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麥馥倫 Fu-Lun Mai |
---|---|
論文名稱: |
博物館規訓與治理 ─以中正紀念堂為例 |
指導教授: | 廖世璋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2 |
畢業學年度: | 10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40 |
中文關鍵詞: | 中正紀念堂 、博物館 、規訓 、文化治理 、權力─知識 、公共領域 |
英文關鍵詞: | Chiang Kai-shek Memorial Hall, museum, discipline, cultural governance, power-knowledge, public sphere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73 下載:2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試圖從傅柯的權力觀點出發,針對中正紀念堂此一博物館中,知識論述、規訓技術、個體自我調控的部署,理解歷史時態下不同的文化治理範型。主要關懷在於反思博物館的社會教育目標下,一體兩面所形構出的權力關係;另一方面,以哈伯瑪斯之公共領域觀點,探討博物館公共性指涉的意涵。
本研究採取訪談法與文獻分析法,進行中正紀念堂的經營階層、管理人員與參觀者三方面,討論具體機制下知識生產、紀律管束下相互交織而成的複雜網絡;並藉由個體抵抗權力規範,及參與公共性討論的情況,檢驗中正紀念堂由威權體制下展示國族意識型態的櫥窗,轉向公共領域的可能。
研究發現主要可分為三項:中正紀念堂為黨國體系下的官僚機構,其真理效果雖來自於專家知識,但透過學術研究的自我正當化與去政治化效果,引入博物館展示政治的轉變。隨著時代的推移,文化治理範型由「國族殿壇的元首博物館」(1980年至1990年初期)、「公民的社教館」(1992年至2000年代初期),轉變為「文化消費:特展與精緻文化的戲棚」(2003年迄今),然而每一階段無可截然劃分,彼此之間仍有相互承接的意味。規訓技術則從「軍事紀律」模式,轉為資本主義社會下顧客至上的「消費─服務」型態。最後,權力機制下的個體,出現反抗場域中的規範,及質疑知識生產的邏輯。中正紀念堂邁向公共領域最大的侷限,依然是來自過往威權體制下的國族意識型態,以及缺乏參與公共討論的主體與場域。然而,中正紀念堂目前以學術研究的方式拓展詮釋觀點,成為不同族群的對話空間,體現歷史記憶沉澱、凝聚後的價值與紀念意義。
一、中文部份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2011a)。2007年國內博物館類別、數量、縣市分布
統計資料,取自http://www.cam.org.tw/download/museum2007_2.pdf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2011b)。臺灣博物館名錄,
取自http://www.cam.org.tw/big5/museum03.asp?rowId=48
王志弘(2003)。台北市文化治理的性質與轉變,1967-2002。臺灣社會研究,
52:121 -186。
王志弘(2005)。秩序、效率與文明素養:台北市「排隊運動」分析。政治
與社會哲學評論,14:95-147。
王志弘、沈孟穎(2006)。誰的「福爾摩沙」?展示政治、國族工程與象徵經濟。
東吳社會學報,20:1-58。
王佩莉、袁智英(譯)(2009)。文明的進程:文明的社會起源和心理起源的
研究(原作者:N. Elias)。上海:譯文。(原著出版年:1976)
王杰、強東紅(譯)(2007)。本尼特:文化與社會(原作者:T. Bennett)。
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原著出版年:1976)
王俐容(2006)。文化公民權的建構:文化政策的發展與公民權的落實。公共行
政學報,20:129-159。
王啟祥(2000)。博物館教育的演進與研究。科技博物,4(4):5-19。
王雅各(譯)(1998)。文明化的儀式:公共美術館之內(原作者:C. Duncan)。
臺北市:遠流。(原著出版年:1995)
史言(1988)。榮譽至上,任務第一──中正紀念堂駐警隊員甘苦談。載於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主編),大中至正,5:36-37。
田哲榮、司徒懿(譯)(2010)。解析質性研究法與資料(原作者:D.
