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劉曉恬 Liu, Hsiao-Tien |
---|---|
論文名稱: |
當代台灣女性作家鍾文音、郝譽翔的成長記事——以阿德勒個體心理學分析文本中自療過程 The Narrative Therapy with Morden Female Writers, Wen-Ying Chung and Yu-Hsiang Hao:Base on The Individual Psychology of Alfred Adler to Analysis the Recovering Process |
指導教授: |
許俊雅
Hsu, Chun-Ya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19 |
畢業學年度: | 10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57 |
中文關鍵詞: | 鍾文音 、郝譽翔 、敘事治療 、阿德勒個體心理學 |
英文關鍵詞: | Wen-Ying Chung, Hao-Yu Hsiang, Narrative Therapy, The Individual Psychology of Alfred Adler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CH.008.2019.A08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10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鍾文音與郝譽翔為台灣當代女作家,皆出生於1960年代,因此個人的成長歷程對當代女性觀察有值得探討的意義,而二人同有由南入北的生命歷程,其身分追尋與原鄉意識在文本的呈現上具有女性作家獨特的觀察角度和思索,過渡到中年之後,鍾氏與郝氏透過書寫與成長過程的傷痛和解,對過往記憶和情感有了不同的見解。二人在崛起於文壇之後,鍾文音與郝譽翔基於社會情懷(Social interests)的積極動機,不吝於進行社會參與和回饋,並在過程中重構了個人的生命價值,其正向的發長符合阿德勒個體心理學之說。
本文欲探討在時代風氣及作家成長經歷的過程中,作家如何透過作品的創作過程去達成「敘事治療」的目的,故筆者應用阿德勒個體心理學作為鷹架,藉此探究文本中成長自療的過程,以了解女性在透過書寫記錄成長歷程的意義和用途。
The morden female writers, Wen-Ying Chung and Yu-Hsiang Hao were all born in the 1960s, due to the same generation, both of them had similar thoughts and feelings about morden literature. Moreover, they had likey experiences, such as poor childhood, family-migration(from southern Taiwan to north Taiwan), heart broken relationships and so on. That was the reason why I chosed this topic for my reasearch, I was eagered to find out the way that Wen-Ying Chung and Yu-Hsiang Hao tried to achieve self-recovery by writing. The Individual Psychology of Alfred Adler can be proved in the whole relieving process.
This research wanted to explore how the writers could achieve the purpose of narrative therapy through writing their works. Therefore, I used Adler's individual psychology as psychological theory to explore the contect of writers novels. Wen-Ying Chung and Yu-Hsiang Hao got self recovery via writing and the process proved the meanings of women writing.
一、作家文本
(一)鍾文音作品
