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鍾文博 |
---|---|
論文名稱: |
從民族主義觀點論海峽兩岸政治互動:1979〜2004年 |
指導教授: |
黃城
Huang, Chen 洪泉湖 Hung, Chuan-Hu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
論文出版年: | 2005 |
畢業學年度: | 9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16 |
中文關鍵詞: | 民族主義 、海峽兩岸 、政治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36 下載:5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一、 中文部分
(一)、書籍
大前研一著,李苑蓉譯(1996),《民族國家的終結》,台北:立緒文化。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1994),《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台北:中研院近史所。
中共研究雜誌社編(1995),《1995中共年報》,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政策研究工作會編(1995),《台海兩岸關係說明書》,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政策研究工作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暨新聞辦公室(1993),《台灣問題與中國的統一》,北京: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暨新聞辦公室。
王功安、毛磊編(1991),《國共兩黨關係通史》,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王玉玲(1996),《由兩岸關係探討台灣的統獨問題-以博奕理論分析之》,台北:桂冠。
王家英、孫同文(1997),《從台灣政治到兩岸關係》,香港:香港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
王振輝(1999),《中國民族主義與馬克思主義的興起—清末民初知識份子的困境與抉擇》,台北:韋伯文化。
王曉波(1986),《台灣史與近代中國民族運動》,台北:帕米爾。
包宗和、吳玉山主編(1999),《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台北:五南。
布里辛斯基(Zbigniew Brzeninski)著,林添貴譯(1998),《大棋盤》(The Grand Chessboard),台北:立緒文化。
田弘茂等主編(1997),《新興民主的機遇與挑戰》,台北:業強。
石之瑜(1993),《當代台灣的中國意識》,台北:正中。
伍雄武主編(1994),《中華民族精神新論》,雲南:人民出版社。
共黨問題研究中心編(1989),《中共「一國兩制」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共黨問題研究中心。
安東尼.季登斯(Anthony Giddens)著,胡宗澤、趙力濤譯(1998),《民族國家與暴力》,北京:三聯書店。
朱浤源主編(1999),《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正中。
朱諶(1995),《近代西洋民族主義思想》,台北:幼獅。
江宜樺(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文化。
江宜樺(2003),《民族主義與民主政治》,台北:臺大。
艾瑞克.霍布斯邦(Eric J. Hobsbawm)著,李金梅譯(1997),《民族與民族主義》(Nations And Nationalism Since 1780),台北:麥田。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1994),《台海兩岸關係說明書》,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吳玉山(1997),《抗衡或扈從--兩岸關係新詮:從前蘇聯看台灣與大陸間的關係》,台北:正中。
吳秀光(1998),《政府談判之博奕理論分析》,台北:時英。
呂亞力(1997),《政治學方法論》,台北:三民。
宋強、張藏藏、喬邊等著(1996),《中國可以說不》,台北:聯經。
李永熾等編(2004),《台灣主體性的建構》,台北:群策會李登輝學校。
李亦園(1982),《我是中國人》,台北:正中。
李國祈(1999),《近代中國政治思想史論文集》,台北:國立編譯館。
李登輝(2002),《經營大台灣》,台北:遠流。
李澤厚(1994),《中國現代思想史論》,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
周陽山、楊肅獻主編(1981),《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民族主義》,台北:時報文化。
岩波書店編集部編(1984),《現代文明之危機與時代精神》,日本:岩波書店。
林佳龍、鄭永年主編(2001),《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的對話》,台北:新自然主義。
邵宗海(2001),《兩岸關係—陳水扁的大陸政策》,台北:生智。
邵宗海、楊逢泰、洪泉湖(1995),《族群問題與族群關係》,台北:幼獅。
施正鋒編(1994),《台灣民族主義》,台北:前衛。
洪泉湖、謝政諭主編(2002),《百年來兩岸民族的發展與反省》,台北:東大。
約翰•湯林森(John Tomlinson)著,鄭棨元、陳慧慈譯(2003),《文化全球化》,台北:韋伯文化。
若林正丈編(1988),《中日會診台灣—轉型期的政治》,台北:故鄉。
夏潮基金會編(1999),《中國意識與台灣意識》,台北:海峽學術。
孫中山(1973),《國父全集第二冊》,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委員會。
孫治本(2001),《全球化與民族國家:挑戰與回應》,台北:巨流。
浦薛鳳(1963),《現代西洋政治思潮》,台北:正中。
海斯(Carlton J. H. Hayes)(1979),《現代民族主義演進史》,台北:帕米爾。
