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范守筠
論文名稱: 臺北縣雙溪地區基隆山藥產銷的時空特性
指導教授: 鄭勝華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1
中文關鍵詞: 雙溪地區基隆原生種山藥時間地理學農業地理學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11下載:4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雙溪地區位於臺灣的東北角,雪山山脈的起點,是雙溪的主、支流牡丹溪、平林溪以及淡水河的支流基隆河上游的流域區,行政上包括雙溪鄉、貢寮鄉及瑞芳鎮。本區早期的經濟活動以礦業為主、農業為輔,居民種植水稻、蔬菜、採集山產如基隆原生種山藥(D. pseudojaponica Hayata)等。民國72年開始,瑞芳地區農會研發基隆原生種山藥之人工栽培技術,遂將蕭條的礦區轉型為生產高經濟價值的農業地區。本研究引用農業地理學、時間地理學等理論基礎,採取野外實察、資料分析等研究方法。探究臺灣主要的山藥品種之形態、生態及栽培的歷史脈絡;進而掌握基隆野生山藥轉型農業栽培的歷程;以及兩生產類型在生產及銷售途徑上之時空特性。
    臺灣主要的十種山藥品種中,包括三種是原生種,其中有具體的野生採集記錄者僅恆春山藥(D.doryophora Hance)。本研究乃於2003年至2005年間,除了在採集季節,追隨採集者赴山間記錄產銷活動實況外,並於田間學習農栽技術以及產銷通路。基本上,雙溪地區山藥產銷的歷史脈絡可分三個時期:民國72年以前是採集期、民國72年至87年是人工栽培興起期、民國87年以後是人工栽培穩定期。野生山藥採集地主要分布在雙溪地區(三個鄉鎮)300公尺以下之濱海公路之灌叢向陽坡,採集時間為每年8月至隔年農曆春節前。而人工栽培區則以雙溪鄉農地為主,定植時間在農曆新年前後,採收時間開始於中秋節,持續至隔年農曆年前。關於基隆山藥銷售的途徑 : 野生山藥多由業者自銷於一般消費者。農作收穫主要為農會收購或業者自銷,農會收購後之流向主要為製作山藥禮盒、真空包裝以及山藥加工品;至於自銷則由業者直銷訂購者、或至傳統市場零售,以及批給宜蘭來的販子等途徑。

