群媒體上的新聞與政治資訊使用。中華傳播學刊,第36期,39-79。
姜穎(2015)。繼受的他者:台灣的運動與國族主義焦慮。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00期,3-52。
姜穎、陳子軒(2014)。「林來瘋」的媒體再現和國族焦慮。新聞學研究,第118期, 117-207。
洪文惠(2004)。運動報道中性別意識呈現之談吐。大專體育學刊,6(3),1-9。
洪可桓(2002)。臺灣職業棒球現場觀眾再購意願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
洪嘉文(1999)。談運動明星之形塑。大專體育,第46期,23-25。
洪嘉文(2000)。社會化與運動關係初探。中華體育,14(2),1-9。
洪嘉蔆、周靈山(2001)。媒體顯像的運動世界:符號與圖騰之解釋。大專體育,第57期,54-60。
胡幼偉、侯致遠、施致平、簡秋暖(2000)。運動傳播現況研究:內容與閱聽人分析。傳播研究2000-跨世紀的回顧與願景。台北縣:中華傳播學會。
胡竣豪(2008)。《從職業運動經營探討 SBL 職業化之困境與課題》。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嘉洋、陳子軒(2018)。臺灣籃球人才遷移中國的媒體再現與國族意涵。新聞學研究,第135期,93-138。
徐茂洲、吳兆欣、謝仁瑋(2017)。臺灣球迷線上收看中華職棒比賽行為意圖模式之研究——結合科技接受模式與計畫行為理論。運動研究,26(1),1-20。
徐茂洲、顏漢平(2013)。高中生觀賞NBA林書豪球賽者之行為模式之研究。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SREL,6(1),24-56。
徐嘉琪(2011)。先有雞?先有蛋?運動員明星化的塑造與運動經紀人的形成。輔仁大學體育學刊,第10期,392-404。
高立學(2012)。觀賞運動活動中觀眾感受的效益。休閒事業研究,10(4),64-73。
高立學(2013)。籃球運動專業化程度激發觀賞意向之研究。長榮大學學報(人文與社會科學版),17(2),19-40。
張家榮、陳美燕(2022)。職業運動新常態:新冠肺炎疫情下球迷觀賞行為。中華體育季刊,36(1),47-58。
張智涵、陳裕霖(2022)。新冠疫情下運動明星形象與消費者購買意願在社群媒體行銷效果研究。運動休閒管理學報,19(1),38-55。
張智涵、劉述懿、張若寧(2016)。大學生閱讀運動新聞現況分析。屏東科大體育學刊,第五期,85-97。
曹家榮(2020)。社群媒體研究的異質行動網絡:重新想像數位時代的知識生產。新聞學研究,第143期,167-213。
曹校章、蕭嘉惠(2009)。運動消費者觀賞動機模式驗證以SBL超級籃球聯賽為例。中華民國體育學會,42(2),29-48。
莫季雍(1999)。運動節目閱聽眾:一個偏向閱聽眾群的社會人口面向及傳播行為分析。傳播研究的破與立。新竹:中華傳播學會。
莫季雍(2003)。運動、傳播媒體與產業。運動管理,第4期,4-15。
許建民、黃煜(2021)。球迷理性嗎-自利歸因偏誤的觀點。中華體育季刊,35(2),69-76。
許彥輝(2022)。臺灣媒體運動複合體在新冠疫情下之變化歷程:以中華職棒為例。傳播研究與實踐,12(2),35-65。
許軒瑜、鄧碧珍(2020)。臺灣發展職業籃球之利多與利空。東海體育學報,第4期,26-37。
郭家倫、高俊雄(2021)。日本職業籃球B.LEAGUE之治理。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21(1),1-12。
陳子軒(2008)。公共電視運動轉播與國族認同建構-以公視王建民經驗與CBC的【Hockey Night in Canada】為例。新聞學研究,第96期,213-259。
陳子軒(2022)。導言運動傳播:後疫情的重整與新視野。傳播研究與實踐,12(2),1-4。
陳子軒(2022年10月22日).NBA轉播權「壓哨球」,預告了頂級運動轉播大遷徙時代.取自https://www.twreporter.org/a/saturday-features-long-game-nba-broadcast-2022-2023。
陳仕佳、蔡琪揚、陳昭彥(2023)。新「三國誌」——我國籃球運動職業化歷程的十字路。運動文化研究,第42期,29-65。
陳佑欣、周建亨、魏香明(2017)。運動英雄關心行為與關係價值之關係。多國籍企業管理評論, 11(2),147-164。
陳延伸(2021)。球迷、認同需求與運動媒介:運動賽事,收看行為與娛樂經驗之影響因素分析。資訊社會研究,屏東科大體育學看,第40期,135-162。
陳治平(2014)。探討運動明星的魅力。休閒與社會研究,第10期,43-71。
陳思瑋、蔡裕崑(2011)。高中籃球聯賽(HBL)報紙報導內容分析。真理大學運動知識學報,第8期,149-161。
陳羿戎(2012)。「運動英雄」的形塑要素——神話學觀點。運動文化研究,第20期, 93-118。
陳羿揚、陳愷昀、張俊一(2014)。臺灣地區報紙對SBL季賽報導內容之分析。屏東教大體育,第17期,277-284。
