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麥馥倫
Fu-Lun Mai
論文名稱: 博物館規訓與治理 ─以中正紀念堂為例
指導教授: 廖世璋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0
中文關鍵詞: 中正紀念堂博物館規訓文化治理權力─知識公共領域
英文關鍵詞: Chiang Kai-shek Memorial Hall, museum, discipline, cultural governance, power-knowledge, public spher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73下載:2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試圖從傅柯的權力觀點出發,針對中正紀念堂此一博物館中,知識論述、規訓技術、個體自我調控的部署,理解歷史時態下不同的文化治理範型。主要關懷在於反思博物館的社會教育目標下,一體兩面所形構出的權力關係;另一方面,以哈伯瑪斯之公共領域觀點,探討博物館公共性指涉的意涵。

    本研究採取訪談法與文獻分析法,進行中正紀念堂的經營階層、管理人員與參觀者三方面,討論具體機制下知識生產、紀律管束下相互交織而成的複雜網絡;並藉由個體抵抗權力規範,及參與公共性討論的情況,檢驗中正紀念堂由威權體制下展示國族意識型態的櫥窗,轉向公共領域的可能。

    研究發現主要可分為三項:中正紀念堂為黨國體系下的官僚機構,其真理效果雖來自於專家知識,但透過學術研究的自我正當化與去政治化效果,引入博物館展示政治的轉變。隨著時代的推移,文化治理範型由「國族殿壇的元首博物館」(1980年至1990年初期)、「公民的社教館」(1992年至2000年代初期),轉變為「文化消費:特展與精緻文化的戲棚」(2003年迄今),然而每一階段無可截然劃分,彼此之間仍有相互承接的意味。規訓技術則從「軍事紀律」模式,轉為資本主義社會下顧客至上的「消費─服務」型態。最後,權力機制下的個體,出現反抗場域中的規範,及質疑知識生產的邏輯。中正紀念堂邁向公共領域最大的侷限,依然是來自過往威權體制下的國族意識型態,以及缺乏參與公共討論的主體與場域。然而,中正紀念堂目前以學術研究的方式拓展詮釋觀點,成為不同族群的對話空間,體現歷史記憶沉澱、凝聚後的價值與紀念意義。

    寫在前面.............................1 第一章 緒論..........................3 第一節 研究背景...........3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8 第三節 研究發問..........12 第二章 文獻研析......................15 第一節 規訓的形成與意涵....15 第二節 規訓與治理.........25 第三節 博物館的權力實踐....34 第三章 研究設計......................49 第一節 研究方法..........49 第二節 研究對象..........53 第三節 研究工具..........55 第四節 研究資料整理 ......56 第四章 研究發現......................59 第一節 黨國治理主導的開創時期.......59 第二節 中正紀念堂文化治理範型的轉變..70 第三節 規訓技術的空間實踐..........93 第四節 公共領域的可能與侷限.......113 第五章 結論..............................119 第一節 中正紀念堂作為博物館權力實踐之場域..119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後續研究建議 ............125 參考文獻.............................127 附錄................................137 附錄一 訪談大綱:經營階層...............137 附錄二 訪談大綱:駐警隊員與志工..........139 附錄三 訪談大綱:參觀者................140

    一、中文部份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2011a)。2007年國內博物館類別、數量、縣市分布
    統計資料,取自http://www.cam.org.tw/download/museum2007_2.pdf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2011b)。臺灣博物館名錄,
    取自http://www.cam.org.tw/big5/museum03.asp?rowId=48
    王志弘(2003)。台北市文化治理的性質與轉變,1967-2002。臺灣社會研究,
    52:121 -186。
    王志弘(2005)。秩序、效率與文明素養:台北市「排隊運動」分析。政治
    與社會哲學評論,14:95-147。
    王志弘、沈孟穎(2006)。誰的「福爾摩沙」?展示政治、國族工程與象徵經濟。
    東吳社會學報,20:1-58。
    王佩莉、袁智英(譯)(2009)。文明的進程:文明的社會起源和心理起源的
    研究(原作者:N. Elias)。上海:譯文。(原著出版年:1976)
    王杰、強東紅(譯)(2007)。本尼特:文化與社會(原作者:T. Bennett)。
    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原著出版年:1976)
    王俐容(2006)。文化公民權的建構:文化政策的發展與公民權的落實。公共行
    政學報,20:129-159。
    王啟祥(2000)。博物館教育的演進與研究。科技博物,4(4):5-19。
    王雅各(譯)(1998)。文明化的儀式:公共美術館之內(原作者:C. Duncan)。
    臺北市:遠流。(原著出版年:1995)
    史言(1988)。榮譽至上,任務第一──中正紀念堂駐警隊員甘苦談。載於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主編),大中至正,5:36-37。
    田哲榮、司徒懿(譯)(2010)。解析質性研究法與資料(原作者:D.
