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曾玉芳
論文名稱: 再現家庭共生關係-析論張作驥電影《當愛來的時候》
The Re-presentation of Familiar Affection- An Analysis and A Review of "When Love Comes", The Film Directed by Chang Tso-Chi
指導教授: 應鳳凰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臺灣語文學系
Department of Taiwan Culture,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9
中文關鍵詞: 母女關係家庭女性主義去勢模擬
英文關鍵詞: mother-daughter relationship, family, feminism, castration complex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00下載:3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選取張作驥導演於2010年執導的電影作品:《當愛來的時候》為研究題材,旨在研究台灣電影所呈現之家庭、母女關係與有著去勢焦慮的父權。試圖透過女性主義批評、母女關係理論及電影敘事手法等分析方式,耙梳其電影主題脈絡。進而推演出電影裡母女關係與父權體制所呈現出台灣社會文化特殊的情境與背景,以及如何地順從或顛覆父權。這其中也包含母女兩代的行為模式與互動關係投射出的情感脈絡、成長經驗與身分認同。
      
    筆者以電影中的母女關係和女性角色為中心,輔以其他親情互動及男性角色,闡述家庭成員間的共生關係。在片中這個不那麼「正常」的家庭中,親情並非侷限於血親關係中,而是相互涉入彼此生命的互動。電影中的「母親」角色雖展現了無與倫比的堅強與韌性,但也不乏她們始終依附傳統、恪守母職與被父權體制箝制的敘事情結。在另一方面,雖然故事中的入贅丈夫(父親)呈現出無能、軟弱與去勢焦慮,但他仍有形或無形地透過其男性的地位,介入與影響家中其他女性成員的生命歷程。最終,導演以某種程度的女性挫折為電影中的男性去勢焦慮解套,並以未成年懷孕女兒的視野,對家的本質做出了另一詮釋。

    Through using Director Chang Tso-chi’s No. 6 films directed in 2010, "When Love Comes",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family, mother-daughter relationship and patriarchy with castration complex in Taiwan’s movies. Also, this study attempts to methodize sequence of movie themes through some analytical methods such as feminist criticism, mother-daughter relationship theory, and film narrative pattern and so on. Furthermore, this study will deduce special circumstances and background of Taiwanese social culture reflected by mother-daughter relationship and the patriarchal system, and how to obey or to subvert the patriarchal. This is including intricacy of emotion, growing experience and sense of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expressed by the behavioral models and interactions between mother-daughter generations.

    The author focused on the mother-daughter relationship and the role of women in the movie but also other family interaction and the male characters to state the familiar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family members. In such an ‘abnormal’ family, familiar affection should be the interaction of each other's lives rather than limited to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 The role of ‘mother’ in the film has demonstrated unparalleled strength and toughness, but there are still a lot of scenes with regard to that they always depend on tradition, abide motherhood and are restrained by patriarchy. On the other hand, what the husband/father in an uxorilocal marriage showed are incompetentness, weakness, and castration complex but he still tangibly or intangibly intervened and influenced the life courses of the other female members in his family by his male position. Finally, the director used a certain degree of female frustration to relieve the male castration complex and gave a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 of the nature of home from a teenage pregnancy daughter's viewpoint.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8 第二節 文獻回顧 12 一、電影專書論著 13 二、女性電影專著 15 三、學術論文回顧 17 第三節 研究範疇與方法 20 一、研究文本的選擇 20 二、研究方法 21 三、論文主要理論的參考及援引 22 四、 論文章節架構說明 28 第二章 社會及家庭中的女性形象演變 31 第一節 母親形象 31 一、華人文化下的母親定位 31 二、西方文化中母職形象的迷思 32 三、當母職成為父權控制女性的手段 34 四、現代台灣母親 36 第二節 女兒角色 38 一、華人社會文化下的女兒 39 二、西潮東漸中的年輕女性 41 三、現代女兒所處的情境 41 第三節 家庭系統中的母與女 43 一、家庭系統理論 44 二、中西的親子關係 46 三、小結 47 第三章《當愛來的時候》中的角色及敘事再現 49 第一節《當愛來的時候》角色風格展演 49 一、《當愛來的時候》中的女兒 50 二、《當愛來的時候》中的既定母親 55 三、《當愛來的時候》中的既定父親 59 第二節《當愛來的時候》中現身與潛匿的男性 61 一、落跑男友-牟宗福 61 二、邊緣觀察者-叔叔 63 第三節 面對未成年懷孕的衝擊—以《鴻運當頭》為對照 64 一、未成年少女性別角色轉化與再塑 65 二、 《鴻孕當頭》 66 三、 兩部電影中父母親與社會環境的態度 69 四、 關於兩部電影中的未成年少女懷孕 70 第四章 《當愛來的時候》中的親權結構與認同 72 第一節《當愛來的時候》中的母親與父親形象 72 一、《當愛來的時候》中的母職展演 73 二、《當愛來的時候》中去勢父親的形象 84 第二節《當愛來的時候》中的母女關係 98 一、母女之間的衝突與對立 99 二、互為主體的母女之間 102 三、母女之間的扭轉共生 104 四、理解互助的共生相繫 107 第三節《當愛來的時候》家與親情的認同 111 一、家族的招贅鬆綁 112 二、家庭中的性別區分要求與母女情感契約 115 三、 單親小媽媽的社會現實處境 117 第五章 結論 122 一、 再現家庭圖像 122 (一)帶著傷痕共生的母親與女兒 124 (二)解套男性去勢焦慮 126 二、 侷限與展望 127 參考文獻 130 附錄:《當愛來的時候》演員相關資料 134