《女島紀行》(台北:探索文化,1998年)。
《寫給你的日記》(台北:大田,1999年)。
《從今而後》(台北:大田,2000年)。
《昨日重現——物件和影像的家族史》(台北:大田,2001年)。
《過去:關於時間流逝的故事》(台北:大田,2001年)。
《在河左岸》(台北:大田,2003年)。
《情人的城市——我和莒哈絲、卡蜜兒、西蒙波娃》(台北:玉山,2003年)。
《艷歌行》(台北:大田,2006年)。
《三城三戀》(台北:大田,2007年)。
《少女老樣子》(台北:大田,2008年)。
《短歌行》(台北:大田,2010年)。
《傷歌行》(台北:大田,2011年)。
《憂傷向誰傾訴》(台北:大田,2014年)。
《最後的情人:莒哈絲海岸》(台北:大田,2015年)。
《捨不得不見妳:女兒與母親,世上最長的分手距離》(台北:大田,2017年)。
《想你到大海》(台北:大田,2018年)。
(二)郝譽翔作品
《上海教父1920》(台北:允晨文化,1991年)。
《洗》(台北:聯合文學,1998年)。
《逆旅》(台北:聯合文學,2000年)。
《衣櫃裡的秘密旅行》(台北:天培文化,2000年)。
《情慾世紀末——當代台灣女性小說論》(台北:聯合文學,2002年)。
《初戀安妮》(台北:聯合文學,2003年)。
《那年夏天,最寧靜的海》(台北:聯合文學,2005年)。
《幽冥物語》(台北:聯合文學,2007年)。
《一瞬之夢:我的中國紀行》(台北:高寶,2007年)。
《溫泉洗去我們的憂傷:追憶逝水空間》(台北:九歌,2011年)。
《回來以後》(台北:有鹿文化,2013年)。
二、專書(按出版時間順序排列)
鐘思嘉:《諮商與心理治療》(台北:大洋出版社,1988年)。
郭良蕙:《台北一九六○》(台北:時報文化,1991年)。
張小虹:《後現代╱女人:權力、慾望與性別》(台北:時報文化,1993年)。
鄭明娳:《當代台灣女性文學論》(台北:時報,1993年)。
張小虹:《性別越界:女性主義文學理論與批評》(台北:聯合文學,1995年)。
張小虹:《慾望新地圖》(台北:聯合文學,1996年)。
鄭至慧:《她鄉女紀——閱讀女人的創作版圖》(臺北:元尊文化,1997年)。
張小虹:《性╱別研究讀本》(台北:麥田出版社,1998年)。
簡瑛瑛主編,《何處是女兒家——女性主義與中西比較文學╱文化研究》(台北:聯合文學,1998年)。
陳玉玲:《尋找歷史中缺席的女人——女性自傳的主體性研究》(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8年)。
顧燕翎、鄭至慧主編:《女性主義經典》(台北:女書文化出版社,1999年)。
劉亮雅,《情色世紀末:小説、性別、文化、美學》(台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年)。
范銘如:《眾裡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縱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
蕭蕭編:《飛翔的姿勢——成長散文集》(台北:幼獅文化,2003年)。
汪若蘭總編:《作家的愛情》(台北:木馬,2004年)。
梅家玲:《性別?還是家國?五○與八、九○年代台灣小說論》(台北:麥田,2004年)。
芮渝萍:《美國成長小說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汪安民:《身體、空間與後現代性》(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2005年)。
石曉楓:《兩岸小說中的少年家變》(台北:里仁書局,2006年)。
董希文:《文學文本理論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
劉亮雅:《後現代與後殖民:解嚴以來的台灣小說專論》(台北:麥田,2006年)。
應鳳凰:《漫遊與獨舞——九○年代台灣女性散文論集》(台北:秀威資訊,2007年)。
陳建忠、應鳳凰、邱貴芬:《台灣小說史論》(台北:麥田,2007年)。
張瑞芬:《胡蘭成、朱天文與『三三』〈臺灣當代文學論集〉》(台北:秀威資訊,2007年)。
吳明益:《家離水邊那麼近》(台北:二魚文化,2007年)。
王炎:《小說的時間性與現代性——歐洲成長教育小說敘事的時間性研究》(北京: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2008年)。
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編輯:《閱讀文學地景》(臺北:行政院文建會,2008年)。
列小慧:《敘事從家庭開始──敘事治療的實踐歷程》(香港:突破出版社,2009年)。
