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段致平
論文名稱: 稼軒詞用典研究
指導教授: 陳滿銘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畢業學年度: 8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6
中文關鍵詞: 稼軒用典稼軒詞稼軒詞用典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0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稼軒詞用典研究》 提要 研究生:段致平 稼軒為南宋一代之詞豪,就詞的藝術技巧而言,達到了非常高的成就。他以詞為陶寫性靈的工具,「故其詞之為體,如張樂洞庭之野,無首無尾,不主故常;又如春雲浮空,卷舒起滅,隨所變態,無非可觀。」(范開 <稼軒詞序>),而達到無事不可言、無意不可入的境地。稼軒詞能有如此高的藝術成就,與他詞作中之「用典」實有密切的關係。稼軒驅策上千個「典故」以入詞,充分將「典故」與詞作相結合。以致於閱讀辛詞,幾乎到了不懂「典故」,就無法理解詞作意義的地步。故本論文擬針對稼軒詞中之「用典」進行研究,其步驟如下: 1、「典故」的義界 首先先對「典故」與其它修辭格或相似名詞做一分判。然後再從用典的歷史上來做一介紹。此介紹分為「理論方面」與「應用方面」,前者重點放在前人對「典故」的理論探討上,而後者重點放在前人行文時對典故的實際應用上。接下來再對「用典」做一深層的研究。此部份分為「『用典』與文化的對應」與「『用典』與理解」,在此部份,將借用西方「詮釋學」(Hermeneutics)中「前理解」(preunderstanding)的觀念,與「格式塔」(Gestale)心理學的理論,來說明「典故」與「文化」、「典故」與「理解」的關係。最後再從「運用」的角度,來說明「用典的準備」與「用典的原則」。 2、稼軒「用典」繁盛之原因。 對宋代的時代背景與稼軒的個人生平來做一探討,以明暸稼軒「用典」繁盛之原因。 3、稼軒詞「用典」之內容 對稼軒「用典」之內容做一分析與探討。 4、稼軒「用典」之手法與藝術技巧 稼軒能以高明的手法和藝術技巧,將這些眾多的材料(典故)熔為一冶,無斧鑿之痕的化入詞中,驅策自如,有如出自己口一般。隨手捻來,俱成妙諦。故緊接著擬針對稼軒「用典」之手法與藝術技巧來做一研究,以期明瞭稼軒「用典」獨步之處。 5、稼軒詞「用典」之評價 稼軒詞作中的「用典」,一直與「掉書袋」這個負面的評語相連;但持反對意見的亦不在少數。但不管正面或反面的評論,前人往往未能提出有條理且綜觀全體、令人信服的證據來說明。故不是流為對一詞或一典狹隘的爭辯;就是「印象式」的自由心證,各抒己見而互無交集。故最後即來辨明稼軒詞中「用典」的功用與地位。 最後再將各章節的討論,做一重點式的整理,以明稼軒詞「用典」的獨特性和價值所在。

    《稼軒詞用典研究》目錄第一章、序論 ………………………………..………... 1第一節、研究動機 ………………………….……….. 1第二節、研究方法 ………………………….…….…. 6一、取材方面 …………………………….………. 7二、研究方法 ………..…………………….……... 7第二章、「用典」的義界 ………………………..….. 10第一節、「用典」與其它修辭格之關係 ………….….. 10一、「用典」與「引用」……….……………….….. 11二、「用典」與「借代」………………………….... 13三、「用典」與「出處」………….…………………17第二節、用典的歷史 ……….………..……………... 20一、理論方面 ……………………..…………….. 20二、應用方面 ………………………..………….. 28第三節、用典的深層研究 ………………..…………. 31一、「用典」與文化的對應 ………………..………. 31二、「用典」與理解 ………………………..…….. 34(一) 聯類無窮 ……………………..……….. 37(二)空白效應 ………………………..…….. 38第四節、如何用典 ……………….……………..…... 40一、用典前之準備 …………….………………..... 40 (一)綜學在博 .………….…………………... 40(二) 生活體驗 .………..…..………………... 41二、用典時之原則 ………………..……………... 42 (一)取材貴約 ………………...…………….. 43(二)勿使僻典 …………………..………….. 44(三)銷融無痕 ……………………..……….. 