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昱甫 Chen, Yu-Fu |
---|---|
論文名稱: |
從成人到成神:明代吳鵬的生平事蹟與修行轉昇研究 From Manhood to Becoming a Deity: A Study on Wu Peng's Life And His Taoist Practice to Godhood-Promotion in the Ming Dynasty |
指導教授: |
謝聰輝
Hsieh, Tsung-Hui |
口試委員: |
胡其德
Hu, Qi-De 張超然 Zhang, Chao-Ran 黃明理 Huang, Ming-Li 謝世維 Hsieh, Shu-Wei |
口試日期: | 2021/07/13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21 |
畢業學年度: | 10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17 |
中文關鍵詞: | 吳鵬 、瑜珈法教 、神譜 、出身修行 、成神之道 |
英文關鍵詞: | Wu Peng, Tantric yoga, Theogony, Biography and Practice, Paths of becoming gods |
研究方法: | 歷史研究法 、 文件分析法 、 內容分析法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1000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20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論文題目訂為《從成人到成神:明代吳鵬的生平事蹟與修行轉昇研究》,旨在經由《年譜》、《文集》和《四庫全書》與地方志等史料文獻的搜集、比對和考證,輔之以福建閩中地區田野調查的資料,研究明代吏部尚書吳鵬,如何從成人之道的完滿,發展到成神之道的圓滿,從成人到成神又具備哪些條件與過程。即是究竟具備哪些主、客觀條件:主觀層面包括吳鵬的生平事蹟、仕途經歷、交友關係、神異經驗與塑造的人格特質等;客觀層面則涉及明代的歷史脈絡、時空背景、社會氛圍等特殊的機緣,以及對於江南道教、佛教的影響,使得江南一帶與瑜珈法教的有識之士或群體,肯定吳鵬的修煉與貢獻,而將之納入瑜珈法教神譜中視為傳法祖師。
本文聚焦於「從成人到成神」和「吳鵬的生平事蹟與修行轉昇」,在緒論與結論之外,再分為五章:第貳章、第參章,考察吳鵬的家世淵源、年少經驗與仕途經歷,進而擴展到親緣、地緣與業緣等社會關係網絡,解決《明史》等史料文獻,對於吳鵬偏頗的評價,以及《明史》為何未收錄〈吳鵬列傳〉的課題,發現晚明的黨爭相當激烈,以及《明史》編修者的問題,導致閱讀明代的史料文獻,都具有未盡公允之處,通過多方的視角以建構本文判讀史料文獻的標準,進而深入到各章的考察。第肆章、第伍章,關注吳鵬從成人到成神,具備的主、客觀條件,一是賑饑、治河與禦叛,符合《禮記》功烈於民的標準,成為生祠的祠廟神。二是具有非常的出身與修行,以及諸多神異經驗的啟迪,還有實際精進不懈的修行,更設有乩壇──集慶壇,師承萬崙谷仙翁的教導,又對於儒、釋、道的經典,都具有傳播與流傳的貢獻,加諸和雲谷禪師的淵源,得以被瑜珈法教尊奉為傳法祖師──吳公太宰。第陸章聚焦於明代瑜珈法教神譜的轉變與傳播,發現瑜珈法教積極的向中央政府靠攏,通過政府肯定的天臺山、嵩公道德、吳公太宰等,建構自身的正統性、合法性與權威性,此外,根據目前閱讀所及,神譜的祖師又具有「嵩公道德、吳公太宰」與「淨光和尚、吳公太宰」兩種組合,佛教史上的淨光和尚對於天臺宗具有重大的貢獻,然而,卻和吳公太宰的聯繫薄弱,故進而將淨光一詞置於嵩、吳祖師的脈絡思考,發現以雲谷禪師為中介的師傳者,淨光還具有經典與儀式的內涵,所以瑜珈法教神譜以嵩、吳祖師為主。與此同時,發現晚明歷經農民起義、明清鼎革等動亂,使得南明王朝的軍隊、義士與遺民,逐漸從浙江移入福建繼續固守或避難,瑜珈法教也隨之傳播至閩中地區。
The topic of doctoral thesis focused on From Manhood to Becoming a Deity: A Study on Wu Peng's Life and His Practice to Godhood-Promotion in the Ming Dynasty.Through the way of collection, comparison and textual research to find the historical documents such as Chronicles(“Wu taizao gong nianpu” 《吳太宰公年譜》), anthology (“Feihong ting ji” 《飛鴻亭集》) and "Siku Quanshu"(《四庫全書》) and local chronicles, supplemented with data from field surveys in the Minzhong area of Fujian, this article studied how Wu Peng, the civil official in the Ming Dynasty, learned from the developed way of manhood to becoming a perfect deity. What the key points of the subjective conditions were his Life story, official career, network of relationships, miraculous experience, and the other of the objective conditions were historical context in the Ming dynasty, social background, and influence of Taoism and Buddhism in Jiangnan area. Therefore the elite community in Jiangnan area and disciples of Tantric yoga agree with Wu Peng’s Taoist practice and contribution that they regarded him as a preach founder in the theogony of Tantric yoga.
This doctoral thesis was divided into preface, the other five parts and conclusions. In the chapter two and three, it was focused on Wu Peng’s biography (“Wupeng Liezhuan”〈吳鵬列傳〉) and his family history, youthhood change, and career experience, and then expanded to social relations networks such as kinship, geography, and career. It was solved to the problem that historical materials to Wu Peng had biased evaluation, and the doubt why historical documents did not include "Wu Peng Biography" in the manuscript of Ming history (“Mingshi gao”《明史稿》) . The reason was discovered that the party disputes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were quite fierce and the problems of the editors in the manuscript of Ming history led to the unfair points of reading the historical documents of the Ming Dynasty. Through a variety of perspectives, the standard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historical documents was constructed in this article, and then it went deep into the other chapters. Chapters four and five focused on one’s status that Wu Peng had from manhood to becoming a deity in som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conditions. The first is to relieve hunger, manage rivers, and resist rebellion, which his heroic deed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tandards of the "Book of Rites" that protect the people from harm and became an alive deity at the shrine. The second is to have extraordinary background and practice, as well as his enlightenment from many miraculous experiences that made him to reveal practical diligence and unremitting practice. He set up a sacred field Jiqing altar, which he was under the fairy old man’s teachings in Wanlungu (萬崙谷), and his contribution to spread the thought of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classics. In addition, from the origins of Zen Master Yungu (雲谷禪師), he can be respected as the patriarch of Tantric yoga, Wu Gong Dazai (吳公太宰).
Chapter six focused o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issemination in the theogony of Tantric yoga teachings in the Ming Dynasty. It was found that yoga teachings were actively approaching to the side of central authority, and through the government affirmed Tiantai Mountain, Song Gong daode, Wu Gong Dazai to construct its own legitimacy and authority. In addition, according to what I have read so far, the patriarch in the theogony had two combinations of "Song Gong daode" (嵩公道德), "Wu Gong Dazai" and "Jing Guang monk" (淨光和尚), "Wu Gong Dazai". Jing Guang monk had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Tiantai Buddhism in the religion history. But its connection with Wu Gong Dazai was weak, so it put the term "Jing Guang" in the context of the patriarch of Song and Wu. It was found that the apprentices who used the thought of Zen Master Yungu as an intermediary considered that Jing Guang also had the connotation in the classics and the ritual, so that its teachings were based on Song and Wu master in the theogony of Tantric yoga. At the same time, it was discovered that people encountered the peasant revolution and authority change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It caused the army, righteous men and survivors in the Southern Ming Dynasty to move gradually from Zhejiang to Fujian to stay or take refuge, and the teachings of Tantric yoga also spread to the area of central Fujian.