Silverman)。臺北縣:韋伯文化。
朱柔若(譯)(2000)。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原作者:W. L.
Neuman)。臺北市:揚智。(原著出版年:1997)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11)。博物館業務說明,
取自http://www.cca.gov.tw/business.do?method=list&id=11
吳宜璇(2009)。文化遺產價值之詮釋─以中正紀念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莉君(譯)(2005)。觀看的方式(原作者:J. Berger)。臺北市:麥田。(原
著出版年:1972)
呂紹理(2005)。展示臺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臺北市:
麥田。
李丁讚(2004)。導論:市民社會與公共領域在臺灣的發展。載於李丁讚(主編),
公共領域在臺灣:困境與契機,(1-61頁)。臺北:桂冠。
李政賢、廖志恒、林靜如(譯)(2007)。質性研究導論(原作者:U. Flick)。
臺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1995)
李靜芳(2007)。符號學在臺灣博物館教育研究與實踐上的應用:閱讀國立
故宮博物院。博物館學季刊,21(4):27-66。
何東洪(2008)。野百合不在廟堂裡。苦勞網,
取自http://www.coolloud.org.tw/node/14344
沈幸儀(2008)。一萬四千個證人:韓戰時期「反共義士」之研究。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林正儀(2004)。台灣歷史博物館規劃理念與展示架構研究:意識型態變遷與
台灣文化形構探討。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秀麗、林庭瑤、洪惠芬(譯)(2006)。特新社會學理論的觀點(原作者:E. C.
Cuff, W. W. Sharrock & D. W. Francis)。台北縣:永和。
芮傳明、趙學元(譯)(1992)。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原作者:E. Durkheim)。
台北市:桂冠。
邱泯科、陳佳穎、蔡毓智、姜馨彥(譯)(2004)。研究方法:基礎理論與技
巧(原作者:E. Babbie)。台北市:雙葉。(原著出版年:2002)
姚人多(2000)。論傅柯的《主體與權力》。當代,150:108-133。
姚人多(2002a)。傅柯的工具箱:權力篇。當代,175:70-83。
姚人多(2002b)。傅柯的工具箱:國家篇。當代,177:84-95。
范麗娟(2004)。深度訪談。載於謝臥龍(主編),質性研究(頁81-126)。
台北市:心理。
徐向東、盧華萍(譯)(2005)。什麼是批判(原作者:M. Foucault)。載於
施密特(J. Schmidt)(主編),啟蒙運動與現代性:十八世紀與二十世
紀的對話(388-402頁)。上海:上海人民。(原著出版年:1996)
徐苔玲、王志弘(譯)(2006)。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原作者:T. Cresswell)。
台北市:群學。(原著出版年:2004)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2011)。100年施政重點與績效目標,取自
http://www.cksmh.gov.tw//index.php?code=list&ids=77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1991)(編)。歷史的光輝。台北市:國立中正紀念堂管
理處。
張世朋(2005)。日治時期始政四十年台灣博覽會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
築學系碩士論文。
張正霖(2005)。博物館、公共性與國族建構:以十九世紀之倫敦國家畫廊
為分析對象。載於王嵩山(主編),博物館、知識建構與現代性,343-366
頁。台中市:自然科學博物館。
張君玫(譯)(2003)。社會理論與現代性(原作者:N. Dodd)。台北市:巨流。
張婉真(2005)。論博物館學。台北市:典藏藝術家庭。
張鍠焜(1999)。傅柯與哈伯瑪斯啟蒙觀點及其教育蘊義。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
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張譽騰(2001)。從博物館的溝通風格談現代與後現代博物館:琳‧胡柏—格林
希爾演講印象。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簡訊,18,
取自http://www.cam.org.tw/5-newsletter/18.htm#ch1
張譽騰(2003)。博物館大勢觀察。台北市:五觀藝術管理。
夏鑄九(1994)。(重)建構公共空間-理論的反省。台灣社會研究,16:21-54。
畢恆達(2005)。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台北市:學富文化。
陳志梧(譯)(1993)。權力的空間化─米歇‧傅寇作品的討論(原作者:
G. Wrighr & P. Rabinow)。載於夏鑄九、王志弘(主編),空間的文化形式與
社會理論讀本,375-384頁。台北市:明文。
陳志梧(譯)(1993)。不同空間的正文與上下文(脈絡)(原作者:M.
