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蕭建華
Chien-Hua Hsiao
論文名稱: 初探不同學習環境對高一學生地球科學學習成效之影響
Exploring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learning environments on tenth-grade students learning outcomes in Earth Sciences
指導教授: 張俊彥
Chang, Chun-Y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地球科學系
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6
中文關鍵詞: 中等學校學習環境學科態度學習成就學習成效地球科學
英文關鍵詞: secondary school, learning environment, attitudes toward subject, achievement, learning outcomes, earth scienc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87下載:2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初探不同學習環境對高一學生地球科學學習成效的影響,藉由進行不同學習環境的實驗教學,分析學生在地球科學的學科態度與學習成就上之差異,並提出建議供教師在營造學習環境時之參考。
    研究設計採準實驗研究法,參與研究的對象是中部某國立高中一年級四個班共156名學生,以班級為單位隨機分派為實驗組與控制組各兩班。兩組學生首先接受「地球科學教室學習環境問卷(ESCLEI)」與「地球科學學習成效量表(ESLOI)」(包含學科態度與學習成就)前測,藉由分析ESCLEI的結果,了解學生對學習環境的感受與偏好,接著分別進行為期3週(6節課)的教學;實驗組學生進行符合多數學生對學習環境偏好(ALEP)的教學,也就是融合學生中心與教師中心的教學;而控制組學生則是進行不符合多數學生對學習環境偏好(NALEP)的教學,也就是教師中心的教學。實驗教學後,兩組學生再施以ESCLEI與ESLOI後測;另外,實驗組學生並填寫「課程回饋」之開放式問卷。資料分析的統計方法包括描述統計、變異數分析(ANOVA)、共變數分析(ANCOVA)與多變項共變數分析(MANCOVA)。
    研究結果顯示,實驗教學後:
    一、在學習成效(包含學科態度與學習成就)上,實驗組的分數比控制組的分數高,達統計上顯著差異,有中度實驗效果量。
    二、在學習成就上,實驗組與控制組未達統計上顯著差異,有低度實驗效果量。
    三、在學科態度上,實驗組比控制組更具正向的態度,達統計上顯著差異,有接近中度實驗效果量。
    四、從學科態度的三個構念來看,在「對地球科學所持的態度」和「對學習地球科學所持的態度」上,實驗組的分數都比控制組的分數高,達統計上顯著差異,有接近中度實驗效果量。而在「對參與地球科學討論活動所持的態度」上,未達統計上顯著差異,有低度實驗效果量。
    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提出下列幾點建議:
    一、由於學生的地球科學學習成就與對學科態度,似乎可以藉由教學上營造符合多數學生對學習環境偏好的教室學習環境而增強。因此,建議教師在教學時,應該多營造符合多數學生偏好的學習環境。
    二、面對多元的社會環境,多元的學生特質與多元的學習方式,建議教師在教學策略的運用應該多有變化,以符合不同學生對學習的需求。
    三、本研究非長時間(整學期)的實驗教學,且參與研究的對象並不具普遍代表性,因此,研究結果不宜作全面性的推論。建議未來應進行較長時間且更具代表性樣本的研究,以與本初探研究的結果相對照。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impact of matching versus mismatching instruction to student learning environment preferences on student earth science learning outcomes in a secondary school in Taiwan. Data collection instruments included the Earth Science Classroom Learning Environment Inventory and Earth Science Learning Outcomes Inventory. A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covariance suggested that students receiving the matching instruction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score gains than students taught by the mismatching instruction on the set of achievement and attitude measures with medium effect size, especially on student attitudes toward the subject matter. It is therefore suggested that instruction matching students’ preferences of learning environment have great impact on student attitudes toward earth science, yet have minimal effect on their earth science achievement. Findings suggest that vector of earth science learning outcomes and attitudes toward the subject can be enhanced by aligning instruction with the classroom environment which is more congruent with students’ preferences.