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1999),《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台北:時報文化。
祖治國(1998),《90年代中國大陸的新保守主義》,台北:致良。
馬英九(1992),《兩岸關係的回顧與展望》,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張五岳主編(2003),《兩岸關係研究》,台北:新文京開發。
張玉法(1996),《中國近代史》,台北:東華。
張亞中(1998),《兩岸主權論》,台北:生智。
張明貴譯(A. Engel著)(1981),《意識形態與現代政治》,台北:桂冠。
張炎憲等編撰(2004),《李登輝先生與台灣民主化》,台北:玉山社。
張昭仁編(1997),《重拾台灣社會心靈》,台北:遠流。
張茂桂(1988),《中國人的觀念行為》,台北:巨流。
張茂桂(1993),《多元融合的族群關係與文化—民主進步黨的族群與文化政策》,台北: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
張茂桂(1993),《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
許光泰編(1997),《香港回歸與大陸變局》,台北:政大國關中心。
許信良(1995),《新興民族》,台北:遠流。
連橫(1998),《台灣通史》,北京:商務印書館。
郭立民編(1992),《中共對台政策資料選輯(1949-1991)上冊》,台北:永業。
陳其南(1988),《關鍵年代的台灣》,台北:允晨文化。
陳其南(1992),《公民國家意識與台灣政治發展》,台北:允晨文化。
陳寅恪(1981),《陳寅恪先生文集》,台北:里仁。
華力進(1990),《政治學》,台北:經世。
黃天中、張五岳主編(1993),《兩岸關係與大陸政策》,台北:五南。
黃文雄(1990),《中國的沒落》,台北:前衛。
黃光國(1987),《台灣意識與中國意識:兩結下的沉思》,台北:桂冠。
黃昆輝(1993),《大陸政策與兩岸關係》,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黃國昌(1995),《中國意識與台灣意識》,台北:五南。
黃嘉光、王康陸、陳正修等編(1991),《台灣獨立運動三十年:張燦鍙選集》,台北:前衛。
愛德華·薩伊德(Edward W. Said)著,蔡源林譯(2001),《文化與帝國主義》(Culture and Imperialism),台北:立緒。
楊希震編(1964),《國父思想》,台北:建華印書公司。
楊家駱主編(1973),《戊戌變法文獻彙編》,台北:鼎文。
楊國樞(2002),《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上、下冊》,台北:東華。
楊清海(1991),《中共統一戰線剖析:組織、演變、論證》,台北:龍文。
楊逢泰等編(1993),《民族主義論文集》,台北:黎民文化。
楊開煌、魏艾主編(1992),《中國大陸研究概論》,台北:空大。
葛永光(1991),《文化多元主義與國家整合—兼論中國認同的形成與挑戰》,台北:正中。
董仲舒等著(1973),《兩漢魏晉十一家上》,台北:世界書局。
虞義輝(2001),《台灣意識的多面向--百年兩岸的民族主義》,台北:黎明文化。
廖中山(1998),《「老中」再見啦!:廖中山的海洋心、台灣情》,台北:禾雅文化。
廖文毅(1956),《台灣民本主義》,東京:台灣民報社。
劉青峰編(1994),《民族主義與中國現代化》,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蔡政文、林嘉誠(1989),《台海兩岸政治關係》,台北: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
蔡政文編(1995),《台灣新契機》,台北:國家發展基金會。
鄭永年(1998),《中國民族主義的復興--民族國家向何處去?》,香港:三聯書店。
盧梭(1997),《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北京:商務印書館。
戴國煇(1994),《台灣結與中國結—睪丸理論與自立.共生的構圖》,台北:遠流。
魏鏞(1994),《社會科學的性質及發展趨勢》,台北:臺灣商務。
竇格體、普發茲格瑞夫(James E. Dougherty & Robert L. Pfaltzgraff, Jr.) 等著,洪秀菊、徐振德、衛嘉定、陳文煙等合譯(1988),《爭辯中之國際關係理論》(Contending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台北:黎明文化。
(二)、學位論文
王玉玲(1991),《由兩岸關係(一九七九~一九九0)探討台灣的統獨問題—以博奕理論(Game theory)作嘗試性分析》,台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宗安(2002),《我國參與國際非政府組織對兩岸關係之影響》,台北: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何玉華(1997),《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對兩岸關係的影響》,台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國樑(2001),《「特殊國與國關係論」對兩岸關係影響之研究》,台北: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佳霏(2003),《從整合理論看兩岸關係》,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杜鴻程(2003),《政黨輪替與兩岸關係之探討》,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浩元(1996),《分裂國家整合之理論與實際經驗—以兩德互動為例展望臺海兩岸關係》,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孟熊(2003),《從衝突理論解析兩岸關係發展(1987—2003)》,台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羿伶(1998),《後冷戰兩岸關係的互動過程中美國因素之探討》,花蓮:國立東華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長志(2003),《後冷戰時代美國在兩岸關係中所扮演之角色(1989--2000)》,台北:中國文化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論文。