陳啟清(2021)。食農與食安議題之網絡輿情研究。國家與社會,第23期,1-53。
陳黃鶯、彭小惠、謝立文(2017)。UBA主場運動觀眾生活型態與觀賞動機之研究。臺南大學體育學報,第12期, 115-132。
黃任閔、謝榮豐、賴田中(2017)。102學年度大專籃球聯賽公開第一級賽事觀眾觀賞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真理大學運動知識學報,第14期, 68-81。
黃宇君、牟鍾福、陳天賜(2020)。運動社群媒體行銷-以桃園運動城運動i臺灣粉絲專頁為例。真理大學知識學報,第17期,73-96。
黃相瑋、曹竣崵(2022)。優秀運動員多元角色詮釋初探。休閒與社會研究,第25期,35至46。
黃美珍(2008)。淺談提升桌球運動觀賞之策略。大專體育,第96期, 51-54。
黃致霖、陳金盈(2013)。美國職棒球星曼尼加盟義大犀牛之效應研究。2013年兩岸體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35-146)。桃園:海峽兩岸體育研討學會。
黃啟明、周美利、吳建邦(2022)。台灣運動迷觀看網路直播運動賽事之動機與觀賞行為分析。遠東學報,39(1),11-32。
黃鴻鈞、林顯丞、吳忠政(2019)。運動明星對臺灣企業排球聯賽發展之效應。大專體育,第148期,1-14。
黃瓊恩、方佩欣、王傑賢(2015)。運動媒體報導運動明星之價值研究——與林書豪報導為例。臺大體育學報,第28輯,13-23。
楊日青、李元培、林文斌、劉兆隆(譯)(2009)。Heywood‘s 政治學新論。台北市:韋伯文化。(Andrew Heywood, 2002)
楊日青、李元培、林文斌、劉兆隆(譯)(2009)。Heywood‘s 政治學新論。台北市:韋伯文化。(Andrew Heywood, 2002)
楊玉明、李俞麟(2005)。超級籃球聯賽消費者參與動機之研究。輔仁大學體育學刊,第4期,43-57。
楊承賢(2020)。大眾與政府在食安危機事件中的網路新聞媒體應用。傳播文化,第19期,140-164。
楊祖珺譯(1997)。《傳播及文化研究主要概念》。台北:遠流。(London: O’Sullivan, T., Hartley, J., Saunders, D., Montgomery, M., & Fiske, J. ,1994)
楊喨智(2018)。宗教與同運議題之網路輿情觀察。玄奘佛學研究,第29期,59-81。
廖清海、連振杰(2001)。民眾關心之體育運動新聞議題分析——以台灣地區報紙讀者投書內容為例。體育學報,第30期,163-173。
廖清海、羅元鴻(2005)。運動英雄的社會價值功能:以媒體觀點論述。大專體育,第76期,60-66。
趙怡雯、張雅茹、賴玟茹、游佳諭(2018)。以使用與滿足理論探討台灣大學生對網路新聞的選擇偏好與滿足度-以台灣大學為例。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圖文傳播藝術學報,10-17。
劉吉軒(2016)。大數據分析與人文社會科學跨領域研究應用。傳播文化,第15期,4-47。
劉冠廷、戴遐齡(2015)。林來瘋現象:亞裔運動員的媒體再現與偏差。休閒與社會研究,第17期,175-184。
歐子源(2004)。 中國運動經紀人發展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學位論文
蔡守浦、陳業宏(2002)。職業運動的規則特性與市場對應關係—以NBA職業籃球為例—。大專體育,第59期,62-67。
蔡雅欣、程紹同(2017)。運動員運用社群媒體提升品牌價值之初探。臺南大學體育學報,第12期,29-41。
鄭凱仁、廖晨安、鄭俊傑(2020)。主場經營、球隊認同與行為意圖關係之研究—以臺北富邦勇士職業籃球隊為例。中原體育學報,第14期,15-26。
黎正捷(2022)。P League+職業籃球聯賽觀賞性消費者參與動機之研究。運動與觀光研究,11(1),40-55。
賴姍姍、王克武、陳虹蓉(2012)。100年企業七年排球聯賽現場觀眾觀賞動機與消費行為之驗證性研究。嶺東體育暨休閒學刊,第10期,51-63。
賴岳炫、曾盛恕、林孟彥(2020)。球隊認同感、對贊助商態度與休閒效益:口碑意願型態的中介效果。體育學報,53(1),95-110。
謝靜瑜、張馨勻(2010)。臺灣報紙對超級籃球聯賽(SBL)報導內容分析。兩岸體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63-176)。桃園:海峽兩岸體育研討學會。
簡秋暖(2004)。臺灣地區年度十大體育新聞之研究—— 以民生報為例。嶺東技術學院嶺東體育學刊,第3期,135-146。
闕維正、林顯丞(2003)。淺論運動明星的價值。大專體育,第65期,103-108。
蘇蘅(2018)。新聞專業的新視野:媒體實踐與台灣的問題。傳播文化,第17期,16-51。
Anderson, Benedict, 1983,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Verso.