Foucault)。載於夏鑄九、王志弘(主編),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
讀本,399-409頁。台北市:明文。
陳佳利(2007)。被展示的傷口:記憶與創傷的博物館筆記。台北市:典藏
藝術家庭。
陳雪雲(2004)。博物館邁向全球風險時代博物館教育新思維。博物館季刊,
18(1):7-18。
陳雪雲(2010)。博物館是世界公民終身學習的場域。博物館季刊,24(4):
5-17。
陳耀成(譯)(2007)。迷人的法西斯(原作者:S. Sontag)。土星座下,103-138
頁。台北市:麥田。
許綺玲(譯)(1998)。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原作者:W. Benjamin)。台北市:
台灣攝影工作室。
粘勝雄(2009)。人為場所中之紀念性意涵-以中正紀念堂為例。中原大學
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莫偉民(譯)(2001)。詞與物 : 人文科學考古學(原作者:M. Foucault)。
上海市:上海三聯。
曹衛東、王曉、劉北城、宋偉杰(譯)(1999)。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原作者:
J. Habermas)。上海市:學林。
彭于芝(2010)。國立中正紀念堂更名事件之研究。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
碩士論文。
揭陽(2006)。國族主義到文化公民:台灣文化政策初探2004-2005。台北市: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黃光玉、劉念夏、陳清文(譯)(2004)。媒介與傳播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
研究途徑(原作者A. Berger)。台北市:風雲論壇。
黃嘉琪(2004)。都市公共空間的歷史轉化─台北市中正紀念堂的分析。世
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浩(譯)(2007)。觀光客的凝視(原作者:J. Urry)。台北市:書林。(原
著出版年:2002)
溫明麗(2012)。從哈伯瑪斯與傅柯對權力的解讀論述科學發展的倫理觀,2012
年2月,取自web.ed.ntnu.edu.tw/~t04008/frontpage/online/.../post4.doc
董鑾珍(2011)。臺灣報紙報導中正紀念堂更名事件之研究─以《自由時報》、
《聯合報》為例。世新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世璋(2002)。國家治理下的文化政策:一個歷史回顧。建築與規劃學報,3
(2):160-184。
廖淑婷(2003)。權力與空間形塑之研究─以台北市都市公園為例。國立政治大
學中國地政研究所。
廖靜如(2004)。日本殖民主義下之台灣總督府博物館。臺南藝術學院博物
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取自「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漢寶德(1995)。建築與文化近思錄。台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
聞人軍(1990)。考工記導讀圖譯。台北市:明文。
劉北成、楊遠嬰(譯)(1992)。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原作者:M.