    一、 專書
    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文化,2009年再版。
    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巨流,1995年。
    Pamela Abbott、Claire Wallace、Melissa Tyler著,鄭玉菁譯,《女性主義觀點的社會學》(A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Feminist Perspectives),台北:巨流,2008年。
    Jennifer Mather Saul著,國立編譯館主譯,謝明珊譯,《女性主義:議題與論證》(Feminism Issues & Arguments),台北:巨流,2010年。
    羅絲瑪莉、佟恩著,刁筱華譯:《女性主義思潮》,台北:時報文化,1996年。
    E.弗洛姆著,孟祥森譯:《愛的藝術》,台北:志文,1979年。
    艾弗瑞阿德勒著,蔡美玲譯:《了解人生》,台北:遠流,1980年。
    張京媛主編《當代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1992年1月。
    盧非易,《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1949-1994)》,台北:時報,2006年。
    陳儒修著、羅頗誠譯,《台灣新電影的歷史文化經驗》,台北:萬象,1993年。
    焦雄屏編著,《台灣新電影》,台北:時報,1988年。
    李臺芳,《女性電影理論》,台北:揚智,1996年。
    西蒙波娃著,歐陽子譯:《第二性》(第一卷:形成期),台北:志文,1992年。
    西蒙波娃著,楊美惠譯:《第二性》(第二卷:處境),台北:志文,1992年。
    游素玲編《母職研究再思維──跨領域的視野》,台北:五南圖書,2008年。
    鄭明娳主編:《當代台灣女性文學論》,台北:時報,1993年
    Nancy J. Chodorow著,張君玫譯,《母職的再生產:心理分析與性別的社會學》,台北:群學,2003年
    Janet Sayers 著,劉慧卿譯,《母性精神分析—女性精神分析大師的生命故事》,台北:心靈工坊,2001年
    張小虹《後現代∕女人:權力、慾望與性別表演》,台北:時報文化,1993年
    李茂興譯:《諮商與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台北:揚智,1999年。
    林芳玫:《解讀瓊瑤愛情王國》,台北:時報文化,1994年。
    林芳玫,《權力與美麗:超越浪漫說女性》,台北:九歌,2005年。
    林蕙瑛:《相愛容易,相處不難》,台北:九儀,1999年。
    柯柯拉及馬休斯著,孫柯譯:《解開母女情節》,台北:遠流,1997年。
    胡幼慧:《三代同堂——迷思與陷井》,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5年。
    范銘如:《夢裡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縱論》,台北:麥田,2002年。
    孫隆基:《未斷奶的民族》,台北:巨流,1995年。
    黃重添、朱雙一、莊明萱、闕豐齡:《台灣新文學概觀》,台北:稻禾,1992年。
    李仕芬著:《女性關照下的男性——女作家小說析論》,台北︰聯合文學,2000年。
    李仕芬:《愛情與婚姻:台灣當代女作家小說研究》,台北:聯合文學,2000年。
    賀安慰:《台灣當代短篇小說中的女性描寫》,台北:文史哲,1989年。
    張君玫:《母職的再生產》,台北:群學出版,2003年。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1998年。
    樊洛平:《當代台灣女性小說史論》,台北:商務印書館,2006年。
    鄭樹森:《張愛玲的世界》,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
    蘇芊玲:《不再模範的母親》,台北:女書文化,1996年。