徵引文獻
一、古籍資料
[周]李耳撰、[魏]王弼注:《老子道德經》,王雲五主編:《叢書集成初編》第0536冊,上海:商務印書,1935-1937年。
[漢]鄭氏注、孔穎達疏:《禮記》,收入於阮元審定,盧宣旬校:《重栞宋本禮記注疏附挍勘記》,臺北:商務印書館,1965年。
[漢]司馬遷:《東越列傳》卷五十四,《史記》卷一百一十四,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漢]《太平經》收錄於[明]張宇初、邵以正、張國祥編纂:《正統道藏.太平部》第41冊,臺北:新文豐,1985年。
[漢]劉向:《列仙傳》,收錄於[明]張宇初、邵以正、張國祥編:《正統道藏》第八冊,臺北:新文豐,1985年。
[晉]《元始上真眾仙記》,收錄於[明]張宇初、邵以正、張國祥編纂:《正統道藏》第二冊,臺北:新文豐,1985年。
[晉]葛洪:《抱朴子內篇.辨問》卷十二,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後秦]大藏經刊行會編:《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妙法蓮華經.卷七》收錄於《大正新脩大藏經》,東京:大藏經刊行會,1924-1935年。
[隋]天台智者大師說、法慎記:《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第4卷,收錄於《大正新脩大藏經》,東京:大藏經刊行會,1924-1935年。
[後晉]劉昫撰、楊家駱主編:《舊唐書》卷一百六十六,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宋]大藏經刊行會編:《佛祖統紀.卷八》,《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十九冊,東京:大藏經刊行會,1924-1935年。
[宋]大藏經刊行會編:《宋高僧傳.卷七》,《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五十冊,東京:大藏經刊行會,1924-1935年。
[宋]大藏經刊行會編:《景德傳燈錄.卷五》,《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五十一冊,東京:大藏經刊行會,1924-1935年。
[宋]邢昺等疏:《孝經》,收入於阮元審定,盧宣旬校《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商務印書館,1965年。
[南宋]朱熹:《論語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南宋]白玉蟾:《海瓊白真人語錄》,收錄於[明]張宇初、邵以正、張國祥編纂:《正統道藏》第55冊,臺北:新文豐,1995年。
[元]黃元吉編:《淨明道師旌陽許真君傳》,《淨明忠孝全書》卷一,收錄於[明]張宇初,邵以正、張國祥編:《正統道藏》,臺北:新文豐,1995年。
[元]趙道一:《歷世真仙體道通鑑》,收錄於[明]張宇初、邵以正、張國祥編:《正統道藏》第八冊,臺北:新文豐,1995年。
[元]趙道一:《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序》卷八,收錄於[明]張宇初、邵以正、張國祥編纂:《正統道藏》第08冊,臺北:新文豐,1995年。
《上方天尊說真元通仙道經》,收錄於[明]張宇初、邵以正、張國祥編纂:《正統道藏》第二冊,臺北:新文豐,1995年。
[明]《儒門崇理折衷堪輿完孝》,收錄於[明]張宇初、邵以正、張國祥編纂:《正統道藏》第五十九冊,臺北:新文豐,1995年。
[明]王文祿撰:《陰符經疏略》(明隆慶王文祿輯刊百陵學山本),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新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1984年。
[明]王世貞:《弇州四部稿》,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明]朱元璋:《大明玄教立成齋醮儀》,收錄於[明]張宇初、邵以正、張國祥編纂:《正統道藏》第十五冊,臺北:新文豐,1995年。
[明]宋濂:《宋景濂未刻集》,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明]周履靖輯刊:《夷門廣牘》《叢書集成初編》,上海:商務印書館,1940年。
[明]林堯俞等纂修、俞汝楫等編撰:《禮部志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明]沈國元:《皇明從信錄》,《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明]姚旅:〈雜篇〉,《露書》卷七,《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第111冊,濟南:齊魯出版社,1995年。
[明]孫旬:《皇明疏鈔》,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第463-464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2002年。
[明]徐象梅:《兩浙名賢錄》,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第542-544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2002年。
[明]徐學聚編:《國朝典彙》《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第264-266冊,濟南:齊魯書社,1997年。
[明]袁文新、柯仲炯:《鳳陽新書》(明天啟元年刻本),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新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1984年。
[明]張居正等:《明世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年。
[明]陳子龍等選輯:《明經世文編》,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明]陳懋仁:《泉南雜志》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第316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2002年。
[明]焦竑編:《國朝獻徵錄》,臺北:明文書局,1991年。
[明]楊慎:《升菴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明]萬民英:《三命通會》,《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明]葛寅亮編、[民國]濮大凡總校:《金陵梵剎志卷二.欽錄集》(民國二十五年金山江天寺印本),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新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1984年。
[明]董斯張:《吳興備志》,《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明]劉惟謙等撰:《大明律》,《皇明制書》卷十三,東京:古典研究會,1966年。
[明]鄧士龍輯、許大齡等點校:《國朝典故》,北京:北京大學書版社,1993年。
[明]謝肇淛:《五雜俎》,上海:上海書店,2001年。
〔明〕尹臺:《洞麓堂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第127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明〕吳惟貞編:《吳太宰公年譜》,《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第46冊(明萬曆間刻本),北京圖書館編: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年。
[明]李東陽、申時行等奉敕重修:《大明會典》,臺北:國風出版社,1963年。
[明]利瑪竇:《天主實義》,《續修四庫全書》第1296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2002年。
[明]王世貞:《嘉靖以來首輔傳》,《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明]吳鵬:《飛鴻亭集》(北京圖書館藏明萬曆吳惟貞刻本),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編:《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八十三與第八十四冊,濟南:齊魯書社,1997年。
[明]李先芳:《御定佩文齋詠物詩選》卷一百十七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明]趙完璧:《海壑吟稿》卷四,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明]葛曦:《葛大史公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第170冊,濟南:齊魯書社,1997年。
[明]董份:《董學士泌園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第107冊,濟南:齊魯書社,1997年。
[明]趙釴:《無聞堂稿》,《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第112冊,濟南:齊魯書社,1997年。
[明]蔣信:《蔣道林先生文粹》,《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第96冊,濟南:齊魯書社,1997年。
[明]錢薇:《承啟堂稿》,《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第96冊,濟南:齊魯書社,1997年。
[明]徐階:《世經堂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第79-80冊,濟南:齊魯書社,1997年。
[明]陳洪謨:《常德府志》,《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第17冊,臺北:新文豐,1985年。
[明]陸釴:《山東通志》,《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編》51-5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明]李培:《秀水縣志》,《中國方志叢書》,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
