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曉歡 |
---|---|
論文名稱: |
台灣羽球國手競技生涯中不同重要階段時期參與動機之探究 |
指導教授: | 林德隆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運動競技學系 Department of Athletic Performance |
論文出版年: | 2014 |
畢業學年度: | 10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62 |
中文關鍵詞: | 參與動機 、深度訪談 、羽球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08 下載:2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目的主要在探討我國優秀羽球國手在不同重要階段時期的參與動機型態,主要是以半結構式訪談做為研究方法,對我國八名(男四位,女四位,球齡超過十年)曾參加過2008奧運、2010亞運、2012奧運的現役國手進行資料的蒐集,經由資料的統整與分析後發現,多數選手的參與動機在初學階段多為內在動機,打球多是覺得好玩有興趣;到晉升甲組之後,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皆提高,主要在於享受運動過程中所經驗到的正向感受,以及追求成績的進步,而此階段中期部分選手產生無動機狀態,但到後期隨著運動表現提升無動機狀態也逐漸隨之消弱;接著進入國家代表隊後選手們普遍內在動機升高,追求卓越與完美的自我表現,外在動機降低;最後在參加亞奧運階段,皆存在高內在動機,享受參與的榮耀感和成就感。而研究結果也發現,不論內外在動機,皆對選手的運動表現提升有正向的幫助。最後再經由選手自我回顧,將訪談內容分析後發現,能讓優秀國手持續參與的動機最主要還是對羽球運動的興趣及喜愛,另外正向的社會評價及大眾的支持也是影響運動員持續參與的來源之一。而外在酬賞的涉入並非全是負面的影響,因此教練若能適當的使用外在酬賞,且協助選手訂定合適的目標,可以提升選手的內在動機且避免無動機的產生,提高選手持續參與羽球運動的意願。
一、中文文獻
文崇一、楊國樞(2000)。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下冊。台北市:東華。
吳文榮(2002)。高職實用技能班教師班級經營、家長教育態度與學生學習動機關係
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吳正義(2004)。直排輪運動參與者之目標取向、參與動機、運動堅持對活動後評價
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吳永仁 (2010)。尋找、發現、迷失、超越自我-一個籃球選手逐夢經驗的敘說與範
疇勾劃(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季力康、賴素玲、陳美燕(1995)。大專網球選手運動目標取向與運動動機之相關研究。
體育學報,20,1-12。
李炯煌、季力康(2006)。目標取向和能力知覺對運動動機之預測。大專體育學刊,
8(3)65-76。
季力康、卓俊伶、洪聰敏、高三福、黃英哲、黃崇儒、廖主民、盧俊宏(譯)(2012)。
競技與健身運動心理學(原作者:Robert S.Weinberg & Daniel Gould)。臺北市:
禾楓書局。
林澤民(1996)。內在動機理論—認知評價理論及成就目標取向理論之我見。中華體育
季刊,10(2),105-112。
林美珠(2000)。敘事研究:從生命故事出發。輔導季刊,36(4),27-34。
尚憶薇(2009)。從習慣領域提升國內運動員思維之方法。學校體育,第十九捲第六號,
63-68。
林巧婷 (2012)。大專排球代表隊選手目標取向與參與動機之關聯性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紀朝文(2011)。我跑•故我在:一位田徑選手的自我敘說(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
大學,台北市。
時蓉華(1996)。社會心理學。台北市:東華書局。
馬啟為、張力為(2001)。體育運動心理學。台北市:東華書局。
黃金柱(1987)。現代運動心理學與教練指導。台北市:師大書苑。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書局。
黃政傑(1998)。質化研究的原理與方法。載於黃政傑(主編),質的教育研究:方
法與實例(1-46頁)。台北市:漢文書店。
黃瑞琴(1999)。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心理出版社。康正男(2000)。我國業餘棒球
運動員運動成就動機之研究。中華體育季刊,14(2), 74-80。
許育光(2000)。敘說研究的初步探討—從故事性思考和互為主体的觀點出發。輔
導季刊,36(4),17-26。
陳其昌(2000)。大專女子排球選手的運動技能水準與運動目標取向之相關研究。中華
體育季刊,13(4),76-84。
許惠英(2004)。高中羽球代表隊選手運動參與動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台灣體育學院,台中市。
陳瓊茶(2005)。回饋與運動成就動機對運動表現及內在動機的影響。國立體育學院論
叢,16(1),41-50。
陳進祥(2009)。臺南縣市國小桌球代表隊參與動機之研究。台南大學體育學報
,4,51-65。
張可婷(譯)(2009):質性研究的設計:第一章 何謂質性研究(原作者:Uwe Flick)。
韋伯文化網路試閱版。
取自http://www.weber.com.tw/document/pdf/SR07-001-01.pdf
張可婷(譯)(2009)。質性研究的設計:第十章 質性分析的本質(原作者:Uwe Flick)。
韋伯文化網路試閱版。
取自http://www.weber.com.tw/document/pdf/SR07-006-01.pdf