    二、期刊論文
    唐文慧、游美惠:〈社會母職:女性主義媽媽的願景〉,《婦女與性別研究通訊》第63期,2002年6月。
    張淑麗:〈「閨怨」美學的挑戰——當代台灣女性書寫的異∕移位〉,《文訊》第149期,1998年3月。
    劉惠琴:〈母女關係的社會建構〉,《應用心理研究》第6期,2000.6
    余德慧和林麗雲:中國人的愛與苦-犧牲與求全。台北:張老師,1991年
    余德慧和顧瑜君:父母眼中的離合處境與現代倫理意涵。應用心理研究,6期,頁173-211,2000年
    邱貴芬:(女性主義與體制化論述——從廖輝英的通俗小說談起),《文史學報》第22期,1992年3月,頁91〜99。
    邱貴芬:(「失聲的畫眉」——探討台灣女性小說壓抑的母親論述),《台灣文藝》第5期,1994年10月20,頁32〜38。
    林櫻蕙:〈《油蔴菜籽》母女的二重性格論〉,《台南師院學生學刊》第22期,1990年12月,頁101〜111。
    曾瑞真:〈幼年的母女關係與母職模式〉,《應用心理研究》第7期,2000.9林鎮山:〈記述女性的啟蒙──廖輝英的「油麻菜籽」與愛麗思‧孟蘿【Alice Mumro】的「男孩與女孩」【Boys and Girls】〉,《文學台灣》第24期,1997年10月,頁55〜75。
    孫隆基:〈母胎化之精神現象學——現代小說中的一些男性樣相〉,《女性人》,第5期,1991年9月,頁112〜132。
    潘淑滿:〈台灣母職圖像〉,《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第20期,2005.12
    陳秀如:〈從迷失到覺醒——論廖輝英小說中的女性成長迴路〉,《臺灣文學評論》,第5卷第4期,2005年10月,頁106〜129。
    謝小芩:〈男性如何可能成為女性主義思考主體〉,《當代》第142期,1999.6蕭蘋、李佳燕〈母職的社會建構與解構〉,《婦女與性別研究通訊》第63期,2002.6
    黃囇莉:〈身心違常-——女性自我在父權結構網中的「迷」途〉《本土心理學研究》,第15期,2001年6月,頁3〜62 。
    彭莉惠:〈女性婚外情慾的處境和蘊含〉,《女學學誌之婦女與性別研究》,第18期,2004年12月,頁39〜107。
    劉惠琴:〈青少女在母女關係中的個體化模式〉,《中華心理衛生學刊》,第12卷第四期,頁121〜122。
    應鳳凰:〈如何讀廖輝英的小說〉,《幼獅文藝》第63卷3期,1986年3月,頁127〜129。
    藍佩嘉:〈顛覆母職-母職-消滅女人的制度〉,《當代》第12卷62期,1991年6月,頁84〜88。

    三、學位論文
    江寶釵:《論《現代文學》女性小說家——從一個女性經驗的觀點出發》,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
    蔡秀佳,《女性的觀看與被看:從林正盛的電影〔美麗在唱歌〕和〔愛你愛我〕談起》,台北市市立師範學院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張嘉倪,《女女相繫的牢牢結—台灣電影之母女關係研究》,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鄒金鳳,《親密戰爭?由母女關係看性別角色與認知的建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帥文慧,《母女關係的移動:以情節的書寫朝向改變》,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籃慧蓮,《電影《面子》與《蝴蝶》中的女同志情慾與母女關係》,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美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宋園藝:《關於青少年母子關係的一項質性研究——基於子女視野中的母子衝突》,上海:上海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
    王淑芬,《從女性主義觀點看未成年懷孕女性性別角色發展歷程之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當愛來的時候》Blog: http://whenlovecomes.pixnet.net/blog
    台灣金馬獎官方網站:
    http://www.goldenhorse.org.tw/ui/index.php?class=funcnav&func=news&subwork=ghac
    查閱日期:5/7/2011。
    國家影視產業資訊平台http://tavis.tw/files/15-1000-11591,c1029-1.php
    行政院主計處,教育類性別統計。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13/99gender.pdf 查閱日期:5/30/2011
    後女性的魔境夢遊 http://a09201988.pixnet.net/blog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