    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3 第三節 研究的重要性……………………………………………4 第四節 研究範圍和限制…………………………………………5 第五節 名詞釋義…………………………………………………5 第二章 文獻探討…………………………………………………13 第一節 學習環境的意涵與研究工具……………………………13 第二節 科學教室學習環境之相關研究…………………………18 第三節 學習理論與教學策略……………………………………20 第四節 有關科學學習成效之研究………………………………39 第三章 研究方法…………………………………………………44 第一節 研究對象…………………………………………………44 第二節 研究工具…………………………………………………45 第三節 研究設計…………………………………………………52 第四節 研究流程…………………………………………………56 第五節 資料處理…………………………………………………59 第四章 研究結果…………………………………………………63 第一節 地球科學教室學習環境分析……………………………63 第二節 不同學習環境的地球科學學習成效分析………………8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90 第一節 發現與結論………………………………………………90 第二節 建議及未來研究方向……………………………………91 參考文獻……………………………………………………………93 附錄一 地球科學教室學習環境問卷……………………………100 附錄二 地球科學學習成效量表…………………………………104 附錄三 小組學習單內容…………………………………………112 附錄四 實驗組小組學習單作答結果示例………………………119 附錄五 實驗組學生課程回饋逐字稿內容………………………132 圖表次 圖3.3.1 教學設計過程模式………………………………………53 圖3.4.1 研究流程圖………………………………………………58 圖4.1.1 實驗組學生ESCLEI前測分量平均分數散布圖…………65 圖4.1.2 實驗組學生ESCLEI前測平均分數散布圓形圖…………66 圖4.1.3 控制組學生ESCLEI前測分量平均分數散布圖…………67 圖4.1.4 控制組學生ESCLEI前測平均分數散布圓形圖…………68 圖4.1.5 全部學生ESCLEI前測分量平均分數散布圖……………69 圖4.1.6 全部學生ESCLEI前測平均分數散布圓形圖……………70 圖4.1.7 實驗組學生ESCLEI後測分量平均分數散布圖…………73 圖4.1.8 實驗組ESCLEI後測平均分數散布圓形圖………………74 圖4.1.9 控制組學生ESCLEI前測分量平均分數散布圖…………75 圖4.1.10 控制組學生ESCLEI後測平均分數散布圓形圖…………76 圖4.1.11 全部學生ESCLEI後測分量平均分數散布圖……………77 圖4.1.12 全部學生ESCLEI後測平均分數散布圓形圖……………78 表2.1.1 各種學習環境量表之分析與相關研究…………………17 表2.3.1 傳統式教學與建構式教學的比較………………………27 表2.4.1 國內探討不同教學策略在科學學習成效的相關研究…41 表3.1.1 研究對象之教學分組與班級人數統計…………………44 表3.2.1 地球科學教室學習環境之問卷設計……………………46 表3.2.2 地球科學教室學習環境各分量之構念…………………47 表3.2.3 地球科學教室學習環境各向度之信度值………………48 表3.2.4 ATESI各向度前測與後測之信度值……………………49 表3.2.5 各教學單元之內容與重要概念…………………………50 表3.2.6 第五章地層與地球歷史之雙向細目表…………………50 表3.2.7 第六章海洋與大氣的成分與垂直結構之雙向細目表…51 表3.2.8 第七章海洋之雙向細目表………………………………51 表3.3.1 本研究之準實驗研究設計………………………………53 表3.3.2 本研究實驗教學之相關變項……………………………54 表3.3.3 實驗組與控制組之教學設計分析比較…………………55 表4.1.1 ESCLEI前測之描述統計…………………………………64 表4.1.2 ESCLEI後測之描述統計…………………………………72 表4.2.1 地球科學學習成效前測與後測之描述統計……………81 表4.2.2 兩組學生的學科態度前測之ANOVA分析結果…………81 表4.2.3 兩組學生的學習成就前測之ANOVA分析結果…………82 表4.2.4 實驗教學後之學習成效MANCOVA分析結果……………82 表4.2.5 實驗教學後之學習成就ANCOVA分析結果………………83 表4.2.6 實驗教學後之學科態度ANCOVA分析結果………………83 表4.2.7 學科態度三個構念之ANCOVA分析結果…………………84 表4.2.8 實驗組學生對課程回饋之正向感受統計………………87 表4.2.9 實驗組學生對課程回饋之負向感受統計………………88

    中文部分
    毛松霖、張俊彥(1999):探究式教學法對國中學生地球科學學習成效與態度之影響。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科學教育,8(3),93-101。
    王文科(2003):課程與教學論。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王如玉(1999):問題解決教學模組對高一學生學習之影響。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美芬(2002)認知建構論與自然科教學。載於王美芬、戴維揚主編:新課程建構式教學理論與實踐:數學、健康與體育、自然與生活科技。台北市:師大。
