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安琪
Huang, An-Chi
論文名稱: 劉熙載寓言散文研究
The Study of the Allegorical Proses of Xi Zai Liu
指導教授: 顏瑞芳
Yan, Rui-Fa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2
中文關鍵詞: 劉熙載寤崖子寓言散文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5099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37下載:2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劉熙載(1813-1881),自號寤崖子,一生致力於為學與教人,博學多能,研究領域涵蓋文學藝術、語言聲韻、天文曆算。其寓言散文集《寤崖子》收錄於詩文集《昨非集》(初名《四旬集》),共有四十二篇作品,以「寤崖子」一角穿插於十五篇作品,內容托以史事,雜以議論,推闡儒家哲理和政治思想,融會道家的人生道德修養,無論取材、主題、故事設計在清代寓言中皆獨樹一格。

    本論文共分六章:第一章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研究現況,並確立研究方法與步驟。第二章從劉熙載的時代生平著手,再從文學觀與寓言觀兩個作者因素,以及政治、學術、寓言發展背景三個社會因素,探索劉熙載創作《寤崖子》的因緣。第三章歸納《寤崖子》寓言散文的題材,分成「循古」與「自創」兩部分,分別探討素材來源、轉化方式,與題材類型。第四章剖析寓言的靈魂,即《寤崖子》的寓意,了解劉熙載「治經與論學」、「學習與立教」、「修身待人與處世」、「柄政與治國」的思想內容。第五章進行《寤崖子》寓言散文的故事分析,分析劉熙載如何設計人物、情節結構、寓意呈現,為文章增添變化與說服力。第六章概括說明本論文研究成果。

    第一章 緒論 0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01 一、 研究動機 01 二、 研究目的 03 第二節 研究範圍 05 一、 釋「寓言」 05 二、 釋「寓言散文」 06 三、 劉熙載寓言散文 07 第三節 文獻探討 09 一、 劉熙載生平相關文獻 09 二、 《寤崖子》相關研究 10 三、 劉熙載散文理論研究 10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12 一、 研究方法 12 二、 研究步驟 15 第二章 劉熙載生平及其寓言散文創作因緣 17 第一節 劉熙載生平 17 一、 求學──黽勉博學 18 二、 宦遊──貞介絕俗 21 三、 講學──以身為教 23 第二節 劉熙載寓言散文創作因緣 26 一、 作者因素 26 二、 時代背景 29 第三章 劉熙載寓言散文的題材 37 第一節 循古作品的題材來源與轉化 37 一、 循古作品的題材來源 37 二、 循古作品的題材轉化 45 第二節 自創作品的題材類型 54 一、 自然科學類 54 二、 社會科學類 59 第四章 劉熙載寓言散文的主題思想 65 第一節 治經與論學 66 一、 辨墨析名 66 二、 明性辨欲 71 第二節 學習與立教 75 一、 學習 75 二、 立教 81 第三節 修身待人與處世 84 一、 修身 84 二、 待人 87 三、 處世 89 第四節 柄政與治國 93 一、 對內──用才 93 二、 對外──辟怪 94 第五章 劉熙載寓言散文的故事分析 101 第一節 命名與選角 101 一、 命名的象徵性 101 二、 選角的典型性 103 第二節 情節結構 106 一、 單情節──單向式 106 二、 雙情節──包容式 107 三、 多情節 108 第三節 寓意呈現方式 111 一、 借對話揭露寓意 111 二、 借邏輯推演寓意 113 第六章 結論 125 第一節 劉熙載寓言散文的特色 125 一、 取材:能變古,求創新 125 二、 主題:本儒學,融老莊 125 三、 故事:多對話,重邏輯 126 第二節 劉熙載寓言散文的價值 127 一、 體現劉熙載的文學觀 127 二、 反映清末儒者的時代精神 128 三、 開拓學者風格的寓言散文 128 四、 具有融會先秦寓言的意義 129 附錄一: 劉熙載年譜 130 附錄二:《寤崖子》題材分析表 142 附錄三:《寤崖子》故事與寓意分析表 146 參考書目 156

    參考書目
    一、 古籍(依朝代排列)