柯俊吉(1992),《從「整合理論」論臺海兩岸關係發展(一九八七年至一九九二年)》,桃園:中央警察大學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國益(1999),《現今格局下的兩岸關係(1989-1998)--以國際情勢分析方法來探討》,台北: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玉枝(2003),《小布希政府時期美台互動對兩岸關係之影響》,台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惠煌(1996),《兩岸關係演變之研究(一九八七~一九九五)--中共對台政策與我國大陸政策的互動》,台北: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斯綱(1998),《中華民國外交拓展對兩岸關係之影響》,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景明(2002),《李登輝主政對兩岸關係的影響—以國家認同為例》,台北:淡江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志文(1987),《當代西方學者對民族主義的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奉秦(1996),《從博奕理論談美國與台海兩岸關係之互動(1950~1993)》,台中:東海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威任(1995),《美國與台海兩岸關係之研究(1977~1994)》,台北:中國文化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論文。
傅錫誠(2001),《政治意識型態的解構與重構—中國民族主義與台灣民族主義之解析》,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論文。
曾建元(2001),《一九九零年代台灣憲政改革之研究—民族主義與民主轉型的觀點》,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論文。
黑快明(1999),《後冷戰時期柯林頓政府的中國政策與兩岸關係》,高雄: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恭能(1990),《美國與國共關係之探討(1978~1988)--兼論美國在臺海兩岸關係發展中之角色扮演》,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美關係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惠智(1997),《論務實外交對兩岸關係之影響》,台中:東海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董立文(1996),《論九十年代中共的民族主義》,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
虞義輝(2000),《民族主義在兩岸交流互動中影響之研究(1895-1999)》,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
管碧玲(1993),《民族主義與台灣政黨政治》,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劉建誠(2001),《政治文化變遷下之兩岸關係—論中國民族主義與新台灣主體意識》,台中:東海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勤章(1999),《「江八點」發佈以來兩岸關係的發展與轉折》,台北: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維鈞(2003),《WTO時代下兩岸關係之研究:從對抗到和解?》,台中:東海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建國(1998),《台灣主體意識發展與對兩岸關係之影響》,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韓豫平(2003),《後冷戰時期美「中」關係架構下的兩岸關係》,台北:國防管理學院國防決策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運龍(1999),《中共經改政策對兩岸關係影響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吉方(2002),《柯林頓政府的中國政策及其對兩岸關係之影響》,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三)、期刊論文
尹保雲(1994),〈民族主義與現代經濟發展〉,《戰略與管理》,第三期。
明居正(1996),〈美日安保宣言與我國之外交空間〉,發表於嘉義中正大學政治系主辦「開拓外交空間:1996年我國外交之回顧與展望」研討會。
洪泉湖(2001),〈後冷戰時期的民族主義運動〉,內蒙呼和浩特:21世紀的世界民族問題與民族主義學術研討會論文。
洪泉湖(2004),〈民族主義、國家建構與全球化~批判與反省〉,將收錄於《政治學與現代社會》通識叢書(未出版)。
莊明哲(2003),〈全球化與民族認同:以台灣為對象〉,台北:全球化下的中國文化獨特性兩岸學術研討會論文。
陳其南(1987),〈本土意識、民族國家與民主政體〉,《中國論壇》,第二八九期。
黃城(2004),〈如何避免兩種次民族主義的衝突〉,台北:第五屆海峽兩岸孫中山思想之研究與實踐學術研討會論文。
羅致政(1995),〈美國在台海兩岸互動所扮演的角色--結構平衡者〉,《美歐月刊》,第一卷第十期。
羅致政(1999),〈美國對台海兩岸過渡性協議的主張與看法〉,《國策專刊》,第十一卷。
(四)、報紙文章
《人民日報》(北京),1999年7月12日。
《人民日報》(北京),1999年7月13日。
《人民日報》(北京),1999年8月5日。
《中國時報》,1990年10月10日。