[明]汪瑀:《安溪縣志》,《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臺北:新文豐,1985年。
[明]羅炌:《嘉興縣志》,《日本藏中國罕見地方志叢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1年。
[明]謝肇淛:《滇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明]宋濂:《宋學士文集》,《四部叢刊初編》集部第1502-1515冊,上海:商務印書館,1922年。
[明]劉應鈳:《嘉興府志》,《中國方志叢書》,臺北:成文出版社,1966年。
[清]彭文勤纂輯、賀龍驤校勘:《道藏輯要》(光緒三十二年(1906)成都二仙庵重刊本),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新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1984年。
[清]黃虞稷:《千頃堂書目》,《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六十代天師張仁晸主修:《留侯天師世家宗譜》(光緒十六年(1890)刻本),龍虎山天師家廟藏複印本。
[清]陳夢雷編撰:《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臺北:鼎文書局,1977年。
[清]永瑢等編撰:《李太白詩集註》,《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上海:商務印書館,1933年。
[清]永瑢等編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上海:商務印書館,1933年。
[清]屈大均:《廣東新語》,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計六奇:《明季南略》,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清]徐鼒:《小腆紀年附考》,北京:中華書局,1957年。
[清]張心泰:《粵遊小志》,《小方壺齋輿地叢鈔正編》(清代(1877-1897)年間,上海著易堂排印本),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新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1984年。
[清]張廷玉等撰、楊家駱主編:《明史》,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清]盛楓:《嘉禾徵獻錄》《四庫全書存目叢書》125冊,濟南:齊魯書社,1997年。
[清]梁廷柟:《藤花亭鏡譜》收入於《續修四庫全書》第111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傅維麟:《明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清]謝章鋌:《謝章鋌集》,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年。
[清]彭希涑:《淨土聖賢錄》卷八,《續修四庫全書》第1286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萬斯同:《明史稿》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別史類,總第33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趙爾巽等撰、楊家駱校:《清史稿》收入於周駿富輯:《清代傳記叢刊》,臺北:明文書局,1985年。
[清]徐鼒:《小腆紀傳》,《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程應熊等編修:《建寧府志》第四卷,收錄於《日本藏中國罕見地方志叢刊續編》,北京:北京圖書館,2003年。
[清]鄂爾泰:《雲南通志》,《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尹繼善:《江南通志》,《中國省志彙編》,臺北:華文出版社,1967年。
[清]王鵬翼:《朝邑縣後志》,《中國方志叢書》,臺北:成文出版社,1989年。
[清]吳宗焯:《嘉應州志》,《中國方志叢書》,臺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
[清]李景嶧:《溧陽縣志》,《中國方志叢書》,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
[清]李衛:《浙江通志》,《中國方志叢書》,臺北:文華出版社,1967年。
[清]宗源瀚:《湖州府志》,《中國方志叢書》,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
[清]李斯佺:《大理府志》,《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第45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年。
[清]何夢瑶:《岑溪縣志》,《中國方志叢書》,臺北:成文出版社,1963年。
[清]梁鼎芬:《番禺縣續志》,《中國方志叢書》,臺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
[清]章壽彭:《歸善縣志》,《中國方志叢書》,臺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
[清]嚴辰:《桐鄉縣志》,《中國方志叢書》,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
[清]許瑶光:《嘉興府志》,《中國方志叢書》,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
[清]楊文駿:《德慶州志》,《中國方志叢書》,臺北:成文出版社,1974年。
[清]裘樹榮:《永安縣志》,《中國方志叢書》,臺北:成文出版社,1974年。
[清]馬呈圖:《高要縣志》,《中國方志叢書》,臺北:成文出版社,1974年。
[清]高陞榮:《寧陽縣志》(清光緒五年刻本),《中國方志庫》,北京:愛如生數字化技術研究中心,2010年。
[清]陳𦳣纕:《吳江縣志》,《中國方志叢書》,臺北:成文出版社,1975年。
[清]羅愫:《烏程縣志》,《中國方志叢書》,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
[清]戰效曾:《海寧州志》,《中國方志叢書》,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
[清]莊成:《安溪縣志》,《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臺北:新文豐,1985年。
[清]蔣繼洙:《廣信府志》,《中國方志叢書》,臺北:成文出版社,1989年。
[清]趙翼:《陔餘叢考.卷三十二》,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
[清]趙惟崳:《嘉興縣志》,《中國地方志集成》,上海:上海書店出版,1993年。
[清]胡國佐:《孝感縣志》,《中國方志叢書》,臺北:成文出版社,1995年。
[清]李熙齡:《武定府志》,《中國地方志集成》,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年。
[清]劉庠:《徐州府志》,《中國地方志集成》,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年。
[清]鄭澐:《杭州府志》,《中國方志叢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李培祜:《保定府志》,《中國地方志集成》,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6年。
[清]懷蔭布:《泉州府志》,《中國地方志集成》,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6年。
[民國]陳一堃:《連城縣志》,《中國方志叢書》,臺北:成文出版社,1975年。
[民國]于書雲修、趙錫蕃纂:《沛縣志》,《中國方志叢書》,臺北:成文出版社,1966-1970年。
二、專書論著
(一)中文論著
不著撰人:《釋疑闡道錄》第九輯,臺中:明正堂,1994年。
中央圖書館編譯:《明人傳記資料索引》,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1978年。
王卡點校:《老子道德經河上公章句》,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王見川:《從僧侶到神明:定光古佛、法主公、普庵之研究》,中壢:圓光佛學研究所,2007年。
王崗著、秦國帥譯:《明代藩王與道教:王朝菁英的制度化護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
包遵彭等編:《明史編纂考》,臺灣:學生書局,1968年。
任繼愈︰《中國道教史》第四編,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江燦騰:《晚明佛教叢林改革與佛學爭辯之研究──以憨山德清的改革生涯為中心》,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
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結社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年。
何炳棣著、徐泓譯:《明清社會史論》,臺北:聯經,2013年。
吳仁安:《明清江南著姓望族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吳汝均:《佛學研究方法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
吳汝鈞:《佛教思想大辭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
吳承洛:《中國度量衡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年。
吳真:《為神性加注:唐宋葉法善崇拜的造成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
吳智和:《明代的儒學教官》,臺北:臺灣學生,1991年。
呂芳員:《摩利支天、斗母信仰流變與廟宇分布研究》,新北:花木蘭出版社,2014年。
巫仁恕:《品味奢華:晚明的消費社會與士大夫》,臺北:聯經,2007年。
李志鴻:《道教天心正法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
李叔還:《道教大辭典》,臺北:巨流圖書,2003年。