陳明柔主編,《遠走到她方:台灣當代女性文學論集(上)》(臺北:女書文化,2010年)。
林博文:《悸動的六○年代》(台北:時報出版,2010年)。
蘇敏:《文本文學審美風格》(台北:秀威資訊,2013年)。
郝譽翔等:《書說新北》(台北:聯經,2016年)。
蘇美:《文藝女青年這種病,生個孩子就好了》(新北:小貓流,2016年)。
凌性傑、范宜如編著:《另一種日常:生活美學讀本》(台北:麥田,2018年)。
黃素菲:《敘事治療的精神與實踐》(台北:心靈工坊,2018年)。
三、外文論著(按字母順序排列)
阿德勒(Alfred Adler)著,葉頌姿譯:《自卑與生活》(台北:志文,1974年)。
阿德勒(Alfred Adler)著,盧娜譯:《你的生命意義由你決定》(台北:人本自然文化,2014年)。
阿德勒(Alfred Adler)著,吳書榆譯:《阿德勒心理學講義》(台北:經濟新潮社,2015年)。
阿德勒(Alfred Adler)著,林曉芳譯:《阿德勒談人性——瞭解他人就能認識自己》(台北:遠流,2018年)。
岸見一郎(An Jian Yi Lang)、古賀史健著,葉小燕譯:《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教導》(台北:究竟出版社,2014年)。
蕾兒.馬可斯(Clare Cooper Marcus)著,徐詩思譯:《家屋,自我的一面鏡子》(台北:張老師文化,2002年)。
艾克哈特·托勒(Eckhart Tolle)著,梁永安譯:《當下的力量》(台北:大雁,2018年)。
歌德(Goethe)著,馮至等譯:《威廉·邁斯特的學習時代》(台北:光復書局,1998年)。
加斯東.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著,龔卓軍、王靜慧譯:《空間詩學》(台北:張老師,2003 年)。
艾莉斯.馬利雍.楊(Iris Marion Young)著,何定照譯:《像女孩那樣丟球——論女性身體經驗》(台北:商周出版社,2007年)。
傑羅姆·布魯納(J. S. Bruner)著,宋文里譯:《教育的文化》(台北:遠流,2001年)。
巴特勒(Judith Butler)著,林郁庭譯:《性/別惑亂——女性主義與身分顛覆》(台北:桂冠圖書,2008年)。
楊瑞珠(Julia Yang)、艾倫.米勒林(Alan Milliren)、馬克.布雷根(MarkBlagen)著,蒙光俊、簡君倫、郭明仁譯:《勇氣心理學:阿德勒觀點的健康社會生活》(台北:張老師,2010年)。
卡特里娜.翁斯塔(Katrina Onstad)著,胡琦君譯:《週末的快樂效應》(台北:時報文化,2018年)。
賴利.寇克倫(Larry Cochran)著,黃素菲譯:《生涯諮商敘事取向》(台北:張老師,2006年)。
朱莉婭·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著,馬新民譯:《符號學:符義分析探索集》(中國:復旦大學出版社,2015年)。
米凱萊·L·克羅斯萊(Michele L.Crossley)著,朱儀羚等譯,吳芝儀校對:《敘事心理學與研究:自我、創傷與意義的建構》(嘉義:濤石出版社,2004年)。
克朗(Mike Crang)著,王志弘等譯:《文化地理學》(台北:巨流,2008年)。
莫瑞.史坦(Murray Stein)著,朱侃如譯:《榮格心靈地圖》(新北:立緒文化出版,2009年)。
巴赫金(Mikhail Bakhtine)著, 劉虎譯:《陀思妥耶夫斯基詩學諸問題》(中國:中央編譯出版社,2010年)。
諾曼.古德曼(Norman Goodman)著,陽琪等譯:《婚姻與家庭》(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保羅.克婁客(Paul Cloke)、飛利浦.可蘭(Philip Crang)、馬克.顧德溫(Mark Goodwin)著,王志弘等譯:《人文地理概論》(台北:巨流,2006年)。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著,許綺玲譯:《明室》(台北:台北攝影工作室,1997年)。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著,江灝譯:《符號帝國》(台北:麥田,2014年)。
小倉廣(Siao Cang Guang)著,楊明綺譯:《接受不完美的勇氣2——認識自己與改變自己的100句自我革命》(台北:遠流,2019年)。
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著,葉頌壽譯:《精神分析引論.精神分析新論》(台北:志文出版社,1991年)。
