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吳貞儀 |
---|---|
論文名稱: |
孕期遭逢失落經驗女性的自我敘說 |
指導教授: | 蔡順良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
論文出版年: | 2015 |
畢業學年度: | 10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02 |
中文關鍵詞: | 不孕症 、不孕婦女 、失落 、減胎 、自我敘說 |
英文關鍵詞: | infertility, infertile women, loss, fetal reduction, self-narratives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5494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431 下載:5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採自我敘說的方式,描述我身為一位接受不孕症治療並順利懷孕的女性,在孕期遭逢失落經驗的生命故事。本文以我的原生家庭及家族之社會脈絡,以生命故事敘說的方式描述我在婚後期待懷孕卻不孕,第二胎懷孕時面臨減胎及摯友罹癌過世的失落經驗。
本研究結果主要以故事來書寫我以一位不孕症女性的角色,於文中的生命故事中呈現有關原生家庭、家族期待、不孕與失落、減胎與失落及好友罹癌過世影響生命意義等議題。我在自我敘說研究的歷程中,透過書寫增進了追尋生命意義的自我覺知,並尋找從失落復原的療癒方法,也在回顧生命歷程中,進而找到一些生命經驗中所面臨的解答。
本研究主要貢獻是我透過自我敘說,藉由生命故事探索失落經驗返回自身的意義,並提供不孕女性和相關的心理和醫療專業人員在面臨不孕、減胎及面對死亡議題的建議。
This study adopts self-narrative, it’s my story of a female suffering infertility. This study explores infertile woman suffering the loss of hope for a child, multifetal pregnancies who receive fetal reduction in initial period, and one best friend suffer and died of terminal-cancer.
Furthermore, the researcher discusses and explores issues about infertility and loss, praying for a son, social pressure and life meanings, etc. During the process of research narrating, I reveals the process of self-awareness and self-healing through self-narrating and interpretation.
The contributions of my study is reconstructing and redefining the meanings of
loss. I also provide suggestions of assisting infertile woman to associated professional person.
中文部分:
人工生殖法(民國96年3月21日)。
丁興祥、賴誠斌 (2001)。心理傳記學的開展與應用:典範與方法。應用心理研究,12 期,77-106 。
丁興祥、張慈宜、曾寶瑩等 (譯)(2006)。質性心理學 (原編者:Jonathan A.Smith)。台北市:遠流。(原著出版年:2003)
丁興祥 (2012)。自我敘說研究:另一種心理學,應用心理研究,第56 期,頁15-18。台北,五南。
內政部(2013)。102年第21週內政統計通報(101年及102年1-4月結婚狀況統計)。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news_content.aspx?sn=7439。
王慧蘭(2001)。多胞胎妊娠婦女於接受減胎術初期之經驗感受及因應行為研究。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郁茗、徐畢卿(2008)。特殊的母職經驗(二)-接受生殖科技懷孕成功的母親。載於游素玲主編,母職研究再思維 跨領域的視野,頁131-158。台北:五南。
李開敏、林方皓、張玉仕、葛書倫譯(1995)。Worden, J.W.著。悲傷輔導與悲傷治療(第三版)(Grief counseling & grief therapy)。台北:心理。
李佩怡(2000)。失落與悲傷。載於林綺雲主編,生死學,頁311-348。台北:洪葉。
李佩怡(2012)。死亡失落、悲傷哀慟與哀悼的基本概念。載於李玉嬋主編,導引悲傷能量-悲傷諮商助人者工作手冊,頁24-50。台北:張老師。
李宗賢(2012)。試管嬰兒療程與多胞胎及早產兒的關聯性。引自file:///C:/Users/hello/Downloads/20120915172900%20(1).pdf。
祈新婦產科(無日期)。該植入幾個胚胎呢?!。取自http://www.ivfandpgd.com/ugC_NewMedicine_Detail.asp?hidMedicineID=124
呂伯杰(2014)。不孕症夫妻的關係調適歷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柯滄銘(無日期)。多胞胎的減胎。引自http://www.genephile.com.tw/obs/content/ 06_02-Multifetal_Reduction.htm。
洪瑞斌(2005)。尋覓噤聲的畫眉:對「男性失業者」的理解與重構。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洪瑞斌、陳筱婷、莊騏嘉 (2012)。自我敘說的真實與真理:兼論自我敘說研究之品質參照標準,應用心理研究,第56 期,頁19-53。台北,五南。