    目 錄 摘 要--------------------------------------------------------------------------------------Ⅰ 目 錄--------------------------------------------------------------------------------------Ⅳ 表 次--------------------------------------------------------------------------------------------Ⅵ 圖 次--------------------------------------------------------------------------------------------Ⅵ 照片次--------------------------------------------------------------------------------------------Ⅶ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理論基礎與文獻回顧------------------------------------------------------ 4 第三節 研究流程與研究方法------------------------------------------------------ 8 第四節 研究地區---------------------------------------------------------------------10 第二章 山藥形態及栽培歷史脈絡----------------------------------------------15 第一節 山藥植物形態特性---------------------------------------------------------16 第二節 野生山藥採集時期---------------------------------------------------------27 第三節 山藥的試種及推廣時期---------------------------------------------------31 小 結--------------------------------------------------------------------------------------35 第三章 野生基隆山藥採集活動的時空特性---------------------------------36 第一節 年中及日中的採山藥活動------------------------------------------------36 第二節 野生基隆山藥採集路線及地點------------------------------------------39 第三節 野生基隆山藥採集活動實例---------------------------------------------43 第四節 野生基隆山藥採集活動的能力限制------------------------------------48 小 結--------------------------------------------------------------------------------------51 第四章 雙溪地區基隆山藥農業栽培的時空特性--------------------------52 第一節 基隆山藥的農業生態特性------------------------------------------------52 第二節 基隆山藥栽培種之空間分布---------------------------------------------64 第三節 基隆山藥專業及兼業農作特性------------------------------------------69 小 結--------------------------------------------------------------------------------------73 第五章 雙溪地區山藥銷售的主要途徑--------------------------------------74 第一節 鮮食山藥銷售的銷售策略與途徑---------------------------------------74 第二節 加工山藥銷售的產品類型與銷售途徑---------------------------------87 小 結--------------------------------------------------------------------------------------93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94 參考文獻---------------------------------------------------------------------------------------101 附錄一:野生山藥採集活動問卷----------------------------------------------------107 附錄二:基隆原生種山藥栽培者問卷---------------------------------------------109 附錄三:瑞芳地區山藥競賽比賽辦法---------------------------------------------114 附錄四:瑞芳地區山藥之旅-----------------------------------------------------------115 附錄五:九十四年度北縣山藥評鑑競賽計畫----------------------------------117 附錄六:九十四年度北縣山藥競賽得獎名單----------------------------------119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一、期刊、演討會論文
    1. 《2002年藥用植物專輯 (2001) 》,行政院農委會農業試驗所特刊目錄第98號。
    2. 山坡地土壤調查報告--臺北縣、基隆市暨臺北市(1986),臺灣省政府農林廳山地農牧局,頁36。
    3. 王升陽、徐麗芬、楊寧蓀(2003),〈藥用及保健植物〉,科學發展364期,頁49。
    4. 王升陽、徐麗芬、楊寧蓀(2003),藥用及保健植物新發展,科學發展364:頁52-54。
    5. 王明果、謝兆申(1989),〈台灣地區土壤分布圖〉,台北市、縣及基隆市。
    6. 王煥華,倪惠珠,儲農(1998),〈中國藥話集(一) 〉。旺文社股份有限公司。頁47~54。
    7. 江伯源、鄭惟仁(1999),〈捍衛健康的新興戰士~山藥〉,農業世界雜誌。頁86。
    8. 行政院衛生署中藥典範編輯委員會(1985),山藥,《中華民國中藥典範》,行政院衛生署,頁660-664。
    9. 何廷俊(2003),〈基隆山藥(下) 〉,中國中醫臨床醫學雜誌,頁80-86。
    10. 何廷俊(2003),〈基隆山藥(上) 〉,中國中醫臨床醫學雜誌,頁69-73。
    11. 余中幹(1983),《蔬菜栽培法》,五洲出版社,頁83-85。
    12. 吳永華(2000),《台灣植物探險》,晨星出版社,頁46、61、80、190。
    13. 吳佳錩(2000),《臺灣十大特殊藥草(三)》,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刊第六期第六卷,頁103~104頁。
    14. 呂榮章(1991),《瑞芳地區特產長形山藥》,瑞農會刊,第四版。
    15. 呂榮章(2000),《基隆山藥塑膠管栽培》,農友月刊,頁26-29。
    16. 那琦(1970),每年外銷數萬公斤的藥用作物-山藥,豐年20卷11期,頁39。
    17. 周宗經(達悟族名:夏本奇伯愛雅)(1996),《雅美族神話故事》,臺灣省政府教育廳兒童讀物出版部,頁33-48。
    18. 林子亭(2001):〈山藥〉,《常春月刊》。頁31。
    19. 林正、蔡彰輝(1994),《臺灣耕地土壤及作物適栽性評估圖鑑》,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頁159。
    20. 林玫欣、陳弘文、楊書瑩(2001),《山藥食品的開發與應用》,中華穀類食品工業技術研究所。
    21. 姜霞(2003),《恆春山藥》,農友,頁43。
    22. 施榮安(2001),《山藥的藥性與養生》,修平學報,頁311-313。
    23. 洪忠修(2004):台灣地區山藥產業競爭策略,農政與農情140:53-58。
    24. 胡兆華(2000),《人類發展的過去、現在及未來》。國立中興大學文教基金會叢書,頁110。
    25. 胡昌熾(1966):《蔬菜學各論》,臺灣中華書局,頁38。
    26. 郁宗雄、陳嘆(1975),《豐年》第二十五卷第八期,頁16。
    27. 郁宗雄、陳嘆(1975),山藥新品種,豐年25卷第8期,頁16-17。
    28. 徐煇妃、黃鵬(1997),山藥的營養及保健價值與食用法介紹,花蓮區農業專訊19期,頁7-9。
    29. 海斯(1979)譯者李效宇,《熱帶與亞熱帶農藝作物栽培手冊》,徐氏基金會,頁224。
    30. 商業周刊(2003),第800期,一個台灣兩個世界,頁80-84。
    31. 張光雄(2003),〈山藥名稱之由來〉,明通醫藥。
    32. 張伯宇(1997),〈瑞芳鎮的自然環境〉,北縣文化第五十三期,頁15-20。
    33. 張進益(1986),〈瑞芳農會辦理山藥栽培〉,中央農村建設計畫,豐年第36卷第23期,頁39-41。
    34. 張進益(1988),《經濟植物集.山藥》,豐年社。頁45。
    35. 張鴻銘(1980),〈山藥〉,《中藥大辭典》第三冊,昭人出版社,頁7。
    36. 許博文(1999),〈恆春山藥之有機栽培〉,高雄區農業專訊,頁20。
    37. 陳國章(1970),《農業地理學》,師大地理系。
    38. 陳憲明(1986):〈臺灣北部高冷地區農業土地利用的研究〉,師大地理研究報告第12期,頁103-107。
    39. 陳憲明(1987):〈臺灣北部番子澳漁撈活動的時空間配置〉,師大地理研究報告第13期,頁71-104。
    40. 陳憲明(1989):〈臺灣東部漁撈活動的時間地理學研究〉,師大地理研究報告第15期,頁90-115。
    41. 彭德昌(1990),〈利用塑膠管栽培長形山藥〉,《精緻農業實用技術》,頁30-33。
    42. 黃鵬(1993),〈山藥採收適期及貯藏之技術〉,花蓮區農業專訊6期,頁15-16。
    43. 黃鵬(1997),〈長形山藥栽培管理〉,農業世界第164期,頁85-88。
    44. 黃鵬(2000),〈長形山藥利用枝條繁殖技術建立〉,花蓮區農業專訊31期,頁2-5。
    45. 黃鵬、范美玲(1995),〈長形山藥塊莖保鮮技術〉,花蓮區農業專訊14期,頁12-14。
    46. 黃鵬、范美玲(1997),〈新興特用作物長形山藥之貯藏及保鮮〉,花蓮農改場農技報導34期,頁1-3。
    47. 黃鵬、張志因(1994),〈長形山藥栽種適期〉,花蓮區農業專訊期,頁21。
    48. 黃鵬、蔡淳瑩(1995),〈不同種植時期對長形山藥生育與產量影響〉,花蓮區研究彙報11期,頁13-20。
    49. 楊世華(2005):台灣山藥產銷之研究,農產運銷雜誌半年刊132,頁1-6。
    50. 楊永裕(1970),〈山藥栽培〉,豐年,Vol.20,No.19,頁18。
    51. 楊華亭(1935),《藥物圖考,卷五》,楊華亭先生著作整理委員會,頁77-78。
    52. 熊同和(1972),〈山藥〉,蔬菜栽培各論,頁35-42。
    53. 劉新裕(2001),〈日本山藥之發展現況〉,農業世界雜誌,頁74。
    54. 劉新裕(2003),〈藥食兩宜的山藥〉,科學發展364期,頁11-14。
    55. 劉新裕、王昭月、徐原田、宋麗梅(1995),《本省山藥之研究》,臺灣省農業試驗所,頁120。
    56. 劉新裕、王昭月、張同吳、林義恭(2000),〈優良保健食物~山藥〉,農業世界雜誌197期,頁41。
    57. 劉新裕、林義恭、賴瑞聲、胡敏夫、王昭月、高瑞隆(2001),〈日本山藥之發展現況〉,農業世界雜誌214期,頁74-78。
    58. 劉新裕、張同吳、王昭月、徐原田、胡敏夫(1997),〈山藥臺農二號之生產促進〉,中華農業研究,頁249-261。
    59. 劉新裕、盧煌勝、林俊義(2000),《山藥之生產與藥膳利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特刊第93號。
    60. 鄭勝華(1989),《食物地理學研究-一個生物地理學的研究範疇:以臺灣島區為例》,師大地理研究叢書第十八號。
    61. 鄭貴珠(2001),《山藥生產成本與收益分析》,農業世界雜誌。頁62。
    62. 鄭錦芬、陳惠芬、陳以利、夏黎明(1982),〈臺北縣雙溪鄉蔬菜集散的空間現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教育第八期,頁143-160。
    63. 諶克終(1967),《蔬菜園藝學》,正中書局。頁327。
    64. 龔財立(2000),山藥種類及潛力分析。《農業發展簡訊-山藥特輯》,財團法人七星農業發展基金會,頁5。
    65. 龔財立、姜金龍(1999),台灣山藥栽培品種特性及產銷概況,桃園區農業專訊第41期,頁12-15。
    66. 龔財立、姜金龍(2001),山藥,《桃園區少量多樣化農特產專輯》,桃園農業改量場,頁64-67。
    67. 龔財立、姜金龍(2001),山藥品系選拔及栽培技術改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九十年度試驗研究報告。
    68. 文娟(1989),《民間草藥故事》,躍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頁76-79。