    1. 闕名原著;郭璞,郝懿行舊注;袁珂譯注:《山海經》(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
    2. 闕名原著;〔宋〕朱熹注:《周易本義》(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
    3. 闕名原著;〔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詩經》(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4. 闕名原著;〔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爾雅》(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5. 〔春秋〕李耳;〔魏〕王弼注;〔清〕紀昀校定:《老子道德經》(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
    6. 〔春秋〕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論語》(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7. 〔春秋〕左丘明撰;〔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左傳》(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8. 〔春秋〕左丘明撰:《國語》(臺北:宏業書局,1980年)
    9. 〔戰國〕公孫龍子原著;丁成泉注譯:《新譯公孫龍子》(臺北:三民書局,1996年)
    10. 〔戰國〕孟子撰;〔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孟子》(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11. 〔戰國〕荀況撰;〔戰國〕楊倞注;耿蕓標校:《荀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新華書店上海發行所發行,1996年)
    12. 〔戰國〕莊周;〔清〕郭慶藩;王孝魚點校:《莊子集釋》(臺北:中華書局,2004年)
    13. 〔戰國〕墨子;李漁叔註譯:《墨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
    14. 〔戰國〕晏嬰撰;〔明〕凌稚隆評:《晏子春秋》(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印行,1978年)
    15. 〔秦〕呂不韋著;〔後漢〕高誘註:《呂氏春秋》(臺北:藝文印書館,1959年)
    16. 〔秦〕孔鮒撰:《孔叢子》:(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17. 〔西漢〕司馬遷撰;〔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18. 〔西漢〕劉向集錄:《戰國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19. 〔西漢〕劉向撰:《說苑》(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20. 〔西漢〕劉安著;高誘註:《淮南子》(臺北:廣文書局,1965年)
    21. 〔西漢〕戴德;〔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禮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22. 〔東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北京:黎民文化事業公司,2006年)
    23. 〔宋〕蘇洵撰:《嘉佑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24. 〔宋〕蘇軾撰:《蘇東坡全集》(臺北:世界書局,1967年)
    25. 〔宋〕朱熹撰;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新華書店上海發行所發行,2002年)
    26. 〔宋〕朱熹著:《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大安出版社,1996年)
    27. 〔宋〕張詠著;張其凡整理:《張乖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28. 〔明〕王陽明撰;葉鈞點註:《傳習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29. 〔明〕劉基原著;傅正谷評注:《郁離子評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
    30. 〔清〕方宗誠:《柏堂師友言行記》(臺北:文海,1968年)
    31. 〔清〕支偉成:《清代樸學大師列傳》(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
    32. 〔清〕石成金著:《笑得好》(臺北:天一出版社,1985年)
    33. 〔清〕阮元撰:《疇人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34. 〔清〕吳莊著:《叢書集成續編•吳鰥放言》(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年)
    35. 〔清〕胡傳:《鈍夫年譜四卷》(北京大學圖書館館藏稿本叢書編委會: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
    36. 〔清〕洪秀全等撰:《太平天國印書》(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79年)
    37. 〔清〕俞樾著:《春在堂全書》第三冊(南京:鳳凰出版社,2010年)
    38. 〔清〕章學誠:《文史通義》(臺北:廣文書局,1967年)
    39. 〔清〕焦循:《雕菰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40. 〔清〕紫萼:《梵天廬叢錄》(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
    41. 〔清〕黃圖珌著:《四庫未收書輯刊•看山閣集》(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42. 〔清〕應寶時等修;俞樾纂:《上海縣志》(臺北:中國地方文獻學會,1975年)
    43. 〔清〕劉熙載著;薛正興點校:《劉熙載文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
    44. 〔清〕劉熙載撰;袁津琥校注:《藝概注稿》(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45. 〔清〕劉熙載撰;龔鵬程導讀:《藝概》(臺北:金楓出版社,1986年)
    46. 曾棗莊,劉琳主編;四川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編:《全宋文第四册》(成都:巴蜀書社1989年)

    二、 今人專著(依姓名筆劃排列)

    (一) 寓言相關類
    1. 李富軒,李燕:《中國古代寓言史》(新店:志一出版社,1998年)
    2. 袁暉主編:《歷代寓言•宋金元卷》(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1年)
    3. 袁暉主編:《歷代寓言•明代卷》(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1年)
    4. 袁暉主編:《歷代寓言•清代卷》(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1年)
    5. 陳蒲清:《寓言文學理論•歷史與應用》(臺北:駱駝出版社,1992年)
    6. 陳蒲清:《中國古代寓言史》(臺北:駱駝出版社,1987年)
    7. 黃瑞雲新譯:《歷代寓言選》(臺北:三民書局,2010年)
    8. 劉燦:《先秦寓言》(臺北:群玉堂發行,鴻泰總經銷,1991年)
    9. 凝溪:《中國寓言文學史》(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
    10. 顏崑陽:《莊子的寓言世界》(臺北:漢藝色研文化出版,2005年)
    11. 顏瑞芳編著:《清代伊索寓言漢譯三種》(臺北:五南出版社,2011年)
    12. 顧建華:《寓言:哲理的詩篇》(臺北:淑馨出版社,1994年)