45 (四)校核務精 ………………………..…….. 46第三章、稼軒詞用典繁盛之原因 ……………..…… 48第一節、由歷史環境來探討 ……………………..…. 52一、詞的發展與宋代的歷史背景 …..………………. 53二、宋人之創作精神 ……………...………………. 58三、「以詩為詞」的影響 …………..…………….... 62第二節、由詞作內容與個人經歷來探討. ….………… 69一、歸正主戰,常恐罹謗 ………………………… 69二、英雄無用,投閒置散 ………………..………... 71三、回歸自然,隱退山林 ……………….………... 77第四章、稼軒詞用典內容之分析 …………..…….... 80第一節、報國之情……………………………..…….. 80一、抗金北伐、殺敵建功的信心和熱誠 ……….…… 80二、對當權者的嘲諷和警告 ………………….…… 84三、報國無路、壯志難酬的憂憤和不平 ………….…. 86第二節、身世之感 ………………………………..… 89一、羈旅之情 …………………………..……….. 89二、年歲之感 ……………………………..…….. 90第三節、避世之思 ……………………………..…… 93一、歸隱之情 ………………………………..….. 93二、自然之美 …………………………..……….. 95第四節、老莊之理 …………………………..……… 99一、人生態度上 …………………………..……… 99二、詞的寫作上 ………………………………… 101第五章、稼軒詞用典技巧之研究 …………….…… 103第一節、由引用的形式來分 ………………….……. 103一、由句子來看 …………………………….…… 103(一)引用原句 ……………………………… 103(二)增損數字 ……………………………… 105 1、增字 ……………………………... 105 2、減字 ………………………….….. 106 (三)截取部份 ……………………….……... 107 1、從一句話中截取而出 ………………… 107 2、從兩句話中截取而出………………… 108(四)顛倒移置 ……………………………… 109 (五)改易 …………………………………. 110 (六)融用二典為一句 ………………………… 110 (七)套用 ………………………………….. 111 (八)代用 ………………………………….. 112二、由整首作品來看(一)專用 ………………………………….. 113(二)集用 ………………………………….. 114(三)檃括 ………………………………….. 115(四)全用 ………………………………….. 117(五)衍用 …………………………………. 118第二節、由引用的內容來分 ………………………. 119 (一)正用 …………………………………. 119 (二)反用 …………………………………. 120 (三)明引 …………………………………. 122 (四)暗引 …………………………………. 123 (五)借用 …………………………………. 124 (六)類用 …………………………………. 125 (七)化用 …………………………………. 128 (八)稽古 …………………………………. 129 (七)神話 …………………………………. 130第三節、由引用的手法來分 ………………………. 132 (一)類似 ………………………………….. 132 (二)對比 ………………………………….. 133第六章、稼軒詞用典之藝術與特色 ….……….….. 136第一節、辭彙豐富多樣 …………………………… 136一、用人名 ………….…….…………………….. 136二、用建築地域名 ……..…………………………. 137三、用物名 …….…….………………………….. 138四、用鳥獸名 …….…….………………………... 139五、用書名、篇名 …….….………………….…… 139六、用草木植物名 ……………………………….. 140第二節、引用靈活多變 …………….…………..….. 141第三節、賦予典故新意 ………….……………..….. 143一、 自創典故 ………….……………………..….. 144二、 自創情境 ………….……………………….... 144第四節、涵蘊精鍊,寓意深沈 ……..……………… 144第五節、化縮典故,輻輳並列 ………..…………… 146一、化縮典故 ………………………..…………… 147二、輻輳並列 ………………………..…………… 147第六節、典議結合,以典說理 …………..………… 149一、先典故後議論 ………………………..………. 149二、先議論後典故…………………………..…….. 