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著,廖運範譯:《佛洛伊德傳》(台北:志文出版社,1993年)。
托莉.莫(Toril Moi)著,王奕婷譯:《性/文本政治:女性主義文學理論》(台北:巨流出版社,2005年)。
蒂芬妮.史密斯(Tiffany Watt Smith)著,林金源譯:《情緒之書:156種情緒考古學,探索人類情感的本質、歷史、演化與表現方式》(台北:木馬文化,2016年)。
維吉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著、張小虹譯:《女性書寫的逃逸路線:自己的房間》(台北:網路與書,2011年)。
維吉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著、宋偉航譯:《自己的房間》(台北:漫遊者,2017年)。
四、論文(按出版時間順序排列)
(一)專書論文
劉介民:〈台灣女性詩歌中的「情慾主題」〉,收錄於鄭明娳主編《當代女性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1993年),頁213-229。
張啓疆:〈副刊裡的婦女版〉,收錄於鄭明娳主編《當代台灣女性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1993年),頁399-417。
李瑞騰:〈當代女性的文學論述〉,收錄於鄭明娳主編《當代台灣女性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1993年),頁339-360。
陳芳明:〈女性自傳文學的重購與再現〉,《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2002年),頁151-172。
陳芳明:〈世紀末文學·世紀初台灣〉,《後現代與後殖民:戒嚴以來台灣小說專論》(台北:麥田,2006年),頁9-16。
楊翠:〈三個五年級女生的自傳書寫——以鍾文音、郝譽翔、利格拉樂.阿(女烏)為討論對象〉,《後殖民的東亞在地化思考:台灣文學場域》(台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6年),頁287-332。此文亦收入楊翠《少數說話:台灣原住民女性文學的多重視域(下)》(台北:玉山社,2018年3月)。
張瑞芬:〈漂流女島——論鍾文音散文〉,《五十年來台灣女性散文‧評論篇》(台北:麥田,2006年),頁404。
吳豐維:〈何謂主體性?一個實踐哲學家的考察〉,收錄於聯經編輯部:《思想》(台北:聯經,2007年),頁63-78。
(二)學位論文
謝國雄:《文化取向的傳播研究——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論點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新聞所碩士論文,1984年。指導教授:陳世敏。
陳瑤華:《王文興與七等生的成長小說比較》,清華大學文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4年。指導教授:呂正惠。
周志建:〈敘事治療的理解與實踐——以一個諮商個案為例之敘說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指導教授:金樹人。
陳冠妏:《怒放:自書與自療關係初探》,輔仁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指導教授:丁興祥。
楊心怡:《九○年代以降台灣女性小說的家族書寫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指導教授:李癸雲。
鄭怡世:《台灣社會工作發展的歷史分析:1949-1982》,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系博士論文,2006年。指導教授:張英陣。
戴華萱:《台灣五○年代小說家的成長書寫(1950-1969)》,輔仁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7年。指導教授:范銘如。
林美娟:《女性主體論述——台灣現代女性小說的空間想像與身體書寫》,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指導教授:林秀玲。
鄭恒惠:《家庭‧城市‧旅行——台灣新世代女性散文主題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指導教授:李瑞騰。
李曉惠:《當代台灣女性散文的家族書寫——以鍾文音〈昨日重現〉、簡媜〈天涯海角〉為分析對象》,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指導教授:許俊雅。