李媛:《明代國家祭祀制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
李興寧:《魏晉時期別傳研究》,臺北:花木蘭出版社,2006年。
李豐楙:《憂與遊:六朝隋唐遊仙詩論集》,臺北:臺灣學生,1996年。
李豐楙:《誤入與謫降:六朝隋唐道教文學論集》,臺北:學生書局,1996年。
李豐楙:《許遜與薩守堅:鄧志謨道教小說研究》,臺北:學生書局,1997年。
杜常順:《明朝宮廷與佛教關係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
周齊:《明代佛教與政治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南炳文:《佛道秘密宗教與明代社會》,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1年。
姚偉鈞:《神秘的占夢》,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姜允明:《王陽明與陳白沙》,臺北:五南出版社,2007年。
韋政通:《中國思想史方法論文集》,臺北市:大林出版社,1981年。
卿希泰︰《中國道教史》第三卷、第四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
原瑞琴:《《大明會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
徐林:《明代中晚期江南士人社會交往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貢方舟:《夢文化》,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13年。
高淳縣文化局編:《明清道教神像畫》,南京:高淳縣文化局,2006年。
寇鳳凱:《明代道教文化與社會生活》,成都:巴蜀書社,2016年。
張治安:《明代政治制度》,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張家麟主編:《神來一筆:扶鸞的回顧及展望》,臺北:宇河文化,2020年。
張通述:《張三丰太極煉丹秘訣》,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1994年。
張惠衣:《金陵大報恩寺塔志》,收錄於杜潔祥主編:《中國佛寺史志彙刊》第2輯第13冊,臺北:明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0年。
張藝曦主編:《結社的藝術:16-18世紀東亞世界的文人社集》,臺北:聯經出版社,2020年。
郭武:《淨明忠孝全書研究──以宋元社會為背景的考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陳支平:《福建六大民系》,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
陳玉女:《明代佛門內外僧俗交涉的場域》,臺北:稻鄉出版社,2010年。
陳玉女:《明代的佛教與社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陳致極:《中國命理學史論:一種歷史文化現象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8年。
傅衣凌:《明清社會經濟變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一)》,臺北:三民書局,2012年。
曾勤良:《臺灣民間信仰與封神演義之比較研究》,臺北:華正書局,1985年。
黃明光:《明代科舉制度研究》,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黃建興:《師教:中國南方法師儀式傳統比較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8年。
黃運喜、張蘭石:《天地冥陽水陸儀文》,臺北:新文豐,2017年。
黃豪:《明代佛教勸善運動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7年。
楊美惠:《禮物、關係學與國家:中國人際關係與主體性建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年。
葉明生、勞格文編著:《福建省建陽市閭山派科儀本彙編》,臺北:新文豐,2007年。
葉明生:《閩臺張聖君信仰文化》,福州市:海潮攝影藝術出版社,2008年。
嘉興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編:《嘉興歷代碑刻集》,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年。
蓋建民:《道教金丹派南宗考論:道派、歷史、文獻與思想綜合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
趙維平:《明清小說與運河文化》,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7年。
劉康樂:《明代道官制度與社會生活》,北京:金城出版社,2017年。
樊樹志:《明代文人的命運》,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潘光旦:《明淸兩代嘉興的望族》,上海:商務印書館,1947年。
蔣武雄:《明代災荒與救濟政策之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0年。
鄭志明:《神明的由來--中國篇》,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7年。
閰云祥著、李放春、劉瑜譯:《禮物的流動──一個中國村庄中的互惠原則與社會網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
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臺北:東大圖書,1998年。
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
駱芬美:《明代官員丁憂與奪情之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
鮑翔麟:《嘉興太平寺史話》,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年。
戴曉雲:《天地冥陽水陸儀文校點》,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
聯合聖經公會版權所有:《聖經》,臺北:台灣聖經公會,2004年。
謝世維:《道密法圓──道教與密教之文化研究》,臺北:新文豐,2018年。
謝世維:《鴻濛妙觀──道教文化研究之多元面向》,臺北:新文豐,2018年。
謝聰輝:《新天帝之命:玉皇、梓潼與飛鸞》,臺北:臺灣商務,2013年。
謝聰輝:《追尋道法:從臺灣到福建道壇調查與研究》,臺北:新文豐,2018年。
藍日昌:《佛教宗派觀念發展的研究》,臺北:新文豐,2010年。
羅時進:《文學社會學:明清詩文研究的問題與視角》,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
釋聖嚴:《明末中國佛教の研究》,臺北:法鼓文化,1999年。
張增信:《明季東南中國的海上活動》,臺北: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奬助委員會,1988年。
梁其姿:《施善與教化──明清的慈善組織》,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0年。
游子安:《善與人同──明清以來的慈善與教化》,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游子安:《善書與中國宗教》,臺北:博陽文化,2012年。
謝國楨:《明代農民起義史料選編》,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
魏向東:《晚明旅遊地理研究(1567-1644)──以江南地區為中心)》,天津:天津古出版社,2011年。
廖可斌:《明代文學復古運動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1.日文翻譯論著
二階堂善弘著、劉雄峰譯:《元帥神研究》,濟南:齊魯出版社,2014年。
大木康著、周保雄譯:《明末江南的出版文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志賀市子:《香港道教與扶乩信仰:歷史與認同》,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3年。
秋月觀瑛:《中國近世道教的形成──淨明道的基礎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森正夫等編、周紹泉等譯:《明清時代史的基本問題》,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年。
2.外文翻譯論著
[英]麥克.克郎(Mike Crang)著、王志弘等譯:《文化地理學》,臺北:巨流圖書公司,2004年。
[英]蒂姆.克雷斯韋爾(Tim Cresswell)著、徐苔玲等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臺北:群學出版社,2006年。
[英]史泰司(Walter. Terence. Stace)著、楊儒賓譯:《冥契主義與哲學》,臺北:正中,1998年。
[加]卜正民(Brook,Timothy)著、廖彥譯:《社群.王朝:明代的國家與社會》,新北:臺灣商務,2018年。
[英]弗雷澤(J.G Frazer):《金枝》,臺北:桂冠圖書,1991年。
[韓]安贊淳:《明代理學家文學理論研究》,臺北:萬卷樓,2016年。
[美]易勞逸(Eastman,Lloyd)著、苑杰譯:《家族、土地與祖先:近世中國四百年社會經濟的常與變》,重慶:重慶出版社,2019年。
[英]柯律格(Clunas,Craig)著、黃曉鵑譯:《藩屏:明代中國的皇家藝術與權利》,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2016年。
[英]柯律格(Craig Clunas)著、邱士華等譯:《雅債--文徵明的社交性藝術》,臺北:石頭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英]科大衛(David Faure)著、曾憲冠譯:《明清社會和禮儀》,香港:中華書局,2020年。
[美]康儒博(Robert Ford Campany):《修仙──古代中國的修行與社會記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9年。
[美]黃仁宇(Ray Huang)著、張皓等譯:《明代的漕運》,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年。