    (二) 劉熙載相關研究
    1. 王氣中:《劉熙載和藝概》(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3年)
    2. 徐林祥:《劉熙載及其文藝美學思想》(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
    3. 徐林祥主編:《劉熙載美學思想研究論文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出版,四川省新華書店經銷,1993年)
    4. 韓烈文:《劉熙載藝概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

    (三) 哲學類
    1. 王永祥,潘志鋒,惠吉興著:《燕趙先秦思想家公孫龍、慎到、荀況研究》(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2年)
    2. 王邦雄等:《中國哲學史》(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
    3. 王讚源:《墨子》(臺北:東大發行,三民總經銷,1996年)
    4. 古清美:《宋明理學概述》(臺北:臺灣書店,1996年)
    5.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學生書局,1975年)
    6. 李日章:《宋明理學研究》(高雄:三信出版社,1979年)
    7. 吳怡:《逍遙的莊子》(臺北:學海出版社,1983年)
    8. 林為正譯;Arthur Bloch原著:《完全莫非定律》(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
    9. 姜廣輝:《理學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新華書店上海發行所經銷,1994年)
    10. 秦家懿:《王陽明》(臺北:東大發行:三民總經銷,1987年)
    11. 陳文江、秦美珠:《智者的邏輯》(臺北:究竟出版社,2004年)
    12. 婁良樂:《惠施研究》(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67年)
    13. 陳鼓應:《老莊新論》(臺北:五南出版社,1993年)
    14. 陳榮捷:《朱熹》(臺北:東大發行:三民總經銷,1990年)
    15. 張文哲譯;Robert E. Slavin原著:《教育心理學理論與實際》(臺北: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
    16. 張其昀主編:《國史上的偉大人物(一)》(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954年)
    17.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2010年)
    18. 曾春海:《陸象山》(臺北:東大發行:三民總經銷,1988年)
    19. 黃慶萱:《周易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92年)
    20. 馮耀明:《公孫龍子》(臺北 : 東大發行:三民總經銷,2000年)
    21. 趙士林:《荀子》(臺北:東大發行:三民總經銷,1999年)
    22. 蒙培元:《理學的演變:從朱熹到王夫之戴震》(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
    23. 劉韶軍:《儒家學習思想研究》(武昌: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24. 蔡仁厚:《宋明理學•北宋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
    25. 蔡仁厚:《宋明理學•南宋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

    (四) 史地類
    1. 中國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資料編輯組編輯:《鴉片戰爭時期思想史資料選輯》(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63年)
    2.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3. 王紅旗解說,孫曉琴繪圖:《圖說山海經》(臺北:尖端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4. 王爾敏:《中國近代思想史論》(臺北:華世出版社,1978年)
    5. 史革新:《晚清學術文化新論》(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
    6. 史景遷著,黃秀吟、林芳梧譯:《胡若望的疑問》(臺北:唐山出版社,1996年)
    7. 李光濤:《明清之際的戰爭》(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
    8. 祈龍威、林慶彰主編:《清代揚州學術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
    9. 孟森作;楊國楨導讀《明清史講義》(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
    10. 周輝榮譯;特拉維斯•黑尼斯三世;弗蘭克•薩奈羅著:《鴉片戰爭 : 一個帝國的沉迷和另一個帝國的墮落》(北京:三聯書店,2005年)
    11. 張舜徽:《清儒學記》(濟南:齊魯書社,1991年)
    12. 張穆:《鴉片戰爭時期思想史資料選輯》(中國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資料編輯組編輯;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
    13. 葛兆光:《宅茲中國 : 重建有關「中國」的歷史論述》(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14. 劉宗迪:《失落的天書:〈山海經〉與古代華夏世界觀》(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
    15. 廖敏淑著:《清代中國對外關係新論》(臺北:政大出版社,2013年)
    16. 蕭一山:《清代通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
    17. 譚丕模著:《清代思想史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五) 文學類
    1. 丁錫根:《中國歷代小說序跋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年)
    2. 李澤厚:《美的歷程》(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1994年)
    3. 李豐楙編撰:《山海經:神話的故鄉》(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81年)
    4. 吳小林:《中國散文美學》(臺北:里仁書局,1995年)
    5. 周振甫:《文章例話》(臺北:五南出版社,1994年)
    6. 周樹華導讀:《西方傳統文學研究法》(臺北:文建會出版,2010年)
    7. 孟華主編:《比較文學形象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8. 紀蔚然:《現代戲劇敘事觀:建構與解構》(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
    9. 袁珂:《中國神話史》(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1年)
    10. 袁珂校注:《山海經校注》(臺北:里仁書局,1982年)
    11. 張伯偉:《中國古代文學批評方法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12. 張舜徽:《清儒學記》(濟南:齊魯書社,1991年)
    13. 張錦忠導讀:《形式主義》(臺北:文建會出版,2010年)
    14. 詹明信講座;唐小兵譯:《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臺北:合志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
    15. 葉朗:《中國美學史大綱》(臺北:滄浪出版社,1986年)
    16. 葉舒憲,蕭兵,(韓)鄭在書:《山海經的文化尋蹤:「想像地理學」與東西文化碰觸》(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湖北省新華書店經銷,2004年)
    17. 愛德華•摩根•佛斯特著;蘇西亞譯:《小說面面觀》(臺北:商周出版,2009年)
    18. 劉介民:《比較文學方法論》(臺北:時報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0年)
    19. 魏飴著:《散文鑑賞入門》(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89年)
    20. 魏飴著:《小說鑑賞入門》(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9年)
    21. 簡政珍導讀:《讀者反應閱讀法》(臺北:文建會出版,2010年)
    22. 羅蘭•巴特著;屠友祥譯:《S/Z》(新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23. 龔鵬程:《清代揚州學術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