    王素香(1995):一位國小自然科教師班級氣氛形成因素之個案研究。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財印、吳百祿、周新富(2004):教學原理。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王執明主編(2003):高中基礎地球科學(全)。台北市:龍騰書局。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2004):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93年年報。台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吳幸誼譯(1999),Margaret E. Gredler著:學習理論與教學運用。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吳清男(1995):學習單在開放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載於鄧運林編:開放教育新探索。高雄市: 復文。
    吳慧珍(2000):探討學生透過網際網路進行合作學習對其科學過程技能的影響。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小融(2003),教育心理學。台北縣:新文京開發。
    李文瑞等譯(1995),Robert Heinich , Michael Molenda , James D. Russell 著:教學媒體與教學新科技。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李坤崇和歐慧敏(2001)。統整課程理念與實務(第二版)。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李旻憲、張俊彥(2004):地球科學教室學習環境問卷之研發與初探。科學教育學刊, 12(4), 421-443。
    李春生(1997):怎樣教好國民中學地球科學新課程。國立編譯館通訊,10(2),5-16。
    李茂興譯(1998),Guy R. Lefrancois著:教學心理學。台北市:弘智文化。
    李吟、單文經(1995):教學原理。台北市:遠流出版社。
    沈中偉(2004):科技與學習:理論與實務。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周文欽(2004):研究方法:實徵性研究取向。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周東山(1997):教育測驗與統計。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周愚文(1995):多元化的教學方法,載於黃政傑主編:課程評鑑。台北市:師大學苑。
    林生傳(1988):新教學理論與策略:自由開放社會中的個別化教學與後個別化教學。台北市:五南書局。
    林秀玉(2003):小組合作學習在醫學校院大一生物科教學實施之成效。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清山、林天祐(1996):教育名辭解釋-建構教學。教育研究月刊, 0(13), 76。
    林進財(1997):教學思考-理論、研究與運用。高雄市:復文出版社。
    洪翠屏(2005):初探個人知識認識觀、教師角色與學習環境偏好之關係。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胡瑞萍、林陳涌(2002):寫作與科學學習。科學教育月刊, 253, 2-18。
    范德鑫(1992):共變數分析功能、假設及使用之限制。師大學報第37期。94 年6 月9 日,取自:http://www.ntnu.edu.tw/acad/pub/j37/j37-5.htm。
    翁敏婷(2000):國中生理化學習環境知覺及其與學術地位、自我效能關係之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高級中學基礎地球科學課程標準(無日期)。台北市:教育部。94年6月4日,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HIGH-SCHOOL/EDU7362001/i1301/course/current/subject_14.htm。
    張世忠(1998):互動討論在師資教育科目教學上的實行與應用。教育研究資訊, 6(6), 1- 13。
    張世忠(2000):建構教學:理論與應用。台北市:五南。
    張俊彥、程上修(2000):在地球科學課融入創造性問題解決及合作學習策略之初探研究。科學教育學刊, 8(3), 251-272。
    張俊彥、董家莒(2000):「問題解決」或「無問題解決」?電腦輔助教學成效的比較研究。科學教育學刊,8(4), 357-377。
    張春興(2000):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菊秀(1996):「探究式教學法」與「講述式教學法」在國中地球科學「氣象」單元中學生學習成效比較。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靜嚳(1996):傳統教學有何不妥?建構與教學,4(1)。94 年6 月9 日,取自:http://www.bio.ncue.edu.tw/c&t/issue1-8/v4-1.htm。
    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市:教育部。
    莊雪芳、鄭湧涇(2003):國中學生對生物學的態度與學習環境之研究。科學教育學刊, 11(2), 171-194。
    許忠信(2003):生活化主題式教學對國中生創造力的影響之研究。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物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榮富(1986):學生特性及學習環境對科學態度成就影響分析研究。師大學報第31期。94 年6 月9 日,取自:http://www.ntnu.edu.tw/acad/pub/j31/j31-24.htm。
    陳光華、江玉婷(1990):中文資訊檢索測試集之設計與製作。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 6(3), 61-80。