[美]萬志英(Richard von Glahn):《左道:中國宗教文化中的神與魔》,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年。
(二)日文論著
大室幹雄:《園林都市:中世中国の世界像》,東京都:三省堂,1985年。
山本進:《明清時代の商人と国家》,東京都:研文,2002年。
寺田隆信:《明代鄉紳の研究》,京都市:京都大學學術出版會,2009年。
足立啓二:《明清中國の經濟構造》,東京都:汲古書院,2012年。
岩本真利絵:《明代の專制政治》,京都市:京都大學學術出版會,2019年。
荒井健:《中華文人の生活》,東京都:平凡社,1994年。
(三)外文論著
Boltz,Judith D. A Suevey of Taoist Literature: Tenth to Seventeenth Centuries. Berkley: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1987.
Davis,Edward L. Society and the Supernatural in Song China. 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1.
Meulenbeld, Mark. Demonic Warfare: Daoism,Territorial Networks, and the History of a Ming Novel.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15.
Strickmann,Michel. Tantric and Taoist Studies.Brussels: Institut Belge des Hautes Études Chinoises, 1982.
Burke Peter. Varieties of Cultural History.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7.
Pippa Norris and Ronald Inglehart, Sacres and Secular Religion and Politics Worldwid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1.
Bucke, Richard Maurice. Cosmic Consciousness. New York:Dutton,1969.
Collins,Randall. Interaction Ritual Chains.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4.
Schneewind,Sarah.Shrines to living men in the Ming political cosmos.London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8.
Eichman, Jennifer Lynn.”Spiritual Seekers in a Fluid Landscape: A Chinese Buddhist Network in the Wanli Period (1573-1620),”Ph.D. dissertation Princeton, 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2005.
三、專書論文
(一)中文論著
王見川:〈軍神、協天大帝、關聖帝君:明中期以來關公信仰〉,收錄於李世偉編著:《臺灣宗教研究通訊》,臺北:蘭臺,2002年,頁263-279。
王崗:〈明代王侯與道教關係研究:以蘭州和昆明為例〉,黎志添《道教研究與中國宗教文化》,香港:中華書局,2003年,頁152-188。
包遵彭:〈明史編纂考導論〉,收錄於包遵彭等編《明史編纂考》,臺灣:學生書局,1968年,頁2-6。
吳承明:〈論明代國內市場和商人資本〉,《中國資本主義與國內市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217-265。
李晉華:〈明史纂修考〉,收錄於包遵彭等編《明史編纂考》,臺灣:學生書局,1968年,頁200-205。
李豐楙:〈嚴肅與遊戲:道教三元齋與唐代節俗〉,鍾彩均主編:《傳承與創新: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十周年紀念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籌備處,1999年,頁53-110。
李豐楙:〈服飾與禮儀:《離騷》的服飾中心說〉,《神化與變異:一個「常與非常」的文化思維》,北京:中華書局,2010,頁1-45。
李豐楙:〈常與非常:一個服飾文化的思維方式〉,收錄於〈導論〉,《神化與變異:一個「常與非常」的文化思維》,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頁1-15。
張藝曦:〈明中晚期士人社集與思潮發展〉,收錄於林宛儒主編:《以文會友:雅集圖特展》,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10年,頁250-261。
郭紹虞:〈明代的文人集團〉收錄於《照隅室古典文學論集》,臺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5年,頁342-434。
陳玉女:〈明代瑜伽教僧的專職化及其經懺活動〉,《明代的佛教與社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頁248-282。
陳育倫、張小琴:〈由人到神:民間傳說的橋樑作用〉,收錄於楊松年等編:《由人而神:閩南神明文化探究:第五屆世界華文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唐山出版,2015年,頁34-36。
黃雲眉:〈明史編纂考略〉,收錄於包遵彭等編《明史編纂考》,臺灣:學生書局,1968年,頁83-85。
黎志添:〈《女青鬼律》與早期天師道地下世界的官僚化問題〉,收錄於《到教研究與中國宗教文化》,香港:中文大學,2003年,頁2-36。
黎曉鈴:〈試探密教在閩北的發展狀況〉,《密教的派別與圖像》,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頁56-70。
謝聰輝:〈圖像、抄本與儀式關係研究:以福建三元法教閭山圖為例〉,《以法相會──寶寧寺、毗盧寺:明、清代水陸畫展暨學術研討論文會》,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16年,頁29-57。
謝聰輝:〈福建中部「開法場」制度的來源與功能研究〉,柯若樸、高萬桑、謝世維主編:《道教與地方宗教──典範的重思國際學術研討論論文集》,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20年,頁67-94。
藍吉富:〈《嘉興藏》研究〉,《中國佛教泛論》,臺北:新文豐,1993年,頁115-179。
(二)日文翻譯論著
關口真大撰,通妙譯:〈禪宗與天台宗之關係〉,《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70冊,臺北:大乘文化基金會,1980年,頁259-305。
(三)外文翻譯論著
[美]白玲(Judith A. Berling)著,陳永革譯:〈明代文化中的道教〉,收錄於[英]崔德瑞(Denis Twitchett)主編:《劍橋中國明代史‧下卷》,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6年,頁918-952。
[法]施舟人(K.M.Schipper):〈《道藏》中的民間信仰資料〉,《中國文化基因庫》,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頁84-86。
[美]康豹(Paul R. Katz),趙昕毅譯:〈道教與地方信仰──以溫元帥信仰為個例〉,收入高致華編:《探尋民間諸神與信仰文化》,合肥:黃山書社,2006年,頁116-148。
[美]羅梅因.泰勒(Romeyn Taylor)著;陳永革譯:〈明代的官方宗教〉,收錄於[英]崔德瑞(Denis Twitchett)主編:《劍橋中國明代史‧下卷》,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6年,頁812-862。
四、學位論文
(一)博士論文
王小溪:《明代詩歌發展觀研究》,山東:山東師範大學文藝學專業博士論文,2019年。
許蔚:《斷裂與建構:淨明道的歷史與文學》,上海:復旦大學中文系博士學位論文,2011年。
陳省身:《臺灣儀式僧瑜伽焰口施食儀式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博士論文,2019年。
賀晏然:《曇陽子信仰的建立兼論晚明文人宗教的特點》,新加坡: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15年。
劉坡:《李夢陽與明代詩壇研究》,上海:上海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12年。
鄭婷:《宋詩與明代詩壇》,上海: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博士論文,2012年。
蕭慧媛:《明代官員的乞休致仕──官場困局下求退告歸的時代現象》,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
謝聰輝:《修真與降真—六朝道教上清經派仙傳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9年。
(二)碩士論文
王志中:《漢、明兩代廷議制度之比較》,臺北:中央警察大學行政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王琬婷:《明代後期(1522-1644)書畫交易探析:以江南地區為中心》,中壢: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王夢恬:《明至民國閩浙贛交界地區商業往來與區域社會變遷》,江西:江西師範大學歷史地理專業碩士論文,2014年。
李曉涵:《明清時期南方水陸畫的道德內涵研究》,湖南:湖南大學考古學碩士論文,2016年。
周科南:《浙江現存明清牌坊的建築形制及相關問題研究》,浙江:浙江大學文物與博物館碩士論文,2017年。
周淑湘:《明代官制中的禮生研究》,湖南:湖南師範大學中國古代史碩士論文,2017年。
孟羽中:《明清之際吳江葉氏家族的生活意態與文體書寫》,南京:南京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1年。
苗詩麒:《江南洞天福地景觀形成研究》,浙江:浙江農林大學風景園林學碩士論文,2016年。
徐兆安:《英雄與神仙:十六世紀中國士人的經世功業、文辭習氣與道教經驗》,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徐惠珍:《雅俗概念的辯證與實踐:明代吳中地區的繪畫與商業社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藝術行政暨管理碩士在職專班,2017年。