    Silverman)。臺北縣:韋伯文化。
    朱柔若(譯)(2000)。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原作者:W. L.
    Neuman)。臺北市:揚智。(原著出版年:1997)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11)。博物館業務說明,
    取自http://www.cca.gov.tw/business.do?method=list&id=11
    吳宜璇(2009)。文化遺產價值之詮釋─以中正紀念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莉君(譯)(2005)。觀看的方式(原作者:J. Berger)。臺北市:麥田。(原
    著出版年:1972)
    呂紹理(2005)。展示臺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臺北市:
    麥田。
    李丁讚(2004)。導論:市民社會與公共領域在臺灣的發展。載於李丁讚(主編),
    公共領域在臺灣:困境與契機,(1-61頁)。臺北:桂冠。
    李政賢、廖志恒、林靜如(譯)(2007)。質性研究導論(原作者:U. Flick)。
    臺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1995)
    李靜芳(2007)。符號學在臺灣博物館教育研究與實踐上的應用:閱讀國立
    故宮博物院。博物館學季刊,21(4):27-66。
    何東洪(2008)。野百合不在廟堂裡。苦勞網,
    取自http://www.coolloud.org.tw/node/14344
    沈幸儀(2008)。一萬四千個證人:韓戰時期「反共義士」之研究。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林正儀(2004)。台灣歷史博物館規劃理念與展示架構研究:意識型態變遷與
    台灣文化形構探討。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秀麗、林庭瑤、洪惠芬(譯)(2006)。特新社會學理論的觀點(原作者:E. C.
    Cuff, W. W. Sharrock & D. W. Francis)。台北縣:永和。
    芮傳明、趙學元(譯)(1992)。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原作者:E. Durkheim)。
    台北市:桂冠。
    邱泯科、陳佳穎、蔡毓智、姜馨彥(譯)(2004)。研究方法:基礎理論與技
    巧(原作者:E. Babbie)。台北市:雙葉。(原著出版年:2002)
    姚人多(2000)。論傅柯的《主體與權力》。當代,150:108-133。
    姚人多(2002a)。傅柯的工具箱:權力篇。當代,175:70-83。
    姚人多(2002b)。傅柯的工具箱:國家篇。當代,177:84-95。
    范麗娟(2004)。深度訪談。載於謝臥龍(主編),質性研究(頁81-126)。
    台北市:心理。
    徐向東、盧華萍(譯)(2005)。什麼是批判(原作者:M. Foucault)。載於
    施密特(J. Schmidt)(主編),啟蒙運動與現代性:十八世紀與二十世
    紀的對話(388-402頁)。上海:上海人民。(原著出版年:1996)
    徐苔玲、王志弘(譯)(2006)。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原作者:T. Cresswell)。
    台北市:群學。(原著出版年:2004)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2011)。100年施政重點與績效目標,取自
    http://www.cksmh.gov.tw//index.php?code=list&ids=77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1991)(編)。歷史的光輝。台北市:國立中正紀念堂管
    理處。
    張世朋(2005)。日治時期始政四十年台灣博覽會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
    築學系碩士論文。
    張正霖(2005)。博物館、公共性與國族建構:以十九世紀之倫敦國家畫廊
    為分析對象。載於王嵩山(主編),博物館、知識建構與現代性,343-366
    頁。台中市:自然科學博物館。
    張君玫(譯)(2003)。社會理論與現代性(原作者:N. Dodd)。台北市:巨流。
    張婉真(2005)。論博物館學。台北市:典藏藝術家庭。
    張鍠焜(1999)。傅柯與哈伯瑪斯啟蒙觀點及其教育蘊義。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
    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張譽騰(2001)。從博物館的溝通風格談現代與後現代博物館:琳‧胡柏—格林
    希爾演講印象。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簡訊,18,
    取自http://www.cam.org.tw/5-newsletter/18.htm#ch1
    張譽騰(2003)。博物館大勢觀察。台北市:五觀藝術管理。
    夏鑄九(1994)。(重)建構公共空間-理論的反省。台灣社會研究,16:21-54。
    畢恆達(2005)。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台北市:學富文化。
    陳志梧(譯)(1993)。權力的空間化─米歇‧傅寇作品的討論(原作者:
    G. Wrighr & P. Rabinow)。載於夏鑄九、王志弘(主編),空間的文化形式與
    社會理論讀本,375-384頁。台北市:明文。
    陳志梧(譯)(1993)。不同空間的正文與上下文(脈絡)(原作者:M.