邱月亭:《解嚴後「白色恐怖」紀錄片的創傷敘事與記憶政治》,清華大學台灣文學所碩士論文,2009年。指導教授:陳建忠。
張淑棉:《觀看世界/閱讀自己:論鍾文音長篇小說中的旅行書寫》,中興大學台文所碩士論文,2009年。指導教授:徐照華。
謝孟珍:《論郝譽翔小說中的身體書寫》,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指導教授:楊翠。
徐慈璟:《創傷敘事與療癒——論南.戈丁的〈性依賴的敘事曲〉、〈空頁〉、〈我將是你的鏡子〉》,交通大學應用藝術所碩士論文,2010年。指導教授:賴雯淑。
黃偉婷:《從鹽田兒女看女性成長》,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指導教授:王年双。
何蓓茹:《九○年代女作家的旅行書寫——以鍾文音、師瓊瑜、郝譽翔、張惠菁為核心》,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指導教授:指導教授:江寶釵博士、侯作珍博士。
姚珮苓:《逃離與追尋——鍾文音的城市書寫》,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指導教授:彭雅玲。
張以昕:《戰後台灣女性成長書寫的敘事特徵與世代轉折——以郭良蕙、李昂、陳雪為探討中心》,新竹教育大學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指導教授:陳惠齡。
張淑華:《九〇年代崛起台灣女性作家的創傷書寫——以鍾文音、郝譽翔和陳雪為例》,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指導教授:梅家玲。
李筱涵:《八、九○年代台灣女性小說中的空間感與身體經驗》,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台文系碩士論文,2014年。指導教授:梅家玲。
古茗芳:《五、六○年代女性小說的自傳式書寫——以林海音〈城南舊事〉、聶華苓〈失去的金鈴子〉、徐鍾珮〈餘音〉為研究對象》,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年。指導教授:應鳳凰。
蔡詩吟:《郝譽翔〈幽冥物語〉中的互文性與妖鬼意象研究》,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15年。指導教授:賴松輝。
薛鈺勤:《論陳淑瑤小說中的空間性與互文性》,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5年。指導教授:簡義明。
詹淑鈴:《陳玉慧與郝譽翔的尋父書寫》,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6年。指導教授:陳芳明。
羅佳辰:《真實的縫隙——論邱妙津小說》,元智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16年。指導教授:鍾怡雯。
賴芸騫:《新世紀台灣女性作家創傷書寫研究:以鍾文音、郝譽翔、胡淑雯為例》,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與創意應用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年。指導教授:許劍橋。
王悅詩:《論九○年代崛起女作家作品中的追尋——以郝譽翔、成英姝和朱少麟為例》,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16年。指導教授:莊宜文。
五、報刊論文(按出版時間順序排列)
(一)期刊
宋如珊:〈新歷史小說〉,《文訊》第111期(1995年1月),頁76。
蕭嫣嫣:〈我書故我在——論西蘇的陰性書寫〉,《中外文學》第11期(1996年4月),頁61。
廖咸浩:〈尋父之悲情與弒父之必要〉,《聯合文學》第10期(1996年8月),頁72-75。
張小虹:〈父親幽靈的悼亡書寫〉,《聯合文學》第10期(1996年8月),頁62-64。
邱貴芬:〈歷史記憶的重組與國家敘述的建構:試探《新興民族》、《迷園》及《暗巷迷夜》的記憶認同政治〉,《中外文學》第4期(1996年10月),頁6-29。
莊宜文:〈郝譽翔:在無菌的真空世界〉,《文訊》第137期(1997年3月), 頁30-32。
王德威:〈一扇自己的窗子——讀郝譽翔的「洗」〉,《聯合文學》第162期(1998年4月),頁126-127。
林燿德:〈慾愛無岸——談當代兩岸小說的愛情主題〉,《聯合文學》第4期(1999年2月),頁80-87。