    陳炳煌(2002):學習單、思考風格及自我概念與國小高年級學童科技創造力之關係。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湯偉君(1999):創造性問題解決模式對國三學生科學學習的影響。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台珠、Aldridge & Fraser(1998):台灣和西澳科學教室環境的跨國研究:結合質性與量的研究方法。科學教育學刊, 6(4), 343-362。
    黃素秋(1998):國小自然科教學班級氣氛與創造表現之評量研究。台南市: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宏珩、段曉林(2001):合作學習─高中化學教學之行動研究。科學教育學刊, 9(1), 55-77。
    楊榮祥和Fraser, B.J.(1998):台灣和西澳科學教室環境的合作研究:研究架構、方法及對台灣科學教育的啟思。科學教育學刊, 6(4), 325-342。
    楊龍立(2000):科學教導學-自然科教材教法。台北市:文景書局。
    溫世頌(1997):教育心理學。台北市:三民書局。
    董家莒(2000):「問題解決」為基礎之電腦輔助教學成效。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董家莒、張俊彥、蕭建華、戴明國(2001):多媒體電腦輔助學習歷程對學生地球科學學習成就之影響。師大學報, 46(1,2),43-64。
    廖桂菁 (2001):情境式網路學習環境對科學學習之影響。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淑蓉(2001):二○○一年度美國教育研究協會年會。科學發展月刊,29(9), 685-686。
    蔡松輝(2004):線上地球科學網路教學課程對學生學習的影響。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振昆(2001):傳統教學與網路教學之比較研究—從教學媒體、班級經營及教學評量來探討。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鄧運林(1998):開放教育自勵學習。高雄市: 復文。
    蕭英勵(2003):教師引導學生參與資訊融入教學活動之內涵。研習資訊, 20(6), 80-84。
    藍秀茹(2002):天然災害為統整主軸之多元教學模組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羅焜榮(2005):結合POE與合作學習法對國三學生學習電流的化學效應之研究。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蘇懿生(1994):高雄市立高中實驗室氣氛與學生對科學的態度之關係研究。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鐘敏綺、張世忠(2002):奠基於建構主義的STS於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之應用。科學教育月刊,第254期。

    英文部分
    Anderson, G. J.(1970). Effects of classroom social climate on individual learning.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7, 135-152
    Bandura, A. (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Bandura, A. (1986).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 and action: A social-cognitive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Bligh, D. A. (1972).What’s the use of lecture? Harmondsworth, Middlesex:Penguin Books.
    Bull, S. & Solity, J. (1987). Classroom management: Principles to practice. London: Croom Helm.
    Campbell, J., Smith, D., Boulton-Lewis, G., Brownlee, J., Burnett, P. C., Carrington, S. & Puride, N. (2001).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 influence of student’s approaches to learning and teacher’s approaches to teaching. Teachers and Teaching: theory and practice, 7(2), 173-187.
    Chall, J. S. (2000).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 challenge: What really works in the classroom? New York: Guilford.
    Chang, C. Y. (2003). Teaching earth sciences: Should we implement teacher-directed or studentcontrolled CAI in the secondary classroo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25(4), 427-438.
    Chang, C. Y., & Mao, S. L. (1999). Comparison of Taiwan science students' outcomes with inquiry-group versus traditional instruction. Th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92(6), 340-346.