    Foucault)。載於夏鑄九、王志弘(主編),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
    讀本,399-409頁。台北市:明文。
    陳佳利(2007)。被展示的傷口:記憶與創傷的博物館筆記。台北市:典藏
    藝術家庭。
    陳雪雲(2004)。博物館邁向全球風險時代博物館教育新思維。博物館季刊,
    18(1):7-18。
    陳雪雲(2010)。博物館是世界公民終身學習的場域。博物館季刊,24(4):
    5-17。
    陳耀成(譯)(2007)。迷人的法西斯(原作者:S. Sontag)。土星座下,103-138
    頁。台北市:麥田。
    許綺玲(譯)(1998)。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原作者:W. Benjamin)。台北市:
    台灣攝影工作室。
    粘勝雄(2009)。人為場所中之紀念性意涵-以中正紀念堂為例。中原大學
    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莫偉民(譯)(2001)。詞與物 : 人文科學考古學(原作者:M. Foucault)。
    上海市:上海三聯。
    曹衛東、王曉、劉北城、宋偉杰(譯)(1999)。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原作者:
    J. Habermas)。上海市:學林。
    彭于芝(2010)。國立中正紀念堂更名事件之研究。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
    碩士論文。
    揭陽(2006)。國族主義到文化公民:台灣文化政策初探2004-2005。台北市: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黃光玉、劉念夏、陳清文(譯)(2004)。媒介與傳播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
    研究途徑(原作者A. Berger)。台北市:風雲論壇。
    黃嘉琪(2004)。都市公共空間的歷史轉化─台北市中正紀念堂的分析。世
    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浩(譯)(2007)。觀光客的凝視(原作者:J. Urry)。台北市:書林。(原
    著出版年:2002)
    溫明麗(2012)。從哈伯瑪斯與傅柯對權力的解讀論述科學發展的倫理觀,2012
    年2月,取自web.ed.ntnu.edu.tw/~t04008/frontpage/online/.../post4.doc
    董鑾珍(2011)。臺灣報紙報導中正紀念堂更名事件之研究─以《自由時報》、
    《聯合報》為例。世新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世璋(2002)。國家治理下的文化政策:一個歷史回顧。建築與規劃學報,3
    (2):160-184。
    廖淑婷(2003)。權力與空間形塑之研究─以台北市都市公園為例。國立政治大
    學中國地政研究所。
    廖靜如(2004)。日本殖民主義下之台灣總督府博物館。臺南藝術學院博物
    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取自「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漢寶德(1995)。建築與文化近思錄。台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
    聞人軍(1990)。考工記導讀圖譯。台北市:明文。
    劉北成、楊遠嬰(譯)(1992)。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原作者:M.