鍾文音:〈在衝突中找尋諧和與對話〉,《文訊》第173期(2000年3月),頁57-59。
柯品文:〈屬於那些重生的家族記憶——鍾文音「昨日重現」〉,《文訊》第188期,(2001年6月),頁34-35。
郝譽翔:〈一個小說家的信仰〉,《誠品好讀》第19期(2002年3月),頁14。
羅葉:〈生命宛如幽靜的長河:我看鍾文音的《過去》〉,《文訊》第199期(2002年5月),頁32-33。
方志強:〈「歷史事實」——「事實」與「解釋」的互動〉,《新史學》第3期(2002年9月),頁149-191。
劉亮雅:〈九○年代女性創傷記憶小說中的重新記憶政治——以陳燁《泥河〉、李昂《迷園》與朱天心《古都》為例〉,《中外文學》第6期(2002年12月),頁133-157。
陳永國:〈互文性〉,《外國文學》第1期(2003年1月),頁75-81。
誠品編輯群:〈鍾文音vs.郝譽翔三十女子的家族溯源〉,《誠品好讀》第30期(2003年3月),頁56。
鍾文音:〈一種城市漂流的目光〉,《文訊》第219期(2004年1月),頁54-56。
秦海鷹:〈互文性理論的緣起與流變〉,《外國文學評論》第3期(2004年3月),頁19-30。
胡衍南:〈論「外省第二代」作家的父親(家族)書寫〉,《清華中文學林》第1期(2005年4月),頁109-134。
郝譽翔:〈後記:如果可以再多說一點島嶼〉,《聯合文學》第247期(2005年5月),頁64-65。
黃宗潔:〈試論當代臺灣家族書寫中的感官記憶〉,《中國學術年刊》第27期(2005年9月),頁205-220。
張瑞芬:〈國族.家族.女性:陳玉慧、施叔青、鍾文音近期文本中的國族/家族寓意〉,《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10期(2005 年 6 月),頁1-26 。
赫永芳:〈童年記憶與女性成長〉,《平原大學學報》第3期(2005年7月),頁32-34。
石曉楓,〈少女成長紀事——當代台灣女性成長小說書寫主題研究〉,《中國學術年刊》第28期(2006年9月),頁153-180。
單昕:〈在尋父的路上尋找自我——論女性成長小說《饑餓的女兒》〉,《惠州學院學報》第4期 (2007年8月),頁65-68。
徐夏:〈駱以軍:暴力是我核心的驅動力〉,《南都周刊》第140期(2007年7月),頁38-39。
謝若蘭:〈聯合國婦女會議與人權〉,《台灣國際研究季刊》第2期(2008年夏季號),頁53-79。
邱貴芬:〈戰後以來台灣女性小說發展概況〉,《台灣文學館通訊》第18期(2008年2月),頁58-62。
林家慶:〈生命與土地的結合〉,《文訊》第276期(2008年10月),頁101-104。
陳潔儀:〈論鍾曉陽《良宵》與香港的互文性〉,《政大中文學報》第11期(2009 年6月),頁199-228。
蔡淑華:〈情慾依然飄浪——專訪小說家鍾文音〉,《幼獅文藝》第637期(2007年1月),頁86-91。
黃錦樹:〈浪女吟:評鍾文音《艷歌行》〉,《文訊》第257期(2007年3月),頁118-119。
馬翊航:〈鍾文音:感官的幽微版圖〉,《文訊》第307期(2011年5月),頁71。
王詩雲:〈兒童敘事治療的個案研究〉,《輔導與諮商學報》第1期(2011年5月),頁39-62。
葉佳怡:〈郝譽翔——以黎明的曙光淬鍊黑暗核心〉,《聯合文學》第319期,2011年5月,頁24。
廖玉蕙:〈止痛療傷——談家族書寫〉,《聯合文學》第325期(2011年11月),頁194-195。
季季:〈唱得太忘情的老歌:評鍾文音《傷歌行》〉,《文訊》第312期(2011年11月),頁112-114。
簡瑩萱:〈虛實交錯的家族書寫——論《逆旅》及《溫泉洗去我們的憂
傷》〉,《有鳳初鳴年刊》第8期(2012年7月),頁641-655。
畢新偉:〈「她」字的來源與女性主體性——評《「她」字的文化史》〉,《二十一世紀》第136期(2013年4月),頁136-142。
林韋萱:〈郝譽翔:良母以上,賢妻未滿〉, 《親子天下》第45期(2013年5月),頁184-185。
邱比特:〈書寫完畢,就是永遠的告別〉,《文訊》第334 期(2013年8月),頁29-34。
蔡怡玟:〈試以敘事探究初探地方經驗中之「存在空間」〉,《城市學學刊》第2期(2014年9月),頁31-104。
陳建忠:〈回顧新世紀以來的台灣長篇小說:幾點觀察與評論〉,《文訊》346期,(2014年8月),頁70-74。
郝譽翔:〈公寓中的零餘者╱浪人╱漫遊者:五四小說的北京書寫〉,《文與哲》第24期(2014年6月),頁259-280。
鍾文音演講,翟翔紀錄整理:〈最後的情人與我的文學雲遊〉,《文訊》第366期(2016年4月),頁79-86。
紀大偉:〈同志文學與歷史〉,《文訊》第368期(2016年6月),頁81-88。
曹筱玥、林昱君、吳可久著:〈從阿德勒的自卑情結論都會女性的剝離與重建——以「我想我是她/我想我不是她」創作為例〉,《美學與視覺藝術學刊》第8期(2016年7月),頁19-34。