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台北:巨流。
胡美連(2003)。照顧一位經人工生殖至多胞胎妊娠之不孕症婦女減胎的護理經驗。護理雜誌,50(2),頁92-98。
張敏如譯(2001)。沙發上的說話課。台北:經典傳訊文化。
翁開誠(1997):同理心開展的再出發—成人之美的藝術,輔仁學誌—文學院之部,26,.261-274。 畢恆達(1995):生活經驗研究的反省:詮釋學的觀點。本土心理學研究,4,224-259。
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27-46。臺北:巨流。
章薇卿譯(2007)。Neimeyer, R.A.著。走在失落的幽谷-悲傷因應指引手冊(Lessons of loss: a guide to coping)。台北:心理。
許育光(2000)。敘說研究的初步探討—從故事性思考和互為主体的觀點出發。輔導季刊,36(4),頁17-26。
黃瑩瑩(2001)。說妳,說我,說我們求子的故事。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智筠(2009)。不孕婦女失落與心理調適之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詹豐毓(2008)。看不見說不出的「痛」-不孕婦女的失落、悲傷及自我調適之質性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
廖婉如譯(2009)。凝視太陽:面對死亡恐懼。台北:心靈工坊。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1,9月30日)。我們好想懷孕(上天最美的禮物)。取自http://www.hpa.gov.tw/BHPNet/Web/HealthTopic/TopicEvents.
aspx? No=201109300008&parentid=201109210001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4,2月9日)。多胞胎問題多!政府人工生殖法規解套。衛生福利部2014年2月新聞。取自http://www.mohw.gov.tw/cht/Ministry/DM2_P.aspx?f_list_no=7&fod_list_no=4554&doc_no=43564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4)。101年台灣地區人工生殖施行結果分析報告。
蘇燦煮(1997)。生殖科技治療受孕婦女之經歷與調適。護理研究,5(2),104-113。158。
蘇燦煮、楊雅玲、鄧素文(1994)。生殖科技治療受孕婦女所執行母性工作,護理雜誌,41(2),62-71。
蘇燦煮、陳月枝(民2001),「尋求受孕」對接受生殖科技治療婦女之生活經驗意義。台灣醫學,5(1),10-17。
英文部分:
Bowlby, J. (1969). Attachment and loss: Vol. 1. Attachment. New York: Basic Books.
Britt, D.w.,Risinger, S. T., Mans, M., and Evans, M. I. (2003). Anxiety among women who have undergone fertility therapy and who are considering multifetal pregnancy reduction: trends and scenarios. The Journal of Maternal-Fetal and Neonatal Medicine, 13, 271-278.
D’Andrea, M., and others. (1990). Testing the validity of a four-factor model of personal loss. ( ERIC S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2448).
Garel,M.,Sturk,C.,Blondel,B.,Lefebvre,G.,Vanthier-Brouzes,D.&Zorn,J.R. (1997).Psychological reactions after multifetal pregancy reduction: A 2-year follow-up study. Human Reproduction ,12(3),617-622.
Mckinney , M.,Downey, J. & Timor-Tritsch, I.(1995). The psychological effects of multifetal pregnancy reduction .Fertility and Sterility, l64(1), 51-61.
Menning, B. E. (1982). The psychosocial impact of infertility. Nursing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17(1), 155-163.
Menning, B. E. (1977). Infertility :A guide for the childless couple. Englewood Cliffs, N. J. : Prentice-Hall.
Ormont, M. A. Shapiro, P. A.(1995). Multifetal pregnancy reduction. Psychosomatics, 36(52),522-529.
Worden, J. W. (1991). Grief counseling & grief therapy. N. Y. :Springer Pub.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