Foucault)。台北市:桂冠。
劉明秀(2011)。觀看的實踐:給所有影像世代的視覺文化導論(原作者:M. Sturken
& L. Cartwright)。台北市:臉譜。
劉宗為、黃煜文(譯)(2005)。懲罰與現代社會(原作者:D. Garland)。台
北市:商周。(原著出版年:1990)
劉俊裕(2011)。歐洲文化治理的脈絡與網絡:一種治理的文化轉向與批判。
Intergrams,11(2):1-16。
劉振民(1989)。一年來警衛安全工作的檢討與展望。載於國立中正紀念堂
管理處(主編),大中至正,6:68-72。
劉婉珍(2011)。博物館觀眾研究。台北市:三民。
劉維公(2006)。風格社會。台北市:天下。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心理。
蔡佩君(譯)(2007)。觀察者的技術:論十九世紀的視覺與現代性(原作者:
J. Crary)。台北市:行人。(原著出版年:1990)
蔡慶樺(2005年1月)。重拾主體─傅柯與泰勒的倫理自我。第一屆台東大學人
文藝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台東大學人文學院。
蕭宗煌(2007)。從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博物館的殖民現代性--論臺灣博物
館系統的建構願景。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
文。
蕭國邦(2010)。公共空間的意識形態印記─臺北新公園政治地景的權力流
變。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錢翰(譯)(1999)。必須保衛社會(原作者:M. Foucault)。上海:上海人
民。(原著出版年:1976)
薛絢(譯)(2002)。意象地圖:閱讀圖像中的愛與憎(原作者:A. Manguel)。
台北市:台灣商務。
薄蘭軍(1989)。中正紀念堂文物展室工作概況。載於國立中正紀年堂管理處(主
編),大中至正,6:59-61。
薄蘭軍(1990)。十年來的文物展示。載於國立中正紀年堂管理處(主編),萬古
常新,68-70。
嚴祥鸞(1996)。參與觀察法。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硏究:理論、方法
及本土女性硏究實例(195-221頁)。台北市 : 巨流
蘇明如(2010)。殖民、國族、現代、社群:百年台灣博物館文化政策窺探
(1908-2010)。科技博物,14:2,45-66。
蘇明如(2011)。多元文化時代的博物館─台灣地方文化館政策十年(2002-
2011)。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博士論文。
蘇峰山(1996)。傅柯對於權力之分析。載於黃瑞祺(主編),歐洲社會理論,
(99-164頁)。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蘇碩斌、李依雲、林文凱、陳韻如(譯)(2010)。博覽會的政治學──視線
之現代(原作者:吉見俊哉)。台北市:群學。(原著出版年:1992)
顧忠華(2004)。公共領域的社會基礎。載於李丁讚(主編),公共領域在台灣:
困境與契機,(147-175頁)。台北市:桂冠。
二、英文部分
Bennett, T. (1995a). The birth of the museum: history,
theory, politics. London: Routledge.
Bennett, T. (1995b). The Multiplication of Culture's
Utility, Critical Inquiry,21(4), pp. 861-889.
Bourdieu, P. & Darbel, A. (1969/1990). The love of art(C. Beattie & N. Merriman,Trans.). Stanford: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Dean, M.(1999).Govermentality: power and rule in modern society. London:Sage.
Foucault, M.(1976/1978).The history of sexuality(R. Hurley Trans).New York:Pantheon Books.
Foucault, M.(1979).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A. Sheridan Trans.).New York: Vintage Books.
Foucault, M.(1980).Truth and power(C. Gordon, L. M. J. Mepham & K. Soper Trans). In C. Gordon(Eds.),Power/Knowledge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1972—1977- Michel Foucault(pp. 109-133).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Foucault, M.(1980). The eye of power (C. Gordon, L. M. J. Mepham & K. Soper Trans). In C. Gordon(Eds.),Power/Knowledge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1972—1977- Michel Foucault(pp. 146-165)..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Foucault, M.(1982).The subject and power. In H. L. Dreyfus & P. Rabinow(Eds.),Michel Foucault: Beyond Structuralism and Hermeneutics(pp. 208-226).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Foucault, M.(1991).Governmentality. In G. Burchell, C. Gordon & P. Miller (Eds.), The Foucault Effect: Studies in Governmentality. Hemel Hempstead:Harvester Wheatsheaf.
Hooper-Greenhill, E. (1989). The museum in discipline society. In S. M. Pearce(Eds.), Museum studies in material culture (pp. 61-72). London: 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
Hooper-Greenhill, E. (1992). Museum and the shaping of knowledge. London:Routledge.
McGuigan, J.(1996). Culture and the public sphere. New York :Routledge.
Weber, M.(1958). 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T. Parsons Trans). New York : Scribner.