150三、典議揉合……………………………..………. 151第七節、以賦為詞 …………………………..…….. 152一、精神內涵 ………………………..…….…….. 152 (一)諷諭的傳統 ………………..…….…….. 153 (二)誇張的想像 ………………..…….…….. 153二、語言形式 ………………………..…….…….. 155 (一)排比事典 ……………...…..…….…….. 155 (二)體物抒懷 ……………...…..…….…….. 156第八節、典故與人物、時地相結合 ....…….…….. 157一、人物的類似性 ………………....…….…….. 158二、事件的類似性 ……………….....…….…….. 159三、地點風光的類似性 …..……….....…….…….. 159第九節、以氣運典,不為事使 ...…....…….…….. 159第七章、稼軒詞用典之評價與檢討 ....………..….. 162第一節、歷史背景 ………………....………..….. 162第二節、「掉書袋」之多寡 ………....………..….. 163一、隱諱難明 ……………...……....………..….. 165二、議論化、散文化 …...…...……....……….….. 167第三節、用典的手法、內容 ...……....……….….. 169第八章、結論 ………………....……....………..….. 172重要參考書目 ………………....……....……….….. 176附錄 …………………………....……....……….….. 187

    重要參考書目(依出版時間排列)一、詞學叢刊、評選、箋註、校勘及鑑賞《全宋詞》 唐圭璋主編 宏業書局 1985年10月再版。《稼軒詞百首譯析》 劉揚忠 花山文藝出版社 1983年11月第1版。《辛棄疾詞選》 朱德才選注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988年7月 第1版。《增訂本稼軒詞編年箋注》 鄧廣銘 台北:華正書局 1989年3月版。《唐宋詞鑑賞辭典》 賀新輝主編 北京燕山出版社 1989年7月第1版。《唐宋詞鑑賞》中冊 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1991年6月初版1刷。《稼軒集》 徐漢民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1年6月初版。《詞選》 鄭騫編注 中國文化大學出版社 1991年11月新4版。《辛棄疾研究論文集》 孫崇恩、劉德仕、李福仁主編 北京:中國文聯出 版公司 1993年2月第1版。《稼軒詞選析》 汪誠 台灣:商務印書館 1993年11月初版。《歷代名篇鑑賞》中冊 袁行霈主編 台北:五南圖書 1995年5月初版 2刷。《唐宋詞鑑賞通論》 李若鶯 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1996年9月初版。二、詩話、詞話、詞學論著《苕溪漁隱叢話》 宋.胡仔 楊家駱主編 世界書局 1961年10月初 版。《詩人玉屑》 宋.魏慶之 王雲五主編 台北:商務 1968年6月臺1版。《稼軒詞評彙述》 陳紹箕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73年3月。《詩詞曲叢談》 黃勗吾 台北:洪氏出版社 1976年9月。《辛棄疾論叢》 劉乃昌 山東:齊魯書社 1979年第1版。《唐五代詞研究》 陳弘治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80年3月。《稼軒詞研究》 陳師滿銘 文津出版社 1980年9月初版。《蘇辛詞比較研究》 陳師滿銘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80年10月。《詩詞散論》 繆鉞 台北:開明書店 1982年10月台7版。《歷代詩話》 清.何文煥 台北:漢京文化 1983年1月初版。《詩詞例話》 周振甫 台北:學海出版社 1984年1月初版。《隨園詩話》 清.袁枚 台北:漢京文化 1984年2月初版。《宋南渡詞人》 黃文吉 台北:學生書局 1985年5月初版。《稼軒詞縱橫談》 鄭臨川 四川:巴蜀書社 1987年6月第1版。《南宋詞研究》 王師偉勇 台北:文史哲 1987年9月初版。《唐宋詞名家論集》 葉嘉瑩 台北:正中書局 1987年11月初版。《迦陵論詞叢稿》 葉嘉瑩 台北:明文書局 1987年12月3版。《詞話叢編》 唐圭璋 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988年2月台1版。 