李維菁演講,顏訥紀錄整理:〈小說折射的藝術世界〉,《文訊》第370期(2016年8月),頁158-164。
周婧景:〈敘事心理學:博物館展覽闡釋的心理仲介——以美國下東區移民公寓博物館為例〉,《博物館學季刊》第31期(2017年1月),頁59-73。
郝譽翔:〈站在權勢者的對立面——巴金小說中的上海城市邊緣〉,《文訊》第380期(2017年6月),頁152-153。
蔣興儀:〈不可能的見證:從「創傷的敘事」到「敘事的創傷化」〉,《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64期(2018年3月),頁113-179。
Yalan Tsai:〈凝視女性的偉大時裝攝影師——Louise Dahl-Wolfe〉,《The Affair周刊編輯》第9期(2018年3月),頁26。
謝以萱:〈愛滋、病痛、死亡、肉身:《BPM》在愛與死之間的每一秒脈動〉,《The Affair周刊編輯》第9期(2018年3月),頁16。
樊洛平:〈王令嫻:來自生活本身的女性言說〉,《文訊》第393期(2018年7月),頁109-110。
宋友正:〈媒體的污名化:讓精障者難以回歸社會〉,《協會通訊》第5期(2018年10月),頁8-9。
鄭宇倫:〈白色公寓〉,《PPAPER》第198期(2018年10月),頁92。
楊市毅口述,賓靜蓀整理:〈怨恨父母,是自己在推卸責任〉,《親子天下》第104期(2019年1月),頁78-81。
許皓宜:〈察覺家人寄生的情緒,重新面對它〉,《親子天下》第104期(2019年1月),頁70-71。
(二)報紙
左爾泰:〈郝譽翔遊刃再造女性書寫〉,《中國時報》B1版,2002年5月14日。
丁文玲:〈郝譽翔首部長篇《初戀安妮》將出版〉,中國時報B1 版,2003年7月13日。
辛金順:〈女體神話——論郝譽翔〈洗〉中的女性存在話語〉,《自由時報》A20版,2003年11月23日。
郝譽翔:〈生產前後〉,《人間副刊》C4版,2010年10月17日。
林欣誼:〈郝譽翔完成療癒之旅迎接新生〉,《中國時報》C3版,2011年4月3日。
李怡芸:〈鍾文音折射自我,呼應經典愛情小說〉,《旺報》C3版,2013年6月01日。
羅珊珊:〈【書與人】時光的微型雕塑——郝譽翔談《回來以後》〉,《自由時報》A20版,2013年10月1日。
果明珠:〈【書與人】當日常變成永恆——鍾文音談《捨不得不見妳》〉,《自由時報》A20版,2017年10月9日。
鍾文音:〈捨不得不見妳〉(下),《聯合報》D1版,2017年6月14日。
鍾文音:〈家神的黃昏〉,《聯合報》D1版,2017年11月23日。
六、網路資料(按姓氏筆劃)
女人迷編輯Abby:〈閱讀女作家鍾文音:「不必活得像巴黎,但要活得像自己」〉,《女人迷》,2015年3月11日,引自https://womany.net/read/article/6938,檢索日期:2018年10月5日。
小麥:〈專訪美女作家郝譽翔〉,《時報周刊》第1469期,2006年4月18日,出自http://magazine.sina.com.tw/chinatimesweekly/1469/2006-04-18/ba7578.shtml。檢索日期:2018年10月18日。
台科大團隊製作,松德精神診所審閱:〈小鬱藥佔領地球!?〉,《小鬱亂入》,2018年8月10日。出自
http://depressytrouble.tw/index.php/portfolio/rule_the_world/。檢索日期:2018年11月18日。
林韋萱:〈郝譽翔:良母以上,賢妻未滿〉,《親子天下》第45期(2013年5月),出自 https://goo.gl/8PhRn7,檢索日期:2018年10月11日。
李佩珊:〈淺談阿德勒理論〉,《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衛生護理學會電子報》第32期,2016年8月,出自
http://www.psynurse.org.tw/upload/Epaper/105/e_paper_03.htm。檢索日期:2018年6月20日。
李屏瑤:〈作家眼中兩地文學的困境——專訪作家郝譽翔╳作家徐則臣〉,《迷誠品》,2015年10月1日。出自https://meet.eslite.com/tw/tc/article/201803070039。檢索日期:2018年10月13日。
李宜芳:〈陰性書寫的「身體」寫作——以郝譽翔為例〉,台灣佛光大學文學系博士候選人,出自http://www.fgu.edu.tw/~wclrc/drafts/Taiwan/li-yi/li-yi-02.htm。檢索日期:2018年10月17日。