《中國時報》,1999年7月20日。
《中國時報》,1999年8月2日。
《日本週報》(東京),1950年4月15日,頁18。
《自由時報》,1995年4月15日。
〈九屆人大三次會議舉行記者招待會〉,《人民日報》(海外版),2000年3月16日,1版。
〈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授權就當前兩岸關係問題發表聲明〉,《人民日報》(北京),2000年5月21日,1版。
〈孫亞夫詳說九十二年共識〉,《聯合報》,2000年6月22日。
〈跨黨派小組共識文字遊戲〉,《聯合報》,2000年12月1日,1版。
評論員,〈評台灣『國家統一綱領』〉,《人民日報》(海外版),1991年3月18日。
黃偉峰,〈一中原則:主權與民族主義的共同想像〉,《中國時報》,2000年4月26日。
廖咸浩,〈選舉撥弄族群議題心態可議〉,《中國時報》,2004年2月9日,6版。
劉佳雁,〈兩岸『穩定』,掩耳盜鈴〉,《人民日報》(北京),2001年5月30日。
(五)、網站文獻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taiwan/2004-06/29/content_1553205.htm
http://sars.www.gov.tw/todaytw/1-4-3-0.htm
http://taiwansecurity.org/TS/2001/CPLin-011201.htm
http://www.gio.gov.tw/
http://www.mac.gov.tw/big5/mlpolicy/ch9001.htm
http://www.mac.gov.tw/big5/mlpolicy/mp9212/mp03.htm
http://www.mac.gov.tw/big5/mlpolicy/mp9212/mpp01.htm
http://www.xinhua.org
二、英文部分
(一)、書籍
Berlin, Isaiah (1984), Four Essays on Liber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rown, Michael E. (1993), Ethnic Conflict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Cobban, Alfred (1969), The Nation State and National Self-Determination, New York: Thomas Y. Crowell Co..
Coleman, J. S. (1963), Nigeria Background to nationalis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Deutsch, Karl W. (1978), The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Hall, Inc., 2nd ed..
Dyke, Vernon Van (1960), Political Science: A Philosophical Analysi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Elazar, Daniel J. (1987), Exploring Federalism, Tuscaloosa: 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
Erikson, Erik H. (1959), Psychological Issues Identity and the Life Cycle, 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Falk, Richard (2002), “Self-Determination Under International Law:The Coherence of Doctrine Versus the Incoherence of Experience” in Wolfgang Danspeckgruber ed., The Self-Determination of Peoples:Community, Nation, and State in an Interdependent World, Boulder, Colo.: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pp.31-66.
Featherstone (1995), Global Modernities, London: Sage.
Gellner, Ernest (1983),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Gold, Thomas (1986), State and Society in the Taiwan Miracle, Aromnk, NY: M.E. Sharpe.
Haggard, Stephan (1990), Pathways from the Periphery,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Hass, Ernst B. (1964), Beyond the Nation-State: Functionalism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Stanford: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Hayes, C. J. H. (1955),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Modern Nationalism,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Hayes, C. J. H. (1955),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Modern Nationalism,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Heater, Derek (1994), National Self-Determination:Woodrow Wilson and His Legacy, London: Macmillian Press.