    三、 外文著作

    1. Ernest Samuels,Jayne Samuels, Bernard Berenson, the Making of a Legend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 1987)
    2. Francis Bacon:The New Organ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3. Jean de la Fontaine, The Complete Fables of La Fontaine: A New Translation in Verse, La Fontaine’s Preface (Skyhorse Publishing, Inc., 2013)

    四、 期刊論文(依姓名筆劃排列)

    1. 阮中:〈劉熙載散文理論研究〉,《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第23卷第1期),2005年1月,頁8-13。
    2. 吳志鏗:〈清遺民的晚清記憶――劉聲木個案研究〉,《郭廷以先生百歲冥誕紀念史學論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5年)
    3. 徐林祥:〈論劉熙載《融齋龍門弟子與中國早期現代化〉,《史林》(第5期),2006年,頁30-43。
    4. 徐林祥:〈晚清學者劉熙載的主導思想與價值取向〉,《青海社會科學》(第4期),2011年,頁113-118。
    5. 徐林祥:〈劉熙載的思想、學術及其他〉,《揚州大學學報》(第18卷第1期),2014年1月,頁63-70。
    6. 陳志:〈論劉熙載《藝概•文概》中的散文思想〉,《蘭州大學學報》(第34卷第6期),2006年11月,頁32-36。
    7. 萬奇:〈劉熙載散文理論探微〉,《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125期),2003年,頁50-77。
    8. 楊抱樸:〈劉熙載年譜(一)〉,《遼東學院學報》(第9卷第6期),2007年12月,頁89-96。
    9. 楊抱樸:〈劉熙載年譜(二)〉,《遼東學院學報》(第10卷第1期),2008年2月,頁89-96。
    10. 楊抱樸:〈劉熙載年譜(三)〉,《遼東學院學報》(第10卷第2期),2008年4月,頁77-92。
    11. 楊抱樸:〈劉熙載年譜(四)〉,《遼東學院學報》(第10卷第3期),2008年6月,頁61-69。
    12. 楊抱樸:〈劉熙載行跡考〉,《東北師大學報》(第226期),2007年7月,頁102-107。
    13. 楊抱樸:〈袁昶日記中有關劉熙載的文獻〉,《遼東學院院報》(第14卷,第4期),2012年8月,頁76-80。
    14. 顏瑞芳:〈寓言、寓言散文與寓言體散文〉,《臺灣省高中國文教學研究專輯四》(臺中縣:臺灣省政府教育廳,1998年)。

    五、 學位論文(依姓名筆劃排列)

    1. 甘秉慧《劉熙載〈藝概――經義概〉研究》(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碩士論文,2000年)
    2. 李天祥:《劉熙載〈藝概〉之藝術思想探析》(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3. 周淑媚:《劉熙載〈藝概〉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4. 林德龍:《劉熙載〈文概〉之文論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5. 柯夢田:《劉熙載〈藝概〉詩歌理論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6. 陳志:《劉熙載〈藝概〉及其創作研究》(上海:復旦大學中國文學批評史專業博士論文,2009年)
    7. 劉鑒毅:《劉熙載〈藝概•書概〉研究》(臺北: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8. 廖妍南:《劉熙載散文理論探微――間論劉熙載在文史上的定位》(湖南:湖南師範大學文藝學專業碩士論文,2008年)

    六、 電子資料庫

    1. Airiti Library華藝線上圖書館
    2. 中國近代報刊資料庫《申報》典藏版
    3.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