本書參考諸家如下: 樂府指迷 宋 ·沈義父 詞源 宋 ·張炎 蓮子居詞話 清 ·吳衡照 復堂詞話 清 ·譚獻 詞苑萃編 清 ·馮金伯 雨村詞話 清 ·李調元 白雨齋詞話 清 ·陳廷焯 古今詞話品 清 ·沈雄 金粟詞話 清 ·彭孫遹 賭棋山莊詞話 清 ·謝章鋌 人間詞話 王國維《清詩話》 丁福保編 台北:木鐸出版社 1988年9月初版。 本書參考諸家如下: 薑齋詩話 清 ·王夫之 一瓢詩話 清 ·薛雪 原詩 清 ·葉燮 履園譚詩 清 ·錢泳 說詩晬語 清 ·沈德潛《藝概》 清.劉熙載 台北:華正書局 1988年9月版。《辛棄疾詞集導讀》 常國武 四川:巴蜀書社 1988年9月第1版。《中國詞學的現代觀》 葉嘉瑩 台北:大安出版社 1988年12月初版。《宋詞研究》 胡雲翼 四川:巴蜀書社 1989年5月第1版。《詞學論薈》 繆鉞等 台北:五南圖書 1989年7月台灣初版。《靈谿詞說》 葉嘉瑩、繆鉞 台北:國文天地雜誌社 1989年12月初版。《稼軒詞心探微》 劉揚忠 山東:齊魯書社 1990年2月初版。《人間詞話譯注》 施議對譯注 台北:貫雅文化 1991年5月初版。《宋南渡詞人群體研究》 王兆鵬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2年3月初版。《歷代詩話》 清 ·何文煥輯 北京:中華書局 1992年5月第3次印刷。 本書參考諸家如下: 詩品 梁 ·鍾嶸 六一居士詩話 宋 ·歐陽脩 溫公續詩話 宋 ·司馬光 石林詩話 宋 ·葉少蘊 彥周詩話 宋 ·許顗 白石道人詩說 宋 ·姜夔 臨漢隱居詩話 宋 ·魏泰 竹坡詩話 宋 ·周紫芝 藝圃擷餘 明 ·王世懋《詞的藝術世界》 錢鴻瑛 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2年10月第1版。《南宋詞史》 陶爾夫、劉敬圻 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1992年12 月第1版。《宋代詞學審美理想》 張惠民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5年4月1 版1刷。《中國古代詞史》 李正輝、李華豐 志一出版社 1995年12月初版。《北宋十大詞家研究》 黃文吉 台北:文史哲 1996年3月初版。三、詩文集、詩文評《胡適文存》第一集 台北:遠東圖書公司 1953年10月初版。《韓昌黎集》 韓愈 北市:河洛圖書 1975年3月初版。《蘇轍集》 蘇轍 台北:河洛圖書 1975年10月初版。《辛稼軒詩文鈔存》 鄧廣銘輯校 台北:華正書局 1979年3月初版。《莊子集釋》 清.郭慶藩 台北:貫雅文化 1991年9月初版。四、史部《辛棄疾》 唐圭璋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7年第1版。《辛棄疾傳》 姜林洙 台灣:商務印書館 1964年10月初版。《辛稼軒年譜》 鄭騫 台北:華世出版社 1977年1月再版。《戈鐵馬辛稼軒》 陳桂芬 台北:莊嚴出版社 1978年初版。《辛棄疾評傳》 杜呈祥 台北:正中書局 1979年9月台5版。《宋史》 元.脫脫 台北:鼎文書局 1980年初版。《辛棄疾評傳》 王延悌 陝西人民出版社 1981年2月第1版。《辛棄疾評傳》 劉維崇 台北:黎明文化 1983年5月初版。《新稼軒年譜》(附於《稼軒詞編年箋注》中) 1989年3月。《辛棄疾》 汪誠 台北:幼獅文化 1990年11月。《辛棄疾》 夏承燾、游止水 台北:萬卷樓 1993年4月初版。《宋代文學思想史》 張毅著 北京:中華書局 1995年4月第1版。《中國詞曲史》 張建業,李勤印 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6年8月初版。五、修辭學《中文修辭學》 傅隸樸 友聯出版社 1964年6月初版。《修辭學發微》 徐芹庭 台北:中華書局 1974年8月2版。《古漢語修辭簡論》 趙克勤 北京:商務印書館 1983年3月初版1刷。《活用修辭》 吳正吉 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1984年6月初版。《漢語修辭學史綱》 易蒲、李金苓 吉林教育出版社 1989年5月第1 次印刷。《中國修辭學史》 鄭子瑜 台北:文史哲 1990年2月初版。《漢語修辭學史》 袁暉、宗廷虎主編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0年10月初 版1刷。《詩詞典故辭典》 彭慶生、曲令啟 山西:書海出版社 1990年12月1 版。