郝忠維:《《正統道藏》編纂研究》,哈爾濱:黑龍江大學歷史文化旅遊學院碩士論文,2012年。
馬曉菲:《明代僧官制度研究》,山東:山東大學中國古代史碩士論文,2014年。
馬叢叢:《妙果寺志》,上海:上海師範大學宗教學碩士論文,2014年。
高輔霖:《明代百官服飾僭越與濫賞研究》,臺北:輔仁大學織品服裝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張開邦:《明清時期的祠堂文化研究》,山東:山東師範大學專門史碩士論文,2011年。
郭偉鴻:《力爭上游:明代僧人的遊方活動》,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陳正宇:《張三丰生平與思想之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01年。
陳佳煒:《《明史.奸臣傳》研究》,黑龍江:黑龍江大學中國古代史專業碩士論文,2018年。
陳暉莉:《明清文人扶乩之研究》,福建:福建師範大學宗教文化史碩士論文,2006年。
游麗茹:《永嘉玄覺的禪學思想》,臺中:東海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黃明莉:《明代江南的遊觀文化與社會心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
黃湘云:《晚明文人的應酬書寫──以李維楨為例》,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碩士論文,2011年。
葉俊慶:《周履靖及其《夷門廣牘》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7年。
趙浩林:《陸炳研究》,山西:山西師範大學歷史與旅遊文化學院碩士論文,2017年。
潘信羽:《明代方志中的孝感神異:兼論其比較宗教之意涵》,臺北:政治大學宗教所碩士論文,2009年。
蔡泰彬:《明代漕河之整治與管理》,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5年。
鮑宇:《南明武將群體研究(1644-1662)》,遼寧:遼寧大學中國史專業碩士論文,2017年。
五、期刊論文
(一)中文期刊
丁培仁、楊璐:〈玉壇扶乩中的西方淨土信仰〉,《學術論壇》總第246期,2011年07月,頁26-30。
乃遠:〈明代農民起義領袖──師尚詔〉,《黃淮學刊(哲學社會科學版)》第四期,1998年12月,頁98。
方志遠、李曉方:〈明代蘇松江浙人“毋得任戶部”考〉,《歷史研究》第6期,2004年12月,頁69-82。
尹翠琪:〈《道藏》扉畫的版本、構成與圖像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第43期,2017年09月,頁1-140。
方廣錩:〈略談大藏經的三種功能形態〉,《宗教哲學》第三卷第二期,1997年04月,頁140-150。
方廣錩:〈談《嘉興藏》的歷史地位〉,《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7期,2016年07月,頁76-80。
王子今:〈論鄭善夫《竹枝詞二首》兼及明代浙閩交通〉,《浙江社會科學》第2期,2004年03月,頁163-166。
王火紅、朱莉韵:〈《嘉興藏》的刊刻、出版與當代價值研究〉,《嘉興學院學報》第27卷第6期,2015年11月,頁19-24。
王火紅:〈明末嘉興文人助佛行為研究──以文人居士為中心的考察〉,《浙江檔案》第5期,2016年05月,頁52-55。
王志宇:〈台灣民間信仰的鬼神觀──以聖賢堂系列鸞書為中心的探討〉,《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7期,2003年11月,頁117-139。
王彥明:〈錢謙益與《嘉興藏》考論〉,《新世紀圖書館》第1期,2013年01月,頁61-64。
王啟元:〈從五臺山到徑山:密藏道開與《嘉興藏》初期經場成立論考〉,《法鼓佛學學報》第20期,2017年06月,頁129-157。
王崗:〈明代淨明道與江西地方社會〉,《華人宗教研究》第十期,2017年07月,頁59-168。
王蕾:〈《大正藏》與《嘉興藏》中國佛教著述收錄差異比較研究〉,《圖書館研究與工作》第一期,2008年01月,頁84-87。
王蕾:〈關於《嘉興藏》的幾個問題〉,《圖書館學刊》第5期,2011年05月,頁120-122。
王鴻泰:〈迷路的詩-明代士人的習詩情緣與人生選擇〉,《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50期,2005年12月,頁1-54。
王鴻泰:〈倭刀與俠士-明代倭亂衝擊下江南士人的武俠風尚〉,《漢學研究》第30卷第3期,2012年09月,頁63-98。
王鴻泰:〈武功、武學、武藝、武俠:明代士人的習武風尚與異類交游〉,《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85本2分,2014年06月,頁209-267。
王鴻泰:〈名士值幾文錢?──明清間士人的挾藝交由與名利經營〉,《臺大文史哲學報》第90期,2018年11月,頁115-162。
田澍:〈大禮議與嘉靖朝的人事更迭〉,《西北師大學報》第45卷第2期,2008年03月,頁21-23。
任宜敏:〈明代佛教政策析論〉,《人文雜誌》第4期,2008年07月,頁52-59。
朱鴻:〈明太祖與僧道-兼論太祖的宗教政策〉,《歷史學報》第十八期,1990年06月,頁63-80。
朱鴻林:〈陽明從祀典禮的爭議和挫折〉,《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新第5期,1996年01月,頁167-181。
衣若蘭:〈舊題萬斯同416卷本《明史》〈列女傳〉研析〉,《漢學研究》第28卷第1期,2010年03月,頁263-293。
何孝榮:〈論萬曆年間葛寅亮的南京佛教改革〉,《成大歷史學報》第四十期,2011年06月,頁61-91。
何淑宜:〈晚明的地方官生祠與地方社會──以嘉興府為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八十六本,2015年12月,頁811-854。
吳靜芳:〈明末清初觀音信仰與求子故事的書寫〉,《明代研究》第十四期,2010年06月,頁95-140。
呂少卿:〈漸江入閩時間、目的考〉,《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第三期,2006年07月,頁56-61。
呂妙芬:〈晚明《孝經》論述的宗教性意涵:虞淳熙的孝論及其文化脈絡〉,《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48期,2005年06月,頁1-46。
呂妙芬:〈杜文煥會宗三教〉,《明代研究》第二十三期,2014年12月,頁47-89。
巫仁恕、呂妙芬:〈明人文集與明代研究學術研究研討會紀要〉,《明代研究通訊》第三期,2000年02月,頁11-23。
李平:〈《黃庭經》與唐代道教修道轉型〉,《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第48卷第4期,2010年12月,頁109-155。
李志鴻:〈閩東瑜伽教發奏科儀研究〉,《世界宗教文化》第4期,2010年08月,頁37-42。
李忠達:〈明代至清初淨明道教團的興衰〉,《中國文學研究》第四十一期,2016年02月,頁169-214。
李明陽:〈明代鳳陽「高墻」營建考〉,《故宮學刊》第1期,2015年,頁170-180。
李明陽:〈明洪武朝瑜伽教僧規範化歷程及其原因探究〉,《五台山研究》第02期,2017年06月,頁19-25。
李建德:〈從萬物有靈到聖王崇拜──臺灣三官信仰流變之探析〉,《興大人文學報》第五十三期,2014年09月,頁167-192。
李政陽:〈明季神樂觀高道圈考辨〉,《學術探索》第6期,2015年06月,頁14-19。
李益、王軍濤:〈陽明心學與明代性靈說研究〉,《牡丹江大學學報》第28卷19第6期,2019年06月,頁25-28。
李劍鋒、石紅英:〈周履靖與明代和陶詩文〉,《蘇州教育學院學報》第34卷第4期,2017年08月,頁61-69。
李學勤:〈《嘉興藏》與明清之際歷史研究〉,《故宮博物院院刊》總第105期,2003年02月,頁5-6。
李豐楙:〈《道藏》所收早期道書的瘟疫觀──以《女青鬼律》及《洞淵神咒經》系為主〉,《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期,1993年03月,頁417-454。
李豐楙:〈由常入非常:中國節日慶典中的狂文化〉,《中外文學》第二十二卷,第三期1993年08月,頁116-150。
李豐楙:〈成人之道到成神之道:一個台灣民間信仰的結構性思考〉,《東方宗教研究》第四期,1994年10月,頁184-208。
李豐楙:〈嚴肅與遊戲:從蜡祭到迎王祭的「非常」觀察〉,《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88期,1999年06月,頁135-172。
李豐楙:〈暴力敘述與謫凡神話:中國敘事學的結構問題〉,《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7卷第3期,2007年09月,頁147-158。
李豐楙:〈洞天與內景:西元二至四世紀江南道教的內向游觀〉,《東華漢學》第9期,2009年06月,頁157-197。
李豐楙:〈出身與修行:明代小說謫凡敘述模式的形成及其宗教意識──以《水滸傳》、《西遊記》為主〉,《國文學誌》第7期,2013年12月,頁85-113。
李豐楙:〈寫本道經:《道法海涵》叢書的編行與運用〉,《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二十九卷第四期,2019年12月,頁5-20。
杜曉田:〈明代都察院運行機制考略〉,《河南師範大學學報》第38卷第3期,2011年05月,頁154-156。
沈秋燕:〈楞嚴寺刊刻、發行的《嘉興藏》零種本舉隅〉,《嘉興學院學報》第31卷第3期,2019年05月,頁29-33。
沈海波:〈北宋初年天台教籍重歸中土的史實〉,《中華佛學研究》第4期,2000年03月,頁187-205。
邢順嶺:〈《嘉興藏》等善本書三種〉,《紫禁城》第5期,1988年10月,頁33-34。
周致元:〈初探「高墻」〉,《故宮博物院院刊》第2期,1997年05月,頁23-30。
季祥猛:〈論「運河之都」的核心人文價值〉,《淮陰工學院學報》第18卷第2期,2009年04月,頁10-15。
岳進:〈《詩歸》中的陶淵明——兼論明代復古派對陶淵明的評價〉,《殷都學刊》第3期,2009年09月,頁69-73。
林佳佳、徐琳:〈天啟本與明版《嘉興藏》本《紫柏老人集》異文考察〉,《名作欣賞》第18期,2019年06月,頁46-48。
林素娟:〈漢代感生神話所傳達的宇宙觀及其在政教上的意義〉,《成大中文學報》第二十八期,2010年04月,頁35-81。
林富士:〈疾病與「修道」:中國早期道士「修道」因緣考釋之一〉,《漢學研究》第19卷第1期,2001年,頁137-165。
金申:〈《嘉興藏》在五台山的雕板情況〉,《五臺山研究》第02期,1987年05月,頁10-14。
金華:〈李贄童心說與晚明文學的轉型〉,《求索》第06期,2010年06月,頁190-192。