張祐慈(2010)。優秀女子桌球選手生涯發展之質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
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陳淑滿、蔣憶德、溫富雄(2004)。原住民與非原住民棒球選手運動目標取向、運動動
機與知覺成功信念之研究。大專體育學刊,6(3),81-91。
陳淑滿、王俊明(2005)。殘障運動員之社會化代理人、運動目標取向與運動員精神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6(2),161-174。
萬文隆(2004)。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生活科技教育月刊,4,37。
楊宇彥(2000)。女性生涯發展研究之質的取向—敘說研究法。測驗與輔導,163,
3429-3431。
楊茂秀(2001)。載於吳慧貞譯,故事的召喚,15。台北市:遠流。
楊宗時(2009)。曾經滄海難為水---三位桌球少年國手的故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楊裕隆、楊茂雄(1997)。臺灣地區甲組足球員成就動機之探討。臺大體育學報,1,
141-168。
劉一民(1991)。運動員心理學。台北市:桂冠出版社。
鄭韶婕(2011)。日暮途窮中的絕處逢生-一段羽球選手自我反思之旅(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盧俊宏(1994)。運動心理學。台北:師大書苑。
謝佳男(2001)。運動之路的起伏與調適─八位體育保送生的經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盧彥勳(2010)。亞洲網壇球王: 盧彥勳的堅持。台北市:晶冠出版有限公司。
盧素娥、蔣明雄(2010)。運動員的運動目標取向、知覺運動動機氣候與社會支持對運
動傷害在復健動機上之研究。國立台灣體育大學論叢,第20卷,1,23–40。
二、英文文獻
Atkinson, J. W. (1964). An introduction to motivation.Princeton:Van Nostrand.
Deci, E. L., & Ryan, R. M. (1985).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 NY: Plenum Press.
Deci, E. L., & Ryan, R. M. (1991). A motivational approach to self: Intergration in personality. In R. Dienstier(Ed.), Nebraska symposium on motivation, Perspectives on motivation (Vol. 38, pp.237-288). Lincol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Dweck, C. S. (1986). Motivational processes affecting learn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41 , 1040-1048.
Duda, J. L. (1988).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al perspectives and persistence and intensity among recreational sport participants.Leisure Sciences, 10, 95-106.
Duda, J. L.(1993). Goals: A social cognitive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motivation in sport. In Singer, R. N., Murphy, M., & Tannant, L.K. (Eds.),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sport psychology (pp. 421-436). New York.
Maslow, A. H. (1954).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50 (1),32-39.
McClelland, D. C. (1985). Human motivation. Glenview, IL: Scott, Foresman
Minichiello V., Aroni R., Timewell E. & Alexander L. (1995). In-depth Interviewing, Second Edition. South Melbourne: Longman.
Mallett, C., & Hanrahan, S. (2004). Elite athletes: Why does the fire burn so brightly?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 5, 183–200.
Nicholls, J. G. (1989). The competitive ethos and democratic education. Cambridge,MA:Harver University Press.
Stipek, D. J.(1993).Motivation to learn: From theory to practice.Boston: Allyn & Bacon.
Weiner, B. (1985). An attributional theory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92, 548-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