沈政男:〈性別教育須知:先搞懂何謂LGBT、性傾向、性別認同〉,《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2014年5月17日。出自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3964。檢索日期:2018年12月18日。
佐渡守:〈2011作家撒野・文學迴鄉6:郝譽翔-我的故鄉,我的寫作〉,《中國時報》開卷版, 2011年8月,出自http://ctopenbook.tw/archives/862468/。檢索日期:2018年7月9日。
佐渡守:〈2013作家撒野‧文學迴鄉4:鍾文音談飄浪在文學的國度〉,《中國時報開卷版》,2013年8月2日,出自http://ctopenbook.tw/archives/7464192/。檢索日期:2018年9月19日。
祝秀薇採訪:〈作家鍾文音的家:亮客廳,暗書房,兩極心情〉,《蘋果日報》,2007年08月10日,出自http://home.appledaily.com.tw/article/index/20070810/3714861/news/。檢索日期:2018年10月1日。
許家禎:〈談北野武,郝譽翔、吳念真:最愛、最羨慕的男人〉,《欣傳媒》,2012年6月19日,出自
http://news.xinmedia.com/news_article.aspx?newsid=106415&type=0。檢索日期:2018年9月30日。
許芳菊:〈在千瘡百孔中,看到人生美好〉,《親子天下》第8期(2009年10月),引自https://goo.gl/6MEulr,檢索日期:2018年10月11日。
郝譽翔:〈藝文界聲援:一條即將被告的水圳〉,《郝譽翔的心情網誌》,2012年5月29日,出自:http://blog.udn.com/haoyh102169/6498546。檢索日期:2018年10月23日。
郝譽翔:〈這世上被誤會的,不止我一人〉,《聯合電子報》,2014年4月,出自http://paper.udn.com/udnpaper/PIC0004/257010/web/。檢索日期:2018年6月20日。
郝譽翔:〈孩子為我打開面向世界的大窗〉,《女人迷》,2017年5月5日,出自https://womany.net/read/article/13415,檢索日期:2018年10月14日。
郝譽翔:〈小說:愛慕(中)——收錄於《幽冥物語》〉,《郝譽翔的心情網誌》,2007年12月14日,出自:http://blog.udn.com/haoyh102169/1453690。檢索日期:2018年10月18日。
張偉萱:〈因為愛才會讓我們擱淺——鍾文音的翻譯與創作光景〉,《BIOS Monthly》,2013年7月15日。出自:
http://www.biosmonthly.com/interview_topic/3627,檢索日期:2018年10月18日。
誠品網路編輯群:〈裸裎記憶,願溫泉洗去我們的憂傷:專訪郝譽翔〉,《誠品站》,2011年4月,出自http://stn.eslite.com/Article.aspx?id=1214。檢索日期:2018年7月9日。
鄭偉謙:〈阿德勒心理學、榮格心理學和弗洛姆心理學:當代社會為何重視重提〉,《立場新聞電子報》,2017年5月22日,出自https://goo.gl/eYSreX。檢索日期:2018年6月30日。
蔡康永:〈話題人物:實踐夢想的旅行者——鍾文音〉,公視「週二不讀
書」, http://www.pts.org.tw/~web01/tuesday/t_032.htm。檢索日期:2018年7月10日。
蔡碧月:〈鍾文音:經典情人,惠我良多〉,《蘋果日報》,2013年8月4日,出自:https://tw.appledaily.com/lifestyle/daily/20130804/35196919/,檢索日期:2018年10月18日。
劉春錦:〈淺談阿德勒學派 〉,《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57期,2006年10月15日,出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57/57-64.htm。檢索日期:2018年10月24日。
鍾文音:〈情慾就像隔壁的大火〉,《蘋果日報》,2005年8月3日,出自https://tw.news.appledaily.com/forum/realtime/20150803/657132/。檢索日期:2018年10月14日。
鍾文音:〈冬日客座東華看海〉,《人社東華》第2期,2014年。出自
http://journal.ndhu.edu.tw/e_paper/e_paper_c.php?SID=32。檢索日期:2018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