姜允明:〈三人行─論陳白沙、湛甘泉與王陽明的承傳關係〉,《華岡文科學報》第22期,1998年03月,頁1-22。
姜守誠:〈《三元經》版本的文獻學研究〉,《成大歷史學報》第三十三號,2007年12月,頁75-118。
范宜如:〈謝肇淛《滇略》的書寫視域及文化意蘊〉,《國文學報》第55期,2014年06月,頁165-199。
范純武:〈近現代中國佛教與扶乩〉,《圓光佛學學報》第三期,1999年,頁262-292。
展龍:〈明代邸報出版與社會輿情傳播〉,《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0卷第5期,2014年10月,頁145-148。
展龍:〈明代漕運總兵考論〉,《貴州社會科學》總353期,2019年05月,頁80-87。
徐一智:〈從《觀音經持驗記》看明代居士的觀音信仰〉,《成大歷史學報》第四十九號,2015年,頁93-145。
徐兆安:〈證驗與博聞:萬曆朝文人王世貞、屠隆與胡應麟的神仙書寫與道教文獻評論〉,《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53期,2011年12月,頁249-278。
徐泓:〈幸生聖明極盛之世十六、十七世紀中國的社會與經濟〉,《故宮文物月刊》第9卷第7期,1991年,頁47-52。
徐曉望:〈論隆武帝的戰略問題〉,《中國始研究》第二期,2002年05月,頁115-126。
徐曉望:〈論瑜珈教與《西遊記》的眾神世界〉,《東南學術》第5期,2005年10月,頁35-42。
徐曉望:〈清軍入閩與鄭芝龍降清事考〉,《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第七期,2007年07月,頁70-77。
徐曉望:〈論瑜珈教與台灣的閭山派法師〉,《福州大學學報》第84期,2008年03月,頁5-10。
海波:〈紫柏大師的文殊道場情懷〉,《五台山研究》總第109期,2011年12月,頁34-36。
翁連溪:〈故宮藏《嘉興藏》〉,《紫禁城》第一期,1999年02月,頁47-48。
翁福清:〈古代官員別稱舉例〉,《東方博物》第四期,2005年12月,頁66-69。
荀波:〈從「地仙」到「謫仙」──道教入世意識的強化〉,《弘道》第27期,2006年06月,頁85-91。
馬楚堅:〈明太祖對道教的態度及其對三教合一的追求〉,《明史研究》第四輯,1994年12月,頁157-166。
高建中:〈功德無量的出版工程──重輯佛教寶典《嘉興藏》〉,《中國民族》第9期,2009年09月,頁45-48。
高振宏:〈朝封、道封與民封:從三個例子談敕封對神祇信仰的形塑與影響〉,《華人宗教研究》第九期,2017年01月,頁45-77。
高超:〈宇文所安文本細讀方法初探〉,《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7卷第2期,2010年03月,頁107-110。
高壽仙:〈共享與差異:明代北京的民俗宗教〉,《西南大學學報》第四十卷第一期,2014年01月,頁125-135。
張偉然:〈明清江南觀音香汛的地域系統〉,《地理研究》第38卷第6期,2019年06月,頁1299-1310。
張廣保:〈明代的國家宮觀與國家祭典〉,《全真道研究》第2期,2011年,頁1-25。
張德偉:〈明代佛教政策研究〉,《世界宗教研究》第5期,2018年10月,頁59-68。
張慧玲:〈明代詩學與杜甫性情之爭〉,《黃岡師范學院學報》第4期,2017年08月,頁58-62。
張闊:〈福音中的附魔與驅魔〉,《中國天主教》第四期,2018年10月,頁16-18。
張藝曦:〈飛昇出世的期待──明中晚期士人與龍沙讖〉,《新史學》二十二卷第一期,2011年03月,頁1-57。
張藝曦:〈明中晚期江右儒學士人與淨明道的交涉──兼論《淨明忠孝全書》的影響〉,《明代研究》第二十期,2013年06月,頁1-33。
張藝曦:〈明代陽明畫像的流傳及其作用──兼及清代的發展〉,《思想史5:明清思想史》,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6,頁95-115。
張麗珠:〈「一代賢奸托布衣」—萬斯同之明史修撰與浙東史學的聯繫〉,《成大中文學報》第二十五期,2009年07月,頁45-84。
張獻忠:〈明代商業出版的歷史定位及啟示〉,《貴州社會科學》總290期,2014年02月,頁113-118。
曹之:〈試論佛經出版對古代出版的影響〉,《山東圖書館學刊》第5期,2009年10月,頁1-5。
章宏偉:〈明代萬曆年間江南民眾的佛教信仰──以萬曆十七年至二十五年五台山方冊藏施刻文為中心的考察〉,《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5期第31卷,2016年09月,頁111-126。
章建文:〈吳應箕的應酬詩與明末文學生態〉,《池州學院學報》,2013年10月,頁78-83。
許蔚:〈書評:Mark Meulenbeld 著 Demonic Warfare: Daoism, Territorial Networks, and the History of a Ming Novel〉,《古典文獻研究》第二十一輯事上卷,2018年,頁280-289。
連瑞枝:〈佛寺與家廟:滇西土官儀式的重構〉,《社會》第38卷,2018年05月,頁170-202。
羅東陽:〈從明代淫祠之禁看儒臣、皇權與民間社會〉,《求是學刊》第33卷第1期,2006年01月,頁131-138。
陳玉女:〈晚明羅教和佛教勢力的相依與對峙──以《五部六冊》和《嘉興藏》刊刻為例〉,《成大歷史學報》第四十號,2011年06月,頁93-127。
陳玉女:〈明末清初嘉興藏刊刻與江南士族〉,《佛光學報》第四卷第二期,2018年07月,頁301-371。
陳玉女:〈明清嘉興楞嚴寺《嘉興藏》之刊印與其海內外流通〉,《佛光學報》新六卷第1期,2020年01月,頁123-204。
陳名實:〈現代閩南概念的形成及其文化意義〉,《閩南文化的當代性和世界性論文集》,2014年10月,頁64-69。
陳雯怡:〈從朝廷到地方-元代去思碑的盛行與應用場域的轉移〉,《臺大歷史學報》第54期(2014年12月),頁47-122。
陳明華:〈佛壇後壁背面觀音造像研究──從「施食」的觀點切入〉,《臺大佛學研究》第三十六期,2018年12月,頁99-155。
陳建守:〈《明狀元圖考》:明代科舉考生的夢文化〉,《歷史教育》第13期,2008年12月,頁143-161。
陳學文:〈暢達的明代水陸交通與商品流通的發展〉,《駐馬店師專學報》第四期,1990年12月,頁68-75。
陳靜宜:〈從精神分析的角度解讀文學裡「夢」的象徵〉,《華醫學報》第49期,2008年12月,頁1-13。
陳蕾:〈論金聖嘆的扶乩降神活動及其影響〉,《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第2期,2020年06月,頁50-56。
陳寶良:〈明代學官制度探析〉,《明史研究》第92期,1994年05月,頁100-108。
陳寶良:〈明代文人辨析〉,《漢學研究》第19卷第1期,2001年06月,頁187-218。
陳寶良:〈明代學校生員的別稱與種類〉,《中州學刊》第134期,2003年03月,頁92-96。
陳寶良:〈明代士大夫的仕隱觀念及其抉擇〉,《明清論叢》第十三輯,2014年,頁22-55。
陶金:〈蘇州《大洞無上九極天仙傳戒科儀》初探──一個清代北京與江南文人乩壇相互影響的案例〉,《道教研究學報:宗教、歷史與社會》第五期,2013年01月,頁111-141。
陸晶晶:〈扶乩信仰對清代道教醫學的動與影響──以《醫道還元》為中心的研究〉,《道教研究學報:宗教、歷史與社會》第十期,2018年01月,頁177-220。
喜戒禪師著、釋自詠譯:〈慈悲的開示──慈心無限〉,《香光莊嚴》第七十七期,嘉義:香光莊嚴出版社,2004年,頁44-61。
曾其海:〈禪宗和天台宗關係探討〉,《哲學與文化》第30卷第6期,2003年06月,頁45-51。
曾維加:〈道教的地震觀〉,《社會科學研究》第六期,2010年11月,頁7-13。
曾龍生:〈道法與宗法:明代正一道張天師家族之演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八十九本,第四分,2018年12月,頁711-753。
賀晏然:〈晚明南京道教格局的形成──以《金陵玄觀寺》為中心的考察〉,《道教研究學報:宗教、歷史與社會》第九期,2017年01月,頁77-101。
賀晏然:〈棄仕入道──朱長春的玄栖生涯與道教思想初探〉,《宗教學研究》第3期,2018年09月,頁45-51。
賀晏然:〈官僚、科舉與到派:明代道官考選制度的建立與發展〉,《江蘇社會科學》,2018年09月,頁235-245。
賀晏然:〈屠隆的道教活動與晚明江南文人道教環境〉,《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第40卷第1期,2020年02月,頁30-38。
賀晏然:〈晚明山人的道教修養──以周履靖為例的研究〉,《周口師範學院學報》第37卷第3期,2020年05月,頁24-29。
馮賢亮:〈明代江南的爭田問題──以嘉興府嘉、秀、善三縣為中心〉,《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第四期,2000年12月,頁24-37。
楊玉良:〈故宮博物院藏《嘉興藏》初探〉,《故宮博物院院刊》第03期,1997年08月,頁13-24。
楊聯陞著、段昌國譯:〈報-中國社會關係的一個基礎〉,《食貨月刊》第3卷第8期,1973年11月,頁377-388。
業露華:〈密藏道開與《嘉興藏》〉,《五台山研究》第2期,1991年05月,頁35-37。
葉明生:〈試論「瑜伽教」之衍變及其世俗化事象〉,《佛學研究》,1999年06月,頁256-264。
葛兆光:〈再談思想史在當代中國的重要性〉,《知本讀書會》第一期,2019年01月,頁5-15。
虞海燕:〈玉帶與明代政治生活〉,《北京文博文叢》第二期,2015年02月,頁53-58。
廖貫延:〈馮夢禎與《嘉興藏》〉,《理論界》總第506期,2015年10月,頁118-125。
趙克生:〈明代淫祠之禁〉,《社會科學輯刊》總第146期,2003年01月,頁127-131。
趙克生:〈明代生祠現象探析〉,《求是學刊》第33卷第2期,2006年03月,頁126-131。
趙克生:〈嘉靖時代的祭禮大變革〉,《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二期,2008年03月,頁26-29。
趙林濤、何東、高新文:〈次韻唱和探源〉,《河北大學學報》第5期第34卷,2009年10月,頁139-141。
趙長征:〈明中期師尚詔起義略論〉,《商丘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第一期,1986年04月,頁79-86。
趙亮:〈明代道教管理制度〉,《世界宗教研究》第3期,1990年03月,頁50。
趙晶:〈明代宮廷畫家呂文英生卒年新探〉,《美術學報》第2期,2012年03月,頁60-64。
趙晶:〈《武職選簿》所載部分明代宮廷畫家史料輯考〉,《故宮博物院院刊》總193期,2017年09月,頁35-50。
趙琰哲:〈明代中晚期江南地區《桃源圖》題材繪畫解讀〉,《藝術設計研究》第4期,2011年12月,頁22-34。
趙軼峰:〈山人與晚明社會〉,《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2001年01月,頁8-16。
趙軼峰:〈明太祖的國家宗教管理思想〉,《暨南史學》第二輯,2003年,頁230-246。