Henderson, Gregory, Richard Ned Lebow and John G. Stoessinger (1974), Diveded Nations in a Divided World, N.Y.: David McKay.
Hobsbawm, Eric J. (1990),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since 1780: Programme, Myth, Real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Johnson, Chalmer A. (1962), Peasant Nationalism and Communism Power: The Emergence of Revolutionary China, 1937-1945,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Marsh, David & Gerry Stoker著,陳菁雯等譯(1998),《政治學方法論》(Theory and Methods in Political Science),台北:韋伯文化。
Mill, John Stuart (1939), “Represent Government, 1861, reprinted in part in Alfred Zimmern,” Modern Political Doctrines,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ithel Walzer, ed. (1995), Toward a Global Civil Society, Providence and Oxford: Berghamm Books.
Mitrany, D. (1966), A working Peace System, Chicago: Quad-rangle Books.
Moorsteen, Richard & Morton Abramowitz (1971), Remaking China Policy,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ye, Lucian (1968), The spirit of Chinese Politics: A Psycho-cultural Study of the Authority Crisis in political Development, Cambridge: MIT Press.
Pye, Lucian (1985), Asian Power and Authorit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ye, Lucian (1988), The Mandarin and Cadre, Ann Arbor: The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Renan, Ernest (1990), “What is a nation?” in Homi K. Bhabha, ed., Nation and Narration, London: Routledge.
Ronen, Dov (1979), The Quest for Self-Determination, New Heaven, Conn.: Yale University Press.
Sait, E. M. (1983), Political Institutions: A Preface, New York: D. Appleton Century.
Schelling, Thomas C. (1970),The Strategy of Conflict,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hubik, Martin (1964), Game Theory and Related Approaches to Social Behavior, New York: John Wiley Sons, Inc..
Sills, David L. ed. (1968),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 Vol. 11. New York: Macmillan.
Smith, Anthony D. (1991), National Identity, Reno: University of Nevada Press.
Snyder, Jack (1991), Myths of Empire: Domestic Politics and International Ambition,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Snyder, L. L. (1976), Varieties of Nationalism: A Comparative Study, New York: Holt, Rinehart Winston.
Snyder, L. L. (1990), Encyclopedia of Nationalism, New York: Paragon House.
Tamir, Yael (1993), Liberal Nationalism,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Waltz, Kenneth N. (1979),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Massachusetts: Addison-Wesley.
Walzer, Mithel (1995), Toward a Global Civil Society, Providence and Oxford: Berghamm Books.
Zwick, Peter (1983), National Communism,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二)、期刊
Evera, Stephen Van (1994) “Hypotheses on Nationalism and Wa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18, No. 4.
Gagnon, V. P. (1994) “Ethnic Nationalism and International Conflict,”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19, No. 3.
Haas, Ernst B.(1986)"What is nationalism?",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0, No.3, Summer, p.730.
Habermas, Jürgen (1996) “The European Nation State. Its Achievements and Its Limitations. On the Past and Future of Sovereignty and Citizenship,” Ratio Juris 9.
Howard, Michael (1979), “War and the Nation-state,” Daedalus, 108, p.102.
Kavanagh, D. (1991), “Why Political Science Needs History,” Political Studies, XXXIX, p.482.
Linz, Juan J. (1993) “State Building and Nation Building”, European Review 1 (4).
Linz, Juan J. (1993), “State Building and Nation Building,” European Review 1 (4):355-69.
Mansfield, Edward & Snyder, Jack (1995) “Democratization and the Danger of Wa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0, No. 1.
Renan, Ernest著,李紀舍譯(1995),「何謂國家?」,《中外文學》,第二十四卷,第六期。
Rose, Richard (1991), “Comparing Forms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Political Studies , 39.
Wendt, Alexander(1992), “Anarchy Is What States Make of It: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Power Politic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46, no.2: 391-425.
(三)、報紙文章
“Debate on US-Taiwan Defense Obligations Underscores Lack of China Policy,” Agence France Press, Jan. 22, 2000.
Hedges, Chris, “Student Foes of Belgrade Leader Embrace Fierce Serb Nationalism”, The New York Times, December 10, 1996, A1 and A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