    二、學位論文
    1. 朴惠京(2003):《中國棲霞蘋果栽培與產業化的發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
    2. 李世倉(2002),《薯蕷類(山藥)之本草學研究暨山藥原料及其產品保肝護腎研究》,國立中興大學食品科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3. 李秀雲(2002),《山藥冰淇淋產品的研發及其理化特性》,國立中興大學食品科學研究所。
    4. 李海瑞(1996),《瑞芳地區火燒對植物群影響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植物學研究所。
    5. 那琦(1961),《山地藥物資源調查報告》,國立中國醫藥學研究所,頁25。
    6. 林福瑩(2001):《台灣蓮業生產空間與經營特性變遷研究-延續水田生態永續經營之途徑》,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
    7. 徐君臨(1989),《臺灣東部漁民漁場空間認知與漁撈活動之研究》,台大地理碩論,頁1-28。
    8. 張哲賢(1995),《薯蕷之本草方劑考察與臺灣產田薯類品種之鑑定研究》,中國醫藥學院中國藥學研究所。
    9. 張嘉慧(1995):《臺灣甘藷食物供需特性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
    10. 莊惠如(2002):《臺南東山和雲林崙背洋香瓜產銷活動的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
    11. 曾吟(1998):《玉井鄉芒果產業之地理研究-專業生產區的形成與運作機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
    12. 黃玉容(1995):《包籜箭竹筍野生採集與農業栽培活動的空間特性》,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
    13. 黃瓊慧(2001):《屏東平原農業土地利用的轉變:1950~1990年代—以蓮霧、檳榔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
    14. 廖俊奎(2002),《臺灣產薯蕷屬(薯蕷科)之分類研究》,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研究所。
    15. 蕭文正(2002):《都會地區特用作物行銷策略之研究--以士林區陽明山山藥為例》,國立臺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研究所。
    16. 蕭錦隆(2001),《臺灣產薯蕷屬植物之分類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植物學研究所。
    17. 龔財立(1997):《台灣山藥系統分化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農業教育研究所。