趙軼峰:〈明代僧道度牒制度的變遷〉,《古代文明》第2卷第2期,2008年04月,頁72-87。
曹群勇:〈給僧道度牒與合道籙司造周知冊-論明王朝的道教管理制度〉,《貴州文史叢刊》第2期,2014年05月,頁23-29。
劉永華:〈明清時期的神樂觀與王朝禮儀:道教與王朝禮儀互動的一個側面〉,《世界宗教研究》第3期,2008年09月,頁32-42。
劉玲娣:〈漢魏六朝道教的孝道〉,《南都學壇》第27卷第1期,2007年01月,頁39-41。
鄧富華:〈明代〈和陶集〉考略〉,《重慶三峽學院學報》第31卷第156期,2015年03月,頁58-66。
鄭利華:〈明代前中期詩壇尊杜觀念的變遷及其文學取向〉,《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第十八期,2011年12月,頁49-74。
鄭志明:〈《黃庭經》的天人感應之道〉,《宗教哲學》第85期,2018年09月,頁25-71。
黎志添:〈Book Reviews: Demonic Warfare: Daoism, Territorial Networks, and the History of a Ming Novel. By Mark R. E. Meulenbeld〉,《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64期,2017年01月,頁345-350。
黎志添:〈明清道教呂祖降乩信仰的發展及相關文人乩壇研究〉,《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65期,2017年07月,頁139-179。
蕭慧媛:〈明代官員的致仕制度〉,《南亞學報》第二十九期,2009年12月,頁365-393。
賴祥蔚:〈朱元璋對宗教的基本態度與政治運用〉,《宗教哲學》第五卷第四期,1999年12月,頁73-83。
錢國盈:〈十六國時期五胡君主的感生、異貌神話〉,《嘉南學報》第三十八期,2012年12月,頁682-696。
謝世維:〈書評Mark R.E.Meulenbeld, Demonic Warfare: Daoism, Territorial Networks, and the History of a Ming Novel〉,《漢學研究》第34卷第2期,2016年06月,頁345-352。
謝宏維、李奇飛:〈明代漕運總督述論〉,《史學月刊》第10期,2016年09月,頁25-41。
謝聰輝:〈三壇五部:閩中瑜珈法教主神神譜的形成與相關問題〉,《華人宗教》第13期,2019年01月,頁1-51。
謝聰輝:〈閩中瑜珈法教功曹神譜研究--以嵩公道德與吳公太宰為主〉,《國文學報》第65期,2019年06月,頁195-223。
謝聰輝:〈閩中瑜珈法教官將的來源與特質考論〉,《輔仁宗教研究》第39期,2020年03月,頁71-97。
謝聰輝:〈福建中部「開法場」的儀式結構與內容意涵研究──以《設城隍》和《設南省》討論為主〉,《漢學研究》第38卷第4期,2020年12月,頁83-132。
鍾宗憲:〈「圖騰」理論的運用與神話詮釋──以感生神話與變形神話為例〉,《東華漢學》第二期,2004年05月,頁1-45。
韓肖勇:〈古代浙閩咽喉──仙霞岭〉,《浙江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1986年05月,頁90-92。
韓梅、韓錫鐸:〈《嘉興藏》:雕版印刷最有特點的大藏經〉,《文化學刊》第1期,2012年01月,頁152-155。
簡恩定:〈明代杜詩學略說〉,《空大人文學報》第18期,2009年12月,頁1-47。
簡恩定:〈明代「格調說」及「復古派」與杜詩學的連結〉,《空大人文學報》第19期,2010年12月,頁1-22。
藍吉富:〈刊本大藏經入藏問題初探〉,《中華佛學學報》第13期,2000年05月,頁170-182。
魏燕利:〈明代理學家羅洪仙所傳道教導引功法「仙傳四十九方」考〉,《道教研究》第4期,2015年12月,頁44-51。
羅卡:〈明太祖與道教〉,《宗教學研究》第一期,1988年04月,頁11-16。
羅卡:〈試論明王朝對道教的管理〉,《道教研究》第一期,1999年03月,頁29-32。
羅春蘭、袁靖:〈淺談明代對陶淵明的接受〉,《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6卷第3期,2006年06月,頁74-77。
羅德胤:〈仙霞古道:溝通浙閩的古商道〉,《中國文化遺產》第二期,2015年03月,頁94-102。
嚴孟春:〈略論明代邸報的編撰〉,《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49卷第2期,2018年04月,頁116-121。
釋法幢:〈徑山藏考述〉,《中華佛學研究》第十三期,2012年12月,頁53-90。
龔鵬程:〈《黃庭經》論要(一)〉,《書目季刊》第三十一卷第一期,1997年06月,頁66-81。
龔鵬程:〈《黃庭經》論要(二)〉,《書目季刊》第三十一卷第二期,1997年09月,頁14-28。
龔鵬程:〈《黃庭經》論要(三)〉,《書目季刊》第三十一卷第三期,1997年12月,頁54-66。
龔鵬程:〈道教《黃庭經》論要(上)〉,《宗教哲學》第四卷第一期,1998年01月,頁87-99。
龔鵬程:〈道教《黃庭經》論要(下)〉,《宗教哲學》第五卷第一期,1999年01月,頁109-124。
(二)日文期刊
大木康:〈明末「惡僧小說」初探〉,《中正漢學研究》第二期,2012年12月,頁183-212。
大木康:〈嚴嵩‧王世貞‧《金瓶梅》〉,《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第14期,2009年12月,頁1-16。
長部和雄:〈支那生祠小考〉,《東洋史研究》第9卷第4期,1945年11月,頁35-49。
酒井規史:〈書評:李志鴻著,《道教天心正法研究》〉,《道教研究學報:宗教、歷史與社會》第五期,2013年01月,頁226-231。
黄蘊:〈近代中国の扶鸞結社―徳教からの考察〉,《東アジア文化交渉研究》第4号,2011年03月,頁41-64。
滋賀高義:〈明代神樂觀攷〉,《大谷學報》第57卷第2號,1977年,頁15-25。
滋賀高義:〈明初の神樂觀と道教〉,《大谷學報》第43卷第2號,1963年12月,頁32-45。
滋賀高義:〈明の太祖と天師道について—特に張正常を中心として〉,《東方宗教》第22號,1963年07月,頁45-58。
(三)外文期刊
Burton-Rose, Daniel."A Prolific Spirit: Peng Dingqiu's Posthumous Career on the Spirit Altar, 1720-1906," Daoism:Religion, History and Society,07,2015,pp.7-62.
Mozina, David J." Living Redactions: The Salvationist Roots of Daoist Practice in Central Hunan," Daoism:Religion, History and Society,11,2019,pp.1-61.
Haraway, Donna. “Situated Knowledges : The Science Question in Feminism and the Privilege of Partial Perspective,” Feminist Studies, 14.3,1988,pp.575-599.
Kim, Jihyun."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s: With a Focus on Innovations in the Scripture of the Great Cavern in Ming-Qing Daoism,"Daoism:Religion, History and Society,07,2015,pp.63-115.
Mark Vhaves & David Cann."Regulation, Pluralism, and Religious Market Structure: Explaining Religion's Vitality," Rationality and Socirty,4.3,1992,pp.272-290.
Katz,Paul R."Spirit-writing Halls and theDevelopment of Local Communities A Case Study of Puli (Nantou County)," Journal of Chinese Ritual, Theatre and Folklore,174,2011,pp.103-184.
Clart,Philip."Anchoring Guanyin: Appropriative Strategies in a New Phoenix Hall Scripture," Journal of Chinese Ritual, Theatre and Folklore,173,2011,pp.101-128.
Wang, Richard G.”Ming Princes and Daoist Ritual,"Toung Pao,95,2009,pp.51-119.
Goossaert, Vincen."Modern Daoist Eschatology: Spirit-Writing and Elite Soteriology in Late Imperial China,"Daoism:Religion, History and Society,06,2014,pp.219-246.
Waltner, Ann.“T’an-yang-tzu and Wang Shih-chen: Visionary and Bureaucrat in the Late Ming,”Late Imperial China 8, no. 1,1987),pp.105-133。
Liu, Ts’un-yan. ”Lu Hsi-hsing: a Confucian Scholar, Daoist Priest and Buddhist Devotee of the Sixteenth Century,” In 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Hall of Harmonious Wind,1976,pp.175-202.
Mozias, Ilia.” Immortals and Alchemists Spirit-Writing and Self-Cultivation in Ming Daoism,” Journal of Daoist Studies,11,2018,pp.83-107.
六、網路資料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http://hanchi.ihp.sinica.edu.tw/ihp/hanji.htm
「中國歷代人物傳記資料庫(CBDB)」https://projects.iq.harvard.edu/chinesecbdb/home
北京愛如生數字化技術研究中心:《中國基本古籍庫》(北京:愛如生數字化技術研究中心,2005)
北京愛如生數字化技術研究中心:《中國方志庫》(北京:愛如生數字化技術研究中心,2010)
北京愛如生數字化技術研究中心:《全四庫》(北京:愛如生數字化技術研究中心,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