Berelson, B. (1952). Content Analysis in Communications Research. NY: Free Press.
Boorstin, D. J. (1963) The Image, or What Happened to the American Dream, Harmondsworth, Penguin Books.
Braunstein, J. R., & Zhang, J. J. (2005). Dimensions of athletic star power associated with Generation Y sports consump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Marketing & Sponsorship, 6(4), 37-62.
Daniel, J. B. (1996). The Image: A Guide to Pseudo-Events in America. Vintage Books. University of Mississppi.
Doulkeri, T. & Maniou, T. & Tsiolcha, A. (2014). Athleticism, Politics and Media in Greece. INFORMACIJOS MOKSLAI, Vol. 69, 26-42.
Duncan, S. (2022). Applying Dyer’s Star Theory to Sport: Understanding the Cultivation of Athlete Stardom. Physical Culture and Sport. Studies and Research, 94, 34–35.
Dyer, R. (1998). Stars. London: The British Film Industry. (First published 1979.)
Eriksen, T. H. (1993). Ethnicity and nationalism. London, UK: Pluto Press.
Florian Wrisez(2011). The Sports Heroes and the Media Stars with a Focus on French National Football Team Former Captain: Zinedine Zidane,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ainan, (6), 51-60.
Garry Smith (1973) The Sport Hero: An Endangered Species, Quest, 19:1, 59-70, DOI: 10.1080/00336297.1973.10519750
Guest, A. M. & Cox, S. (2009). Using Athletes as Role Models?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Perspectives from a Sample of Elite Women Soccer Play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 & Coaching, 4(4), 567–581.
Jhally, S. (1984). The spectacle of accumulation: Material and cultural factors in the evolution of the sports/media complex. Critical Sociology, 12(3), 41-57. (1987). The code of advertising. Routledge.
Lamar Reams & Stephen Shapiro (2017).Who's the main attraction? Star power as a determinant of Ultimate Fighting Championship pay-per-view demand, European Sport Management Quarterly, 17:2, 132-151, DOI: 10.1080/16184742.2016.1257039
Livant, B. (1981). On a historical turning-point in marking audiences-as-commodities. Brooklyn College.
Orrin E. Klapp (1962). Heroes, villains, and fools : the changing American character. Englewood cliffs, N.J. : Prentice-Hall
Pifer, N. D., Mak, J., Bae, W., & Zhang, J. J. (2015). Exam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r player characteristics and brand equity in professional sport teams. The Marketing Management Journal, 25(2), 88–106.
Raney, A.A. (2006). Why we watch and enjoy mediated sports. In Raney, A. A., & Bryant,J. (Eds.), Handbook of sports and media (pp. 313-330). Mahwah, N.J.: L. Erlbaum Associates.
Rein, I., Kotler, P. & Stoller, M. (1997), High visibility: The making and marketing of professionals into celebrities. Chicago, IL: NTC Business Books.
Richard Burdekin & Todd L Idson(1991). Customer Preferences, Attendance and the Racial Structure of Professional Basketball Teams. Applied Economics 23(1):179-86.
Rojek, C. (2001). Celebrity. London: Reaktion Books Ltd.
Silva, J.V.R.d. & Rodrigues, P.C. All-NBA Teams’ Selection Based on Unsupervised Learning. Stats 2022,5,154–171. https://doi.org/ 10.3390/stats5010011
Taniyev, O. & Gordon, B. S. (2022). Lead by Example: An Exploration of the Athlete Brand as a Role Model, Sport Marketing Quarterly, 31(1), 62-75.
Taylor, P. (2020). ‘Athletes have taken social stands before. Why this time is different.’ 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https://www.csmonitor.com/USA/Society/2020/1123/Athletes-have-taken-social-stands-before.-Why-this-time-is-different. Retrieved August 29, 2021.
Yang, Y. & Shi, M. (2011). Rise and fall of stars: Investigating the evolution of star status in professional team sports. Intern. J.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 28(4), 352-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