    三、手冊部分

    1. 《山藥特輯》,農業發展簡訊,財團法人七星農業發展基金會(1999)
    2. 《山藥特輯二》,農業發展簡訊,財團法人七星農業發展基金會(2000)
    3. 《植物保護技術專刊-山藥》,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2003)

    四、報紙
    1. 中國時報民國81年10月28日第16版 瑞芳農會栽培「淮山」山藥成功。
    2. 中國時報民國82年11月06日第14版 瑞芳特產山藥上市
    3. 中國時報民國82年11月12日第12版 山藥。
    4. 中國時報民國84年01月06日第13版 山藥價俏農友樂開懷
    5. 聯合報民國83年11月16日第14版 塑膠管誘導栽培種出好山藥

    五、地圖:
    1. 上河文化(2001),臺灣地區人文全覽圖.北島,上河文化。
    2. 五分山脈(2004),上河文化。
    3. 王明果、謝兆申編製(1989),台灣地區土壤分佈圖,行政院農委會。
    4. 台北縣地圖集(2005),台北縣政府。
    5. 林忠順、余有幸編著(2004),台北縣市門牌號碼明細圖,輕舟出版社。
    6. 基隆火山群貢寮山地(2004),上河文化。

    六、網站

    1. 台北縣農業部門發展計畫http://cpis.e-land.gov.tw/cprpts/taipei_county/depart/txt/agr-2.htm
    2. 農委會農情報告資源網 http://agr.pdaf.gov.tw
    3.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http://www.fao.org
    4. 中華民國財政部關稅總局統計資料庫 http://web.customs.gov.tw/statistic/statistic/yerstatistic.asp

    英文
    Food &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Yams. FAO Quarterly Bullentin of Statistics 6(2):96 1993.
    Martin FW. Tropical Yams and Their Potenial Series. Argiculture Handbook No. 457, 466, 495, and 502.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Washington, D.C., 1976
    T. Hgerstrand, What about people in regional science? Papers of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 Vol. 24, pp. 7-21, 1970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