《現代漢語修辭學》 黎運漢、張微耿 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1991 年9月。《修辭析論》 董季棠 台北:文史哲 1994年10月增訂再版。《修辭學》 黃慶萱 台北:三民書局 1992年9月,增訂6版。《修辭學》 沈謙 國立空中大學 1992年9月3版。《字句鍛鍊法》 黃永武 台北:洪範書店 1992年10月8印。《陳騤文則新論》 蔡師宗陽 台北:文史哲 1993年3月初版。《重校增訂修辭析論》 董季棠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1994年10月增訂 再版。《中國修辭學史》 周振甫 北京:商務印書館 1995年10月初版1刷。六、其它書目《譯學概論》 張振玉 1966年3月初版。《墨子閒詁》 小柳司氣太校訂 驚聲文物 1970年8月。《李義山詩集箋注》 清朱鶴齡箋注,程夢星刪補 台北:廣文書局 1972 年5月初版。《英美學人論中國古典文學》 Arthur Waley著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 1973 年3月初版。《文心雕龍札記》 黃侃 台北:文史哲 1973年6月再版。《中國文學論集》 徐復觀 台灣,學生書局 1974年。《中國詩學考據篇》 黃永武 台北:巨流圖書 1977年4月。《境界的再生》 柯慶明 台北:幼獅文化 1977年5月。《杜詩詳注》 清仇兆鰲 台北:理仁書局 1980年7月。《中國文學概論》 前野直彬著 洪順隆譯 台北:成文出版社 1980年9 月初版。《中國文學欣賞舉隅》 傅庚生 台北:宏業書局 1982年3月再版。《文心雕龍斠詮》 李曰剛 台北:國立編譯館 1982年5月。《國外學者看中國文學》 侯健編輯 台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 主編 1982年12月。《顏氏家訓集解》 王利器注 台北:漢京文化 1983年9月初版。《駢文學》 張仁青 台北:文史哲 1984年3月初版。《文心雕龍注釋》 劉勰著 周振甫注 台北:里仁書局 1984年5月。《記號詩學》 古添洪 台北:東大圖書 1984年7月初版。《謝靈運集校注》 顧紹伯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85年元月。《中國詩學》 劉若愚 台北:幼獅文化 1985年6月5版。《不廢江河萬古流》(中國文化新論序論篇) 劉岱 台北:聯經 1986年 6月初版8刷。《美的歷程》 李澤厚 台北:元山書局 1986年8月。《歷史、傳釋與美學》 葉維廉 台北:東大圖書 1988年3月初版。《中國文學理論專論研究》一 楊鴻銘 台北:文史哲 1988年7月初版。《中國文學的世界》 前野直彬著 龔霓馨譯 台北:學生書局 1989年1 月初版。《宋代文學與思想》 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主編 台北:學生書局 1989 年8月初版。《中國文化新論—文學篇 抒情的境界》 蔡英俊主編 台北:聯經 1989 年8月第6次印行。《理解的命運》 殷鼎 台北:東大圖書 1990年1月初版。《詩美學》 李元洛 台北:東大圖書 1990年2月初版。《鍾嶸詩歌美學》 羅立乾 台北:東大圖書 1990年3月初版。《文學論》 韋勒克、華倫著 王夢鷗、許國衡譯 台北:志文出版社 1990 年5月再版。《魏晉詠物賦研究》 廖國棟 台北:文史哲 1990年10月初版。《詩與詩學》 杜松柏 台北:洙泗出版社 1990年12月初版。《李商隱詩箋釋方法論》 顏崑陽 台北:學生書局 1991年3月初版。《純粹理性批判》下冊 康德著,牟宗三譯注 台灣:學生書局 1992年9 月。《記號學導論》 何秀煌 台北:水牛圖書 1992年11月4版3刷。《文學散步》 龔鵬程 台北:漢光文化 1993年5月7版。《中國文化新論—文學篇 意象的流變》 蔡英俊 台北:聯經,1993年6 月6版2 刷。《文學的讀解與美的再創造》 龍協濤 台北:時報文化 1993年8月初 版。《十三經注疏》 台北:藝文印書館 1993年9月12刷。《新譯莊子讀本》 黃錦鋐 台北:三民書局 1994年2月12版。《學林尋幽----見南山居論學集》 黃慶萱 台北:東大圖書 1995年3月 初版。《談藝錄導讀》 周振甫、冀勤編著 台北:洪葉文化 1995年5月初版。《新譯幼學瓊林》 馬自毅譯注、陳師滿銘校閱 台北:三民書局 1997 年9月初版。《宋代文學研究叢刊》第三期 張高評主編 高雄:麗文文化事業 1997 年9月初版。