    Foucault)。台北市:桂冠。
    劉明秀(2011)。觀看的實踐:給所有影像世代的視覺文化導論(原作者:M. Sturken
    & L. Cartwright)。台北市:臉譜。
    劉宗為、黃煜文(譯)(2005)。懲罰與現代社會(原作者:D. Garland)。台
    北市:商周。(原著出版年:1990)
    劉俊裕(2011)。歐洲文化治理的脈絡與網絡:一種治理的文化轉向與批判。
    Intergrams,11(2):1-16。
    劉振民(1989)。一年來警衛安全工作的檢討與展望。載於國立中正紀念堂
    管理處(主編),大中至正,6:68-72。
    劉婉珍(2011)。博物館觀眾研究。台北市:三民。
    劉維公(2006)。風格社會。台北市:天下。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心理。
    蔡佩君(譯)(2007)。觀察者的技術:論十九世紀的視覺與現代性(原作者:
    J. Crary)。台北市:行人。(原著出版年:1990)
    蔡慶樺(2005年1月)。重拾主體─傅柯與泰勒的倫理自我。第一屆台東大學人
    文藝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台東大學人文學院。
    蕭宗煌(2007)。從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博物館的殖民現代性--論臺灣博物
    館系統的建構願景。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
    文。
    蕭國邦(2010)。公共空間的意識形態印記─臺北新公園政治地景的權力流
    變。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錢翰(譯)(1999)。必須保衛社會(原作者:M. Foucault)。上海:上海人
    民。(原著出版年:1976)
    薛絢(譯)(2002)。意象地圖:閱讀圖像中的愛與憎(原作者:A. Manguel)。
    台北市:台灣商務。
    薄蘭軍(1989)。中正紀念堂文物展室工作概況。載於國立中正紀年堂管理處(主
    編),大中至正,6:59-61。
    薄蘭軍(1990)。十年來的文物展示。載於國立中正紀年堂管理處(主編),萬古
    常新,68-70。
    嚴祥鸞(1996)。參與觀察法。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硏究:理論、方法
    及本土女性硏究實例(195-221頁)。台北市 : 巨流
    蘇明如(2010)。殖民、國族、現代、社群:百年台灣博物館文化政策窺探
    (1908-2010)。科技博物,14:2,45-66。
    蘇明如(2011)。多元文化時代的博物館─台灣地方文化館政策十年(2002-
    2011)。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博士論文。
    蘇峰山(1996)。傅柯對於權力之分析。載於黃瑞祺(主編),歐洲社會理論,
    (99-164頁)。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蘇碩斌、李依雲、林文凱、陳韻如(譯)(2010)。博覽會的政治學──視線
    之現代(原作者:吉見俊哉)。台北市:群學。(原著出版年:1992)
    顧忠華(2004)。公共領域的社會基礎。載於李丁讚(主編),公共領域在台灣:
    困境與契機,(147-175頁)。台北市:桂冠。

    二、英文部分
    Bennett, T. (1995a). The birth of the museum: history,
    theory, politics. London: Routledge.
    Bennett, T. (1995b). The Multiplication of Culture's
    Utility, Critical Inquiry,21(4), pp. 861-889.
    Bourdieu, P. & Darbel, A. (1969/1990). The love of art(C. Beattie & N. Merriman,Trans.). Stanford: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Dean, M.(1999).Govermentality: power and rule in modern society. London:Sage.
    Foucault, M.(1976/1978).The history of sexuality(R. Hurley Trans).New York:Pantheon Books.
    Foucault, M.(1979).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A. Sheridan Trans.).New York: Vintage Books.
    Foucault, M.(1980).Truth and power(C. Gordon, L. M. J. Mepham & K. Soper Trans). In C. Gordon(Eds.),Power/Knowledge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1972—1977- Michel Foucault(pp. 109-133).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Foucault, M.(1980). The eye of power (C. Gordon, L. M. J. Mepham & K. Soper Trans). In C. Gordon(Eds.),Power/Knowledge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1972—1977- Michel Foucault(pp. 146-165)..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Foucault, M.(1982).The subject and power. In H. L. Dreyfus & P. Rabinow(Eds.),Michel Foucault: Beyond Structuralism and Hermeneutics(pp. 208-226).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Foucault, M.(1991).Governmentality. In G. Burchell, C. Gordon & P. Miller (Eds.), The Foucault Effect: Studies in Governmentality. Hemel Hempstead:Harvester Wheatsheaf.
    Hooper-Greenhill, E. (1989). The museum in discipline society. In S. M. Pearce(Eds.), Museum studies in material culture (pp. 61-72). London: 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
    Hooper-Greenhill, E. (1992). Museum and the shaping of knowledge. London:Routledge.
    McGuigan, J.(1996). Culture and the public sphere. New York :Routledge.
    Weber, M.(1958). 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T. Parsons Trans). New York : Scribner.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