    Cohen, J. (1960). A coefficient of agreement for nominal scales.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20, pp. 37- 46.
    Cohen, J. (1988). Statistical power analysis for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2 ed.). Hillsdale: Lawrence Erlbaum.
    Costin, F. (1972). Lecturing versus other methods of teaching: A review of research.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 4-31.
    Fish, K. & Lipson, j. (1985).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terpretation of errors in college science learning. Instructional science, 14(1),49-74.
    Fisher, D. L. & Waldrip, B. G. (1999). Cultural factors of science classroom learning environments,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s and student outcomes. Research in Science & Technological Education, 17(1), 83-96.
    Fisher, R. A.(1934).The design of experiments. London: Oliver and Boyad.
    Fraser, B. J. (1981). Learning environment in curriculum evaluation: A review. Evaluation in Education, 5(1), 1-93.
    Fraser, B. J.(1986). Classroom Environment.(London: Croom Helm)
    Fraser, B. J.(1994). Research on classroom and school climate. In Gabel D.(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Science Teaching and Learning(New York:Macmillan),493-541.
    Gage, N. L., &Berliner, D. C. (1992). Educational psychology. Boston, MA: Houghton Mifflin.
    Glass, G. V. & Hopkins, K. D. (1996). Statistical Methods in Education and Psychology (3nd ed.). Needham Heights, MA: Allyn & Bacon.
    Good , T. L., & Brophy, J.(1995).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NY:Longman.
    Kim, H. B., Fisher, D. L. & Fraser, B. J. (1999). Assessment and Investigation of constructivist science learning environments in Korea. Research in Science & Technological Education, 17(2), 239-249.
    McKeachie, W. J., (1967). Research in teaching: The gap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In C. B. T. Lee(Ed.), Improving college teaching. Washington, D. C.: American Council on Eduction.
    Miller, P. H. (1983). Theories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San Francisco:W. H. Freeman.
    Min-Hsien Lee(2004). Exploring the Tenth Grade Earth Science Classroom Learning Environment in the Secondary School. Taipei, Taiwan: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of 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 National Taiwan Nomral University.
    Nattiv,A.(1986).The effects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nstruction strategies on achievement among sixth grads social studi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s Barbara, 19-20﹒
    Orion, N., Hofstein, A., Tamir, P. & Giddings, G.. Y.(1997).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n instrument for assessing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 of outdoor science activites. Science Education, 81, 161-171.
    Pavlov, I. (1927). Conditional Reflexes.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eterson. P.(1979) . Direct instruction reconsidered. In P. Peterson&H. Walberg(Eds.), Research on teaching :Concepts, findings, and implications. Berkely, CA:McCutchan.
    She, H. C. & Fisher, D. (2002). Teacher communication behavior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students’ cognitive and attitudinal outcomes in science in Taiwan.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39(1), 63-78.
    Skinner, B. F. (1938). Behavior of organisms. New York Appleton-Century-Crofts.
    Skinner, B. F. (1948). Walden two. New York: Macmillan.
    Skinner, B. F. (1951). How to teach animals. Scientific American, 185, 26-29.
    Skinner, B. F. (1968). The Technology of teaching. New York: Appleton-Century-Crofts.
    Taylor, P. C., Dawson, V. and Fraser, B. J.(1995). Classroom learning environments under transformation:A constructivist perspectiv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San Francisco.
    Thompson, B. (2002) . What future quantitative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ld look like: Confidence intervals for effect sizes. Educational Researcher, 31(3), 25-32.
    Thorndike, E. L. (1913). Educational psychology, Vol. 2: The psychology of learning. New York: Bureau of Publications,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Tsai, C. C. (2000) . Relationships between student scientific epistemological beliefs and perceptions of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environments. Educational Research, 42, 193-205.
    Verner, C., &Dickinson, G. (1967). The lecture, an analysis and review of research. Adult Education, 17, 85-100.
    Walker, D.(1990). Fundamentals of curricum. Orlando, Florida :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Publishers.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