《新譯論衡讀本》上冊 蔡鎮楚注譯,周鳳五校閱 台北:三民書局 1997 年10月初版。《國文教學論叢 & 續編》 陳師滿銘 台北:萬卷樓 1998年3月初版。七、學位、期刊論文一、學位論文《稼軒詞用典分類研究》 陳淑美 台大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967 年7月。《稼軒詞研究》 柯翠芬 東海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1982年。《稼軒詞之內容及其藝術成就》 林承坯 台灣師範大學國研所碩士論文 1986年5月。《稼軒信州詞研究》 何湘瑩 東吳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1993年5月。《元嘉詩人用典研究 ---- 以顏、謝、鮑三大家為主》 高莉芬 政大中研所 碩士論文 1983年6月。《謝靈運詩用典考論》 李光哲 台大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7年6月。《辛稼軒詠物詞研究》 林承坯 台灣師範大學國研所博士論文 1993 年12月。《辛稼軒山水田園詞研究》 郭靜慧 台灣師範大學國研所碩士論文 1988 年7月。二、期刊論文<唐詩的語意研究:隱喻與典故> 梅祖麟、高工友著 黃宜範譯 中外文 學 第四卷第七期(1975、12)。<古語古句在蘇辛詞裏的運用> 陳師滿銘 國文學報 第6期(1977、 6)。<聲宏意遠的愛國詞作 ---- 論辛棄疾詞的特點> 龔兆吉 山西師院學報 1980年第1期。<辛詞用典初探> 梁揚 廣西大學學報 1980年第2期。<論稼軒詞的用典> 張高寬 遼寧大學學報 1981年第4期。<說用典> 喬力 濟南:東岳論叢 1981年第6期。<試論稼軒詞的用典特色> 謝鈞祥 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 1981年16 期。<詩歌用典的功能和技巧> 李文沛 徐州師範學院學報 1982年第1期。<柔婉中含蘊剛勁----辛棄疾詞藝術特徵管見> 胡啟南 江西大學學報 1982年第1期。<談辛棄疾詞中的語氣詞> 蔡鏡浩 徐州師範學院學報 1982年第1期。<稼軒詞的用典藝術> 高寬 瀋陽:社會科學輯刊 1982年4期。<略論稼軒詞的比興寄託> 張廷杰 寧夏大學學報(社科版) 1986年 第3期。<辛棄疾詩詞的多樣化創作思維格局> 喬力 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 1988年第2期。<論稼軒體> 施譯對 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 1987年第10期。<談典故> 游志誠 國文天地、第3卷第9期(1988、2)。<試論古典詩詞的用典> 陳羽雲 內蒙古社會科學 1988年第2期。<論稼軒詞的用典> 馬群 杭州大學學報 18卷第2期(1988、6)。<詩詞中「語典」的效用釋例> 劉漢初 台北師院學報第一期(1988、6)。<詞要如何用典?> 陳慶煌 國文天地 第5卷第3期(1989、8)。<論典故 && 中國古典詩歌中一種特殊意象的分析> 葛兆光 中國古代 近代文學研究 1989年第12期。<論典故> 文方 山西師大學報(社科版) 1990年第2期。<詞何以要用典> 陳慶煌 國文天地 第5卷12期(1990、5)。<氣---辛詞的不朽生命> 朱安群 爭鳴 1991年第3期。<辛詞為何大量用典> 黎烈南 文史知識 1992年第3期。<稼軒詞風的繼承和發揚> 張廷傑 文學遺產 1992年第4期。<辛棄疾詞的美學特徵> 俞浩勝 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 1992年第6 期。<雄放雅麗 自由本色 ---- 論稼軒詞的語言特色> 岳國鈞 中國古代近代 文學研究 1992年第8期。<論辛詞境界> 陳良運 江西社會科學 1993年第6期。<稼軒詞投閑生活的心態> 胡國瑞 武漢大學學報 1993年第2期。<論辛詞的境界> 陳良運 江西社會科學 1993年第6期。<辛棄疾的賀新郎> 陳師滿銘 國文天地十二卷十三期(1996年8月)。<稼軒詞典故之符號學闡釋> 陳學祖、曾曉峰 湖北大學學報社科版 1998年第3期。<《錦瑟》試釋> 梁建業 《中國文化月刊》 216期(1998、3)。<談古代文論的作家之“氣”> 祁海文 寧夏大學學報 1998年第5期。

    無法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